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音韵美是指诗人在描写音乐时,能体现音乐的韵律。让读者在读诗时能感受到浓浓的韵味。在古代音乐的音响只存在于一刻,(),无法记录下来而原音再现,并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古贤们便将诗与音乐结合起来,。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则是古代诗歌音韵美的经典之作。三首诗()而又互相渗透,如《李凭箜篌引》,利用听者的感官理解来描写箜篌的绝妙;《琵琶行》,通过各种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声音来描绘琵琶女之琵琶音;而《听颖师弹琴》,通过对形的描绘而让读者想象出音乐的绝妙;三者皆写音韵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古来,描写声音的诗歌数百首,而独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三首最具代表():白香山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韩退之笔下的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昙花一现独一无二一针见血B.转瞬即逝各有千秋恰到好处C.昙花一现各有千秋恰到好处D.转瞬即逝独一无二一针见血(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使得后人能够通过听觉器官,加以想象达到音韵的享受。B.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加以联想达到音韵的享受。C.使得后人能够通过听觉器官,加以联想达到音韵的享受。D.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加以想象达到音韵的享受。(3)文中第三段画线处所提评价,最恰当的是A.韩足以惊天,李足以移人,白足以泣鬼B.韩足以移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惊天C.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D.韩足以泣鬼,李足以惊天,白足以移人二、(9分)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并为此争论不休。(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材料二:夏文化考古中,国家形成、文明起源、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等来自不同知识体系的概念交织在一起,考古与文献传统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史学家在使用考古学成果时应避免使用阶段性学术认识来否定文献传统中的结构性特征,将洛阳盆地以外的夏遗产视为战国诸侯篡改历史的作品——这是平势隆郎作品中常见的做法,也是对考古学的误用。二里头三期呈现出来的王朝气象可能只是龙山——二里头时代数百年间一系列剧变中间一个短暂而耀眼的片段,它们丰富多彩的政治遗产却激励后人反复实践,这可能是传说时代夏王朝的真正魅力所在。(《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日]冈村秀典著,大象出版社二〇二三年版)材料三:考古遗址博物馆及其所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特征。然而遗址的直观性不强,融合着考古概念和语汇的展览语言较难理解,策展者可以从下列方面着手:(一)重视考古遗址的实体性,增强遗址的直观性。考古遗址本身即珍贵的展品。以南越国遗迹为例,那么其宫署遗址等建筑类遗迹无疑在极大地挑战公众的认识。因此,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优势是遗址的“实体性”,应该依托实体的遗址,创造直观的观赏体验。一方面,以轻松愉悦、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广大观众呈现考古遗址,缩短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另一方面,提高遗址的可读性和活力度。(二)将考古学语汇转变为展览语言。在对遗址进行展示时,应在不牺牲准确性的前提下(三)跨越时空创造共情空间。处于遥远时空框架下的考古遗址于今人而言十分陌生。而且,考古发现并非完整的古人生活的呈现,在展示南越文王墓原址顶门器时,观众可以亲手触摸(摘编自史明立《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考古遗迹博物馆展示研究——以南越国遗迹为例》)材料四:如图是公众对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满意度评价结果。通过ROS﹣TCM软件对评价文本分析,字体越大,说明词频越高,公众对其产生的印象越深刻。(取材于王新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以汉长安城未央宫为例》)(1)下列关于四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考古证明,学界中“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在构建中国上古史方面有局限性。B.二里头遗址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当务之急是开展更为扎实有效的研究。C.平势隆郎认为使用考古学成果不能以阶段性学术认识来否定文献传统中的结构性特征。D.一些建筑类遗迹不具备直观性,应依托实体遗址,多用数字化技术创造直观的观赏体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B.“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C.材料三针对考古遗址直观性不强、考古展览语言较难理解、时空距离产生陌生感等不利因素为策展者提出了一些建议。D.材料四表明遗址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较之“生态游憩”功能更加凸显。