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4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一科普文章及访谈类文章的特色考法
近两年来,新高考的信息类阅读主要选择论述类文本为命题对象,但信息类阅读既包括论
述类文本阅读,也包括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高考命题日益灵活的当下,实用类文本也应纳入复习
备考的范围。2023年全国甲卷《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树的秘密生命》,2023年全国乙
卷《深时之旅》就分别选自社科类和自科类文章,2020年全国卷HI《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
作者》选自新闻访谈类文章。科普类、访谈类文章作为轮考点,不应被忽略。科普类、访谈类
文章的选择题跟论述类做题思路是一致的,这里重点针对两类文本的主要文体知识及常考主观
题目进行概括梳理分析。
考向一科普文章的特色考法
【真题再现】
例1(2020•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本题共5小题,19分)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
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
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
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一一十分适合吸食蚂蚁
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
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
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
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
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
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
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
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
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
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
有生物都一样一一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
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
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
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一一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
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
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
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噢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
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
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
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
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
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
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
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
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
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
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
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
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
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
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
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
的浅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
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
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
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
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
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项,“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
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
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
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
不是‘我'",可见,"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是"一个便于理解
的假想系统",而不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故选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
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
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
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
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文章观点和论证结构、方式的能力。
C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
种全新的观点"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
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
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日常生活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
故选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
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
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
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
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
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
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
它们消化我们"可见,"我们死亡后",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
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
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可见,遵循相同规律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
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
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
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
故选Ao
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
糕本体。”
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
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
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
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为论点选择适当论据的能力。
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
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
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
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见,观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
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是认为细菌是生命的
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
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
C项,",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
数量也将大大减少",强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
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
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被人们
忽视,不符合该观点。
故选Bo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
的聚合体;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
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的能力。
“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呼应前文作者引用威尔斯
诗句“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同时通过"忘记〃前者,“听从"后者,巧
妙地表达了我们“并不孤独",而是携带着无数微生物的聚合体的“包罗万象”的生物的观点;
引用诗句让文章显得颇有文采,同时能够更幽默地表达本文的观点,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
万象”巧妙地点出"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的观点,让人更印象深刻。
【点睛】分析语句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
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
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
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技法点拨】
一.掌握科普文的基本特点
1.结构形式
科普文作为典型的说明文,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从"概说"到"分说")、总分总式、分
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2.写作顺序
有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两大类。其中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
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3.写作方法
主要是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列图表、作比较、
打比方、引用、作诠释等。
二分析科普文的语言特色
L如果要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
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
2.如果要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⑴从记叙和描写方面考虑。记叙的曲折生动、描写的精彩等。
⑵从穿插趣闻方面考虑。
⑶从运用的修辞方面考虑。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品味。
⑷从语言的语体方面和句式方面考虑。如口语的活泼、短句的干净利索等。
3.如果要赏析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严谨)、简明,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⑴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方面考虑。高考选入的文章在介绍科技成果时,或
展望推广应用后的情景,或预示向纵深发展的前景,因而较多地运用"如果""假如""可能""将会"
等预测性词语,有时也会运用"基本""根本""重要""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这些都是分析
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关注的。
⑵从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方面考虑。
⑶从所引用的事实确凿、数字准确方面考虑。
考向二访谈类文章的特色考法
【真题再现】
例2[2020•全国卷H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
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
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
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
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
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
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
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
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
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
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
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
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
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一一"时间与空间""泪水""挫
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
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
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
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
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
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
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
《文汇报》2020年5月130)
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
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
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
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
根据题干的要求,首先从文本中快速概括出钟红明与熊育群四组对谈所围绕的话
读题干,明
题,如写作动机、写作方式、写作意义、写作主张。然后弄清以上四个话题的内在
确问题指
逻辑关系,即如何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
向
首先,钟红明营造气氛,拉近与同辈熊育群的距离,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是其创作《钟
第二步:回
南山:苍生在上》的时代背景,引起共同关注,进一步引向熊育群的写作动机。
归材料,明
其次,作为《钟南山:苍生在上》的责编,钟红明自然而然地与对方讨论他的这部作
确答题方
品的写作方式与写作意义。
向
最后,钟红明在探寻熊育群的写作主张时,没有生硬地提出,而是通过自己对作者的
了解(“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
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水到渠成地提出“为何会经
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这个问题,从而引发熊育群对自己写作主张的阐述。
从写作动机到写作方式再到写作意义,最后阐明写作主张,问题步步引向深入
第三步:归
只有熟悉被采访人的作品才会有对话的基础,才能创设出有意义的问题;提问时采
纳要点,分
用被采访人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才能更好地营造对话氛围;逐步深入地提问
析问题特
才能升华采访的价值
色
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
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
整合答案
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
学观
【技法点拨】
1.访谈问题的设计特点
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以下特点:
①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并且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
内在的逻辑;③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语调和句式;④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易于让被采
访者接受的。
2.设题及答题方式
1.这篇访谈在提问上有什么技巧?
