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押题检测卷(1-5单元)
(本卷共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N-14S-32Al-27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与家居: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B.化学与出行:为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C.化学与环境:为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
D.化学与社会发展:新材料的使用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答案】D
【解析】A、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有好处,可以食用,但不能过量,故A
说法错误;
B、多开私家车会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耗,增大有害气体与烟尘的排放而造成环境污染,故B说法错误;
C、将工厂烟囱加高只会将有害气体排放到高空,但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解决空气污染问
题,故C说法错误;
D、化学可以研制新材料,新材料的使用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石蜡熔化B.食物腐败、于冰升华
C.冰雪融化、钢铁生锈D.牛奶变酸、煤气燃烧
【答案】B
【解析】A、轮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熔化的过
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C、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属于
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牛奶变酸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煤气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滴加液体D.点燃酒精灯
【答案】A
【解析】A、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读数时应平视,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防止试管脱落,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操作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或触碰试管壁,操作错误;
D、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点燃,操作错误。
故选:A„
4.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探测器的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C.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故常用于霓虹灯
【答案】A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B.铜的导电性好一作导线
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作电光源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
【答案】A
【解析】A、氧气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B、铜的导电性好,可作导线,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故选项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Ao
6.下列化学符号的解释正确的是()
A.2Cu——2个铁原子
B.2Mg2+一两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3H+——3个氢离子
D.K——钠元素
【答案】C
【解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
的数字。2Cu表示2个铜原子,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故A错误;
B、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Mg2+前面的“2”表示2个镁离子;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
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2Mg2+右上角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
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H+表示3个
氢离子,故C正确;
D、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
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K表示钾元素,钠元素符号为Na,故D错误;
故选:Co
7.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二氧化碳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解析】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
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是空气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液氧B.空气
C.氯化钠D.铁
【答案】B
【解析】A、液氧是由阳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分子,故A错误;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氮气由氮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二
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故B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有分子,故C错误;
D、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含有分子,故D错误;
故选:Bo
9.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因此,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
C.元素D.单质
【答案】C
【解析】这里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10.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HH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答案】B
【解析】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
验,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该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故
选B。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夏天晒衣服容易干一分子运动加快
B.100L气体被压缩到1L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一分子种类改变
D.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一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夏天晒衣服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B、100升气体被压缩到1升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
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物质,水银的热胀冷缩是原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不是原子大小发生改变,故
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1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属于结论,不是现象,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但没有雾,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法错误;
故选Ao
1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的质量/g3.216.80.80.1
反应后的质量/gX8.43.0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8.5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乙一定是化合物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2+16.8+0.8+0.l=x+8.4+3.0+1.0,x=8.5;甲、丙、丁质量分别增加8.5g-3.2g=5.3
g、3.0g-0.8g=2,2g>1,0g-0.1g=0.9g,三者均为反应物;乙物质质量减少16.8g-8.4g=8.4g,为生成物;
由分析得:
A、由分析可知,x=8.5,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g:0.9g=22:9,错误;
C、反应为乙生成甲、丙、丁,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正确。
故选B。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用镶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垂直的试管中
C.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水
D.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85g
【答案】A
【解析】A、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盖灭,可以隔绝空气,故A选项操作正确;
B、用镶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垂直的试管中,可能打破试管底部,故B选项操作不正确;
C、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水,会导致误差较大,应选择10mL量筒,故C选项操作不正确;
D、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8g或5.9g,故D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Ao
15.中国科学家以CO2为原料,不依赖光合作用人工合成了淀粉,其中第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缪碳原子
•©•+ooZn°-Zr°2>c^eo+盘•氧原子
O氢原子
甲乙丙丁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答案】B
【解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O-ZrO,
CO,+3H2CH3OH+H2Oo
A、根据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B、根据方程式,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是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故选项不正确。
D、反应前氢气单质中氢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水中的氢是+1,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o
1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
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0•二一二一:!?三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B
【解析】A、红磷熄灭后装置没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占据掉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使
结果偏小,A错误;
B、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掉,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所以要
使装置不与外界进行空气体交换,因此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B正确;
C、空气中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红磷只是与氧气反应,所以反应后剩余的不是纯净的氮
气,C错误;
D、实验时,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装置中的氧气反应不完全,使结果偏小,D错误;
故选:B。
18.《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
【答案】D
【解析】A、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每个水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共16个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水杨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7):6:06x3)=14:1:8,符合题意。
故选D。
度的因素速率的因素
【答案】C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中氧气浓
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氧气浓度越大,硫燃烧越剧烈,不符合题意;
B、大烧杯外的无色酚酷试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无色酚献试液变色,大烧杯内浓氨水具有挥
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无色酚配溶液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
无色酚献试液变红,可以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过氧化氢的体积不同,无法探究二氧化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题意;
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红磷燃烧为化学反应,且反应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参与反应的氧气以及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都已计算在内,最终天平指针不偏转,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B.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锦中加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
锌酸钾气瓶中点燃红磷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锌
[氧气质量/gt瓶中压强;[氧气质量/g[氧气质量/g
F.r\
o加热时间,s0时间/min0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o反应时间,s
【答案】C
【解析】A、加热一段时间后,高锦酸钾才能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
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故起点不能为原点,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温度逐渐
恢复至室温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错误;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锦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锌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质量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始终有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正确;
