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五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西宁五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西宁五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西宁五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西宁五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西宁五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月17日,经主席批准军队增派的200名医护人员全部抵达武汉。近一个月来,“战”字成为高频词,占据各大媒体。这场疫情防控的,是人民军队听从统帅号令、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是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子弟兵总是奔向最危险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军队迅速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日夜奋战。疫情突如其来,这个看不到敌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面对疫情,人民子弟兵“硬核”支援,在特殊战场上扬我军威,汇聚成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阻击战爆发启动前仆后继B.狙击战爆发启用全力以赴C.阻击战暴发启动全力以赴D.狙击战暴发启用前仆后继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而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B.既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也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C.不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而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D.不仅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更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对人民军队掌握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B.是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C.是对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叩问。D.是对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霸座”等非理性事件而被人们持续关注的“巨婴”们,虽已成年,可心理往往还滞留在婴儿期,他们缺乏道德规则意识,一旦遭遇超乎预期的情况,就容易情绪失控。B.走红网络的“锦鲤”象征好运,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不能只靠“锦鲤”,更需要政府从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入手,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C.专家指出,孟晚舟在被捕事件之前,加拿大一直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尤其希望加强中加经贸往来以减少对美国贸易的过度依赖,遗憾的是中加关系却因此事件而遭受严重破坏。D.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意味着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兼顾他国合理要求以促进共同发展,它在国外获得广泛认同,引起普遍关注,有助于发展新型国际关系。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提起时尚,很多人想到的是T台华服、先锋前卫,感觉与生活距离较远。央视最近播出的《时尚大师》第二季,打破了国内电视媒体时尚类节目的传统套路,令人_____。一直以来,人们把时尚看成是舶来文化、现代文化、小圈子文化,()。大众生活与时尚紧密相连,它跃动着蓬勃的时代气息,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和国民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与想象力。时尚不应是盲目的追随效仿和脱离现实的__________,它深深__________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国民性格,在时代风气中开出独具特色的花朵。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成语英雄》等传统文化电视节目走红,给业界带来启示:利用现代手段盘活传统文化,以更新颖、更亲民的方式向大众呈现传统文化,这是打造优秀节目的诀窍,________是激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耳目一新异想天开培植更B.耳目一新天马行空植根也C.焕然一新异想天开植根更D.焕然一新天马行空培植也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实偏颇的、有局限性的是这种观念B.这种观念其实是有局限性的、偏颇的C.其实这种观念是偏颇的、有局限性的D.这种观念其实是偏颇的、有局限性的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众生活与时尚紧密相连,它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跃动着蓬勃的时代气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和国民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与想象力。B.时尚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它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跃动着蓬勃的时代气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和国民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与想象力。C.时尚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它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跃动着蓬勃的时代气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和国民想象力。D.大众生活与时尚紧密相连,它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跃动着蓬勃的时代气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和国民想象力。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欢迎你到我家来拜访。B.你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C.令兄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D.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愤》(其四)陆游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①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悔祸②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③。(注)①宗父:对北宋名将宗泽的美称。②悔祸:后悔造成祸害。③炉熏:熏香;焚香。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衬托之法,突出金兵入侵北宋都城的野蛮行径为世所罕见,令人发指。B.颔联巧用典故,歌颂了抗金英雄的业绩,并借遗民之口表达了收复失地的愿望。C.颈联展开想象,用上天悔祸,终将助力平虏,警示统治者公道自在,人心可用。D.全诗综合运用了对比、借代、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写景抒情议论,各尽其妙。