设问
2.简要分析xx(提问者)在这篇访谈中的提问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方式
3.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答题1.根据所掌握的提问方法及其作用,结合文本界定访谈提问的技巧:
技法2.掌握常用答题模板:明确技巧+作用(这种技巧本身的作用+对主旨情感的作用)
【通关训练】
科普类文章阅读通关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观星台的建立是为了改进历法,所以《授时历》的颁行和观星台是分不开的。元初,郭守敬
曾向元世祖忽必烈进奏说:唐朝开元年间,一行(张遂)为了改革历法曾令南宫说(天文官)到十三
个地区进行测验,而今天国家的疆域比唐时广大,更需要到边远的地方进行测验。元世祖批准了
他的建议,于至元十六年(1279)遂设十四员监候官,分几路出发,到全国各地进行天文观测。据记
载,当时“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这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
数千里,亲自掌握一路的实际测验。
当时的观测分详略两种记录方式。二十七所中的前七处,观测内容较详,包括北极出地高度、
夏至暑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而其余二十处,只测北极出地高度。值得注意的是详测的七处:南海、
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北海、大都,在地理纬度上是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从“北极出地"
高度看:南海15度,衡岳25度,岳台35度,和林45度,铁勒55度,北海65度,大都40度。前六地
每移一地相差10度,后者是国都,自当详测。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这一南北
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
作提供了宝贵史料。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
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
(摘编自张家泰的科普文章《登封观星台:
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材料二:
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测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测量。郭守敬的测量方式,
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渚B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分离地点,派人分别测量观测地点的北
极出地高度、夏至影长、昼夜时刻等。《元史・郭守敬传》记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守敬当帝前指陈理致,至于日晏,帝不为倦。守敬因奏:"唐一行开元间令南宫说天下测
景,书中见者凡十三处。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目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帝可其奏。遂设监候官一十
四员,分道而此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殊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的范围很广,北到北纬51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
西南),南到约北纬18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相比之下,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在全国各地
设立了27个观测点,观测点的分布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南到纬度只有15度的南
海,北到纬度高达64.1度的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通古斯卡河一带),比一行的测量区域更
大。“四海测验”的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上
都是空前的。
一行的测量有两个目的,一是验证“地隔千里,影差一寸"这一天文学理论是否正确,并进一步
考校地中的正确位置;二是测量各测点的夏至影长、北极出地高度等天文学要素,以之编制新的
历法。
在郭守敬的时代,"地隔千里,影差一寸"学说被天文界弃置已久,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的第一
个动机对郭守敬而言不复存在,能拿到桌面上的理由,只剩下修订历法这一条了。但是,仅仅为了
修订历法,需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吗?27个观测点,有些位于人烟稀少之处,编制好的历
法,能颁行到那里吗?特别是,27个观测点被分成了两类:南海、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和北海
六处,再加上元朝首都大都,这7个观测点是一类,它们的观测项目为“北极出地"、夏至"辱景
长""昼夜长短”三项;其余的20个观测点是另一类,仅“北极出地”一项。对此,厉国青等认为,“当时
正是制订授时历的紧张阶段,急需测量一些与制历有关的数据,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个点上测
完了上述三项数据"。由厉先生的说法来看,其余20个观测点的观测,对《授时历》的编制没什
么用处。
既然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都与历法编制无关,郭守敬为什么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
验”?其潜在动机究竟是什么?要探究这一问题,需要回顾当时天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郭守敬之前,元代天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就是耶律楚材对“时差”现象的发现。时差现象
的存在,是大地为圆球形状的有力证据。虽然耶律楚材并没有提出地球学说,但元代人知道源自
西方的地球学说,则是无疑的。《元史・天文志》记载了西域人士扎马鲁丁为忽必烈所造的西域天
文仪器,其中就有一台地球仪。郭守敬提出要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是至元十六年(1279),而扎马鲁
丁造地球仪,则是至元四年(1267),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发现时差现象,更早在南宋嘉定十三
年(1220)。由此,郭守敬对这些天文学成果当有所知。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郭守敬设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时,一定知道地球观念的存
在。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当郭守敬得知这样一个完全有悖于传统认识的地球学说时,心生好奇,有意把测量范围尽可能扩
