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期末选填压轴题【考题猜想】(30题十一大题型)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期末选填压轴题【考题猜想】(30题十一大题型)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期末选填压轴题【考题猜想】(30题十一大题型)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期末选填压轴题【考题猜想】(30题十一大题型)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期末选填压轴题【考题猜想】(30题十一大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期末选填压轴题TOC\o"1-1"\h\u【题型1速度图像题】 1【题型2波形图】 2【题型3利用超声波测速】 3【题型4s-t,v-t图像有关计算】 4【题型5光的反射难点分析】 5【题型6平面镜成像难点分析】 6【题型7多光线中光的反射、折射识别界面问题】 7【题型8光的折射动态问题】 8【题型9透镜成像】 9【题型10密度难点】 10【题型11弹力、重力难点】 11【题型1速度图像题】1.A、B两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30s,A、B运动方向相同B.0﹣40s,A车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30s﹣70s,A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D.40s时,两车相距120m2.一辆匀速行驶的高速列车,车头在B处鸣笛后,在时刻位于车头的司机听到正前方隧道入口A处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再过一段时间,在时刻司机也到达隧道口。车、声音的位置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由图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列车的速度为68m/sB.由图像可知,为1︰3C.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列车的5倍D.如果列车的速度加快,则3.A、B、C三物体在t=0s时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如图甲所示。a、b和b、c之间的距离均为20m,其中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B、C相向而行,物体B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丙所示,C做匀速直线运动。t=6s时,B、C相距6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秒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为2m/sB.第2s末物体A、B相距20mC.第6s时物体A、C可能相距10mD.6s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C的平均速度【题型2波形图】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5.声音不能被肉眼直接看见,但可以用手机软件显示出其波形来进行研究。下列对手机软件上显示的四幅波形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色和振幅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频率相同【题型3利用超声波测速】6.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均匀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B.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244mC.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0m/s7.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甲图所示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让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0.95s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由A处理后显示成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在图乙已标出,其中,T=0.2s,ΔT=0.1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由所给信息可知小车向运动(填“左”,“右”),速度为。(有点难哦,挑战一下自己!)

【题型4超声波识别物体的形状】8.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8s、0.30s、0.18s、0.30s、0.12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 B.C. D.9.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回波自然也就不同,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也就可以绘出指纹的三维图象。(1)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机C.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2)频率高于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6s后收到回声信号,海底深度为,手机发出的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回声信号的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下图中的(1ms=0.001s)A.

B.

C.

D.

【题型5光的反射难点分析】10.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保持成40°射向平静的液面且方向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40°B.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的位置不变C.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向右D.光源S不动,增大激光与水平液面夹角,光点S'将向右11.小南在房间中安装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给家里供电,他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板上。如图,一束太阳光以与平面镜成60°的夹角入射,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角的大小为60°B.若镜面竖直上移,反射角将变大C.若镜面水平右移,光线照射到P点上方D.若镜面绕O点顺时针旋转10°,反射光线顺时针旋转20°12.如图所示的是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斑P,人眼能从各方向看到光斑,是因为光斑在光屏上发生了;若要使光斑向左移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填字母)A.保持入射点不变,将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90°)B.将光屏向上移动C.将镜子顺时针转动(<90°)D.将平面镜向上移动【题型6平面镜成像难点分析】13.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l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14.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O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绕中心O转过的角度为,c,则,15.如图所示,平面镜M与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θ不可能是()

