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相应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证,商代国王自称“余一人”或“一人”,其下有辅佐商王的尹或相;尹或相之下又分别设有负责管理王室事务的“多宰”“小臣”,负责管理神衹事务的巫、祝、卜等,负责管理耕作的小籍臣和负责管理军事的多马、多亚、多射、师、旅等。这集中反映了商代()A.国家机器比较完备 B.官僚政治相对成熟C.集权体制有所发展 D.社会分工更加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代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商代国王处于国家政治的核心地位,国家既有最高行政长官,又有王事职官系统、神事职官系统、民事职官系统以及军事职官系统,这说明商代的国家机器比较完备,A项正确;官僚政治和集权体制出现于封建社会,排除B、C两项;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材料并非社会分工,而是国家组织构成情况,选项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战国时期,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差别的观念取代,人们更加重视后天的努力。这反映出当时()A.封建迷信思想已被完全抛弃 B.性善论得到人们普遍接受C.强化君主专制成为人们共识 D.社会转型促进思想的转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贵贱天然有别强调血缘关系被“人类本质无差别的观念取代”,人们更加重视后天的努力意味着当时更注重才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贵族政治受到冲击,进入到社会大变革时期,这种社会转型使得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D项正确;“封建迷信思想已被完全抛弃”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儒家认为性本善,但“性善论得到人们普遍接受”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C项错在“共识”,而且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秦朝推行郡县制,郡设守、尉、监,守、尉秩二千石,监即监御史,由御史大夫下派,三长吏的治所分离,所主机构均称“府”,由此形成三府并立格局。县形成曹、官两分架构。这一模式()A.是古代治国理政主要形式 B.实现了基层社会有效治理C.导致地方缺乏独立自主性 D.注重地方权力的监督制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题干“郡设守、尉、监,守、尉秩二千石,监即监御史,由御史大夫下派,三长吏的治所分离,所主机构均称‘府’,由此形成三府并立格局。县形成曹、官两分架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并设置郡守、郡尉和郡监等职位,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等事务,三者之间互不统属、相互牵制,注重了对地方权力的监督制约,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秦朝对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不能得出这是古代治国理政的主要形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对地方行政官员的制约和监督,而非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排除B项;“导致地方缺乏独立自主性”这一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4.《汉书》载:“是时(汉文帝时),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钱布天下。”景帝即位后,以“盗出徼(边境)外铸钱”罪抄没邓通全部家产,又平定吴王刘濞的叛乱。”这反映出,西汉前期()A.抑商政策形同虚设 B.治国思想发生变化C.币制管理一度失序 D.郡国并行制度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题干“是时(汉文帝时),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钱布天下”“盗出徼(边境)外铸钱”罪抄没邓通全部家产,又平定吴王刘濞的叛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帝时期存在诸侯和大夫私自铸钱的现象,且他们的钱币遍布天下,这说明当时的币制管理存在问题,一度处于失序状态。而景帝即位后的严厉打击,也反映出对这种失序状态的纠正,C项正确;私自铸钱的现象并不能直接说明抑商政策形同虚设,而抑商政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税收、市场管理等多个方面,私自铸钱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反映治国思想发生变化,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度瓦解与材料所述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关于某一时期,史书中诸如“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指江南)者十六七”的记载颇多。这一时期,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大量外迁。材料所述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五代十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这一时期,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大量外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和北民南迁的现象,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隋唐和五代十国时期都没有同时存在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和北民南迁的现象,材料内容主要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CD项。故选B项。6.《新唐书·兵志》中记载:“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盛而兵将愈骄。”这一记载反映了唐朝()A.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B.方镇不断扩大地盘C.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威胁 D.边疆出现了少数民族叛乱【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方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兵骄……帅强……天子顾力不能制……兵骄由于方镇”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末年藩镇控制广阔地域和强大军力,中央有时无力控制,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影响中央集权,C项正确;藩镇形成地方割据,主要影响是威胁中央集权,唐朝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而非受到“严重削弱”,排除A项;材料中“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反映藩镇控制的地域比较广,但未提及这些地域是藩镇扩张取得,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藩镇是为了镇压叛乱而设,也没有强调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藩镇经常叛乱,排除D项。故选C项。7.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下令停止州郡中正选举品第职权,改称其为乡官。开皇十五年,裁撤乡官。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文帝对选官制度的调整()A.有利于新兴阶层崛起 B.阻断了士族入仕之途C.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D.消除了察举制的弊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据题干“隋文帝下令停止州郡中正的选举品第职权,改称其为乡官。开皇十五年,裁撤乡官。