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史》
未命名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凡民有忿争,颂喻以乡党宣相亲善,
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调南京留守推官,留守欧阳修委以政,EJ:
“子容处事精审,一经阅览,则修不复省矣。”时社衍老居睢阳,见颂,深器之。举集
贤校理,编定书籍。颂在馆下九年,奉祖母及母,养姑姊妹与外族数十人,甘旨融怡,
昏嫁以时。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富弼尝称颂为古君子,及与韩琦为相,同表
其廉退,以知颍州。墓室即位,召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颂言:“今中牟,长垣都
门要冲,二鄙驿置皆由此,而旧不屯兵,阕无防守,请置营益兵,以备非常。”明年,
饥民果乘虚犯长垣,戕官吏,如颂虑。加集贤院学士、知应天府,吴越饥,选知杭州。
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目:“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
颂日:“音鬟汰使沃营生奉衣食之余,悉必偿官期必.岁月而.&可乎送谢丕蔓负果如期而足。
及修两朝正史,转右谏议大夫。使契丹,遇冬至,其国历后宋历一日。北人问孰为是,
颂目:“历家算术小异,迟速不同,如率,节气交,犹是今夕;若逾数刻,则属子时,
为明日矣。或先或后,各从其历可也。”北人以为然。元祐初,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兼
侍读。奏:“国朝典章,沿袭唐旧,乞召史官采新、旧唐书中君臣所行,日进数事,以
备圣览。”遂诏玲举宫遇非讲读日,进汉,唐故事二条。既又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
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
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
告。绍圣四年,拜太子少师致仕。
(节选自《宋史•苏颂传》)
i.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
而足
B.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
足
C.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
足
D.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
而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为“迁”,一般指升职,也可以指降职。
B.英宗,这是用庙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年号来指称皇帝。
C.亥时,十二时辰的最后一个时辰,指的是一天中的22时至24时。
D.经筵官,封建时代陪侍皇帝讲读经史之官。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颂处事精审,受到称赞。苏颂调任南京留守推官时,留守欧阳修把政事交给他处
理,欧阳修认为苏颂办事精细,凡是苏颂阅览过的政事,欧阳修都非常放心。
B.苏颂睦亲齐家,廉洁退让。苏颂侍奉祖母及母亲,养活姑姊妹与外族几十人,但妻
儿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富弼和韩琦表彰他廉洁退让,让他任颍州知县。
C.苏颂富有见识,虑事周性。苏颂提点开封府界各县镇公事时,认为中牟、长垣是都
门要道,建议英宗应加强防备,结果第二年,饥民果然乘虚侵犯长垣,杀害官吏。
D.苏颂学问广博,通晓律所。苏颂出使契丹,遇冬至,契丹国冬至日历比宋历晚一天,
契丹人问用何日作为冬至日,苏颂用律历知识让契丹人认可了宋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颂喻以乡党宣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
(2)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
5.苏颂任吏部兼侍读时在奏章中向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答案】
1.A
2.C
3.D
4.(1)苏颂劝说他们乡党之间应该亲近友善,如果因为小小的怨恨失了和气,一旦有
了紧急情况,将依赖谁呢。
(2)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有精巧的构思,苏
颂奏请任用他。
5.苏颂向皇帝请求下诏史官采用《新唐书》《旧唐书》中君臣的行事,每天呈上几件事,
以备皇帝阅览。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我释放你们,让你们自己营生,除了吃穿之外,剩余的拿来
