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台阶(教师版)_第1页
第12课 台阶(教师版)_第2页
第12课 台阶(教师版)_第3页
第12课 台阶(教师版)_第4页
第12课 台阶(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台阶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重点

能复述故事,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把握故事内容,分析

过程与方法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想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特别是其中的细节描写。难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细安

培养学生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美好情感。排。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作者与背景

【作者】

李森祥,1956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

少校。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

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2000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

《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等。

【创作背景】

本文于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当时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

有了空前的变化,但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

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的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第1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微点拨】

文章以台阶为线索,叙写了父亲为造九级台阶的房子,吃苦耐劳,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凭自己一身力气,

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

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表现了父亲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也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与崛起的一种精神。《台阶》这一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

双重感情色彩

【知识拓展】

台阶

胡钰晗

小时候,台阶是三块不太光滑的青石板,

父亲坐在上面,

我摔到下面。

后来啊,台阶是被鄙视的地位,

父亲在山里,

我在家里。

长大后,台阶是父亲努力的结晶,

父亲坐在上面,

村里人走在下面。

而现在,台阶是父亲跨不过去的坎,

我长大了,

父亲老了。

【即学即练1】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以浙江乡村为背景,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

开情节。

B.《台阶》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父亲修台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本分、热爱生活、吃

苦耐劳、坚忍不拔、追求理想的农民形象。

C.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新屋”承载着父亲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

第2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D.《台阶》的语言细腻而富有节奏感,虽是叙事写人的小说,语言却更像抒情写意的散文。

答案:C

解析:C小说的核心意象是“台阶”,而非“新屋”。

【即学即练2】李森祥,衢州人,_____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_____。作品《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

月报》第四届百花奖、______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他是电视连续剧的编剧之一。

答案: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天下粮仓》

解析:此题考查了作者的相关常识,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

作答即可。

知识点02基础知识梳理

1.易错字

凹凼.(dàng)涎.水(xián)揩.汗(kāi)筹.划(chóu)黏.性(nián)撬.开(qiào)

尴.尬(ɡān)过瘾.(yǐn)憋.住(biē)头颅.(lú)门槛.(kǎn)

2.词语释义

若有所失: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

低眉顺眼:低着头,用顺从的眼光望。形容对人害怕或驯服的样子。

筹划:筹措,谋划;出主意,想办法。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即学即练3】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迥乎不同(jiǒng)澎湃(pài)荒僻(pì)酣然入梦(hān)

B.鲜为人知(xiǎn)金柝(tuò)污秽(huì)群蚁排衙(yá)

C.锋芒必露(bì)蜷缩(juǎn)呜咽(yè)锲而不舍(qì)

D.目不窥园(kuī)殷红(yān)校对(jiào)大庭广众(zhòng)

答案:C

解析:必→毕,蜷quán,锲qiè。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第3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B.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C.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D.父亲老实厚道点头哈腰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答案:D

解析:“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低眉顺眼”。

【即学即练4】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凹dàng________nián性________头lú________半shǎng________

涎水________揩一把________尴尬________砌台阶________

答案:凼;黏;颅;晌;xián;kāi;gāngà;qì

解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比如“凼”

是半包围结构,“黏”注意左面的书写;涎水xián、揩一把kāi、尴尬gāngà、砌q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微不足道:________

(2)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若有所失:________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________

答案:(1)小得不值得提。

(2)好像失去了什么。

(4)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解析:要求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1)微不足道:小得不值得提。(2)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

么。(3)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知识点03整体把握

1.本文以“台阶”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作者回忆了哪些事?“我”家现在的台阶怎样?所用材料当时是

怎样获得的?

