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 专练(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 专练(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 专练(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 专练(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 专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革命战争题材小说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风

王东梅

那一年,俺奶还没见过俺爷。俺奶在西山坡上种黄豆。地肥,水足,种子撒下去,很快

就发了芽,嗖嗖地长,长吊子,长杆子,长豆子。

那一年,俺爷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俺奶这么个人。俺爷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爷是十里

八乡做豆腐的高手,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

东山沟和西山坡中间隔着一座亮甲山。说是其实比起真正的山,就是一个很大的土

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刚入秋,U风就像是长了腿,一路从亮甲山的山顶上往下跑,跑过俺奶的黄豆地,就夹

带了涩涩的豆子杳。风一路往下跑,绕过山沟就跑进了俺爷的豆腐坊。俺爷一吸溜鼻子,就

乐了——好豆子啊!一拍大腿,俺爷就迎着香味儿跑出屋,跑上了西山坡,跑进了俺奶的豆

子地。

俺奶累了。他了一天的地,俺奶想要展展腰,借着山风,舒缓舒缓酸胀的胳膊腿,却见

一个人一路从坡下跑上来,

俺爷迎着山风来到了俺奶跟前。

俺奶平生第一次见到了俺爷。

山风再次荡过豆子地刮向东山沟的时候,俺奶和俺奶的黄豆,也已经来到了俺爷的豆腐

坊里。俺爷嘿嘿一笑,端出一大碗水豆腐,水豆腐上淋了用红辣椒、鲜香菜、小香葱、盐和

香油制成的调料,红红绿球,白白娥嫩,大老远就香气扑鼻。俺奶三下五除二就吞下了一大

碗水豆腐,末了,一抹嘴,说:“真香!杳死个人嘲!”俺爷说:“指定香啊!你可着亮甲

山前前后后打听打听,俺做的水豆腐,那是头一份儿。”俺奶脸上的笑就僵住了,俺爷赶紧

改口:”等明儿用了你种的黄豆磨出来的水豆腐,那就天下第一了。”哈,俺奶的脸上终于

又有了一丝笑模样。

俺爷问:“还想吃不?”

俺奶说:“想。”

俺爷说:“留下吧!”

俺奶没吭声儿。

俺奶没有留在俺爷的豆腐坊。

俺爷照旧过他磨豆腐卖豆腐的生活。每天天还黑着,挖爷就起身,钻进豆腐坊里磨豆腐。

天刚亮,俺爷就挑着担子进村去吆喝了。这时候,西山坡上,俺奶扛着锄头,也下地了。

又是一年豆子熟的时候,山风带来了满沟满谷的豆香,也带来了山顶上密如炒豆的枪声。

密密匝匝的枪声证明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俺奶吓破了胆,趴在豆子地里一动也不

敢动。

豆腐坊里空无一人,俺爷卖豆腐还没回来。

突然,山路上赵超越起跑来一个人。

说是跑,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切近了,才看清,是个抱着包袱的女人------个抱着包

袱的女八路。

见的兵多了,俺奶也学会了从衣服上辩别谁是哪一边的。

女八路一路奔着豆子地跑来。与其说女八路是跑进豆子地的,不如说她是我进豆子地的。

女八路一头栽进豆子地就不动了,怀里的包袱也甩出去老远。哇的一声,响起一声婴儿的啼

哭,俺奶这才看清,散开的包袱皮包着一个尺把长的小婆孩。

女八路一动不动。

俺奶也一动不敢动。

小婴孩哇哇地哭着。

山上传来的枪声更密了.

俺奶动了几下,弄出了点儿响动。女八路还是没动静。向着女八路爬近了些,俺奶就看

见了女人路身上汩汩淌出的血;再近了,就看见了女八路紧闭的双眼。俺奶把指头探到女人

路的鼻子底下,女八路已经没了气息。躺在地上的婴孩哇哇地大哭着,俺奶赶紧爬过去,把

孩子揽进了自己怀里。

躲到哪儿去好呢?

俺奶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山上,枪声仍密如炒豆。

远远地,俺奶看见了豆腐坊升起的炊烟。

俺奶把孩子放在豆腐坊的土炕上的时候,身子抖得像筛糠。俺爷没问为什么,而是拉过

被子盖在孩子身上。

哇,孩子哭了。

俺奶一激灵,耳畔,仿佛响起了敌人杂沓的脚步声。怎么力、?怎么办?