大,在满足编制历法的需求的同时,顺便对地球学说做个验证,也不无可能。遗憾的是,验证结果如
何,他是否由此确信了地球学说,史料无载,我们不能妄猜。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其遗留至今的关
于天文学的论述中,他从未提及过地球学说。毕竟,这种测量方式的验证,只是一种间接验证,其说
服力尚未达到让人闻知即信的程度。
(摘编自关增建的学术论文
《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疆域的扩大需要编制一部新的历法。这是元世祖同意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的一个重要
原因。
B.在“四海测验”后,郭守敬等人对测验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了精密计算,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
C.对于"四海测验〃27个观测点观测内容的不同,研究界存在详略、缓急以及潜在动机等多种看
法。
D."四海测验”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规模最大,还因为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资
料。
【答案】B[解析]B项,"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错,材料一原文为“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
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一一
《授时历》",选项曲解文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四海测验”7个详测地点地理纬度的规律性中可以看出郭守敬组织的这一次测量是经过了
周密计划的。
B."四海测验"中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内容对历法的编制没有作用,作者由此推断,郭守敬还存在
着其他动机。
C.如果说耶律楚材对时差现象的认定,是对地球说的隐晦表达,那么地球仪的存在,就是元人知道
地球说的实证了。
D.郭守敬认为,以"四海测验”方式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验证地球学说的真实性,因而他未在论述
中提到地球学说。
2.【答案】D[解析]D项,“郭守敬认为……因而他未在论述中提到地球学说"错,原文为"我们唯一
知道的是,在其遗留至今的关于天文学的论述中,他从未提及过地球学说。毕竟,这种测量方式的
验证,只是一种间接验证,其说服力尚未达到让人闻知即信的程度",可知,"以‘四海测验'方式得到
的数据不能直接验证地球学说的真实性”是作者的分析,不是“郭守敬认为",选项曲解文意,强加
因果。
3.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一项是()
A.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B.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
C.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当地上二百里,是故推验大地经纬度分,皆与天应。
D.树两表,南北十里……试从南表之下,仰望北表之端,必将积微分之差,渐与南表参合。
3.【答案】C[解析]结合"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暑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可知,中国天文大
地测量是测距离和时间。A项,"测地中"是测夏至暑景。B项,结合“同日度影"可知测的是日影,
属于天文大地测量。C项,测的是经纬度,不在天文大地测量范围内。D项,结合文中"先南北立表,
取直测景"及选项"树两表,南北十里……"可知属于天文大地测量。
4."四海测验”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实证的精神,"四海测验”以实地测验的形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②严谨的精神,"四海测
验”的观测地点、测验内容都经过了严密的组织和计划;③继承的精神,"四海测验”是在继承了唐
代僧一行的测量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④不畏艰难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数千里亲自测验,其他测
验人员更是到达了边远地区;⑤探索的精神,郭守敬可能利用这次“四海测验”的机会,去检验一下
地球说的真伪;⑥务实的精神,"四海测验”的目的是统一历法,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结合材料一第二段“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
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可概括出,实证的精神,"四海测验"
以实地测验的形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当时的观测分详略两种记录方式……前六地每移一
地相差10度,后者是国都,自当详测。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可概括此严谨的精
神,"四海测验”的观测地点、测验内容都经过了严密的组织和计划;结合材料二第一段"郭守敬的
测量方式,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分离地点”可概括出,继承的
精神,"四海测验”是在继承了唐代僧一行的测量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结合材料一第一段“郭守
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一路的实际测验"可概括此不畏
艰难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数千里亲自测验,其他测验人员更是到达了边远地区;结合材料二第八
段"当郭守敬得知这样一个完全有悖于传统认识的地球学说时,心生好奇,有意把测量范围尽可
能扩大,在满足编制历法的需求的同时,顺便对地球学说做个验证"可概括此探索的精神,郭守敬
可能利用这次"四海测验"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结合材料二第五段“当时正是制订
授时历的紧张阶段,急需测量一些与制历有关的数据,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个点上测完了上述
三项数据"可概括此务实的精神,"四海测验”的目的是统一历法,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5.两则材料都围绕“四海测验”展开,但在行文特点上却存在很大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内容上:材料一从历史背景、测验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介绍"四海测验",内容全面而概
括;材料二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四海测验”进行介绍和评价,针对测验动机
