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论述类阅读(考题猜想)一、(23-24高一上·浙江嘉兴·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5小题。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对外开放,不实行“拿来主义”,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B.八十多年前,帝国主义国家“送来”;八十多年后,它们仍有可能给我们“送来“。C.否定或者肯定传统的文化和外来的文化,都不利于创造新时期自己民族的新文化。D.失去“运用眼光,自己来拿”的要旨,“拿来主义”就不能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否定或者肯定传统的文化和外来的文化,都不利于……”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放一把火烧光”是完全否定,“接受一切”是完全肯定,选项“否定或者肯定”前缺少“完全”这样的修饰语,表达不准确。故选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破立结合,①至⑦段立中有破,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⑧至⑩段破中有立,对“拿来主义”做正面、直接、具体的阐述。B.文章第④段阐述了“抛给”和“送来”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抛给”即“送来”;第⑥段列举了他国“送来”的大量事实。C.第⑨段中文章以“大宅子”设喻论证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批判了“孱头”“昏蛋”“废物”等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D.第⑩段重申“拿来主义”的主张并对拿来主义者提出要求,指出要区别对待文化遗产,实行“拿来主义”对建设民族新文化重要且紧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文章破立结合,①至⑦段立中有破……⑧至⑩段破中有立”错误,分析错误,“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两句位置颠倒,应该是①至⑦段破中有立,⑧至⑩段立中有破。故选A。3.文章中第①段说“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请赏析这句话。【答案】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大师”“发扬国光”运用了反语,讽刺所谓的大师以发扬国光为名实际上是讨好外国人“捧”字和“挂”字活化出所谓的大师到了国外就卑躬屈膝的嘴脸。讽刺了当时国民政府媚外求荣的奴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此处“捧”字有郑重之意,体现了“大师”们奉送时的奴颜婢膝;“挂”过去,并不能发扬国光,只是为讨好“欧洲各国”。所以,“捧”字和“挂”字活化出所谓的大师到了国外就卑躬屈膝的嘴脸,体现出了讽刺的意味。句子的主语是“几位‘大师’们”,被送画的对象时“欧洲各国”,真正的目的是讨好外国。所以,作者讽刺的对象是“‘大师’们”向外国人献媚的奴性。4.第③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案】一是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归谬)的手法,“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作者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二是“类比论证”的方法,用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而最后却“发了疯”,类比说明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亡国灭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当然”,表明作者退一步讲,“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是扬,“但是”表示转折,“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是抑,看似“不坏”,实则“悲惨”,作者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最后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原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用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而最后却“发了疯”,类比说明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亡国灭种,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5.第⑧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的效果?【答案】(1)比喻论证(2)“大宅子”喻文化遗产;“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精华的部分;“鸦片”喻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内容;“姨太太”喻指文化遗产中的糟粕。(3)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对待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正确态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原文“譬如罢……”,是比喻论证。文中本体不直接出现,只出现喻体,主要是借喻的手法。“文化遗产”是本体,“大宅子”是喻体,用大宅子喻文化遗产,既揭示其来源“因为祖上的阴功”,又体现其丰富性;然后用食物中的精华“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的部分;用有毒的“鸦片”(可药用)喻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内容;用毫无用处应该取缔的“姨太太”喻指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所以,第⑧⑨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效果: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这一问题比较抽象深奥,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用日常生活可见的事物作比喻,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进一步分析人们的取舍态度,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对待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二、(24-25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8小题。在上一篇《论文字下乡》里,我说起了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可是我在那一篇里只就空间阻隔的一点说了些话。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这一层意思容易明白,但是关于时间阻隔上怎样说法呢?在本文中,我想申引这一层意思了。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让我先从前一方面说起。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他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和人的传情达意不仅受到空间阻隔,还受到时间阻隔,时间阻隔分为个人的今昔之隔与社会的世代之隔两个方面。B.人类的学习和动物是有区别的,他们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C.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D.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还包括代表社会共同经验的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错误。