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
一、默写闯关
(-)挖空练习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损,如今有谁()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怎一个愁字了得!
附:记忆导图
怜冷清满,如㈱MW乍妣和候,地难檄!
方用海谕酊期和虬鹿*14急!
-淡洲㈱冷代-
施过也止伤心,却息时帜
「初血夫一HK
声嵋
口无人共摘贯花卜触黄汜懒悴抵如环阳脂”守胞儿,独自到用熏!
硼细鹤工fftwmwm,划黄a点点醐ao.E一个孵了制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戚乍
悴堪
桐第
(二)情境默写
1.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
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
的创伤难以平复。
2.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
()”o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3.李清照《声声慢》中“(),(),()?”几句,写黄
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4.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
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这几句:“(),(),()”。语
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参考答案】
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二、阅读闯关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
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
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
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
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
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
2.后人评论这首词前三句中叠词的运用“情景婉绝”,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
的能力。D.“象征手法”错误,这首词主要的写作手法为借景抒懵,没有用象征手法。故选D。
2.①“寻寻觅觅”写出词人因内心空虚而试图在秋景中寻找寄托;“冷冷清清”既写出周围客观
环境的冷清,又写出了词人内心凄凉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写出无所寄托,在孤寂中陷入无尽的
凄惨忧戚的心境。②七组叠词体现了词人面对寒冷凄清的秋景,其心境变化的三个过程,为全词定下
了一种愁惨而悲凉的基调。
(二)教考融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敏行《独醒杂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阿游京师宝梵寺。饭
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堪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
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这个小故事,让我
们感觉到当时人对于"雅”''俗"的敏感。不过,总体上看,在宋代趋于平民化的大环境之下,“雅
俗兼备”、精致与俚俗互通,成为时代的突出特点。
②文化方面兼通雅俗的风格,应该是受到中唐以来禅宗潜移默化的影响。禅宗强调持平常心,注
重“当下”,强调佛法在世间,具有渗透性、普适性,所谓砍柴、担水无非是道。宋代新儒学的产生,
实际上和禅宗的影响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正是在和佛教学说、道教学说相互碰撞、相互冲突,一方面
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吸纳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新儒学才真正成长起来。我们看到像《景德传灯
录》这样的佛学著述会说:“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北宋的理
学家二程则说:“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③当时这些人物从理念上觉得天地之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纵横自在都是道,万事
万物皆有理。这也像《宋史•道学传》里说的,天地之间、“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
这个“道”是渗透在民间日常生活里面、“日用而不知”的。也就是说,新儒学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
面,宋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日常的游从方式和他们心目中的理念是交互融通的。
④这些理念渗透在宋代士人的生活之中,在政治生活之外,属于士人的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愈
益丰富而具体。“宋人从本来属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
的基调。”在当时,“风雅处处是平常”,生活俗事、民间俗语,都可能有其雅致趣味、都可以入画
入诗。王安石回忆往事,于平淡中感怀世间沧桑:”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
欲寻陈迹都迷。”杨万里也曾写:“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
出前村。”这些篇什以高雅的立意、简朴的语言、习见的俗语,表达出对于哲理的深邃思考。
⑤雅俗相通,诗、书、画也都相通。苏轼曾经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我们讲