进行深入探究,论题明确集中。②表达上:材料一是科普文章,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材料二是学术论文,问题意识鲜明,论证严密,理论性强。
【解析】内容上:材料一"元初,郭守敬曾向元世祖忽必烈进奏说……而今天国家的疆域比唐时广
大,更需要到边远的地方进行测验至元十六年(1279)遂设十四员监候官,分几路出发,到全国各
地进行天文观测……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
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一一《授时历》""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
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从历
史背景、测验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介绍"四海测验",内容全面而概括;材料二,"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测
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测量。郭守敬的测量方式,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
样……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的范围很广……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比一行的测量区域
更大。‘四海测验'的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
上都是空前的""既然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都与历法编制无关,郭守敬为什么要组织这么大规模
的‘四海测验’?其潜在动机究竟是什么?……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
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四海测验"
进行介绍和评价,针对测验动机进行深入探究,论题明确集中。表达上:结合"摘编自张家泰的科
普文章《登封观星台: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可知材料一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语言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结合"摘编自关增建的学术论文《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可知材
料二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问题意识鲜明,论证严密,理论性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除了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恶性影响外,防晒霜以及其他护肤用品的化学成
分,已经在海洋和淡水娱乐区被检测到,这些化学成分会在水生动物体内积累并降解成有毒物质。
在多个海域进行的实验表明,即使是非常少量的防晒霜,也会在18到48小时内引发大量珊瑚黏
液渗出,并使珊瑚在96小时内完全白化。
说到珊瑚白化,就不得不提珊瑚的生存环境了。珊瑚的生存环境与珊瑚虫共生的各类海藻
密切相关,这些共生藻类含有不同颜色的色素,使得珊瑚美丽多彩,而珊瑚白化正是这些共生藻
类离开珊瑚所导致的结果。
我们平日所说的形似树枝的珊瑚,其实是由大量的珊瑚虫尸体和附着在上的活着的珊瑚虫,
以及共生藻类共同组成的。所谓珊瑚虫的尸体,指的是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的石灰石
骨骼,形成珊瑚的外壳。而不同珊瑚虫个体之间通过连接物质结合在一起世代群居,当上一代珊
瑚虫死亡后,新一代珊瑚虫会在它们的遗骸上继续繁衍生息。日积月累,一代代珊瑚虫延续生长,
成为大海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这个过程中,为珊瑚虫提供能量的共生藻类发挥了重要作用。珊瑚虫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会产生二氧化碳、氮、磷等"废物",而这些对珊瑚虫无用的"废物”却是共生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所
必需的原料。作为答谢,获得了珊瑚虫滋养的藻类,又反过来为珊瑚虫提供氧气以及葡萄糖、甘
油、氨基酸等易于被吸收的营养物质。
而这些共生藻类对海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当发生海水升温、海洋污染、生物种类变化等
情况时,这些藻类就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产生对珊瑚虫有害的物质。因此,珊瑚与共生藻类就会彼
此分离,珊瑚虫的能量来源也随即消失,出现了“断供”的情况,导致珊瑚虫无法生存直至死亡。没
有了富含色素的藻类,珊瑚也就慢慢还原出石灰石原本的白色,即珊瑚白化。
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行动起来,不仅在实验室里分析海洋环境及生物种群的各种数据,也身体
力行去海里人工种植珊瑚。这项工作被称为“珊瑚礁的生态修复",是从一个生态系统的理念出发
的。种珊瑚只是其中的第一步,其后还会添入很多功能类的生物,帮助受损严重的珊瑚岛礁区域
更快更好地恢复生态环境,同时积累更多的一手科研数据,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大量丰富的
研究资料。
在完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一个石珊瑚群落的恢复周期大概是10-15年,是一个相当缓慢
的过程,而当海洋中珊瑚礁的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荒漠化”的情况。
保护珊瑚,只是为了重现海底美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珊瑚并不只是供人观赏的海底"花
瓶”。在海底世界,珊瑚礁享有“海洋热带雨林"和"海上长城”的美誉,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
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之一。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积虽不足0.25%,但养活着四分之一的海
洋物种,为许多鱼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及繁殖场所。珊瑚一旦消亡,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也会
随之死亡,红色、棕色、绿色的藻类将取而代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恶化,进而导致整个生态
系统的毁灭。
珊瑚还具有保护海岸线不受风浪侵袭的作用。一个健康的珊瑚礁,可以吸收百分之九十以
上的波浪,所以,保护珊瑚实际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摘编自赵峥《你的防晒利器竟是“珊瑚杀手"?》)
【相关链接】
尽管关于防晒霜的科学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正在采取积极的预