偿还,以一年为限,可以吗?"他们都道谢说不敢负约,果然都如期交上了欠款。
“奉衣食之余”,“之余",即除……之外,之间不断开,排除BD;
“可乎”,是对“期以岁月而足”的疑问,“可乎”单独成句,之前断开,排除C。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指的是一天中的22时至24时”错误,指的是一天中的21时至23时。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苏颂用律历知识让契丹人认可了宋历”错误,与原文“各从其历可也”不符。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喻”,劝说;“缓急”,偏义复词,紧急情况;“何赖”,宾语前置,赖何,
依赖谁。
(2)中“邃”,深入;“晓”,通晓;“奏用”,奏请任用。
5.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先找出文中叙述苏颂任吏部兼侍读时与上奏章有关的表述内容,即“国朝典章,沿袭唐
旧,乞诏史官采新、旧唐书中君臣所行,日进数事,以备圣览”,然后用现代汉语针对
提问内容回答,即苏颂向皇帝请求下诏史官采用《新唐书》《旧唐书》中君臣的行事,
每天呈上几件事,以备皇帝阅览。
【点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
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县人。考中进士,任江宁县知县。凡是百姓有纠纷,苏颂劝
说他们乡党之间应该亲近友善,如果因为小小的怨恨失了和气,一旦有了紧急情况,将
依赖谁呢。调任南京留守推官,留守欧阳修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说:“子容办事精细,
一经他阅览,我就不用看了。”当时杜衍在睢阳养老,看见苏颂,非常器重他。升任集
贤校理,编定书籍。苏颂在国史馆九年,侍奉祖母及母亲,养活姑姊妹与外族几十人,
和乐甜美。妻儿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他却安然处之。富弼曾称赞他是古代的君子,等
到和韩琦一起任宰相,共同表彰他廉洁退让,让他任颍州知县。英宗即位,召他提点开
封府界各县镇公事。苏颂上奏:“现在中牟、长垣是都门要道,外国的军队都由此而来,
而过去没有屯兵,没有防守,请设置军营增加军队,以便防备特殊事情的发生。”第二
年,饥民果然乘虚侵犯长垣,杀官吏,正像苏颂担忧的那样。加授集贤院学士、知应天
府。吴越饥荒,选派他任杭州知县。一天,他出来时遇见一百多人,哭诉说:“我们因
转运司催交市易贸钱,已被因禁,死了也没有钱。”苏颂说:“我释放你们,让你们自
己营生,除了吃穿之外,剩余的拿来偿还,以一年为限,可以吗?"他们都道谢说不敢
负约,果然都如期交上了欠款。等到修两朝正史时,转任右谏议大夫。出使契丹,遇冬
至,契丹国日历比宋历晚一天。契丹人问用何日,苏颂说:“历学家的算法有小小的差
异,快慢不一样,比如亥时节气相交,还是今天;如果过了数刻,则属于子时,就是明
天了。有先有后,各自奉从自己的历法就可以了。”契丹人认为说得对。元祐初年,拜
为刑部尚书,升任吏部兼侍读。上奏说:“本朝的典章制度,沿袭唐朝的旧制,请求下
诏史官采用《新唐书》《旧唐书》中君臣的行事,每天呈上几件事,以备皇帝阅览。”
于是下诏经筵官在不是讲读日,进呈汉、唐的故事二条。不久又请求重新造浑天仪,皇
帝于是任命苏颂为提举。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支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
有精巧的构思,苏颂奏请任用他。教给他古代的方法,造了三层高台,在上面放浑天仪,
中间放浑象,下面放司辰,用一个机关相连接,通过激水带动轮辐旋转,不用人力。时
刻到了,司辰就出来报告时间。绍圣四年,拜任太子少师退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衍,越州山阴人,字世昌,衍昌冬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
诏举良吏,擢知乾州,徒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目:“何夺我贤太守也?
点河东路刑狱,按行路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
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空号甥人及北丕必实负覆正之堂献太后遣便安插
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区目音知之久矣。
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兼判吏部流内铃®,选补个格繁
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赎,出缩为奸。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铃法,问日:“尽乎?”
