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微课版)课件 第2章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基础_第1页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微课版)课件 第2章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基础_第2页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微课版)课件 第2章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基础_第3页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微课版)课件 第2章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基础_第4页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微课版)课件 第2章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第2章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基础2.1PLC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计算机,其种类繁多,不同厂家的产品有各自的特点,但作为工业标准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又有一定的共性。2.1.1PLC概述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PLC标准草案中对可编程控制器PLC做出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实现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照易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以及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PLC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编程简单2.配置灵活3.功能强,可扩展性好4.可靠性高5.体积小、能耗低6.可维护性好2.1.2PLC的组成一般PLC内部主要由CPU、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信接口和扩展接口、电源等组成。1.CPUCPU又称中央处理器,它是PLC的控制中心,通过不同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存储器和各种接口连接,控制各部件协调工作。CPU的性能极大地影响到PLC的工作速度和效率,因此大型PLC通常选择高性能的CPU。2.存储器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逻辑变量和其他数据。系统程序由生产厂家编写,主要用来完成控制和实现PLC多种功能。用户程序由用户编写,主要根据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进行控制程序的设计。PLC中常用的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和EPROM。3.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信号电平多种多样,外部执行机构所需的电平也不完全相同,而PLC的CPU所处理的信号只能是标准电平。正是通过输入/输出单元实现了这些信号电平的转换。I/O单元实际上是PLC与被控对象间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I/O单元一般可以分为输入接口单元和输出接口单元。4.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的作用是实现PLC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通信接口,PLC不但可与编程器、人机界面、显示器等连接,而且也可与上级计算机、其他PLC或远程I/O单元连接,从而构成PLC控制系统网络。5.扩展接口为了提升PLC的性能,增强PLC控制功能,可以通过扩展接口给PLC增加一些专用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闭环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中断控制模块等。6.电源电源单元的作用是把外部电源(通常是220V的交流电源)转换成内部工作电压。2.1.3PLC的工作原理PLC是一种存储程序的控制器。用户根据某一对象的具体控制要求,编写好控制程序后,用编程器将程序输入到PLC(或用计算机下载到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保存。PLC的控制功能就是通过运行用户程序来实现的。PLC运行程序的方式与微型计算机相比较为不同,微型计算机运行程序时,一旦执行到END指令,程序运行结束。而PLC从0号存储地址所存放的第一条用户程序开始,在无中断或跳转的情况下,按存储地址号递增的方向顺序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到END指令结束。然后再从头开始执行,并周而复始地重复,直到停机或从运行(RUN)切换到停止(STOP)工作状态。PLC这种执行程序的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每扫描完一次程序就构成一个扫描周期。另外,PLC对输入、输出信号的处理与微型计算机不同。微型计算机对输入、输出信号实时处理,而PLC对输入、输出信号是集中批处理。PLC扫描工作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2.1.4PLC的功能和分类1.PLC的功能2.PLC的分类1)按组成结构分类一般可以将PLC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式PLC(或称单元式),其特点是电源、中央处理单元和I/O接口都集成在一个机壳内;另一类是标准模板式结构化的PLC(或称组合式),其特点是电源模板、中央处理单元模板和I/O模板等在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可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块,安装在固定的机架或导轨上,构成一个完整的PLC应用系统。