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平潭一中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平潭一中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平潭一中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平潭一中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平潭一中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潭一中教研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七年级历史试卷【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学者推断 D.史书记载2.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3.“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迹的砾石。据此可知,“郧县人”()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青铜器时代 D.铁器牛耕时代4.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农作物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C.磨制石器的发展 D.陶器的制作5.陶器,人类最早的DIY作品,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制作了陶器。彩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陶器,下列遗址中曾出土彩陶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6.如图所示,为北方抵御寒风和低温,半坡居民挖洞以为墙,屋内设灶炕以取暖,在挖的柱洞中放置立柱作为支撑,再在最上方建造屋顶。这反映了半坡居民()A.擅长制作磨制石器 B.内部出现贫富分化C.具有因地制宜的智慧 D.已经过渡到群居生活7.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图中①②两处区域在新石器时代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A.粟、稻 B.小麦、稻 C.粟、玉米 D.小麦、玉米8.在良渚遗址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而普通墓葬的随葬品很少。这说明当时()A.原始宗教信仰有所发展 B.阶级分化相当明显C.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9.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炎帝 B.盘古、女娲 C.后羿、精卫、 D.尧、舜10.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如图是菏泽市相关的考古发现与蚩尤传说相吻合。由此可见()A.传说与神话都反映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11.《最早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2.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述了武王克商的时间,这反映出青铜器()A.制作工艺高超 B.分布范围广泛C.具有史料价值 D.种类非常丰富13.历史课堂上,同学们对“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的一致结论应该是()A.诸侯争霸 B.统治者残暴昏庸C.“国人暴动” D.牧野之战的影响14.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的权力交接情况。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甲、乙、丙处传位方式相同B.乙处传位的原因之一是禹治水有功C.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D.丙处传位后形成“公天下”15.周礼规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而在郑国墓群出土的随葬品中出现了“九鼎八簋”的规格。这说明我国春秋时期()A.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私有制度逐渐形成C.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D.兼并战争连绵不断16.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标志着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是()A.农业技术进步 B.铁犁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17.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 B.井田制废除C.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8.下表是小张同学根据某一历史事件编写剧本的部分内容。这一历史事件是()第二幕好国君秦孝公:求贤若渴第四幕舌战群儒: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第八幕身虽死,法尤存,大秦帝国正崛起A.楚汉之争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秦灭六国19.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具革新促进农业发展 B.诸侯争霸趋于全国统一C.百家争鸣实现思想解放 D.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20.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A.灵渠 B.长江 C.都江堰 D.大运河21.下表为孔子所收部分弟子的家庭情况,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学生孟懿子南宫敬叔端木赐颜回冉雍家庭情况鲁国贵族鲁国贵族富商“居陋巷”“贱人之子”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有教无类 D.以德治国22.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西周时期统治稳固 B.社会经济稳定发展C.战国时期社会动荡 D.人们追求精神自由2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人口剧增,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均提出“重农”“保农”“稳农”“不误农时”等主张这反映了他们()A.关注民生 B.思想统一 C.崇尚自然 D.反对苛政24.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大力提倡节俭25.下表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墨家“兼爱”,爱无差别等级法家“尚法”,依法治国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导致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C.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26.《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之一,书中记载了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既符合天文节气,又方便农业社会农耕所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小正》表明民众完全掌握了天文知识B.先秦时期历数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夏小正》体现了先秦对农业生产的关注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历法的国家27.如图所表示的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28.下图三个文物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商代文化,独特魅力 B.青铜文明,灿烂辉煌C.中原文化,世界领先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发生在这个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的名称。(2)小历同学认为这是一张春秋争霸形势图,小史认为是战国形势图。你同意哪一个人的观点?请观察该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至少两个信息且结合其反映的史实,说服另外一个同学。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平王即位,把都城东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的袭扰。平王的时候,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弱,诸侯国之中强大的兼并弱小的,齐、楚、秦、晋开始称霸,国家政令取决于称霸的诸侯)——《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两种首领传承制度(按先后顺序写出)(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简述周平王“东迁于洛邑”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齐、楚、秦、晋始大”现象的客观积极影响。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国君的族人)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本族名册)。——《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2)史料类型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据此,分别指出材料二中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分析“伯禹亦不如”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孔子大事记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公元前522年,授徒设教,兴办私学。公元前517年,去齐国途中,遇妇墓前哭子,感叹“苛政猛于虎”。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公元前500—前498年,任鲁国中都宰,因政绩突出,相继升任小司空、大司寇。公元前497—前484年,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元前484—前479年,归鲁以后,孔子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3岁。他的言论由其弟子辑录在《论语》一书中。(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研究孔子的思想可以查阅哪本书籍。(2)后人评价孔子是一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请你阅读以上材料,从以下A、B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并结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A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B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平潭一中教研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C【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C【23题答案】【答案】A【24题答案】【答案】A【25题答案】【答案】D【26题答案】【答案】C【27题答案】【答案】A【28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29题答案】【答案】(1)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2)小史。理由:图中有出现韩、赵、魏三个诸侯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所取代;图中有出现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著名战役,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所以,我认为小史的回答是正确的。【30题答案】【答案】(1)首领传承制度:禅让制、世袭制(2)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作用:保证周王室对地方控制;稳定了周初政局,大了统治范围;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3)主要原因:犬戎的袭扰。客观积极影响:推动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31题答案】【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2)图1是文献史料;图2是实物史料。原因: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功典范。(3)作用:推动秦国国力发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32题答案】【答案】(1)《论语》(2)【示例1】观点:孔子是一个伟大是思想家。论述: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还提出“礼”的思想,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