宋代的艺术、美学,今天真正能够直接“触摸”到的宋人留下的文化痕迹,除去我们熟悉的史籍,就
是传世书画作品、出土器物和宋代建筑。其中,无论书法还是绘画作品,都蕴含着当时文化精英的学
养与情操。
⑥宋人画作对我们观察宋代社会文化生活、体悟士人的思维世界很有帮助。艺术史本来应该是历
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被人为分开了。当然,历史学者与艺术史家对画作的认识角度不同。艺术
史家往往是将特定背景下的画卷“拉”出来,进行聚焦式的情境分析;历史学者则倾向于把书画材料
“推”进特定的背景之中,作为观察时代的一个“窗口”。绘画不仅能反映生活,也存在“政治主题”。
宋代历来以宫廷绘画兴盛、职业画家活跃、文人画思潮形成而著称。除了与宫廷或朝政相关的绘画之
外,宋代的地方官员会以画图作为告谕民众的施政手段;处江湖之远的士大夫,也会以图画或直白或
幽约地表达心声。文人的绘画及鉴赏、馈赠、收藏等活动,也渗透着构建人际网络的努力。即便看似
超脱于政治的文人画,也是特定政治文化环境导致的结果,体现着对当时政治景况的直接或间接回应。
⑦作为书画欣赏的外行。从我的角度来观察,会觉得宋代的画作,尤其是山水画,可能呈现着当
年画家“观天下”的方式和感悟。黄庭坚即将人世间的情景与天下、自然界的江山联系起来,他说: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王厚颂二首•其一》)这里所说的“风月”,不仅指美
好的景色,更是指心旷神怡的状态。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与西方揣摹实景的风景画不同,是“寄情山
水”,重在内心情感的流露沟通。士人画作是文人的业余消遣,技法无法与专业画家作品相比,但正
因为如此,更便于抒写他们的襟怀和心声。
⑧有学者指出,今人提及画卷的时候,通常是说“看”画,但是古人会说“观”。“观”是什么
意思呢?《说文》里说“观”是一种“谛视”,是指凝视、审视,不是写生意义上的透视,而是包含
了内心体悟的凝视和洞察。山水画作的“高远”“深远”“平远”,其实是出自作画者、观画者内心
对于山川的全景式体验。这种“观天下”的方式,反映着他们的“天下观”。正因为如此,当说到宋
画意境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画境、诗境、心境,这些是贯通彼此、浑然一体的。
⑨宋代艺术有很多突出的特点,简约,是宋代艺术的重栗特点之一。当然,以瓷器为例,我们也
会看到,和清雅端庄的风范同时并存的,也有粗砺朴拙的器具、浅俗庸常的风格,比如说一些瓷器上
写着“忍”,或者“孝子”“贤妻”这类字样,这一些器物肯定也为世俗之人所喜爱。
⑩通过许多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雅和俗这两者是并存的,而且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融通的。
宋人画作里有描写市井生活的画卷,文学中也有描写市井生活的作品。这就很生动地体现出贯通于两
宋的文化风情或者说文化特质。
(选自《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三联书店,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曾敏行《独醒杂志》中记载的小故事表明,在宋代趋于平民化的大环境之下,“雅俗兼备”、
精致与俚俗互通,已成为时代的突出特点。
B.禅宗强调持平常心,注重“当下”,强调佛法在世间。在中唐以来禅宗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
宋代的文化具有了兼通雅俗的风格。
C.天地之间“无非是道”,万事万物皆有理,诸如此类的理念渗透在宋代士人的生活当中,士人
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具体。
D.与西方描摹实景的风景画不同,中国传统山水画重在内心情感的表达;宋代文人为方便自己抒
写襟怀和心声,把士人画作当做业余消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新儒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直接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成长起来的新儒学深刻影响着宋代士人
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到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B.宋代山水画作画者、观画者“观天下”方式,反映着他们的“天下观”,其思想理念与黄庭坚
在《王厚颂二首•其一》中所体现的理念不同。
C.宋代士人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将其入画入诗,文章中列举的王安石、
杨万里的诗句足以体现这一点。
D.历史学者倾向于把书画材料放到特定的背景之中,借此观察时代的种种风貌,而绘画不仅能反
映生活,也可能是政治文化环境的显现。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支撑宋代“简约之美”的依据的一项是()
A.宋瓷多为纯色,不像后世的瓷器那么绚烂堂皇,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
B.唐朝的绘画大红大绿,到宋代竟敢用墨来画画,崇尚淡雅,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贵。
C.南宋画家梁楷的人物画,体现着“参禅”的兴味,所谓“萧萧数笔”“神气奕奕”。
D.《朱子语类》记载:“天地与圣人都一般,精底都从那粗底上发现……虽至粗底物,无非是道
理发现,天地与圣人皆然。”
4.古人提及画卷的时候,通常会说“观”。自古诗画同源,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说一说李清照
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这种“观”的。
5.某博物馆拟推出一期宋代雅俗美学特展,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为本次特展推荐两组不同类型的
展品,并说明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表明,……“雅俗兼备”、精致与
俚俗互通,已成为时代的突出特点”错,根据“这个小故事,让我们感觉到当时人对于‘雅'‘俗’
的敏感”可知,这个小故事是表明人对于“雅”“俗”的敏感。C.“天地之间'无非是道',万事万
物皆有理,诸如此类的理念渗透在宋代士人的生活当中”错,根据“当时这些人物从理念上觉得天地
之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纵横自在都是道,万事万物皆有理”可知,“天地之间‘无非
