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推进的动因、效果及困境研究摘要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教育援助是中非合作框架下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和需求、非洲自身的高等教育发展困境以及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的需要等都推动着教育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的教育援助逐步转型升级,也表明了实现“授鱼”到“授渔”的范式转换十分具有必要性。本文从中国对非教育援助的历史脉络出发,梳理对非教育援助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新时代教育援助特征,结合中非合作论坛和教育“走出去”的实践经验,摆脱以往“教育援助”的单边视角,探索中非文化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综合研究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中双方的动因。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教育援助在经贸、人文、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非洲基本教育能力,促进非洲工业的发展,深入挖掘其人力资源潜力,在国际舞台壮大了非洲声音,巩固和发展了中非间长久友好合作关系。但在逐步国际化、规范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此提出了可行的转型途径及政策建议。在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优化发展政策,创新多元协同体系,发挥政府的关键引导作用,重视教育援助的国际适应能力,完善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机制,真正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伟目标。关键词:中非关系;对非教育援助;文化外交目录引言1一、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发展历程21.教育援助初期(1949—1977)22.教育援助发展期(1978—1999)23.教育援助稳定期(2000年至今)3二、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推进的动因41.非洲接受中国教育援助的动因42.中国推进对非教育援助的动因7三、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实施效果91.释放非洲人力资源潜力92.提升非洲国家的教育水平93.推动中非文化良好交流合作104.促进两国政府间互访和院校交流115.增强我国在非洲的软实力12四、中国对非教育援助面临的困境121.受到文化认同和多样性的冲击122.劳动实际所需技能与培训不匹配133.非洲教育领域发展水平不齐134.缺乏援助成效的监督和评估14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41.结论142.政策建议17参考文献19引言国际教育援助是国际间在教育领域援助方对受援方提供贷款、无偿赠款以及专业技术资源的一种援助形式。程伟华,刘爱军,董维春.中国教育援助非洲项目有效性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程伟华,刘爱军,董维春.中国教育援助非洲项目有效性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03):29-32.中国对于教育合作以及国际教育援助领域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在2006年《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发布后,集中在归纳相关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时效性、应用性较弱。本文将从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历史发展及阶段特征出发,摆脱以往“教育援助”的单边视角,从“合作共赢”双边机制的角度,研究合作的动因以及达成的效果,基于此对中非教育合作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中非关系的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动因及效果分析一、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发展历程早在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时中国与非洲国家就已出现了商贸、技术方面的往来。1958年12月20日,我国与阿尔及利亚建交,随后在周恩来总理“外交先行”的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非洲很多国家保持着合作关系,中国1995年对外援助预算支出为29亿元人民币,此后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00年、2005年、2010年分别增长到45.88亿、69.20亿、144.11亿元人民币,2012年提升至192.30亿,其中包括了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以及优惠贷款中的贴息部分罗建波.中国对外援助模式:理论、经验与世界意义[J].国际论坛,2020,22(06):39-63+156-157.。同时,中非罗建波.中国对外援助模式:理论、经验与世界意义[J].国际论坛,2020,22(06):39-63+156-157.1、教育援助初期(1949—197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非洲国家都正处于积累经济基础和提高科技实力的阶段。与非洲国家开展的友好交流合作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部分。早在1953年日内瓦青年权利国际会议期间,中国青年代表团就与非洲许多国家代表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联络。开罗大学教授于1955年5月31日来到中国,和中国政府签署了“文化会谈原稿”;1956年中埃进一步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提出双方互派教育专家和留学生访问的意见;埃及指派四名留学生来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美术、农业与哲学专业,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由此启始。