日:“尽矣。”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铃
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改知审官院,其载制如判铃时。
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日:“二国方交
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
不以为恨。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
三嘏,帝以问衍。衍日:“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
契丹近亲,而返还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乃还三
嘏。
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庆历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
乃以太子少师孥住。卒,年八十。自作遗疏,其略目:“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
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语不及私。
(选自《宋史》)
注:①锋:选授官职,量才授官。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遗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
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B.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
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C.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
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D.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
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发,即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借指年满15岁的成童,归有光的《项
脊轩志》就有“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科格:古代一般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而文中“选补科格”则指“吏部选授官职
的规章”。
C.逋逃:“逋”有两个常见意思,一是指逃亡,一是指拖欠。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
的“逋逃”指逃亡。
D.致仕:给予官职,指士人通过科举或选拔等形式,得到了朝廷授予的官职,与“乞
骸骨”不同,“乞骸骨”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大了辞官不做,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衍在殿试中被选拔为进士甲科,在平遥任县令,又被提拔为乾州知府,后来被贬
职去凤翔府任官,得到了两州百姓的挽留。
B.杜衍受命巡察河东路狱讼,他巡视潞州,平反冤案,后来又为石州官员高继升辩诬。
他深得章献太后赏识。
C.杜衍在兼任吏部事务时,认真研读,把握了官吏任命的各项条例,任免之事都自己
裁决,断了诸吏徇私舞弊的路子。
D.杜衍与范仲淹为出兵黄河之事有争执,范仲淹攻击杜衍,言辞激烈。因为范仲淹曾
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所以杜衍也不恼恨。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锭法,问曰:“尽乎?”
(2)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
10.对于收留刘三嘏,朝廷有哪两种意见,请分别说明。
【答案】
6.A
7.D
8.A
9.(1)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
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吗?"(2)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
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
10.欧阳修等人认为应当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杜衍认为收留他违
背两国诚信交往的原则,且此人不值得与他共同谋划大事,应当把他送回去。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没有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改正。
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怎么样,
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我
早就知道了。”
“鞫人死罪”是动宾结构,“死罪”是宾语,应在其后断开;“不以实”的主语是“宁
化军守将”,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C;“淮南”是“安抚”的宾语,其后断开;“使
还”是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前后断开;“太后”是“叹曰”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
D„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致仕:给予官职,指士人通过科举或选拔等形式,得到了朝廷授予的官职”错。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后来被贬职去凤翔府任官”错,原文是“徙知凤翔府”的“徙”在这里是“调任”
的意思,并非被贬。
故选Ao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得分点有:(1)视事,上任,处理政事;敕,下令;锋,选拔官吏。(2)无以,不
要因为;忽,忽视;储副,储君。
10.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是,对于收留刘三嘏,朝廷有哪两种意见。
结合原文“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
