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08:现代文阅读-【中职专用】职教高考学业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解析版)_第1页
专项08:现代文阅读-【中职专用】职教高考学业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解析版)_第2页
专项08:现代文阅读-【中职专用】职教高考学业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解析版)_第3页
专项08:现代文阅读-【中职专用】职教高考学业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解析版)_第4页
专项08:现代文阅读-【中职专用】职教高考学业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08:现代文阅读【中职专用】职教高考学业考试语文二轮专项突破一、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选段,回答1-4题。①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②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③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④袁隆平不打算退却。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⑤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证明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已经被证明残缺不全的陈旧理论从此被历史封存。(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试说明选文第①段的作用。第②段提出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的经典著作和他人对袁隆平的嘲笑的目的是什么?分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作用。怎样理解作者认为的“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答案】1.提纲挈领,开启下文对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态度和精神的说明。从权威和人们舆论两个角度写出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要超越物质障碍之外的社会障碍,从而衬托出袁隆平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把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发现新事物的欣喜之情描写得形象生动。4.袁隆平不仅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稻”,而且用理论阐述培育“雄性不育稻”的可行性,这一研究是前无古人的。二、阅读《反对党八股》选段,完成1-5题。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选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节选)》)1.选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而从整体上看主要方法是(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C.举例论证 D.边破边立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作比喻,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党八股形象地、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了。B.文章将斯大林发表的一篇演说和《解放日报》上的社论进行比较,意在肯定《解放日报》社论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C.“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这句话诙谐、幽默,对那些喜欢写长而空的文章的人进行了讽刺。D.作者对文章的长短好坏作了具体分析,继而进一步阐释了文章的关键在于“言之有物”的道理。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文章多处运用设问和反问,引起人们对文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把相关论述步步推向深入,显示了很强的逻辑力量。C.党八股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D.选文语言严谨,周密且生动活泼,引用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4.党八股第一条罪状是针对什么实质问题提出的?5.选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论述的?【答案】1.D2.B3.C4.内容5.选文是按照先提出问题(摆情况),然后分析问题(挖根源、揭目的、论危害),最后解决问题(提办法)的思路来安排的,有条不紊,逐层深入。三、阅读《荷塘月色》选段,完成1-3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对词语的表达效果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这些语句用叠词法描绘景物,音韵和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原指“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既写流水无声,又用拟人手法赋予人的情意。C.“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博喻的手法写出荷花的动人之处。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用比喻的手法,侧面描写荷风的轻柔。答案:A解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眬”错误。应为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运用通感。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添了意境的温馨和幽雅,生动地写出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特点,使得荷塘月色的美更具象征意味和情感色彩。3.选文第一段中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丽形象?答案:①明丽透亮;②闪烁点点光亮;③清新自然。四、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选段,完成1-4题。县委一位副书记在乡下患感冒,焦裕禄几次打电话,要他回来休息;组织部一位同志有慢性病,焦裕禄不给他分配工作,要他安心疗养;财委一位同志患病,焦裕禄多次催他到医院检查……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1964年春天,正当党领导着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痛法。县委的同志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连他的亲人也不清楚。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地委给他请来一位有名的中医诊断,开了药方,因为药费很贵,他不肯买。他说:“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县委的同志背着他去买来三剂,强他服了,但他执意不再服第四剂。(节选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关于“人物通讯”的说明,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人物通讯。B.人物通讯具有客观性。C.和消息比起来,人物通讯的时效性更强。D.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包括先进模范人物、凡人奇事等。【答案】CC.“人物通讯的时效性更强”错误。从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人物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一是因为通讯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二是因为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必须等新闻事件有较充分的展现或有阶段性成果时,才会开始采写。因此,该项说法错误。故选C。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欺侮:②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全心全意:3.简析选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4.