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3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已经产生了私有制。以下最能作为其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B.挖掘出来的黑陶胎壁薄如蛋壳C.古城分布着规模较大的祭坛和神庙 D.各个墓葬之间随葬品差别不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已经产生了私有制。”可知,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说明随葬品是少数人私有的,私有制存在,A项正确;黑陶在新石器时代比较普遍存在,无法证明存在私有制,排除B项;祭坛和神庙是公共场所,体现不出私有制,排除C项;各个墓葬之间随葬品差别不大说明产品的分配基本是平等的、共有的,排除D项。故选A项。2.他提倡有教无类,批评礼崩乐坏的局面,主张恢复西周的等级制度,“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此外,他还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 B.无为而治 C.相生相胜 D.为政以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里的这个“他”是孔子,他的主张有为政以德,D项正确;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主张,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主张,排除B项;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观点,排除C项。故选D项。3.当代史学家认为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奖励军功和耕织 B.实行什伍连坐,鼓励互相纠察告发C.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D.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说明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最能说明这一点,C项正确;奖励军功和耕织、什伍连坐、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说明社会的转型,但是不是最恰当选项,排除ABD项。故选C项。4.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在走向统一的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及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下列事件中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西晋宗室发生内战B.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D.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体现的是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体现了汉族以其传统文化及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B项正确;西晋宗室发生内战不属于汉族文明的影响,排除A项;北民南迁不属于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排除C项;淝水之战中前秦败于东晋,不属于汉族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5.唐初统治者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信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训,反复强调要“以百姓心为心”,“抚民以静”。据此,唐初统治者在经济上()A.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科举取士,使社会底层人士有机会改变命运C.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塑造清廉政治D.经略边疆,“抚九族以仁”,创造和谐民族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初。根据材料“唐初统治者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及所信奉的古训与反复强调的话语上可以出:唐朝初年的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以民为本”,据题干“唐初统治者在经济上”的限定,且结合所学可知,唐初统治者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符合史实,A项正确;其它选项的内容虽能够反映唐初统治者的人本思想,但都属于政治上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6.如表为唐朝后期户口变化表。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北方373665286688776.8南方3117624150654851.68A.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B.黄巢起义,朱温称帝C.开凿运河,贯通南北 D.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元和年间的户数相对于天宝年间大幅下降,尤其是北方。在天宝和元和年间发生的能够影响到户数,且对北方影响更甚的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D项正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央,不会对产生户数大幅下降的结果,排除A项;黄巢起义是在875年,而朱温称帝是在907年,都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开凿运河,贯通南北,是在隋炀帝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7.在唐朝的科举考试时,主司首先以正经(儒家经典)为题,考生根据题目出处以诗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儒家经义的理解。材料反映出()A.科举取士,公平公正 B.唐诗多是科举考试的作品C.儒家思想仍处于正统地位 D.儒学在佛、道的冲击下,日益衰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题出题,考生以诗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儒家经义的理解,体现了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基础,即儒家思想仍处于正统地位,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出题以及答题的标准,没有体现考试公平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唐诗是不是多是科举考试的作品,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儒家思想仍处于正统,而非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8.“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上述材料是《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这一制度()A.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税收对象 B.延续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标志着人头税的彻底废除 D.实现了赋税征收标准的货币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特点题、影响类。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唐朝的两税法。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A项正确;据材料“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排除B项;人头税的彻底废除是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时候,排除C项;材料没提到收税收的是实物还是货币,排除D项。故选A项。9.唐朝学者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但他又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这表明()A.儒学具有一定排他性 B.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C.儒学正统地位已被打破 D.唐朝推行三教并行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但他又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可知,反对佛教却能借鉴佛教的某些观点,反映的是儒学的包容性,B项正确;材料表现出来的信息是儒学的包容性而不是排他性,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反对佛教和吸收佛教的观点,没有提及儒家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唐朝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与材料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0.北宋时期,中下层女性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这从一些店铺的名称即可得知,如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王小姑酒店等等。……春暖花开时,妇女们开始出城探春,“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闭池,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门第观念日趋淡化 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C.国家偿付岁币的需要 D.文学艺术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北宋时期,中下层女性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并可以随意外出游玩,这说明人们的人身相对自由,身份的限制有所放松。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与门第观念相关的信息,排除A项;国家偿付岁币和妇女们参与经济生活和外出游玩,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文学艺术的发展不能产生让女性参与经济生活和出外游春这样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11.《辽史》记载:“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说明辽朝()A.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B.强化南北分裂对峙政治局面C.因俗而治,适应统治区域内不平衡的局面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辽朝疆域的扩张,在它的统治区域内,既有契丹人也有汉人,辽朝于是设置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就是因俗而治,C项正确;在辽朝官分南北,不是因为民族歧视和压迫而采取的不同政策,而是因为汉族和契丹族,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排除A项;南北面官制度,是在辽朝这个特殊的时代和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符合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求,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民族交融和社会进步,排除B项;南北面官制解决的是民族之间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的问题,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问题,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人认为宋诗是有缺陷的,“那就是爱讲道理,爱发议论”“宋代七言诗讲‘性理’或‘道学’的多得令人生厌,而写爱情的少得可怜”。这一观点()A.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是宋朝“词盛诗衰”的表现C.受理学兴起的影响 D.是民族政权并立且战争不断激化的产物【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代的诗歌,讲“性理”或“道学”很多,写爱情的很少,这主要是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即理学兴起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理学对宋诗的影响,而非是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宋词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理学的影响,与民族政权并立且战争不断局面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A.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 B.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经略台湾C.设理藩院,管理吐蕃地区 D.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管理河西走廊【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元朝统一后,为巩固统一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经略台湾,B项正确;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是在唐朝时期,排除A项;设理藩院,管理吐蕃地区是在清朝时期,排除C项;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管理河西走廊是在汉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4.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十年,他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增大,他日益骄横跋扈,准备谋反。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被杀,明太祖遂罢宰相。