2)按控制规模分类PLC的控制规模主要是指PLC能够处理的开关量的输入/输出(I/O)点数及模拟量的输入/输出的路数,它们为了适应不同生产过程的应用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主要是以开关量的点数计数。模拟量的路数可以折算成开关量的点数。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小型PLC、中型PLC和大型PLC三类。(1)小型PLC。输入/输出点数在128点以下的PLC称之为小型PLC,它可以连接开关量I/O模块、模拟量I/O模块以及各种特殊功能模块,能够执行包括逻辑运算、计数、数据处理和传送、通信联网等各种指令,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2)中型PLC。输入/输出点数在128~1024之间的PLC称之为中型PLC,它除了具有小型机所能实现的功能外,还具有更强大的通信联网功能、更加丰富的指令系统、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扫描速度等。(3)大型PLC。输入/输出点数在1024点以上的PLC称之为大型PLC。它具有极强的硬件和软件功能、通信联网功能、自诊断功能,它可以构成三级通信网络,方便实现工厂生产管理自动化。3.PLC控制、继电器控制和单片机控制的比较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相比,只需改变程序就能变换控制功能,但在简单控制时成本较高,另外利用单片机也可以实现控制。2.1.5PLC编程语言1.梯形图梯形图(LadderDiagram,简称LAD)采用类似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符号来编程,

用梯形图编制的程序具有形象、直观、实用的特点,因此这种编程语言成为电气工程人员广泛应用的PLC编程语言。触点、线圈、连线是组成梯形图程序的三要素。(1)触点。开关量输入/输出、内部继电器等的二进制状态在梯形图程序里可用触点进行表示。但是梯形图中的触点本质上是用来表示PLC内部存储器二进制数据位的状态,程序中的常开触点表示直接以该二进制位的状态进行逻辑运算;常闭触点表示使用该二进制位的“逻辑非”状态进行运算。(2)线圈。采用梯形图编程时,逻辑运算结果可用内部继电器、输出继电器等编程元件的线圈表示。但是,梯形图程序中的线圈并非实际的物理继电器,它只是对PLC内部某一存储器的二进制数据位进行的赋值操作,线圈接通表示将该二进制数据位置1;线圈断开表示将二进制数据位置0。(3)连线。梯形图程序中的逻辑处理顺序用“连线”表示,但它不像继电器触点控制电路那样有实际电流流过,因此,梯形图程序中的每一输出线圈都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而不能使用类似继电器接点控制电路中的“桥接”方式,试图利用后面的执行条件来改变前面的线圈输出状态。

采用梯形图编程时,逻辑运算式、处理对象、结果输出等均可以用触点、线圈、连线等基本符号表示。触点、线圈等逻辑梯形图的符号在不同PLC上基本类似。2.指令表指令表(InstructionList,IL)也叫助记符。有的称布尔助记符(BooleanMemonic),也叫列表,西门子称之为STL语言。其是基于字母符号的一种低级文本编程语言,是所谓面向累加器(Accu)的语言,即每条指令使用或改变当前Accu内容。IEC61131-3将这一Accu标记为“结果”。通常,指令总是以操作数LD(“装入Accu命令”)作为开始。3.逻辑功能块图功能块图(FBD)语言是一种对应于逻辑电路的图形语言,与电子线路图中的信号流图非常相似。在程序中,它可看作两个过程元素之间的信息流。FBD广泛地用于过程控制。该编程语言中的方框左侧为逻辑运算的输入变量,右侧为输出变量,输入、输出端的小圆圈表示“非”运算,方框被“导线”连接在一起,信号从左往右流动。功能块图语言是以功能模块为单位来描述控制功能。这种语言的逻辑关系清晰、便于理解。其在控制规模较大、控制关系较复杂的系统时,表达将更为方便。4.结构化文本语言(StructuredText,ST)结构化文本语言是基于文本的高级编程语言。它与C语言等高级语言相类似。只是为了PLC应用方便,在语句的表达及语句的种类等方面都做了简化。ST语言没有单一的指令,它是由一组指令构成的含义完整的各种语句。具体语句有赋值语句、条件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及其它语句。2.1.6典型梯形图程序

不同条件下PLC的控制要求各不相同,但可以通过基本逻辑功能的组合实现大多数的动作,通过掌握基本梯形图程序的编写方法,有助于提高编程效率与程序可靠性。以下举例说明一些PLC典型的梯形图程序。1.信号恒为0或1

在进行PLC程序设计时,经常需要使用状态保持为0或1不变的信号,以便对输出等进行直接赋值。PLC程序中使内部继电器和输出线圈等固定为0及1的状态值可通过图2-9所示的梯形图程序段实现。2.信号状态保持通过梯形图程序的自锁电路、复位/置位指令、RS触发器等方式可以实现线圈的状态保持功能。它有两种控制方式分别是断开优先和启动优先。当启动、断开信号同时生效时,两者的输出状态将有所不同。断开优先的梯形图程序如图2-10所示,图中的I0.0为启动信号,I0.1为断开信号。启动优先的梯形图程序如下图所示3.生成边沿信号

梯形图中除了使用专门的上升/下降沿检测指令以外,还可以通过程序生成上升沿脉冲。4.二分频程序在PLC控制系统应用中,有时会对一个按钮反复操作,以此实现对执行元件通/断的交替控制,实现这一控制的程序段称为交替通断程序。这一程序如果用于脉冲控制,其输出脉冲频率将成为输入信号频率的二分之一,因此又称为“二分频”控制。5.采样程序所谓“采样”是利用第一个信号来检测第二个信号的状态,并将第二个信号的状态保持到下次采样。这里第一个信号是采样信号,第二个信号是被测信号。6.“异或”/“同或”程序“异或”、“同或”是两种逻辑运算。所谓“异或”就是在2个信号状态不同时,输出信号为1,其他情况则为0;所谓“同或”就是在2个信号状态相同时,输出信号为1,其他情况则为0。2.1.7顺序控制系统设计PLC在进行应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正确选择能够反映生产过程变化的参数作为控制参量进行控制;应当正确处理各执行电器、各编程元件之间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关系,即联锁关系。