(3)下列全国各地博物馆、遗址的建造及活动,不能体现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观念的一项是A.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相继推出“少年考古记”与“万年文化•远古科技”两个主题共6个项目的精品研学课程,讲好桂林的“万年故事”。B.策展者在南越国曲流石渠遗址保护建筑屋顶之上对曲流石渠进行了数字化实景复原,使观众身临其境,像古人一样畅游在园林美景之间。C.天津博物馆开办“博趣坊——天博文化体验中心”,把传统手工制作活动带进博物馆,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形式中轻松、愉悦地参观学习,感受博物馆的精彩。D.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建成后将为居民提供集历史文化展示和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绿色生态空间,丰富公众文化体验,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三、(15分)3.(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①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①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晋将谢玄相拒拒:对峙B.君远涉吾境远:遥远C.慕容垂独全全:保持完整D.相去二十里去:距离(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众因乱而不能止因人之力而敝之C.斯亦相变之法乎知来者之可追D.坚以千余骑赴之斯亦伐根以求木茂(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B.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C.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4)两则材料中都能证明苻坚之类无“术”的一组是①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②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③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④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⑤道藜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⑥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A.①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⑤⑥(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苻坚之所以下令后退,并不完全是因为轻视敌人而是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谋算。B.在李卫公看来,淝水战中的谢玄还不足以论兵法,他能胜利是因为对手做的更不好。C.秦军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说父亲杀掉苻坚,但未成功,是因为此时秦溃不成军。D.唐太宗与李卫公讨论兵法之时,李靖正反对比、有理有据的分析令太宗十分赞同信服。(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②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7)材料一、二对淝水之战苻坚失利原因的分析是否相同?简述理由。4.(8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塞垣行【唐】崔融①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②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注】①崔融:初唐诗人。一说此诗是另一位初唐诗人崔湜所作。②沍(hù)阴:阴冷之气,凝聚不散。(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属于边塞诗,首句“溟海”指沙漠,意同岑参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B.诗中所描写的战争只是采取了突然袭击的作战方式,大军从隐蔽的山道偷袭敌军的营寨。C.诗中景物描写具有烘托作用,如十月初冬雨雪纷纷,渐渐变暗的天色更添战后幽静阴寒。D.全诗既有边塞苦寒之景又有诗人的雄心壮志,体现出慷慨激昂的格调和初唐的奋发气概。(2)本诗涉及多个典故,请举出两例。(3)请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5.(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3)子曰:“见贤思齐焉,。”(《论语》十二章)(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大学之道》)(5)游览西安,面对阿房宫纪念遗址,不觉想起《阿房宫赋》一文以“,”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五、(2)6.(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烟雨狼渡滩①淡墨①生长在南高原的我,对于北方的草原,那该是多么的神往,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可天公不作美,我们还在出发前往狼渡草原的汽车上,不断在下,好心情一下子就潮湿了。这狼渡草原的天气,地僻风欺二月天”啊!②走进狼渡滩,就走进了迷迷蒙蒙的烟雨,就走进了无边的惆怅……③狼渡滩的烟雨如梦如纱,大地朦朦胧胧的,此时放眼狼渡滩,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阴霾。烟雨蒙蒙的狼渡滩让人心生许多想象,这冷冷清清的狼渡草原,是文人落魄的地方,是少女失恋的地方④烟雨中的狼渡滩,像一幅印象派的画,一首朦胧的诗。