6、(1)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诗经》)(2)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4)何当共剪两窗烛,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5)(_________________),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6)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7)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社科院和文献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联合国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据统计预测,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养老经费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摘编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材料二:2008-2017年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及人口出生率(注)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2010-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材料三在国家还处于欠发达的状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为此,国家已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尽管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增长,但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强调要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生活照护服务,并以建立养老社区,中医药保健等方式使老年人健康服务更为多元化,推动老年病养护、防治。(摘编《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亿》)1.下列对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新生人口数量从2008年的1600多万上升到2017年1700多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这些年的人口出生率处于12‰左右。B.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递增,这一趋势可能会延续下去,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预计增至近2.5亿.C.2016年是我国近几年新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新生人口量远不及同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量,还无法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D.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这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原因。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B.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只要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C.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D.人口老龄化在我国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尚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3.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请简要概括说明。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构建筑。前者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后者则主要存在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几千年而不灭。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它们辉煌的过去越来越勾起人们的怀念,而它们的悲剧性遭遇也越来越唤起人们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摘编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材料二:这是一座战争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1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2处战争遗迹,而台儿庄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遗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摘编自新浪山东《昔日抗战英雄城台儿庄,今日旅游度假天堂》)材料三:消失的古建筑是否可以重建,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1964年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中,“真实性”这条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威尼斯宪章》。因此,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禁止重建”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文化遗产的重建已成为国际热点话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司库及以色列文物考古局原局长乔拉·索拉先生甚至提出他要发展一种新的关于重建的理论,以取代《威尼斯宪章》“只同意原物原位归安”的原则。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典型案例有丽江古城震后、汶川“5·12”震后和尼泊尔地震后对文物建筑的恢复重建等。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波兰的华沙历史中心重建。在“二战”中,纳粹德军摧毁了这座城市,全城85%的地段被荡平。此后,波兰人民拒绝了建设现代主义首都的规划建议,凭借着战前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华沙历史中心成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这类案例特别多,如历史街区、民族村寨、历史村镇等。基于研究进行的古建筑重建大部分是针对考古所进行的复原。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日本奈良平成宫大极殿和朱雀门的重建。日本严格按照相同材料、相同工艺重建了这两处建筑,其中朱雀门的做法更为严格地遵照原有建筑形态和做法,而大极殿则在屋顶天花部分的彩绘、门窗的做法上使用了一些当代的元素。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复原房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复原房址也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选编自白海峰《遗产旅游中的古建筑重建:该不该》)1.下列不属于“古建筑重建”范围的一项是A.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断壁。B.保留经过战火洗礼而留下的城市遗迹。C.由于现实发展需要而被搬迁建造的旅游资源。D.为保障建筑群的完整性对少量被毁的建筑进行恢复。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废墟只有具备了宏伟的外形显示昔日的辉煌,经历足够的损毁以表明辉煌已逝才能成为古建筑遗迹。B.