A.4o B.3o C.2o D.1o【题型7多光线中光的反射、折射识别界面问题】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B.EF为界面,上方为空气C.MN为界面,左侧为空气D.光线CO为入射光线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60°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分析题图可知: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为(选填“AD”或“BF”),折射角大小为(填度数),反射角大小为(填度数);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题型8光的折射动态问题】19.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20.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水槽中未注水时,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1)向水槽中注水,水面达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现象,此时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选填“增加”或“减少”),若BC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3cm(选填“>”、“<”或“=”)。21.如图所示,豆豆在空水槽底部安装了一微型光源S,S发出一束光。在水槽右侧壁上形成一光斑,豆豆在光斑处固定了一小块橡皮泥P,接着他往水槽内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a位置,期间冰冰一直在左上方观察,她看到右壁上一直有光斑,在豆豆加水过程中关于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冰观察到光斑从P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最终静止在橡皮泥P上方某处B.冰冰观察到光斑从P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最终光斑和橡皮泥P重合C.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P点以下的位置期间,光斑从P处缓慢下移再缓慢上移D.当水面升至a时,冰冰看到的光斑静止在橡皮泥下方某处【题型9透镜成像】22.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进行以下两种操作,均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操作1:保持蜡烛和光屏在图示位置不变,将透镜甲向左移到M点,操作2:保持蜡烛和透镜甲在图示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换成透镜乙,再向左移动光屏到N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操作均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B.透镜乙的焦距大于透镜甲C.M点和N点之间距离定大于20cmD.完成操作2后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透镜乙可能出现等大的像23.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可以成一清晰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时,成像。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蜡烛距凸透镜15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②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③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进行对调,光屏上能呈现放大的像④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左移,同时像在变小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题型10密度难点】25.a、b两个小球分别由ρ甲=4g/cm3、ρ乙=5g/cm3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a球是空心的B.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酒精后,b球总质量大D.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126.一个底面积为S,高度为L的薄壁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m。若将液体倒出一部分(正立时近弯处),测得液面高度为L1,然后封住瓶口。将瓶倒置,如图乙所示,测得液面高度为L2。则液体的密度为()A. B.C. D.27.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在生活中有不同用途:95%的酒精常用作燃料(95%是指每100ml酒精溶液中含有95ml乙醇),70%~75%的酒精常用以消毒杀菌,40%~50%的酒精用以防止褥疮,25%~30%的酒精用以物理降温。医务人员利用纯水和乙醇配制了1000mL密度为0.9g/cm3的酒精溶液后,发现剩余的纯水和乙醇刚好可以配制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850g。假设配制过程中乙醇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不变,ρ乙醇=0.8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0mL密度为0.9g/cm3的酒精溶液质量为90gB.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平均密度为0.75g/cm3C.配制密度为0.9g/cm3的酒精溶液,参与配制的纯水和乙醇的质量之比为5:36D.实验前纯水的总体积与乙醇的总体积之比为3:528.如图所示,柱形容器内的盐水和冰刚好将容器装满,随着温度升高,冰会熔化(图乙中A点)到完全熔化成水(图乙中B点),盐水的密度随熔化冰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晓晨发现冰完全熔化后液面下降,若加入20g的水,液面刚好与容器口相平。不考虑水的蒸发,且冰熔化成水与盐水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冰完全熔化成水时减少的体积为cm³;图甲中冰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已知冰的密度为0.9g/cm³)【题型11弹力、重力难点】29.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牛重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牛重及W2牛重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1:W2应为下列何者()A.1∶2 B.2∶1 C.2∶3 D.3∶230.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容器重。将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且在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注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圆柱体的重力为;该液体密度为。