如何理解“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这句话的含义?【答案】欺侮:欺负、侮辱。全心全意:投入全部心思和精力,毫无杂念。细节描写;表现了焦裕禄意志坚强,具有奉献精神。这是焦裕禄与病魔顽强抗争、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见证。5.通过鲜明对比,展现了焦裕禄对同志的周到和关怀,细致地描述了遭受病痛折磨的他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反映了焦裕禄牢记使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五、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完成1-3题。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儿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B.“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正确理解是对别国的先进经验自己不去学习,也不许别人来传播。C.第五段中有五处引号,第二、三处表否定,第四、五处表特指。D.第五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前文揭批了“拿来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送去主义”。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请说说你的理由。3.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答案】1.B2.不能。文中“捧”“挂”有贬义和讽刺意味,“捧”体现了对古画和新画的过度重视,“挂”则暗含简陋、轻慢的意味,如果改为“拿着”“展览”,这种细腻的讽刺意味就会丧失。3.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六、阅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选段,完成1-4题。①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②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③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选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分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完全新的”有什么含义?2.分析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站立起来了”有什么含义?3.请结合选文第①段简要概括本次政治协商协会议的性质和职能。4.请你说说选文第③段中划线句的含义。1.“完全新的”交代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同上一次的不同,它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是“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2.“站立起来了”具体含义是指人民能够当家做主,国家获得独立自主,民族获得尊严自由。3.(1)性质:代表全国人民。(2)职能:制定政协会议组织法,制定政府组织法,制定政协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国旗、国徽,决定国都和年号。4.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极端蔑视和对中国人民的无限信心。七、阅读《长征胜利万岁》选段,完成1-3题。自从过了哈达铺,我们为了保全和发展自己的力量,迅速北上抗日,一般不和敌人硬打,尤其进入陕北后,更是如此。除非敌人穷追、拦阻,惹怒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给予还击,搬去前进路上的障碍。然而,进入黄土高原以来,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到了吴起镇,他们更是追而不舍。还有鲁大昌,我们在腊子口交过手的这个手下败将也匆匆赶来了,妄图报复。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极需休整。但是为了保卫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决定,给敌人一次沉重的打击。毛主席亲自指挥了这一仗。这是十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山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迂回敌人左侧的任务,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地。八时整,我们埋伏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王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我知道,现在两边山沟里,数百挺轻重机枪都等着他们,只要一声命令,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起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在打扫战场,清理缴获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的密电,电报称: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红军长途行军”“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这话都不假,但却是我们“相机包围”了蒋介石的骑兵,并把他们给歼灭了。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但是我们也付出了代价。除伤亡了一些同志外,原团参谋长现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同志也壮烈牺牲了。他是在哈达铺整编时由四团调到二大队去的,在此之前,一直在我们四团任参谋长,我们天天生活、战斗在一起。长征途中,他组织司令部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我怎么也忘不了他!吴起镇歼灭战场面精彩而又震撼,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2.“除非敌人穷追、拦阻,惹怒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给予还击,搬去前进路上的障碍”,为什么?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的尾追和鲁大昌的妄图报复严重影响了红军的休整,威胁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基于这些原因,中央军委决定发起吴起镇歼灭战斗。B.敌人的骑兵一队接着一队,敌众我寡,中央军委制定了各部各自围歼的战略,“我们”一纵队四大队独立完成了消灭左侧敌人的任务。C.这场战役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粉碎了蒋介石的“追剿”计划。D.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对红军围追堵截,其战略意图就是阻止红军进入陕北与刘志丹会合。【答案】1.①运用细节描写。“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一“握”一“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战士们的斗志昂扬。②运用对比手法。我军“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敌军“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对比鲜明,场面壮观。③用词精当形象。“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七零八落”“人喊马嘶”等词语的运用,贴切生动。2.①长征途中,红军为了突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牺牲巨大,为了保全和发展红军的力量,尽量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②日军侵略中国,抗日势在必行,红军为了迅速北上抗日,一般不和敌人硬打。③长征路上跋涉,战士们缺衣少食,异常疲惫,急需休整。3.B八、阅读《祝福》选段,完成1-3题。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②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③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节选自鲁迅《祝福》)1.文章为什么以“祝福”为题?2.联系课文,说说文中画线句的含义。3.选文的第①③段是什么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案】1.首先,“祝福”是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鲁镇的人们在年底进行祝福活动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其次,祥林嫂的命运与“祝福”紧密相连,她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悲惨死去,形成强烈反差。