废除宰相后,明朝逐渐形成了()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朱元璋时期,废除宰相制度,其子朱棣在位时期,设立内阁,明朝逐渐形成了内阁制,D项正确;三公九卿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中外朝制度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5.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这一现象()A.反映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B.促使清朝加快推进改土归流C.表明贫富差距过大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D.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在农村的反应【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可知,这种械斗发生于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之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膨胀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之间极易因为土地问题,产生矛盾,从而发生械斗,A项正确;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对地方土司制度进行改革,将其改为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任流官治理的制度,所以改土归流和这一现象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贫富差距的问题不仅仅可能存在于土著居民和迁徙民众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土著居民内部,可见这种存在于土著居民和迁徙民众之间的械斗不是因为贫富差距,排除C项;君主专制是加强君主手中的权力,这与这种现象没有任何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6.“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与这一论述的同时代思想家曾经说过()A.存天理,灭人欲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提出材料里的这些观点的人是黄宗羲,和他同一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曾经说过: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C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的观点,排除A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观点,排除B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是北宋张载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C项。17.“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凡此教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魏氏”()①编成《海国图志》②撰成《瀛寰志略》③主张“师夷长技”④大力兴办洋务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魏源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兴办洋务的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派,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B项。18.1843—1894年间,中国出现了许多外国人办的工厂,有的维修轮船,有的加工农产品,有的生产和经营肥皂、火柴、水泥、食品。这些工厂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据此推知,该时期()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 D.既有条约无法满足列强的利益需求【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3—1894年(中国)。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疯狂的商品输出,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原有的条约已经无法满足列强的利益需求,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D项正确;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而非已经解体,排除B项;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是19世纪60年代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基础上产生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9.“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上述材料选自中国近代史上某一革命纲领。这一革命纲领()A.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C.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向何处去的问题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A项正确;中共二大的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排除B项;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向何处去的问题的是《资治通鉴》,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农民对社会财富平均的追求,而非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20.1900年,慈禧太后作出向八国联军宣战的决定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却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他们并不与列强交战。这()A.说明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D.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0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00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却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他们并不与列强交战。”及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南方各省督抚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体现了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C项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土崩瓦解,排除A项;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直接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排除B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C项。21.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清政府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A.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C.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D.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趁着湖北清政府兵力空虚,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B项正确;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提出的,排除A项;清末新政是在1901年开始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1908年,排除D项。故选B项。2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认为共和制度不能得到真正的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为此,他主张()A.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 B.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C.实业救国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可知,陈独秀的主张是: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要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解放国民头脑中的束缚,而不是变法图存,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实业救国,排除C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23.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知识分子们的这一认识,是在()A.戊戌变法之后 B.辛亥革命之后 C.护国战争之后 D.五四运动之后【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注意到,只有学生运动,实力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寻找同盟军,于是要求学生运动与工人相结合,D项正确;知识分子的认识是在五四运动后出现的,而非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护国战争之后,排除ABC项。故选D项。24.中国如何开展国民革命,共产国际指出:“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革命,就必须由资产阶级来领导”,“中国的劳动运动太软弱无力,实际上等于没有。是人为地组织起来的,而且产生得过早。目前在中国只能发展国民运动。国民党是代表国民运动的。”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果 B.推动国共两党对峙局面的形成C.推动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 D.成为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理论依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革命,就必须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可知,共产国际认为,中国的革命应该由中国的资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这就使得党内右派也因此认为应该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所以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成为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理论依据,D项正确;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才使得国民党右派更加肆无忌惮,敢于叛变革命,使得革命统一战线不复存在,排除A项;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并未直接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破裂,两党对峙局面的形成,是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不得不武装反抗国民党,并在南方建立和国民党政府对峙的政权,国共对峙局面形成,排除B项;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不是工农民主政权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25.如图是1928年底报纸上的报道的一则新闻事件。这一事件是()A.宁汉合流 B.济南惨案 C.东北易帜 D.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这一事件是东北易帜,C项正确;宁汉合流是指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时间不相符,排除A项;济南惨案是指1928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的事件,时间也与材料不相符,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国共两党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进行的军事行动,排除D项。故选C项。26.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毛泽东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肯定了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当有人提出应该批判政治错误时,毛泽东制止了这种做法。这些举措()A.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完全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有助于实现最大程度的党内团结【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1月(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却制止了对政治错误的批判。遵义会议召开之时正值党和红军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如何突破敌人的军事包围才是重中之重,和红军在前面的军事行动中损失惨重,这个时候正是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之时,所以毛泽东的这些举措有助于实现最大程度的党内团结,D项正确;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在1934年,是遵义会议之前,排除A项;遵义会议并没有对政治错误进行批判,所以没有完全纠正党的“左”倾错误,排除B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上,排除C项。