直至1959年,共24名来自肯尼亚、埃及、喀麦隆、乌干达和马拉维的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三名学者抵达非洲国家高校任教。直至1970年后,中国已与非洲25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648名非洲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115名中国教师在非洲任教。贺文萍.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概述——发展阶段及未来挑战[J].西亚非洲,2007,(3):13~18.这一阶段,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了二十多个文化合作执行计划,贺文萍.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概述——发展阶段及未来挑战[J].西亚非洲,2007,(3):13~18.这一时期,中国援助的主要方式是我国对非洲国家提供资料、仪器等物资的无偿援助,派遣留学生、代表团进行交流。主要交流的主题是和意识形态有关的文化输出,着眼于反帝和反殖民主义的政治目的。2、教育援助发展期(1978—1999)这一阶段,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实行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型,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增强,经济贸易合作成为了这一阶段的关注点。中非合作关系逐步深入,教育方面的合作也飞速发展,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除提供物资援助外,还提出了自费留学生、科研项目合作、援助建立科研室以及高校校际互助等援助项目。直到1780年,已有43个非洲国家向中国派遣了留学生,人数达到2245人。《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编写组.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已经与非洲50余个国家签署了教育领域的合作协议,提出了“提高层次、缩短学制、推动效益”的教育援助核心特点,使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科在各个方面的设置上都得到了充分扩展。这一时期,教育重点主要在于追求实际成效与平等互利共赢,我国以“量力而为,尽力而行”为基础,积极承担了大国的国际责任与义务。《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编写组.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周弘熊厚.中国援外6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3:2,18.中国始终坚持对外援助不添加任何附属条件,以平等教育权利为目标,使中非间的友谊更加深厚。教育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教育援助,包括人员、物品以及资金的支持,使得奖学金的发放、志愿者日常生活的资助和高校基本教学设备获得坚实的支撑,中国研究人员也意识到了中非教育合作方式转型的必要性。这一时期的援助增强了双方教育机构的培训能力与科研能力,学科也从基础的教育课程和人文学科扩延到自然科学领域和前沿领域,培育的专业学术人才也为非洲经济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3、教育援助稳定期(2000年至今)2000年在北京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关系进一步发展,为中非多元合作开启了新纪元,2003年出台的《亚的斯亚贝亚计划》以及2006年出台的《北京行动计划》提出了双方互派教师和学生、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奖学金设置的具体细节。廖高祥.“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教育合作研究[D].南华大学,2020.天津师范大学与内罗毕大学于2005年12月19日共同创办了非洲首个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孔子学院以及合作办学等也极大地激发了非洲国家人民对中国进一步探索的热情。1997年以来非洲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长,自费的留学生数量渐渐高于公费留学生的数量(参见图1)。直至2018年,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留学人数近50万余人,中非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增至2385个,并与19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在《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中非大学20+20计划”使中国与非洲四十多个大学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一对一”高校合作的新模式为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开启了新的篇章。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了《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重要讲话,推进了“八大行动”的实施,将中非教育视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点,也使中非关系进一步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黛丽·阿祖莱和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于2019年10月16日签定协议,成立800万美元的“中国信托基金”,用于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动非洲高等教育发展,为非洲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型劳动人才。这一合作有助于破除国际舆论的误解,是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参与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体现廖高祥.“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教育合作研究[D].南华大学,2020.图11997-2016来华留学生自费留学人数与奖学金资助人数对比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官方网站二、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推进的动因1.