根据原文“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可知,人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忙,所以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不是一样的。故选C。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才能对得起我们身为人,而动物往往具有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学”其实带有一种社会规范性在其中,是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学”的方法是“习”,所以“学习”实际上是两个动作行为。B.正是记忆,才让人拥有了独特的学习能力。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才能对得起我们身为人,而动物往往具有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错误。根据原文“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可知,原文并没有表明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才能对得起我们身为人,文中说人的行为方式不固执地受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支配,并非动物具有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故选A。8.结合原文内容,下列行为不属于“习”的一项是(
)A.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 B.端午节吃粽子C.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D.新团员学团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A.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是一种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属于“习”的范畴。B.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一种文化传统上的重复行为,符合“习”的定义。C.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作为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也是通过反复实践形成的习惯,属于“习”的一部分。D.新团员学团章,更偏向于一次性或者较少重复的学习活动,没有体现“习”作为一种反复实践和习惯化的特点。故选D。三、(23-24高一上·北京通州·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9-13小题。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取材于李斌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9.从新闻评论角度,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谈到企业家、高技术企业的新闻事实,其目的是(
)A.点明新闻背景,引出写作对象。B.就事说理,引出评论的话题。C.就事说事,引出报道的角度。D.突出新闻报道的事实细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段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A.“引出写作对象”错误,谈到企业家、高技术企业的新闻事实是新闻评论里的引用论证。C.“引出报道的角度”错误,《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篇新闻评论,所引例证都是论证工匠精神。D.“新闻报道的事实细节”错误,企业家、高技术企业的新闻事实并非是文章追求的目的,而是论证的佐证。故选B。10.根据阅读材料,下列对“当代匠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生产过程中从事手工制作的工人。B.把产品以艺术品的标准进行制作的人。C.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人。D.气质雍容、充满活力、专业精湛的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从事手工制作的工人”错误,原文“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可知,“当代匠人”并非单纯指“手工制作”。B.“以艺术品的标准”错误,原文“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可知,“当代匠人”是将产品以艺术品做比,并非以艺术品的标准制作产品。D.“气质雍容”于文无据,原文“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可知,“当代匠人”在原文中并没有“气质雍容”的特点,说的是企业的文化。故选C。11.阅读文本材料,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却有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的优劣之分。B.文章第三段写到匠人的工作状况,是要说明工匠精神是改变现实的力量。C.作者认为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应该在全社会倡导。D.作者认为只要有好的工匠,企业就能生产出好产品,就会具有时代的气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只要……就能……就会……”过于绝对。原文“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可知,原文是“只有”,并非表示充足的条件关系。故选D。12.阅读文本材料,下列不属于工匠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A.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安静平和心态。B.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的专业技术应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C.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对自己专业技术的热爱是真挚专一的。D.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不但有奉献精神,还有不断进取之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他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安静平和心态”错误,“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可知,文章不认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脱离了世界。故选A。13.简要概括,当下社会要提倡崇尚工匠精神的原因。【答案】工匠精神与时代品质是密切相关的,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对于个人、社会发展都是有益的,倡导发扬工匠精神可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可知,工匠精神与时代品质是密切相关的;由原文“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可知,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对于个人、社会发展都是有益的;由原文“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可知,倡导发扬工匠精神可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四、(23-24高一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18小题。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选自《文学报》1986年8月21日,有删改)14.下列对“拿去主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拿去主义”是仿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词,主要是谈如何正确地对外文化交流的问题。B.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拿不出去。C.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赢得了世界声誉。