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招教教育综合各章节浓缩知识点_第1页
2024年招教教育综合各章节浓缩知识点_第2页
2024年招教教育综合各章节浓缩知识点_第3页
2024年招教教育综合各章节浓缩知识点_第4页
2024年招教教育综合各章节浓缩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招教教育综合各章节浓缩知识点

0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__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

________o(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敖育)

2、教育随着_____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_____的发展而发

展。(人类,社会)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又称_______。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

育都可归为_______,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_

_____o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

再到_______的过程。(学校系统,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________近代的______

_o(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___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学校教育

系统)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___,也就是指_____________

__o(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___的〃废科举,兴

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

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___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

称_______学制)以及_______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

_____学制)。(清朝末年,1902,壬寅,1903,癸卯)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_____。〃提出

,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

的围墙之内,构建学习化社会)

9、___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

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

10、普通教育主要以_______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

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_______为目标,以从事某种

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升

学,就业)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_

一化、职业中学______化的趋势。(职业,普通)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

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

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

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六艺:_______________。(礼、乐、射、御、书、数)

14、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私学)

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_________________"的建

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隋唐以后盛行的_______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

更加制度化。(科举)

17、宋代以后,_______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

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8、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注重身心的和谐

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

育的目的是_______,强调________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

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

治家和商人,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

19、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_______,

其次是_______。(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骑士教育)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______》中。

(理想国)

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______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

认为_______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斯多

德,追求理性)

亚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__特点,主张按照儿

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_______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一

____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_______的思想渊

源。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_______》中有大量反

映。(自然,分阶段,和谐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政治学)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_______的《________》。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8、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___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一

_____》。(卢梭,爰弥尔)

9、德国哲学家_______认为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

生存,〃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

10、瑞士教育家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

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11、英国哲学家_______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

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

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

克)

1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_______的《_______》为标

志,美国_______的《________》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

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

与教育)

13、_______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__

_一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一

____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____基础上,奠定

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伦理学和心理学,心理学,

伦理学)

14、_______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_______被认为

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赫尔巴特,杜威)

15、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教育思

想有:_______,________等。(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

杜威强调_______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_______

为目的,围绕_______组织教学,以_______著称,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_______教育思想体系。(儿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

要和活动,儿童中心主义,实用主义)

1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_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

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凯洛夫)

2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

制度。

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培养人)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

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

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通过___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

济的主要途径。(培养人才)

5、_______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

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

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

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____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

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生产力水平)

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一

____的要求笫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的要求;信息革命后,

提出了_______的要求。(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等中级

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4、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一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基础

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_____

_,________o(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_______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核

心概念是〃_______〃。(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

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

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

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

的最主要途径。(学校教育)

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

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

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

提供了平台。

口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1、教育是一种_______的文化现象。(特殊)

2、教育与文化是_______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学校文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

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

是_______________。(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

式,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5、学校文化的特性表现在:(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

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一一学校文化的缩影。

6、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等。(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

校精神文化)

7、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_______,

______,_______o(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8、_______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9、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校风)

10、学生文化的成因有:(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

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11、_______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与

学生的交往活动)

12、学生文化的特征有:(1)过渡性;(2)非正式性;(3)

多样性;(4)互补性。

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___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________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

预期目的的关键。(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

的规律)

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_______________。(作为复杂整体的个

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过

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社会实践,

能动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发论,外银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_______,

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_______是中国古

代内发论的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认为人

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

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

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孟子,弗洛伊德,格

塞尔)

6、外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诸如

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古代代表

人物是_______。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_〃是一个典型代

表。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他甚至

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

意把他们社会烟草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外在的力量,

荀子,白板说,华生)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_______的结果。(个体的

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______,________o(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

性,个别差异性)

9、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发展的特

征。(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

平)

10、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_______

到_______,再到________的发展过程。(前世俗水平、世俗水

平、后世俗水平)

11、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_______________。(身体或心理的某

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

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第一R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L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一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________是一种

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遗传素质、成

熟、环境、个体实践活动,学校教育)

2、遗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

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

叫遗传素质。)

3、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

供了_______。但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

遗传的作用。(前提,可能性)

4、成熟是指________________。(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

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

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

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5、环境泛指________________。(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

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6、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

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

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

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

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

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

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

功能。

8、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的研究揭示:________对儿童的发

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种是_______,一种是________,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

____〃。(维果茨基,教育,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达到

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

9、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是促

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

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

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个体主观能动性,生理、

心理、社会)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所谓人的价值,是指_______________。(人在世界中的地

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潜能是_______________。(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

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3、人的力量是_______________。(人的身体与精神力量的综

合。)

4、个性是________________。(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

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

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口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L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_______〃或〃________〃。

(危险期,心理断乳期)

2、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惊喜,独立精

神的加强。)

3、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_______〃

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未来)

4、青年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期结束时,大多

数青年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都可能有较清晰和深入的思考,

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见解,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自由重要的选

择。"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随着心埋能力的成熟,他

们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间建起了具有个人发展意义的桥梁。

4第四章教育目的

1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_______________。(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

