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表是亚里士多德列举的某地的公职(部分),此地最有可能在古代的()职位数量(每个职位)产生方式任期(年)执政官、雅典娜司库、城市法监10抽选1呈案人、路监、派驻外邦代表5抽选1军队司库、祭祀钱财监管人、井泉监管官1票选4A.埃及B.印度C.美国D.雅典【正确答案】D【详解】据题干“下表是亚里士多德列举的某地的公职(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公职的产生方式和任期与古代雅典的官职制度相符,D项正确;古代埃及是法老统治的专制国家,没有这种通过抽选和票选产生公职人员的制度,排除A项;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政治权力集中在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手中,也不存在这样的选举公职人员的方式,排除B项;美国是近代国家,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古代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2.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是()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C.众生平等,低种姓的人可以入教D.城市兴起,争取自由和自治【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为逆向思维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众生平等,低种姓的人可以入教”属于古印度时期佛教的主张,C项符合题意;“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封君封臣制,排除A项;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排除B项;“城市兴起,争取自由和自治”属于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3.这个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律发展的《查士丁尼法典》。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B.查理曼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正确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律发展的《查士丁尼法典》”并结合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因此为拜占庭帝国,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是前336年~前323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往,排除A项;查理曼帝国指的是查理曼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未制定影响后世的《查士丁尼法典》,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排除C项。故选D项。4.“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材料中“新时代”是指()A.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实现统一B.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D.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正确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他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C项正确;5世纪,大和政权实现统一,排除A项;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排除B项;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5.“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材料反映的思想是()A.神权至上B.人文主义C忍耐顺从D.苦行禁欲【正确答案】B【详解】据材料“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可知,材料出自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人、肯定人的人文主义,B项正确;神权至上是强调以“神”为中心,而材料强调的是“人”,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忍耐顺从是佛教思想,排除C项;苦行禁欲是信仰思想,与材料“人文主义”不符,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现世幸福,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有出现过发展得如此迅速,蓬勃的全球贸易。以前既没有涵盖东、西两个半球的贸易网络,地球这边发生的事,也不可能干扰另一边的社会进程......此举开启了全球化的时代。”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帝国的扩张C.新航路开辟D.互联网技术【正确答案】C【详解】材料题干“涵盖东、西两个半球的贸易网络”和“开启了全球化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与美洲、亚洲之间的联系加强,形成了全球性的贸易网络,标志着全球化时代的开始,C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影响的是欧亚大陆部分地区,未开启全球化的时代,排除A项;罗马帝国的扩张主要影响的是欧亚大陆的部分地区,未开启全球化时代,排除B项;互联网技术是现代全球化的推动力,不符合材料中“过去”的时间背景,排除D项。故选C项。7.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后,即被印刷成几百份并被分送到当时的13个殖民地。各地人民纷纷涌上街头,载歌载舞。这说明《独立宣言》的发表()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B.标志着独立战争的胜利C.推动了北美独立运动D.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正确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各地人民纷纷拥上街头,载歌载舞,教堂更是以彻夜不停的钟声,欢庆自由的来临。”可知,该材料主要是《独立宣言》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了《独立宣言》。向世界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而独立,成为独立和自由的美利坚合众国。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志,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独立日,C项正确;《独立宣言》的发表是北美独立运动的重要标志,但真正终结英国殖民统治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斗争,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独立战争的胜利,排除AB项;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路线:欧洲-美洲-非洲-欧洲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C.美国人是“三角贸易”主要经营者D.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欧洲殖民者通过奴隶贸易获得巨额利润,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欧洲人从事的三角贸易路线是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再从非洲将黑人奴隶贩卖到美洲,最后回到欧洲,排除A项;最先从事奴隶贸易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英法后来居上,英国是从事奴隶贸易的主要国家,排除C项;三角贸易带给非洲的是长期的贫穷和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亚非拉,排除D项。故选B项。9.“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隐患”最有可能来自()A.英国的殖民统治B.种族歧视的烙印C.三权分立的政体D.民主共和的思想【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和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B项正确;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英国的殖民统治已被推翻,排除A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排除C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带有民主共和的思想,这是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排除D项。故选B项。10.“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这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之所以说它“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因为它()A.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B.是欧洲法学的渊源C.是后来许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D.奠定欧洲民法基础【正确答案】C【详解】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后,成为后来许多国家民法参照蓝本,它表明,这部法典不仅影响了法国,还成为了其他国家制定民法时的参考,从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C项正确;“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作用,排除A项;罗马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B项;罗马的《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1.某班举行历史主题故事会,下列故事会的主题正确的是()A.梵高-“天才作曲家的故事”B.福特-“发明汽车的故事”C.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D.达尔文-“进化论的故事”【正确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D项正确;梵高是荷兰画家,不是作曲家,排除A项;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排除B项;瓦特改良蒸汽机,不是发明蒸汽机,排除C项。故选D项。12.史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史论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和评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B.1864年英、法、德等国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第一国际”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正确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史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史论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和评论可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分析和评论,属于史论,C项正确;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真实记录,属于史实,排除A项;1864年英、法、德等国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第一国际”,是关于“第一国际”的真实记录,属于史实,排除B项;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是关于巴黎公社的真实记录,属于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3.