D.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作家要写出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于文无据,原文“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只是交代王蒙等作家取得的成就,不足以推断出他们“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过度解读原文。故选C。15.“‘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B.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C.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D.“‘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的能力。D.“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原文没有依据。由“‘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以及整篇文章来看,作者意在强调当下既需要“拿来主义”,也需要“拿去主义”。故选D。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B.西方的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最终在中国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C.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具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D.“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意思是说要有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B.“西方的科学家”错,原文为“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故选B。17.本文中作者所提出的“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拿来主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指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指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针对“拿去主义”而言,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针对“送去主义”而言。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首先回答本文的“拿来主义”和鲁迅的“拿来主义”有一定的区别,然后结合文意分析两者的含义。本文根据标题“拿去主义”,和文中说的“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可知,本文的“拿来主义”是针对“拿去主义”而言。由文章最后一段中“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得出“拿来主义”的含义是: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指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根据鲁迅《拿来主义》中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分析,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指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根据“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分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针对“送去主义”而言。但综合以上分析看,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18.本文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答案】本文语言朴实平和,娓娓道来。鲁迅的《拿来主义》言此意彼,语锋犀利,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风格的能力。《拿去主义》是针对我国的文艺工作者而谈的,具有指导、教育意味,因而较为平和。如谈及文艺工作者的错误认识时,“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作者并没有冷嘲热讽,更没有严厉批评,而是用“未必熟谙”很平和地指出问题所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针对当时文化界存在的问题而谈的,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碰了一串钉子”“‘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作者或运用反语,或通过动作描写,极尽嘲讽和批判之能事。五、(24-25高一上·四川内江·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9-23小题。①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文学形态。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共识的凝聚,很多作家将关注的焦点从文学的新旧与文白论争转移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乡土文学的创作。很多作家都近乎自觉地参与到建构现代性知识的历史进程中,用民族国家、进步进化、历史目的和必然性等现代性视角来重新审视乡村,由此生产出一系列新的关于乡村的知识与形象:乡村不再是充满牧歌的田园,而是一片衰败的土地。就风物而言,乡村满眼的凄凉、萧索,如鲁迅的《故乡》、许钦文的《父亲的花园》:就习俗而言,乡村充斥着愚昧与迷信,如鲁彦的《岔路》、台静农的《烛焰》;就民风而言,乡村散发着原始野蛮之气,如许杰的《惨雾》、蹇先艾的《水葬》,等等。这些新的乡村形象使传统的“乡里空间”在知识上被“他者化”,并通过文学批评、文学出版、文学教育等传播机制,更新了一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②20世纪40年代,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是解放区的核心政治之一,因此,文艺如何参与到新型乡村社会的建构之中就成为文艺工作者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赵树理、周立波、丁玲、孙犁等作家与时代政治进程联动,完成了对文学的功能与形式的改造,在《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中建构了新的历史观、国家观、家庭观、个人观、爱情观,在介入乡村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乡村政治生活。而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乡土文艺形式则将自身嵌入乡村现实内部,一方面,营造出了“普遍启蒙”的时代氛围,成为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的精神通道;另一方面,也创设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使农民摆脱了长期以来“被表述”的被动位置,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并确立其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感性地位。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被确立为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性力量,但农民由于长期受宗族宗法文化的束缚,短时间内很难摆脱作为权力从属者的自我身份定位。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参与了对乡村现实的创造,文学从一种表现现实的“社会象征行为”转变为一种介入现实的社会实践。而在介入现实的过程中,“文字”被转化为广播、电影、连环画、新民歌、新秧歌等“图像”和“声音”,形成了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的文艺形态,调动、激活了群众的感官,使群众的阅读行为转变为观看行为、参与行为。