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兰州一中2022-2023-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生物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单项选择题(60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表型就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人能卷舌与不能卷舌,卷发与直发都是相对性状2.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F1表型为高茎,表明高茎显性性状②F2的高茎个体中纯合子占1/3③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D、d彼此分离④F1产生的配子中D∶d=1∶1,雌配子∶雄配子=1∶1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25∶30∶9 B.7∶6∶3 C.5∶2∶1 D.1∶2∶14.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5.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6.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在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互为等位基因,1与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含有基因1~8C.1与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发生分离D.1分别与6、7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7.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如果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 B.3∶1,1∶4∶1和1∶3C.1∶2∶1,4∶1和3∶1 D.3∶1,3∶1和1∶48.下图是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是()A. B. C. D.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父母双方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与减数分裂共同对保证生物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有重要意义10.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A.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1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且遵循孟德尔定律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12.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摩尔根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样,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C.摩尔根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D.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有XAXA13.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成公鸡。已知鸡是ZW型性别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染色体组成(ZW)并没有改变,所以其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WW型在胚胎时死亡),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A.1∶0 B.1∶1 C.2∶1 D.3∶114.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15.下列家系图中,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依次是()A.③①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16.下列有关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遗传特点17.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①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②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③S型细菌的DNA与高温加热后冷却的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以上3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存活 C.死亡、死亡、存活 D.存活、死亡、死亡18.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19.某生物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碱基总数的60%,嘧啶碱基占碱基总数的40%,它不可能是()A.棉花 B.绵羊 C.T2噬菌体 D.烟草花叶病毒20.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21.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有________种碱基,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_相连,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结构。(2)图乙过程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4)由图可知,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地延伸,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1000个碱基对、24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若将其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22.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1)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和控制眼色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_,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___种配子。(3)图中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4)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23.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III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填个体编号),III-1该性状的基因来自于第一代的______(填个体编号),III-2与该种性状的表现者配种,子代中该种性状公羊的概率为_________。24.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兰州一中2022-2023-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生物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单项选择题(60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表型就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人能卷舌与不能卷舌,卷发与直发都是相对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①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②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③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详解】A.根据概念可知,具有相同性状的亲代杂交,后代既出现亲本性状,同时也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的现象,即发生了性状分离,A错误;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中未显现出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B正确;C.表型就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根据以上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人的能卷舌与不能卷舌以及卷发与直发都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A。2.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F1表型为高茎,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②F2的高茎个体中纯合子占1/3③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D、d彼此分离④F1产生的配子中D∶d=1∶1,雌配子∶雄配子=1∶1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高茎和矮茎的豌豆杂交的后代全是高茎,高茎自交的后代中,出现矮茎。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D/d。【详解】①高茎和矮茎杂交,F1表现型为高茎,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①正确;②F2的高茎个体(1/3DD、2/3Dd),高茎个体中纯合子占1/3,②正确;③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D、d彼此分离,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③正确;④F1配子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比例不相等,一般雄配子数目远远大于雌配子的数目,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3.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25∶30∶9 B.7∶6∶3 C.5∶2∶1 D.1∶2∶1【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即AA占1/4、Aa占3/4,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1/4+3/4×1/4):3/4×1/2:3/4×1/4=7∶6∶3。故选B。4.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示可知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可确定灰色是显性性状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米色是隐性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可知,黄色和黑色都是一显性基因和一隐性基因控制,A错误;假设黄色基因型为AAbb,黑色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灰色基因型为AaBb,与黄色亲本AAbb杂交,后代有2AaBb、1AAbb、1Aabb两种表现型,所以B正确;子二代中灰色大鼠基因型包括AABB、AABb、AaBB、AaBb、所以C错误;子二代中黑色大鼠基因型为1/3aaBB、2/3aa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后代米色大鼠概率为2/3×1/2=1/3。【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5.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B、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故选B。【点睛】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6.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在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互为等位基因,1与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含有基因1~8C.1与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发生分离D.1分别与6、7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都应该是相同基因。【详解】A、1与2为相同基因,1与3互为等位基因,与5、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应含有全部基因即基因1~8,B正确;

C、在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的情况下,1与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C错误;

D、在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的情况下,1不能与6、7组合形成重组型的配子,D错误。