非洲接受中国教育援助的动因非洲正处于需要外生刺激提供劳动力的机遇发展期,虽然自身拥有足够的劳动力,但大部分并没有掌握在中国公司工作所需的技能,因此非洲国家就需要在保持发展速度的水平上填补技能差距,而避免落入“技能陷阱”。对于不论哪个国家,完善的教育体系带来的生产生活技能都是宝贵的财富,非洲教育资金较为匮乏,因此需要对其生产力培训和技能发展进行投资,进一步提高收入减少贫困。同时,非洲国家自新自由主义和殖民化出现以来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非洲文化与价值观并不是非洲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本土的文化以及流传已久的价值观并不能决定国家政策的方向,同时,非洲文明一直以来的也没有正确的融入西方左翼殖民文化,实际上,非洲传统文化不能作为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强力部分,传统的部落文化等部分对非洲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是解决文化多元化问题的大国,有义务,也有能力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协助非洲国家寻找出其特有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1)非洲国家教学资源和政策结构失衡非洲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不足已经成为限制其对接合作的结构性困境。非洲多年来接受西方国家以基础教育为重点的援助所收获成果并不突出,出现了教育结构“头重脚轻”的失衡情况。非洲有一半以上人口低于19岁,65%以上的人口低于35岁,是世界上人口最为年青的地域。说明非洲基础教育培训任务艰巨,需求庞大。如表1所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4年才达到8%的毛入学率,但仍有20%的学生没有读到最高年级。贫穷、战争、饥荒、种族等原因使得很多青少年并没有在适龄期入学,而高等教育在非洲也并不是强制,青少年拥有直接就业的权力,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加剧。非洲独立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了发展,其满足经贸发展和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也渐渐被重视。直至如今尽管非洲入学率依然不高,但高等教育增长速度已经世界领先,同时,对于国际援助和外部学者的需求程度也进一步扩大,很多非洲国家派遣国民到外国接受培训。1970年开始,非洲大学数量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支出也不断增长。但高等教育主体依然是精英阶级,学校大多仿照法语国家、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办模式,学校实际自主权很小。作为大学资助方的政治领导人由于其极大权威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机构的自治。表1非洲国家基础教育失学趋势小学适龄儿童失学情况失学率(百分比)失学人数(百万)2012年2014年2017年2012年2014年2017年非洲北部地区12.96%12.74%10.65%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1.72%20.71%20.51%32.0832.2834.46世界8.97%8.98%8.88%60.7362.3363.67初中适龄学生失学情况失学率(百分比)失学人数(百万)GPIA男女合计男女非洲北部地区1.367.9212.7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0733.9637.0732.0732.0734.45世界1.0315.4515.8660.6062.3363.67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线数据库(2)教育资本化加重非洲教育分配不平等教育资本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催化教育改革的进步,另一方面,过度追求功利也使得中非教育合作对接出现阻碍。由于世界银行和国际组织通过国际经贸、资本流动等的援助和投资,非洲得到了很多发展机遇,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西方的干涉很多教育资源被浪费,受益的只有精英阶级。2013年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非洲国家内部经济差距逐渐被拉大。在基础教育方面,废除种族隔离后教育体系出现了快速变革,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重新分配教育资源设备,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变革并没有对偏远山区的学校发挥出实质的影响。由于教育的经济价值受到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危机也渐渐增加。全球意识形态对非洲教育体系产生了关键影响,各国学者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能力变化的关联上。在新自由主义的逐步影响下,教育为满足劳动力市场提供经济需要,只有掌握劳动技能的工人才有更大更好就业岗位。但现实角度出发,失业率依然在持续上升,受到教育的学生只成为了拥有技能附加值的工具。人们逐渐忽视经济结构内部的弱点,不深入思考历史、文化以及民族情感等公民认同和社会正义影响,主流的价值观将教育视为盈利工具的思想也正渐渐失去为人民提供基本生活保证和社会发展的价值。(3)非洲的高等教育改革对西方依赖过度在西方国家教育系统和教育思路的渐渐渗透下,非洲教育体系对其产生了严重依赖。西方国家的援助提供了进步的经验和教学方法,推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其也逐渐脱离了公民福祉和社会正义。以功利的角度来说,优秀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好的进入全球市场并得到认可,学生本身也会更加重视教育中可雇佣性的发展,对学术研究的可持续性带来压力,非洲国家的民族意识以及本土文化也会受到损害,从而受制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南非的教育评估体系也一直收到精英阶级的偏好影响。国家考试变成衡量高校教育水平和教学专业程度的主要考核方法,这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学生学习的脆弱性以及改善教育系统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改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但南非文化背景由于多年的发展复杂多元,公众并不能对其进行公正理性的监督和判断,这种同质化的评估方式并不能为高校的教育提供可持续方法。