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III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TOC\o"1-2"\h\u24337绪论 229991一、研究背景和缘起 224680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38395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431005第二章研究基础理论分析 5999一、核心概念界定 518358二、理论基础分析 712659第三章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928590一、有利于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相关理论 912760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26426三、有利于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 915390第四章调查设计与实施 1125674一、调查目的 119588二、调查设计 1127225三、调查对象的选择 138751三、调查实施 1618450第五章调查结果分析 172920一、建设现状分析 172776二、主要问题分析 2914050三、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324484第六章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优化对策分析 366889一、建好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团队 3621478二、增加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资金投入 361597三、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综合评价体系 3715937四、健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 3713387结语 40绪论一、研究背景和缘起(一)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们不再饱受物质的贫穷,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物质条件的满足,也有很多人出现了精神层面的懈怠。有些青少年理所当然地啃老,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或者劳动懈怠的现象,而且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想就业,或者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消极怠工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这都体现了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还是国务院发布的加强劳动教育的各种文件,都体现了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体现的愈加重要。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针对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等现象,建议在中小学设置劳动体验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等等。[1]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文件中都提及了重视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的建设等相关内容,可见人们对劳动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社会公众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在当今时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然而,新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小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吃穿不愁,父母疼爱。有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事事包办,使得孩子没有自理的能力,更没有体会过劳动带来的乐趣。另外有些家长认为“学而优则仕”,固守着“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的错误思想,认为智力教育最重要,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认为生活中的劳动与考试无关,也不作为评价学生升学的指标,进而忽视劳动教育,使得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也有偏颇。社会公众对劳动教育的偏差认识导致人们漠视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和价值,在这样的观念下,容易忽视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不利于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成效不理想近年来,教育侧重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了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大纲规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学校也开设了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但在劳动课程的建设仍然不太理想。一方面,由于各种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很多课程在实施的时候仍然更加偏重成绩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考试重点讲解内容,或者占用非考试科目的课时完成考试科目的教学内容等,而很多学生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设置有考试的科目就会重点听,不设有考试的科目便会有所懈怠。在这样教学的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堪忧。另外,家长们在衡量学生优秀与否时,大多数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兴趣、爱好等同样是为了升入更好的学校做准备。家长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效果。另一方面,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优质课和精品课较为缺少,大多数是任务完成性的课程,课程内容的质量不太乐观。另外,很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单一,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难以全面整体的落实劳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更难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最终使得劳动教育的效果不佳。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重视劳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增强其劳动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S市小学的调查,欲达到以下研究目的:(1)在认识层面,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政策,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为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实践层面,通过调查S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难点,从学校、社会、课程本身等几个角度探究课程建设的路径,进一步提升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水平。三、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了更好的对S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展开分析,第一步,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城市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结合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等相关的理论,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步,通过编制统一标准的有效问卷“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和学生版)”,从劳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对S市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了解S市小学的劳动教育现状,通过对问卷调查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处理,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为本次研究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第三步,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究课程建设的可行性路径。第二章研究基础理论分析一、核心概念界定(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指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1)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使学生懂得劳动、劳动人民创造人类历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摒弃轻视体力劳动和工农的思想,懂得体力劳动必须和脑力劳动相结合。(2)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是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抵制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倾向。(4)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其内容和形式受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制约。[29](二)课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Whatknowledgeisofmostworth?》(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设计、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三)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高、实践性强的学科。