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既定的雅/俗之分,和民众的生活世界粘连在一起,将大量不识字的农民纳入到新中国的政治进程之中,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媒介,也是民众自身的发明。④20世纪80年代,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乡土作家再次站到了“启蒙”的位置,在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中,添加乡土之维,呼应改革的逻辑,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蒋子龙的《燕赵悲歌》等作品聚焦农村现实,既彰显了农村改革的必然性,也揭示了农村改革的阻力,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话语支持。⑤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经从以农为本、以土为生、以村而治的“乡土中国”形态转变为城乡互动、产业共融的“城乡中国”形态,农民不再牢牢地与土地捆绑在一起,乡土的边界随着农民活动空间的变换而伸展,新乡贤、大学生村官、农民主播、农村代购员等新型乡村人物不断涌现。“城乡中国”形态下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改变了作家对乡村的固有认知,引发了一股颇具规模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乔叶的《宝水》、付秀莹的《陌上》、关仁山的《白洋淀上》、叶炜的《后土》等作品对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的呈现,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兴起的乡土“非虚构写作”,它的出现正代表了一些作家对既有文学形式的不满以及重新把握“新乡土”的尝试与努力,它与生活本身的质感保持了一种同步,虽然它不属于经典意义上的“文学”,却蕴含着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⑥总体而言,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相伴而生,二者时而相互配合,时而相互对立,其中既有放眼世界的激进,也有重返乡土的犹疑,既有对西方现代性的强烈追求,也有对他者规定的“普遍性”的反思与修正。这种反思与修正在一定程度上使乡土文学溢出了“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等二元阐释框架,加入了“中国道路”的话语建构之中。(摘编自徐志伟《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1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态,它与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B.20世纪20年代,许多作家重新审视乡村,他们塑造的一系列新的乡村形象,更新了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C.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的文艺形式,将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为农民提供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D.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众发明了和自身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文艺形态,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对传统高雅文艺的认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颠覆了对传统高雅文艺的认知”表述不当,由原文“形成了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的文艺形态,调动、激活了群众的感官,使群众的阅读行为转变为观看行为、参与行为。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既定的雅/俗之分”可知,文中是“颠覆了既定的雅/俗之分”,而不是“颠覆了对传统高雅文艺的认知”。故选D。2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40年代,就如何参与新型乡村建设问题,一批作家完成了对文学功能与形式的改造,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地位。B.20世纪80年代,乡土文学通过反映农村生活现实,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变化,成为推动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C.在新世纪产生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中,作家们创作的作品呈现出新的乡村结构和乡村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D.乡土文学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既关注中国乡村,也放眼世界,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丰富了“中国道路”话语建构的内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地位”表述不当,由原文“而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乡土文艺形式则将自身嵌入乡村现实内部,一方面,营造出了“普遍启蒙”的时代氛围,成为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的精神通道;另一方面,也创设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使农民摆脱了长期以来‘被表述’的被动位置,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并确立其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感性地位”可知,文中是“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乡土文艺形式”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感性地位”。故选A。21.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概况,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通过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痛苦和旧社会的黑暗。B.《创业史》:通过叙述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过程,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历史风貌。C.《平凡的世界》:通过孙少安兄弟的奋斗历程,展现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年的命运轨迹。。D.《哦,香雪》:通过描写香雪的情感波澜与心路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精神追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骆驼祥子》不属于乡土文学。《骆驼祥子》以旧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暴露了旧社会的罪恶。故选A。2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答案】本文为分总结构;第①段到第⑤段分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⑥段总说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及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①段说的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②段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③段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④段说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⑤段说的是新世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所以前五段分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⑥段说到“总体而言,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相伴而生,二者时而相互配合,时而相互对立,其中既有放眼世界的激进,也有重返乡土的犹疑,既有对西方现代性的强烈追求,也有对他者规定的‘普遍性’的反思与修正”可知,这是总说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及意义。