非洲教育需要植根于国际环境下的文化和社会义务框架,需要在避免功利主义、教育不平等和考虑当地居民需要的条件下努力实现满足国际标准的改革。2.中国推进对非教育援助的动因(1)从经济视角出发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文化方面的相互交融与中非贸易的流动有着正向相关性,相似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主体更是能够刺激中非之间的商业交往和投资意愿。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产能互补性强,近年来非洲各国不断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市场,而中国拥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和资金等,很多产能与技术也开始显现出过剩的现象,所以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寻找新的生产机会。而非洲各国追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具有资金和其经济援助方面的需求来解决贫穷的问题,需要积极与中国达成各方面的合作协议。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两地关系更加亲密,也为中非互相借鉴发展成果和进行长期合作提供了特别的对外交往机制和交流平台。这一时期,经贸合作与人文教育合作共同被看做中非合作的两个关键。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的商业足迹也快速扩展,成为非洲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2)从政治视角出发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并作出优先大力发展教育领域,重视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部署。雷云,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中的教育宣言与未来图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6-18中国与非洲多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针对进一步的国家规划和国际发展,中国政府推出以教育交流合作为基础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决议》来增强中国国际整体的软实力、促进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以及关联多方政策内容。雷云,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中的教育宣言与未来图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6-18廖高祥.“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教育合作研究[D].南华大学,2020.(3)从道义视角出发我国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发起的“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计划”,这也是近年来覆盖国家、学科以及高校数量最多的资助计划,我国在行动中的参与也逐步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财务部与教育部以非洲当前的实际教育水平与切实发展需求为关注重点,组建了纳含中国,非洲各个国家以及世界银行科研专家的行动团队,在物资方面提供援助,为培训高素质的教师、发展职业教育和人文交流等领域提供更加权威的平台,中国教育部也发起“中国-世行-STEM人才”计划,通过政府奖学金和数学、工程、农业等对口援助型教育项目等形式为非洲的中资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在积极热情地加入全球经济竞争的大背景下,我国与非洲的密切合作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讨论。《中国对非政策》中“互利”一词共出现了17次,其涵义常常与理解、协调、合作与学习一起出现。中国在建设与非洲的关系时,将政治平等、互利共赢以及与非洲国家的友谊作为“南南合作”的关键,以相互尊重与平等为基石构建双边关系。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的政治透明度、民主程度以及优良的管理显得更明显、更有意义、更可持续、更有价值。中非在民心相通的基础上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向非洲国家充分展示我国负责任国家的形象,打破西方国家的“新殖民主义”的偏见。通过教育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携手推进泛非文化的进步,助力非洲文化一体化,推动非洲精神独立。深化中非教育交流合作能够为非洲和中国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创造良好的前景。三、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实施效果1.充分发挥非洲人力资源潜力对非洲人力资源的培训是进一步提升非洲国家的自主研发水平、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关键措施。中国在非洲发展教育援助项目,为许多工人提供学习资源,推动非洲各方面迅速进步,为本土住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中国以更多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非洲企业的工人掌握技能,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非洲工业文化发展。2000年我国成立了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会,负责培养各领域专业的非洲研究人才。中非合作论坛于2003年发布的文件加大了中国对非洲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旨在三年内培训出“多达一万名不同领域的非洲人才”,并强调:“我们完全认识到人才培训和能力建设对非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中非人力资源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正在不遗余力的提供广泛帮助,不仅努力为非洲大陆带来经济福祉,而且对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表示充分的重视。