是道',万事万物皆有理”这不是理念,而是由理念而得出的感觉。D.“宋代文人为方便自己抒写襟
怀和心声,把士人画作当做业余消遣”错,因果颠倒。根据“士人画作是文人的业余消遣,技法无法
与专业画家作品相比,但正因为如此,更便于抒写他们的襟怀和心声”可知,原文表达的意思是:因
为士人画作是文人的业余消遣,所以更便于抒写他们的襟怀和心声。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其思想理念与黄庭坚在《王
厚颂二首•其一》中所体现的理念不同”错,根据“从我的角度来观察,会觉得宋代的画作,尤其是山
水画,可能呈现着当年画家'观天下’的方式和感悟”可知,在作者看来两者的思想理念有可能是相
同的。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本项讲的是“精致的事物都是从简
约的事物中发现的,最简约的事物就是为发现道理而存在的”的这个道理,并不能体现“简约之美”。
4.“观”是内心体悟的凝视和洞察。《声声慢》一词所描绘的“寻觅”“饮酒”“独守窗”的行
为和采用的“雁”“黄花”“梧桐”“细雨”的意象,都体现出了作者内心孤独、忧郁的凄惨愁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说文》里说‘观'是一种'谛
视',是指凝视、审视,不是写生意义上的透视,而是包含了内心体悟的凝视和洞察”可知,“观”
是内心体悟的凝视和洞察。在读者读《声声慢》这首词的时候,读者通过对词人所描绘的“寻觅”“饮
酒”“独守窗”的行为和采用的“雁”“黄花”“梧桐”“细雨”的意象的审视,能从自己的内心中
体悟出作者内心孤独、忧郁的凄惨愁绪。
5.宋朝山水画:①观赏者能通过图画能体悟到创作者或直白或幽约的心声和他们的襟怀;②这些
山水画能体现出宋朝雅俗兼通的文化风格。宋朝瓷器:①观赏者能通过瓷器看到清雅端庄的风范和浅
俗庸常的风格同时并存;②这些瓷器体现了宋朝简约的艺术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除去我们熟悉的
史籍,就是传世书画作品、出土器物和宋代建筑。其中,无论书法还是绘画作品,都蕴含着当时文化
精英的学养与情操”可知,能作为展品的东西有很多,但文中却只以“山水画”和“瓷器”为例,来
论证宋朝兼通雅俗的文化风格特征,由此学生应推荐的展品只能是“山水画”和“瓷器”。宋朝山水
画:根据“处江湖之远的士大夫,也会以图画或直白或幽约地表达心声”“是‘寄情山水',重在内
心情感的流露沟通”“更便于抒写他们的襟怀和心声”可知,观赏者能通过图画能体悟到创作者或直
白或幽约的心声和他们的襟怀。根据“尤其是山水画,可能呈现着当年画家'观天下’的方式和感悟”
可知,这些山水画能体现出宋朝雅俗兼通的文化风格。宋朝瓷器:根据“以瓷器为例,我们也会看到,
和清雅端庄的风范同时并存的,也有粗糊朴拙的器具、浅俗庸常的风格”可知,观赏者能通过瓷器看
到清雅端庄的风范和浅俗庸常的风格同时并存。根据“宋代艺术有很多突出的特点,简约,是宋代艺
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当然,以瓷器为例”可知,这些瓷器体现了宋朝简约的艺术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
的推演。
我们读诗、词、曲、散文、小说,实际上是在接收、玩味纸上的形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底在说什么,他只给你“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两个形象,你去想吧。
人们想了一千多年,有琢磨不尽的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逻辑思维之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形
象思维之下,却有无穷的解。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从“枯藤”
到“断肠人”连用十一个具体形象,如拼图一样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美。这是形
象思维的力量,逻辑思维办不到。
唐诗是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峰,实际上是形象运用的高峰,之后就跌落下来了。鲁迅说:“我
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总体而言,唐之后无好诗,是因为诗中的形象力下降,宋人的诗
形象少得可怜,只剩下说理了,那些形成理障的作品,读来味同嚼蜡。
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枯藤也早不是那个枯藤,昏鸦也早
不是那个昏鸦,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钱学森
称之为“社会思维”。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
某种情绪。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生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表悲愁。作者
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辛弃疾本来栗说愁,但
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
看尽长安花”,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
还常精选形象来最后压轴,这叫“结情于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辛弃疾失意落魄,夜宿古寺忽
被钟声惊醒:”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他不说心中的凄凉,却说“卷地西
风”。蒋捷的《一剪梅》写乡愁,写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句却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都成了
传颂不衰的名句。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
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
注意以上结尾,在大形象中分别添加了只属于他们个人标配的小形象来强化人物,细微处好像重
要场合男人不同的领带和女人不同的胸花。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象征性,一形胜千言。逻辑思维没有这
个隐语效果,它必追求概念清楚,前因后果层层推理,是一种线性思维,形象思维有外溢的美,逻辑