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

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________的实现则教育

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o(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4、_______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

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

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

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_______的制约。(教

育目的,教育目的)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

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

习惯上称为_______。(培养目标)

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_______的关系。________是针对所

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_______是针对痔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普遍与特殊,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8、教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结果。)

9、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_______的关系。

(具体与抽象)

2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_______。(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阶段社会

具有鲜明的_______。(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

3、_______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

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

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提出教育要〃_______________〃。(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

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是_______的教育;素质教育是________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_______的教育;素质教育是_______的教育。(面

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为

重点)

3、德育是________________。(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

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4、普通中学德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

热爰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

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

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

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

力。

5、智育是_______________。(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普通中学智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

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

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

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7、体育是_______________。(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

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

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普通中学体育方面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

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

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9、美育是_______________。(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

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

教育。)

10、普通中学美育方面的要求:(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形

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11、劳动技术教育是_______________0(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

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2、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

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

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

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

教育,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

13、_______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

精神状态。_______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_____

_,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创新能力,能

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5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教育活动是一种_______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_____

.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______是最基

本的要素。(培养人,人的集合,学生和教师)

1弟Aft-一4R4"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

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具有发展的_______性与________性。学生发展的可能

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___。(可能,可塑,个

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_______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___的作用。(培养人,主导)

4、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

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

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无歧视原则)

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__

_o(人身权,受教育权)

6、《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______的儿童,不分性别、

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六周岁)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

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

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1、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___职业,教师是_______人员。(专

门,专业)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_______的职业。(促进个体社

会化)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职业角色的

多样化,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

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4、_______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

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

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育能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

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

法和效率。)

8、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_______,其次要求________,再进一

步要求_______。(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感情,有感染

力。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9、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_______________。(教师的个性、情

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

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

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主要有:(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

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

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_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师生关系)

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关系。(人-人)

5、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

______上的、________上的影响。(思想、人格)

心理学

第一章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

理活动。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

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组成,学习心理是教

育心理学的核心。

3.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赫尔巴特首次

提出把教学理论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乌申斯基《人是教育

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卡普捷列夫《教育

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的专著,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924年廖世承《教育心理学》第一本教科书。

4.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结构:(1)神经元包括: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2)脑和延髓(生命

中枢)

神经系统活动方式:

(1)无条件发射:先天的,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2)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

射,即所谓有意识的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

(3)巴普诺夫:第一信号系统〃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所特有的,根本区

别。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

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亚里斯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冯特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称为〃心理学

之父〃。

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冯特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

(4)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伊德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塞尔,皮亚杰

第二章:认识过程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

性和集中性。

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

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短时间内注意周期

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

了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教学中运用两种注意相互交换: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无意

注意

3.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高低是用感觉阀限的大小度

量,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感觉阀限则低。

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乡

感觉对比:吃过糖后吃橘子觉得特别酸

感觉后效:正负象和负后像

4.知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知觉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衡常性

观察:是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

级形式。

5.直观教学的形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6.记忆:(1)根据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根据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根据参与程度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7.记忆过程:

(1)识记:第一个环节,选择性

(2)保持与遗忘:遗忘规律一一艾宾浩斯,提出〃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并且到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

影响遗忘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数量和学习程度50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情绪

和动机

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

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

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3)回忆和再认

8.(1)瞬时记忆:特点时间极短,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

始。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主要方式,保持的时间大约1秒)和

声像记忆(不超过4秒)。

(2)短时记忆:称工作记忆,容量一般是7±2,5—9个项目,

平均值为7。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主要方式)和视觉编码。瑞

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一一0~2(3)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形式——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被称为

信息的双重编码。

9.表象:

想象: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想象加工方式:黏合、夸张、拟人化(雷公电母)、典型化。再

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

新形象的过程。如〃祥林嫂〃

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

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设计蓝图〃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灵感:在创造想象中新形象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出

现出现新形象的状态。

10.言语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思维类型:

(1)根据发展水平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

逻辑思维

(2)根据逻辑性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灵感是直觉思维

的结果)

(3)根据指向性分为: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和发散思维

(4)根据创造程度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过程: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系统化与具体化

思维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概念形成的标志是把握概念

的本质特征)

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耳朵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思维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曹冲称象,同样问题

找不同答案)

创造思维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第三章:情绪意志

L情绪分类:

(1)心境: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

状态。"忧者见之则忧〃。

(2)激情: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

跳如雷,浑身战栗〃。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

绪状态。

2.情感分类:(1)道德感(2)美感(3)理智感

情绪情感功能:信号功能(老师的微笑),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3.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行,幻想,置换(迁怒),文

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升华(积极建设性防御机制,如

立志好好学习)

4.意志定义:指人自觉地确定有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

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里过程。

5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

意志行动的动机斗争:(1)双趋冲突一从喜欢的两个事物之间

选一个(2)双避冲突一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选一个(3)趋避

冲突一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4)多重趋避冲突一大

学生择业,有排斥有吸引

6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一一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2)果断

