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董三齐传》《祭杜子美文》《游大观亭故址记》逐字翻译(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董三齐传[明]辛广恩①公讳(旧时指死去的尊长的名字)三齐,字表渤,别号膺赐。性纯孝,事(侍奉;服侍)父母,未尝疾言遽色(疾:快,急速;遽:仓猝,急。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问安视寝,虽(即使)严冰溽(潮湿)暑,弗少(稍微)懈。岁乙丑,予与公偕试郡中(各郡于岁终讲武校猎以简选材勇之士为郡试)。夜半闻扣(敲)户(门)声甚急,趋(快走)启(打开)视,得母病家报(家信)。公仓皇燃火促装(催促整理行装)。诸同人慰止之,公泣曰:“功名岂重生(使……重生)我者哉?”遄(快速)驰归。父病昼夜侍榻前浣(洗)牏(床板)拭(擦)秽(脏衣服)衣不解带者旬(十天)余。及殁(去世),公躃踊①(捶胸顿足)哀痛,柴毁骨立(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几灭性(失去性命)。与弟二人同居,事母无私蓄,事叔父如父,抚族子弟如子弟。译文:董公的名字叫三齐,字表渤,别号膺赐。董三齐性格单纯、孝顺,侍奉父母,不曾言语神色粗暴急躁。问候、侍奉父母的礼节,即使严寒的冬天,潮湿炎热的夏天没有稍微的懈怠。乙丑年,我跟董三齐一起参加郡试,半夜的时候听到敲门声很紧急,董三旗快步疾走,打开一看,原来是有人送来一封母亲病急的家信。董三齐仓促之间点燃蜡烛,催促整理行装,一起的人安慰阻止他,董三齐流着眼泪说:功名难道能使我重生吗?董三奇快速奔驰回家。父亲生病了,董三齐从白天到晚上侍奉在榻前,洗床板擦拭脏衣服,董三奇衣服没有解开衣服十多天。等到父亲去世,董三齐捶胸顿足,痛苦极了,因为过度的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差一点失去了性命。董三齐跟弟弟两人同居,侍奉母亲没有私自的储蓄,侍奉叔叔就像侍奉父亲一样,安抚同族的子弟就好比对待自家的子弟一样。②为人坦易(平易近人)和平,与乡人居,即市井负贩,未尝不折节(屈己下人)礼下(礼待)之。然介(节操)不可夺(改变),少年负(凭借)才者,喜放言(肆无忌惮地发言论)谑论(戏说),当公前则扪舌(握住舌头,指不说话)而退。译文:董三齐为人平易近人,性格平和,与乡里的人待在一块儿,即使是集市上的那些商贩,未尝不不屈己礼待他们。然而,节操是不可以改变,有些少年凭借着才华,喜欢肆无忌惮的发表戏说的言论,但是他们面对董三奇的时候了,就不说话退下去了。③庚辰岁(收成)大歉(欠收),粥饘(煮粥给……吃)饿者。日集数百人,全(保全)活(救活)甚众。盗起,焚人庐舍,延(蔓延)公庄,无积薪,争率其党(乡里人)徙(搬走)之,曰:“乃公家世忠厚,吾侪(我们)安忍火(让……起火)其居哉?”译文:庚辰年的收成了是不丰收,董三齐煮粥给饥饿的人吃,每天聚集几百人,保获救的人很多。盗贼兴起,烧人房屋,蔓延到董三齐的府邸,董三齐家没有堆积的柴火,但是乡里的人争着搬走了他家那些容易起火的东西,他们说:董三齐家世代忠厚,我们怎么忍心让他们家起火了呢?④公登(考中)崇祯庚午乡试,三上春官②(礼部)不第(没考中)。今母老,乃谒选(官吏赴吏部应选)司理大同,奉(奉养)母往。抵官,明日有所市易(购买),胥吏(小吏)循(按照)旧例以官价进(购买),公正色(神情严肃)曰:“焉(哪里)有攫取(掠取)市货(市场上的财物)以徇(谋求)已私者乎?”禁官价无复用。平反冤狱(案件)以数百计。钦犯(皇帝朱笔御批的犯人)数十案,屡以轻拟(打算)驳审(驳问审讯),公执议不挠,曰:“法如是足矣。若求多焉,是深文③(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也。”卒(最终)如(按照)公议。辘轳会首李文才等歃血(发誓)谋不轨,公单骑觇(侦查)贼,廉(视察)其状,扑灭之。译文:董三齐在崇祯庚午乡试考中,但是三次上礼部考试没有考中。现在母亲老了,董三齐于是赴吏部应选司理大同,带着母亲一起前往,以便奉养。懂传奇。董三齐到职,次日有采购事宜,官府中的小吏遵从惯例按照官价采购,董三齐神色庄重地说:“哪里有掠取市场上的物资来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呢?”从此官方的价格不再用。董三齐平反的冤案有几百件。皇帝朱笔御批的几十个案件,多次因为因为处罚太轻打算驳回审问,董三齐执意不屈从,说:法律像这样公正就够了。如果想要追求更多的处罚。这是严峻的表现。最终按照董三齐的建议没有重审。辘轳会首李文才等人发誓图谋不轨,董三齐独自骑马侦查,视察他的实情后扑灭了他们。[注]
①躃踊:捶胸顿足。②春官:礼部的别称。③深文: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趋启视
(2)公单骑觇贼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未尝不折节礼下之()A.屈己下人
B.鞠躬致敬
