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6讲热学实验
目录
01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题型二】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02重难创新练
【题型一】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1.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
(1)“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采用的方法是。
A.理想模型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微量放大法
(2)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
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②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③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④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计算出油
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3)某老师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事先洒有均匀爽身粉的水槽中,待油膜充分散开后,在玻璃板上描出油
膜的轮廓,该油膜的面积是8.0x10-m2;已知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浓度为0.2%,400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
量筒后的体积是1.2x10-6m3,则油酸分子直径为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A(3)7.5xl0r°
【解析】(1)“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采用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故选A。
(3)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
1.2xl0~6x0.2%
丫=400m3=6xl0-12m3
\76x1012
分子直径d=7二Q八5八-3m=7.5xlO-10mo
Jo.UX1U
2.如图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宏观量的测量间接计算微观量。
(1)某同学实验中先配制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接着又进行了下列操作,操作的合理顺序是(填
字母代号)。
A.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在水面上自由地扩展为形状稳定的油酸薄膜
B.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并计算油酸薄膜的面积
C.将玻璃板盖到浅水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
D.向浅盘中倒入约2cm深的水,将萍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2)实验中,若测量并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2.5X10FnA测量并计算出油膜的面积为
4.0x10-2n?,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做实验时,水面上琲子粉撒得太多,使得油膜没有充分展开,这种情况会导致分子直径d的测量
结果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l)DACB(2)6.3x10-1。(3)大于
【解析】(1)实验操作的合理顺序是DACB。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o=2.5xW11m3,测量并计算出油膜的面积为S=4.0xl(p2m?,则
?5x1011
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喂就三m=6.3xl0^10mo
(3)该同学做实验时,水面上琲子粉撒得太多,使得油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
积偏小,由〃=为可知,这种情况会导致分子直径d的测量结果大于真实值。
3.(1)如图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4个步骤,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用
符号表示)。
(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溶于酒精,其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0.6mL油酸。
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画出油膜的形状,
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①油酸膜的面积约为cm2;
②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油酸的摩尔质量为油酸的密度为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NA
B.ln?油酸所含分子数为普
C.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詈
D.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或厂
"NA
【答案】(l)bcad⑵①1.3x102②8.0xl()r2m3③6.口10-1°(3)B
【解析】(1)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为:配制油酸酒精溶液一测定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
纯油酸的体积-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描绘油膜边缘一测量油膜面积-计算分子直径。因此操作先后顺
序排列应是bead。
(2)①图中油膜中大约有132个小方格,则油酸膜的面积为S=132xl2cm』:132cm2=1.3*102皿2。
②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0.6IxlO-6,二
Vo=J000X75m=8.0x10-nr
③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Vo8xl(pi2
132x10-4m^6.1xl0m。
(3)1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77=需NA=胃,故A错误;1m3油酸所含分子数为〃=^VA=吟,故B正确;
P
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mo=卷,故C错误;设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则有加方=念,解得黑,
故D错误。
【题型二】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4.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图中装置1为压强传感器,
装置2为数据采集器,带刻度的注射器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推动活塞可以改变气体体积V,实验所用
测量压强的装置较特殊,测量的是注射器内部气体和外部大气(压强为外)的压强差邸,在多次改变体积后,
得到如下数据:
⑴每次气体的这是为了
(2)研究小组基于数据,以如为y轴,作出的函数图线为直线,则x轴是o
⑶若图像斜率为k,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图像纵轴截距的绝对值的物理含义是
【答案】⑴充分的热交换,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2)1(3)Ap=1-p0大气压强po
【解析】(1)每次气体的状态调整后,都要等一会儿再记录数据,这是为了充分的热交换,保持封闭气体
的温度不变。
(2)封闭气体的压强°=°0+",根据"=。得仍()+功》=(7,变形得Ap=C:-po,则以Ap为y轴,作出
的函数图线为直线,则x轴是十。
(3)据题知C=M整理得切=左十一po,可知图像纵轴截距的绝对值的物理含义是大气压强po。
5.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
(1)在本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气体的温度和。
(2)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在柱塞上涂抹润滑油可以提高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时应快速推拉柱塞并迅速读数,以避免气体与外界发生热交换
C.推拉柱塞及读取数据时不要用手握住注射器下端,以避免改变气体的温度
D.实验必须测量柱塞的横截面积,以获知被封闭气体的体积
(3)为了探究气体在不同温度时发生等温变化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律,实验小组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进行了实
验,得到的p-V图像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这两次实验气体的温度大小关系为Ti八(选填