思维却只谨守规矩,只看脚下的路。
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
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就像制酒,
酒成后只闻酒香,不见高粱。这种随机组合,依据背景、语境的不同,可以变幻无穷。同是面对秋天
的树林,“停车空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积极兴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是消极愁怨的。有时还将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深山古寺、茂林修竹间,点上几
个小人儿,李渔有一段写芭蕉的小品:“蕉之易裁,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
入图画。”明明是写蕉,却突然请来人的形象,让其坐在蕉叶下,人的灵魂转附于蕉叶之上,顿然满
纸生辉。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在逻辑思维框架下都不合理,但在形象思维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
丽、浪漫。这种美像瓷器的窑变一样,不可预知、永不重复,有时连作者都惊讶手中的笔怎么会走到
这一步。
形象思维是画家手里的一个调色盘,可以随意蘸取颜色,明暗冷暖,掌控画面的情绪。比如笔者
的《万里长城一红柳》写长城上一群环保志愿者的愉快生活,其中的一段也是借鉴《天净沙•秋思》,
但置换了形象模块,就拼出另一种情绪:“长城古寺戌楼,蓝天绿野羊牛。栽树种瓜种豆。红柳树下,
有缘人来聚首。”
又如《风沙行》,主要写风沙的肆虐和沙漠生活的艰苦,但这类文字多显沉重,有压抑感。这时
就要扳回一点,拼入几个温暖可爱的形象:”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有一种红柳,生长很慢,
极耐旱,枝通红。细枝可用来编筐子,我刚住下时房东送来一只新的红柳梦笙,横纹竖线,细编密织,
就像是一只大红灯笼,红艳照人。放于墙角顿觉随室生群,寒窑生暖。”
“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仲夏的夜晚,你一觉醒来正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
上,簌簌喇喇,如春雨入梦,窗外月明在天,地白如霜,沙冬花暗香浮动。这时忆亲人,怀远方,心
也温暖,情也安宁。”
总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状、颜色、声音、寓意等来创造和平衡美感的。
(节选自梁衡《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富有意蕴,耐人寻味,善于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不讲究逻辑推理和
因果关系。
B.诗词作品中的一些典型意象,在社会群体思维交流磨合、相互影响下,常用以表达某种相对固
定的情绪。
C.同一个形象,由于不同背景、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引发不同的情绪,有时甚至是截然相
反的情绪。
D.文学作品中有些事物用逻辑思维衡量并不合理,但以形象思维加以观照,却能收到不可预知的
新奇美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长城一红柳》文中仿作《天净沙•秋思》,但其感情基调却与原作不同。
B.本文在阐明观点时多选用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作为例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比直抒胸臆更适宜于表达感情。
D.本文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实践,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消化、吸收及运用之效。
3.下列不适合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A.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乱
世中的美神》)
B.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临别时又在武侯像前伫立一会儿,他还是那样,目光如泉水般的明净,手
中的羽肩轻轻抬起,一动也不动。(《武侯祠,1700年的深思》)
C.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
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把栏杆拍遍》)
D.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
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4.如何借助形象思维增强文章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请结合本文观点,赏析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的
凄凉之美。
【参考答案】
1.A
【解析】“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不讲究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错。
2.C
【解析】“比直抒胸臆更适宜于表达感情”错。
3.C
4.①选择适宜的形象和手法表情达意,增强含蓄蕴藉之美;②借助约定俗成的具象,表达某种特
定的情绪,增强简约凝练之美;③选取多种形象随机组合,有机融合,增强丰富变幻之美;④创新形
象模块,表达新的旨趣,增强独特新奇之美;6将物、人形象相融,浑然一体,增强融洽和谐之美。
5.①选用黄花这一典型形象,描绘出一幅黄花满地堆积、枯萎飘零的凄凉之景强化视觉审美;②
借物抒商以花之凋零表现人之憔悴,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深化艺术体验;③将调零不堪
之花与不堪赏花之人融为一体,并以反问强化词人内心的苦闷,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凄凉之境,引发情感
共鸣。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
