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构造,是人类的思维形式,离开了历史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历史是对过去的讲述,无比巨大、混沌一团的过去中被赋予了秩序和意义并且被讲述出来的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才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从过去中选择原料、组织模型和生产历史,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智力活动,而对历史的生成、演变、发展和应用这个过程进行考察的学科就是历史学。既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对所使用的历史本身进行考察,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适当地使用而不是滥用或错用历史,就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确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就是历史学家的美德。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求真”。然而求真不是美德,求真是历史的本性。没有人会说他讲述的历史不够真实,所有人在使用历史时都深信或至少宣称这个历史是真实的。这是由历史在人类精神活动中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讲述真实的过去、忠诚于事实,是历史唯一的特性。当然,许多曾经被认为真实的历史,后来逐渐被证伪,归入神话、伪史或编造。历史学的历史表明,太多的历史都已被剔除在历史之外,过去的许多历史知识现在已经被归入神话或伪史。各个文化、各个时代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秉持求真的职业精神,然而他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制造神话与伪史。求真几乎可以等同于历史学的职业本身,还不能说是一种品德。那么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呢?历史学家有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因为历史如此有用,生产伪史、篡改历史、制造遗忘,以及滥用或错用历史,就是历史应用的基本形态之一。过去当然是确定无疑的、已经发生的、唯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因眼前的需要而把过去那个“唯一”改写为“多种”。我们所知道的过去就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充满了可能性,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人的需要而反复改写的结果。从古至今积累了巨量的历史知识库,今天研究历史、写历史的人,主要是面对这个巨量的知识库重新选择和组织素材,赋予目的和意义,这样就写出了新的历史。通过对已知的历史进行考察,确认或者否定前人的某些讲述,在新的问题意识之下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历史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是从已有的历史当中生产出新的历史来。我们面对旧的历史知识,首先需要的是批判和怀疑。批判性思维是人类理性的基础,历史思维的价值就在其批判性。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如果沉浸在已有论述中不加怀疑、不加批判,那就成了旧历史的囚徒,就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没有选择能力,就不会有选择不同方式观察自己的能力,也就不可能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史料自己不会说话,史料不是透明的、无辜的,它们是在特定情形下、由特定作者因特定目的为特定读者写下的。批判和怀疑的品德帮助我们质疑陈说,提出论辩。论辩开掘出通向改变的道路。想象力是历史研究的另一大美德。历史给拥有好奇心的人提供“替代性经验”,我们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历史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我们自己。访问过去好比访问外国,那里的人们跟我们有点像也有点不像,观察他们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历史是揭示人性的,但不是通过抽象的哲学方式,而是通过让我们经历他人的经历,认识我们共有的人性。任何写下来的历史都仅仅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史家必须选择:他要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并基于这个判断来确定故事的起点与终点。因为历史教给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可能、多种行动、多种方式、多个道路、多种结局。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抗辩和异议的工具,抗辩和异议,提供了改变现实的可能。历史学家为了现实、为了未来才去研究历史,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嗜古的偏好。为了确保当前社会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历史学家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来,是为了看清楚我们究竟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这样,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以保护我们的未来。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但是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当前的立场、意志和选择,以及我们的行动。为此,作为历史学的从业者,应该珍视、保护并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摘编自罗新《历史学家的美德》)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不同于历史。前者是无比巨大的,后者则是从过去挑选出来赋予了秩序和意义并被讲述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B.被视作真实的历史在未来都会被证伪,尽管大多数历史学家都秉持着求真的职业精神,还是难以避免神话和伪史的出现。C.过去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充满可能性的,人们会反复改写所知道的过去来服务于自己的需要。D.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把握当前社会的未来走向,更是为了满足自己嗜古的爱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产伪史”“篡改历史”“制造遗忘”等,是历史应用的基本形态之一,历史中存在大量的神话、伪史。B.历史学家的职责首先是使用历史知识,其次是考察并确保所使用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最重要的是防止错用和滥用历史的发生。C.“史料自己不会说话”“史料不是透明的、无辜的”,说明已有论述背后隐藏着旧历史的特定倾向,要通过批判和怀疑辨析本质。D.历史给拥有好奇心的人提供“替代性经验”,让人们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认识共有的人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A.魏源《默觚下·治篇五》:“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B.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搜集史料,须审定史料的真假,须把一切不可信的史料全行除去不用。”C.钱穆《国史大纲》:“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D.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历史的惰性寄生于多数人之中,所以,只有多数人观念的改变才能战胜历史的惰性。”4.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5.复旦大学历史教授葛兆光曾言:“作为专业学者,应该尽自己的职责去发掘或逼近历史真相。这个根本立场,作为学者我们必须坚守。”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在坚守历史真相的立场上,历史学者应当有怎样的作为?