或
(4)实验小组同学作出p—十图像,发现当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值后,实验数据描绘的图线偏离过原点的直线。
若是因实验装置漏气导致的偏离,则描绘的图线可能如图5的(选填“①”或"②")所示。请通过分析
说明你的判断o
【答案】⑴质量(2)AC(3)<⑷②见解析
【解析】(1)在本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气体的温度和质量。
(2)在柱塞上涂抹润滑油可以提高装置的气密性,选项A正确;实验时应缓慢推拉柱塞等稳定后再读数,以
避免气体温度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推拉柱塞及读取数据时不要用手握住注射器下端,以避免改变气体
的温度,选项C正确;实验不必测量柱塞的横截面积,以气柱的长度值代替气体的体积值即可,选项D错
误。
⑶因“对应的图像的.V值较大,可知温度较高,即这两次实验气体的温度大小关系为
(4)根据华=C,可知若漏气,则C减小,即图像的斜率减小,则图像为②。
6.(2024•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某同学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玻意耳定律来测定一颗形状不规则
的小固体的体积。图甲中A为压强传感器,通过一小段软管连接到注射器前端(不漏气),活塞移动时保证封
闭住的气体也不漏气。
甲乙
(1)实验中移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将小固体装进注射器底部,通过推、拉活塞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和压强。操作中,尽量不用手握住封闭
气体部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通过活塞所在刻度读取了多组体积V及对应压强p,为了在xOy坐标系中获得直线图像,取y轴
代表体积V,则x轴应取(填或
(4)选择合适的坐标后,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图,得到的函数图像如图乙中直线所示,若已知传感器和注射器
连接处的软管容积为%,则该固体的体积为。
【答案】(1)有充分的时间达到热平衡,确保气体的温度不变(2)保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受手的温度影响,
确保气体的温度不变(3)"(4)b+Vo
【解析】(1)实验过程中移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原因是使得气体有充分的时间达到热平衡,确保气体的温
度不变。
(2)实验需要保持封闭气体温度不变,操作中,不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是为了保证封闭气体的温
度不受手的温度影响,确保气体的温度不变。
(3)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V=C
可知V=C^
则V正比于:为了在xOy坐标系中获得直线图像,若取y轴代表体积V,则无轴应取力
(4)以注射器内气体与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处的软管内气体为研究对象,气体总体积为V^=V+V0-Va
由玻意耳定律有pVr=C
则有k=4
即V+Vo-V^C^
可得V—C~—%+VH
结合图乙有一M+V固=6
则小物块的体积Va=b-\-Voo
7.某实验小组用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遵循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用活塞和注射器外筒封闭一定的气体,其压强可由左侧的压强传感器测得。
压强传感器I活塞
IH^TTTT^111111IKT---
111111111111111111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该实验用等效替代法研究气体的变化规律
B.实验时注射器必须水平放置
C.注射器内部的横截面积没必要测量
D.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可以不标注单位
(2)进行实验操作时,不能推拉活塞过快,其原因是0
(3)该实验小组首先在甲实验室进行了实验,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一次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记
录错误的是(填错误数据对应的实验序号)。
实验序号12345
封闭气柱长度A(cm)12.0011.0010.009.008.00
封闭气柱压强p(xl()5Pa)1.011.091.191.331.90
(4)该实验小组又利用同一装置对同一封闭气体在另一温度稍高的乙实验室进行了实验,根据甲、乙实验室
记录的数据用正确的方法画出的P—器图像如图所示,则乙实验室记录数据画出的图像应为(填图线
代号)。
【答案】(1)CD(2)防止封闭气体温度发生改变(3)5(4)①
【解析】(1)该实验过程中控制气体的温度不变,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实验时注射器如何放
置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B错误;实验中要探究的是压强与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不需要测量气体
的体积,注射器内部的横截面积没有必要测量,故C正确;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便
于等量的改变体积,可以不标注单位,故D正确。
(2)如果活塞推拉的过快,气体的温度将产生显著的变化,实验误差将增大。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气柱长度与气柱压强的乘积基本恒定,前四组数据符合的很好,乘积在11.9〜12.0之间,
第5组数据的乘积较大,为15.2,说明第5组数据记录错误。
(4)气体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相同体积下,温度越高,压强越大,故图线①是在温
度稍高的乙实验室中测量获得的。
㈤2
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溶于酒精,其浓度为每5000mL溶液中有3mL油酸。
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
上,用彩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膜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坐标中正
(2)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结果明显偏小,可能是由于
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B.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C.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D.水面上琲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答案】(1)132(129-135均正确)
(2)6x10-°
(3)BC
【详解】(1)数油膜覆盖的正方形格数,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得到正方形的个数约为132
个;则油膜的面积约为
S=132x1cmx1cm=132cm2
(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
13
V=—X----------mL=8x10-6mL=8xl()T2m3
755000
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则油酸分子直径
8x10-2
-lo
d=l132xl(y4m«6xlOm
(3)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V偏大,根据
可知测量结果偏大,故A错误;
B.计算油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则油膜的面积偏大,根据
心上
S
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B正确;
C.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根据
v=-
0n
可知纯油酸的体积将偏小,根据
d=E
s
可知计算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小,故c正确;
D.水面上排子粉撒得较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油膜的面积偏小,根据
S
可知测量结果偏大,故D错误。
故选BCo
2.(1)图甲为“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图甲
(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溶于酒精,其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0.6mL油酸。
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画出油膜的形状。
如图乙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
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图乙
(3)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油酸的摩尔质量为油酸的密度为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B.1„?油酸所含分子数为"”