烟雨中,雨丝很细,细得听不见声音,沾衣不湿,这时的雨,那是一定要冠以“杏花春雨”的称谓的。这种时候在江南,或许你还会无意中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在狼渡草原,一个特写的“狼”字把草原表现得十分野性⑤狼渡滩的草很浅,看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此时的狼渡滩,没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淋得草原的心都凉了,所有的词语都浓缩成一个字:冷!⑥一个潮湿了情感的日子,一个相思发芽的日子,每一片草叶上都悬挂着透明的忧伤。小草啊,该怎样去抵御这高原上的寒冷?⑦这些浅浅的小草,这些荒凉的小生命,早就没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兴,薄薄的,紧贴泥土,一抹似有若无的淡绿,被漠视,被蹂躏,那细细的腰杆要何时才能挺起尊严?狼渡滩,却把痛苦紧紧地搂在怀里,好像一切都十分正常,沉默,沉默得让人心疼。⑧但还好,这狼渡草原没有浮躁的尘埃,没有粗俗的污浊,一年又一年,依旧提起精神,照样在草原上开放羊奶奶花,开放蒲公英花、打碗花。开放金黄的蕨蔗花和白晶晶的野草莓花(在这里,柔弱的开放是多么的美丽)。这些小小的花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生命站在高原上的独白,是美站在恶的胸脯上庄严的发言!那么浓重的雾都笼罩不住它,海水一样漫上来的野草都淹没不了它,一种“嘟嘟嘟”地不断冒出来的精神。⑨这儿的小草小花活得十分艰辛,活得十分仔细,是被大自然折磨后的缠绵和坚持。在狼渡滩,都像是在踮起脚尖走路,屏声静息的。它流淌,却把情感憋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歌唱,从不为了炫耀自己去设置激流险滩。狼渡草原,忍耐、卑微、倔强!活在被忘却里,奉献在被忽略里。所有的生命都抢滩最低处。⑩狼渡滩,柔软。⑪狼渡草原是一本打开的书,它有一帧永不褪色的绿色封面。书里的字迹虽然潦草,虽然漫瀗,是荒原狂浪的大手笔。书里就用荒草般的草体书写着一个狼的神话。据说这里到处都是深深的泥沼,到处都是诡秘的草滩,牛过不去,马过不去,过去了。所以这一滩广袤的泥淖才被当地老百姓起了一个阴冷诡秘的名字:“狼渡滩”!但此后,那个神话的身后依旧是无边的泥沼,狼终究没有成为英雄,狼的故事终究没有成为史诗和图腾。后来,有一支穿灰布军装的军队勇敢地从这里穿过,狼渡滩曾经用它全部的阴险和歹毒去阻止这支军队,仅仅缴获了几截吃剩的皮带。可就是这几只穿破了的草鞋和几截吃剩下的皮带让狼渡滩的灵魂陡然亮了,狼渡滩精神陡然博大了起来。生命在死亡上・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狼渡滩从此不再萎靡!⑫狼渡滩,一本写着柔弱也写着刚毅的书。小草精神和人性光辉在这里同时升起一轮温暖的太阳!⑬一阵风,吹散了狼渡草原上的阴霾。(选自《山河呼啸》有删改)【注】①狼渡滩:位于甘肃省岷县闾井镇东部,距镇区12公里,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是定西市唯一的一片高原生态湿地。(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迷迷蒙蒙的烟雨,淋湿作者的心,他对北方草原的神往欣喜之情跌到谷底B.狼渡草原,景如其名,细如烟雾的雨在江南是温婉D.“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一味地沉默,一味地阴霾。”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手法D.文章多处采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薄薄”等叠词使文章富有韵律节奏。E.1935年9月红军曾走过位于甘肃省岷县的狼渡滩,为之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她南渡后晚年的作品,与《醉花阴》不是同一时期创作的。B.“春雨杏花”常常与“江南”联系在一起,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就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宋代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D.“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南北朝乐府诗集《敕勒歌》,《孔雀东南飞》也是南北朝乐府民歌。(3)赏析第(8)段画线句子。(4)本文为什么以《烟雨狼渡滩》为题?(5)第(1)段写狼的神话和穿灰布军装的军队勇敢地穿过狼渡滩的过往有何用意?六、(10分)7.(4分)有人曾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请结合这本书的具体内容,用你的阅读体验与感悟回答这个问题。8.你受邀在以“城镇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为何阅读《乡土中国》”为主题的论坛发言,请提出两条阅读理由。9.(6分)“天马有我,津津乐道”为主题的天津马拉松2023年10月15日轰动津城。共吸引了29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选手参赛,本次天马精心设置的路线途经7个行政区,串联起诸多天津城市地标型建筑和知名景点。充分体现出天津独特的城市风采和文化。其中1万名半程马拉松以及5千名健康跑参赛者造型各异,有天津特色的“盘头大姨”、手拿乾坤圈的哪吒、阿凡达、圣诞老人……各式新奇装扮,无不展现“哏都”人民包容、乐观和幽默。请你为天津马拉松写一段天津风采亮点介绍,并出现下列关键词中的至少两个,不超过100字。五大道民园广场海河世纪钟天津之眼鼓楼文化中心周邓纪念馆哏都七、(60分)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也没有一朵花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音韵美是指诗人在描写音乐时,能体现音乐的韵律。让读者在读诗时能感受到浓浓的韵味。在古代音乐的音响只存在于一刻,(),无法记录下来而原音再现,并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古贤们便将诗与音乐结合起来,。