所以,本文为分总结构。23.在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转变中,新世纪乡土文学作家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答案】①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新型乡村人物形象;②呈现出了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③探索了乡土“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形式,弥补了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农民不再牢牢地与土地捆绑在一起,乡土的边界随着农民活动空间的变换而伸展,新乡贤、大学生村官、农民主播、农村代购员等新型乡村人物不断涌现”可知,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新型乡村人物形象。由原文“乔叶的《宝水》、付秀莹的《陌上》、关仁山的《白洋淀上》、叶炜的《后土》等作品对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的呈现,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可知,呈现出了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由原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兴起的乡土‘非虚构写作’,它的出现正代表了一些作家对既有文学形式的不满以及重新把握‘新乡土’的尝试与努力,它与生活本身的质感保持了一种同步,虽然它不属于经典意义上的‘文学’,却蕴含着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可知,探索了乡土“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形式,弥补了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六、(24-25高三上·山东济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小题。南宋学者郑友贤在其《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中指出:“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以奇正相生为变。”《孙子兵法》全书从战略运筹、战争预测(《计篇》)起步,经战争准备(《作战篇》)、运用选择方略(《谋攻篇》)、发展实力(《形篇》)、创造有利作战态势(《势篇》)、灵活用兵、争夺先机、因敌变化而取胜(《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到解决具体的“处军相敌”(《行军篇》)、利用战术地形(《地形篇》)、掌握兵要地理(《九地篇》)、实施特殊战法(《火攻篇》)、搜集情报、以资决策(《用间篇》)等具体的战术问题,始于“知彼知己”,又终于“知彼知己”,恰好规划了一个完整的程序,其篇次结构序列设计,侧重于按用兵制胜的要领与方法加以逻辑展开。曾有人这么认为,“十三篇结构缜密,次序井然,固有不能增减一字,不能颠倒一篇者”,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思想体系。阅读《孙子兵法》,须坚持回归经典文本的整体性原则。如许多人推崇《孙子兵法》讲谋略,甚至认为《孙子兵法》与将“瞒天过海”“趁火打劫”“顺手牵羊”之类阴谋诡计奉为圭臬的《三十六计》是同类,这显然是一种偏颇的识见。《孙子兵法》当然讲谋略,提倡“上兵伐谋”,但《孙子兵法》更注重实力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战胜对手,前提是做强、做大自己。其后裔孙膑的“田忌赛马”故事,其实最能说明这层关系,以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下驷对上驷,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赢了比赛。这说明,谋略有用,当双方实力相近状况下,谋略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如果三驷皆为下驷,那么,不管怎样运筹,比赛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零比三。《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在于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没有传承就无所谓发展,没有积淀就谈不上创新,孙子十分尊重前人在“古司马兵法”中所阐述的相关军事原则,正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同时,孙子也十分注重创新和发展,如郑友贤所言,“《司马法》以仁为本,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孙子对前人的兵学原则,不是亦步亦趋,而是结合新的状况,灵活机变,出奇制胜。孙子也希望后人学习自己的兵法,但他的宗旨是期盼人们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仍喜爱阅读《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是,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概括地讲,《孙子兵法》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辩证思维上,和《老子》一样,善于在合理中发现不合理,在正常中发现不正常。一方面,孙子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决定胜负的要素,把握克敌制胜的奥妙。如“五事七计”“令文齐武”“奇正相生”“仁诡相济”等等,无一不是以系统综合的视野切入,由全局呼应的途径造就。处处体现出纲举目张、举重若轻的大局意识和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另一方面,孙子更注重抓矛盾的重点。所谓“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好钢用在刀刃上。阅读《孙子兵法》,要注意谨防陷入阅读误区。一是歪曲原意。例如一些人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理解为“和平主义”,就属于望文生义,背离了孙子说这段话的本意。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主要表现为对孙子兵学理论体系作断章取义的总结,忽视了孙子理论主旨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对《孙子兵法》只有一个印象,即诡道,“兵以诈立”,兵不厌诈。事实上,在军事战斗中,孙子不仅仅讲祪道,也讲仁义。更何况孙子并不单纯就军事讲军事,而是将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三是生搬硬套,乱贴标签。比如有人动辄将《孙子兵法》的兵学原理,去和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加以联系。说到底,兵法,其属性是“兵”,是战场上的斗争艺术,兵可诈立,但商却不宜“诈立”。国学经典的阅读和运用,乃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没有一部经典和一家学说可以包揽一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孙子兵法》的同时,我们不妨同时阅读《论语》和《老子》,前者能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操,后者能促成人们提升旷达的人生境界。而儒家的立场、道家的境界和兵家的能力这三者之间若是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必将有助于一个人走向成熟,有所建树。(节选自黄朴民《今天,我们如何“正读”<孙子兵法>》)2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子兵法》结构缜密,用兵制胜的要领与方法按照逻辑展开设计,阅读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B.