C.改变节操
D.调和争执(2)争率其党徙之()A.移居
B.搬走
C.调动
D.流放17.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父
病
昼
夜
侍
榻
前
浣
牏拭
秽
衣
不
解
带
者
旬
余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抵官,明日有所市易,胥吏循旧例以官价进,公正色曰:“焉有攫取市货以徇已私者乎?19.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围绕董三齐坚守原则这一品质,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5分)15.(2分)(1)疾行(2)侦察16.(2分)(1)A(2)B17.(3分)答案示例:父病/昼夜侍榻前/浣牏拭秽/衣不解带者旬余评分说明:错一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18.(5分)答案示例:董三齐到职,次日有采购事宜,官府中的小吏遵从惯例按照官价采购,董三齐神色庄重地说:“哪里有掠取市场上的物资来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呢?”评分说明:补充主语、“明日有所市易”“胥吏循旧例以官价进”“焉有攫取市货”“以徇己私者乎”共5点,1点1分。19.(5分)答案示例:坚守原则是董三齐身上尤为珍贵的品质。当得知母亲患病时,他放弃科考,整装归家,选择尽孝。他禁用官价采购,不徇私利,维护公义。面对钦案,他不屈从朝廷批复,坚持法律的公正性。而他的坚守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周围的人和事:家族和睦,公正得到维护。人生中,功名与亲情、公与私、权与法的权衡取舍总是困难的,董三齐始终坚守孝悌、公义、公正等原则,未改变其节操,这一品质值得称颂。评分说明:表现坚守原则的具体事例,概括完整准确1件给2分,概括完整准确2件给3分。对人物坚守原则的评价准确,2分。(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20-23题。(13分)甲祭杜子美文[明]朱椿①先生距(离开)今之世数百余年,而成都草堂之名,至今日而犹传。予尝纵观(全面观察)乎万里桥之西,浣花溪之边,寻草堂之故址,黯衰草兮寒烟,是以(因此)不能无所感也。于是命(吩咐)工构(建造)堂,辟(开)地一廛(一亩半),匾(题匾额)旧名于其上,庶几(希望)过者仰慕乎先贤。译文:杜甫先生离开今天已经有几百年了,成都草堂的名气了,到今天了还是流传下来的。我曾经全面的观察万里桥的西边,浣花溪的旁边,寻找草堂的旧址,发现了那里一片衰迷的凄草,一片寒烟,因此不能不有所感叹。于是我吩咐工匠建造草堂,开辟一亩半的土地,然后把成都草堂的名字提在匾额之上,希望经过这里的人能够仰慕先贤的丰功伟绩。②然人之所传者,先生之遗编(留下的诗文)也,而予之所羡者,盖以先生一饭之顷(喻指短暂的生命),而忠君爱国之惓惓(深切思念)。虽其出巫峡,下湘川,固不恋恋于此,而先生之精神,犹水之在地,无所往而不在焉。译文:然而人们所记住的是杜甫先生遗留下来的诗文,但我所仰慕的,大概是先生短暂的生命里面却有着忠君爱国的这样一种深切的思想。虽然长江水出巫峡下湘川,本来不留恋这里的一切,但是先生的精神呢,就像水在土地里面到处都存在的。③爰(援引)矢词(正直之言)于翰墨(诗文),写予心之悁悁(忧闷)。临(对着)风酾(斟满)酒,尚(希望)其来(告慰)旃。译文:先生在诗文里面援引正直之言,抒写心中的忧闷。我对着风斟满了酒,希望能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乙游大观亭故址记[清]吴汝纶①余幼即(就)知大观亭为皖城名胜之区,长而闻名贤登是亭者多吊(凭吊)余忠宣之墓,又意亭之所以名附余公而名(闻名)也,独恨(遗憾)未得一睹其胜(优美)。今年应试皖城,始(才)从(跟随)方先生存之游其地。四山回旋,长江接天,览其风景,慨然(慷慨)想见当时之盛。而亭址废为军垒,思求胜迹,荡然尽矣。惟余公之墓,为前中丞彭公重修,丰碑高冢,一(完全)如囊昔(以前)。相与(一起)低徊凭吊,久之乃(才)归。译文:我小的时候就知道大观亭是皖城的名胜,长大了听说有名的人登上这座亭子大多是来凭吊余忠宣的坟墓,又想到大观亭的名气是依附于余忠宣的名气而闻名的,只是遗憾不能一睹其优美的盛况。今年我到皖城参加考试,才跟随方存之先生游览这个地方。大观亭四面环山,长江一直延伸了天边,游览这样的风景名胜,我慷慨的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但是停止大观亭的地址废弃变成了军营,想寻求以前的盛况荡然无存。只有余忠宣的坟墓,被前中丞彭公重新修建,高大的墓碑,凸起的坟墓,完全像以前一样,我与方先生一起徘徊凭吊,很长时间才回家。②夫亭之废久矣!今日之游,非震(心动)于其昔日之名耶?然求其胜迹,已无一存,更(再)阅(经过)异时,谁复知有是亭者!