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辽宋夏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本单元常考的重要知识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元朝行省制度、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新变化和理学兴起。命题趋向预测
(1)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和综合情境,考查这一时期制度变化的背景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考查唯物史观,历史理解。
(2)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状况,创设学习情境和复杂情境,考查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要求考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变化的原因及作用。
(3)联系思想(儒学,道教与佛教,宋明理学)、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变化的主要史实,从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角度考查思想(儒学,道教与佛教,宋明理学),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变化的原因及表现。(4)联系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等发展的重要史实,从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角度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及阶段性特点。宋太祖(927-976)吕颐浩:臣尝见太祖皇帝与赵普论事书数百通,其一有云:“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李焘《续资治通鉴》卷十七宋太宗即位诏书宋太宗(939-997)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赵宋“祖宗之法”的核心原则: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所谓“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亦可称作“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汉书·礼乐志》),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周代“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所体现的治国之法。颜师古对于这八个字的解释是:“言每事立制,委曲防闲也。”这种凡事委曲防闲的精神,在宋代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思考:宋代政治演进与这样的思路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考情考向考情分析全国卷地方卷2022全国乙卷·宋朝加强中央集权2021全国Ⅰ卷·宋代科举制2020全国Ⅱ卷·宋代科举制发展(殿试)2020全国Ⅱ卷·王安石变法2019全国Ⅲ卷·北宋募兵制2024江苏卷·熙宁变法2023湖南卷·台谏合一2022湖南卷·宋初集权的弊端2023福建卷·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宋朝)2023湖北卷·北宋统治危机2023重庆卷·崇文抑武方针2021海南卷·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2021山东卷·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考向分析考查方式1.强调北宋初年制度设计的利与弊;2.关注王安石变法的策略、措施及评价;3.注重南宋偏安江南的原因和分析。题目形式灵活多样,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复习时注意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措施及影响;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关家国情怀的知识。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一】1.1.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朝枢密院、三司、路州(府)县三级制【一】2.5.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监察机构-路、台谏合一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一】4.11.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辽、西夏、金三、王安石变法【一】1.4.1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一】5.16.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募役法【一】6.17.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主户与客户【一】6.17.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保甲制四、南宋的偏安其他部分内容补充【一】3.8.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刑统》、《天圣令》、元朝法律选必融合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形势图
947年,后晋被契丹灭亡,禁军统领刘知远建立后汉。
952年,后汉灭,禁军统领郭威经澶州兵变而黄袍加身,建立后周。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北宋的建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宋太祖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君主集权收精兵夺其权制钱粮《雪夜访普图》问题:赵普认为宋初主要问题是什么?提出了什么治国方略?天下自安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四监司——中央派到地方监临指挥州府——文官担任——与知州彼此制约军队财赋刑狱仓储措施:①政治:设诸路“四监司”,加强对州的监控;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②经济: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一原则: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路府州军监县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知州(或知府等)通判知县(或县令)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兵权离调兵权分更戍法禁军定期换驻作用:皇权加强,有效的监察和牵制官员,以防权臣篡权。宋:二府三司台谏御史中丞知谏院监察中央监察制度:台谏制度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即出现了台谏合一),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原则:分权,即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2.(2023·湖南高考·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真题演练】AC皇帝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同意后交予审议提交上奏封驳审议通过执行三省六部制分工图皇帝御前会议三司中书门下(政事堂)枢密院台谏三司使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执政)枢密使(执政)枢密副使(执政)御史中丞知谏院财政行政军政监察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二府分权方式:唐:决策程序分权;宋:行政、经济、军事三大专业领域分权。影响: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二府三司制度: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但权力分割过细,行政效率低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思考: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的区别与影响材料1: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摘编自[元]脱脱等《宋史》提示