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包括经验设计法和顺序功能图法等。1.经验设计法某些简单的开关量控制系统根据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就可以设计梯形图程序,即在某些典型电路的基础上,根据被控对象的具体要求,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梯形图。但一般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调试和修改梯形图,不断增加中间编程元件和辅助触点,最后才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这种方法没有普适规律,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最后的结果并不唯一,设计用时和设计质量与编程者的经验密切相关,所以这种设计方法被称为经验设计法,主要用来完成逻辑关系较简单的梯形图程序设计。利用经验设计法设计PLC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控制要求、选择控制原则;设计主令元件和检测元件,确定输入/输出设备;设计执行元件的控制程序;检查修改和完善程序。2.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如果一个控制系统可以分解成几个独立的控制动作,而且这些动作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执行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那么这样的控制系统被称为顺序控制系统,也称为步进控制,其控制总是一步步按照顺序执行的。在工业控制领域中,顺序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机械行业,几乎都是通过顺序控制来实现加工的自动循环。所谓顺序控制设计法,就是一种专门针对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使用顺序控制进行设计时,首先根据系统的工艺过程画出顺序功能图,然后根据顺序功能图完成梯形图程序设计。有的PLC为用户提供了顺序功能图语言,在编程软件中生成顺序功能图后便完成了编程工作。这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的效率,程序的阅读、调试和修改也比较方便。1)顺序功能图的组成要素顺序功能图(SequenceFunctionChart,SFC)是IEC标准规定的用于顺序控制的标准化语言。程序功能图是一种通用的技术语言,可供进一步设计以及和不同专业的人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使用。这种语言可以全面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而不涉及系统所采用的具体技术。顺序功能图以功能为主线,表达准确、清晰简洁,是设计PLC顺序控制程序的重要工具。顺序功能图主要由步、动作、有向连线、转换和转换条件组成。(1)步的基本概念。顺序控制设计法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并用位存储器M和顺序控制继电器S等编程元件来表示各步。步是根据输出量的状态变化来划分的,在任何一步之内,各输出量的位值状态不变,但是相邻两步输出量总的状态是不同的。步分为初始步、活动步、不活动步三种。初始步是与系统初始状态对应的步,初始状态一般是系统等待起动命令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初始步用双线方框表示,每一个功能图至少应该有一个初始步;活动步表示正处于工作阶段;不活动步表示处于等待或已完成工作的阶段。一个步是否为活动步,即是否处于激活状态,由上一步及与其相应的转移来决定。(2)与步对应的动作。控制系统中的每一步都有要完成的某些“动作”,当该步处于活动状态时,该步内相应的动作将被执行;反之,不被执行。动作是步的组成部分,一个步含有一个或多个动作,与步相关的动作用矩形框表示,框内的文字或符号表示动作的内容,该矩形框应与相应步的矩形框相连。在顺序功能图中,动作可分为“非存储型”和“存储型”两种。当相应步活动时,动作即被执行。当相应步不活动时,“非存储型”的动作返回到该步活动前的状态;“存储型”的动作继续保持它的状态。当“存储型”的动作被后续的步失励复位时,仅能返回到它的原始状态。顺序功能图中表达动作的语句需要表明该动作是“存储型”还是“非存储型”的。例如,“起动电动机M1”与“起动电动机M1并保持”两条命令语句,前者是“非存储型”命令,而后者是“存储型”命令。(3)有向连线。在顺序功能图中,会发生步的活动状态的转换。步的活动状态的转换,采用有向连线表示,它将步连接到“转换”并将“转换”连接到步。步的活动状态的转换按有向连线规定的路线进行,有向连线是垂直的或水平的,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步间连线。也可用加箭头做非上下、左右的步间连线。(4)转换和转换条件。在顺序功能图中,步的活动状态的转换是由一个或多个转换条件的实现来完成的,并与控制过程的发展相对应。转换的符号用在有向连线上的垂直短线来表示。与转移相关的逻辑条件,用文字、布尔代数表达式、图形符号标注在转移短线旁。步间转换的规则是:步间的转换逻辑条件为真;被转移步的前一步是活动的。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可以进行转换。为了启动顺序功能流程图程序的执行,需要指定一个初始步,其标志为S0,是程序运行开始时被激活的那个步。有了这个初始步,则随着满足相应转换逻辑条件,流程图中步的激活状态将逐步转换,直到最后一步被激活,或根据有向线指定路线不停地循环转换。依据步之间的进展形式,顺序功能图有以下三种基本结构。2.1.8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安全可靠;并考虑到今后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机型时,应适当留有扩展空间。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具体控制对象,可以进行适当调整。(1)分析控制对象、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选择PLC的型号及配套所需的输入/输出模块,配置控制系统硬件。