防措施,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防晒霜。ICRI(国际珊瑚礁倡议)认为: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防
晒霜会对海洋产生副作用,我们最好主动采取措施来预防这种可能带来的伤害,如鼓励多生产天
然成分的防晒霜,并给予政策支持等。
(摘编自《关于防晒霜和珊瑚礁,你需要知道的9件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防晒霜以及其他护肤用品的化学成分,会在水生动物体内积累并降解成有毒物质,可使珊瑚在
96小时内完全白化。
B.与珊瑚虫共生的各类海藻含有各种颜色的色素,它们通过珊瑚虫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进行
光合作用,同时也为珊瑚虫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C.保护珊瑚礁,不仅因为珊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因为珊瑚礁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海洋生态
环境的功能。
D.为了保护珊瑚礁,一些旅游目的地已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防晒霜,并提出主动采取措
施来预防防晒霜对珊瑚礁的伤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选项表述"一些旅游目的地……提出主动
采取措施来预防防晒霜对珊瑚礁的伤害”错误。依据原文,"提出主动采取措施来预防防晒霜对
珊瑚礁的伤害"的是ICRI。选项有误。故选D。
2.|(分析语言特点不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说明防晒霜对珊瑚礁的危害作用,作者提到了珊瑚的"白化”现象,并详细地说明了珊瑚虫
和共生海藻相互依存的关系。
B.本文语言通俗易懂,而"答谢""断供""一定程度”等词语的使用,又体现出科普类文章语言严谨
规范的特征。
C.科学家们实施"珊瑚礁的生态修复”工程,就是去海里人工种植珊瑚,这样可以帮助受损严重的
珊瑚礁区域恢复生态环境。
D.珊瑚生长环境恶化,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将被各种藻类取代,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整个
生态系统因此毁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B.考查科普文的语言特征,“又体现出科
普类文章语言严谨规范的特征"错误。"答谢"是拟人手法,“断供"是比喻手法,这样是体现出本文
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C.“就是去海里人工种植珊瑚”错误。根据原文“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行动
起来,不仅在实验室里分析海洋环境及生物种群的各种数据,也身体力行去海里人工种植珊瑚”
可知,选项以偏概全。D.”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将被各种藻类取代〃错误。从原文“珊瑚一旦
消亡,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也会随之死亡,红色、棕色、绿色的藻类将取而代之,浮游生物大
量繁殖,水质恶化,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来看,取代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的是红色、
棕色、绿色的藻类,而不是各种藻类。故选A。
3.|(概括分析文本内容)|从全文看,保护珊瑚礁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请结合文本概括原因。(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珊瑚虫及为它提供能量的共生藻类对海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对海水水质要求非常
高;②珊瑚礁成长非常缓慢,在完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一个石珊瑚群落的恢复周期大概是
10-15年;③人类的活动也在影响着珊瑚虫的生长环境,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防晒霜会伤害
到珊瑚虫。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步:审清题干,设问对象为“保护珊瑚礁的艰巨性〃,设问角度为概括原因。
第二步:定位原文信息,结合题干要求梳理。由“而这些共生藻类对海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当发生海水升温、海洋污染、生物种类变化等情况时,这些藻类就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产生对珊
瑚虫有害的物质”可概括出:珊瑚虫及为它提供能量的共生藻类对海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对海
水水质要求非常高;由"在完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一个石珊瑚群落的恢复周期大概是10—15年,
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可概括出:珊瑚礁成长非常缓慢,在完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一个石珊瑚
群落的恢复周期大概是10-15年;由"尽管关于防晒霜的科学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越来越多
的旅游目的地正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防晒霜”可概括出:人类
的活动也在影响着珊瑚虫的生长环境,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防晒霜会伤害到珊瑚虫。结合题
干要求,以回答原因的方式组织答案作答。
三(2023年9月•江西上饶开学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黄河农耕文明的反映,是中原农业文明的产物。每侯有一种特定
的自然现象。七十二候不是一个一个简单现象的描述与记载,是和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的综合
的观测结果,也是长期历史总结的结果。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诞生于农耕时代,它所包含的大科学的基本要素仍然正。节气和物候
的描述即使在今天也是准确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我们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提供
了一个很精准的坐标,我们现在说气候异常不异常,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它对世界
的贡献非常大,所以是大科学。
(摘编自《这是大科学!听丁一汇院士给你讲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收入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用三年时间创作的80余篇