若余公之墓,则虽无彭公之修治,吾知千百年后,必有凭其墟(坟墓)而吊(凭吊)者矣。而中丞理墓时,曾(却)不及(没涉及到修理)是亭。意者园林台榭之盛,固不如忠义之气之感人深欤?抑(还是)有所附而名者无不亡,惟其所以名者为可久耶?然则非有不朽之实,虽盛名震耀(震耳耀目),未有不终归混灭者也,独是亭也欤!(有删节)译文:大观亭废弃已经很久了!今天的游玩,难道不是因他往日的名气所动吗?然而,想要探寻它的盛况,已经没有一处存在,再过一段时间,谁还会知道有这座亭子?像余公的坟墓,即使没有彭公的重修整治,我知道千百年之后必定会有凭借他的坟墓而凭吊的人。中丞在修理坟墓的时候,却没有修理这座亭,难道是想到园林台榭的盛况本来就不如忠义之气感人至深?还是因为停止有所依附而闻名的事物最终没有不消亡的,只有那些有名副其实的才可以长久?既然这样,那么没有不腐朽的事物,即使是曾经震耳耀目的事物最终总归是有消失的时候,难道只有这一座亭子是这样吗?20.甲乙两文都谈及“湮没”和“留存”的话题。请梳理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3分)文本
话题湮没留存甲文先生之人草堂之名草堂之址先生之诗和
(1)
乙文亭墓地园林台榭(2)(3)不朽之实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盖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交代原因。B.“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乃”是“才”的意思,表示时间晚、历时长。C.“则虽无彭公之修治”:“虽”是“即使”的意思,推进了深一层的思考。D.“独是亭也欤”:“独”是“唯独”的意思,表示所涉对象只是一个特例。22.比较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析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及作用。(4分)23.甲乙两文都围绕“存废”展开议论,但议论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4分)20.(3分)(1)先生的(爱国)精神(2)忠义之气(3)依附他物获取的声名21.(2分)D22.(4分)答案示例:甲乙两文画线句所写景物一则衰飒,一则壮阔,都与作者情感表达有关。甲文画线句以“衰草”“寒烟”写出故址的萧索荒凉,令人感伤,引发了作者对先贤故居已然不存的感慨,为后文重筑草堂的举措铺垫。乙文画线句通过写群山、长江、高天等壮阔之景,气象恢宏,引发对昔日大观亭盛况的悬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 25年公司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 2025日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B卷)
- 2025年国际商业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与选择
- 2025关于建设局《合同价款结算管理》和《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及
- 2025起重机械租赁合同
- 2025年院线经营项目建议书
- 2025网站信息会员信息服务合同书样本
- 2025广告公司收购合同范本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运动康复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2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国开(内蒙古)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答案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 深信服SDWAN产品介绍
- JT∕T 1431.3-2022 公路机电设施用电设备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 第3部分:公路隧道照明系统
-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使用管理办法模板
- 五年级奥数教程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课堂PPT)
- 湿式报警阀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记录
- MATLAB中的abc-dq相坐标变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