【答案】1.A2.B3.B4.①首先指出历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以历史学家的职责来引出历史学家应具有的美德。②然后说明“求真”是历史的本性而不是历史学家的美德。③接着分析批判、怀疑和想象力三大美德的作用。④最后总结,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呼吁历史学家珍视、保护并培育三大美德。5.①对所使用的历史本身进行考察,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适当地使用而不是滥用或错用历史。②秉持求真的精神,讲述真实的过去,忠诚于事实。③在历史研究中,用自己正确的立场、意志、选择和行动,参与现实,保护未来。④珍视、保护并培养批判、怀疑和想象力这三大美德,用以考察历史、提升认识、选择和组织历史素材、生产新的历史知识。【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都会被证伪”错误,原文为“许多曾经被认为真实的历史,后来逐渐被证伪”,选项扩大范围。C.“过去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充满可能性的”错误,原文表述“过去”是“唯一”的,“多种多样”“充满可能性”的特点是“我们所知道”的过去的特征,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人的需要而反复改写的结果”。D.“更是为了”错误,原文为“历史学家为了现实、为了未来才去研究历史,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嗜古的偏好”,是“不只是为了”,选项加重程度,曲解文意。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历史学家的职责首先是使用历史知识”错误,由第二段“既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可知,“使用历史”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不是历史学家的职责,历史学家的职责是对“使用历史”进行把关,“对所使用的历史……而不是滥用或错用历史”因为“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画线句观点是:我们面对旧的历史知识,首先需要的是批判和怀疑。A.意为时代和条件变化,社会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绳今,而只能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C.强调通过认识过去的作用,可以认识、参与、改变现在。D.强调历史观的作用。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第一段,提出历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历史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构造,是人类的思维形式,离开了历史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与人类的思维紧密相关,使用历史关乎人类的精神发展。②第二、三段,“对所使用的历史本身进行考察……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确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就是历史学家的美德”“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求真’。然而求真不是美德,求真是历史的本性”,以历史学家的职责来引出历史学家应具有的美德,并说明“求真”是历史学的特性而不是美德。③第四到七段,采取了总分式结构,分析批判、怀疑和想象力三大美德的作用。第四段是总说“那么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呢?历史学家有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接着分说“我们面对旧的历史知识,首先需要的是批判和怀疑”“历史是揭示人性的,但不是通过抽象的哲学方式,而是通过让我们经历他人的经历,认识我们共有的人性”,让我们在已知的历史面前保持批判和怀疑,产生新的历史知识,认识共有的人性。④最后总结,“历史学家为了现实、为了未来才去研究历史,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嗜古的偏好”“作为历史学的从业者,应该珍视、保护并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呼吁历史学家珍视、保护并培育三大美德。【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文中有“既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对所使用的历史本身进行考察,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适当地使用而不是滥用或错用历史,就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可知对所使用的历史本身进行考察,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适当地使用而不是滥用或错用历史。②文中有“各个文化、各个时代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秉持求真的职业精神……求真几乎可以等同于历史学的职业本身”,可知秉持求真的精神,讲述真实的过去,忠诚于事实。④文中有“为了确保当前社会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历史学家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来,是为了看清楚我们究竟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这样,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以保护我们的未来”,可知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用自己正确的立场、意志、选择和行动,参与现实,保护未来。③文中有“为此,作为历史学的从业者,应该珍视、保护并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从古至今积累了巨量的历史知识库,今天研究历史、写历史的人,主要是面对这个巨量的知识库重新选择和组织素材,赋予目的和意义,这样就写出了新的历史。通过对已知的历史进行考察,确认或者否定前人的某些讲述,在新的问题意识之下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可知珍视、保护并培养批判、怀疑和想象力这三大美德,用以观察历史,提升认识,选择和组织历史素材,生产新的历史知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给我一枝枪茹志鹃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在一次回营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战斗机的围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护了我。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发我一枝枪!”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于是,我仍是全营中唯一没有武器的人,穿着军装,但没有枪。“我一定要一枝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钟敲了十二下,已经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种夜的馨香,纯洁恬静,自由舒畅。我越发想起了枪。“我要一枝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伏的思潮。小鲁是战友的儿子。昨天傍晚,小义惊喜地跳进来报告,“妈妈,小鲁大哥哥来了!”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沿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孩子扒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羡慕地端详他。“叔叔!”突然,孩子改变了对他的称呼,问道:“你怎么没有枪?”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停了半晌,才说:“我说我要一枝枪,他们说还要慢一慢。”当然,现在给新战士发一枝枪,已经不是问题了,从第一批工农拿起系着红缨的梭镖起,我们就知道,没有枪,要付出什么代价!我伸手开了灯。小鲁明天就要出发,昨晚硬给小义留了下来,说是要和解放军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间,电灯还亮着,柔和地照着两个人。