文字作品。作者希望当今忙碌的年轻人能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感悟自然、
感悟生命,获取奋斗力量。
徐立京谈观察和感悟七十二候的三点原因:首先,它是一套大科学。而不是一个古老的已
经失去现实价值的东西。她提到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时,他谈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是大思维、大科学,是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变化的系统思维的体现。其次,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
智慧是有生命力的。作家王蒙说,七十二侯是一个非常厚重的文化时空的隧道。最后,它蕴含
了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从大自然无数的现象中选出的72种物候都可代表天地
万物、四时变化。几年来,她对这一文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观察和思考并时刻保持着恭
敬之心。
书中也收入当代中国抽象画家徐冬冬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三候”为主题创作的140余幅抽象
画,这些作品的制作历时五年,艺术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秋天将风沙与颜料混合,
冬天取用晴雪。徐冬冬提到当西方文化独大的时候,另外的一种文化就栗与其平衡。实现这种
平衡,是中国文化进入世界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博大精深的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七
十二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精神源头,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体现。
(摘编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者徐立京、徐冬冬访谈)
材料三:
大火西流又立秋,凉风至透内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几个寒蝉鸣树头。
一瞬中间处暑至,鹰乃祭鸟谁教汝;天地属金始肃清,禾乃登堂收几许。
无可奈何白露秋,大鸿小雁来南洲;旧石玄鸟都归去,教令诸禽各养羞。
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敛震宫;蛰虫坏户先为御,水始涸兮势向东。
寒露人言晚节佳,鸿雁来宾时不差;爵(雀)入大水化为蛤,争看篱菊有黄花。
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兽班时意;草木皆黄落叶天,蛰虫咸俯迎寒气。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三相关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A.立秋时分,暑气消退,凉风来袭,带来幽幽凉意:
B.白露时分,温差增大,秋寒渐起,寒蝉鸣于枝头。
C.秋分时分,雷声渐稀,小虫封洞,水量逐渐下降
D.霜降时分,豺狼多食,草木枯黄,小虫进入冬眠。
2.下面对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虽然诞生于农耕时代,但其描述与记载的节气和物候仍为当下气候
研究提供了唯一精准坐标。
B.从自然现象中选出的72种物侯,不仅代表四季的变化,而且能启发我们从科学角度认识生
命和宇宙。
C.画家徐冬冬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主题进行抽象画创作,其创作作品的原料采自物候
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
D.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体现,它与西方文化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
但对世界文化贡献巨大。
3.徐立京、徐冬冬精心创作《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给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带来哪些启
示?请简要说明。
【答案】1.B2.B
3.(1)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怀敬畏之心;
(2)学会从不同角度(科学、文化、哲学、艺术等)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3)在生活实践中,从传统文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汲取生命力量。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白露时分〃错,此项所写仍是立秋时分的物候。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A."唯一精准坐标”错,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我们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提供了
一个很精准的坐标”,没有说到“唯一"。
C.“采自物候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于文无据,材料二“艺术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
秋天将风沙与颜料混合,冬天取用晴雪”是分季节说明,没有采自物候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
之说。
D."与西方文化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错,文章没有阐述与西方文化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
故选Bo
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内因则是博大精深的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
个精神源头,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体现""她对这一文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观察和思考并
时刻保持着恭敬之心”概括出: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怀敬畏之心。
结合“它是一套大科学。而不是一个古老的已经失去现实价值的东西‘'"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
大思维、大科学,是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变化的系统思维的体现""它蕴含了宇宙观、世界观、价
值观和生命观〃概括出:学会从不同角度(科学、文化、哲学、艺术等)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