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则是古代诗歌音韵美的经典之作。三首诗()而又互相渗透,如《李凭箜篌引》,利用听者的感官理解来描写箜篌的绝妙;《琵琶行》,通过各种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声音来描绘琵琶女之琵琶音;而《听颖师弹琴》,通过对形的描绘而让读者想象出音乐的绝妙;三者皆写音韵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古来,描写声音的诗歌数百首,而独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三首最具代表():白香山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韩退之笔下的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A.昙花一现独一无二一针见血B.转瞬即逝各有千秋恰到好处C.昙花一现各有千秋恰到好处D.转瞬即逝独一无二一针见血(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DA.使得后人能够通过听觉器官,加以想象达到音韵的享受。B.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加以联想达到音韵的享受。C.使得后人能够通过听觉器官,加以联想达到音韵的享受。D.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加以想象达到音韵的享受。(3)文中第三段画线处所提评价,最恰当的是CA.韩足以惊天,李足以移人,白足以泣鬼B.韩足以移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惊天C.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D.韩足以泣鬼,李足以惊天,白足以移人【解答】(1)第一空,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语境“在古代音乐的音响只存在于一刻”。第二空;没有可以相比的;各有所长。语境是对三首诗的评价。第三空。恰到好处:说话和做事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应用“恰到好处”。故选:C。(2)根据“让音乐通过诗的形式渊远流传”,应说的是“通过视觉器官”;想象是指运用自身想象力来想象出某些事物。这里应说的是通过自身的想象,排除B。故选:D。(3)根据“白香山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韩退之笔下的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应是:韩足以惊天,白足以移人。故选:C。答案:(1)C(2)D(3)C二、(9分)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并为此争论不休。(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材料二:夏文化考古中,国家形成、文明起源、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等来自不同知识体系的概念交织在一起,考古与文献传统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史学家在使用考古学成果时应避免使用阶段性学术认识来否定文献传统中的结构性特征,将洛阳盆地以外的夏遗产视为战国诸侯篡改历史的作品——这是平势隆郎作品中常见的做法,也是对考古学的误用。二里头三期呈现出来的王朝气象可能只是龙山——二里头时代数百年间一系列剧变中间一个短暂而耀眼的片段,它们丰富多彩的政治遗产却激励后人反复实践,这可能是传说时代夏王朝的真正魅力所在。(《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日]冈村秀典著,大象出版社二〇二三年版)材料三:考古遗址博物馆及其所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特征。然而遗址的直观性不强,融合着考古概念和语汇的展览语言较难理解,策展者可以从下列方面着手:(一)重视考古遗址的实体性,增强遗址的直观性。考古遗址本身即珍贵的展品。以南越国遗迹为例,那么其宫署遗址等建筑类遗迹无疑在极大地挑战公众的认识。因此,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优势是遗址的“实体性”,应该依托实体的遗址,创造直观的观赏体验。一方面,以轻松愉悦、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广大观众呈现考古遗址,缩短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另一方面,提高遗址的可读性和活力度。(二)将考古学语汇转变为展览语言。在对遗址进行展示时,应在不牺牲准确性的前提下(三)跨越时空创造共情空间。处于遥远时空框架下的考古遗址于今人而言十分陌生。而且,考古发现并非完整的古人生活的呈现,在展示南越文王墓原址顶门器时,观众可以亲手触摸(摘编自史明立《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考古遗迹博物馆展示研究——以南越国遗迹为例》)材料四:如图是公众对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满意度评价结果。通过ROS﹣TCM软件对评价文本分析,字体越大,说明词频越高,公众对其产生的印象越深刻。(取材于王新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以汉长安城未央宫为例》)(1)下列关于四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考古证明,学界中“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在构建中国上古史方面有局限性。B.二里头遗址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当务之急是开展更为扎实有效的研究。C.平势隆郎认为使用考古学成果不能以阶段性学术认识来否定文献传统中的结构性特征。D.