俺奶把婴孩抱进怀里,一把扯开自己衣裳的前襟。俺奶皱了一下眉。孩子立刻止住了哭

声。

稍后,俺爷端出一碗水豆腐,一口喂给俺奶,一口喂给孩子。

这个小婴孩,就是俺爹。

俺爹长到和豆子棵一样高的时候,俺奶就把他带到了豆子地里。豆子地里有一个隆起的

土丘。俺奶让俺爹对着土丘拜了三拜。以后每年豆子熟的时候,俺爹都会对着土丘拜三拜。

现在,在女八路的坟旁又拱起了一个土丘,土丘里埋着的是俺爷和俺奶。

而今的俺爹,也像俺奶当年一样,整天像长在豆子地里,撒种、施肥、除草,看着豆子

迎着风嗖嗖地长,长叶子,长杆子,长豆子。

俺呢?俺不在山上种豆子,俺像俺爷一样还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开了一个农家乐——

红星农家院。每天俺把刚侬好的水豆腐装进用去皮柳条编成的形似小船的小浅筐里,淋了用

红辣椒、鲜香菜、小香葱,盐和香油制成的调料,端到游客跟前。俺做的豆腐,就像俺爷做

的豆腐,嫩,滑.甜,一份红红绿绿、白白嫩娥的水豆腐,大老远就香气扑鼻。游客们吃着

杳喷喷的水豆腐,我就给池们讲故事,讲俺爷的豆腐坊,讲俺奶的豆子地,讲山路上跑来的

女八路,讲摔在地上的小婴孩。

山风长了腿一样,从山顶跑下来,满山满谷都是我的声音:“亮甲台原名晾马台,相传

唐王李世民征东时路过此地,因遇大雨,盔甲马匹皆湿,曾在该地西面的高台上晾晒。这里

形成村落后,取名“晾马台”,后演变成“亮甲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我党较早开辟

的节令根据地……”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爷爷奶奶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奶奶到豆腐坊品尝水豆腐时与爷爷充满温情的对话,表现了他们当时对彼此的好感。

B.奶奶带孩子逃离险地时“感到脑袋里一片空白”,刻画出她因情势危急感到慌乱的心理。

C.当奶奶把孩子带到豆腐坊时,爷爷二话没说就拉起被子盖上,表现「他的善良与担

当。

D.奶奶让“俺爹”在豆子地对女八路战士拜了三拜,展现出她不记己功、甘于奉献的品质。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山风”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意象,同时作为故事

的叙事视角,见证了故事发展。

B.小说以东山沟和西山坡作为故事背景,详细写明了爷爷与奶奶两位主人公各自干的

农活,同时也为下文的故事作了铺垫。

C.小说运用大量的小段落,如自“女八路一动不动”至“山上传来的枪声更密了”的叙写,

强化了紧张氛围,加快了故事节奏。

D.小说最后提到了发生在此地的历史,“晾马台”演变成“亮甲台”,从而丰富了读者对当

地的认知,也增强了作品的传奇色彩。

3.文中使用第一人称用语时前文是口语化的“俺”,但在结尾处改用为书面化的“我”,请分

析其表达效果。

4.本文与《百合花》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请简要分析两篇作品思想主旨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姑姑

李立泰

姑姑很漂亮,修长身材,柳眉杏眼。如今老了,梳短发,穿着整洁,也不难看。如姑离

休后回家探亲,谈起当年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岁月。

那年,全村参战,和八路军一起打鬼子。咱村有围墙,墙外有围子壕。壕里放了水,还

有葛针寨,全是枣树枝子,鬼子不好攻。

家人都上围堵打鬼子去了。八路军得吃饭啊,娘回不来咋办?姑姑还是孩子,但姑姑要

蒸窝窝给八路军吃。姑姑八岁时跟锅台差不多高,蒸窝够不到算子,就站在小板凳上。头次

没蒸熟,就回锅。八路军叔叔夺姑姑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

那次是八路军翼南七分区2d团来解的困,把鬼子打跑了.