(3)编写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表和绘制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4)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编写软件规格需求说明书,然后利用梯形图等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5)设计操作台和电气柜,选择所需的电气元器件。(6)编写设计说明书和操作使用说明书等文档。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分为系统规划、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以及技术文件编制五个阶段。2.1.8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阶段如下。1)系统规划实现系统设计首先要进行系统规划,内容包括确定控制系统方案与系统总体设计两部分。为了合理制定控制系统方案,需要对被控对象(如生产线或生产过程等)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做详细了解、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明确控制的任务、范围和要求,根据工业指标,合理地制定和选取控制参数,使PLC控制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2)硬件设计3)软件设计4)系统调试5)技术文件编制2.2分布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基本的设计思想是控制操作分散和管理集中,使用的结构形式是将多层进行分级管理,集中的进行管理和分散的控制是其主要的特征。它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资源,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生产过程中云数据的精确计算,使系统做到成本较低而可靠性较高。当前,在冶金、电力、石化等各行业领域,分布式控制系统都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2.2.1DCS概念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常用的控制系统,又称集散控制系统。它是一个以通讯技术为纽带,融合了控制与显示技术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微处理器的集散控制系统采用了仪表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控制功能分散、显示操作集中和综合协调为设计原则。控制使得CPU不集中在一处而是分散分布在各处即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特点,但这些分散的控制点又通过通信线路将数据集中到在一起进行分析处理。分布式控制系统与安全集中的控制系统相对应,集中在一处的CPU直接将执行元件和各种分布的传感器相连接。分布式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分散控制监测、管理和通讯。其中,分散控制监测部分即现场控制单元,其按照机组整体的设计架构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或者分散于现场,通常可以将1个或者多个回路进行控制,具备几十种至上百种运算功能。集散型控制系统软件组成通常包括组态软件、数据通信软件、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等软件。可以按用户要求将其组态软件工具、画面软件和逻辑编辑软件生成实用系统。2.2.2DCS特点目前所应用的第四代DCS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功能强大、自动化水平高和安全可靠等优点。1.DCS系统的操作简单灵活DCS系统的操作界面简单且清晰,对操作人员进行短时间培训后即可掌握相应的操作使用方法,满足大多数企业的现场生产管理工作需求。DCS系统是基于TDC系统改进而来的,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2.功能强大,结合集中和分散功能从DCS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分析分析,DCS系统具有系统化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系统化管理是指能够将系统中收集的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对现场生产管理过程的统一监督和监测。DCS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可实现分散控制功能,各组成部分在不同区域进行各自操作,共同实现对整个DCS系统的控制。3.DCS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高DCS系统利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继承了计算机“4C技术”的各项优点,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优势明显的DCS系统,其对现场控制的功能更加强大,通过采用先进的冗余技术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2.2.2DCS特点4.层次网状结构DCS系统是类似于三角形的网络结构,在该结构中不同功能部位的网络结构分别应用与之相匹配的拓扑结构、通讯协议,然后再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同形状网络结构的控制系统,这种形式的结构能够快速的收集数据信息并用于传输交换。5.模块化设计DCS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集成各种控制器、IO卡件等单元以组成整个DCS系统,这样既有利于实现整个DCS系统的统一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对各组成模块进行独立的维修保护和升级优化。6.