直至2019年,中非发展基金已为九十余个项目投入了超过46亿美元的资金。同时,我国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近年来设立了大量教育援外基地,使教育部各援外项目得到了高能、实时的实施。根据自身学科研究的特点和长处,创立了对应的科研机构,加强了学术队伍建设,形成学科建设、使科学研究和对外援助工作间交叉互补的形式。2.提升非洲国家教育水平近年来,为帮助非洲国家提高教育水平,优化教育体系,中国派往非洲的教师以及志愿者数量也在呈现增长趋势,同时,对非洲国家援建的学校也已顺利实施,援建的“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已于2007年顺利建成;2006年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援建一百所农村小学;直至2009年已完工107所,并为部分学校购置了基础学习设施。直至2003年初,中国已向24个国家援建了各种种类教育设备。2001年中国教育部向多哥、加蓬等国捐赠了教学、办公、学习、体育用品。同时,我国大小企业、机构响应国家以及教科文组织的呼吁,向非洲国家援赠的用品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交流合作的深入,援助内容也越来越多样。中国帮助非洲国家修桥、铺路、盖医院、修电站、派教师与医生、培育各领域人才、设立国家奖学金等,使非洲国家在改善当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治病防病、推动经济等方面得到更快发展,得到了非洲国家政府与人民的认同与信赖,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使非洲国家积累了充足发展经验,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3.推动中非文化良好交流合作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基础。孔子学院是中非文化外交的关键性项目,也是双方文化交流,责任共担的成果。不仅负责汉语教学,也是我国文化外交活动在海外的重要组织者。非洲国家自新自由主义和殖民化出现以来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实际上,非洲传统文化不能作为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强力部分,流传已久的传统部落文化等部分传统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愿意通过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非洲国家共同发掘其独特的价值观。在孔子学院和其他各类文化活动的影响下,中非人民增进了对对方的了解,共同进步,也进一步融入了彼此的生活。同时,在华非洲人也在建设跨文化空间,少数民族参观以及小型准宗教团体,进行礼拜和社交以及表演节目,展示非洲当地特色文化。如今中国的餐馆以及小吃店已经出现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非洲中产阶级群体开始接纳并消费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随着中国在非的专业学者和科学研究者人数增长,中国主流媒体和《人民日报》等也在非洲不断传播,影响力逐渐增大,非洲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也进一步增加。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在2009年提出了“新八项举措”,指出要扩大人文交流以及发展经验交流,促进两地学者的交流合作。直至2019年,中非已经有超过150所高校和机构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在非洲42个国家创办了54所孔子学院和30个孔子学堂,培训了各类学院150多万文化友好交流者。4.促进两国政府间互访和院校交流中非政府都十分注重教育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关键影响。2005年中非教育部长论坛上,各国代表得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国家繁荣的必经之路”的重要结论。教育部领导也开始随国家领导人开始到非洲各国进行访问。2000年以来,教育部领导已出访10多个非洲国家,中国也已接待26个非洲国家的教育部长级使团,签署了27个双边协议,政府间的密切交流,为两地合作指引了基本路线,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和非洲高校间也开展了密切的沟通和科研合作。非洲高校有很多优秀科目,人类学、民族学、医学等都与我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我国在教育领域改革的硕果对非洲高校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直至2004年,中国已有19所大学与非洲23个国家的29所高校建立了展开了交流合作。通过国家资助帮助非洲国家相关高校建设了专业实验室,同时派遣教师和科研专家执教并展开合作研究。直至2005年,在非洲25个国家完成了近60期合作项目,建立了先进的生物、微生物、分析化学等23个专业的实验室。拉近了中非高校间的距离,使之在学术上相互借鉴,互帮互助。牛长松.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的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0,32(04):22-27.同时满足了其基本的科研物资保障,提高了非洲国家各个领域科研水平和效率牛长松.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的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0,32(04):22-27.5.增强我国在非洲的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广泛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多边组织和会议。在此中展现了中国对国际问题的原则和态度,建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重大国际问题的多边讨论中,中国坚持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进退,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话语权,这赢得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认同与信任。