姑姑八岁参加八路军,在伙房帮忙。老班长像疼亲女儿一样待姑姑。姑姑站在小髡上学

做饭,生的做成熟的,凉的烧成热的,凉水烧成开水。

姑姑九岁被卫生队要走。八路军冀南七分区卫生所在姑姑村上,家家住了伤病员,整天

接触的全是受伤的男人。枪没长眼,伤哪儿的都有,分叶么男女啊,该脱得脱,该较得较,

全无顾忌。医、食、住、行,姑姑跑前跑后,发动婶子大娘姐妹们帮助卫生所拆被褥、洗衣

服,帮助照顾伤员。她一口一口地给伤员喂汤、喂饭、喉药,甚至端屎端尿。

姑姑当卫生员开始洗伤员的绷带。她说,我洗的绷带放到今天就是垃圾,在村子的水坑

里洗洗,没肥皂、洗衣粉,血斑也洗不干净。有时找不到好水,小水坑里的水也凑合。人手

不够时也给伤员包扎,包得歪歪扭扭的。

再大些我就开始学扎针。起初扎不进去,吓得手哆嗦,急得哭。大姐姐们告诉我,手把

肉捏住,猛一下子扎下去,别犹豫。慢慢我会扎针了。为员都说我小手儿柔软,扎得不疼,

抢着叫我扎针。遇到输液的重病号,我站在旁边看护士姐姐扎血管,我还在自己胳膊上练习

过扎输液针。

我问姑姑:您作为战地护士,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

应该是那次躲过敌机空袭。那天狂风怒号,刮得天昏地暗,黄风把枯枝败叶都旋到天上

去了。本不是敌人偷袭的天气,可就是那天敌机偏来了。我负责的两名重伤员转移不动,13

岁的我急中生智,抓了两个麻袋片儿把伤员盖上,上面擞些树叶树枝,我也趴在下面。敌机

盘旋了几圈扔下炸弹,没炸着我们。躲过一劫……立了三等功。

我到驻地就积极发动妇女做军衣、抬担架、护伤员,动员青年参军参战。14岁入党,

16岁当了护士长,成了骨干力量。当了护士长才知道,其实有职务就是责任重了,要多干

活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加

班加点冲在前……那次战地卫生员不够用,我第一个站出来上前线。就是那次为抢救伤员,

我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至今腿上还嵌着块儿弹片,遇到阴天下雨就疼。前线非常危险,说

不定去了就回不来了,就是要把生还的机会留给战友。

我又问姑姑:您作为护士长,最厉害的是啥?

最厉害的是那个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倬,我和几个护士当班,医生去前线

了,一没麻醉药,二没专门器械。我们把肉剥开,子弹露了出来,把老乡打铁的老虎钳子在

锅里煮煮,我一边哭一边把“钢铁战士”腿骨上的子弹攻了出来。

我越干越进步,19岁被任命为医疗队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一边抓政治

学习,一边加强医疗知识学习“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这年一个家伙儿闯进我心里来。他是连长,跟我平级。我给他扎针,三扎两扎有了好感。

偷偷摸摸谈,俺们不够谈恋爱的级别。一次战斗,他那连人马被鬼子挡住冲不出来,回不了

大部队,就跟别的八路军走了——反正都是打鬼子。我们再没见过面,说心里话还真想他,

但不知他的死活,成天提溜着心挂着他。

后来我调军分区医院任院长。解放全中国那年,那家伙受伤送到我们医院来了。我一见

他浑身是④•,心里一紧,疼得心哆嗦。他是个不错的人,可是我刚结了婚,急得他跺脚、拍

头、捶胸。

他急急地吼:我给你写信,怎么不回信?!

我说:没收到你的信,兵荒马乱的,信不通。

你怎么不等我?我等你好几年了,也不知道你活着没有啊?走了就没音信。他哭了,泪

淌下来。我不敢看他。

我说:都团长了还哭,不怕人家笑话?好好干,将来找个大学生,比我这文育强多了。

任她什么“生”也抵不上你!

别说憨话,我帮着给你介绍。

我照顾他个把月,也算弥补吧。他养好伤要南下,打过长江去。一次攻坚战斗中他顶着

湿被子率敢死队往上冲,牺牲了。

姑姑那么伤神,眼里含着泪。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全村参战打鬼子,小孩子帮着为八路军做饭,家家住伤员,妇女帮着拆被褥、

洗衣服、照顾伤员,体现了革命战争岁月的军民鱼水情。

B.“分什么男女啊,该脱得脱,该钱得较,全无顾忌。”这句话表现了姑姑她们专注救人

的情景。

C.姑姑做护士长时,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弹,她用老乡的老虎钳为战士

取子弹时,伤心地哭了,一方面层心疼战士,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

D.本文带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亲切自然,语言质朴,偶或插入的方言俚语,

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

6.小说以对姑姑的神态招写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这样结尾的艺术效果。

7.李立泰的“抗战题材系列”微型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传奇性格的抗日英雄,获得很大的成