三嘏,帝以问衍。衍曰:‘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
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对
于收留刘三嘏,以欧阳修为首的官员认为应当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
而杜衍则认为接纳刘三嘏违背两国诚信交往的原则,且此人不值得与他谋划大事,应当
把他送回去。
参考译文:
杜衍,字叫世昌,是越州山阴人。杜衍从小刻苦磨砺品行节操,尤其重视学习。被
选拔为进士甲科,任平遥县县令,皇上下诏举荐良吏,被提拔为乾州知府。(后来)调
任凤翔知府。在(他)被免去知府返回京城时,(凤翔、乾州)二府的百姓沿途迎候,
说:“为什么夺去我们的好太守?”(后朝廷派杜衍)到河东路巡察刑狱,在巡行考察
潞州时,判断冤案。高继升任石州知府,有人告发继升串通蕃族图谋叛乱,(高继升)
被捕关在狱中,长时间不能定案。杜衍搞清楚高继升是受人诬陷,(为之纠正,并)把
诬告者关押抵罪。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没有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
改正。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怎
么样,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
情况我早就知道了。”
杜衍从政谨慎细密,不用严厉的刑法督促属下,而下属、百姓还是敬畏他的清廉整
肃。(后来杜衍)兼管吏部选授官职。(原先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繁杂冗长,主管官员
不能尽阅,分管的下级官吏借机索要贿赂,增减条规造假作奸。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
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
吗?”属下回答说:“全部呈送上来了。”杜衍下功夫全部读完,全部掌握了吏部选
授官职的规定。第二天,(杜衍)命令下属不必升堂,只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听候命令,
官吏任免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裁决,从此吏部下属办事的官员再也无法徇私舞弊、卖官自
肥。几个月后,杜衍的名声震动京城。(后来杜衍)调任到审官院,管理的办法和在吏
部时一样。
契丹与元昊在黄河以北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安抚河东,打算带兵防御。杜衍说:
“二国刚刚交战,(敌方自顾不暇,)势必不会来侵犯我,我们不可随便出兵。”范仲淹
在皇帝面前力争,诋毁(指责)杜衍,言辞很激烈。范仲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
杜衍并不因此记恨。契丹皇帝的女婿刘三嘏因逃避罪责来归顺(大宋),辅政大臣主张
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谏官欧阳修也主张收留三嘏,皇帝就此征求
杜衍的意见。杜衍说:“中国与邻国交往以诚信为根本,如果我们自己违背誓约,招降
纳叛,那样我们就要背负理亏的责任。况且刘三嘏作为契丹皇帝的女婿,却逃离契丹来
投归(大宋),他为自身谋划尚且如此,还值得和此人谋划国家大事吗!接纳他有什么
好处,还不如把他送回(契丹)。”(皇帝最终听从了杜衍的意见,)把刘三嘏送回到
契丹。
杜衍喜好引荐贤士,而阻止投机钻营的小人,小人大都不喜欢他。庆历七年,杜衍
刚七十岁,上表请求退休,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八十岁时去世。去世前自立遗嘱,
大体意思是:“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
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遗嘱(一点)不涉及自家私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以父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读古冬第,授知
伊阙、任丘县。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
制诰。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拜右谏议大
夫、参知政事。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日:“安得漏禁中语?”
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时陕西用兵,吕夷
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日:“判名重,不可不避也。”乃改兼枢密使。迁给事中。御
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色
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皇佑初,拜御史中丞,
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固留班廷
狰,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日:“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
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县转运■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
而数更不经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木宣氏疾所以木渗者耳只此敢也。”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
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
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
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干,赠太子太保,谥安简。
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
民疾所以未癣者/职此敌也
B.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
民疾所以未瘦者/职此敌也
C.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