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的调整实际上削弱了原来由士族控制的州郡中正对官员选拔的影响力,并通过新的选拔标准(如“志行修谨、清平干济”)来选拔官员,这有助于那些非士族但有才华和能力的人进入官场,从而有利于新兴阶层的崛起,A项正确;“阻断了”的说法太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科举考试制度在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但隋文帝的调整主要是改变了官员选拔的标准和方式,并未直接完善科举考试制度,排除C项;“消除了”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8.唐代形成了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的“十部乐”。“十部乐”常用于宴请外国使者、朝会大典、宫廷大宴等重要场合。这反映出当时()A.音乐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B.礼乐制度得到恢复C.传统雅乐适应了统治需求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唐代形成的“十部乐”中,既有传统的汉族雅乐,也有各少数民族的音乐,还有来自天竺、高丽的外国音乐。这些音乐常用于宴请外国使者、朝会大典、宫廷大宴等重要场合,在民族交往、外交方面发挥作用,反映出当时音乐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A项正确;西周实行礼乐制度,成为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之后礼乐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破坏,唐朝宫廷有一套音乐方面的制度不等于恢复礼乐制度,排除B项;“十部乐”中,既有传统汉族的雅乐,也有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和外国特色的音乐,C项表述片面,排除C项;材料提及少数民族音乐被列入宫廷音乐,体现了民族交融,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9.南宋时期,包括提举常平司、提举市舶司、县丞等在内的大量地方官员和机构被省并。除了转运使常设外,提点刑狱司及其他一些路级机构均在不同时期遭到废罢。这种现象有助于()A.提高朝廷政令推行效率 B.防范地方武装力量崛起C.削弱民间经济发展阻力 D.稳定基层社会治理秩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南宋时期,大量地方官员和机构被省并,或被废罢,这些裁减机构的举措,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宋初增设了许多互相牵制的机构,有助于提高朝廷政令推行的效率,B项说法不符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地方机构的裁减,没有涉及经济发展的内容,排除C项;裁减机构与稳定基层社会治理秩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0.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之后,确立了“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则,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并依此形成了南北两套行政体系,在中央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这反映出()A.辽代治理政策灵活多元 B.契丹文化被汉文化同化C.南北官员相互制约平衡 D.契丹制度被汉制所取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辽太宗确立的“因俗而治”原则,体现了辽代在治理政策上的灵活性和多元化。通过“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朝在治理契丹人和汉人时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形成了南北两套行政体系。这种双轨制的统治机构显示出辽朝在管理不同民族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A项正确;B项强调同化,而题干中并未体现汉文化对契丹文化的同化,而是体现了辽代治理政策的灵活,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治理方式的多元化而非制衡,排除C项;D项则与题干内容相悖,契丹制度并未被汉制取代,排除D项。故选A项。11.学者李治安认为“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该学者重点强调,行省()A.标志着省制的开端 B.具有较强的独立性C.内部权力彼此制衡 D.是中央的派出机构【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强调行省虽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但仍保留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性质,这重点体现了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这一特性,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行省的政治性质,未提及行省制是省制开端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省独立性的内容,重点是强调行省保留朝廷派出机构的性质,而非其独立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行省内部权力制衡的表述,排除C项。故选D项。12.两宋时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古时期森严的良贱制度也逐渐被打破。宋仁宗时赋予了私人奴婢编户齐民的法律地位,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后官奴婢制度消亡。仁宗朝,政府规定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这本质上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下降 B.社会秩序总体较为稳定C.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 D.官员的执政水平比较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仁宗时赋予了私人奴婢编户齐民的法律地位,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后官奴婢制度消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中古良贱制度逐渐被打破,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如良贱制度的瓦解等,这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C项正确;儒家思想在两宋时期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并且材料中的这些社会变革并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影响力下降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并没有直接体现社会秩序稳定与否,这种社会变革与社会秩序稳定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官员执政水平的相关内容,这些社会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而非官员执政水平导致的,排除D项。故选C项。13.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C.明统治者对蒙古的政策摇摆不定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与蒙古关系紧张,蒙古军队南下掳掠。而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开设互市,边民自行贸易后,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表明经贸往来使得双方关系得到改善,民族之间的亲善和睦程度提高,经贸往来有利于化解双方的矛盾,改善关系,D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体现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明朝与蒙古之间关系因通贡和互市而改善,与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诸王守边的情况,没有表明诸王守边与边地防御力量削弱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明朝前期是防御蒙古南下掳掠,后期达成协议恢复通贡和互市,这是根据不同的形势做出的合理调整,并不是政策摇摆不定,排除C项。故选D项。14.乾隆帝推行奏折制度后进一步规定:“嗣后凡密奏事件,未经发出之先,即上司属员,概不得互相计议参酌。如有漏泄通同,一经发觉,按其情事轻重,分别治罪。”这一规定()A.削弱了内阁中枢机构的地位 B.加强了皇帝对官僚的控制C.使皇帝可直接了解民间舆情 D.