专题03期末选填压轴题TOC\o"1-1"\h\u【题型1速度图像题】 1【题型2波形图】 5【题型3利用超声波测速】 6【题型4s-t,v-t图像有关计算】 9【题型5光的反射难点分析】 10【题型6平面镜成像难点分析】 12【题型7多光线中光的反射、折射识别界面问题】 15【题型8光的折射动态问题】 17【题型9透镜成像】 19【题型10密度难点】 23【题型11弹力、重力难点】 25【题型1速度图像题】1.A、B两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30s,A、B运动方向相同B.0﹣40s,A车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30s﹣70s,A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D.40s时,两车相距120m【答案】D【详解】A.由图像可知,在0~30s内,A车的路程随时间逐渐增加,A车到原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但B车到原点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二者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A车在0~30s内做匀速运动,在30~40s内保持静止,故B错误;C.30s~70s内,A车通过的路程为s=300m运动时间t=70s-30s=40s则A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向A的起点运动,40s时,B运动的路程sB′=v′t″=6m/s×40s=240m距A起点的距离为Δs=420m-sB′=420m-240m=180m40s时,两车相距l=300m-180m=120m故D正确。故选D。2.一辆匀速行驶的高速列车,车头在B处鸣笛后,在时刻位于车头的司机听到正前方隧道入口A处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再过一段时间,在时刻司机也到达隧道口。车、声音的位置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由图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列车的速度为68m/sB.由图像可知,为1︰3C.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列车的5倍D.如果列车的速度加快,则【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列车鸣笛后声音到达隧道入口A处山崖的时间为,则列车鸣笛处到隧道入口A处山崖的距离为位于车头的司机在时刻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所以列车运动的距离为又因为图中,则列车的速度为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因为所以又因为图中,得则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因为所以司机听到回声时,列车通过的路程与声音通过路程之比为即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列车的5倍,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当列车匀速行驶时,,则声音速度不变,当列车的速度加快时,列车通过的路程增大,则有即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3.A、B、C三物体在t=0s时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如图甲所示。a、b和b、c之间的距离均为20m,其中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B、C相向而行,物体B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丙所示,C做匀速直线运动。t=6s时,B、C相距6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秒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为2m/sB.第2s末物体A、B相距20mC.第6s时物体A、C可能相距10mD.6s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C的平均速度【答案】C【详解】A.如图乙,0~1s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1~5s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A=2m/s,前5s内A的路程为sA5=vAt=2m/s×(5s-1s)=8m所以前5秒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为故A错误;B.2s末,A的路程为sA2=vAt2=2m/s×(2s-1s)=2m如图丙,B的路程为sB2=4m,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LAB=20m+sB2-sA2=20m+4m-2m=22m故B错误;C.t=6s时,A的路程为sA6=sA5+4m/s×(6s-5s)=8m+4m=12mt=6s时,B的路程为sB6=8m,B、C相距6m,若B在C左侧,则C的路程为sC6=20m-sB6-6m=20m-8m-6m=6m此时A、C距离为sAC=20m+20m-sA6-sC6=20m+20m-12m-6m=22m若B在C右侧,则C的路程为sC6=20m-sB6+6m=20m-8m+6m=18m此时A、C距离为sAC=20m+20m-sA6-sC6=20m+20m-12m-18m=10m故C正确;D.6s内A的平均速度为C的平均速度为或故D错误。故选C。【题型2波形图】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答案】A【详解】ABC.声源振动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决定了声音的音调,从图中看,在相同时间内,甲与乙声源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丙声源振动的次数少。则甲与乙音调相同。故A正确,BC错误;D.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读图可知,丙的振动幅度大,丁的振动幅度小。故二者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5.声音不能被肉眼直接看见,但可以用手机软件显示出其波形来进行研究。下列对手机软件上显示的四幅波形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色和振幅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频率相同【答案】A【详解】A.由图甲、乙可知,甲、乙的振幅和频率都相同,波形不同,说明甲、乙的声音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音色不同,故A正确;B.由图甲、丙可知,甲、丙的波形,振幅相同,说明声音的音色相同,响度相同∶频率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由图乙、丁可知,乙与丁的频率相同,声音的音调相同,振幅和波形都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音色都不同,故C错误;D.由图丙、丁可知,丙、丁的波形相同,说明音色相同,振幅不同,说明响度不同,频率不同、说明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A。【题型3利用超声波测速】6.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均匀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B.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244mC.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0m/s【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知,P1、P2的时间间隔为3.6秒,根据图b所示P1、P2的间隔的格数,可求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由图b可知P1、n1和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可以求出P1、n1和P2、n2间的时间,即超声波由发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从测速仪传到汽车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汽车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由于汽车向着测速仪方向运动,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减小。汽车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汽车前进的路程。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为3.6秒。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根据汽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汽车的运动速度。【详解】A.由图可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超声波)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故A错误;B.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故B错误;C.图b中与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故C错误;D.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这段距离用时Δ汽车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D。7.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甲图所示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让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0.95s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由A处理后显示成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在图乙已标出,其中,T=0.2s,ΔT=0.1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由所给信息可知小车向运动(填“左”,“右”),速度为。(有点难哦,挑战一下自己!)