故选D项。27.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B项正确;1931年,日本关东军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沈阳,以至于整个东北,排除A项;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的宛平城,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发生于1938年的上海,排除D项。故选B项。28.忻口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会战。读如表,忻口会战突出反映了()时间地点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参战部队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山西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兹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中共领导的八路军。A.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C.正面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持久抗战方针产生了积极效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忻口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会战,其参战部队包括晋绥军、中央军和八路军,说明这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即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描述日本的军事实力,无法与中国军事实力进行对比,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排除C项;1938年5月,《论持久战》发表,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9.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民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意味着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C.顺应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D.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8月28日(中国)。材料体现的事件是重庆谈判,中国人民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在于顺应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C项正确;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解体,排除A项;日本是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B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是重庆谈判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30.图1反映的是1950年湖南省岳阳县农民易振家分到土地,图2反映的是1956年在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上,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呈送喜报。两张图片反映的事件都()A.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途径 B.是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C.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1950年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推翻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而1956年,经过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土地私有制改为公有制,因此都是新中国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B项正确;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途径是对三大改造的描述,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A项;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三大改造,而非土地改革,排除C项;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的是一五计划,排除D项。故选B项。31.华北制药厂于1953年6月在石家庄市开始筹建,是化学工业部直属大型国营企业和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由苏联援建的抗生素厂、淀粉厂和从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两部分组成。华北制药厂建设的国内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工业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国家对国民经济开始调整 D.社会主义阵营的不断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中国)。根据材料“华北制药厂于1953年6月在石家庄市开始筹建,是化学工业部直属大型国营企业和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由苏联援建的抗生素厂、淀粉厂和从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两部分组成。”及所学可知,1953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展开的还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展开,1953年6月,作为新中国“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华北制药厂正式筹建,A项正确;1958年开展了工业大跃进运动,排除B项;1960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开展,排除C项;社会主义阵营的不断扩大与华北制药厂建成投产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32.如表是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造成支出大于收入和收入大于支出的原因分别是()年份19591960196119621963总收入(亿元)487.12572.29356.06313.55342.25总支出(亿元)543.17643.68356.09294.88332.05收支差额(亿元)—56.05—71.39一0.0318.6710.20A.抗美援朝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B.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的实行D.“文化大革命”七千人大会的召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9—196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62年前,收支差额出现负值,主要原因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1962年,中国收入与支出差额开始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八字方针”的提出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调整,C项正确;抗美援朝是在50年代初,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排除D项。故选C项。33.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这部宪法()A.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B.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C.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D.对统一全党思想和开展改革开放,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A项正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排除C项;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统一全党思想和开展改革开放,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34.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在评价香港回归10周年时说:“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法()A.已经成功应用于港澳台问题的解决B.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C.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借鉴D.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升华【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7年(中国)。据所学知识,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法是推行一国两制政策,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借鉴,A项正确;已经成功应用于港澳问题的解决,台湾问题没有解决,排除A项;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B表述错误,排除B项;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不是民族区域,排除D项。故选C项。35.“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这一理论()A.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B.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C.在中共二十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载入国家根本大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载入国家根本大法,D项正确;当代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非阶级矛盾,排除A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排除B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二十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计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两种制度分别有何优劣?先来看看被绝大多数大臣支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很早,以西周初期为例,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分给王孙贵族、有功之臣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前提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然而分封制的弊端也很明显:时间一久,诸侯与中央关系日益疏远,难免跑出来几个心存异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势力,一旦做大做强,就开始不听朝廷号令。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就是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与分封制相比较,……的优势在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其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摘编自郝思新《中国古代治理智慧》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以法削割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汉武帝)从之。——《资治通鉴·汉纪十》(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而实施的地方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而实施的措施,并写出北宋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答案】(1)地方制度:郡县制。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易形成地方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汉武帝的措施:推恩令。北宋的措施: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设“四监司”监控各州;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制度: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解决“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而实施的地方制度是:郡县制。作用:据材料一“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易形成地方割据;据材料“其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可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西汉、北宋(中国)。汉武帝措施:据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可知,汉武帝采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