台儿庄的重建和华沙的重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台儿庄也有望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可能。C.尽管古建筑的重建饱受争议,但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需求的角度而言,大量事实说明了重建行为的可行性。D.基于研究的古建筑修复强调了保持原有状态的本真性,尽量做到整旧如旧,可从客观上讲,这种修复是很难百分之百做到的。3.这三则材料围绕的共同话题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04年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垃圾在不分类的情况下,往往只有两种处理方式,填埋和焚烧。然而,填埋浪费土地资源,产生有害渗滤液,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焚烧会产生有害的灰渣和气体。那些未经安全处理的垃圾,兜兜转转,甚至可能回到我们的身体内。美国CNN做过一个调查,追踪8名志愿者的一周饮食,在他们体内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塑料类型。当我们还在为站在食物链最顶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殊不知,链条的底端早已一片疮痍。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以,垃圾分类,不仅是分类,更是在自救。有分类,才可能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最近,网络上嘲笑上海强推垃圾分类的段子铺天盖地,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垃圾分类的最大影响就是自己的生活变得不那么便捷了。其实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9年过去了,收效甚微。看来,垃圾分类绝非只是“政府重视,资金到位”就能快速达成的。(摘编自新浪微博2019年8月21日《垃圾分类,刻不容缓》)材料二1962年,林恩(LynnW.R.)提出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其中垃圾管理的“金字塔”优先度层级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简易处理比例为2.3%,卫生填埋处理比例为55.9%,焚烧处理比例为2.3%,生物处理比例为2.5%。(摘编自《垃圾处理与利用的“金字塔”层级》,《科学世界》2019年第9期)材料三垃圾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依次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尤以减量化为优先。减量化要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就要考虑产品废弃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例如通过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重量和缩小体积等一系列手段减少产品废弃后的生活垃圾产量。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推进可持续消费模式,通过缩减不必要的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以及尽可能重复利用产品等策略,减少消费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大力推进资源化,尽可能回收资源和能量,例如从电子废弃物中提炼金、银、铜等金属资源,废弃塑料进行再生和建材化处置,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和厌氧发酵等生物处理回收有机肥和生物燃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对于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摘编自杨建新《生活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世界》2019年第9期)材料四垃圾随意抛掷意味着社会文明还没起步;能够集中堆放,可认定社会文明的开始;如果进行分类处理,就算融入现代文明;只有精细化管理,该国家和地区方能进入先进社会行列。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其城市垃圾分类实施开始于1904年,至今累计出台与垃圾管理相关的法律800余项、行政管理条例近5000条。从前端收集到末端处理,德国实现了全覆盖和全方位垃圾管理。配有专门的环境警察,每天展开专项巡逻,每周抽查各居民区的垃圾分类情况。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所以日本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四五年级还专门开设了垃圾分类的课程。日本每户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两张时刻表——《电车时刻表》和《垃圾回收时间表》;每个社区都有垃圾分类的咨询电话;政府编有详细的《垃圾分类手册》。如果乱丢垃圾,很可能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罚款可达1000万日元。(摘编自汪中求《垃圾分类背后的真相》,《企业管理杂志》2019年7月)1.依据前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垃圾管理的“金字塔”优先度层级中,“减量化”在最顶端,具有最高综合效益;“简易处置”处于最底层,对环境影响也最大。B.依据林恩的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约95%都采用卫生填埋和焚烧的处理方式,已基本实现“无害化”。C.“减量化”意味着先从源头减量,在产品设计、生产时就要考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后续消费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D.我们要坚持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对其中可以成为资源的部分尽可能地提取、回收、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循环使用。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垃圾处理方式和分类意识还处于落后阶段,因而推行垃圾分类管理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B.“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说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所以参与垃圾分类管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C.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由此可见,垃圾和资源可以相互转化,不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D.垃圾处理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对垃圾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国家和地区进入社会先进行列的前提。3.结合材料四,说说我国推行垃圾精细化管理还需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梅国桢,字克生,麻城人。少雄杰自喜,善骑射。举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固安知县。中官诣国桢请收责于民,国桢伪令民鬻妻以偿。民夫妇哀恸,中官为毁券。擢御史,会哱拜反,学曾师久无功。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时套寇卜失兔、庄秃赖以三万骑犯定边、小盐池,用土昧铁雷为前锋,而别遣宰僧以万骑从花马池西沙湃口入,为拜声援。麻贵击之右沟,寇稍挫,分趋下马关及鸣沙洲。学曾令游击龚子敬扼沙湃口,而檄延绥总兵官董一元捣土昧铁雷巢,斩首百三十余级,寇大惊引去。梦熊调度灵州,独国桢监军宁夏。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贼退据大城,攻数日不下。国桢使间绐东旸、朝、承恩互相杀,以降其罪。三人内猜疑,东旸、朝遂先诱杀承恩党文秀。承恩亦与其党周国柱诱东旸、朝杀之,尽悬东旸、朝、文秀首城上,开门降。如松率兵围拜家。拜仓皇缢,阖室自焚死。梦熊自灵州驰至,下令尽诛拜党及降人二千,慰问宗室士庶。宁夏平。学曾初夺职为民,叙功,以原官致仕。学曾任事劳勋。