功。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姑姑的形象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上

洪灵菲

我们跑了一千多里路了,一千多里路了。我们虽然天天打胜仗,可是我们天天窘起来了。

在烈日下,在风雨中,在饥饿和缺乏睡眠的状况里面,我们一天一天的把我们的意志炼

得铁一般坚强起来了。像初出发的时候一样,我们依旧不断地唱着歌。一部分意志不坚强的

小资产阶级分子渐渐地失望起来了。像楚兰一样在鸣不平的人一天一天的多起来了。他们说:

“太苦了!太苦了!太苦了!”

真错糕!他们原来抱着享乐的心理到来参加革命哩!那些兵士真可爱!(当然有很小很

小的部分是不行的)他们只晓得冲锋,不晓得退缩是怎么一回事!冲锋!冲锋!要有子弹的

时候,他们便想冲锋!干便干,不会畏首畏尾,像他们才算是有了普罗列塔利亚特(无产阶

级)的意识呢!各地的农民,不断地给我们以帮助。在他们的粗糙的手里,握着欢迎旗:在

他们的嘶破的喉咙中,唱着革命歌。他们都知道他们的时代已经在他们的面前了!城市间的

人们,也给以我们很大的帮助。他们都在希望我们快一点帮助他们去,他们都被压逼得太厉

害,想换一口气呢!

到了C县了。我们的仄伍即刻被人民欢迎着。我们转战千里的结果,担牲太大了。我们

现时的人数和出发的人数比较起来,减少了三分之一了。但我们决不退缩,我们都明白,我

们的死者,是我们到成功之路去的桥梁。

每天,每天耳边都听到子弹的声音。但我们这救伤队死的却是很少。这真奇怪,难道不

怕死的结果,连子弹都害怕我们么?

在一场混战中,我们这队女兵居然有了打仗的机会了。我和密司吴,密司黄都没有死;

我们的子弹却的确地穿进了几个敌人的胸膛里去了。我们几个人今天为了这件事简直欢喜得

忘记吃饭。

“小妹妹,你的短短的手腕居然亦能够开枪?呵!呵!”

“为什么不能够!我的枪术比你还好哩!”

“二妹呢!你今天的成绩怎样?”

“也不很坏!嘻!嘻!”

我们谈说着,充满着一种有目的的快慰。

楚兰和那位大人物,以乎愈加亲密起来了。浪漫得怕人,在这样危逼的状况下,他们还

在闹恋爱哩!他们爱安闲,爱享福。楚兰居然由小姐式变成少奶式了,她一路不是坐轿便是

骑马,没有好东西便不吃.没有好衣衫便不穿“有些时,她甚至调脂弄粉起来呢!唉!放弃

着伟大的工作不做,她只愿做一个玩物!

由这场战争里面,我浅深地感觉到小资产阶级在这伟大的时代之前一定不能够干出一点

重要的工作出来,除非他们已是获得普罗列塔利亚特的意识。

睁开眼睛来,发觉得自己睡在红十字会的病榻上。这种景象,简直令我吓昏了。为什么,

为科幺我会睡在这病榻上呢?囚为被包围的缘故,我们的大队和敌人冲锋到二卜次以上,但

结果是失败了,失败了。我们的战士差不多都饮弹而没;我们的发亮的枪都被敌人贪婪地拿

去了。我们的大旗被撕裂了,我们的战马被他们宰了,以为犒赏军士之用。这些事都是一二

天以前的事吧,我实在是朦胧地记不清楚了。

当敌军入城的时候,我才跟着大队一道出走。被敌人赶上的时候,我从城墙上跳到城下

去。我以为一切都完了。谁知我却被他们招到这红十字会里面来就医。我当然是曾经发昏过,

但巳经发昏了几大,我实在不能够知道。

我开始感觉到全身疼痛,我的四肢和头部都跌伤了。是正午时候,窗外日光黄澄澄地照

着,隐隐约约间有几叶芭.蕉的大叶在风里招展着。蝉声怪嘈杂的在叫着,天气还热呢。

我轴在这样凄冷的病室里面,整个地被浸入孤独的毒浆里。我想起我们的战士,想起我

们的大旗,想起我们的口号,想起我的两个小妹妹。我觉得我躺在另一个世界里面了。这世

界对于我整个地变成一种潮弄。于是,我想起我的枪来,然而那已经老早被他们拿去了。啊!