“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孙子兵法》注重承传前人的兵学原则,较《司马法》更为机变灵活。C.《孙子兵法》的辩证统一,体现在“经”与“权”、“常”与“变”,也体现在全局观与矛盾观上。D.文章论述《孙子兵法》的“正读”法则与阅读误区,采用举例、对比论证等手法,视野开阔,说服力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原文提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是说在孙子之前的那些军事学说和原则,孙子没有遗漏和忽视,而是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但并没有将《孙子兵法》与《司马法》比较谁更机变灵活,该选项错误。故选B。2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举引田忌赛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的状况下,谋略才能起作用。B.《孙子兵法》具有超越军事领域的哲学价值,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因此广受读者喜爱。C.战场上兵不厌诈,商场不宜“诈立”,主要因为二者在矛盾主体与矛盾属性的侧重上是有差别的。D.一个人若想通过国学经典的阅读走向成熟,有所建树,必须将儒家道家兵家综合理解、融会贯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是为了说明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的状况下,谋略才能起作用”错误,文章第二段举田忌赛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谋略有用,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实力基础,并非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时谋略才起作用。B.“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错误,由“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仍喜爱阅读《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是,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概括地讲,《孙子兵法》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辩证思维上”可知,文章提到《孙子兵法》广受读者喜爱是因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并非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D.“必须将儒家道家兵家综合理解、融会贯通”错误,文章最后只是说“儒家的立场、道家的境界和兵家的能力这三者之间若是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必将有助于一个人走向成熟,有所建树”,“必须”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26.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与兵法《军争篇》“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治气说有相通之处。B.《屈原列传》中“怀王怒,大兴师伐秦……楚大困”,违背了兵法《火攻篇》中“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慎战思想。C.《苏武传》中,卫律招降苏武,“剑斩虞常已……复举剑拟之”,其威逼利诱的方式,体现了兵法《谋攻篇》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D.《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体现了兵法《九变篇》“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审时度势的变通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这体现了《孙子兵法》与其他经典军事论述有共通之处,能支持文章观点,因为它反映了对《孙子兵法》整体思想的一种关联理解。B.这在强调对《孙子兵法》思想的正确理解,从反面说明了遵循《孙子兵法》整体思想的重要性,可作为论据支撑文章观点。C.《苏武传》中卫律招降苏武的场景与《谋攻篇》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毫无关联。卫律的威逼利诱只是一种个人的劝降手段,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军事战略思想,两者语境和内涵完全不同,不能用来支撑文章关于《孙子兵法》的观点。D.这表明《孙子兵法》的思想可以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军事策略中体现,能支持文章观点。故选C。27.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①这句话体现了孙子“常”与“变”的兵学思想,兵法贵在灵活运用,要根据敌情变化灵活用兵而取胜。②孙子尊重传承前人的兵法理论,又能结合新的状况,推陈出新,出奇制胜,这也是孙子对后人学习兵法的期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①文中提到“《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表明孙子强调兵法要灵活应变。所以“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意思是不能死记硬背条文,要根据敌情灵活运用来取胜,体现“常”与“变”的兵学思想。从逻辑上讲,战场上情况多变,机械记条文不灵活运用无法获胜,只有融入精髓并灵活应变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需“忘掉”条文形式掌握思想实质。②文中讲“前孙子者,孙子不遗”,表明孙子尊重前人兵学理论有传承。又说“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体现孙子能结合新状况创新。孙子希望后人像他一样,既传承又创新,所以说“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逻辑上,孙子自己对前人理论有创新,他希望后人对待他的兵法也如此。若只记条文不创新,就无法适应新情况,所以要忘掉条文领悟传承与创新内涵来出奇制胜。28.阅读“失街亭”的故事,结合材料分析马谡失败的原因。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以兵法“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由,拒绝将令,舍城上山。魏将张郃、司马懿率十余万大军围逼街亭,张郃“善处营陈、识变量”,围马谡而不攻,断其水源,谡不战自乱。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答案】①马谡讲谋略,却不了解谋略需建立在兵力的基础上。蜀、魏双方兵力悬殊。在街亭之战中,蜀军只有二万五千人,而魏军有十余万大军,从数量上,司马懿、张郃完胜马谡。②马谡精通兵法,但死搬教条,不懂得“常”与“变”的辩证统一,不考虑具体形势。“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被对方围守并切断水源。③兵法上强调“知彼知己”,魏国司马懿及张郃一代名将,善于审时度势。马谡的刚愎自用,对对手缺乏足够的了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①从原文“《孙子兵法》当然讲谋略,提倡‘上兵伐谋’,但《孙子兵法》更注重实力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战胜对手,前提是做强、做大自己”可以得出,谋略需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上。故事中“马谡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魏将张郃、司马懿率十余万大军围逼街亭”表明蜀魏双方兵力悬殊,马谡虽讲谋略,但缺乏实力基础,这是失败原因之一。②原文提到“《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在于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马谡依据兵法“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由,舍城上山,结果被对方围守切断水源,他死搬兵法教条,不懂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懂得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这是他失败的原因。