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帝召见大学士赵志皋、张位,志皋、位力为学曾解,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国桢亦上疏言:“学曾应变稍缓,臣请责诸将以振士气,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帝初不听,既而复其官。国桢既招降承恩,论功,擢国桢太仆少卿。父丧归,未起而卒。赠右都御史。(节选自《明史·梅国桢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B.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C.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D.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县,指明朝以来府州一级最高行政官。知县为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B.套寇,也称河套之患,指的是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河套地区的鞑靼骑兵。C.缢,文中指用绳、布匹等上吊而死。我国古代用刀割脖子称为“刎”或“刭”。D.士庶,文中指的是士人和普通百姓,我国古代通常将普通民众称为“庶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国桢爱护百姓,尽心为民。宦官让梅国桢向百姓收取债务,梅国桢假装让百姓卖妻来偿还债务,百姓夫妇为此悲伤哀痛,宦官因此毁掉了债据。B.梅国桢尽心国事,几次上奏。学曾应变稍迟缓,梅国桢上奏章请求处罚众将领以振作士气;后来梅国桢又因此事上奏章,皇帝恢复了梅国桢的官职。C.梅国桢善用计谋,分化敌人。梅国桢曾离间东旸、许朝、承恩,使三人互相斗杀,导致敌人内部猜疑,互相争斗,达到了使敌投降、平定宁夏的目的。D.梅国桢因功升迁,奉行孝道。梅国桢招降承恩后,朝廷评议功绩,他因功被提升为太仆少卿;因父亲去世而回到家乡,没有等到被起用就去世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麻贵击之右沟,寇稍挫,分趋下马关及鸣沙洲。(2)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东夏之命①,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殊俗之民,有似于此。其所为欲同,其所为欲异。口僭之命不愉②,若舟车衣冠滋味声色之不同,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天下之学者多辩,言利辞倒,不求其实,务以相毁,以胜为故。先王之法,胡可得而法?虽可得,犹若不可法。②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③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③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④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④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节选自《吕氏春秋》[注]东夏之命:东夷和华夏的语言。②口僭之命不愉:口音方言的意思不能理解。③而:如,好像。④亏:差异。1.第①段中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阐述了不可法先王之法的理由。2.第③段“循表夜涉”的典故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法令为什么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①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②时不与法俱至③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④其时己与先王之法亏矣⑤故治国无法则乱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4.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下面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制定法令必须根据时代的需要,因此法令不能盲目效法,一成不变。B.文章认为“察今可以知古”,因为上古时代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并没有不同。C.文章认为完全依赖法律制度来治理社会、维护安定,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D.本文通过批判“先王之法”,阐述了制定法令制度必须从当前实际出发的道理。5.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请对此作简要评析。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常有中学老师告诉学生,“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解放了”。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让高校“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各大高校很快行动起来。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陆续发通知,清退大批不合格学生。高校“严出”的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拼命“挤”入高校的你又得再接再厉,对此,你有何感想?假如你作为新州大学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就此发表演讲,请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B3.D【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本题中,第一空,阻击战:阻击敌人前进的作战行动。目的是大量杀伤、消耗敌人,阻敌增援、断敌退路或掩护主力部队行动。通常具有任务艰巨、组织准备时间短促、对抗激烈等特点。狙击战:是由优秀射手埋伏在隐蔽地点,突然、准确地射杀敌观察、通信人员和指挥员等目标的作战行动。结合上文的“这场疫情防控的”,使用“阻击战”恰当。可以排除B和D项;第二空,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也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爆发: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也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结合语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用“暴发”恰当。可以排除A项。第三空,启动:表示某个项目开始实施,一般指抽象的概念。启用:指开始使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联系语境“军队迅速……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使用“启动”更恰当。第四空,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联系语境“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使用“全力以赴”更恰当。故选C。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需要补写的内容“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和“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之间是肯定的并列关系,而A项“不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和C项“不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D项的“不仅是……更是……”是递进关系,也可以排除。故选B。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本题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成分残缺,需要在“是”之后添加“对……的重大检验”,可以排除B项;C项,改成的“叩问”是打听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询问,含尊敬的意思。