意义。
结合"作者希望当今忙碌的年轻人能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感悟自然、感
悟生命,获取奋斗力量〃概括出:在生活实践中,从传统文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汲取生
命力量。
四、(2023年9月•安徽池州开学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斗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中文简称。“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自古
以来,人类就非常崇拜日月星辰,华夏祖先对于北斗星更是有着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指极星(即
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两颗星,通过天璇与天枢联线的五倍延长线可找到北极星),更是功
能神奇,因为找到了北斗星,就可以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中找到永远在正北方向的北极星,也就
实现了定向导航。所以,将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彰显华
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渊源,让人浮想联翩。
(摘编自曹冲、王立、来春丽《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叫"北斗"?》)
材料二:
我国自古以北斗为极重要之星座。《史记・天官书》日:"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南宋王应麟引《春秋运斗枢》云:“北
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机,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摇光即招摇也。"2000
年前在黄河流域,北斗七星终年在地平线上,常明不隐,终年照耀于地平线上,自足引起深刻
之注意。
(摘编自《竺可桢文集•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材料三:
北斗七星为什么会指北呢?其实它不是总指北,只有"勺子"头的两颗星(天枢、天璇)连
线是总指向北极星(见下图)。北斗七星每天都会围绕北天极转360。,这叫“恒星的周日视运动”,
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因此北斗的勺柄在一天内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斗柄甫指
关下皆双
斗柄东指
天下皆存
斗柄西指
大卜,皆秋
天卜皆冬
■北■
北斗七星四季位置
所谓“北”的方向来自地球的北极点,而这个地理北极点在天空中的反映就是北天极(也就
是现在北极星的位置)。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天体于一恒星日内在天球上自东
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的运动,所有的天体似乎都在围绕北天极旋转。而北斗星
在北半球中纬度以上地区是不会沉到地平线以下的,属于“拱极星座"(指天极附近的星座,这
些星座在视觉上都像是围绕天极运行,在高纬度区,这些星座都不没入或都不升出地平面)的
一部分,因此只能说北斗星的所在的方向大致是北,但不能说“北斗星总是指北",正确的说法
应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极星的方向才是正北方”。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4.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阁序》)》
B.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沈约《夜夜曲》)
C.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D.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夏民族自古对北斗星非常崇拜,认为它常现不隐,运行于天空中央,可主宰四方地域。
B.北斗星是最好的指北针,从北斗星的天枢、天璇和北极星的相对位置,可找到正北方向。
C.中国古代人民由北斗斗柄位置变化确定季节,由"斗转星移”的规律区分阴阳调节五行。
D.在地球上观测,会看到北斗星并不没入或升出地平面,它们只围绕北极星做360旋转。
6.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命名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A5.D
6.①像北斗星一样起定向导航作用;②能够彰显中华文明特色;③对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发
展具有引领作用。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北斗七星为什么会指北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定制酒行业营销创新模式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2024年物流驾驶员服务外包合同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灾害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拍卖艺术品线上线下销售合作协议范本3篇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经营实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学院《机器学习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模具设计与生产合同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连云港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0题
- 2024年古建筑修复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及细则2篇
-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中医筋伤的治疗
- 【MOOC】英文技术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21起典型火灾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消防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选择题】专项练习100题附答案
- 从创意到创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4-配置故障转移群集服务实训
- 计价格[1999]1283号_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 毕业设计(论文)RLC测量仪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