③文中说“阅读《孙子兵法》,须始于‘知彼知己’,又终于‘知彼知己’”,兵法强调要了解自己和对手。在故事中,魏国司马懿及张郃是一代名将,善于审时度势,而马谡刚愎自用,拒绝将令,没有做到“知彼知己”,这导致了他的失败。七、(24-25高一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29-33小题①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它对人物形象美和作品的语言美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②人物通讯要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③人物通讯的形象美与作者能否正确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密切相关。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中曾明确指出,新闻事实本身也含有形象之意,因为事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既没有离开事实的人物,也没有离开人物的事实。新闻作品报道事实也好,描写人物也好,都是不能将人和事截然分开。写人必叙事,叙事必写人。新闻事实是新闻形象的基础,成功的新闻作品,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都不是抽象的,都是以大量事实为基础去塑造形象的。④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例如描写医学界名人的一篇人物通讯《多重角色王宁生》,这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人物专访,全文主要介绍了王宁生作为医学界重要人物对于其工作领域的贡献,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写道:“王宁生在中医药学界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三次归国记’:第一次回国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第二次他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第三次,他拒绝了德国国家药检所对他发出的正式邀请……其实,在三次归国记后还有一个尾声。王宁生的妻子宓穗卿教授也曾留学澳大利亚,也能在澳大利亚获得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王教授回国后打电话给妻子,两人在电话里承诺,选择回国,永不后悔。于是宓教授也回到了祖国,现从事生化药物研究。”作者记叙王宁生教授的三次归国记并强调妻子跟随归国,这一事例体现了王宁生的报国情怀以及对自己从事的医学事业的热爱,他和妻子在电话里的承诺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医学工作者回国创业的决心。这为下文展开王宁生的事业成就奠定了人物形象基础。⑤要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尽可能地把人物性格与细节融合在事件里,使文章可读,人物可亲。尤其是对高层人物的专访,选取合适的角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母亲节话母亲——访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这篇人物通讯的主角是在香港政界备受关注的一位女性,如何将这样的政治人物表现得可亲可敬呢?作者选取了“母亲节话母亲”的角度,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讲述这样一位非凡的女性的事迹,同时作为一位母亲的故事,特别是她捐肾救女的举动,让人感受到了一位意志坚定、有慈爱胸怀的女性的真挚情感。这样,政治人物也展现出了可亲的一面,文章的可读性也大大增加了。⑥除了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还要重视在新闻写作上展现人物通讯的语言美。⑦运用白描和零度修辞描写人物,审慎使用形容词。一方面,对形容词的选择应该尽量审慎,甚至少用。因为形容词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反映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如果不使用形容词,怎么将人物描写得具体准确呢?在《深度写作》一书中,作者曾提出“零度修辞”与纯文本写作的概念。作者指出,在新闻写作中,实际上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文字基本上只表现其记录意义,而隐没其评价意义,用对事实的本真记录方式,获得一种意义上相对中立的文本……零度修辞是尽可能地不添加任何主观意见和意向性词汇,在使用这种修辞方式时,新闻主题往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倾向性,所以使用客观性的文字进行处理,反而使文章意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零度修辞和纯文本写作的方式,尤其适用于人物通讯。试看《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有将挽狂澜》中的一句:“飞溅的浪涛打湿了将军的衣襟,随行人员拉住将军想往后移一步,将军岿然未动。”整句话未见一个修饰性的形容词,然而这位将军临危不乱,英勇冷静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具体准确的描述比空洞华丽的形容更能立体地展现人物,也更具有语言上的美感和冲击力。⑧要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是展现新闻人物形象美最直接的方法。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情感、气质、性格的具体体现,必须符合人物的特点。在《红星照我去长征——访95岁老红军寇延庆》一文中,主人公寇延庆老人曾在枪口下被朱德总司令救回一命,在后来的岁月中,老人依然不改革命初衷和坚定信念。作者特别记叙了这样一笔:“‘要是没有朱老总在关键时刻救我一命,我活不到今天,也就不可能接受你们现在的采访了。’寇老对我们哈哈一笑,话语明快而又不失幽默。”作为一位95岁高龄的老红军,说这话时的豪情与达观也就可见一斑了(摘编自《浅析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以〈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为例》,有删改)2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足于新闻事实进行创作,是人物通讯塑造出的新闻人物能够具有形象美的重要前提条件。B.《多重角色王宁生》抓住了“三次归国记”这一典型事例,从而更好地塑造了王宁生的形象。C.选取范徐丽泰作为普通母亲的故事,展现其可亲的一面,为政治人物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借鉴。D.创作人物通讯,要展现出人物的形象美,必须选用符合人物性格、最具有表现力的人物语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必须选用符合人物性格、最具有表现力的人物语言”错误。原文第八段说“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是展现新闻人物形象美最直接的方法”,可知引用人物语言是最直接的方法,而不是“必须选用”,二者的表述不同,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普通百姓为主体所创作的通讯,若不依托于代表性的事件来塑造人物,可能会失去应有的新闻价值。B.根据人物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C.人物通讯作品为了反映人物的本来面貌,使得人物描写具体准确,在运用语言时是不能使用形容词的。D.文章主要从形象美和语言美两个维度展开,通过举例分析明确了人物通讯在这两方面的审美要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多个信息的能力。C.“是不能使用形容词的”错误。原文第七段说“运用白描和零度修辞描写人物,审慎使用形容词。一方面,对形容词的选择应该尽量审慎,甚至少用。因为形容词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反映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可知,是“尽量审慎,甚至少用”,而不是“不能使用”,选项表述绝对。故选C。31.下列选项的文字表述,最能体现第⑦段中“零度修辞”的一项是(