一些建筑类遗迹不具备直观性,应依托实体遗址,多用数字化技术创造直观的观赏体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B.“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C.材料三针对考古遗址直观性不强、考古展览语言较难理解、时空距离产生陌生感等不利因素为策展者提出了一些建议。D.材料四表明遗址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较之“生态游憩”功能更加凸显。(3)下列全国各地博物馆、遗址的建造及活动,不能体现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观念的一项是CA.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相继推出“少年考古记”与“万年文化•远古科技”两个主题共6个项目的精品研学课程,讲好桂林的“万年故事”。B.策展者在南越国曲流石渠遗址保护建筑屋顶之上对曲流石渠进行了数字化实景复原,使观众身临其境,像古人一样畅游在园林美景之间。C.天津博物馆开办“博趣坊——天博文化体验中心”,把传统手工制作活动带进博物馆,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形式中轻松、愉悦地参观学习,感受博物馆的精彩。D.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建成后将为居民提供集历史文化展示和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绿色生态空间,丰富公众文化体验,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解答】(1)B.“二里头遗址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错,材料一是说“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C.“平势隆郎认为使用考古学成果不能以阶段性学术认识来否定文献传统中的结构性特征”错,由材料二“史学家在使用考古学成果时应避免使用阶段性学术认识来否定文献传统中的结构性特征,将洛阳盆地以外的夏遗产视为战国诸侯篡改历史的作品——这是平势隆郎作品中常见的做法,这是作者的看法。D.“一些建筑类遗迹不具备直观性”错,材料三是说“遗址的直观性不强”。故选:A。(2)D.“遗址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较之‘生态游憩’功能更加凸显”错,材料四表明“遗址”“开放”“方便”词频高,公众更满意,由此不能得出“科普教育”功能比“生态游憩”功能更加凸显。故选:D。(3)材料三观点是考古遗址博物馆及其所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应增强展示的“公共性”,材料四的观念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增强公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C.是说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与考古无关。故选:C。答案:(1)A(2)D(3)C三、(15分)3.(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①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①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与晋将谢玄相拒拒:对峙B.君远涉吾境远:遥远C.慕容垂独全全:保持完整D.相去二十里去:距离(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众因乱而不能止因人之力而敝之C.斯亦相变之法乎知来者之可追D.坚以千余骑赴之斯亦伐根以求木茂(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DA.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B.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C.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4)两则材料中都能证明苻坚之类无“术”的一组是D①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②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③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④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⑤道藜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⑥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A.①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⑤⑥(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苻坚之所以下令后退,并不完全是因为轻视敌人而是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谋算。B.在李卫公看来,淝水战中的谢玄还不足以论兵法,他能胜利是因为对手做的更不好。C.秦军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说父亲杀掉苻坚,但未成功,是因为此时秦溃不成军。D.唐太宗与李卫公讨论兵法之时,李靖正反对比、有理有据的分析令太宗十分赞同信服。(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②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7)材料一、二对淝水之战苻坚失利原因的分析是否相同?简述理由。【解答】(1)B.句意:你率军长途跋涉踏入我境。远,从远处。故选B。(2)A.于:介词,在;介词,在。B.因:连词,因为,依靠。C.之:助词,的;助词。D.以:动词,率领,来。故选A。