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主要有:自我服务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种植和饲养、常用工具(如锤子、钳子、螺丝刀及简单的金工、竹工、木工工具)的使用、家用电器的使用、工艺品的制作、缝纫、烹饪、食用菌的栽培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中安排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四个方面。[30]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划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总的劳动项目上,低年级主要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除继续安排自我服务劳动外,主要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高年级除继续安排家务劳动外,主要安排简单的生产劳动。(四)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基于对某课程的系统认识,对课程要素进行系统设计,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加强课程建设一方面能够有利于落实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实施过程。课程的规划设计,也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主要是指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课程的实施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或者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是解决如何开展教学工作、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五)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资源,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校本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将显性或隐性的以及分散的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有效地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劳动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且开发牵涉面广,需要协调各方资源,要求开发团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地区为载体,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设计相应的课程;二是以教师为中心,结合教师的特长和优势设计相应的课程;三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发展阶段自下而上设计相应的课程。总之,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突出劳动教育的特性,达到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为载体,引领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多方参与,并且寻求课程专家的广泛合作。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个性,培养人文素养,同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师生的共同成长。二、理论基础分析(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革命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式。[3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形态,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并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二)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理论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将“和谐教育”的概念纳入到了“全面发展”的理论之中,并作了实践尝试,“和谐教育”的精神也成为贯穿其教育思想的精髓。[32]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最终使得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这5个方面得以和谐发展。“和谐教育”注重的是教育同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等等。(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还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从经验中产生的。[22]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从做中学”,引导学生先去做,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学,从而强调了活动性课程的重要性。(四)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随着中国特色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使命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劳动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启示等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4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发挥积极的劳动育人观,践行科学的劳动实践观。[4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劳动来托起,就必须实现“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2]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举旗定向,为扭转劳动教育的边缘化局面、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的良好风气、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了根本遵循。[43]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奋斗者的时代。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第三章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一、有利于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相关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50]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本文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劳动教育相关政策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探索更好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有效回应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相关文件。其中提出,中小学教育要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全面科学的教育体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由此,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成分。通过对S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和调查,能够了解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促进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三、有利于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但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不仅父母疼爱,祖父母也更加溺爱,使得学生在家很少劳动或者几乎不劳动。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背景,学校和家长重知识、轻劳动,使得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甚至理所当然的享受父母给予的一切。在此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文件。虽然《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劳动教育各方面的内容,但有些学校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形式化、非系统化等问题。通过调查S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分析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究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为在实践中加强劳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加强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促进学校加快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第四章调查设计与实施一、调查目的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一方面通过学生了解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相关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了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情况。以S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究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根据了解的问题和相关的因素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优化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二、调查设计1.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了自编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1)教师调查问卷设计。