地位和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特点: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思考: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问题:北宋为何要实行“崇文抑武”?材料2: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吸收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武将割据的历史教训。材料3: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材料4: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问题:“崇文抑武”的具体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三原则:崇文抑武(重文轻武)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三原则:崇文抑武(重文轻武)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科举制的完善①“取士不问家世”,录取人数大大增加;②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等,更公平、严密。③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崇文重用文官(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文官任知州);提倡文治,编纂了宋初三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与士子的地位。抑武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兵权;分散军权(枢密院与三衙分掌调兵权与统兵权);战争指挥权归皇帝。实行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两宋取士人数达到12万余人,达到历史之最。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5:南宋杨万里曾在奏疏中引述了一件为宋人所津津乐道的赵普轶事:“太祖皇帝尝令后苑造一薰笼,数日不至。帝怒责左右,对以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寺,本寺下本局覆奏,又得旨,依方下制造,乃进御。以经历诸处故也。帝怒问宰相赵普曰:‘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一薰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普曰:‘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遗,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大喜曰:‘此条贯极妙。’”——王瑞来《千秋说赵普》思考:从以下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什么?体现赵普从制度上制约皇权。材料6: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宋史·赵普传》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思考:从以下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什么?体现赵普从行政上限制皇权。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思考:从以下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什么?材料7: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蔡襄《蔡襄集》材料8: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文官政治(士大夫政治):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君臣共治。知识拓展:宋代的文官政治表现:①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完备;②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官、职、差遣的分离;③君臣之间关系:士大夫集团与皇权之间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制衡关系(台谏合一)官职差遣:北宋时为集行政权力于中央,在任官制度上采取官、职、差遣。“官”:指享受的待遇级别,虚衔,决定俸禄收入的多少。“职”:指较高文臣的虚衔,以彰显其清贵地位;差遣:则是实际担任的职务,一般是临时性的,是拥有的实权。如官衔是尚书,被差遣去担任知州,知州才是实职。无论中央或地方官员,均由皇帝差遣担任。这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造成北宋官僚机构重复设置,出现冗官现象。以士大夫政治为典型的官僚政治走向成熟;士大夫在政治生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士大夫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内。思考:如何评价宋代的文官政治?(1)守内虚外:宋朝吸取唐朝外重内轻造成藩镇割据的教训,制定了守内虚外的国家战略,重点防范内部可能出现的隐患,而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胁。这导致了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几乎是屡战屡败。(2)强干弱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宋朝从军事、经济等方面大规模削弱地方实力,强化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虽然防止了割据势力的出现,但也造成了地方实力衰弱,不利于边疆地区的防卫。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思考: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特点,并进行说明。(3)分化事权:宋朝普遍分化军权、相权、地方权力,使其互相牵制,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但是,分权过细,造成保守拖沓的政治风气,官员过多过滥,造成财政危机。(4)崇文抑武:这是两宋的基本国策,一方面,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使宋朝的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军事人才受到打压,不利于宋朝对外战争。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思考: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特点,并进行说明。利:(1)
结束分裂,巩固统一;(2)减少内乱,有利安定。冗官冗兵积贫积弱分散地方军权,荒年募兵军队战斗力弱集中军事权集中财政权养兵养官军费开支国家财政负担重增设官僚机构集中行政权行政效率低,政府开支大冗费弊过度集权→政治危机、军事危机、财政危机评价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地方行政监察制度户籍制度赋税制度社会救济选必链接:宋朝的其他制度与法律教化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唐代的道为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监察区,后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路作为监察区,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户籍分为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与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沿用两税法,但赋役沉重;募役法(缴纳免役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宗族内部救助活动兴起;福田院。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法律教化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多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宋刑统》、《天圣令》①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②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③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吕大钧《吕氏乡约》)④朱熹贡献编订《家礼》和《小学》成为规范家庭和幼童的行为。选必链接:宋朝的其他制度与法律教化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思考:根据材料1,概括指出宋代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的特点。(8分)材料1:宋代中央负责救荒赈灾工作的有转运司、常平司……地方长官都要负责赈济事宜。宋代的赈灾救荒包括检灾和赈济两大步骤,只有通过民户诉灾、检放和抄札之后才能进入赈济程序。……还建立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慈善福利机构,儿童、残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纷纷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宋代还鼓励民间有力之家积极出资,赈济灾荒……一定的奖励……以范仲淹为首的士大夫们兴起的义庄也是有益的补充。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分解了许多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摘编自杜伟《两宋社会保障探析》政府重视;鼓励民间力量介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社会保障的范围比较广;民间自救;救助行为频繁,且救助体系完善。材料2:宋神宗时期,乡间礼仪教化便已初见端倪。……陕西蓝田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兄弟在家为父丁忧,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这是礼仪下乡运动的肇始。……《吕氏乡约》制定了四个方面的行为规范: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氏乡约》倡导乡民互帮互助,自愿入约,并选出约正监管值守。……宋徽宗时期……编订了一部国家礼典《政和五礼新仪》……首次出现了庶人婚仪、冠仪和丧仪,官方开始推动礼仪文化向民间发展。——摘编自李文娟《宋代乡约乡礼》思考: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乡间礼仪教化的途径,分析宋代乡间礼仪教化兴起的原因。(8分)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途径:订立民间乡约;加强乡约监管;发挥榜样作用;制定国家礼典。原因: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等级制度遭到破坏;国家大力倡导;士大夫阶层的推动;理学思想的影响;乡约简明易行。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宋辽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北宋建立前,契丹族崛起后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均告惨败。1005年辽宋和议“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给辽“岁币”绢10万匹,银10万两。宋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屡战屡败。1044年“庆历和议”双方达成和议,西夏向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赐”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影响:边境获得安定,北宋内部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但也带来了财政危机。北宋弟弟,请笑纳零花钱!宋与西夏和议北宋西夏国主,请笑纳零花钱!澶渊之盟1、边防压力“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澶渊之盟”订立后……茶马互市,扩大了茶和马的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交换。