(3)句意: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中“敌”作动词“胜”的宾语,故在“敌”后断开;“臣故曰无术焉”中,故在“无术焉”后断开。故选D。(4)①“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是兵法对战胜的分析,排除AC,垂子宝劝垂杀坚,是慕容宝劝说慕容垂的言辞,排除B。故选D。(5)C.“是因为此时秦溃不成军”错,由“秦诸军皆溃败。坚以千余骑赴之。不果”可知。故选C。(6)①少,稍稍,展开战斗,不是……吗,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不是很愉快吗!②“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判断句;致。译文: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7)材料一,由“君远涉吾境,是不欲速战,令将士得周旋,不亦乐乎”“但却军,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众因乱而不能止”等可知,刚愎自用。材料二中,太宗提问“苻坚甚处是不善”,盖坚为垂所陷明矣,不亦难乎”来作答,即苻坚已然被陷害却不明局势的“无术”,缺少智谋。当太宗问李靖前代古人谁擅长根据实际情况“兵有分聚”时,李靖肯定了吴汉善于分兵合围的做法,即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战而不具备分兵进攻的能力。答案:(1)B(2)A(3)D(4)D(5)C(6)①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不是很愉快吗!②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用兵能合却不能分导致的。”(7)不同。材料一认为苻坚求胜心理强,刚愎自用。材料二认为苻坚不能认清形势,缺少智谋。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凡作战,不可在险狭之地与敌交战。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这样(作战)没有不胜利的,要能控制部队进退,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却临水列阵。请您稍稍后退,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苻坚的部下都说:“应当依仗淝水。我军兵多,这样做一定会万无一失,让他们渡河,逼近并歼灭他们。于是苻坚指挥秦军后撤。于是、桓伊等人。谢玄和谢琰进兵与秦军在淝水之南激战。材料二:唐太宗问:“古人临阵时出奇兵,这是变化的方法吗,多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不是谢玄善于用兵。”唐太宗回过头命侍臣挑选出《谢玄传》来阅览?”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上说:‘(淝水之战)前秦各军都溃败了。苻坚率领千余名残兵投奔慕容垂,没有实现。慕容垂一军独自得到保全。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所以我说没有智谋。”唐太宗问:“军队有分兵有聚合。前代的事迹中?”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吴汉讨伐公孙述,相距二十里,刘尚出兵合击,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这些得与失的事迹。”4.(8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塞垣行【唐】崔融①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②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注】①崔融:初唐诗人。一说此诗是另一位初唐诗人崔湜所作。②沍(hù)阴:阴冷之气,凝聚不散。(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本诗属于边塞诗,首句“溟海”指沙漠,意同岑参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B.诗中所描写的战争只是采取了突然袭击的作战方式,大军从隐蔽的山道偷袭敌军的营寨。C.诗中景物描写具有烘托作用,如十月初冬雨雪纷纷,渐渐变暗的天色更添战后幽静阴寒。D.全诗既有边塞苦寒之景又有诗人的雄心壮志,体现出慷慨激昂的格调和初唐的奋发气概。(2)本诗涉及多个典故,请举出两例。(3)请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解答】(1)B.“只是采取了突然袭击的作战方式”错,诗中还描绘了战争中的战术和技巧、小径的潜藏以及利用奇兵奇袭暗壁。故选B。(2)“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十年拿起战刀枪戟,诗人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长期流浪在海外,诗人运用了苏武牧羊的典故。(3)由“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风尘景西迫”,以及战争中军队的进退困境。“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十年操矛戟,须勒燕然石”六句,但他在战争中抛弃了文人的身份。他表示对黄河誓言的批评。最后“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并表示自己长期在海外流浪。答案:(1)B(2)①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②运用了苏武牧羊的典故。(3)首先,诗人通过描述狂风卷起的沙土和天空昏暗的景象,展示了恶劣环境下士兵们的顽强意志和勇敢精神,但他在战争中抛弃了文人的身份。他表示对黄河誓言的批评;最后,并表示自己长期在海外流浪。译文:狂风卷起滚滚黄河水,万里飞扬尘沙石。抬头望不见天空,暗淡无光度日夜。此时军队进退两难,东拒复西敌。遮挡山峦响起战鼓,秘密小径潜藏利锋。精锐骑兵突袭封锁,奇特士兵攻击暗壁。十月边塞寒冷逼人,四山寒潭阴雪积。雨雪中雁南飞迁徙,风尘势如再度围逼。