参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文献,结合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从学校是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阶段、进展及效果、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途径及评价方式、问题及改进意见等几个方面,初步设计了《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在此基础上通过导师的指导以及一些在职教师的反馈,删除了没有价值的题目,修改了不够明确清晰的题目,增加了一些没有考虑的题目,最终确定了《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一共包括35个题目,涉及单选、多选、填空等几种形式。(2)学生调查问卷设计。学生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对劳动课程的喜爱程度、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劳动教育课程的收获等几个方面。问卷拟定完成后,选择S市某小学的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对问卷中意思表述不清晰的题目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一共包括10个题目,涉及单选、多选、填空等几种形式。2.问卷信效度检验(1)信度检验在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用spss23.0统计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问卷发放并回收完毕后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表4-1)。通常而言,克隆巴赫α值至少要达到0.6。基于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问卷调查中教师问卷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2(>0.6),学生问卷的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695(>0.6)。由此可知,基于SPSS软件的应用,通过对所设计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了用于调查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表4-1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统计项目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克隆巴赫Alpha0.8720.695基于标准化项的克隆巴赫Alpha0.8790.754项数3410效度检验为了进一步评估所设计的面向于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合理性,还需要专门性进行效度检验。在实际的研究中,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效度检验依旧主要利用SPSS统计软件从结构效度方面来检验,具体结果见表4-2。表4-2KMO和巴特利特检验项目教师问卷学生问卷KMO取样适切性量数0.7240.843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647.492763.801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自由度171171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性0.0000.000基于表4-2可知,研究中设计的面向于教师和学生的问卷的KMO值均大于0.6并且巴特利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5,这说明原始数据是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后面因子分析运算的结果是准确的。由此可知,基于SPSS软件的应用,通过对所设计调查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了调查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3.访谈设计以S市的教师为访谈对象,以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如何开展、存在问题及完善方案等为访谈内容,编制了访谈提纲,旨在深入了解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观点和看法,对问卷调查部分进行补充说明。三、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的主要内容是S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在S市的四个主要城区选了几所普通公办小学对其教师和学生展开调查。学生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包含低中高三个学段。其中90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在学校没有上过劳动教育课程;另外185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在学校上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问卷发放电子版和纸质版共计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涉及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和专业,范围较广。表4-3显示,在调查的教师中,大多数以女教师为主,年龄主要在31-50岁,教龄主要在6-20年。由此可见,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年龄结构以中年教师居多。另外,从图1来看,主要的任职教师是本科生,占比65.91%;其次是研究生,占比20.45%。在教师队伍中,没有高中学历的任职教师。由此看来,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水平比较高。从图2和图3来看,77.27%的教师是师范类院校毕业,76.56%的教师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都是师范类院校毕业,他们都经过高等院校专业、系统的培养,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通过对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专业、所教年级和科目等方面进行调查,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观点和看法。表4-3教师基本信息表变量组别频率百分比(%)性别男6437女10963年龄30岁及以下2514.531-40岁6738.741-50岁5934.150岁以上2212.7教龄5年及5年以下2212.76-10年5732.911-20年5934.120年以上3520.2图1教师最高学历图2教师最高学历毕业院校图3教师最高学历毕业专业图4教师所教的年级图5教师所教的科目调查实施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取S市四个主城区的几所小学,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样本在几所小学选择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生进行调查,由于各所学校均没有开设重点班和快慢班,每个年级中各个班级水平相当,所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几所小学中选择不同的班级进行调查,在学生上课结束后,当堂发放纸质版问卷,填写完毕后即刻回收。教师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S市在职教师进行调查,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教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问卷调查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相结合的方式。第五章调查结果分析一、建设现状分析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情况,围绕以下维度对收集的数据展开分析:小学师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和理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一)小学师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和理解1.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喜欢程度《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课程是新时代学生成长与成才的人生必修课。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养成为主要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通过调查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喜欢程度,发现85%的学生喜欢劳动教育课程,能从其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8%的学生不喜欢劳动教育课程。表5-1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喜欢程度选项频率百分比(%)喜欢15785不喜欢158不清楚137总体来说,发现大多数上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生都很喜欢这门课程,尤其是一些动手实践方面的内容。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喜欢动手操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反映,通过学习劳动教育课程,他们切身地感受到了劳动的收获和快乐。2.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通过调查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结果显示如表5-2。93.18%的教师都认为劳动教育课程重要,只有2.35%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课程不重要。由此可见,从认知层面上,大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学生们需要加强劳动教育。通过访谈教师“您认为劳动教育课程重要吗?”这一问题,有教师这样表示:教师D:“我认为劳动教育课程是很重要的。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现在的学生们生活环境优越,长辈们个个疼爱有加,缺乏劳动意识,通过加强劳动教育,能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表5-2劳动教育课程重要程度选项频率百分比(%)重要16193.18不重要42.35不清楚84.47(二)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1.劳动教育课程是否被占用在《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相关要求。但在具体落实方面,各学校的情况参差不齐。通过调查劳动教育课程被占用情况,发现51%的情况下劳动教育课程没有被占用,30.2%的情况下劳动教育课程被占用。18.8%的学生不清楚劳动教育课程有没有被占用。