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课时作业8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选择题1.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外国人恒久不能因运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全部权。由此规定可知(B)A.《十二铜表法》具有万民法性质B.《十二铜表法》爱护罗马公民财产权C.《十二铜表法》爱护本国全部人D.《十二铜表法》标记罗马法体系完备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A错误,因为该法为公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才具有民法的性质。C错误,因为它只爱护公民的利益。D错误,罗马法体系的完成在东罗马帝国时期。而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从法制发展史的角度看,宗教性经常是人类幼年时代法律的共性。古罗马所运用的大量不成文法皆依靠于神的启示和吩咐,其说明权驾驭在祭祀手里。而《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记着成文法典的诞生。它的问世是社会发展轨迹的浓缩,是罗马走向文明之界碑。这表明(B)A.《十二铜表法》完全摆脱了宗教性B.《十二铜表法》是公民参加立法的结果C.《十二铜表法》的说明权驾驭在公民手中D.《十二铜表法》具备了现代法律的一切特征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B选项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完全摆脱宗教性说法错误,A选项解除。《十二铜表法》的说明权在贵族手里,C选项解除。《十二铜表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并未具备现代法律的一切特征,D选项解除。3.《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都记载了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为奴隶制与隶农制并存进行辩护的理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是“万民法的一项制度,依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该材料强调(D)A.罗马法违反了自然法B.《民法大全》侧重反对奴隶制度C.《民法大全》体系完善D.罗马法终究是一部奴隶制法典解析:由“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可知,罗马法中有关奴隶制的内容违反了自然法原理;“依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说明罗马法又是维护奴隶制的法典,综合这两点可知,材料强调代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民法大全》违反自然法,这与它的性质亲密相关,说明罗马法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奴隶主利益服务的,答案为D;A项是对材料前半部分的理解,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解除;C项从材料中未能体现,解除。4.在折服罗马之后,中世纪的各个日耳曼王国就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于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汲取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这说明(C)A.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B.罗马法的适用地域和对象不断扩大C.罗马法促进了其他民族法文化的发展D.罗马法具有超越民族的高度稳定性解析:从材料中的“日耳曼王国就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于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汲取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可得知,罗马法对日耳曼王国的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C正确。材料中未提到“近代资产阶级法学”,A错误。B项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解除。D项的“高度稳定性”材料也未提到,解除。5.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起先,西欧各国对罗马法绽开了广泛的探讨,“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觉”。据此可推知(C)A.罗马法起先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须要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解析:依据材料,国王和市民阶层在罗马法中找到支持,罗马法由此复兴,可见罗马法适应了当时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选项C正确;材料未体现出资产阶级和教会的冲突,选项A解除;选项B、D表述肯定,解除。6.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抗拒,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珍贵族组成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若违反规定,可对其进行制裁。这段材料主要说明《大宪章》(C)A.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爱护了贵族和教会权益C.体现了王权有限的原则D.体现了自由同等的精神解析:《大宪章》的制定体现了王权受限,选项C正确;议会至上原则体现于1689年《权利法案》,选项A解除;《大宪章》是贵族迫使国王签署,防止国王擅自征税,其中未体现出对教会权益的爱护,选项B解除;《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制,不能体现出自由同等精神,选项D解除。7.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一般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B)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持续B.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C.地理环境确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罗马法发展为成文法,而英国是运用不成文法的国家,因此得出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所以答案选B,解除A;地理环境只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非确定作用,因此C说法有误,解除;材料讲的是罗马法的影响,但并没有体现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所以解除D。8.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分权制衡,才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三权分立”学说成为(C)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B.洛克分权学说的重要来源C.资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D.民主制度实现的最佳理论解析:“三权分立”学说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用作反对封建暴政的锋利武器,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故C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而孟德斯鸠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故A不符合题意;洛克是17世纪的英国启蒙思想家,而孟德斯鸠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故B不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学说有利于实现分权制衡,限制“公权力”,但不能说是民主制度实现的最佳理论,故D不符合题意。9.有罗马法学家主见:当对于一个人原委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下列思想和原则与材料相像的是(A)A.