【答案】右17m/s【详解】[1]由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B接收到反射超声波与发射的超声波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说明小车离信号源的距离越来越远,小车向右运动。[2]从B发出第一个超声波开始计时,经被C车接收,由可得,C车第一次接收超声波时与B距离为第二个超声波从发出至接收,经T+△T时间,C车第二车接收超声波时距B为C车从接收第一个超声波到接收第二个超声波内前进的距离为接收第一个超声波时刻为接收第二个超声波时刻为所以接收第一和第二个超声波的时间间距为由可得,小车的速度【题型4超声波识别物体的形状】8.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8s、0.30s、0.18s、0.30s、0.12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 B.C. D.【答案】C【详解】根据变形公式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大,因为,所以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回波自然也就不同,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也就可以绘出指纹的三维图象。(1)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机C.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2)频率高于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6s后收到回声信号,海底深度为,手机发出的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回声信号的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下图中的(1ms=0.001s)A.

B.

C.

D.

【答案】(1)C(2)200004500mA【详解】(1)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也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超声波焊接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体外碎石都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1]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2]海底深度为[3]题意可知,发出的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6ms>0.30ms>0.26ms,所以即B、D到手机的距离是相同的且最远,而离手机最近的是E,A、C在中间且相等,因此,对照图片可知,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型5光的反射难点分析】10.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保持成40°射向平静的液面且方向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40°B.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的位置不变C.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向右D.光源S不动,增大激光与水平液面夹角,光点S'将向右【答案】C【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此可知,入射角为50°,故A错误;B.当液面上升时,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光点S'将向左移动,如图所示:故B错误;C.当液面下降时,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光点S'将向右移动,如图所示:故C正确;D.光源S不动,增大激光与水平液面夹角,则入射角减小,光点S'将向左移动,如图所示:故D错误。故选C。11.小南在房间中安装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给家里供电,他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板上。如图,一束太阳光以与平面镜成60°的夹角入射,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角的大小为60°B.若镜面竖直上移,反射角将变大C.若镜面水平右移,光线照射到P点上方D.若镜面绕O点顺时针旋转10°,反射光线顺时针旋转20°【答案】D【详解】A.太阳光与镜面的夹角为60°,即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即入射角的大小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的大小为30°,故A错误;B.若镜面竖直上移,太阳光与镜面的夹角不变,即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故反射角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若镜面水平右移,入射角的大小不变,则入射点向右下移动,故光线照射到P点下方,故C错误;D.若镜面绕O点顺时针旋转10°,则法线顺时针旋转10°,入射角减小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20°,即反射光线顺时针旋转20°,故D正确。故选D。12.如图所示的是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斑P,人眼能从各方向看到光斑,是因为光斑在光屏上发生了;若要使光斑向左移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填字母)A.保持入射点不变,将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90°)B.将光屏向上移动C.将镜子顺时针转动(<90°)D.将平面镜向上移动【答案】漫反射D【详解】[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斑是因为光斑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2]A.保持入射点不变,将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P右移,故A不符合题意;B.入射点不变,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光屏向上移动,距离变远,光斑P右移,故B不符合题意;C.将镜子顺时针转动,入射点不变,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P右移,故C不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向上移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则入射点左移,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P也会左移,故D符合题意;故选D。【题型6平面镜成像难点分析】13.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l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答案】A【详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同,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B.因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当铅笔以5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得,2s内铅笔通过的距离s=vt=5cm/s×2s=10cm2s后铅笔到平面镜距离为40cm-10cm=30cm像到平面镜间距离也为30cm,2s后铅笔与镜中的像相距30cm+30cm=60c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若铅笔以5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5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l0cm/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4.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O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绕中心O转过的角度为,c,则,【答案】3030【详解】由题意作出如下示意图:[1]由题意可知,转动前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90°,平面镜绕圆筒中心逆时针转动15°,此时点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大15°,即,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所成的虚像与此时的平面镜MN夹角也为105°,即,则此时,转动之前光源和虚像的夹角,因此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绕中心O转过的角度为[2]未转动时,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射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都为0°。由于法线始终与反射面垂直,因此法线也绕圆筒中心逆时针转动,在平面镜转动过角时,法线也转动过角,此时入射角增大15°,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增大15°,则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即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为15.如图所示,平面镜M与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θ不可能是()