用在这里不恰当,可以排除;第二处错误,成分残缺,需要在“人民军队”之后添加“履行”和后面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搭配。而A项添加的“掌握”和后面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搭配不当,可以排除。故选D。【点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2、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B项,“更需要政府从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入手”错误,搭配不当,应改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C项,“孟晚舟在被捕事件之前,加拿大一直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错误,中途易辙,即结构混乱,“孟晚舟在……之前”后面缺少相应的谓语,就另起主语“加拿大”,故应改为“在孟晚舟被捕事件之前”。D项,“它在国外获得广泛认同,引起普遍关注”错误,语序不当,应改为“在国外引起普遍关注,获得广泛认同”。故选A。【点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3、1.B2.D3.C【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和关联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从与前文“令人”的搭配来看,应用“耳目一新”。第二处: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语境中没有想象力的意思,应用“天马行空”。第三处:植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培植:指栽培草木,引申为培育人才。“培植”不符句意。第四处:“更”表递进关系,“也”表并列关系,从句中的“诀窍”和“手法”来看,应是并列关系,填“也”。经分析可知,B项全部正确。故选B。2.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本题属于选填衔接句,A项,叙述对象与前句不一致;B项,“局限”的程度比“偏颇”深,应在“偏颇”之后;C项与D项的句意都适合,但从连贯来看,“这种观念”指前句“人们把时尚看成……”,直接衔接在后面更加紧密连贯。故选D。3.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本题,A项和B项,“国家和国民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与想象力”,搭配不当,应是“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国民的想象力”;A项和D项,本段论述的对象是“时尚”,因此应用“时尚”做主语,据此排除AD。故选C。【点睛】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1)语序不当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2)搭配不当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3)成分残缺或赘余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4)结构混乱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5)表意不明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6)不合逻辑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7)歧义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8)句式杂糅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4、C【解析】试题分析:A拜访:敬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B称对方为“你”,缺乏礼貌,“有一定的帮助”不够得体。D恭候光临:敬词。说别人等待自己时不能说“恭候”,自己前往某地也不能说“光临”。5、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全诗综合运用了对比、借代、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写景抒情议论”表述错误,修辞手法判断不当,本诗并未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首联的“腥膻”代指外来的入侵者,是借代而非比喻;诗中也没有写景。故选D。【点睛】附诗文翻译:国家的分裂自古有之,但是外族入侵京城充满血腥的景象前所未闻,百姓遭殃;统治者昏庸,纵有宗父和岳飞那样的抗金名将,却未能顺应民意,收复失地;上天后悔兴起这场祸乱,有一天终会驱除敌虏,谁又忍心让百姓离散呢?自己虽有报国的精神意志,却年老体衰,力不从心。只能凭“炉熏”而'祝”,焚香祷告。6、道阻且长(或道阻且右,道阻且跻)自古伤离别又恐琼楼玉宇却话巴山夜雨时三山半落青天外苔痕上阶绿金就砺则利不耻相师(或君子不齿)【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阻,琼楼玉宇,青天,苔,砺,利。7、1.D2.A3.国家制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老年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满足老年健康服务的需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发展针对老年人的产业,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D项,“2011—2016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不合文意,年我国每年新增老年人口的数量都只有几百万,没有超过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本题B项,“只要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髙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表述为“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可见“改变生育政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C项,“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于文无据,原文只涉及“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亿”这样的说法;D项,“人口老龄化在我国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尚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在国家还处于欠发达的状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并未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故本题选A。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归纳整合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阅读全文,了解文本信息,理清思路,按题目要求分点作答。根据材料一中第三段的分析,“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可知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需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针对“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的现实,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根据“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可概括为“发展针对老年人的产业,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根据材料三中“国家已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可概括出“国家制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根据“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以及“尽管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增长,但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现实可概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需“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完善老年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满足老年健康服务的需要”。