无罪推定原则 B.不告不理原则C.遗嘱优先的原则 D.注意证据解析:材料中的“当对于一个人原委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是本着对当事人有利的原则来处理短暂还不能确定结果的问题,无罪推定原则与其相像。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体现的含义不符,解除B、C、D项。10.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B)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B.中世纪欧洲教会限制一切C.宗教活动须要国君的认可D.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在西欧占据统治地位,中世纪的欧洲教会限制一切,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11.新教伦理在有关尘世活动的最重要问题上给资本主义精神以强大伦理支持,使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活动获得了社会合法性。有人说,“新教伦理是现代经济人摇篮旁的守护者”。由此可知,宗教改革本质上是(B)A.罗马教会的自我革新B.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C.提倡人的发觉和解放D.反对和禁止宗教信仰解析:依据题干“给资本主义精神以强大伦理支持,使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活动获得了社会合法性”可见宗教改革后,新教思想满意了资产阶级的精神需求,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须要,体现了新教伦理思想深厚的资本主义色调,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罗马教会的自我革新,解除A项;提倡人的发觉和解放指的是文艺复兴,解除C项;宗教改革并不否定宗教信仰,解除D项。12.17世纪一位路德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经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C)A.自然科学颠覆了基督教神学B.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解析:材料强调了宗教和科学都有弊端,而应当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调和一下,即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自然科学并未颠覆基督教神学,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不涉及因信称义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洁、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困难,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意须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状况,适用什么法律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公元528年,查士丁尼任命法学家特里波尼阿努斯组成一个十人委员会,负责领导法典的编纂工作,清理以往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冲突和过时的部分,并按时间依次把所剩部分汇编成册。该法典于529年正式颁布生效,是为《查士丁尼法律汇编》。凡未经辑入的敕令,一概失效。此后,查士丁尼又吩咐手下编订了《法学总论》《法学汇编》和《新敕令》三部法典。历史上一般把它们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学问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缘由。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学问,简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3)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相同点。答案:(1)缘由:在制定《十二铜表法》之前,罗马没有成文法,罗马贵族按习惯法为所欲为地说明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引起平民的剧烈不满和不断斗争,冲突尖锐。解决:罗马统治者制定万民法,承认罗马帝国内各行省上层阶级的公民权,对无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并对他们的财产予以爱护。(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记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世界史上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对近现代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3)都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都对维护当时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十二铜表法》的背景,其次小问考查万民法的制定,结合教材学问可以回答。第(2)问,综合材料和所学学问,从其内容、体系、影响等方面作答。第(3)问,从实质、目的、地位、影响等方面比较作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当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遵守法律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便利之门。——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材料二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深厚的宗教仪式的色调。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着黑色法官袍,头戴披肩的假发,犹如教堂壁画里传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严格的出场依次,敬重的辞令,手按《圣经》念动身自肺腑的誓言。像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会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忠诚本质。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样,持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以致剧变也被有意识地说明成为保存和贯彻过去的观念、原则所必需的。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已经被权威者载入成文法的各项条款,或是前任法官在类似的状况下所作的判决,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摩西十诫》中禁止杀人、通奸、偷窃、作伪证和欺诈等戒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体现。——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评价这种法制理论。(2)依据材料二,概括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缘由。答案:(1)特点:礼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法律应当符合道德,法制活动中强调以礼入法,屈法伸德,宗法、伦理色调强。评价: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汉唐以来的法制理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小农经济基础上,以服务君主专制为目的,带有深厚的人治特点和纲常伦理,不利于法治权威的树立。(2)影响: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实施、司法程度、仪式和结果等各个环节都有明显体现。缘由:古代罗马法的影响;基督教在中世纪渗透到欧洲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为突出法律的权威等。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等信息,从法律与礼乐宗法观念的地位、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