A.4o B.3o C.2o D.1o【答案】A【详解】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光的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光线平行于平面ON,入射光线与镜面OM的夹角为θ,由图可知,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θ,则∠OCD=θ,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80°-2θ,由数学知识可知∠NDC=2θ,则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2θ。同理,第三次的入射角为90°-3θ,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θ。要想沿原来光路返回,则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所以有90°-nθ=0解得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90°是θ的整数倍,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型7多光线中光的反射、折射识别界面问题】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B.EF为界面,上方为空气C.MN为界面,左侧为空气D.光线CO为入射光线【答案】C【详解】ABD.由图可知,因为∠BON=60°,所以∠AOF=∠BOF=3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可知EF为法线,入射光线为AO,入射角为∠AOF=30°故ABD错误;C.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COE=60°此时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MN的左侧为空气,故C正确。故选C。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60°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答案】B【详解】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AOG=60°,则∠GOF=90°-60°=30°已知∠EOF=30°,则∠GOF=∠EOF=30°所以在AD的右侧发生了光的反射,则AD为界面,BF为法线,因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所以GO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入射角∠GOF为30°,折射角∠BOC=90°-30°=60°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入到空气中时,折射角比入射角要大,所以AD的右边为玻璃,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分析题图可知: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为(选填“AD”或“BF”),折射角大小为(填度数),反射角大小为(填度数);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答案】AD60°30°大于【详解】[1]在光的折射中,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界面是AD,法线是BF,GO是入射光线,OE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2]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故折射角为90°-30°=60°[3]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故折射角为90°-60°=30°[4]图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角也为20°,即OE向法线靠近10°,而折射角也会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减小的幅度大于入射角,则CD间的夹角会大于40°,即OC向法线移动的角度大于10°,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会大于100°。【题型8光的折射动态问题】19.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答案】A【详解】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当水面上升时,折射光路的变化如图:可见,水面上升,折射点右移,光斑右移。水面上升的距离h与光斑移动的距离s成正比,即(其中a为折射角)所以当水面匀速上升,光斑必然匀速移动,而不是变速运动。因为L=H,所以激光与水面成45度角入射,所以由图可知,光斑再怎么移也不可能和法线重合,所以速度比水面上升的速度小。故选A。20.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水槽中未注水时,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1)向水槽中注水,水面达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现象,此时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选填“增加”或“减少”),若BC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3cm(选填“>”、“<”或“=”)。【答案】折射小于增加>【详解】(1)[1]水槽中未加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射到侧壁上的A点;当水槽中加水时,光点下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2]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入射角小于折射角。(2)[3]当水槽中的水量增加或减少时,入射光线不变,法线与水面始终垂直,则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要使B处的光点向上移到C处,由下图可知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4]若BC间距离为3cm,因两次折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则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大于3cm。21.如图所示,豆豆在空水槽底部安装了一微型光源S,S发出一束光。在水槽右侧壁上形成一光斑,豆豆在光斑处固定了一小块橡皮泥P,接着他往水槽内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a位置,期间冰冰一直在左上方观察,她看到右壁上一直有光斑,在豆豆加水过程中关于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冰观察到光斑从P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最终静止在橡皮泥P上方某处B.