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内容一、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重大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的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岗位及从业人员,要求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本制度适用于与企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等,要求其协助和支持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职责
1.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
(1)对企业安全生产负总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投入;
(2)组织制定并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计划和措施;
(2)负责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负责对企业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整改到位;
(4)负责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报告。
3.各相关部门职责:
(1)按照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求,开展本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3)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4.从业人员职责:
(1)严格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发现隐患及时报告,配合企业进行整改;
(3)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隐患排查范围
1.设备设施隐患排查:
(1)生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工设备等,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存在磨损、老化、故障等问题。
(2)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防护罩等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3)应急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是否齐全、有效,能否在紧急情况下正常使用。
2.生产环境隐患排查:
(1)作业场所:检查是否存在高空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高温高压等危险作业环境。
(2)通风照明:确保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照明充足,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作业人员的不适或事故。
(3)有害物质:对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确保其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3.作业过程隐患排查:
(1)作业程序:检查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因作业流程不当导致的潜在风险。
(2)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3)作业行为:对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监督,防止违规操作和习惯性违章行为。
4.安全管理隐患排查:
(1)安全管理机构:检查企业是否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其运行是否有效。
(2)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检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3)安全培训教育:检查企业是否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电气安全隐患排查:
(1)电线电缆:检查电线电缆是否存在破损、老化、接头不良等问题。
(2)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接零、接地良好,绝缘性能达标。
(3)电气线路:检查电气线路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乱拉乱接现象。
6.环境保护隐患排查:
(1)污染物排放:检查企业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是否存在非法排放行为。
(2)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企业具备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
(3)环保设施:检查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能够有效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定期组织综合检查,全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
2.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生产环境、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电气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
3.综合检查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岗位人员参与。
4.检查后应形成书面报告,详细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二)专业检查
1.根据企业特点和行业要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检查。
2.专业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检查、电气安全检查、化学品安全检查等。
3.专业检查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检查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并跟踪整改进展。
(三)季节性检查
1.结合季节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季节性检查。
2.春季检查重点在于防雷、防静电、防春融等;夏季检查重点在于防暑降温、防雨防汛等。
3.秋季检查重点在于防火、防爆、防尘等;冬季检查重点在于防寒保暖、防冻防滑等。
4.季节性检查应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确保季节性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治理。
(四)节假日检查
1.节假日前应组织专门的节假日安全检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
2.检查内容应包括设备设施的关闭和开启状态、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3.节假日检查应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确保检查覆盖所有关键区域和环节。
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实时监控和检查。
2.定期检查是指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周期性检查。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由从业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监控。
4.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管理,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设备设施安全检查:长假前应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紧固件是否松动、传动带是否磨损、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等。
2.电气安全检查:对电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缆、开关、插座、配电箱等,确保无裸露电线、无短路现象,以及应急照明和消防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3.安全防护设施检查:检查所有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包括安全防护网、防护栏、警示标志等,确保在长假期间能够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4.应急处理和救援设备检查:确保所有应急处理和救援设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疏散指示标志等)处于可用状态,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期和功能性。
5.作业环境检查:对作业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确保通道畅通无阻,无杂物堆积,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6.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检查长假期间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包括值班安排、应急响应计划、安全巡查记录等,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7.安全教育和培训:在长假前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员工了解和掌握长假期间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8.长假期间值班安排:制定长假期间的值班表,确保有足够的值班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的监控和应急响应。
9.安全巡查记录:值班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并详细记录巡查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以备后续跟踪整改。