他们把我的枪拿去,简直比较把我的生命拿去,还要令我难过。有了一二个白衣白裙的看护

妇时不时到来看我,她们似乎很怜悯我一样。我对她们有一些感激的意思,同时也有些看不

起她们。她们的思想太糊涂,她们用一种怜悯的心情来看待我,简直是错误了。我们所需要

的是谅解与同情,(当然这些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重要部分)我们是绝对不需要人的怜悯的。

夜里头,我的伤口愈加疼痛起来,在惨白色的灯光之下,我想起我的死去了的父亲和母

亲,我几乎流下眼泪来。但我终于把它忍住。

我真不知道怎样说出我的快慰,今天密司吴和密司黄都被送到这医院来,和我住在一处

To她们本来没有病,也没有伤;因为没有地方归宿,终于被他们送到这医院里来了。

我和我的两位小妹妹见了面便紧紧地抱在一处,这回却禁不住哭起来了。

“怎样干?”

“且住他几天再说,我们都太疲倦了,躺一端不要紧吧!呵!呵!呵!”

“依旧是顽皮!”

说了一回之后,我们依旧唱歌起来了。

我们像初出发的时候一样快乐,我们照旧在笑着。

一九二六年

(有删改)

【注】洪灵菲(1902-1934),男,原名洪伦修,笔名林曼青,广东潮安人。“左联”五常委之

,1934年夏在南京雨花台被口本宪兵杀害。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端使用反复修辞,既强调行程之长,也暗示了这一行程对人物产生的影响:“我

们“因此更坚强,小资产阶级分子逐渐失望。

B.小说中的“那些兵士”,作者认为他们“只晓得冲锋,不晓得退缩是怎么一回事!\这

是作者对这些年轻士兵缺乏战术思维的委婉批评。

C.小说描写的是残酷的革命战争,却避开血腥的战斗场面,而是在平静的叙述中给读

者留下大量想象空间,显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小说结尾“我”与密司吴、密司黄再次相聚与前文并肩战斗的情节相呼应,同时也揭示

了在革命的征途中,聚散离合是不可避免的。

9.小说着重写“我们”这些抗战女兵,为何还要写“楚兰”?

10.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心灵独白式的叙述,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D2.A3.①在讲述故事时,“俺”作为口语化的称呼,显得生动而亲切,承载着“我”对这

段历史的厚重情感,也贴合乡村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②情节接近尾声时,以书面化的“我”作为第一人称,显得更加正式,更符合此时“我”向他人

介绍当地历史的情境;

③这种人称的变化使文本能够更自然地衔接历史与现实。4.异:

①本文中,女八路战士怀中的婴孩被爷爷奶奶救下并养大,而“俺爹”又抚育了“我”这一代,

表现了农民质朴的美德,赞美了红色历史的世代传承;

②而《百合花》通过描写通讯员和“我”以及新媳妇的故事,歌颂了纯洁而珍贵的战友情、军

民情。

同:两篇作品都表现了军护民、民拥军的鱼水情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性美、人情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D.”展现出她不记己功、甘于奉献的品质“有误,这里刻画重点并不是奶奶的个人形象及品

质。小说并没有明确交代女八路战士和婴孩的关系,这里既可能体现出奶奶教育孩子不要忘

记女八路战士的救命之恩,也可能表明奶奶教育孩子不要忘记母亲的生养之恩。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同时作为故事的叙事视角”有误,“山风”是全文的线索,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但小说

的叙事视角并非“山风”,而是第一人称的“我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叙事人称的能力。

(1)由“俺奶在西山坡上种黄豆”“俺爷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爷是十里八乡做豆腐的高手,

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俺爷迎着山风来到了俺奶跟前”“俺奶平生第一次见到了俺爷”“俺

奶没有留在俺爷的豆腐坊”“俺爷就挑着担子进村去吆喝了。这时候,西山坡上,俺奶扛着锄

头,也下地了俺奶赶紧爬过去,把孩子揽进了自己怀里”“俺奶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山上,

枪声仍密如炒豆”“俺奶把孩子放在豆腐坊的土炕上的时候,身子抖得像筛糠”“爷没问为什么,

而是拉过被子盖在孩子身上……俺奶一激灵,耳畔,仿佛响起了敌人杂沓的脚步声……俺奶

把婴孩抱进怀里,一把扯开自己衣裳的前襟。俺奶皱了一下眉。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稍后,