【点睛】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8、1.A2.B3.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古代建筑遗产,材料一从废墟文化的角度谈建筑遗产的美,材料二从合理利用的角度谈古城建筑保护与恢复的价值,材料三从重建类型的角度谈古建筑重建的具体措施。【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属于‘古建筑重建’范围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属于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由原文“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可知,按照文中的观点“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不是所有的“废墟”都在保护的范围,“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断壁”中包括不属于“古建筑重建”的废墟。故选A。2.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选项的内容不一定是原材料中句子的照搬,可能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以变通、转换,甚至添加了出题者或客观或主观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变通,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B项,“台儿庄的重建和华沙的重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错误,从材料二看,“古城重建”是否保持了与原有状貌的一致性,文中没有交代,文中只突出来台儿庄战争遗址的恢复问题。由原文“凭借着战前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可知,华沙的重建保持了原有状貌,所以不能说台儿庄的重建和华沙的重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B错误。故选B。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由材料一“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可知,材料一从废墟文化的角度谈建筑遗产的美;由材料二“这是一座战争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遗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可概括,材料二从合理利用的角度谈古城建筑保护与恢复的价值;由材料三“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可概括材料三从重建类型的角度谈古建筑重建的具体措施。综上所述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古代建筑遗产。【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9、1.B2.C3.政府重视立法,严格执法;社区积极参与,重视指导;学校重视宣传,开设课程;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依据前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中说目前我国城市“已基本实现‘无害化’”理解有误。材料三中说“垃圾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依次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尤以减量化为优先”“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大力推进资源化,尽可能回收资源和能量”“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我国目前只是将大量的生活垃圾进行初步的“卫生填埋和焚烧”,根据林恩的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还未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进行比对分析。本题C项不正确,“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不能得出“不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的结论。而且材料三中说“对于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由此可知是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的。故选C。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间,梳理层次关系,再把握关键语句,具体辨别,从而抓住主要信息。作答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四,说说我国推行垃圾精细化管理还需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根据题干提示可知答案涉及内容在材料四中。材料四中二三自然段介绍了德国和日本的垃圾精细化管理举措,抓住关键句“德国……累计出台与垃圾管理相关的法律800余项、行政管理条例近5000条。……德国实现了全覆盖和全方位垃圾管理。配有专门的环境警察,每天……,每周……”“日本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日本每户家庭……每个社区……如果乱丢垃圾,……”进行概括,即可整理出答案。10、1.C2.A3.B4.(1)麻贵在右沟攻打了他们,敌寇稍许失利,分兵奔向下马关和鸣沙洲。(2)逮捕学曾的命令,出自臣的奏章,私下独自悔恨,学曾不早点昭雪,臣将要受到后世万代的指责。【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久”是修饰“围”的,表现围困时间之长,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趋”是奔赴的意思,地点为“南关”,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句意:贼被围困很久,食物吃完无从获得援助,而城墙遭受水的浸泡,更加严重倒塌。梅国桢带领众将领奔赴南面的关口。秉忠率先登上,梅国桢大声呼唤,众将领全部登上。故选C。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府州”错误,应是“县”。府州一级最高行政官称作“知府”“太守”。故选A。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皇帝恢复了梅同桢的官职”错,结合“国桢亦上疏言:‘学曾应变稍缓,臣请责诸将以振士气,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帝初不听,既而复其官”分析,皇帝起先不听从,不久恢复了学曾的官职。应是恢复了学曾的官职。故选B。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之”,代词,他们;“击之右沟”(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稍”,稍微、稍许;“挫”,受挫、失利;“趋”,奔赴。(2)“之”,助词,的;“命”,命令;“窃”,私下里;“雪”,昭雪;“讥”,指责。【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梅国桢,字克生,是麻城人。少年时高大雄壮自负,善于骑马射箭。考取万历十一年进士。任固安知县。宦官前往梅国桢那里请他向百姓收取债务,梅国桢假装叫百姓卖妻还债。百姓夫妇感到悲伤哀痛,宦官由此毁除债据。提升为御史,恰逢哱拜叛乱,学曾的军队久无战功。七月,学曾与梦熊、梅国桢一起确定计策,决开黄河大坝的河水灌注贼军,河水流到了城下。当时套寇卜失兔、庄秃赖率领三万骑兵侵犯定边、小盐池,任用土昧铁雷为前锋,而另派宰僧带领一万骑兵从花马池西面的沙湃口进入,对哱拜接应支援。麻贵在右沟攻打了他们,敌寇稍许失利,分兵奔向下马关和鸣沙洲。学曾命令游击龚子敬把守沙湃口,而下文书征召延绥总兵官董一元去捣毁土昧铁雷藏身的地方,斩敌一百三十多人,敌寇大为惊慌,退却离去。