)A.《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B.《“探界者”钟扬》:“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C.《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对消化不良的顾客,他又请顾客买柠檬糖和橘子糖……在售货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孩子一个样。”D.《两份账单记录的坚守与感动》:“穆娟自尊要强,一年到头,雪天、雨天,白天、夜晚,别人不干的脏活苦活她干,男人干的活她抢着干,账到期了,哪怕拆东墙补西墙,也得准时把钱还上门去。普通农家的日子,像悠悠的泾河水,缓缓向前。一个女人撑起两个家,这平常的两份账单,满满写的都是亲情和感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零度修辞”是尽可能地不添加任何主观意见和意向性词汇,在使用这种修辞方式时,新闻主题往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倾向性,所以使用客观性的文字进行处理,反而使文章意义得到很好的体现。A.没有形容词和修辞,只是抓住了神态、行为等细节,体现了零度修辞。B.“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等是别人对钟扬的评论,带有较强的倾向性;C.运用排比句式,体现出作者对主要人物张秉贵强烈的情感态度;D.运用了排比、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坚持与毅力,带有较强的倾向性。故选A。3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答案】①整体采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文章中心观点,指出人物通讯对人物形象美和语言美有较高的审美要求,然后分别从形象美和语言美展开分析。②局部采用并列结构。在对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展开分析时,都采用了并列结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第①段“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它对人物形象美和作品的语言美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可知,本文先明确文章中心观点,指出人物通讯对人物形象美和语言美有较高的审美要求;然后第②—⑤段从“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角度进行论述,第⑥—⑧段从“重视在新闻写作上展现人物通讯的语言美”展开分析。可见,本文整体采用了总分结构。结合第②段“人物通讯要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的总领和第③段“人物通讯的形象美与作者能否正确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密切相关”,第④段“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第⑤段“要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尽可能地把人物性格与细节融合在事件里”的分述可知,这几段话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结合第⑥段“除了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还要重视在新闻写作上展现人物通讯的语言美”的总领,第⑦段“运用白描和零度修辞描写人物,审慎使用形容词”,第⑧段“要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的分述可知,这几段话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在新闻写作上展现人物通讯的语言美”,在对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展开分析时,都采用了并列结构。33.请运用材料中的观点,对下面的人物通讯片段进行简要评析。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答案】①所选事件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人物的个性。例如,通过袁隆平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的事件,凸显袁隆平的实践精神。②表现角度选择准确。例如,从“泥腿子专家”的角度,再现了袁隆平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的过程,突出了他不怕吃苦、执着追求的科研精神。③运用零度修辞,客观记录事实。材料以本真记录的方式再现了袁隆平在田间科研过程,没有添加任何主观性词汇,而袁隆平作为“泥腿子科学家”的形象却很突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第四段“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可知,所选事件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人物的个性。例如,“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通过袁隆平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的事件,凸显袁隆平的实践精神。结合第五段“要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尽可能地把人物性格与细节融合在事件里,使文章可读,人物可亲”可知,表现角度选择准确。例如“‘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从“泥腿子专家”的角度,再现了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的过程,突出了他不怕吃苦、执着追求的科研精神。结合第七段“零度修辞是尽可能地不添加任何主观意见和意向性词汇,在使用这种修辞方式时,新闻主题往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倾向性,所以使用客观性的文字进行处理,反而使文章意义得到很好的体现”可知,运用零度修辞,客观记录事实。材料以本真记录的方式再现了袁隆平在田间科研过程,“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终于找到了”等语句,没有添加任何主观性词汇,而袁隆平作为“泥腿子科学家”的形象却很突出。八、(24-25高一上·四川遂宁·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4-小题。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素有“诗仙”之誉,在我国各代浩若星辰的诗人中独树一帜,其篇篇旷世之作跨越千年而不衰,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李白最具历史魅力的就是其自由精神的发散,其自由精神本质的美令后世叹为观止。他所展现的那种自由精神的美只属于他一个人,使他成为文学历史中神一般不可逾越的存在。李白的自由精神与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他一生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存在复杂性。其人生的不同时期,受不同思想的影响,与他本身豪放不羁、自由不拘、高傲不屈、浪漫不已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与他所生活的盛唐时代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有所关联。他的性格与他的思想相辅相成,二者与他的自由精神本质共生,互相建构,成就了一个千古无二的李白。李白一生都受政治理想的牵引,一生都未曾放弃建功报国的政治目标,他对仕途的执着也是他一生矛盾思想的关键,而这种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施仁政、爱民等主张都是李白一生所追求的,他有着强烈的济世救国之心,在腐败的政治面前坚守仁义正道,同情在黑暗政治统治下受苦受难的普通民众,为他们愤慨,为他们不平,对他们寄寓深刻的同情,等等。他这方面的思想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也均有所体现,他道:“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鲁连逃千金,珪组岂可酬。时战苟不会,草木为我俦。”他的政治追求,是以孔子、鲁仲连为榜样的,游历各地,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他性格极具浪漫,当然这也与儒家思想的浪漫不乏联系。天生不爱拘束,也不屑权财,这样的性格驱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