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开发TOC\o"1-2"\h\u24436第一章概述 241181.1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概述 223481.2设备监控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3205201.3发展趋势与挑战 310985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307812.1功能需求 4290392.2功能需求 4134352.3可靠性与安全性需求 510462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304213.1系统总体架构 583173.2硬件架构 6271463.3软件架构 630278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786024.1数据采集技术 7203424.1.1传感器技术 757634.1.2数据采集模块 7283944.1.3通信技术 7160644.2数据预处理 7243344.2.1数据清洗 7158394.2.2数据筛选 8216784.2.3数据转换 8243624.3数据存储与查询 8227634.3.1数据存储 8200244.3.2数据查询 831766第五章设备监控与诊断 9268455.1设备状态监控 982715.2异常检测与报警 976425.3故障诊断与预测 98714第六章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 1096526.1数据挖掘与分析 1056226.1.1数据挖掘技术 1039966.1.2数据分析应用 10201826.2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10108376.2.1机器学习概述 10131226.2.2深度学习技术 11208496.2.3应用实例 11272536.3决策支持系统 11105956.3.1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11247256.3.2决策支持系统构成 11269386.3.3应用实例 1126127第七章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 1217827.1系统集成技术 1228147.2通信协议与接口 129907.3互联互通测试与优化 137872第八章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 14164568.1安全防护策略 14156418.1.1物理安全防护 14150058.1.2网络安全防护 14239638.1.3数据安全防护 14316658.2隐私保护措施 14161768.2.1数据脱敏 14170578.2.2数据访问控制 1563838.2.3用户隐私培训 15217178.3法律法规与合规性 156788.3.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15150628.3.2合规性评估 15232408.3.3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 15146208.3.4用户权益保护 1523702第九章系统实施与部署 1530689.1系统开发流程 15288579.2系统部署与运维 16267229.3用户培训与售后服务 1621431第十章发展前景与策略 16383510.1发展趋势分析 161864910.2产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172814410.3竞争对手分析 17141110.4发展策略与建议 17第一章概述1.1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概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工业互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机器、资源和信息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工业生产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协同和智能优化。智能制造则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用领域,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发展,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3)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4)增强创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1.2设备监控系统的作用与意义设备监控系统是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实现设备故障的及时发觉和处理。设备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作用与意义:(1)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降低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2)保障生产安全:通过监测设备运行数据,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生产安全。(3)降低维护成本: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有针对性的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4)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5)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设备监控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情况,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1.3发展趋势与挑战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设备监控系统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分析、预警和决策。(2)网络化:设备监控系统将逐渐实现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3)个性化: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特点和需求,设备监控系统将实现个性化定制。(4)集成化:设备监控系统将与其他信息系统(如ERP、MES等)实现集成,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链。但是在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以下挑战:(1)技术挑战:如何实现大规模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2)人才挑战: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3)标准与规范挑战: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现不同厂商、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4)市场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设备监控系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本节主要阐述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所需满足的功能性需求。系统功能需求旨在保证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设备监控数据,支持设备管理、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等功能。(1)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应具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状态、功能参数、故障代码等,并通过安全的网络传输至监控平台。(2)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查询,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3)数据可视化:系统应提供直观的数据可视化界面,展示设备运行状态、功能指标、故障趋势等信息,便于用户快速了解设备状况。(4)故障预警与诊断:系统应具备故障预警功能,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并协助用户进行故障诊断,提供故障解决方案。(5)预测维护:系统应基于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指导用户进行预防性维护。(6)设备管理:系统应提供设备管理功能,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护计划管理、设备维修记录管理等,帮助用户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2.2功能需求本节主要阐述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所需满足的功能需求。系统功能需求旨在保证系统具备高效、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1)实时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实时性,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设备数据,保证用户能够及时获取设备状态信息。(2)并发能力: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并发处理能力,以满足大量设备同时在线监控的需求。(3)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增加监控设备数量和功能模块。(4)稳定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保证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监控系统稳定可靠,不出现故障。2.3可靠性与安全性需求本节主要阐述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所需满足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需求。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需求旨在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保证在恶劣环境、高负荷运行等条件下,系统仍能稳定运行。(2)数据安全:系统应采用加密、身份验证等安全措施,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3)防护能力:系统应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能够抵御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威胁。(4)故障恢复:系统应具备故障恢复能力,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运行,减少对用户的影响。,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3.1系统总体架构系统总体架构是指导整个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基础,其设计应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本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管理层和用户应用层。(1)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工业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数据,包括传感器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等。(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转换等操作,为数据管理层提供有效数据。(3)数据管理层: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为用户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4)用户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故障诊断等功能,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需求。3.2硬件架构硬件架构是系统实现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用于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2)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3)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用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转换等操作。