表5-3劳动教育课程是否被占用选项频率百分比(%)没有9451.0没有5630.2不清楚3518.8通过观察笔者所在的实习学校,发现学生的课表上有劳动教育课程的安排,名称为劳动与技术课。但上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并不是固定的专职教师,也不是由班主任代替,更多情况下是以替代课的形式进行排课,也就是哪个学科的老师有时间,哪个老师就去上。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上的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要么就是上自习,要么就是上其他学科的内容。可见,虽然在有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学生的课程表中呈现了出来,但是其地位远远不如学科课程,也有被占用的情况。2.学生参与过的劳动教育课程活动《意见》中规定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中小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并把学生的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其中,对于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对于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表5-4的调查结果表明,手工制作在劳动教育课程活动中占比最高,达到了70.3%。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手工制作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而且,手工制作能够比较容易的在课堂中展开进行。因此,手工制作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受到重视。另外,打扫操场、植树、缝补衣服等活动,占比均超过50%。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学校活动和家庭活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劳动意识。因此,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设置也比较普遍。而学生们参与较少的是简单维修、清除小广告等活动。这些活动偏向于社会活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而且,这些内容的一般需要在室外进行,操作也不方便。表5-4学生参与过的劳动教育课程活动选项频率百分比(%)手工制作13070.3植树10054.1种花7038.0除草7339.5打扫操场12064.9缝补衣服9551.4简单维修6032.4烹饪9048.6捡垃圾7741.6清除小广告6535.1上劳动教育理论课4021.6其他5027.0由此可见,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的设置要丰富全面,既要涉及各个方面,也要符合时代要求,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与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相符的内容。3.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指导纲要》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通过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安排劳动教育课程为一节课时,占比高达68.18%;29.55%的学校安排两节课时;仅有2.27%的学校安排三节课时,没有学校安排四节及以上课时。总体看来,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落实良好,符合政策文件的要求。图6劳动教育课程课时安排4.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收获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使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表5-5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对他们有帮助,占比高达70.2%;仅有13.5%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对他们没有帮助,还有16.2%的学生不清楚对自己有没有帮助。同时,由表5-6显示,学生通过学习劳动教育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都能感受到劳动教育课程带来的帮助。笔者对这几个维度进行了降序处理。其中收获最多的是,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占比高达75.8%。70.3%的学生认为,他们学习到了很多劳动技能,比如,学会了手工制作、打扫操场等学校劳动;也学会了缝补衣服、烹饪等家庭劳动;还学会了简单维修、植树、种花、除草等社会劳动;54.1%的学生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51.3%的学生认为,他们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48.6%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劳动课程,他们提高了劳动的意识,对待劳动的态度更加积极。表5-5劳动教育课程对学生是否有帮助选项频率百分比(%)有13070.2没有2513.5不清楚3016.2表5-6学生学习劳动教育课程的收获(多选)选项频率百分比(%)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14075.8学会了很多劳动技能13070.3明白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10054.1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9551.3其他5027.0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从行动上对学生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在意识上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5.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学校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加快劳动教育的落实。本文调查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开设情况。结果显示,43.18%的情况下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依据是国家政策文件,例如,《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进行劳动教育的几种途径,包括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四个方面;40.91%的情况下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劳动技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是以学生主体性学习为主线,分为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意领域等几个方面;27.27%的情况下是依据地方教育部门规定。而根据学校特色开设的仅占18.18%。可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在按照文件、标准、规定等的要求开展的。另外,笔者以“贵校未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原因有哪些?”为题,对教师进行访谈,结果如下。教师D:“我们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是因为政府文件中虽然有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再加上学校也没有专门的领导负责此项事宜,所以劳动教育课程迟迟没有推动。”教师F:“学校虽然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计划,但是因为教师数量有限,而且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也缺乏精力开展。所以迟迟没有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工作。”图4劳动教育课程开设依据6.劳动教育课程教材配备情况分析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材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中心和关键的作用。通过调查学校是否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以及使用的是何种教材,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表5-8显示,36.36%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29.55%的学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还有34.09%的教师不清楚学校有没有使用劳动教育课程教材。由此可见,虽然教育部一直提倡要重视劳动教育,但政策在自上而下落实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达到效果。因此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者,笔者又对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的学校进行了进一步调查。通过调查教材所属类别,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劳动教育课程教材的权威性。结果显示,65.91%的教材是部编教材;16.82%的教材是省定教材;14.55%的教材是学校自编教材。可见,在专门使用劳动教育课程教材的学校中,大多数使用的是部编教材,只有少部分使用自编教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在选定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方面,大多数学校的选择还是比较科学的。表5-8学校是否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选项频率百分比有5129.55%没有6336.36%不清楚5934.09%图7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所属类别7.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情况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授课质量。通过调查劳动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情况得知,大多数劳动教育课程主要由班主任授课,占比高达42.73%;其次科任教师授课也比较多,占比35%;还有一部分由专任教师授课,但占比较少,仅为20.45%;另外,学校偶尔也会请校外相关行业人士和相关家长来学校授课。总体来看,劳动教育课程授课教师队伍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图11劳动教育课程授课教师8.