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注],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
上,无计相回避。
【注】鼓(ql):倾斜,斜靠。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三句从视觉和听觉来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秋夜景象,自然地引出了秋思。
B.“天淡银河垂地”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银河”与“月华”都易引起相思之情。
C.“残灯明灭枕头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愁人独对残灯、百无聊赖、倚枕昏睡的情状。
D.末尾三句把愁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峰。虽然全词没有一个“思”字,但句句含“思”情。
2.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表现了愁人独对残灯、百无聊赖、倚枕昏睡的情状”错误,应该是表现了愁人倚枕对
灯、寂然凝思的神态)。
2.①都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婉转凄楚,余味
无穷;本词“纷纷”写枯叶的乱且多,“年年”强调时间之久、情感之深。②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
法。《声声慢(寻寻觅觅)》借“雁”“黄花”等意象抒发愁情;本词借“坠叶”“月华”等意象抒发
孤独、离愁和思念之情。③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雁过、梧桐、细雨既
有听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极写内心愁苦;本词“银河”“月华”是目之所见,“寒声碎”是耳之
所闻,突出了孤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杳杳寒山道
寒山①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①唐代贞观中人,(也有人推测为大历时人)著名高僧、诗人,隐居天台山寒岩,此诗即
创作于隐居修佛之时。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从大处着笔,既点出了寒山道的位置紧邻寂静寥落的深涧,又表现了此地景致寒冷清
幽的特点。
B.本诗颔联同杜甫《登岳阳楼》的颈联有相似,都以“有"、“无”二字巧对,该联借山鸟的鸣
叫反衬了环境的冷寂。
C.诗歌前三联层层烘托,尾联点明情感,诗中以日喻君王,不见日即是不见君王,表现了诗人政
治失意的无奈。
D.该诗的语言具有鲜明乐府特征,直白浅近,不同于同时期的文人诗,呈现出白话风格,且善于
用景物渲染气氛、心情。
4.高一龚老师讲解完《声声慢》中叠词的巧妙地运用之后,组织同学们开展《诗歌叠词运用》的
专题讨论活动,甲同学分析了《卫风•硕人》中六个叠词如何做到了“复而不厌,愤而不乱”,接下
来,请你以寒山这首诗为例来分析叠词的妙用。
【参考答案】
3.C
【解析】注解中强调寒山是唐代贞观著名高僧、诗人,隐居天台山寒岩,此诗即创作于隐居修佛
之时。因此寒山不是一个入世之人,而且,寒山的是个当中也没有透露出政治失意的无奈,以日喻君
太过牵强,不正确。
4.这首诗每句的开头都是用了叠词,句式整齐、回环往复、音韵优美。虽然都是叠词,然而使用
上却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深远的情感色彩,用以形容寒山道的悠长冷清;“落落”用以形容
涧滨在空间上的空旷之感;“啾啾”形容鸟鸣,“寂寂”形容静谧,刚好形成对比,以有声衬无声;
“淅淅”形容缝的动态,“纷纷”写雪的飞舞。“朝朝”、“岁岁”虽然同指时间,但是长短各有不
同。八组叠词,各具情状。这些叠词,虽然各有侧重,但是情感色彩是统一的,都带有一种有幽冷寂
寞、宁静淡薄的情感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①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②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①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②人胜:剪成人形的首饰。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一写外景,一写内景,前者凄清冷落,后者狭小静寂,渲染了氛围。
B.炉火映照在头上的凤钗上,凤钗显得更加明亮,词人观察敏锐,抓住了细节。
C.“催”字富有表现力,号角声似乎催促着曙色的到来,反映词人盼望天明出游。
D.凄冷的西风留着旧年的寒意,春意迟迟不到,缺少花信,此处和上阕的雪呼应。
6.在李清照的《菩萨蛮》和《声声慢》两首词中,季节变化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词人内
心世界的反映。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反映词人盼望天明出游”错
误,似乎是一夜角声把晓色“催”来,反映了词人彻夜不眠的苦况。故选C。
6.①本词写早春之际,春寒料峭,百花不发。这里不仅指景色,暗喻南渡以后小王朝偏安不振的
局面;一年尹始,在寒凝大地的氛围中,作者联想到国事和自身遭遇,心情格外沉重。②《声声慢》
写晚秋时节,秋风带来寒意,吹落黄花;秋雁触发乡情;秋雨更填凄凉。诗人借景抒懵,抒发自己因
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从“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中可以看
出,本词是写早春:春寒料峭,百花不发。结合【注】①可知,“不发”的不仅仅是“花”,还有小
王朝偏安不振的局面;“寒”的不仅是早春的天气,更有词人内心因国事和自身遭遇带来的悲凉。通
过“雁”“黄花”“梧桐雨”等意象可知,《声声慢》写的是晚秋时节:秋风带寒,黄花凋零,北雁
南归,秋雨填凉。诗人借景抒商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
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鹏鸨天①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②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①此词当作于作者南渡之后。②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日”,是说阳光有些惨淡。首句用“萧萧”形容“寒日”,为全词点染了一个色调凄清的