梦熊在灵州指挥调遣,惟独梅国桢在宁夏监军。贼被围困很久,食物吃完无从获得援助,而城墙遭受水的浸泡,更加严重倒塌。梅国桢带领众将领奔赴南面的关口。秉忠率先登上,梅国桢大声呼唤,众将领全部登上。贼退却而占据大城,梅国桢他们攻打了几天都无法攻克。梅国桢使人伺隙哄骗东旸、许朝、承恩互相斗杀,用以减免他们的罪行。三人内部发生猜疑,东旸、许朝于是先引诱并杀死承恩的同伙文秀。承恩也和他的同伙周国柱一起引诱东旸、许朝并将他们杀死,把东旸、许朝、文秀的头颅全部悬挂在城上,打开城门投降。如松带领士兵包围哱拜的家。哱拜慌忙上吊,全家自焚而死。梦熊从灵州赶到,下令将哱拜的同伙和投降者二千人全部杀死,慰问皇族和士人平民。宁夏得以平定。学曾当初削职为民,这时评定功劳的大小,(学曾)以原官退休。学曾担负事务勤勉辛劳。灌城招降的计策,原是他所谋划的。等到宣布获胜,皇帝召见大学士赵志皋、张位,赵志皋、张位尽力为学曾开脱,尚书石星和下属官员大多申辩学曾无罪。梅国桢也上奏章说:“学曾应变稍许迟缓,臣请求处罚众将领是为了振作士气,逮捕学曾的命令,出自臣的奏章,私下独自悔恨,学曾不早点昭雪,臣将要受到后世万代的指责。”皇帝起先不听从,不久恢复了学曾的官职。梅国桢既已招降承恩,评议功绩,提升梅国桢为太仆少卿。因父亲去世回乡,没有等到起用而去世。赠官右都御史。11、1.法有所损益时有所不同2.通过类比证明当时间发生变化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度也要随之而变化,否则会酿成大错。3.A4.A5.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先从正面提出“先王之法不可法”的观点,提出“察今”的中心论点;作者指出明晓事理、懂得事物发展规律的人能够“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再用日常生活中三件推理正确的事实作例证,生动具体地说明人们是能够察己知人、察今知古的;“循表夜涉”从反面阐明拘泥旧例旧法而不察今的危害,对照鲜明有力,类比的运用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自精达,十分透辟。【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准答题区间,阅读相关内容,勾画重要语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为“第①段中作者分别从哪两个方面阐述了不可法先王之法的理由”,根据“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可知“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由此可概括出“法有所损益”;根据文本“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可知“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由此可概括出“时有所不同”。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先了解典故的内容,再结合上下文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第三段运用了“循表夜涉”的典故,该典故的大意是“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以失败告终”文中“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揭示了运用该典故的目的,将二者进行类比,意在强调“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运用典故深入浅出,说理生动透彻,论述了当时间变化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随之改变的观点。3.本题考查筛选和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选项与原文,仔细对应分析。本题要求为“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法令为什么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本题③“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讲述的是变法的内容,与题干无关;⑤“故治国无法则乱”,讲述的是法对治国的重要作用,与题干无关。因此排除包含③或⑤的选项。故选A。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辨析。本题B项,“文章认为‘察今可以知古’,因为上古时代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并没有不同”表述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文中意思是想表达“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文中想说的是古今道理一致,并不是“上古时代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并没有不同”。选项曲解文意。C项,“文章认为完全依赖法律制度来治理社会、维护安定,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无中生有。文中相关表述为“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时代变了,用先王的法令制度治理国家是可悲的”,选项曲解文意。D项,本文并不是通过批判先王之法,阐述了制定法律制度必须从当前实际出发的道理,作者对先王之法并无批判之意,只是认为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现在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当的。故选A。5.本题考查分析文中论证方法的能力。考生应熟悉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文本,举例说明并分析其效果。文中第三段“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运用“循表夜涉”的典故与“法先王之法”进行类比,形象生动地阐明拘泥旧例而不察今的危害;“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是举例论证,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具体论证察己知人、察今知古的道理,使说理透彻,深入浅出。此外文章开头提出“先王之法,胡可得而法?虽可得,犹若不可法”,文中“循表夜涉”的做法与之形成对比,对比论证强调应“法先王之法”的危害。【点睛】参考译文:国君为什么不取消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可能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东夷和华夏各国的政令,从古到今的法规,从语言到规范相差很大。所以,古代的政令与今之法令不相通,今之法大多不合乎古之法规。不同习俗的民众,也与此类似,他们的欲望相同,但做法殊异。说话口气不相通晓,就连舟衣车冠、滋味声色也不相同。人总是自以为是,否定别人的意见。天下之学者多诡辩,言辞犀利而颠倒是非,不求其实,以相互诋毁为要务,以战胜对手为能事。这样的先王之法,如何能够取法。虽可得,但不可取法。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12、例文不要松懈人生的“弦”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畅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们度过了最辛苦的高三,刚刚进入新的天地。过去的这一年,倍感压力的你一定听到过父母与老师的安慰:熬过这一年,考进大学就好了!相信很多同学也都有这样的想法:等上了大学,我便可以不再这么辛苦努力,放松放松……然而,近来一些高校大学生被屡屡劝退的事件,却让我感到,上大学,并不代表着我们就可以轻松应对。如果我们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么,进入大学,也许我们也会和那些被劝退的学生一样,误入歧途。仔细想想,大学,本来就不是学生的“娱乐场”啊!高等学府,是为了深造而存在的。不但不应该轻松,反而应该要比我们高中更努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的知识比高中要更专业、更深入,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更精通,才能够在高等学府里有所收获,不让时光白费。世界上最愚蠢的事,就是在最该努力的年纪,却选择了享受!如果我们不希望面对毕业就是失业的现实,那就应该产生一个全新的觉悟:不能松懈!如果只是怀着混文凭的心态,甚至有人彻底放飞自我,连基础的学分都修不够最终而被劝退,那我们这十年寒窗筑成的千里之堤,岂不是就要溃败在这“心态”的小小蚁穴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