性一一优柔寡断的人(3)自制性一一善于控制约束自己,如任

性(4)坚韧性一一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如缺乏目的、缺乏自

第四章:个性心理

1.需要:根据起源分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对象

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最基础,最强有力),安全

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缺失性需要。求职需要,

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成长性需要。

2.动机: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内部驱力,推动人行为的内

在原因。

动机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3.兴趣分类: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还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

境兴趣。

4.能力定义: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

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

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保证成功的基

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能力分类:

(1)根据范围大小分: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

能力一核心、创造力和特殊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

(2)根据创造性高低分: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根据功能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5.智力定义: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

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核

心)。

(1)斯皮尔曼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2)瑟斯顿群因素论:七种,语言理解力.数字能力、空间能

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

(3)吉尔夫特智力三维结构论:内容、操作和成果。形成智力

因素总共有150种。

(4)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流体智力(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天的,和年龄有关系,20岁发展到顶峰,以后就开始降低)和

晶体智力(语言)

(5)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

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萨罗伟和马伊尔提出情绪智力一一情商。

(6)斯滕伯格三元智力论: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

脸亚理论

6.能力测验

(1)最早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与1905年编制的

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反应智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智商IQ二智龄

.实龄xlOO

韦氏智力量表:韦克斯勒

人们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绝大多数的人的聪

明程度属中等。智商分数极高与极低的人很少。一般认为,IQ超

过140的人属于天才,比例不到1%。

智力的群体差异目前研究的结论如下:

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

度比女性大。

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7.智力测验标准:(1)信度:指一个测险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

程度,系数一般0.90

(2)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有效性和准

确度,系数0.3—0.6

(3)标准化〃心理测验最基本要求,难度是题目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答题者在该题目的区分情况。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的题

目较好。

8.人格定义: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

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

决定个体的外线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

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的结构:

(1)性格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2)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

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

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早,性格特征表现晚,气质差异

是先天形成的,性格后天形成;气质是人得天性,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优劣之分。

(3)自我调控:自我认知(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控制(最后一个环节)

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佛洛依德人格〃三我〃:本我(生物本能我,最底层),自我(心

理社会我,人格中间层),超我(道德理想我,最好层次)

9.人格理论:(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

人特质

(2)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

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痔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

质。(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PF)

(3)塔佩斯〃大五〃人格理论: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

和性和神经质性,代表〃人格的海洋〃。

类型理论:

(1)盖伦提出气质四种类型:胆汁质(不可遏制型,强,不平

衡,精力旺盛)、多血质(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反应快)、

粘液质(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稳重死板)、抑郁质(抑

制性,弱,怯弱)

(2)荣格:内向和外向

人格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了人格

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现实性。

第五章:社会心理

1.社会态度: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

能。

2.印象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得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

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

这种特征,而无视个体差异。

(2)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

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3)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

的信息比原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4)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指在总体印象上,新近获得的

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5)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不喜欢或者不为人接受的

观念性格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这样,如〃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3.舒尔茨提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1)包容需要(2)控制

需要(3)感情需要

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4.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

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的某

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称作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

人多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偏少的现象。

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

种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目的的行为。

侵权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

上或心理上的痛苦行为。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如顺应风俗、习惯。(分为真从众、权

益从众、不从众;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儿童比成人更易从众)

(自愿)

服从: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

的社会现象。(权威)

第六章: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

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

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

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

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差异性

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

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1一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

维,可逆与补偿

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

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

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

水平。(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

最近发展区。

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

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

平。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

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

4.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

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是

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

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初中生发展任务是

培养自我同一性)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第七章:学习理论

1.学习定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

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分类:(1)按学习主体分: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

(2)学习结果加涅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动作技能

(3)学习意识阿瑟雷柏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4)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机器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我国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三类。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接派学习理论)

(1)经典型条件作用(小狗):巴普诺夫和华生,通过条件作

用建立刺激一反应(S-R),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

(2)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学习理论(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

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3.学习

的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迷箱):人和动物行为分

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有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

反应)和操作性行为(不与人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

发做出的随意性反应。

正强化: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教育启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L)提供

理论支持。

(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

复现(产生动作)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强化分1.直接强化:观察

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

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

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3.认知派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科勒的黑猩猩实验。第一,

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

成了新的定性。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

实现的。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首先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

获得,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期

望是托尔曼的核心概念)

(3)布鲁纳的认知一一结构学习论: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

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教学目的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学习法:发现法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布鲁纳的认知一一结构

学习论是对立的):

学习的分类:在学习方式上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内容上分

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

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有意义学习材料本身),主观条

件(学习者自身因素)

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曾宪的引导性

学习材料。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工程是个信息加工过程,

分为: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况、操作、反馈八个

阶段。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老师

是〃助产士〃〃催化剂〃

人本主义对新课改的启示: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

应培养〃完整的人〃。持有一种动态的评价。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核心:只是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

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

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

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脸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建构教育启示:(1)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