(4)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数据。(5)用户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触摸屏等,用于展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数据。3.3软件架构软件架构是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本系统采用分层设计的软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驱动层: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为上层软件提供硬件抽象接口。(2)数据采集层:通过驱动层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转换等操作,为数据管理层提供有效数据。(4)数据管理层:采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为用户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5)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如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故障诊断等。(6)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展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数据。(7)接口层:为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接口支持。通过以上分层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便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4.1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本节将介绍数据采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4.1.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数据采集的基础。工业互联网设备中,各种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环境参数等。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原始数据。4.1.2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从传感器获取的原始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采集模块通常包括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器等硬件设备。数据采集卡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据采集器则负责将数字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4.1.3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工业互联网设备中,数据采集系统需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串行通信、无线通信等。4.2数据预处理原始数据通常包含大量噪声和无效信息,数据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转换,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4.2.1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填充缺失值等操作。数据清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异常值:识别并剔除数据中的异常值,防止其对后续数据分析产生干扰。(2)填充缺失值:对缺失的数据进行插值或填充,保证数据的完整性。(3)归一化:将不同量纲的数据转换为同一量纲,便于后续数据分析。4.2.2数据筛选数据筛选是根据预设条件对数据进行筛选,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筛选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特征选择:从原始数据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降低数据维度。(2)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剔除冗余特征。4.2.3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形式。数据转换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类型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数据类型,如数值型、分类型等。(2)数据结构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数据结构,如表格、图形等。4.3数据存储与查询数据存储与查询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介绍数据存储与查询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4.3.1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数据存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格式化: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便于存储和管理。(2)数据压缩:对数据进行压缩,降低存储空间需求。(3)数据加密:对数据进行加密,保障数据安全性。4.3.2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指从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检索所需数据。数据查询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索引构建:为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建立索引,提高查询速度。(2)查询优化:根据查询需求,优化查询策略,提高查询效率。(3)数据展示:将查询结果以表格、图形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分析。第五章设备监控与诊断5.1设备状态监控设备状态监控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保证设备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设备状态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振动、转速等参数。(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关键信息,以便于后续的监控与诊断。(3)可视化展示: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方便用户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4)历史数据存储:将设备运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后续查询、分析和故障诊断。5.2异常检测与报警异常检测与报警是设备监控系统的重要功能,旨在及时发觉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下是异常检测与报警的关键步骤:(1)阈值设定:根据设备正常运行参数,设定合理的阈值,用于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2)实时监测: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与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异常。(3)报警触发:当检测到异常时,立即触发报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4)报警记录:将报警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便于后续查询、分析和故障诊断。5.3故障诊断与预测故障诊断与预测是设备监控系统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以下是故障诊断与预测的主要内容:(1)故障诊断: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和历史故障案例,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2)故障分类:将故障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以便于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3)故障预测:通过分析设备运行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采取预防措施。(4)故障预警: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警,提醒相关人员注意,避免故障发生。(5)故障处理: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第六章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成为提升系统功能、优化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本章主要介绍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三个方面的内容。6.1数据挖掘与分析6.1.1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主要用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常见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分类预测等。6.1.2数据分析应用数据分析是数据挖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数据分析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过程优化: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优化生产过程提供依据。(2)故障预测与诊断: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发觉设备故障的规律,提前进行预警和诊断。(3)产品质量控制:通过分析产品质量数据,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产品质量。6.2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6.2.1机器学习概述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科。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应用于数据挖掘、故障诊断、预测分析等方面。6.2.2深度学习技术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和表征能力。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6.2.3应用实例以下是一些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1)设备故障诊断: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设备故障的自动诊断。(2)生产过程优化: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优化生产过程。(3)智能预警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6.3决策支持系统6.3.1决策支持系统概述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是一种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6.3.2决策支持系统构成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数据仓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源。(2)模型库:包含各种决策模型,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查询、分析和处理数据。(4)知识库:存储领域知识和经验,为决策提供支持。6.3.3应用实例以下是一些决策支持系统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1)生产调度:根据实时数据,自动生产调度方案,提高生产效率。(2)库存管理:通过分析库存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库存策略。(3)设备维护:根据设备运行数据,预测设备故障,制定维护计划。