俺爷端出一碗水豆腐,一口喂给俺奶,一口喂给孩子”“俺爹长到和豆子棵一样高的时候,俺

奶就把他带到了豆子地里,豆子地里有一个隆起的土丘。俺奶让俺爹对着土丘拜了三拜。以

后每年豆子熟的时候,俺爹都会对着土丘拜三拜”“俺呢?俺不在山上种豆子,俺像俺爷一样

还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开了一个农家乐——红星农家院……我就给他们讲故事,讲俺爷的

豆腐坊,讲俺奶的豆子地,讲山路上跑来的女八路,讲摔在地上的小婴孩”分析,在讲述故

事时,"俺''作为I」语化的称呼,显得生动而亲切,承载着“我”对这段历史的厚重情感,也贴

合乡村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这是对历史的回忆。

由“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我党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分析,情节接近尾声时,以书面化的

"我''作为第一人称,显得更加正式,更符合此时“我''向他人介绍当地历史的情境;

这种人称的变化使文本能够更自然地衔接历史与现实。

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作品思想主旨的能力。

(1)分析不同之处

由“女八路一头栽进豆子地就不动了……n车的一声,响起一声婴儿的啼哭,俺奶i文才看清.

散开的包袱皮包着一个尺把长的小婴孩”“俺奶把孩子放在豆腐坊的土炕上的时候,身子抖得

像筛糠。俺爷没问为什么.而是拉过被子盖在孩子身上”“这个小婴孩,就是俺爹”“俺爹,也

像俺奶当年一样,整天像长在豆子地里”“俺像俺爷一样还在东山沟里磨豆腐”“我就给他们讲

故事,讲俺爷的豆腐坊,讲俺奶的豆子地,讲山路上跑来的女八路,讲摔在地上的小婴孩”

分析,本文中,女八路战士怀中的婴孩被爷爷奶奶救下并养大,而“俺爹”又抚育了“我”这一

代,表现了农民质朴的美德,赞美了纽色历史的世代传承;

《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

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

被子的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歌颂

了纯洁而珍贵的战友情、军民情。

(2)分析相同之处

本文中讲述女八路战上怀中的婴孩被爷爷奶奶救下并养大的故事,《百合花》讲的是小通讯

员、文工团女战士“我”向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两篇作品都表现了军护民、民拥军的鱼水情

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性美、人情美。

5.C6.(1)表现出姑姑主富的内心,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2)与上文在残酷战争环境中“钢铁战士''的坚硬形成对比。

(3)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7.(1)正面描写。选取了主人公8、9岁,13到16岁,

19岁之后等几个典型事件,通过做饭、洗绷带、掩护伤员、取于弹、与团长的姻缘等生活

细节,表现其平凡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2)侧面衬托。如写“团长”因错过了与姑姑的美好姻缘而落泪,在姑姑要为他介绍大学生

时,他表示无论什么人都比不上姑姑,从侧面表现了姑姑的美好形象。

(3)直接评价。如八路军叔叔夸姑姑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

(4)对•比。与上文在残酷战争环境中“钢铁战士”的坚硬形成对比,表现出姑姑丰富的内心,

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C“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说法错误,无中生有。姑姑用老乡的老虎钳为战士取

子弹时伤心地哭了,只表明她心疼战士,并没有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形象匕“伤神,眼里含着泪”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姑姑在回忆到曾经的初恋情人在战

斗中英勇牺牲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之情,表现出了姑姑丰富的内心,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在手法上,上文中“我负责的两名重伤员转移不动,13岁的我急中生智,抓了两个麻袋片儿

把伤员盖上,上面撒些树叶树枝,我也趴在下面。……立了三等功”等内容突出了姑姑在残

酷战争环境中展现出的“钢铁战士”的坚硬形象,而结尾段“姑姑那么伤神,眼里含着泪”的描

写体现了姑姑内心的柔软与温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表达效果上,小说以对姑姑的神态描写结尾,蕴含了姑姑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言有尽而

意无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耐人寻味。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小说选择了发生在姑姑身上的几个典型事件,通过对事件的描写和叙述,正面塑

造了姑姑的形象,如文中写道“姑姑八岁参加八路军,在伙房帮忙……姑姑九岁被卫生队要

走……再大些我就开始学扎针……””13岁的我急中生智,抓了两个麻袋片儿把伤员盖

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