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0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5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1.仪征陈集大椒盐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其制作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面团发酵 B.分割面团 C.擀成饼状 D.撒上芝麻【答案】A【解析】【详解】A、面团发酵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B、分割面团只是面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擀成饼状只是面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撒上芝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2.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居里夫人 C.诺贝尔 D.门捷列夫【答案】A【解析】【详解】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符合题意;B、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元素镭,不符合题意;C、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不符合题意;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图中“a”代表的是氮气,故选B考点:空气的成分4.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首次采用“零碳甲醇”作为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真正体现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下列有关甲醇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B.容易被点燃C.有刺激性气味 D.容易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溶解【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详解】A、无色、透明的液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A选项错误;B、容易被点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选项正确;C、有刺激性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选项错误;D、容易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溶解,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选项错误。故选:B5.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液体加热C.检查气密性 D.液体读数【答案】C【解析】【详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置于试管口正上方悬空滴加,不可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口或触碰试管内壁,图示操作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A选项错误;B、加热液体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呈45°角倾斜,试管口不可对着人,图示操作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B选项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产生气泡,且松开手后导管口上升一段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示操作正确,C选项正确;D、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持平,图示操作错误,D选项错误。故选:C。6.用量筒量取溶液,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11mL B.大于11mL C.等于11mL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20mL,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9mL,实际体积大于9mL,故倾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11mL;故选A。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答案】D【解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B.固定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药品: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收集气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该选项操作正确;C、加热时,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该选项操作正确;D、由于刚产生的气泡为装置中的空气,则应待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该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D。9.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B.二氧化碳;液氧C.河水;红磷 D.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答案】A【解析】【详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是由水、氢氧化钙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河水是由水、可溶性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红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D、净化后的空气主要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10.下列关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蓝紫色火焰—化合反应 B.木炭—红光—氧化反应C.红磷—白烟—化合反应 D.石蜡—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合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是蓝紫色火焰,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错误;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C。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11.下列实验操作中的数据正确的是______。A.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0~12mL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要超过酒精灯容积的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一般取______mL【答案】①.B②.1~2【解析】【详解】A、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一般取,该选项不正确;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要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D、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一般取。12.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下列措施有利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是______。A.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C.及时清理路面,露天焚烧垃圾D.______【答案】①.B②.使用清洁能源【解析】【详解】A、废气排放到高空,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该措施不利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不符合题意;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该措施有利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符合题意;C、露天焚烧垃圾,产生有害气体、粉尘,会污染空气。该措施不利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D、使用清洁能源,会减少燃料燃烧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等对空气的污染。该措施有利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符合题意。故填:使用清洁能源。1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并列关系B.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________关系【答案】①.A②.交叉【解析】【详解】A、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因此二者属于并列关系,选项正确;B、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因此二者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因此二者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故选:A

D、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不属于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5分)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根据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2)空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该气体常作为食物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因为具有______的性质。(3)如表为3月14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根据表中内容填空:城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济南可吸入颗粒物79II良重庆二氧化硫69II良沈阳可吸入颗粒物106III轻微污染桂林——25I优①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__。②为防止空气污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任写出一条)______。【答案】(1)①.氧气##O2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复燃说明是氧气(2)①.氮气##N2②.化学性质不活泼(3)①.桂林②.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氧气能供给呼吸,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则检验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复燃说明是氧气。【小问2详解】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则可作保护气,常作为食物包装袋的填充气。【小问3详解】①空气质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好,由表中内容可知,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桂林。②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等,均能防止空气污染。1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如图A所示,倾倒液体试剂时,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______,试剂瓶塞要______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熄灭酒精灯要使用______。(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用试管夹由______(填“试管底部”或“试管口”)夹至离试管口处,再用酒精灯的______焰加热。(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清洗试管时一般先用______蘸取去污粉刷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洗净的标志是______。【答案】(1)①.手心②.倒放(2)灯帽(3)①.试管底部②.外(4)①.试管刷②.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解析】【小问1详解】倾倒液体试剂时,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掌心,目的是防止残留液体药品腐蚀标签;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小问2详解】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为用灯帽盖灭;【小问3详解】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先用试管夹由试管底部夹至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再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小问4详解】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清洗试管时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取去污粉刷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1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_______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4)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点燃白烟,蜡烛被引燃。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答案】(1)小(2)外焰(3)①.石灰水变浑浊②.(4)石蜡固体小颗粒【解析】【小问1详解】蜡烛会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小问2详解】根据与外焰接触的木条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之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蜡烛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写为:;【小问4详解】由于蜡烛生成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燃烧且不是固体,因此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17.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进行合成农业上一种重要的化肥—尿素的工艺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它占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2)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医疗急救 B.食物防腐 C.航天火箭 D.气焊气割(3)空气分离出X气体和氧气的变化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______变化。(4)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A.将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的工厂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C.在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D.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新型清洁能源(5)转化的过程中氮气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请写出生成氨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无需注明反应条件)______。【答案】(1)78%(2)B(3)物理(4)BD(5)氮气+氢气→氨气【解析】【小问1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小问2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则可用于医疗急救,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氧气会加速食物腐败,不能用于食物防腐,该选项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火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气焊气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3详解】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将它们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小问4详解】A、将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的工厂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仍会污染环境,该选项措施不合理;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能保护环境,该选项措施合理;C、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该选项措施不合理;D、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新型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该选项措施合理。故选BD。【小问5详解】结合流程可知,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18.正确使用化学仪器和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前提。(1)请选择图中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在相应的空格处。①需要垫上陶土网加热的仪器是______。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回答问题: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_(填“偏大”或“偏小”)。(3)某山村学校因仪器不足,同学们用图中生活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B可代替______,医用注射器D可用来代替______。【答案】(1)①.烧杯②.药匙(2)①.42②.胶头滴管③.偏大(3)①.导管②.胶头滴管##分液漏斗【解析】【小问1详解】①烧杯可加热时使用,且烧杯底面积较大,需垫上陶土网加热。②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小问2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由图可知,液体体积为42mL;若想量取47mL液体,可用胶头滴管继续滴加;若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则液体实际体积偏大。【小问3详解】饮料吸管可代替导管;注射器可用于滴加液体,则可代替胶头滴管或分液漏斗。19.研究常见物质的性质据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1铁丝燃烧的现象______。写成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2)图2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______;写成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3)将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图3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A、B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A中燃烧比在B中燃烧更旺。从以上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答案】(1)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②.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①.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②.硫+氧气二氧化硫(3)①密度比空气略大②.支持燃烧【解析】【小问1详解】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小问2详解】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污染空气;图2集气瓶中加入的水的目的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小问3详解】将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图3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A、B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A中燃烧比在B中燃烧更旺(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从以上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的性质有助燃性、密度比空气大。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0.氧气在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如图1所示,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实验改进】改进一:点火方式改进。(2)如图2所示,利用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