曾经我致力于讨论辩解,从未懈怠读书籍。一朝放下文房四宝,十年拿起战刀枪戟。何必黄河誓言铭记,必须编石燕山铭文。可悲草原羊国臣,长期流浪在海外。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塞上的战争场景。诗人通过描述狂风卷起的沙土和天空昏暗的景象,展示了恶劣环境下士兵们的顽强意志和勇敢精神。诗中还描绘了战争中的战术和技巧、小径的潜藏以及利用奇兵奇袭暗壁。诗中的边塞寒冷,以及雨雪中南飞的雁群和风尘迫近的景象。诗的后半部分,但他在战争中抛弃了文人的身份。他表示对黄河誓言的批评。最后,并表示自己长期在海外流浪。整首诗篇用词凝练。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示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国家使命的重大,又蕴含了对战士们的赞美和对国家义务的思考。5.(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二章)(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5)游览西安,面对阿房宫纪念遗址,不觉想起《阿房宫赋》一文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解答】故答案为:(1)万里悲秋常作客(重点字:作)(2)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粟)(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省)(4)在止于至善(重点字:善)(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五、(2)6.(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烟雨狼渡滩①淡墨①生长在南高原的我,对于北方的草原,那该是多么的神往,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可天公不作美,我们还在出发前往狼渡草原的汽车上,不断在下,好心情一下子就潮湿了。这狼渡草原的天气,地僻风欺二月天”啊!②走进狼渡滩,就走进了迷迷蒙蒙的烟雨,就走进了无边的惆怅……③狼渡滩的烟雨如梦如纱,大地朦朦胧胧的,此时放眼狼渡滩,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阴霾。烟雨蒙蒙的狼渡滩让人心生许多想象,这冷冷清清的狼渡草原,是文人落魄的地方,是少女失恋的地方④烟雨中的狼渡滩,像一幅印象派的画,一首朦胧的诗。烟雨中,雨丝很细,细得听不见声音,沾衣不湿,这时的雨,那是一定要冠以“杏花春雨”的称谓的。这种时候在江南,或许你还会无意中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在狼渡草原,一个特写的“狼”字把草原表现得十分野性⑤狼渡滩的草很浅,看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此时的狼渡滩,没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淋得草原的心都凉了,所有的词语都浓缩成一个字:冷!⑥一个潮湿了情感的日子,一个相思发芽的日子,每一片草叶上都悬挂着透明的忧伤。小草啊,该怎样去抵御这高原上的寒冷?⑦这些浅浅的小草,这些荒凉的小生命,早就没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兴,薄薄的,紧贴泥土,一抹似有若无的淡绿,被漠视,被蹂躏,那细细的腰杆要何时才能挺起尊严?狼渡滩,却把痛苦紧紧地搂在怀里,好像一切都十分正常,沉默,沉默得让人心疼。⑧但还好,这狼渡草原没有浮躁的尘埃,没有粗俗的污浊,一年又一年,依旧提起精神,照样在草原上开放羊奶奶花,开放蒲公英花、打碗花。开放金黄的蕨蔗花和白晶晶的野草莓花(在这里,柔弱的开放是多么的美丽)。这些小小的花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生命站在高原上的独白,是美站在恶的胸脯上庄严的发言!那么浓重的雾都笼罩不住它,海水一样漫上来的野草都淹没不了它,一种“嘟嘟嘟”地不断冒出来的精神。⑨这儿的小草小花活得十分艰辛,活得十分仔细,是被大自然折磨后的缠绵和坚持。在狼渡滩,都像是在踮起脚尖走路,屏声静息的。它流淌,却把情感憋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歌唱,从不为了炫耀自己去设置激流险滩。狼渡草原,忍耐、卑微、倔强!活在被忘却里,奉献在被忽略里。所有的生命都抢滩最低处。⑩狼渡滩,柔软。⑪狼渡草原是一本打开的书,它有一帧永不褪色的绿色封面。书里的字迹虽然潦草,虽然漫瀗,是荒原狂浪的大手笔。书里就用荒草般的草体书写着一个狼的神话。据说这里到处都是深深的泥沼,到处都是诡秘的草滩,牛过不去,马过不去,过去了。所以这一滩广袤的泥淖才被当地老百姓起了一个阴冷诡秘的名字:“狼渡滩”!但此后,那个神话的身后依旧是无边的泥沼,狼终究没有成为英雄,狼的故事终究没有成为史诗和图腾。后来,有一支穿灰布军装的军队勇敢地从这里穿过,狼渡滩曾经用它全部的阴险和歹毒去阻止这支军队,仅仅缴获了几截吃剩的皮带。可就是这几只穿破了的草鞋和几截吃剩下的皮带让狼渡滩的灵魂陡然亮了,狼渡滩精神陡然博大了起来。生命在死亡上・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狼渡滩从此不再萎靡!⑫狼渡滩,一本写着柔弱也写着刚毅的书。小草精神和人性光辉在这里同时升起一轮温暖的太阳!⑬一阵风,吹散了狼渡草原上的阴霾。(选自《山河呼啸》有删改)【注】①狼渡滩:位于甘肃省岷县闾井镇东部,距镇区12公里,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是定西市唯一的一片高原生态湿地。(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CA.迷迷蒙蒙的烟雨,淋湿作者的心,他对北方草原的神往欣喜之情跌到谷底B.狼渡草原,景如其名,细如烟雾的雨在江南是温婉D.“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一味地沉默,一味地阴霾。”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手法D.文章多处采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薄薄”等叠词使文章富有韵律节奏。