联合国作为如今最重要的多边组织,非洲国家占其成员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但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却明显不足,因此中国在第60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安理会扩大应该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在2008年7月WTO多哈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农产品贸易问题发生矛盾。中国明确提出赞同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奠定了与非洲国家的优良政治基础。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设立以来,顺利召开了多次部长级会议。中国与几乎所有的非洲国家都进行了集体磋商,展现了中国特有的大国身份和责任担当。在此基础上,中非就怎样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新秩序以保护非洲国家的共同利益,如何深入推进中非合作等关键议题进行探讨。双方的磋商与合作维护了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地位。四、中国对非教育援助面临的困境1.受到文化认同和多样性的冲击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往往和意识形态相关联,因此教育活动中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往往影响着一个阶段的人文交流,文化软实力以巧妙的方式影响着我国对非洲国家的外交策略方向。总结中国与非洲国家独立解放的历史,殖民化、工业化、全球化与西方化始终影响着民族独立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1885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文明,得到的成果并不突出,直至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确立了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冷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传播,中华文化传播的道路并不顺利,在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的指责下,中国文化交流的途径收到很大阻碍。同时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政策、民主自由、人民权利等持批评态度,使得非洲国家对于中国文化教育传播认可度不足。非洲在很长一段时期都被欧洲国家殖民,其教育系统和历史文化也都以殖民化为特点,直至1950年,非洲文化体系才在反殖民化运动影响下逐步走向独立。这种历史环境下,非洲对于十分依赖宗主国,本土人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西方国家的生产助手,非洲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系统由于西方化价值观的渗透和文化多样性的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2.劳动实际所需技能与培训不匹配企业在分析人力资本的投入时,会更加注重企业对于未来和员工收益的预期。劳动力市场预期的培训费用和工人生产的技能需要与企业相符合。然而中国企业在雇用非洲工人时由于资金,劳动力技能水平等原因,以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难以达到投资者需求,出现劳动技能不匹配的现象。形成中非教育合作中职业教育与技能教育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劳动力流动大,工作不固定,他们仅为了在教育体系中可掌握的技能而工作。其次,由于存在语言障碍交流并不顺利,最基本的法语和英语也存在被误解的情况。最后,对于非洲的教育计划缺少个性设计,忽略优先技能以及非正式组织的要求,缺少生产系统的维护和激励方法,导致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成果并不突出。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承诺将培训20万非洲职业技术人员,并为非洲国家提供四万培训名额。吴绮敏.非洲减贫:分享中国的经验.[EB/OL].吴绮敏.非洲减贫:分享中国的经验.[EB/OL]./news/world/2017-06/22/content_41074469.htm.2017-06-223.非洲教育领域发展水平不齐教育对于不同人口得到的经济回报率不同,由于市场需求、经济状况与物质因素等原因使投资者对教育的投资将侧重于经济回报较多的地区。世界普及教育会议于1990年举行后,很多教育援助者开始从非洲基础教育入手,同时也有很多捐助者考虑到投资回报率的差距,侧重于职业教育。如今,让不同的群体都得到教育成为社会平衡发展的关键。部分国家基础教育依然十分落后,教师资源急缺,然而在中国对非援助方案中,比较注重人力资本开发,汉语教师培养、奖学金设置事项以及高校职业教育培训等,对于援助主要以很量化的形式进行说明,如捐赠学校数量,派遣教师人数、提供奖学金数额等,因此对于基础教育的援助也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教育援助中的思维能力培训并没有得到注重,中国主要援助了非洲教育物资建设,在促进教育方法、理念、体制领域以及哲学、价值观、以及人文领域的援助有所欠缺。4.缺乏援助成效的监督和评估在实施合作的过程中,我国援助规模较小,对外援助责任划分明确性不足,援助结构没有中央机构进行协调,负责后续事项的专业人才缺乏,不同部门人员可能会出现沟通问题及利益冲突。同时,受援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话语权以及官员是否清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援助合作的成效。在奖学金设置方面,中国政府的官方报告中并没有明确投资项目的具体财务细节,受到关于援助透明度的质疑,虽然按计划提供资金和设施,但难以通过明确途径获得中国教育援助具体信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政策误解和偏见。实际上在中国教育援非过程中,例如志愿者培训、物资运输成本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交叉等成本支出难以计算。而我国的教育援助也逐步转变方向,从物资援助向技术培训等更可持续的领域转变,通过建设其自身创新能力来实现非洲国家经济方面的进步。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结论要改善非洲教育体系,提高其教育水平,就需要探索新型的教育理念,以非洲发展实际水平和自身教育能力出发,在教育改革理念完善且丰富的国家、组织的引导和带领下,逐步发展适合自身的可持续的教育发展体系。教育合作培养了大量各领域的人才,不仅为国家快速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也是民心所向,增进两个地区相互间的信任度,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各种曲解的舆论。