10.长假后安全评估:长假结束后,应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检查长假期间的安全状况,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长假期间的安全生产提供改进措施。
(二)交通安全
1.车辆安全检查:长假前应对所有企业车辆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包括制动系统、轮胎、灯光、喇叭等关键部件,确保车辆性能良好,符合安全标准。
2.驾驶员资质审查:对驾驶企业车辆的驾驶员进行资质审查,确保其持有有效的驾驶执照,且无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不良记录。
3.驾驶员安全教育: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化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意识,提醒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4.车辆维护保养:制定车辆维护保养计划,确保长假期间车辆的正常运行。对于长期停驶的车辆,应做好封存和维护工作。
5.车辆出行管理:对车辆的出行进行严格管理,制定详细的出行计划和路线,避免高峰期和恶劣天气出行,减少交通安全风险。
6.应急物资准备:在车辆中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包、灭火器、防滑链、车载充电器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7.交通安全设施检查:检查企业内部交通安全设施,如停车场、车辆通道、交通标志等,确保设施完好,能够有效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8.长假期间交通管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对内部道路进行临时交通管制,以防止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9.交通安全巡查:长假期间应加强交通安全巡查,对重点区域和时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安全隐患。
10.事故处理预案:制定详细的交通事故处理预案,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事故处理和救援。
(三)环境保护安全
1.环保设施检查:长假前对企业的环保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噪声控制设施等,确保其正常运行且符合环保标准。
2.环境监测:对企业的排放物进行监测,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等,确保排放指标在法定范围内,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3.环保应急预案:制定并更新环保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环保应急物资的储备充足,如吸油毡、防化服、中和剂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5.环保法规培训:对员工进行环保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确保员工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6.环保巡查制度:建立环保巡查制度,定期对企业的环保设施和排放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风险。
7.长假期间环保值班:安排环保值班人员,确保长假期间企业环保工作的正常运行,及时响应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
8.环保信息记录:详细记录长假期间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监测数据,为后续的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9.环保事故处理:制定环保事故处理流程,一旦发生环保事故,能够迅速启动流程,进行有效的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
10.环保风险评估:对企业的环保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可能的环境污染源和潜在的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七、隐患排查分级
1.隐患等级划分:根据隐患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将隐患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和轻微隐患四个等级。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较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轻微隐患: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2.隐患等级评估:由专业人员进行隐患等级评估,评估依据包括隐患的性质、影响范围、潜在后果等。
3.隐患等级标识:对识别出的隐患进行等级标识,并在企业内部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提醒从业人员注意。
4.隐患等级动态管理:根据隐患治理情况,及时调整隐患等级,确保隐患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计划:制定年度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排查周期、排查方法和责任人员。
2.隐患排查实施:按照隐患排查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排查,确保排查工作有序进行。
3.隐患整改责任:对排查出的隐患,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4.隐患整改跟踪: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督促和复查。
5.隐患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隐患整改效果进行验收,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6.隐患信息管理:建立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对隐患的排查、整改、验收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便于分析和追溯。
7.隐患排查培训: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培训,提高其隐患识别和治理能力。
8.隐患排查激励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激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工作,提高隐患排查的积极性。
9.隐患排查总结:定期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排查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隐患排查管理流程。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隐患排查报告:
-排查记录:每次隐患排查后,应及时填写隐患排查记录表,详细记录排查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排查发现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报告编制:根据排查记录,编制隐患排查报告,报告应包括隐患的描述、可能造成的后果、整改措施和建议。
-报告提交:隐患排查报告应在排查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提交给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报告审批: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对隐患排查报告进行审批,确定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2.隐患建档监控:
-建档: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建立隐患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隐患的基本信息、排查报告、整改措施、整改进度等。
-监控:定期对隐患档案进行更新,跟踪隐患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隐患整改反馈:整改责任人应定期反馈隐患整改进度,包括已采取的措施、整改效果和后续计划。
-隐患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更新隐患档案状态,对整改效果进行记录。
-隐患信息共享:确保隐患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隐患分析:对隐患数据进行定期分析,总结隐患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为预防类似隐患提供依据。
-隐患预警:根据隐患分析结果,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产生隐患的环节进行提前预警,防止隐患转化为事故。
十、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评估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果,促进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拍摄合同范本
- 债务变更合同范本
- 代销汽车合同范本
- 二手车合同范本商家自己写
- 分阶段付款合同范本
- 华帝橱柜合同范本
- 农村建房主体合同范本
- 单位门合同范本
- 医疗美容转让合同范例
- 产品设计开发合同范本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病媒生物防治操作规程
- 2024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真题必考题
- 德育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
- (高清版)JTG 3810-2017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题及答案
- 《ISO31000:2024风险管理指南》指导手册(雷泽佳译2024-04)
- 学前儿童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课件)
- 建筑用真空陶瓷微珠绝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
- 《拒绝校园欺凌 防霸凌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