E.1935年9月红军曾走过位于甘肃省岷县的狼渡滩,为之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她南渡后晚年的作品,与《醉花阴》不是同一时期创作的。B.“春雨杏花”常常与“江南”联系在一起,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就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宋代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D.“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南北朝乐府诗集《敕勒歌》,《孔雀东南飞》也是南北朝乐府民歌。(3)赏析第(8)段画线句子。(4)本文为什么以《烟雨狼渡滩》为题?(5)第(1)段写狼的神话和穿灰布军装的军队勇敢地穿过狼渡滩的过往有何用意?【解答】(1)A.“神往欣喜之情跌到谷底,惘怅忧伤”错误,但不是跌到谷底。文中的“烟雨中我总觉得有忧伤无声地漫过狼渡草原”,而不是作者的心情。C.“比喻”错误,没有比喻修辞。故选AC。(2)D.“《孔雀东南飞》也是南北朝乐府民歌”错误,《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故选D。(3)修辞上,把“小花”比作“生命的符号”“高原上的独白”“庄严的发言”,形象写出柔弱的小花那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美站在恶的胸脯上”把自然物人格化。句式上,“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美站在恶的胸脯上庄严的发言”三句话句式一致,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4)①结合“走进狼渡滩,就走进了迷迷蒙蒙的烟雨,全文写作者前往神秘的狼渡滩,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结合“我们还在出发前往狼渡草原的汽车上,那雨就淅淅沥沥的”“狼渡滩的烟雨如梦如纱,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者来到“狼渡滩”,见到的是烟雨中的“狼渡滩”。③结合“走进狼渡滩,就走进了迷迷蒙蒙的烟雨,“烟雨”有一语双关的作用、寒冷的自然环境,暗藏着伤。结尾处“一阵风,因为小草精神和人性光辉在这里同时升起一轮温暖的太阳。(5)文本倒数第三段主要叙述狼渡滩的由来,结合“据说一匹狼将身子腾的一跃,所以这一滩广袤的泥淖才被当地老百姓起了一个阴冷诡秘的名字:‘狼渡滩’,由此可以看出“狼渡滩”的名字的由来;结合“据说这里到处都是深深的泥沼,到处都是诡秘的草滩”“那个神话的身后依旧是无边的泥沼,说明自然环境的恶劣;结合“那个神话的身后依旧是无边的泥沼,依旧是深深的苦难,狼终究没有成为英雄,狼虽然神秘勇敢,有力衬托了红军征服狼渡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结合“后来,时间的车轮旋转到了1935年9月,狼渡滩曾经用它全部的阴险和歹毒去阻止这支军队,仅仅缴获了几根吃剩下来的半截皮带”可知,体现出红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答案:(1)AC(2)D(3)①运用了比喻、排比(或“博喻手法”)和拟人的手法、生命的独白,形象地表现了柔弱的小花虽卑微。③两组排比增强语势。(4)①“狼渡滩”既是全文的写作对象,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恰逢阴雨不断。③“烟雨”有一语双关的作用、寒冷的自然环境。结尾处“一阵风。”暗示着烟雨消散。(5)①交代“狼渡滩”名称的由来。②突出强调狼渡滩难以被征服的恶劣自然环境,但却超越不了英雄的意志和勇敢。④红军征服狼渡滩的过往点亮狼渡滩的灵魂,卒章显志。六、(10分)7.(4分)有人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科技学院《无人机航测与规划制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花灯演唱与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唱指挥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业大学《社区发展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法语语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白云学院《影视编导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宪法课件培训内容
-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经济效益审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东学院《中外经典戏剧与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5+综合能力题+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 2024年国开电大 统计学原理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不怕冷的大衣
- 2024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企业法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全国能源行业火力发电集控值班员理论知识技能竞赛题库(多选题)
- 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专项练习100题及答案
-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超星尔雅学习通章节测试答案
- Unit13 同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成都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之专题四 几何动态探究题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