小鲁眉毛乌黑,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那毛茸茸的头,略仰着脸,似乎在问:“叔叔,你有枪吗?”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同年的秋末。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那个时候,那个地区,就尽是这样的“村庄”。那一天,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这一家好像没有男丁,房东是位大嫂,呆板着脸,给我们开门、腾地方,是欢迎我们的,可是总不开口,似乎没有其他地区的老乡那样亲热。“大嫂,你家大哥呢?”她没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努了努。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牺牲了,一起七个,上铡刀铡的。”“没有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了一句,接着又喃喃地说:“咱们没有枪!没有,手榴弹也没有……”忽然,小鲁在梦中皱了皱眉,一个翻身,把小义抱在怀里。年轻的战士,你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还没有一枝枪吗?我给他们关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生活在行进,时而严峻、鲜明,时而又温和、含蓄,絮絮地向我们披心沥胆。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让我上去缴一枝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果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一枝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小鲁,年轻的战士,不用我说,你能懂得我当时的心情……一点了,生活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我们离过去又远一天了,但是,历史是不会消亡的,也决不重复。小鲁,现在你不会等自己同志牺牲以后再有一枝枪的。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一直到我转业的时候,交给组织,一把左轮,五颗子弹。还有一颗,我用了。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鲁挂在椅背上的军衣,轻轻地给他们关上了电灯,掩上了门。回到床上,我却无法入睡。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还带了一个妇女会的姑娘。敌机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飞越低,毫无顾忌地在我们头上削过去,搅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伏着一动不动。我愤怒,但没有屈辱的感觉,因为我想起我有一枝枪,我到底有了枪。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在保卫自己,保卫解放了的土地。敌机尾巴一沉,朝上飞去,小心地在上空盘旋扫机枪。他怕了,他胆怯了。钟敲两点了,窗帘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墙。真是该睡了,天明还有工作呢!我们的夜纯洁恬静,自由舒畅,她守护我,我也守护她。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1962年1月5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争时期“我”有一次真实的经历,遭到敌机肆无忌惮的欺凌却没有武器反抗,多年后“我”仍然不能忘怀。B.小义开始叫“大哥哥”,后来又改称“叔叔”,对小鲁称呼的改变,表现出解放军战士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C.小鲁入伍却没有领到枪,因而显得十分拘束,当小义问起时,他脸“慢慢红了”,说明还是有些委屈的。D.“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路上不见人”,鲁西南地区的这种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呆板”“呆呆的”等神态描写表现了大嫂丧夫后的情绪,表面的麻木呆滞下凸显的是其内心的哀痛。B.本文淡化情节,善于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富有感染力。C.作者通过女性视角,描写温馨的夜色和孩子们安睡的场景,笔触细腻,凸显了歌颂和平年代和谐融洽的军民情的主题。D.文中写到左轮枪的子弹,数量由“六颗”变为“五颗”,反映了“我”心境的改变,也顺势引出后文的故事。8.小说中反复出现了“枪”这一意象,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丰富的内蕴。9.同为战争题材小说,茹志娟的《百合花》叙事完整连贯,本文的叙事却与之不同。请分析本文是如何叙事的?【答案】6.C7.C8.(1)实指,指用来射击的枪,用来杀敌的武器。(2)虚指,枪是军人身份的象征。/枪是斗争精神的传承。/枪象征着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和本领。9.①本文以“给我一枝枪”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双线并行,在现实与回忆之中来回穿插,多次转换。②一方面写和平年代,以时间为线索,写梦境,再写刚刚当兵的战友的儿子小鲁的到来,最后写小鲁离开。③另一方面写战争年代,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对十几年前经历的叙述,写碰到敌人战斗机的围攻,写进入鲁西南了解房东大哥的牺牲,再写营长牺牲,“我”终于有了一枝枪,最后写用这枝枪打敌机的场景。【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C.“小鲁入伍却没有领到枪,因而显得十分拘束”错误。“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沿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小鲁拘束是性格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枪。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凸显了歌颂和平年代和谐融洽的军民情的主题”错误。小说以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方式叙述故事,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保家卫国才是小说的主题。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1)“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这里的枪是实指,指一枝用来射击的枪,是抵抗敌人、保家卫国的武器。(2)“‘你怎么没有枪?’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儿子认为军人都应该有枪,小鲁虽然是一名军人了,可他还没有枪,因而脸红,这里的枪是虚指,是军人身份的象征;“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果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当“我”接过营长的那只枪,也就意味着革命斗争精神的一种传承,这里的枪是斗争精神的传承;“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这里的枪是虚指,不是指真实的枪,而是象征着小鲁在军旅生涯中磨练的坚强意志和保家卫国的本领。【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方式的能力。①本文的叙事采用了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手法。通过回忆串联起“我”对枪的渴求与最终拥有的过程。其中“给我一枝枪”是全文的线索,曾经的“我”和现在的小鲁都渴望“要一支枪”,双线并行,在现实与回忆之中来回穿插,多次转换。