杜绝了官员泄漏上奏内容【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乾隆帝禁止密奏内容漏泄,即使是上司官员也不能对下属官员的密奏计议参酌,乾隆这一规定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官僚控制以巩固皇权,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奏折制度是皇帝对官僚制度控制的手段,与内阁没有直接关系,且内阁在清朝并不属于中枢机构,排除A项;奏折制度使得皇帝加强了对官僚体系的控制,并非直接了解民情,排除C项;在人治社会下,奏折制度不能杜绝官员泄露上奏内容,“杜绝了”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5.明代,四民中的农、工、商都可以通过个人或家族的努力取得“士”的地位。到了明朝后期,“四民”一词只用为概指各类人等,社会分层只能清晰分辨缙绅和庶民。这一变化是因为()A.等级观念淡薄 B.理学思想强化 C.商品经济发展 D.阶层界限模糊【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强,农、工、商等阶层通过经济积累和科举考试等途径可以上升为“士”阶层,即缙绅阶层。这种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层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四民”概念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缙绅与庶民的分层。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等级观念淡薄是社会分层只能清晰分辨缙绅和庶民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A项;理学思想侧重影响人的品行和道德规范,不是社会分层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阶层界限模糊是社会分层变化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6.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兵”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这可用来说明()A.统治阶层已破除天朝上国的迷信 B.西方冲击下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转型的艰巨性 D.魏源深刻认识到西方崛起缘由【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魏源虽然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但仍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这反映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艰难,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统治者仍旧是天朝上国观念,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转型,而不是强调民族危机,排除B项;魏源只认识到西方扩张下的军事优势,而没有认识到西方崛起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体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书·西域传》称:“是岁,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也。乃因使吉(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其大意为骑都尉郑吉被任命为首任西域都护,在“护鄯善以西南道”基础上“并护车师以西北道”,即总护西域三十六国,具有双重职责。——摘编自王瑟《九十年探寻,勾勒西域都护府两千年真貌》等材料二自西汉开始,中央政府保留西域各地原有的政权建制,由西域都护代表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对西域诸国国王和官吏的册封、任命、升迁、降免、处罚等权利,并为其颁发印绶。据《汉书·西域传》载,西域都护统辖西域四十八国,西域诸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共有376人。——摘编自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新疆历史我知道——两汉时期的西域》材料三唐代西域治理虽然较汉代明显加强,但是在长时段内(7世纪初至8世纪末叶)呈现兴废交替的不稳定状态,唐初所经历的安西都护府的三置三弃即突出表现。至清代,汉魏晋乃至唐五代那种西北陆疆周边部族政权林立或频繁代兴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无论是族群还是族群文化都处于一个近代意义民族形成前的大整合阶段,西域治理长期处于一种以相对和平稳定的族群关系与施治环境为主的状态。——摘编自白京兰《常与变:唐、清西域治理之比较》(1)分析材料一所述汉代西域都护的“双重职责”。(2)指出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汉唐至清代前中期西域治理状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西域治理的特点。【答案】(1)“双重职责”:保持从长安经西域通往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代表汉朝中央政府镇抚西域诸国并保护西域诸国的安全和稳定。(2)变化:汉唐时期西域治理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清代前中期西域治理相对和平稳定;清代前中期中央政府对西域控制明显加强。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发展;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民族认同感加强。(3)特点:治理机构不断发展完善;中央政府主导;注重维护统一和稳定;因地制宜,因俗而治。【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双重职责”:根据材料一“在‘护鄯善以西南道’基础上‘并护车师以西北道’”得出,西域都护保持从长安经西域通往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代表汉朝中央政府镇抚西域诸国并保护西域诸国的安全和稳定。【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至清代前中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二“唐代西域治理虽然较汉代明显加强,但是在长时段内(7世纪初至8世纪末叶)呈现兴废交替的不稳定状态”得出,汉唐时期西域治理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清代前中期西域治理相对和平稳定;清代前中期中央政府对西域控制明显加强。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发展,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民族认同感加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唐朝初年以后,由于边事和边兵越来越多,边将牢固地握有强大的武装力。中宗、睿宗统治时期,边境上的一些少数民族,主要是突厥、奚、契丹、吐蕃等,经常乘机入侵,骚扰内地。到天宝元年,边兵数量达到四十九万人。由于边事和边兵越来越多,唐政府便加大边将的权力,使其“带使持节”。与此同时,随着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唐初以来继续实行的均田制和府兵制逐渐遭到破坏,戍边的任务已经不是由府兵轮流承担,而是由招募的职业兵承担,边将久任不换。——节选自高凤林《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材料二在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是一个极为强调中央集权的王朝,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有宋一代中央掌握地方大小官员的任命权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管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宋代大为加强。——节选自王曾瑜《宋代地方与中央之关系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带使持节”与唐朝哪一制度有关?并简析该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答案】(1)制度:节度使制度影响:削弱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埋下隐患;加强唐朝边疆防御力量,维持唐朝的统治。(2)措施:在地方实行“四监司”,将地方财权,兵权与政权收归中央;以文官为地方上的知州,同时设置通判加以牵制;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地方的大部分军队纳入中央禁军管辖。