〔明确〕

第4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2.从这些事中可知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明确〕父亲是一个有志气的人,父亲是一个要强的人,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父亲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还是一个谦卑的人。

【知识拓展】

【即学即练】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

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

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知识点04精读感悟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第5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怕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

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

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

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

派,也叫人羡慕。

(4)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了,他心里的高兴

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

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

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5)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

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知识拓展】

分析父亲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下面我们思考讨

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

(1)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

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

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幢,

是最高皇权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学的台阶有97个,这表明是云南省的最高学府。

从这我们可看出:父亲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2)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分析:

第6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有五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

实现的需要。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于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也就是说对尊重的需要。父亲为了赢得尊重,耗尽了他的毕生精力,奋斗了一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父

亲是怎样的人呢?

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落后、有长远目标、有愚公移山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3)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看:

课文中写到父亲为了建造一幢高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分一文积攒,起早贪黑,从

早到晚,一年四季,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半月过年、编草鞋,安排得非常紧凑。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

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

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即学即练】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

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明确〕启示略。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

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

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

思坐上去。

能力拓展

考法01技巧分析

1.主线清晰。

以“台阶”为题:其一,充分突出了“父亲”好强自尊的性格,这也是中国亿万农民的性格。其二,

以“台阶”为题,明确了文章的线索。文章所写主人公——父亲的许多表现,都是紧紧围绕台阶展开的,

这一主线串起了全文的事件和内容,突出了人物形象,有利于表现文章主题。

2.详略合理。

本文凡是与台阶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写得都很详细,与台阶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作者则略写,有的甚至点

第7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到为止。如上山砍柴的艰辛、捡卵石的劳累、塞角票的节俭情景,都没有细描精写,而只是一笔带过。

【典例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明确〕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看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

了腰,前后形成对比。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差。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

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

见台阶低。写父亲在台阶上的坐姿,又说明台阶低。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

明家庭的贫困。

考法02主旨情感

【文章主旨】

(一)主旨概括

这篇小说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记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终于造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实现了一辈子的心愿的故事,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

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极端落后的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的主旋律。

(二)情感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但文章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楚与辛酸。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

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

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典例2】1.“台阶”有什么深刻内涵?

〔明确〕台阶不仅仅是小说的线索,更是作者内心的呼唤,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由贫穷走向富裕,

由自卑走向自尊,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

2.从文章来看,还有哪些深刻的意义?

〔明确〕小说还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

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分层提分

第8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题组A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唿塔(hū)撬开(qiào)胯骨(kuà)

B.筹划(chóu)揩汗(jiē)烟瘾(yĭn)

C.凹凼(dàng)尴尬(gān)晌午(xiăng)

D.醒悟(xĭng)涎水(yán)门槛(kăn)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字音正误。B“揩”应读kāi。C“晌”应读shăng。D“涎”应读xiá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门槛自言自语老实厚道人踩牛踏

B.摔矫低眉顺眼微不足道精力旺盛

C.楷汗破土动工一起一伏大庭广众

D.泥桨高低不齐若有所失宽敞阴凉

答案:A

解析:B.矫—跤。C.楷—揩。D.桨—浆。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父亲执意要走,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___________,惦念那条跟他一起串东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么留

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富康车开到父亲身边,但一生都没有坐过小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

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____________。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服侍父亲坐进车,再为他

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_________,他在为儿子的举止而激动啊。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

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__________.我顿时百感交集。

A.一脸尴尬憨憨地笑着惦念塘边的田他一脸的幸福

B.憨憨地笑着惦念塘边的田一脸尴尬他一脸的幸福

C.惦念塘边的田一脸尴尬他一脸的幸福憨憨地笑着

D.他一脸的幸福憨憨地笑着惦念塘边的田一脸尴尬

答案:C

解析:通读语段,抓住提示性词语,从语言的连贯、内容的衔接等角度恰当判定。如第一处横线前“他说

他惦念屋边的塘”,那紧接着就应该闸述跟“塘”有关的事物,据此可确定选C。

第9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前提。

C.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B项前后不一致,可在“拥有”前面添加“是否”。

C项“大约”和“左右”重复,应删掉其一。

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答案:A

解析:A项中没有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或缩小,不能算夸张。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以浙江乡村为背景,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