冰冰观察到光斑从P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最终光斑和橡皮泥P重合C.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P点以下的位置期间,光斑从P处缓慢下移再缓慢上移D.当水面升至a时,冰冰看到的光斑静止在橡皮泥下方某处【答案】B【详解】往水槽内注水,发生折射,水面升至P点以下的b位置时,根据折射规律,光斑位置在S',如图所示:水面上升至P点以上的a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光斑位置在S″,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加水过程中,由于开始时水很少,光斑会迅速下移到P点以下的某一位置,然后随着水的增多光斑再缓慢上移;由于水面上升到P点上方后人眼看水中的橡皮泥也是虚像,虚像的位置也在S″处;当水面升到橡皮泥处时,光斑和橡皮泥P重合。综上所述,只有B正确。故选B。【题型9透镜成像】22.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进行以下两种操作,均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操作1:保持蜡烛和光屏在图示位置不变,将透镜甲向左移到M点,操作2:保持蜡烛和透镜甲在图示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换成透镜乙,再向左移动光屏到N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操作均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B.透镜乙的焦距大于透镜甲C.M点和N点之间距离定大于20cmD.完成操作2后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透镜乙可能出现等大的像【答案】C【详解】A.如图,此时物距为40cm,像距为20cm,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为40cm,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蜡烛和透镜甲在图示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换成透镜乙,再向左移动光屏到N点,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像距变小,说明透镜乙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成的像更小,是缩小实像,故A错误;B.透镜乙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所以透镜乙的焦距小于透镜甲,故B错误;C.由A项分析可知,将透镜甲向左移到M点,此时物距为20cm,所以M点在30cm刻度处;操作2中,透镜位置不变,N点在透镜右侧,所以,M点和N点之间距离定大于20cm,故C正确;D.完成操作2后,光屏上成的是缩小实像,则此时物距与像距之和大于四倍焦距,成等大实像时,物距、像距均等于二倍焦距,则物距与像距之和为四倍焦距,所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透镜乙不可能出现等大的像,故D错误。故选C。23.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可以成一清晰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时,成像。【答案】乙缩小的实正立放大的虚【详解】[1]由图示知,虚线区域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的会聚点变远了,即光线被发散了,所以甲是凹透镜,放入乙透镜后光线的会聚点变近了,即光线被会聚了,所以乙是凸透镜,想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应选择乙透镜。[2]由题意知,当物距为8cm时,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即此时有f<8cm<2f所以4cm<f<8cm当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物距变成了10cm,依然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是缩小的实像。[3]当物距为4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蜡烛距凸透镜15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②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③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进行对调,光屏上能呈现放大的像④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左移,同时像在变小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答案】C【详解】①.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f<u=15cm<2f解得15cm>f>7.5cm故①正确;②.将蜡烛移至距离凸透镜18cm,由15cm>f>7.5cm可知物体可能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故②正确;③.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进行对调,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故③错误;④.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将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左移,同时像在变小,故④正确。故选C。【题型10密度难点】25.a、b两个小球分别由ρ甲=4g/cm3、ρ乙=5g/cm3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a球是空心的B.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酒精后,b球总质量大D.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1【答案】D【详解】A.由可知,甲、乙两种材料的体积之比(即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由前面计算知道,b球的体积大于其材料的体积,故b球一定是空心,a球一定是实心,故A错误;B.若两球均是空心的,由于,可设a球材料的体积为3V′,则b球材料的体积为2V′,则两球的实际体积之比为整理可得所以,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不可能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故B错误;C.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酒精后,酒精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则两球总质量,a的质量ma=3V×4g/cm3=12g/cm3Vb的质量mb=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