背景。
B.“上琐窗”,指太阳光照射到窗上,慢慢地移动,说明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视着,生活过得悠
闲自得。
C.“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词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梧桐之恨,实为词
人之恨。
D.“仲宣怀远”一句,词人以王粲自况,用一个“更”字表明其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懵比王粲还要
强烈。
8.这首词和《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借菊花来表达情感,两者有何不同?请结合其内容简要分
析。
【参考答案】
7.B
【解析】“说明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视着,生活过得悠闲自得”错,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视着太
阳,是因为百无聊赖,心绪茫然,并非悠闲自得。
8.①《鹏鸽天》中“东篱菊”出自陶渊明《饮酒》诗,表面上表达了莫负东篱菊的达观,但把酒
对菊确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实际隐含着悲愁难遣的家国之思,看似轻松,实则含怨。②《声
声慢》中以残菊自喻,写满地黄花堆积、残败憔悴、无人怜爱,写自己的悲惨遭遇、人老珠黄、孤单
无依。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梅初开,在冰天雪地映衬下愈显光洁明艳,给人们带来新生和希望。
B.词人新妆出浴,犹抱琵琶半遮面,娇美怜人,似梅花般冰清玉洁。
C.梅花凌寒绽放,不屑百花竞艳,该词由花及人表达了高洁孤傲、鄙薄世俗之情。
D.词人运用多种手法咏梅,既有大笔勾勒,也有细处点染,形神兼备,体物超妙。
10.请分析《声声慢》中“大雁”和该词中“寒梅”两个意象内涵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9.B
【解析】梅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女子。
10.(1)“大雁”是典型的残秋景物,“寒梅”是典型的寒冬景物。(2)《声声慢》中北雁南飞
引发了词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大雁作为信使引起了对丈夫痛切的思念,这一意象触发了秋色凋零、
故国沦丧、丈夫新丧、晚境孤苦等众多愁思。(3)《渔家傲》中词人一方面借寒梅自况,寒梅融入了
词人悠闲、高雅的志趣,另一方面在花月相映、花好月圆时词人与丈夫品酒赏梅的情景表现了与丈夫
幸福美满的生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念奴娇•春情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
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前三句点明了环境和天气。庭院萧条,重门紧闭,兼以细雨斜风,引发了词人心中
的惆怅。
B.“征鸿过尽”是虚写,使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写词人欲诉说相思而信使难逢,点出词人愁绪的
由来。
c.”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写晨起时庭院中景色。新长的桐叶引发了游人的喜悦,反衬出词人内
心的悲凉。
D.全词从上片的天阴写到下片的天晴,词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而生,全篇融情入景,
浑然天成。
12.通过与南渡后的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比较阅读,请你判断: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
前还是南渡后的作品?从词的内容、情感等方面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1.C
【解析】“反衬出词人内心的悲凉”错,这两句写晨起时所见景色,晶莹而又清新的露水从早晨
的花叶上流下,梧桐的叶芽刚刚长出。这样的景色引发了词人的游春之意,所以才会有下句“更看今
日晴未”。这两句并不是反衬,也未表现词人内心的悲凉。
12.这是李清照南渡前的作品。①从内容来看,《声声慢》(寻寻觅觅)选用凋谢黄花、雨中梧桐
等意象,极力营造凄凉哀伤的氛围;而本词中“宠柳娇花”“新桐”都是清丽明快的意象。(或“重
门、垂帘、玉阑干可看出较为富裕的生活状态”“慵倚阑干、被冷香销的描写可看出是年轻女子”等)
②从情感来看,本词与《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写了孤独寂寞之情,但《声声慢》(寻寻觅觅)在
孤独中融入了家国之悲、沦落之苦,情感沉郁忧伤;而本词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合同范例法律
- 北京超市转让合同范例
- 土建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试题与答案
- 健康管理师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博尔塔拉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昆明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题库
- 用工合同范例简易
- 分红店长合同范例
- 水果荔枝采购合同范例
- 2025年德宏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绘本-土土的鞋子
- 2023年10月自考02375运筹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四年级全册《劳动》课程知识点汇总精排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说教材
-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主编项贤明
- 幼儿园故事课件:《画龙点睛》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 音乐与人生-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电子科技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