学校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方式科学系统的评价方式能够使课程建设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调查学校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方式,发现43.36%的课程评价方式是以口头评价为主,口头评价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口头评价方便快捷,但是评价相对浅显表面;37.56%的是以成果展示为主,成果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但是这种方式要基于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17.76%的是以档案袋评价为主,档案袋评价能够兼顾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真实的呈现学生的学习表现与结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能力,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15.91%的是以活动表现为主,活动表现有利于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提供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整体来看,大多数学校以口头评价方式为主。学校应该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进而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图13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分析1.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所处阶段《意见》中指出,加快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但是,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各个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所处阶段也不同。通过调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所处阶段发现,有一部分学校还未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占比约36.36%;有一部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正处在筹备阶段,占比20.45%;还有一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了,占比约25%;而只有2.28%的学校处于完善阶段。总体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还正处于初级阶段,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8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阶段2.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进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既表达着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承诺,更肩负着实现国家教育理想、推进社会进步的责任。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载体。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至关重要。通过调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结果如下。表5-12显示,20.45%的教师认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进展很顺利;20.45%的教师认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进展一般;56.82%的教师不了解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教师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关注度不够,也反映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在学校的地位和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只有2.28%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进展不顺利。在进展不顺利的学校中,进一步调查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顺利的原因。42.73%的学校是因为专职教师不足;35.91%的学校是因为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19.09%的学校是因为没有专门的建设场地;14.55%的学校是因为专项资金支持不够。由此可见,专职教师的不足以及系统性课程内容的缺乏,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难以保证。表5-12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进展选项频数百分比(%)顺利3520.45一般3520.45不顺利52.28不清楚9856.82图9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顺利的原因3.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政策的引导,很多学校开设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通过调查,发现29.55%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一般;34.09%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不好;只有18.18%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效果持消极态度。表5-13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选项频数百分比(%)好3118.18一般5229.55不好5934.09不清楚3118.184.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途径《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途径,包括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四个方面。通过调查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途径,发现48.64%的学校是以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20.45%的学校是以设置劳动周的方式;18.18%的学校是通过制定学期劳动任务清单;15.91%的教师是通过组织劳动成果展示。由此看来,大多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以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方式;其他途径和方式占比明显偏少。虽然劳动教育课程能够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们传递劳动教育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劳动技能。但是学校还是应该拓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途径,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例如,通过课程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劳动的基本知识;通过活动、比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也可以与一些传统节日结合,使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等等。图12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途径二、主要问题分析(一)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S市多所小学,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意见》中指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并规定了相应学段的劳动时间和要求,但是没有相关的文件强制要求必须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所以很多学校没有将劳动教育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规划中。课程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工作。涉及领导小组、教师团队等多个群体,也涉及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个方面。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发展进度。通过调查学校是否召开过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会议、学校是否成立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部门或组织、学校是否有分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校领导等内容,旨在从各方面了解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表5-14显示,59.09%的学校没有召开过有关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会议;70.45%的学校没有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部门或组织;63.64%的学校没有分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校领导。由此可见,大多数学校没有召开过有关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会议,也没有专门的领导和组织负责管理课程建设的相关事宜。整体看来,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在各学校所受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切实加强学校对劳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机构和人员承担推进劳动教育的职责任务,进而整体提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表5-14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选项学校重视程度是否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百(%)是否召开过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会议7140.9110259.09是否成立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部门或组织5129.5512270.45是否有分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校领导6336.3611063.64另外,通过访谈得知,有些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了劳动教育的一些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动教育的开展,但也存在课时少、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以下是与某学校领导的访谈记录。