在此特殊时期,除了响应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倡议,更应该以大国姿态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建议。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维护交流合作中双方的权益。但基础教育的失衡以及高等教育的匮乏制约着非洲国家教育前进的步伐,尽管国际组织机构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被各国了解并逐渐得到重视,但一直以来依赖他国援助的情况也很大的影响到非洲教育本土化的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帮助非洲协调分配教育资源,解决非洲传统教育系统的结构性问题,应当继续鼓励两个地区高校间交流互访并设立奖学金助学,紧紧依靠人力资源培养的支持,不仅要在教育能力和学历认证方面衔接国际化标准,还要以自身出发,超越并改良国际标准,培养出符合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前沿水平的专业性、技术性、区域性人才。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创新在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地位,以增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意识为目标,将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转化为经济成果,推动中非教育合作的高水平发展和优化升级。在中非教育合作未来的愿景中,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角度,建立区域之间的高校学术联盟以及丝路智库,为中非双边政府提供法制与理论建设的前瞻性、全局性政策优化方案,坚持以具体问题出发,积极为中非亲密的关系贡献力量。机遇源源不竭,挑战随之长存,但抓住新使命中的层层机遇,沉着面对重重考验,在正确的价值观和“真、诚、亲、容”的理念下,中非教育合作终将为非洲大陆的振兴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2.政策建议(1)优化相关政策,促进有机互动教育合作的长远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得民心的策略支持。在合作过程中中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的对外教育合作基本原则得到了实践。非洲传统民族文化种类多样,要加强德育培养使其以更开放的思想接受新时期的世界,而避免社会成员受到个别宗教组织的错误引导与限制。在提供援助时,要充分研究当地文化与受援国家的具体实际需要。非洲国家的利益不应被当做与西方国家进行利益互换的筹码。应坚持非洲国家在多方合作中的参与程度与话语权。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打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援非政策的误解、建设国际舞台制度的话语权是解决中非利益关系的重要基础。张磊.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8.张磊.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8.在合作监督和评估方面,双方应积极组织专家研究小组到当地进行调查研究,借鉴相关领域成熟的改革经验,发扬一带一路倡议下“政策沟通”的指引作用。并以相关部门硬件和软件设施、教师队伍建设质量、造成的行业影响等为参考,形成更加合理明确的资质认证标准。同时通过教育培训中心,大数据计算以及援外中心等的持续追踪评估,考察援助项目的长期发展效果,兼顾其社会价值和效能价值,对各部门从业人员报告进行定期检查。建立不同级别和类型的绩效评估系统,进行多元化评估,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在信息统计管理方面的作用,充分与合作进程中的建议和反馈进行对话,使得教育更加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深化多元协同,转型合作模式在近年的中非教育合作官方文件中,“援助”一词逐渐被“合作”代替,中非正大力建设有相同利益的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的多元合作,建设协同体系。发挥经贸在教育领域的促进作用在资金方面提供充足支持,同时注重针对性和标准性,防止在资助过程中出现浪费与腐败情况。深入各级教育部门的纵向和横向交互,推进各国教育主体的交流对话,联合组织内外的主体增进互信和理解,消除误会与阻碍。“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教育合作关联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和经贸主体,其政治危机与区域不稳定因素较高,在协同合作中也更需要提前明确权责关系。中国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教育均衡,全面发展完整的支撑制度和议事方法,积极向世界提供社会团体与教育机构的政策咨询。如图5.1,政府发挥组织高级人才建设公共政策的权利,政府人员与高校学者创新思想,开拓交流方向与合作渠道,政府提供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毂试验台培训》课件
- 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自身敏感性皮炎的临床护理
-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讲解课件-交规解读
- 妊高症的健康宣教
- 心理发育障碍的临床护理
- 2021年功能饮料东鹏饮料分析报告
- 短暂性棘层松解性皮病的临床护理
- 《Flash CC整站动画项目实战》课件-第5篇 四季沐歌
- 孕期食欲亢进的健康宣教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垂体瘤规范化诊治》课件
- 2024年专业会务服务供应与采购协议版B版
- 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电子烟知识培训》课件
- GB/T 30661.10-2024轮椅车座椅第10部分:体位支撑装置的阻燃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 2024年联通合作合同范本
-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任务二-国开(ZJ)-参考资料
- 城关中学学校食堂校长现场办公制度
-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调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