民疾所以未渗者/职此敌也
D.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
民疾所以未渗者/职此敌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一甲即授管职,
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予官职。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赐“进
士及第”称号,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C.举,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察举”,是由侯国、州郡的地方
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D.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帝王、王后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
佛道徒死日涅槃、圆寂,未成年人死曰殛。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举正严守规则,批评属吏。王举正再次担任知制诰,同时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
政事,有属吏提前一天骑快马来通报消息,王举正批评属吏泄露宫中消息。
B.王举正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吕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认为不合适,
建议政任枢密使;御史台举荐李徽之,王举正没有因为他是友人的女婿而通过。
C.王举正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王举正指责张尧佐才能平庸。攀附权贵,身居要职,
使贤良土大夫无法得到激励;张尧佐复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在家七次上疏。
D.王举正格守职责,为文雅厚。王举正力谏狄青不可担任执政而未果,请求免除自己
谏官职务;入宫侍读时借前代治乱事例委婉劝读;文如其人典雅纯厚,著作颇丰。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2)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15.皇帝为什么赏赐王举正白银三百,并升任其官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A
12.D
13.B
14.(1)你不在意进取,从来没有因为私事向朝廷请求,因此破格任用你。
(2)光化军叛乱士兵到处侵扰邻近州境,许州士兵有阴谋起事响应的,王举正暗中逮
捕为首作恶的人,斩了他们。
15.王举正在御史中丞任上,前后多次反对授予张尧佐使职,并评论朝廷用人情况。极
力反对狄青执政。被皇帝认为尽到了言官的职责。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而且转运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百姓的喜乐与忧虑都依赖他。任命刚刚下
达就多次更改,不到一年就两次改变,恩泽之所以未能宣扬,民生疾苦之所以未能消除,
主要是这个原因。
“能否”不能和“生民”结合,所以应在“能否”后断开,排除BD两项。
“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是两个对举关系的句子,表达相似的意思,因此应
在“不终岁”前断开,排除C项。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王后死日崩”错,王后死日薨。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B.“建议改任枢密使”错,原文中是王举正只认为“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不合适,
并没有建议改任枢密使,是朝廷改任吕夷简为枢密使。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正确翻译:
(1)“恬”,不动心;“干”,请求;“次用”,按资历次序任用。
(2)“傍”,邻近的;“应者”,响应的人;“潜”,暗中。
1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找到原文皇帝赏赐白银的文字,“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
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
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
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
两”,从中可以看出,他担任御史中丞,反对任用庸碌的张尧佐,并多次对朝廷用人情
况进行评论,反对狄青执政,力争下不能改变任命,便自己请辞,皇帝为了嘉奖他作为
言官很称职,因此赐给他白银三百两。
参考译文:
王举正字伯仲,自幼酷爱学习,稳重而沉默寡言。凭借父荫补为秘书省校书郎。考
中进士、任伊阙、任丘知县,三次升职后担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编写《三朝
实训》,同时编写起居注,提拔为知制诰。岳父陈尧佐任宰相,王举正改任龙图阁待制、
陈尧佐被罢免宰相,王举正以兵部郎中身份又任知制诰,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任前一天,有属吏快马前来报告,王举正正在书房闲坐,慢慢地对属更说:”怎能泄露
宫廷中的话?”后来王举正入宫谢恩,仁宗说:“你不在意进取,从来没有因为私事向
朝廷请求,因此破格任用你。”当时陕西有战争,吕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
正说:“判的名号太重,是不能不回避的。”于是改为兼任枢密使。王举正升任给事中。
御史台推荐李徽之任御史,李徽之是王举正友人的女婿,王举正不予通过。王举正以资
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的身份担任许州知州。光化军叛乱士兵到处侵扰邻近州境,许
州士兵有阴谋起事响应的,王举正暗中速捕为首作恶的人,斩了他们。皇佑初年,王举
正担任御史中丞,上奏说:“张尧佐是平庸的人,攀附妃子家,一天之内兼领四使,使
得对贤士大夫无从鼓励。"朝廷没有回复,王举正因而留在班位在朝廷上谏铮,朝廷于
是削夺张尧佐宣徽、景灵二使的职务。又说:“先朝用人,即使多年镇守边境的,官职
只到偏远州的刺史。现在所任用的并不都是得力的人,然而限期等待升迁,那么以后对
有功的人用什么来鼓励呢?而且转运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百姓的喜乐与忧虑都依赖