开情节。

B.《台阶》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父亲修台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本分、热爱生活、吃

苦耐劳、坚忍不拔、追求理想的农民形象。

C.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新屋”承载着父亲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

D.《台阶》的语言细腻而富有节奏感,虽是叙事写人的小说,语言却更像抒情写意的散文。

答案:C

解析:C小说的核心意象是“台阶”,而非“新屋”。

二、填空题

7.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_____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_____

答案:拟人;比喻

解析:这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和比喻。把“毛竹扁”赋予人的动作形态,第二句话把“父亲的头

第10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

题组B能力提升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

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摄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

答案:A

解析:细读材料中的五个句子,不难发现第②句能概述这几个句子的内容,可作为语段的中心句放在段首;第

④句是承第②句中的第二、三分句说的;第①句用“但是”一转,论述了人们从大自然中“无限攫取”的后

果;第⑤句和第③句进一步论述了“不珍视”大自然的结果。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有语病,去掉“大约”或“左右”)

B.“台阶”“我们”“美好”“已经”分别是名词、代词、形容词、介词。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此句运用了排

比的修辞手法。

D.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双引号使用正确)

答案:B

解析:“已经”是副词。

二、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班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读图】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第11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答案:1.示例: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①孝道、尊老、幸福、和谐等。

②示例:画面中祖孙三代,爸爸在帮爷爷洗脚,孙子在给爸爸擦背,整个画面温馨、感人,生动地演绎着爱的传

递。

3.示例:不顶撞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常回家陪伴父母等。

三、综合性学习。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班级开

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仿照示例,设计活动方案。

示例:

方案一:爱国诗词朗诵会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_______________

2.为下面的爱国故事拟写一个标题。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

到出国留学是为了祖国富强起来,就一一予以婉拒,毅然回国了。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

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吃饱,而当时日本的帝国大学还答应他保留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

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打电报,请他前去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

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3.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概括出“家国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

遇。吉鸿昌怒不可遏地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

制胸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一个中国人!”随时随处佩戴。

材料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材料三19世纪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果戈理说:“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

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家国情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爱国名言展示会爱国歌曲分享会爱国书画欣赏会(写出两个即可)

2.贫贱不移赤子心

3.①维护国家的尊严;②维护国家的统一;③维护国家的利益。

解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方案。该活动方案设计要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还要切实可行,还要仿照示

例。比如:爱国影视展映会;爱国红歌演唱会;爱国故事讲述会;爱国名篇欣赏会;等等。

2.本题考查拟写故事的标题。故事的标题是其眼睛,能暗示或点明其主题。该故事中,留学日本学成后的苏

步青,拒绝了日本不少名牌大学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效力,过着清苦的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

国大学又请他任教,他大义回绝。文中“贫贱难移爱国心”这句话(或意思相近的概括)点出了故事的主

题,可以作为故事的标题。

3.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材料一中吉鸿昌在美国佩戴“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胸卡,说明他自觉维护祖国

的尊严。材料二中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的《望大陆》诗,表达了他维护祖国统一的心声。材料三中果

戈理的名言,表现了他维护国家利益的情怀。所以,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的统--、维护国家的利益是

“家国情怀”的表现。

四、问答题

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①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②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

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答案:①动作描写;表现父亲由于喜悦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②环境描写;表现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

第13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的心理。

五、实践题

“中国梦”有大有小。分别以“市民”和“中学生”的身份说说各自的梦想。

①市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市民:(示例1)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让我们能够吃到有保障的放心食品;

(示例2)希望将来房价还是要降一降,物价也要降一下。(符合说话人身份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②中学生:(示例1)我想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当科学家,发明出许多中国的航母;

(示例2)我想参加中考,参加高考,圆自己的大学梦。(符合说话人身份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要进入角色,从社会热点入手提出各自的希望与期盼。