故选B。

7.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如果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 B.3∶1,1∶4∶1和1∶3C.1∶2∶1,4∶1和3∶1 D.3∶1,3∶1和1∶4【答案】A【解析】【分析】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设相关基因是A/a、B/b,(1)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9A_B_∶(3A_bb+3aaB_+1aabb)分别决定一种性状,则F1与双隐性个体aabb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2)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则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是1A_B_∶(1A_bb+1aaB_)∶1aabb=1∶2∶1;(3)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9A_B_+3A_bb+3aaB_)∶1aabb分别决定一种性状,则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A符合题意。故选A。8.下图是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Ⅰ后期对应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详解】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B、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出现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行为,表示的是减数分裂Ⅰ后期,B正确;C、细胞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整齐,表示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D、细胞质均等分裂,不含有同源染色染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表示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B。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父母双方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与减数分裂共同对保证生物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有重要意义【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作用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详解】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BC、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C正确;D、减数分裂使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数目,故两者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D正确。故选A10.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A.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详解】基因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故A错误。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故B正确。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故C正确。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故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且遵循孟德尔定律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1、人类的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B、生殖细胞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错误;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随性染色体遗传而遗传,且遵循孟德尔定律,C正确;D、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C。12.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摩尔根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样,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C.摩尔根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D.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有XAXA【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红眼与白眼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详解】A、F2红眼和白眼比例为3:1,说明果蝇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摩尔根和孟德尔都运用假说-演绎法,摩尔根用果蝇为实验材料,以红眼、白眼为性状,运用假说-演绎法首次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C、根据图形分析可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摩尔根所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C正确;D、据题意可知,红眼、白眼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亲代基因型为XAXA、XaY,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二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D错误。故选D。13.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成公鸡。已知鸡是ZW型性别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的染色体组成(ZW)并没有改变,所以其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WW型在胚胎时死亡),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A.1∶0 B.1∶1 C.2∶1 D.3∶1【答案】C【解析】【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性染色体组成为ZZ表现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表现为雌性,母鸡逐渐变为具有生殖能力的公鸡,但染色体组成仍为ZW。【详解】母鸡逐渐变为具有生殖能力的公鸡,但染色体组成仍为ZW,性反转公鸡产生配子为Z、W,正常母鸡产生配子为Z、W,后代中ZZ:ZW:WW=1:2:1,但是WW不能发育,所以后代中ZZ(雄性):ZW(雌性)=1:2。即C正确。故选C。【点睛】14.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黑猫的基因型为XBXB、XBY,黄猫的基因型为XbXb、XbY,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只有雌性猫具有玳瑁色。【详解】A、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XBXB(雌)与XBY(雄)为黑猫,XbXb(雌)与XbY(雄)为黄猫,XBXb(雌)为玳瑁猫。由于玳瑁猫(XBXb)都为雌性,不能互交,A错误;B、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25%,B错误;C、玳瑁猫只有雌性,只保留玳瑁猫不能繁殖,必需和其它体色的猫杂交才能得到,C错误;D、用黄色雌猫(XbXb)和黑色雄猫(XBY)杂交,子代雌猫(XBXb)均为玳瑁猫、雄猫(XbY)均为黄猫,D正确。故选D。15.下列家系图中,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依次是()A.③①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答案】B【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①存在“无中生有”的现象,应是隐性遗传,又因为患病的女儿其父亲正常,因此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代代有患者,患病男性的女儿都有病,且第二代中女患者的后代中出现正常男性,因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③存在“无中生有”现象,是隐性遗传,且“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因此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④存在明显的传男不传女现象,因此最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故选B。16.下列有关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遗传特点【答案】C【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组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A正确;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即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B正确;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没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遗传特点,D正确。故选C。17.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①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②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③S型细菌的DNA与高温加热后冷却的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以上3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存活 C.死亡、死亡、存活 D.存活、死亡、死亡【答案】B【解析】【分析】由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活细菌才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详解】①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DNA被水解,失去了转化作用,对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R型菌无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②加热杀死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③高温加热后冷却的R型细菌被杀死,没有了R型活菌,加入S型菌的DNA后不能发生转化,小鼠存活。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18.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答案】B【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因此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体的细菌。【详解】A、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并随着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但也有可能有少量噬菌体未侵入到细菌中,导致上清液有少量放射性,A正确;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就会细菌中释放出来,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B错误;C、由于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而蛋白质主要由C、H、O、N、S等构成,因此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来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C正确;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离心前保温的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还未侵入细胞,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减弱。19.某生物的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碱基总数的60%,嘧啶碱基占碱基总数的40%,它不可能是()A.棉花 B.绵羊 C.T2噬菌体 D.烟草花叶病毒【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该生物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不相等,说明该生物不可能只含有DNA.A、棉花含有DNA和RNA,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A错误;B、绵羊含有DNA和RNA,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B错误;C、T2噬菌体是DNA病毒,嘌呤与嘧啶相等,因此该生物一定不是T2噬菌体,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D错误.故选C.20.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个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详解】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通过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而成。双链DNA分子中:A=T、G=C,A+G(C)/T+C(G)=1,一条单链中A+G(C)/T+C(G)与另一条单链中该值是倒数关系。整个DNA分子中,A+T/G+C=每一条单链中A+T/G+C,只有C正确。【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及有关分析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21.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有________种碱基,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_相连,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结构。(2)图乙过程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4)由图可知,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地延伸,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1000个碱基对、24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若将其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答案】(1)①.4②.2③.氢键④.双螺旋(2)①.细胞核②.拟核(3)4种脱氧核苷酸(4)边解旋边复制(5)①.400②.9000【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分析乙图:乙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该图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时双向进行的,且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小问1详解】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甲图中有A、T、C、G共4种碱基,每一条DNA单链上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形成碱基对。DNA的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小问2详解】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在原核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是拟核(或细胞质)。【小问3详解】乙图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是合成DNA的过程,所以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小问4详解】由题意可知,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说明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小问5详解】设鸟嘌呤G的含量为X个,腺嘌呤A的含量为Y个,则X+Y=1000,3X+2Y=2400,可求出X为400,Y为600,即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0;复制4次,形成16个子代DNA,但其中由亲代保留的两条链不需要原料,所以需要原料合成的实质就是15个DNA,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15×600=90000。22.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1)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和控制眼色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_,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___种配子。(3)图中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4)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常染色体和X②.DdXaY③.4④.DXA或DXa或dXA或dXa⑤.3/4【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题图分析,图中Ⅱ、Ⅲ、Ⅳ为常染色体,位于其上基因的遗传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详解】(1)结合图示可知,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眼色的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对应的位置。(2)只显示我们研究的基因,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DdXaY,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配子,依次为DY、DXa、dY、dXa,且比例均等。(3)图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Xa,因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之后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但由于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其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DXA或DXa或dXA或dXa。(4)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纯合子比例为1/2×1/2=1/4,则F1的雌果蝇中为杂合子的比例是1-1/4=3/4。【点睛】能够正确辨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会用基因分离定律的思路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23.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III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3)若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