高速通讯网络DCS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生产现场数据进行收集并传递给相应控制平台,采用网络化通讯手段,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换,增强数据信息的传递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的高可靠性和高效性。2.2.3DCS层次结构与功能DCS系统网络架构由三部分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管理网(MNET)、系统网(SNET)、控制网(CNET)。其中系统网和控制网都是冗余配置,管理网为可选网络。2.2.4DCS与PLC的区别从技术角度来看,DCS最开始以工业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为发展原型,后来逐渐发展为建立在工业控制计算机基础之上的集散系统,此系统在处理模拟量的过程中以及调节回路的过程中拥有比较大的优势,在开始主要是进行持续的过程控制,控制重点为调节回路。PLC开始时替代的是继电器逻辑系统,经过不断发展,在应用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离散制造与工序控制,其主要作用就是开关量顺序控制。DCS控制系统很多都是使用冗余设备来进行制作,DCS控制器所存在的冗余配置简单有效,费用比较低。而PLC控制器如果要完成冗余控制要求,需要安装定制电源,费用非常大,所以PLC基本上不会使用冗余设备。2.2.5DCS的发展趋势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分布式控制系统出现至今,四代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升级使系统本身不断完善且提高。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功能向开放式方向发展2.标准化、通用化技术3.工控软件正向先进控制方向发展4.仪表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5.系统架构进一步向FCS方向发展2.3SCADA系统SCADA是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ystem(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缩写,SCADA系统是对生产单位分散、分布距离远的生产系统的一种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系统,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控制和监视,用于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SCADA系统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化工、石油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行业部门。2.3.1SCADA系统的概念系统中几乎所有的控制动作都是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远程终端单元自动执行的。对主机控制功能的限制是监督级干预或基本覆盖。例如,在工业过程中PLC控制冷却水的流动,SCADA系统允许记录与报警所有条件和流量设定点(如高温、流量损失等)发生的任何变化,并能够显示。数据采集从PLC或RTU级开始,包括报告设备状态和仪表读数。然后控制室的操作员可以利用格式化的数据通过使用HMI使监督决定调整或覆盖正常的PLC(RTU)控制。SCADA系统主要实现称为标签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库,其中包含称为点或标签的数据元素。点是由系统控制或监视的单个输入或输出值。点是软点或硬点。系统的实际输入或输出由硬点表示,而软点是用于表示其他点的不同数学和逻辑运算的结果。这些点通常存储为时间戳值对。时间戳值对的系列给出了特定点的历史。使用标签存储额外的元数据是常见的,这些附加数据可以包括对设计时间的注释、报警信息、现场设备或PLC寄存器的路径。2.3.2SCADA系统的组成典型的SCADA系统分为管理端和场站端。管理端一般包括前置采集、SCADA应用。场站端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下位机、通信网络、上位机。2.3.3SCADA系统典型结构SCADA系统的典型结构包括集中式SCADA系统、分布式SCADA系统和网络式SCADA系统。1.集中式SCADA系统集中式SCADA系统将所有监控功能集中到一台主机,采用广域网连接现场RTU和主机,网络协议比较简单,功能弱且系统不具有开放性,因而系统维护、升级以及与其它设备联网困难比较大。2.分布式SCADA系统分布式SCADA系统使用多台计算机和工作站作为上位机,通过局域网相互连接实时共享数据,每个站点只需要完成特定的工作,有的站点可作为操作站,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界面,有的站点作为计算处理器或数据服务器使用。此种方式相当于将SCADA系统功能分散到多个站点中,与单个处理器比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多台站之间的信息通过局域网实时共享,处理分布在各个站之间。虽然使用了专有的网络通信协议,但依然导致了SCADA系统的许多安全问题。3.网络式SCADA系统网络式SCADA系统阶段以各种网络技术为基础,具备统一开放的系统架构、可集成多种第三方软件、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的混合控制系统。相对于集中式和分布式SCADA系统,在结构上更加开放,有更好的兼容性,可以方便集成到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中。2.3.4SCADA系统与DCS的区别SCADA系统和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共同点表现在以下方面:(1)两者具有相同的系统结构。从系统结构看,两者都属于分布式计算机测控系统,普遍釆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具有控制分散、管理集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