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材料中“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改革()A.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等C.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D.实现富国强兵,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正确答案】C【详解】据题干“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意味着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封建残余,C项正确;“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的是改革面向未来的一面,是积极进步的一面,排除A项,“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等同样是改革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作用,是面向未来的表现,排除B项;“实现富国强兵,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也是从积极的角度说明改革的进步性,是面向未来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4.“1873年,日本一些洋学家和思想教育界名流成立了“明六社”,创办机关刊物《明六杂志》,提倡自由主义、欧化主义,对人民进行启蒙教育。”这说明日本正在经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彼得一世改革D.倒幕运动【正确答案】B【详解】据材料“1873年,日本一些洋学家和思想教育界名流成立了“明六社”,创办机关刊物《明六杂志》,提倡自由主义、欧化主义,对人民进行启蒙教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一些洋学家和思想教育界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等,B项正确;646年日本大化改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是在俄国进行,与日本无关,排除C项;倒幕运动在明治维新前进行,排除D项。故选B项。15.美国内战前,人们常用“UnitedStates”来表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内战后,人们通常以“theUnitedStates"来表示。“UnitedStates”由复数名词变成了单数名词。这一变化意在说明南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B.维护国家统一C.推翻英国殖民统治D.缓和南北矛盾【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美国内战之前“UnitedStates”这两个单词通常是被用作复数名词的。在美国内战后之后,“UnitedStates”变成了一个单数名词。说明政府的单词由复数变成了单数,说明政府只能有一个,意在说明美国内战推进了国家的统一,中央的权力与地位加强,这一变化说明南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B项正确;美国内战通过废除黑人奴隶制,从而缓和南北矛盾,最终实现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排除AD项;美国独立战争的目的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C项。故选B项。16.美国国际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指出“木头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其中“木头”指的是()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D.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木头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头”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德国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超越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影响力和经济上影响力的不平等,海外殖民地也远远少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为瓜分世界矛盾日益尖锐,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从而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一战,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项正确;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题干“木头是深层原因”不符,排除A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军事竞赛,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题平木头是深层原因”不符,排除C项;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史称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与题干木头是深层原因”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7.“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材料表明()A.战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B.战争削弱欧洲的经济力量C.战争使欧洲走向帝国主义阶段D.美国加入战争,成为世界霸主【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力量,B项正确;一战后各国无产阶级组织开始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资本主义的压迫,一战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但材料“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排除C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逐渐崛起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加入战争,成为世界霸主”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8.“1917年震撼世界的革命爆发了,在阿芙乐尔号隆隆的炮声中,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材料中的“革命”是()A.二月革命B.美国内战C.十月革命D.法国大革命【正确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17年震撼世界的革命”“阿芙乐尔号隆隆的炮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十月革命,C项正确;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材料“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不符,排除A项;美国内战发生在1861-1865年,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内战,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89年7月14日,标志事件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与材料“阿芙乐尔号隆隆的炮声”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1920年苏俄共产党员恰什金给中央的信中说:“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为改变这种局面,苏俄实行了()A.农民赎买土地B.征收粮食税C.余粮征集制D.两个五年计划【正确答案】B【详解】据题干“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果,说明农民对新生政权严重不满,甚至有可能出现武装起义,所以必须改变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B项正确;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民赎买土地,排除A项;余粮征集制导致农民粮食被夺走,激化阶级矛盾,排除C项;两个五年计划是苏联在1928年后实施的经济计划,不属于1920年苏俄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20.“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0千米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材料中“苏联人的创造”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农业集体化D.斯大林模式【正确答案】D【详解】题干“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可以判断出是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历史的兴衰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生活必需品统一分配,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引入了市场机制,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有化,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1.如下图所示,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车、汽船等交通工具开始出现B.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了生产领域C.哈格里夫斯在电灯下研制纺纱机D.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正确答案】B【详解】据题干“1870-1945年”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B项正确;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排除A项;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排除C项;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22.“自从1414年第一批街灯亮起,灯夫这一职业就存在了。他们拿着火把爬上梯子,确保夜晚的城市不至于只能由月光照亮。”使灯夫的技能不再有任何价值的发明家是()A.牛顿B.本茨C.瓦特D.爱迪生【正确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从此结束了灯夫拿着火把爬上梯子点亮街灯的历史,D项正确;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时他的三大成就,排除A项;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排除B项;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3.顾维钧在关于巴黎和会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前我们也曾想到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材料中让“日本如愿以偿”的条约是()A.《九国公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凡尔赛条约》【正确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在1919年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的权益,最终战胜国不顾中国利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所以日本如愿以偿。