P
C.单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整D.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且更
(4)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三个实验小组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但都发生了操作错误。
这三位同学的错误操作导致实验测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小的是o
A.甲使用了配置好但在空气中搁置了较长时间的油酸酒精溶液
B.乙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这个
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细
C.丙在计算油膜面积时,把轮廓范围内半个左右的正方形都舍去了
【答案】(l)bcad
(2)9x107°
⑶C
(4)A
【详解】(1)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为:配制油酸酒精溶液一测定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
油酸的体积-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描绘油膜边缘―测量油膜面积-计算分子直径。故操作先后顺序排
列为bcado
(2)图中油膜中大约有136个小方格,则油酸膜的面积为
S=136xl2cm2=136cm2
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K=-^-x—=1.2xlO-5mL
100050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d=%=9xl()T°m
S
(3)A.1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
M
故A错误;
B.in?油酸所含分子数为
故B错误;
C.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
故C正确;
D.设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则有
解得
故D错误。
故选Co
(4)根据d=g,可知
A.甲使用了长时间放置的溶液,计算用的浓度小于实际浓度,故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小,故A正确;
B.乙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这个
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细,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原来的小,则代入计算的每滴油酸酒精溶液
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偏大,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大,故B错误;
C.丙在计算油膜面积时,把凡是半格左右的油膜都舍去了,代入计算的油膜面积偏小,因此1的测量值偏
大,故C错误。
故选Ao
3.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②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
③根据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
④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⑤往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琲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列顺序是(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len?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5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en?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
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QUO?。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在实验中最终得到的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因为0
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B.计算油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C.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水面上琲子粉撒得较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答案】(1)⑤①④②③
(2)5x10-°
(3)ACD
【详解】(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测定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
积T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T描绘油膜边缘,测量油膜面积T计算分子直径。故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列顺
序是⑤④①②③。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X—xlO-6m3=8xl0-11m3
25050
油酸分子直径
,V8x10-"
a=—=----------m®5x10m
S0.17
(3)A,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导致油酸体积V偏大,根据d=:可知,计算的油
酸分子直径偏大,故A正确。
V
BC.计算油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会导致油膜面积S偏大,根据〃=看可知,
KJ
计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小;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会导致油膜面积s偏小,可知计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大,
故B错误,C正确。
D.水面上痒子粉撒得较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会导致油膜面积S偏小,根据可知,计算的油酸分
子直径偏大,故D正确。
故选ACD„
4.某实验小组完成“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1)该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操作,请选出需要的实验操作,并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DC(用字母
符号表示)。
(2)某次实验时,滴下油酸酒精溶液后,琲子粉迅速散开形成如图所示的“锯齿”边沿图案,出现该图样的可
能原因是()
A.盆中装的水量太多
B.琲子粉撒得太多,且厚度不均匀
C.盆太小,导致油酸无法形成单分子层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三个实验小组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但都发生了操作错误。
其中会导致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小的是()
A.甲同学在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不小心把酒精倒少了一点,导致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浓度比计算值大一
些
B.乙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这个
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细,滴出的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原来的小
C.丙在计算油膜面积时,把凡是不足一格的油膜都不计,导致计算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小一些
【答案】⑴BFE
⑵B
⑶A
【详解】(1)“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为: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
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往浅盘里倒
入约2cm深的水,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琲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
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将带有坐标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
板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则实验操作顺序为DBFEC。
(2)出现该图样的可能原因是:琲子粉撒得太多,且厚度不均匀,导致油酸没有均匀排列开,故选B。