他。任命刚刚下达就多次更改,不到一年就两次改变,恩泽之所以未能宣扬,民生疾苦
之所以未能消除,主要是这个原因。”过了半年,张尧佐重新担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
在家共七次上疏。狄青担任枢密使时,王举正又上奏说狄青出身军队不能担任宰相,力
争而未能改变,因而请求解除谏官职务,皇帝称赞他得到了谏狰之职的根本,派遣使臣
到他的府第赏赐,赐白银三百两,授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河南府知府的官职,入朝
兼任翰林侍读学士,每次进宫侍读涉及前代治乱的时候,必定再三委婉劝说。去世,赠
官太子太保,谥号安简,文章典雅纯厚如同他的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
集》五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徒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考官直
言者置高等九成对蓼哆曰:“臣观拿人有必亡之势,中国有必兴之理。夫好战必亡,失
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前世中兴之主,大抵以刚德为尚。去谗节欲,
远佞防奸,皆中兴之本也。今用替之人皆知有父兄妻子之乐,陛下贵为天子,可不思所
以还二圣之车乎?”擢置首选。杨时遗九成书目:“廷对自中兴以来未之有,非刚大之
气,不为得丧回屈,不能为也。”赵鼎荐于朝,遂以太常博士召。未几,召除宗正少卿、
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兼权刑部侍郎。渚寺以大辟成案上,九成阅始末得其情,因请覆实,
囚果诬服者。朝论欲以平反为赏,九成目:“职在详刑,可邀赏乎?”辞之。金人议和,
九成谓赵鼎日:“金实厌兵,而张虚声以撼中国。”秦桧诱之日:“且成桧此事。”九
成日:“九成胡为异议,特不可轻易以苟安耳。”桧目:“立朝须优游委曲。"九成日:
“未有枉己而能直人。”上问以和议,九成日:“敌情多诈,不可不察。”因在经筵言
西汉灾异事,桧甚恶之,谪守邵州。既至,仓库虚乏,僚属请督酒租宿负、苗绢未输者,
九成曰:“纵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径山僧宗杲善谈禅理,从游者众,九成时往来
其间。桧恐其议己,令司谏詹大方论其与宗杲谤讪朝政,谪居南安军。在南安十四年,
每执书就明,倚立庭豉,岁久双趺隐然。广帅致嬴金,九成日:“吾何敢苟取。”悉归
之。桧死,起知温州。户部遣吏督军粮,民苦之,九成移书痛陈其弊,户部持之,九成
即丐祠归。数月,病卒。宝庆初,特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宋史•张九成传》)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
考官直言者/置高等/
B.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
考官/直言者置高等/
C.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
考官直言者/置高等/
D.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
考官/直言者置高等/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略,指计策谋略,也指斗争的艺术和方法,实现目标的方案。文中是第一种意思。
B.金,文中指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所建。
C.闾巷,古时候,二十五家为一闾,后来称居民的区域为闾里、闾巷。泛指乡里民间。
D.法寺,大理寺别称。北齐设大理寺掌刑狱,后历代相沿。泛称掌刑狱的官署为法寺。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九成直言不讳,受到皇帝赏识。朝廷策试进士,张九成慷慨陈词,透析宋金形势,
直谏高宗皇帝,被选为廷试第一。
B.张九成恪尽职守,并且毫不居功。代理刑部侍郎时,详察死刑案案情,使冤案得到
平反,朝廷因此奖赏他,他坚决推辞。
C.张九成刚正不阿,不畏秦桧权势。金人求和,秦桧劝张九成支持和议,他认为不能
轻率行事苟且偷安,严辞加以拒绝。
D.张九成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疾苦。被贬邵州,不同意僚属催缴各种赋税;任温州知
州,户部催交军粮,他致书痛陈弊端。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谗节欲,远佞防奸,皆中兴之本也。
(2)在南安十四年,每执书就明,倚立庭前,岁久双趺隐然。
20.文中张九成第二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
16.D
17.A
18.B
19.(1)不听谗言,节制欲望,远离坏人,防范奸恶,都是国家复兴的根本。
(2)张九成在南安十四年,常常(一大早)拿着书就着亮光读,站在庭院的砖地上,
时间长了两个脚印依稀可见。
20.张九成时常跟僧人宗杲来往,秦桧怕他议论自己。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其先开封人”意思是他的祖先是开封人。判断句,主语是“其先”,宾语“开封人”,
所以应在“其先开封人”前后停顿,排除A、B项。
“诏考官直言者置高等”意思是(皇上)诏令考官,敢于直言的人放在高等。句中省略
主语“皇上”,“诏”作谓语,“考官”作谓语,“直言者”作主语,“置高等”作“直
言者”的谓语,所以应在“诏考官”之后停顿,这样就排除C项。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张九成,字子韶,他的祖先是开封人,后迁居到钱塘。张九成游
学京城,跟随杨时学习。绍兴二年,皇上将策试进士,诏令考官,敢于直言的人放在高
等。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危险会避险交通直播课2022观后感7篇
- 大学生社联工作总结
- 营业员辞职报告模板汇编九篇
- 大学生上课迟到检讨书范文十篇
- 小学教师实习周记
- 2022小学教师辞职报告(合集15篇)
- 外贸业务员的实习报告4篇
- 高中生自我鉴定范文(13篇)
- 公司流程管理
-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体会5篇
- 平整土地施工方案及方法
- 光缆抢修的应急预案有哪些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练习100题
- 中医跟师总结论文3000字(通用3篇)
- 绿色环保生产工艺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优化数控机床加工一致性评价策略
- 工程部研发部KPI绩效考核指标汇总(定性)
- 浅谈大班幼儿水墨画教学指导策略 论文
- 打拔机管桩施工方案
- 教育的智慧读书分享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