我:咱们学校是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呢?学校领导: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我:咱们学校没有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原因是什么呢?学校领导:一方面,教育部在去年的时候才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并且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开设专门劳动课程。另一方面,当时学校已经在高年级学段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涉及了劳动教育的一些内容。所以就没有再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不佳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实施情况却不佳。笔者所在实习的学校是S市某区的重点小学,课程设置很全面。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该校开设有劳动教育课程,并且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场所——劳技室。但在具体实施时,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般情况下,授课教师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很多时候备课就是从网上找一些图片,七拼八凑做成PPT,上课给学生讲授,讲完课程之后就让学生上自习。而在备课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辨别网上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导致课程内容的专业性不足;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很难把握所教内容是否与学生年龄特点契合。另外,有的任课教师直接将劳动课占用,上成自己所教的科目。本身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就少,再加上其他科任教师占课,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徒有其表,流于形式。可见,教师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效果。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专职教师数量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得出以下结果。认为专职教师不足是影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因素的有109人,占比54.5%,超过半数;另外,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17<0.05,专职教师不足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专职教师的缺乏是影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因素之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需要扩大学校专职教师数量,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加深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上课的质量和效果;另外,也可以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指导工作。交叉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如何总计好不好专职教师的数量选择计数2485109百分比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如何内41.4%59.9%54.5%未选择计数345791百分比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如何内58.6%40.1%45.5%卡方检验值自由度P(双向)精确显著性(双向)精确显著性(单向)点概率皮尔逊卡方5.6711.017.019.013连续校正4.9501.026似然比(L)5.6681.017.019.013Fisher精确检验.019.013线性关联5.6431.018.019.013.007有效个案数200(三)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课程评价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测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方式。一门课程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通过对课程评价体系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得出以下结果。认为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因素的有102人,占比51.0%,超过半数;另外,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00<0.05,说明课程评价体系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因素之一。虽然有些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在课程表中有所安排,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升学考试中非考试的科目,很多学校便对课程评价这一环节有所忽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口头评价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很难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要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首先,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注意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和课程表现的评价;同时,让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保证课程评价的全面性。交叉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如何总计好不好课程评价体系完善程度选择计数1785102百分比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如何内29.3%59.9%51.0%未选择计数415798百分比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效果如何内70.7%40.1%49.0%卡方检验值自由度P(双向)精确显著性(双向)精确显著性(单向)点概率皮尔逊卡方15.3781.000.000.000连续校正14.1801.000似然比(L)15.7131.000.000.000Fisher精确检验.000.000线性关联15.3011.000.000.000.000有效个案数200三、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客观的外部因素和学校的内部因素等,同时也涉及家长、老师、学生等不同群体。接下来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课程建设师资团队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专职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很少,很多情况下劳动教育课程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代替上课。由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精力有限,本身的课时量以及工作任务量相对就比较满。在对待劳动教育课程时便很难做到全心投入,更多是完成任务的心态。并且,在学校中,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没有学科课程地位高,学校也没有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之中,或者相应的支付教师一些加班费,这便使得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虽然在观念上,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劳动教育比较重要,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这对于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这便导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缺乏精心设计,教学流于形式,也不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另外,校长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速度。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校领导负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也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和组织,这便导致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进度缓慢。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团队的缺乏,一方面会导致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对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到位,影响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造成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忽视。而且,缺乏专门的部门或组织监督其落实和运行,也会使得劳动教育课程管理缺乏规范性。(二)考试招生制度我国实行自上而下高度统一的教育制度。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不可否认,应试教育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流方式。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从小就进入竞争赛跑的模式,面对一个又一个升学的压力。在这样的实际大背景下,学校也会更加重视升学考试中重点考查的科目,忽视非考试科目。然而,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偏向实践性的课程,既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也不是评优加分的特长项目,自然在学校中不受重视。老师们授课便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学生面对这样类型的课程时,也更多以玩乐的心态。