(3)A.甲同学在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不小心把酒精倒少了一点,导致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浓度比计算
值大了一些,算出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比实际值小,由
可知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小,故A正确;
B.乙同学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
这个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体积变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
体积变小,对应的油膜面积S变小,但体积V还是按原来的计算,由
一
S
可知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大,故B错误;
C.丙在计算油膜面积时,把凡是不足一格的油膜都不计,导致计算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小一些,由
d=E
s
可知所测的分子直径/偏大,故C错误。
故选Ao
5.刘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1)该同学先取1.0mL的油酸注入200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000mL的
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
筒,滴了25滴时量筒恰好达到1.0mL。则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m3o
(2)接着该同学在边长约为50cm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
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水面上的油酸膜尽可能铺开且稳定后,将事
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酸膜的形状。
(3)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126个,大于半格的有
21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则计算油酸分子直径时油膜的面积为cm2,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m
(该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该同学分析实验时查阅资料,发现自己所测的数据偏大,关于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说法可能正
确的是O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的浓度低于实际值
C.在向量筒中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滴数多计了
【答案】2x10"1471.4x10-9A
【详解】(1)口]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63-I13
V=—^―x—xl0-m=2xlOm
200025
(3)⑵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126个,大于半格的
有21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则油膜的面积为
5=(126+21)xl2cm2=147cm2
⑶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2xl0:m“4xmm
S147x10^
(4)⑷该同学分析实验时查阅资料,发现自己所测的数据偏大,根据
A.油酸未完全散开,则油膜面积测量值偏小,使得分子直径测量值偏大,故A正确;
B.油酸溶液的浓度低于实际值,则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测量值偏小,使得分子直径测量值偏小,
故B错误;
C.在向量筒中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滴数多计了,则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测量值偏小,使
得分子直径测量值偏小,故C错误。
故选Ao
6.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连接到气
体压强传感器上,用传感器测量封闭气体的压强,用注射器刻度读出气体体积。
0246810121416182022J7cm3
(1)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2)多次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测量出不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用电脑记录下来,并生成P-V图像如图乙所
示,由图乙可猜测P与V可能(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成比例”):
(3)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做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实线为实验所得,虚线为参考双曲线的一支),造成这
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操作实验时用手握住注射器B.实验时环境温度降低了
C.注射器内气体向外泄漏D.有外部气体进入注射器内
【答案】(1)不需要
⑵成反比
(3)BC
【详解】(1)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不需要测空气柱的横截面积,只需要测量气柱的长度即
可;
(2)多次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测量出不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用电脑记录下来,并生成P-V图像如图
乙所示,由图乙可猜测P与V可能成反比;
(3)由图像可知,在同一体积下,实验测得的压强比理想值偏小,则根据PV=CT可知原因可能是环境温
度降低,也可能是注射器内气体向外泄漏,质量减小。故选BC。
7.在“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先后两次使用如图(。)
所示实验装置获得多组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和压强p的测量值,并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到如图(6)所
示两组p-V图线。
注射器
图(a)图(b)
(1)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手握注射器含空气柱的部分,这是为了,为检验气体的压强0与
体积V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可将图线转化为_______图线;
(2)两组图线经检验均符合反比例关系,由图判断导致①、②两组数据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两组实验环境温度不同B.两组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同
C.某组器材的气密性不佳D.某组实验中活塞移动太快
(3)某小组缓慢推活塞进行实验得到了数据图像①,验证了“玻意耳定律”,在这个过程中,理想气体(选
填“吸热”、“放热”或“无热交换”)。
【答案】(1)控制气体的温度不发生变化或v-L
VP
(2)AB
⑶放热
【详解】(1)[1]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手握注射器含空气柱的部分,这是为了控制气体的温度不发生变化。
⑵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可得
V=nRT—或夕=nRT—
pV
为检验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是否成反比例关系,能较直观的判定该关系,可将图线转化为P-J或M-;图
像。
(2)AB.根据求T,由曲线可知对于同一V值所对应的p值不同,故两组注射器内气体的「与丫的
乘积不相等,可知当气体质量一定时,若两组实验环境温度T不同,pV乘积不等;同理,当两组封闭气体
的质量不同时,pV乘积不等,故AB正确;
CD.若某组器材的气密性不佳,在实验中会漏气,气体质量会持续变化,此时不可能得到反比例关系图线;
同理,若某组实验中活塞移动太快,会使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温度不断变化,此时图线也不可能符合反比
例关系,故CD错误。
故选AB„
(3)[1]缓慢推活塞,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而温度保持不变则气体内能不变,故气体放热。
8.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如;
a.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b.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1)关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2)为验证猜想一,小明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一根长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
