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同步测试带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4/3C/wKhkGWduB7yAFFJ8AAJzuk-DAJQ509.jpg)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同步测试带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4/3C/wKhkGWduB7yAFFJ8AAJzuk-DAJQ5092.jpg)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同步测试带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4/3C/wKhkGWduB7yAFFJ8AAJzuk-DAJQ5093.jpg)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同步测试带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4/3C/wKhkGWduB7yAFFJ8AAJzuk-DAJQ5094.jpg)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同步测试带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34/3C/wKhkGWduB7yAFFJ8AAJzuk-DAJQ5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6.1聚落与环境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在我国,下列聚落规模比较大的是:A.平原上的村落 B.山区里的村落 C.草原上的村落 D.林区里的林场【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般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易形成聚落。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故A符合题意。山区里的聚落,在地形、交通方面受到影响,不易于聚落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草原上的聚落,气候比较干旱,农业生产和生活受到限制,不易于聚落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林区里的林场,在山区易于发展林业,在地形、交通方面不利于聚落的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掌握易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对比不同的自然环境,从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方面掌握易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2.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B.城市里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C.乡村里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D.城市里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在大城市里,由于用地紧张,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有一些居民住在城郊,乘汽车或地铁上下班。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故选D。【点睛】考查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3.如下图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与何种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有关?()A.山坡地区,气候干热 B.气候严寒,住木屋C.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种植水稻 D.热带干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印尼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而且达雅克人过着聚居生活,种植水稻,居住的高脚屋分为屋顶呈“人”字型,有利于排水,高脚屋底层饲养牲畜,上层居住,通风条件好,通风散热,C对,ABD错。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条件对居民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4.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答案】B【解析】【详解】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聚落往往形成于水源充足、地形平坦、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而在地形崎岖的地区交通不便,农业不发达,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选B。5.下图为西亚(也门)的民居照片。西亚房屋具有墙体厚、窗户小的建筑特点,保持这种建筑特点主要是为了A.防寒保暖 B.有利于防潮C.可防止热量传导入室内 D.冬暖夏凉,比较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西亚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多沙漠,其房屋特点是墙厚、门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6.一般来说,在人口稀小的地区,村落(
)A.分布密集B.分布稀疏C.规模较大D.建筑物高大【答案】B【解析】【详解】一般来说,在人口稀少的地区,村落比较稀疏,规模较小、建筑物稀疏,故答案选B。7.对于具有民族特色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 B.全部拆除再照样重建C.应大力保护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不要干预,任其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8.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 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要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也要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和遗址,要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遗址有实用价值,应该保护,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聚落的有关知识.9.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土壤肥沃,适于耕种C.交通便利 D.水源充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故选A。【点睛】10.下列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A.亚马孙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撒哈拉沙漠 D.南极大陆【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世界上聚落比较稠密的地区,一般来说是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在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常年气温高,降水多,多湿热天气,不适合人居住,撒哈拉沙漠由于全年气候干旱少雨,聚落也很少;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无常住居民;只有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聚落很稠密,故选B。【点睛】二、填空题11.世界上的聚落的形态各不相同,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_______状,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___状。【答案】团块;条带【解析】【详解】聚落的形态深受到自然环境影响,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12.城市数量________,规模________,________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答案】①.增多②.扩大③.城市人口【解析】【分析】【详解】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点评】本题考查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属于基础题。13.影响聚落的分布位置、空间形态、民居特点的主要因素填写在下图的图框内。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交通便利④.自然资源丰富⑤.水源充足【解析】【详解】影响聚落的分布位置、空间形态、民居特点的主要因素有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等。14.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为________聚落,图乙所示为________聚落。(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遗址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答案】(1)城市乡村(2)地势较低(3)B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合理即可)【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景观进行判断,甲的城市建筑高大,为城市聚落,乙建筑物低矮,地形狭窄,故判断为乡村聚落。(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地势低平,有利于耕作。(3)根据图中的位置可以判断,B位置有两条支流汇合,交通非常方便,故能够发展成为城市;考点:世界的聚落三、综合题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的是________聚落,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聚落.(2)形成甲乙两种不同聚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3)依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地聚落都沿着________分布(4)图中A、B、C三地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城市②.乡村③.两地的生产方式不同④.河流⑤.B⑥.位于河流交汇处⑦.地形平坦⑧.水源充足【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详解】(1)从图甲景观图看出,该区域高楼林立,属于城市聚落,从图乙景观图看出,该区域房屋分散,应为乡村聚落;(2)乡村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3)从丙图看出,A、B、C三处都位于河流沿岸。(4)从丙图看出,B处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民居的特点受自然条件的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受生产方式的影响,便于搬迁,且外形对大风有较强抵御能力的民居是:()A冰屋 B.蒙古包 C.吊脚楼 D.窑洞17.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建在山区的民区是:()A.冰屋 B.蒙古包 C.吊脚楼 D.窑洞【答案】16.B17.C【解析】【分析】民居是人们长期居住的场所,其建筑形式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种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民居形式。【16题详解】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且外形对大风有较强抵御能力,适于轮牧走场居住,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7题详解】冰屋分布在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综合管廊照明系统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车辆租赁与保险服务综合合同
- 2025年公厕厕纸及抽纸智能仓储配送采购合同
- 2025年度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采购合同
- 2025年度公租房租赁合同租赁保证金代偿合同
- 2025年度跨区域购物卡联盟合作购销及市场拓展合同
- 2025年度5G通信网络建设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科技创新企业间风险投资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广西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股东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2024年农村述职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减肥连锁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完整word版)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
- 玻璃反应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高中英语新课标词汇表(附词组)
-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金公司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钢门窗
- GB/T 17854-1999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