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624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殖民者将整个台湾置于其统治之下。1662年2月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以下主题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A.据台湾倭寇为乱
施火攻都司破贼B.“马车夫”窃据宝岛
郑成功扬名中华C.拒招抚郑氏末路
遣水师两岸一统D.五十载岁月轮回
逐日寇光复神州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 B.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 B.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C.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 D.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图是1949-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2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有其独特的时代精神,《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就体现了同一时代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主张()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建立君主立宪制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所描述的事件()A.放松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B.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C.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A.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C.使欧洲失去国际影响力 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表中史事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事结论A北约的成立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C万隆会议召开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A.A B.B C.C D.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摘编自央广网材料二如表所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不断•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氏、羌)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开发隋唐时期•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和亲、“唐蕃会盟碑”•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册封渤海国、回纥、南诏等首领辽宋夏金元时期•宋与辽、西夏、金、元的战争•北宋给辽、西夏岁币;南宋给金岁币•宋与辽、西夏互市(榷场)•蒙古灭西夏、金、元朝建立后灭南宋•元朝时,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元朝时设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材料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古代民族交融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世界通史》材料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原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这次改革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纪录片《大国崛起》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融合的结果。美国的复兴运动(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方面,它取法于俄国的“大实验”,不过在实质上它完全是资本主义的。美国以资本主义立国,但经济复兴计划中所采用之方法,如统制生产、强迫做工等,实与共产主义之苏俄相似。——摘编自杨玉圣《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的全面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先试点再推广并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摘自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经济得到恢复所依赖的政策及该政策的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的“大实验”所指的历史事件,概括美国经济复兴计划中所体现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4)综合以上探究,概括上述三次改革调整在经济方面的共同点。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由材料“1624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殖民者将整个台湾置于其统治之下”可知,这反映的是“‘马车夫’窃据宝岛”。材料“1662年2月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反映的是“郑成功扬名中华”,B项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史实。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可得出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这是政治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排除C项;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排除D项。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答案】D【解析】据材料“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可知,此历史事件与长征有关。1934年10月,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长征。重点考查长征历史意义。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长征的相关史实。4.【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52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走合作化的道路,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内容与影响。5.【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BD错误。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意义。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可知材料评述的是古希腊文明。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故选:A。本题考查了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7.【答案】A【解析】《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强调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的只有《独立宣言》;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只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没有反对君主专制的内容。故选:A。本题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答案】C【解析】“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9.【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说明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主要欧洲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投资急剧减少,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A符合题意。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C使欧洲失去国际影响力说法片面,不符合题意;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材料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题干关键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解答本题要把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10.【答案】B【解析】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对应的史事应是马歇尔计划,万隆会议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苏联的解体说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ACD史事与结论对应错误,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欧共体的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欧共体的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答案】【小题1】原因:地理环境: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共同地域)政治制度;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格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各地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文化思想:兼收并篇、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共同文化);民族心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亲近感;外在因素:面对侵略救亡图存促使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小题2】方式:少数民族首领向中原王朝学习;少数民族内迁;设置机构;(互市)边境贸易;册封;和亲;增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思想感情日益加深,民族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小题3】由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内容来看,中国历史上民族间有着深切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饲料厂装修施工补充合同
- 地下停车场建设合同
- 建筑工程钢材租赁合同
- 网络安全校长聘用合同细则
- 2025电器销售代理合同参考范文
- 2024年天然气汽车泄漏报警器合作协议书
-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有毒有害物质检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职业学院《现代材料微观分析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介劳务合同范例
- pfna手术术后护理
- 农村网格化矛盾纠纷
- 板材滚弯成形工艺
- 旅游行业的体育赛事与旅游推广
- 工业自动化中的自动化控制算法与智能优化
-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
- 面部整形美学设计
- 仓储工作年度总结汇报
- 临时用电安全教程课件
-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
- 哈大高速铁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