D、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从原点开始逐渐增加,至完
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题,共60分)
21.(6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铁元素;
(2)1个氮原子;
(3)2个二氧化硅分子;
(4)硫离子;
(5)碳酸根离子;
(6)标出KMnCU镒元素的化合价。
2
【答案】(1)Fe;(2)N;(3)SiO2;(4)S-;(5)CO;;(6)KMnO4
【解析】(1)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e;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故1个氮原子表示为N;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个二氧化硅分子可表示为:SiO2;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硫离子表示为:S%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碳酸根离子表示为CO;;
(6)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
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高镒酸钾中锦元素的化合价为K2no4。
22.(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
示意图(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2)变化II属于变化。
(3)变化I属于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发生该变化时,元素种类改变(填“有”或“无”)。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变化I和变化II的本质区别是o
【答案】(1)A
(2)物理
(3)化合反应无
(4)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改变(或变化I分子发生了分裂,变化n分子没有分裂)
【解析】(1)A中含有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属于混合;B中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中含有水
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2)变化n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
(3)变化I是氢气和氧气在电火花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符合多变一,则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由质
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发生该变化时,元素种类无改变。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变化I由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
变化n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则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变化I和变化II的本质区别是分子的种类是否
发生改变(或变化I分子发生了分裂,变化U分子没有分裂)。
23.(8分)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1〜18的元素的原
(2)与2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数字)号元素。
(3)在第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写一点)。
(4)如图表示碘元素的(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碘元素应位于元素
(2)10、18
(3)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递增(或电子层数都是3)
(4)原子五/5
【解析】(1)17号元素为氯元素,氯原子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17,核外有三个电
子层,最里层到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8、7,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7)287;
5〃
13号元素为铝元素,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小于4,故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
写,其离子符号为AF+;
(2)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2号元素原子的只有一层电子,电子为2,属于稳定结构,
短元素和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故与2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就元素和氤
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10、18;
(3)在第3周期中,观察周期表规律可知,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都有三个电子层,最外
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4)图中碘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3,核外电子数为53,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图中表示碘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
碘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电子层,元素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故属于第五周期。
24.(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
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
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
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
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
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可杀
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抱等,而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氧气转化为臭氧的符号表达式为o
(4)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0
A.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做漂白剂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易转化为氧气,高效环保、无污染
【答案】(1)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
(2)化学
(3>02®03
(4)分子构成不同
(5)C
【解析】(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则臭氧的物理性质有常温下是天蓝色
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
(2)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故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
了臭氧的化学性质;
(3)氧气在放电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化学符号表达式为:双曳
(4)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5)A、根据“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可知,臭氧具有较
强的氧化性,可做漂白剂,说法正确;
B、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氧气制得臭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
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说法正确;
C、臭氧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对人类有害,说法错误;
D、臭氧稳定性差,易转化为氧气,高效环保、无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C。
25.(14分)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小明同学去游玩时,取了一些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制取蒸储水,请回答
下列问题: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矶的作用是o
②如图所示,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滤液
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填标号)。
A.滤纸破损
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上述流程中,能吸附颜色、臭味等可溶性杂质的物质是。
④实验室制取蒸储水时,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O
(2)在生活中可以用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用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硬水中含有的碳酸氢镁
[Mg(HCO3)2]在煮沸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0H)2]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3)下列爱护水资源的措施中,合理的是(填标号)。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D.通过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答案】(1)加速悬浮物沉降引流AC活性炭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合理即可)
A
=
(2)肥皂水Mg(HCO3)2Mg(OH)21+2CO2T
(3)ABCD
【解析】(1)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矶,明矶溶于水形成胶状物质,能够吸附悬浮物质,加速其沉降。
②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A、滤纸破损会造成滤液浑浊,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会使过滤速度慢,不会造成滤液浑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待过滤的部分液体没有经过过滤,直接进入滤液中,而导致滤液浑浊,故该选项符
合题意;
故选AC。
③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
④实验室制取蒸储水时,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2)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在生活中可以用肥皂
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碳酸氢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Mg(HCO3)2=Mg(0H)2J+2CO2T。
(3)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能防止水污染,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能防止水污染,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故C选项符合题意;
D、通过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能防止水污染,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CDo
25.(11分)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高锦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____(填字母),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CO2时,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0
【答案】(1)长颈漏斗
A,
(2)BC2KMnO4=K2MnO4+MnO2+O21
(3)a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2)高锯酸钾加热生成锦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B,若想收集较
纯净的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收集装置选排水法收集装置,即装置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小
2KMnO4=K2MnO4+MnO2+02T;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口通入,故填:a;
(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己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
的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
说明已收集满。
26.(12分)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相应探究。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
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称量重复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泥水作业班组承包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收益权转让合同范本与收益分配3篇
- 二零二五年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合同协议模板2025版3篇
- 二零二五年金融产品居间服务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设备技术入股合作协议范本3篇
- GRC材质2024装饰构件定制合作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版汽车租赁转让与保险责任合同2篇
- 2024混凝土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2024年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 西安工商学院《MAPLE编程及工程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HG-T+21527-2014回转拱盖快开人孔
- JTS-167-2-200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 DBJ-T15-81-2022 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
- GB/T 22849-2024针织T恤衫
-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 人工智能在电影与影视制作中的创新与效果提升
- 新生儿肠绞痛的课件
- 酒店民宿自媒体营销策划
- 消除母婴传播培训课件
- 包装过程质量控制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