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甲:
②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为止;
③再将空气柱浸入80°C的水中,重复实验。
实验中小明发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其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由此可得出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
定,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
(3)小明又利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装置,探究验证猜想二:
①实验中,小明要控制气体的温度和不变,改变测量压强:
②小明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压强P(Pa)体积V(n?)pV值(Pa-m2)
11.59xl050.75x10-51.1925
21.20xl051.00x10"1.2000
30.97xl051.25x10-51.2125
40.75xlO51.60x10-51.2000
50.60xl052.00x10-51.200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结论:
【答案】标记处大质量气体的体积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一定时,压强与体积
成反比
【详解】(2)②[1]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标记处为止,
这样可以通过比较水银柱的长度来比较气体压强的大小。
③⑵由于步骤二中水银柱的长度比步骤一中水银柱的长度长,所以
Pt<P2
步骤三中水银柱又比步骤二中的长,所以
P2Vp3
而三个步骤中体的温度是升高的,所以可得到: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
(3)①⑶⑷猜想二中,要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体积的关系,所以应控制气体的温度、质
量不变,改变气体的体积,来测量压强。
②⑶分析表格数据知,每次数据对应的pV值约为1.2Pa-nf,体积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所以可得出结
论:一定质量的体,温度一定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逐一连接起来;
②移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和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0;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1)关于本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活塞时应缓慢一些
B.封闭气体的注射器应密封良好
C.必须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
⑵为了能直观地判断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V的函数关系,应作出______(选填“P-V”或“P-J”)图像。
对图线进行分析,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图线是一条线,就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
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另一位同学重复了上述实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均正确。环境温度分别为刀、乃,
且工>5。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可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答案】⑴AB
(2)p-过原点的倾斜直
(3)AC
【详解】(1)AB.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移动活塞时应缓慢一些,以保持气体温度
不变,封闭气体的注射器应密封良好,以保持气体质量不变,故AB正确;
C.探究气体等温变化,保证气体质量不变就行,不需要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故C错误。
故选AB。
(2)由于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为了能最直观地判断气体压强p与气体体积V的函数关系,
应作出图象。对图线进行分析,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直线,就说明一定
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A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T
可知
pV=CT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温度T越高越大,即'-V图象离坐标轴越远,已知
TI>T2
故A正确,B错误;
CD.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
p=CT-
V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温度T越高P-;图象的斜率越大,已知
TI>T2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0.晓萌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她在注射器中密封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甲乙丙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密封气体前,在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
B.推拉活塞时,用手握住注射器气体部分
C.实验时缓慢移动活塞
(2)晓雯同学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的P-3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
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进一步分析可知两次实验的温度大小关系为(T2(选填
”或"
(3)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小心用手握住了注射器的空气柱部分,那么该同学可能得到的P-J图像是
图丙中的O
【答案】⑴AC
⑵〉
⑶。
【详解】(1)A.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润滑油涂活塞,故A正确;
B.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不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避免热传递
导致温度变化,故B错误;
C.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缓慢移动活塞,避免做功导致温度变化,故C
正确。
故选ACo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
p=CT-
V
结合乙图图像可知两次实验的温度大小关系为
工>工
(3)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小心用手握住了注射器的空气柱部分,导致气体内的温度升高,根据
p=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民间担保借款合同4篇
- 男方协议离婚书2025年度电子版制作与版权保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电网设备研发与销售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内资股协议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爬架租赁与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合同2篇
- 2025年度城市公园绿地日常养护维修服务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名筑印象住宅电梯品牌代理销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内蒙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合同规范4篇
- 2025年度瓷砖铺贴与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山庄生态旅游合作开发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52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届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と」的用法课件
- 毛渣采购合同范例
- 无子女离婚协议书范文百度网盘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考点分布汇 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 燃气管道年度检验报告
- GB/T 44052-2024液压传动过滤器性能特性的标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