——《中华文明地图》弊:“以钱财换和平”是一种屈辱的政治外交,岁币、岁赐成为北宋沉重的负担。利: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以钱财换和平”的看法。2、财政危机募兵过猛,连吃败仗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三、王安石变法终于有一辈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要求对此现实世界,大展抱负。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钱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材料:到庆历年间(宋仁宗年号),以农民和士兵为主体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不但“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而且从以前统治力量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发展到统治力量较强大的腹心地区。——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材料2:“然而仲淹的政策,到底引起了绝大的反动。宋朝百年以来的种种的优容士大夫,造成了好几许读书做官人的特有权利,范仲淹从头把他推翻,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僚乃至秀才们,究竟能‘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多少?……暗潮明浪,层叠打来。”史称:“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而任子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行,朋党之论寖闻于上。”——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吏治方面)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吏治方面)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吏治方面)择官长(慎选地方长官)(吏治方面)均公田(官员等级职田)(吏治方面)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经济方面)修武备(整治军事战备)(强兵方面)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经济方面)推恩信(落实惠政信义)(法治方面)重命令(重视朝廷号令)(法治方面)——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1.庆历新政三、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具体思想:欲强国,先富民,先澄清吏治,澄清吏治则先裁冗滥,继任贤才。材料1:失败原因:从整顿吏治直接下手,与既得利益的整个官僚集团为敌,阻力过大,力量悬殊。内容:措施内容积极作用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募役法纳钱代役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均输法采购物资,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短缺卖出1)改革财政制度,针对
_____问题,达到_____目的。
三、王安石变法2.王安石变法冗费富国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保证灌溉,防洪赈灾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改革军事制度,针对
_____问题,达_____目的
冗兵强兵措施具体内容作用省兵之策精简军队,缩减编制保甲法编定保甲,农民闲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从军,“兵农合一”保马法百姓养马,可减赋税,马死赔偿将兵法以“将”为军队编制单位,设正将一名,专管训练设军器监监督兵器制造,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2.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变法节省了军费开支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减少政府军费开支节约了政府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提高了武器数量和质量3)改革官僚机构,针对
_____问题。
冗官措施具体内容作用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取消明经诸科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律学、医学、武学)惟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批判“恩荫”制度,裁汰冗员,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2.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变法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专门人才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一: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材料二: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三、王安石变法材料五:(司马光说)介甫素刚直……及宾客僚属竭论事,则唯希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輒弗色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宋史・孙固传》材料六:王安石变法表现在思想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要远大于当时变法无论成败与否的经验教训。因为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免役、保甲、科举、青苗等新法,在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及增损的情况下,均为宋朝以后的历代所延行,说明王安石变法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但是对宋朝以后中国历史发展方向没有产生质变的影响,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的再思考》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三、王安石变法性质积极作用局限性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三、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变法改革运动。①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①与民争利,加重人民负担②“强兵”方面,成果甚微。③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④一些变法措施加重了人民负担⑤用人不当,反动派攻击⑥操之过急;王安石个人问题哲宗初年,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C4、(2023·广东高考·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C.十家牌法D.里甲制度B3、(2020·山东高考·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标文件课程设计
- 在线教育平台内容版权许可协议
- 保健食品生产工艺节能减排技术考核试卷
- 企业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作业指导书
- 广播电视信号加密与内容安全考核试卷
- 酒店管理咨询服务协议
- 债权人会议材料
- 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案
- 工业自动化中的供应链优化考核试卷
- 企业形象策划与宣传推广服务合作协议
- DL∕T 2602-2023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保护电器选用与试验导则
- 小学必背古诗练习题(一年级上册)(含答案)
- (新版)调车长(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中国糖尿病地图》要点解读
- 《产品生命周期》获奖教案
- 车位转让协议使用权
- 国开2024年《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1-3答案
- 2024年国家GCP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新)
- DZ∕T 0338.3-2020 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 第3部分 地质统计学法(正式版)
- DB11/1983-2022-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
- 机房设备搬迁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