影响:积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消极:地方自主性受到限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地方建设和发展;政治机构职能重叠,行政效率低下;造成“冗官冗兵”的问题,财政压力增大。(3)认识:中央要给予地方适度的权力,地方需要有一定的自主权来处理本地事务;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要因地制宜,同时保持中央与地方的平衡。【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一“由于边事和边兵越来越多,唐政府便加大边将的权力,使其‘带使持节’”可知,其体现的唐朝的节度使制度。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到天宝元年,边兵数量达到四十九万人。由于边事和边兵越来越多,唐政府便加大边将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削弱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埋下隐患;根据材料一“边境上的一些少数民族,主要是突厥、奚、契丹、吐蕃等,经常乘机入侵,骚扰内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唐朝的边疆防御力量,维持唐朝的统治。【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实行“四监司”,将地方财权,兵权与政权收归中央;根据材料二“掌握地方大小官员的任命权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管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文官为地方上的知州,同时设置通判加以牵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地方的大部分军队纳入中央禁军管辖。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与消极方面分析。积极方面,根据材料二“有宋一代中央掌握地方大小官员的任命权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管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消极方面,根据材料二“ 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自主性受到限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地方建设和发展以及政治机构职能重叠,行政效率低下;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冗官冗兵”的问题,财政压力增大。【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到天宝元年,边兵数量达到四十九万人。由于边事和边兵越来越多,唐政府便加大边将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要因地制宜,同时保持中央与地方的平衡;根据材料二“有宋一代中央掌握地方大小官员的任命权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管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宋代大为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要给予地方适度的权力,地方需要有一定的自主权来处理本地事务。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的社会现象。通常表现为对内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摘自百度百科请列举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9世纪期间的三个盛世名称,并选择其中之一进行阐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任选其三)阐释示例:文景之治——汉初统治者(文帝、景帝)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政治上承秦制,略有损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国并行;经济上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民族关系上实行和亲政策使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国力日盛。汉武盛世——汉武帝即位后;基于无为而治造成的弊端,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积极有为的治国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实行中外朝、设州刺史、任用酷吏;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征收算缗告缗;思想上尊崇儒术;对外开拓疆域,反击匈奴,通使西域、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边疆的管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光武中兴——东汉初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并实现全国统一后;政治上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后,励精图治,采取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整顿吏治;确立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县二级制;废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选才、打击门阀;经济上沿用均田制、租调制;大索貌阅;建仓库(储备仓、义仓)轻徭薄赋,提倡节俭;边疆治理上分裂突厥、震慑西北(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南抚百越,册封冼夫人;边疆以当地豪酋任郡守、县令;这些措施使隋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日盛。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吸取隋亡的教训,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民族关系上和对外交往上开放包容,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民族交融程度空前加强,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史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在武周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史称“开元盛世”。【解析】本题有两小问。第一问是简答题。时空是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9世纪期间。三个盛世: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9世纪期间的三个盛世名称分别是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初年的开皇之治、唐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精制金刀面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电缆料复合稳定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水冷高温防护罩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智能型网络机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淘宝运营劳动合同范例
- 风管采购安装合同范例
- 建筑总包合同范例范例
- 催收尾款合同范例
- 2024年铝合金扁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支架施工方案
- 2024年汽配行业分析报告
- 2024年房地产经纪协理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中药在护理中的应用
- 电工基础技能实训指导书
- 脊柱外科临床指南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幼儿的户外学习
- 《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北京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疗专业人员的情绪管理培训
- 森林法培训课件
- 仪器分析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