②开篇前两段写现实,“……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先从梦境写起;醒来后写和平年代,以时间为线索,写刚刚当兵的战友的儿子小鲁的到来,“‘我要一枝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伏的思潮”;最后写小鲁离开,“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③另一方面写战争年代,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对十几年前经历的叙述,“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同年的秋末”到“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从现实转入鲁西南战斗的回忆,因为没有武器,宿营的村子一下子牺牲了七个人;“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写进入鲁西南了解房东大哥的牺牲;“一枝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营长牺牲,“我”得到了营长的手枪再写营长牺牲,“我”终于有了一枝枪;最后写“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他怕了,他胆怯了”,回忆用这枝枪打敌机的场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①亡,荆急求之,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划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人赐矣,而无以求,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②,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节选自《吕氏舂秋·孟冬季·异宝》,有删改)材料二: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汉五年,即皇帝位,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若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节选自《汉书·萧何传》,有删改)〖备注〗①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②儿子:小孩儿。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后A世B贤C师D吾俭E不贤F毋为G势家所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意为“就”,与《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则”意义不相同。B.其,意为“大概”,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意义不相同。C.知,同“智”,与《劝学》中的“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意义相同。D.绝,意为“横渡”,与《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不要接受大王赏赐的肥沃富饶的土地,他的儿子谢绝了楚王本要赐给的肥美土地而请求赐给寝丘。B.伍员在逃亡中得到一位撑着船正要打鱼的老人的帮助,寻而不得后每次吃饭前都要祝祷那位老人。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贤者;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越粗陋,就像鄙人。D.萧何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应该第一个被封侯。他置办田宅,一定选择穷苦偏僻的地方,也不修建有院墙的房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2)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14.材料一提到“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请分别概括材料中“丈人”“子罕”与“萧何”的美好品质。【答案】10.CEF11.B12.D13.(1)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2)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要的地方、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14.(1)丈人:施恩不望报(或助人危难,不图回报)。(2)子罕:有权位,不受惠赠,爱惜名声(或廉洁不贪)。(3)萧何:目光长远(或不着眼于眼前的物质利益,有远见/持家有道,为家族长远考虑)。【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假使后代贤能,会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后世贤”是主谓结构,C处断开;“师吾俭”是动宾结构,E处断开;“不贤”承前省略主语“后世”,主谓结构,意思完整,F处断开。故选CE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就/却。句意: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B.错误。“其”意义都是“大概”。句意:大概只有这块土地了。/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C.正确。句意:孙叔敖的智慧在于/就能见识明达行为不犯错误了。D.正确。句意:老人送他渡过江去。/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萧何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应该第一个被封侯”错误,原文为“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是沛公认为萧何功劳最大,第一个封他为酂侯。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知”,明白,懂得;“所以”,表原因;“者,……也”,判断句式。(2)“具”,详细;“厄塞”,险要的地方;“以”,因为。【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丈人:施恩不望报。丈人把伍子胥送过江去,却不收取他的千金之剑,还说“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后来伍子胥派人到江上找他也未曾找到,可见他助人于危难之中,却隐姓埋名,不图回报。(2)子罕:不受惠赠,爱惜名声。子罕位居高官,有权位,一个野人来献宝,子罕却不接受,说“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受到宋国长者的称赞,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名声。(3)萧何:目光长远。沛公攻打到了咸阳,众将领都争着抢金银财宝布帛等财物,只有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他不着眼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却收取律令图书,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提供了详备的资料。他持家有道,“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可见他为家族长远考虑,选择偏僻之处安家。【参考译文】材料一: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是因为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好听。楚人畏惧鬼魅,而越人迷信神灵。因此,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做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于是他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主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为什么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宋国的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得到了一块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这个乡下人的宝贝,希望相国赏我个脸,收下它吧。”子罕说:“您把玉当成宝,我把不接受它作为宝。”所以宋国有德行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认为的宝与众不同啊。”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就越粗陋。材料二:萧何,沛地人。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汉五年,沛公登基,认为萧何功劳最大,第一个封他为酂侯。萧何买田宅一定在穷苦偏僻的地方,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他说:“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刘禹锡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备注〗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②羽翰:翅膀。③《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B.