最后,“祝福”象征着封建礼教和旧传统,深化了对封建思想吃人本质的批判主题。2.这是“我”的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3.都是环境描写。第①段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热闹忙碌的气氛,说明辛亥革命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第③段是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照应开头,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九、阅读《雷雨》选段,完成1-4题。周朴园:你看,这是他们三个人签字的合同。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伸手去拿,想仔细看一看)他们不告诉我,自己就签了字了?周朴园:(顺手抽过来,交给仆人)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鲁大海:那三个代表呢?周朴园:昨天晚车就回去了。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周萍:(怒)你混账!周朴园: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鲁大海:开除了!?周冲:爸爸,这是不公平的。周朴园:(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周冲:愤然由中门下。鲁大海: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①周朴园:你胡说!鲁侍萍(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②周朴园:(厉声)下去!仆人们(拉大海)走!走!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③周萍:(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大海还手,被仆人拉住。周萍:打他!鲁大海:(向周萍)你!仆人一齐打大海。大海流了血。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住了手,仍拉住大海。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A周萍:你是谁?鲁侍萍:我是你的——④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鲁侍萍(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B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1.分析AB两处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侍萍怎样的心理。(从品味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入手)2.分析文中①②③④破折号的作用。3.你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这句话,联系课文说说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据文意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4.联系课文分析鲁大海的人物形象。(分析可要具体详细,不要只概括哟!)【答案】1.A处画线的句子“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了侍萍震惊、痛苦而又愤怒的心理。这里的“萍”字是她情感的自然流露,但随即被理智拉回现实,她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这个人已经不再是她记忆中的儿子,而是一个陌生的、对自己儿子施以暴力的“敌人”。B处画线的句子“大海,走吧,我们走吧!”则体现了侍萍无奈、悲伤而又决绝的心理。她看到了周家的冷酷和无情,也看到了自己儿子鲁大海的遭遇,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伤。①②③处与第④处的破折号是不同的,前者指话未说完而被强行打断时语意的转折,而后者则是欲言又止时的语义的转折。前后在内涵上的不一样正是作者运用标点符号来表现人物心理的结果。周朴园对刚刚才知道是自己亲生儿子的鲁大海,尚有一丝父子之情,所以他制止周萍及仆人打大海,但他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他的“不要打人”又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讲理,不与大海一般见识,捞个好名声,这正是他虚伪的一种表现。大海是个有觉悟的工人,痛恨剥削者、压迫者,敢于反抗斗争。在周朴园的矿上,他“鼓动罢工”,“闹得最凶”。但大海此时的斗争还处在自发的阶段,斗争经验不足,以致被工人中的败类出卖。他幼稚、鲁莽,但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他表现出了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十、阅读《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段,完成1-3题。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正因为这样”的“这样”指代的是(

)A.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C.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D.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2.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A.引证法 B.对比论证法 C.例证法 D.类比法3.对“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理解错误的是(

)A.说明马克思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是个人私利。B.说明马克思的敌人不是与他个人有什么仇怨,而是整个人类的敌人。C.说明他虽然有许多敌人,但不一定有暗中的敌人。D.形象地表现了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的光辉形象。【答案】1.B2.B3.C【解析】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本段第一句是一个承递性的句子,承接上文的内容。从结构上看,本段文字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最后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文章前两部分的总结,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无限怀念。在课文前两部分作者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首先,作者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这深刻地说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其次,作者认为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因此,“这样”指代的是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AC是马克思的革命理论,D是马克思的革命实践,都概括得不全面。故选B。3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本段描述了马克思生前所遭受各国政府和资产者的广泛敌视和排斥,与他去世后受到革命战友的广泛尊敬和爱戴进行了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马克思的影响力和他对革命事业的贡献。故选B。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不一定有暗中的敌人”错误,“私敌”与行事明暗无关。这句话是说马克思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公敌,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这句话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颂,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故选C。十一、阅读《飞向太空的航程》选段,完成1-3题。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选自《飞向太空的航程》,《解放日报》,2003年10月17日版)1.“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不同凡响”体现在什么地方?2.“为了这个飞天梦想……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一句在文中起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