题组C培优拔尖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

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隙老鼠也钻不

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

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

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②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水和豆浆水,颜色

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③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

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

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

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④不知怎么回事,我也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真正觉得他自

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

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

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⑤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父亲曾摸着其中一块的那个小凹惊异地说:“想不到这

第14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

⑥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

心,面抹得很光。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

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

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全冻牢了。

⑦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于是,父亲和我们就在新台阶上进进出出。搬进新屋的那天,我

真想从台阶上面往下跳一遍,再从下往上跳一遍。然而,父亲叮嘱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

小心些才是。”其实,我也不想跳。我已经是大人了。

(选自《台阶》)

1.从选文对父亲四件事的描写中,看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先填写空白处,再回答问题)

①起早踏黄泥,②_________,③撬石板闪腰,④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末尾划线句表现出“父亲”性情的什么特点?

3.简述父亲最能打动人的某个举动及自己的感受(第五段划线句不得再用)

答案:1.让我放鞭炮;浇水使牢实;勤劳、质朴,踏实肯干,不服输;

2.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忘我的劳动精神

3.示例:最能打动我的是父亲在泥水匠来之前,就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表明了父亲的

认真、勤劳,也表明父亲是一个有计划的人。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也要有所规划,有的放矢,提高自己的学

习效率。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从③段的“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可概

括出,父亲要放鞭炮开工,不敢放,让我来;从⑥段的“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说全冻

牢了”可概括出,父亲按要求在台阶上浇水,使其牢实;从事件概括中可以看出父亲勤劳、质朴,踏实肯

干,不服输的特点。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这是一段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父亲没注意到石板上的小凹已经很深了,他的烟枪

也已经用旧了三根,表明父亲在辛勤的劳作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心无旁骛地造他的台阶,表现出他是一

个对目标执着,有毅力的人。

3.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示例:第④段的“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

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最能打动我,父亲托石板

时闪了腰,却仍然不放下劳作,为了理想的实现,他顾不上自己。父亲的精神让人感动,我们在追求理想

的征途中,也要努力做到锲而不舍,执著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第15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父亲

莫言

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

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

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②在我参军离家前近二十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

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

后悄悄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会儿才能缓过劲儿来。不仅是

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些堂姑、堂叔也都怕。我听

姑姑说他们年轻时,姐妹们在一起说笑,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声,一个个立即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

了才慢慢活泼起来。

③曾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怕父亲,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也曾经与两位兄长探讨过这个问

题,他们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的

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

充满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

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

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了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

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

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

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

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

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我小学辍学后,父

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

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

不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

⑧学医不成,父亲心中肯定对我失望,但他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

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这期间看了一场文艺演出,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

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

第16页共1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了了之。

⑨1973年8月20日,我到县里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

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

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

家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图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

里理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后来,我从棉花加工厂当了兵,当兵后又提了

干,成了作家,几十年一转眼过来,父亲从来没问过我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次我给他钱,他都

不要,即便勉强收下,他也一分不花,等到过年时,又分发给孙子孙女和我朋友的孩子们。

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

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

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得那样冷静,

那样克制。

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

机会⑪地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要记别人的仇。

这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发挥了作用。父亲经历过很多事,对近百年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变

迁了如指掌,他自身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但他从来不说,我也不敢直接去问他,只是在家里来客,三

杯酒后,借着酒兴,父亲才会打开话匣子,谈一些历史人物、陈年旧事,我知道这是父亲有意识地讲给我

听的,我努力地记忆着,客人走后就赶快找笔把这些宝贵素材记下来。

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以他质朴的言行赢得了许多尊敬。所谓的“莫言旧居”,

父亲是⑫早就主张拆掉的,之所以未拆,是因为有孤寡老人借居。我获奖后旧居成为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

一些商人也想借此做文章。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

父亲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

“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慷慨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

不得食。”

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