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C.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D.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16.“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陶诗中的“桃李”是实写,指屋前种植的桃树和李树,意在表现归隐田园之乐;②刘诗中的“桃李”运用虚写,比喻科举中第的举子,意在赞扬王侍郎善于选拔人才的功绩。【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错误,结合“指示青云借羽翰”可知,应该是赞扬王侍郎愿意青睐晚辈,借自己的翅膀以帮助举子青云直上。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评价情感的能力。结合“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可知,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桃李”是对院中桃树梨树的实写,意在表现归隐田园之乐。结合“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可知,一日内榜上有名的学子扬名天下,而这满城的得意门生皆有王起之功。“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这里指新榜进士。运用虚写,意在赞扬王侍郎善于选拔人才的功绩。(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考古热,众多文物、考古相关节目走红网络,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招聘岗位却总是空缺,解决招聘难的问题成为①,考古虽热,但真正从事考古研究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岗位虽好,但敦煌学深厚的研究基础决定了招人门槛必须高;敦煌虽美,但天高地远,何以消磨漫长的时光?如此看来,考古人才和考古事业实现“双向奔赴”确实不易。考古可以当下没有人,但绝不能②。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已逾百年,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敦煌地处大漠深处,河道干涸,黄沙漫漫,这里工作条件艰苦是③的,但考古本身就需要能坐冷板凳的人,需要有情怀的人。我们在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的同时,也要给予奉献者更多保障。既要给予高校考古专业招生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又要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如此,才能让更多有兴趣的考古人才投身进来,助力敦煌考古学焕发生机。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当务之急②后继无人③众所周知19.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已逾百年,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根据语境,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招聘岗位却总是空缺,急需解决招聘难的问题,所以填充“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切的要做的事。第②处,根据语境,考古可以当下没有人,但绝不能没有人继承,故填充“后继无人”;后继无人: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第③处,据语境,大家都知道敦煌工作条件艰苦,因此此处填充“众所周知”;众所周知:不需要举出例证,人人都知道。【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横线句子语病有两处:一是搭配不当,“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中“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加大”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二是成分残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作状语导致后面句子主语缺失,应去掉“随着”,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作后面分句的主语。故改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已逾百年,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谁都知道,朋友对于人的影响非常重大。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用一种器具切磋琢磨有瑕疵棱角的玉石后,它才能成为圆融光润的宝器。①,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②,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学说的不圆满处,对方学说的有可取处,逼得自己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做学问才能逐渐登堂入室。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③。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你对于一个人愈同情,就愈能了解他;你愈了解他,也就愈同情他。法国人有一句成语说:“了解一切,就是宽容一切。”这句话说来像很容易,却是人生的最高智慧,需要极伟大的胸襟才能做到。修养这种胸襟的捷径是多与人做真正的好朋友,多与人推心置腹,从对一部分人得到深刻的了解,做到对于一般人类起深厚的同情。20.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加点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这个秘密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你的。B.他来是来了,却迟到了半小时。C.教室讲桌上的那本语文书是我的。D.“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如是说。2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是一个长句,请改成语意连贯的几个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0.C21.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成为宝器。22.①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②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③一方面也是在受滋养【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例句的“是”为动词,表判断。A.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强调的作用。B.“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C.为动词,表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合作经营幼儿园合同书
- 提前预定租约协议
- 入伍誓言献身国防为民族复兴努力
- 灯饰安装工程劳务分包
- 债务重组协议书格式要求
- 未写英语作业的诚恳保证书
- 科技服务合同范本
- 供应商入围招标文件的制作技巧
- 招标文件制作软件使用解析
- 批发市场肉品采购合约
- GB/T 10560-2017矿用焊接圆环链用钢
- GB/T 10325-2012定形耐火制品验收抽样检验规则
- FZ/T 91019-1998染整机械导布辊制造工艺规范
- FZ/T 52025-2012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
- SHSG0522003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 FMEA-培训教材-汽车fmea培训课件
- 制造部年终总结报告课件
- 粤科版高中通用技术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全套课件
- 知识产权法(英文)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Law课件
- 热力管道焊接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 接地装置安装试验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