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最终在五四运动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所以让“日本如愿以偿”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D项正确;《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是为了调和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英、法、意、日、荷、比、葡和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国际合约,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马关条约》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的条约,与巴黎和会无关,排除B项;《北京条约》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于1860年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符合材料中关于巴黎和会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4.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该学者意在强调该国际秩序()A.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是美苏两国为主导的新秩序C.相对比较脆弱,产生了新的矛盾D.使欧洲彻底丧失其优势地位【正确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而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势必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必日益尖锐,新的争夺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相对比较脆弱;体系的分赃不均,使战胜国之间也产生了新的矛盾,C项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无法真正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苏联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并没有参与,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彻底丧失其优势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5.文明探源·智慧传承。请你和同学组成探访小组,循着历史的足迹,进行世界古典文明的探寻之旅,并完成相应任务。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以“文物会说话”为主题,搜集了下列文物图片(1)请仿照以下示例,从图③④中任选一幅,对文物进行介绍。示例:图①:嗨,大家好,我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2)将任务一中同学们搜集的图片按其所代表的文明类型分成两类。(填序号)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任务二第二组同学以“文明的互鉴交流”为主题,搜集了如下文字材料。......文明时期)各文明之间道路阻隔,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由于得不到传播,需要各文明地区自己发明。例如,农业的文明,就是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分别起源的,......再如,中国造纸术传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用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摘编自马克垚著《世界文明史》(3)据材料一概括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各文明产生与发展交流的特点。材料二帝国扩张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交汇、传播。(4)上图是8世纪中期某帝国疆界,结合该帝国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正确答案】(1)图③我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通过我,大家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发展状况图④我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因刻在十二块铜表上而得名。我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2)大河文明:①②③⑤海洋文明:④⑥(多写,少写不得分)(3)产生:多元发生,各自发展(分别起源)发展:交流缓慢,传播时间长(4)说明:阿拉伯帝国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的。(写出一个史实即可)【小问1详解】介绍:根据所学知识,图③是《汉谟拉比法典》的雕刻石柱,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介绍了汉谟拉比的社会状况。示例:我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通过我,大家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发展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图④是《十二铜表法》,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示例:我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因刻在十二块铜表上而得名。我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小问2详解】大河文明:根据所学知识,图①是中国商朝的司母戊鼎,图②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图③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图⑤是古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像,这些古国都起源于大河,属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根据所学知识,图②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图⑥是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这两个国家起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小问3详解】特点:根据材料“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由于得不到传播,需要各文明地区自己发明。”“农业的文明,就是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分别起源的,”可以得出产生的特点为多元发生,各自发展;根据材料“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用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可知,发展交流的特点是交流缓慢,传播时间长。【小问4详解】说明:根据材料二“帝国扩张造成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交汇、传播。”结合地图可知,这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例如:阿拉伯帝国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的。26.“大单元”学习可以将多个相关主题或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A《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B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目录(1)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第七单元两课课题所示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二(3)写出材料二中C处的法律文献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上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材料三类别解释制度解放是指对现行制度的重大修改、废除,或新制度的建立。民族解放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的斗争。(4)从材料三中选取一个角度围绕“解放”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或以上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正确答案】(1)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独立(或独立战争)(2)工业革命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3)《权利法案》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观点一:制度解放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观点二:民族解放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小问1详解】补充:根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六单元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故A处内容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结合所学可知,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其中第18课讲述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它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B处内容为独立(或独立战争)。【小问2详解】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小问3详解】名称:根据材料二时间轴信息“法律文献“1689”并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共同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和法律保障;《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等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小问4详解】观点一:根据材料三“制度解放是指对现行制度的重大修改、废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度解放是指对现行制度的重大修改、废除,或新制度的建立,这通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重大内部变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提炼出观点一:制度解放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然后,围绕观点论述,论述可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从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影响、从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世界的影响、从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观点二:根据材料三“民族解放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解放则通过外部抗争,恢复国家主权,为国家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可提炼出观点二:民族解放推动社会发展与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