第七章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7.1系统集成技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集成技术在其中发挥着的作用。系统集成技术主要包括硬件集成、软件集成、网络集成和数据集成等方面。硬件集成是指将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设备通过物理连接和接口技术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硬件集成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服务器等设备的连接与配置。通过硬件集成,可以提高设备的兼容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软件集成是将不同软件系统或模块整合到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软件集成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多个层面的整合。软件集成技术包括数据交换、数据映射、数据同步等,以保证各软件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网络集成是指将不同网络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整合到一起,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实时共享。网络集成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部分,涉及网络规划、网络架构设计、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数据集成是对来自不同系统、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以满足系统对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需求。数据集成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存储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7.2通信协议与接口通信协议与接口是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有Modbus、OPCUA、HTTP/、MQTT等。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它支持多种通信介质,如串行线缆、以太网和无线网络。Modbus协议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OPCUA(OpenPlatformCommunicationsUnifiedArchitecture)是一种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通信协议。它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环境下各种设备的通信需求。HTT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在工业互联网系统中,HTTP/主要用于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MQTT(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通信协议。它适用于低功耗、低带宽的物联网设备,可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接口技术是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交互的关键。在工业互联网系统中,常用的接口技术有RESTfulAPI、SOAP、数据库接口等。RESTfulAPI是基于HTTP协议的接口技术,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它通过URL和HTTP方法定义资源的访问方式,可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SOAP(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是一种基于XML的消息传递协议,用于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SOAP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但相对于RESTfulAPI来说,其实现较为复杂。数据库接口是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在工业互联网系统中,数据库接口技术主要包括JDBC、ODBC等。7.3互联互通测试与优化互联互通测试是验证系统间数据交互和业务协同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中,互联互通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协议测试:验证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互操作性,保证系统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接口测试:验证不同接口技术之间的兼容性,保证系统间数据交互的顺畅。(3)功能测试:测试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等极端条件下的功能表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4)安全测试:验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非法访问等安全风险。在互联互通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觉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优化。优化措施包括:(1)优化网络架构:通过调整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网络设备配置等手段,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2)优化通信协议:针对通信协议的不足,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间的互操作性。(3)优化接口设计:简化接口实现,提高接口的兼容性和易用性。(4)优化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互联互通测试与优化,可以保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第八章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8.1安全防护策略8.1.1物理安全防护为保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物理安全,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设备部署在安全的环境中,保证环境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2)实施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对进入系统运行环境的无关人员实行严格管控;(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8.1.2网络安全防护针对网络安全,我们采取以下策略:(1)对网络进行隔离,实现内、外网的物理隔离,防止外部攻击;(2)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防范恶意攻击;(3)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4)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修复已知漏洞。8.1.3数据安全防护为保障数据安全,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对数据存储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2)实施权限管理,对数据的访问、修改和删除进行严格控制;(3)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4)采用安全的数据恢复技术,保证数据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恢复。8.2隐私保护措施8.2.1数据脱敏为保护用户隐私,我们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泄露用户隐私。8.2.2数据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对数据的访问、修改和删除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8.2.3用户隐私培训加强对员工和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培训,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8.3法律法规与合规性8.3.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开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时,我们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系统安全、合规。8.3.2合规性评估定期对系统进行合规性评估,保证系统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合规性。8.3.3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制定明确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告知用户系统如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保证用户知情权。8.3.4用户权益保护设立用户权益保护机制,对用户提出的隐私保护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用户隐私得到有效保护。第九章系统实施与部署9.1系统开发流程系统开发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实施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阐述系统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以及系统集成。(1)需求分析:在系统开发前,需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功能指标及用户界面需求。通过与用户沟通、收集资料等方式,形成系统需求说明书。(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系统可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等因素。(3)编码实现: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代码编写。遵循编程规范,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采用模块化编程,便于后续功能扩展和代码维护。(4)系统测试:对编写完成的代码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保证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5)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系统。在集成过程中,需关注模块之间的接口匹配和通信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9.2系统部署与运维系统部署与运维是保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设备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1)系统部署: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将系统部署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转让合同文本
- 珍视婚姻拒绝出轨
- 补充合同的书写范本
- 炼油厂管件购销合同
- 全面运维服务合同范本
- 软件选购合同示例
- 酒店用品购买协议
- 陶瓷截止阀采购合同
- 水泥砖买卖协议模板
- 土石方施工项目作业劳务分包合同
- 仓库货物临时储存与分配计划三篇
- 临床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查房
- 新媒体与社会性别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档案(姓名+工号)
- 大班健康活动《不吃三无食品》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年产20万吨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清版)WST 360-202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
-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面试
- 经济学思维方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