再者,很多主科目的学习量和任务量已经让很多学生觉得压力山大,也更难有精力和心思探究其它内容了。所以,虽然国家文件对劳动教育的规划和要求很明确,但由于当前教育制度的限制,在实际落实中仍还有很长的路。(三)专项建设资金课程建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大多数情况下,学校依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财政情况和学校的财政情况,投入资金作为课程建设的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偏向实践性,需要相应的劳动实践场地做支撑,仅是劳动场地的建设便需要大量的资金。另外,劳动教育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课程的研发、建设和实施等方面也需要资金的支持。本身地方的教育经费有限,再分配到具体某学科建设的专项资金更显匮乏。再加上劳动教育课程在大多数学校受不到应有的重视,真正落实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资金便更少之又少。缺乏资金的支持,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进度就比较缓慢。有的学校虽然开始筹备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但是因为资金紧张,也迟迟没有推进;也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任务,搞形式主义,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如同虚设。(四)课程建设保障机制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课程保障机制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建设的进度及效果。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效果。如果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到重点管理内容的范畴,学校领导便会给予劳动课程更多关注,加快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进度。然而,大多数学校没有将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加入到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中。虽然有个别学校有相应的课程评价,很多情况下,也都是以口头评价为主,再加上一些成果展示。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评价的内容不够广泛,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劳动成果等各个方面。另外,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置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无论是从课程质量、课程创新等方面,还是从评优评先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这便使得教师从态度上便不够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备课、上课也就不太认真、用心,课程效果便难以保障。第六章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优化对策分析一、建好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团队前文提到,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然而课程实施效果却不佳,究其原因,主要与学校教师有关。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教师队伍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水平。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专职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很多时候都是由班主任或者学科老师代替上课,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增加学校专职教师的数量首先要保证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数量,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专职教师数量的保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方面,在校外聘用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专职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培养专职老师,专门负责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学校要定期开展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而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一方面,要培训教师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也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对教师展开培训,带领教师设计课程。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举行课程学习交流会,将教学效果优良的案例呈现出来,一起观摩探讨学习。总之,尽可能多方面多形式的组织培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通过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能够加深教师对课程的体会,提升教师的课堂专业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改善劳动教育课程走流程、不深入的现状。二、增加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任何学校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专项资金的支持。劳动教育课程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是建立在一定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教学场地的建设,还是引进专业的劳动行业人士,都需要不少资金。通过调查发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进程缓慢很大程度上与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有关。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劳动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健全经费机制,统筹中央、省级奖补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重点支持校内劳动教育场所、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的有效机制。学校可以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做好物质基础。当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物质保障足够充足时,有利于加快课程建设的进度,也有利于达到更好的课程建设效果。三、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对有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也是对课程效果的一种检验。《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并加强督导检查和质量评估。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是否按照标准实施、实施效果如何等,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对课程效果的检验。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综合评价体系,制定相关的要求和细则,同时展开定期检查,提高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进而督促课程的落实,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一方面,从内容上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包含劳动态度、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课程成绩纳入到学分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重视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及多元主体的评价。一方面,要增加学期中对学生的评价次数,有利于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用多元主体评价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能够有效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片面性。最后,加强各方力量的督导。学校应该安排相应的部门或组织检查和督促课程评价体系的落实。四、健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相关的保障机制作为支持。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有的学校开展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是由于课程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陕) 008-2019 同心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 《设计批评》课件
- 财务政策与流程再造计划
- 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计划
- 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习题课件人教
- 2024-2025学年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卷28.1 锐角三角函数 达标训练(含答案)
- 生产计划中的资源配置
- 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范本
- 品牌重塑的时机与策略计划
- 医疗健康大数据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食品安全)
- UML校园卡管理系统(共18页)
- 干、湿球温度与湿度对照表
- HDPE管材规格表
- 维修确认单(共4页)
- 典型的化工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 课堂教学问卷调查(学生).
- 挖掘机液压系统讲解课件
- 管道安装工程清单价格
- 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检测报告
- 粤西茂名许氏源流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