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这种需求,市政部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在城市和乡镇的大街小巷,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这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探索了新路径。为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些地方因地制宜,进行了有益尝试。福州的“三坊七巷”、广州的永庆坊、潮州的牌坊街等,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化空间,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人们徜徉其间,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无形中增强了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当前,各地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文化公园等,反映出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和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一方面,通过社会治理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认同,有助于进一步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文化力量在乡村治理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这既强调了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为确立乡村治理的文化内核指明了方向。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村史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塑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一些地方深入阐发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优良品德,发挥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功能;一些地方积极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强化新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等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寓文化于治理之中,进一步贴近群众,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必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摘编自张森《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材料二:诵读诗书古籍、“打卡”文博场馆、听学传统戏剧、参与非遗体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穿汉服、听国风音乐、看国风动漫在中小学生中日渐流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大提升,青少年儿童在多渠道和多样态的文化涵育中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并主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涵育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华文化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儿童内心。而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是进行青少年儿童文化涵育的重要工具,应通过喜闻乐见、“儿童友好”的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润,让“双减”政策的价值意涵落到实处。“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寓教于乐中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动画片《故宫里的大怪兽》上线,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该剧原书作者常怡表示,“每个国家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童话故事,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非要去欧洲、美国找寻”。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并呈现垂直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图书出版、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行业纷纷瞄准青少年儿童的市场蓝海,开发推出适配青少年儿童需求的文化产品。如儿童图书出版日益规模化、精品化和科学化,并逐渐形成了分级阅读的科学体系。除此之外,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剧、舞台剧、话剧等演艺作品层出不穷,各类院团纷纷开设儿童专属的剧场和艺术节展。(摘编自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以文化浇灌助“双减”扎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开展的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保护工作,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城市文化认同感,是有效保存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方式之一。B.为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既要认识到社会治理对于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也要把握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特点。C.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这极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D.《故宫里的大怪兽》取得网播量超10亿的成绩,主要得益于这一文化产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适配青少年儿童的需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B.将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有助于增强乡民的文化自信。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研究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呈现,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D.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演艺作品层出不穷,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显现垂直化、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B.《三皇设言民不违论》:“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C.《司马温公行状》:“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D.《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让春天随后赶来好了徐怀中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汪可逾前往太行第二中学报到,在这里认识了晋冀鲁豫军区年轻的独立第九团团长——后来成为“独立第九旅”参谋长——“五号首长”齐竞。与齐竞相识,彻底改变了这个北平女学生的人生轨迹。在太行第二中学,一年到头尽跑“扫荡”了,汪可逾“泡”到了第四个年头,才终于参加了毕业典礼。今天她来九旅司令部报到,按规定排以上干部到职,须由旅“五号”——参谋长齐竞亲自谈话。汪可逾敬了一个军礼:“首长,还记得我吗?”齐竞抢前一步,帮汪可逾从肩上取下古琴:“我们又见面了!小汪同志!你连介绍信都不必带,只管去大军区文工团报到好了,他们准得杀一口猪来欢迎你。可你还是到九旅来了,我们引为自豪。”小汪眯起眼睛盯着齐竞:“请问‘五号’,那年晚会结束,我就向民运科科长报了名,要求留在九团。首长命令民运科科长‘甩掉她!甩掉她!’我真的那么让人讨厌吗?”齐竞绝对想不到,将近五年之后,女孩会在这里等他,忙说:“小汪!我们不绕弯子了,实话跟你说,那天舞台上汽灯灭了几次,我发现你有夜盲症,又是平板脚。当晚部队的任务是七十公里强行军,要带你走的确也不现实。请多原谅!”话一出口,看见汪可逾突然之间表情显得忧虑重重,齐竞知道自己多口了。“五号”极力劝慰她。最后确定让汪可逾留在旅司令部,司令部没有干事、教员这一类编制,确定让她担任军务参谋。将近五年过去了,汪可逾保持不变的,唯有她让人无不心生好感的那种标志性的天然微笑,此外一切彻底改变了。当年为九团演奏《高山流水》的干瘦的小女生已出落成一名白白净净丰满而又匀称的十七岁女八路。初次见面,齐竞就已经在反复审视着小汪的一双手了。只是左手大拇指和无名指因为按弦,留下一道浅浅的凹槽,不细看不是很明显。司令部机关的女同志们,无不羡慕汪可逾的一双手。十指尖尖,三个骨节格外分明,指头肚浑圆浑圆,连同整个手掌,十分协调,无可挑剔。齐竞绝对不会坦白告知别人,他理想中的“另一方面”,无非是依小汪体形为标准。一言以蔽之,这次再见到汪可逾,他仿佛被一颗子弹击中了。当天的日记,他写下了这样几行字:何曾料想,五年之后的今天,她又带着自己的古琴前来司令部报到了。九旅司令部驻地无论遥看或是近觑,早已是嫩绿一片,让春天随后赶来好了。从即日起,必须时刻警惕自己了!其实,有什么可警惕的呢,让春天随后赶来好了!而这次会面,对于心有灵犀的汪可逾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五年前那个儒雅健谈、随口就能吟诵《废琴》的年轻团长一直停驻在她的内心深处,挥之不去。与那些从北平或是重庆、上海到太行区来的“老成”的新同志相比,汪参谋丝毫没有改变自己固有的人生姿态,甚而至于也未能改变她日常生活中一些与众不同的做法,小汪依旧是小汪,总也“老”不起来。比如,门上开门关门的那个部位,她认为是最不卫生的。她总是高高举起臂膀,手按到房门的上沿把门推开,随后背对房门,轻轻向后蹬一下,咣当一声,房门阖上了。有人讽刺说,小汪的床铺简直就是“皇家禁地”,不分男女长幼,一概不许人坐她的床单。不过小汪在床边加铺了长长的一条白布,客人只管在床边坐下,过几天她换洗一下那条布。她从没有嫌弃别人不卫生。汪可逾还有那么一种怪毛病。已经上床休息了,发现地上两只鞋子摆得不整齐,非要爬起来,把鞋子摆得端端正正,才安心入睡。房东大门上新贴了对联,“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上下联位置贴颠倒了,如果是别的人家,小汪可以绕道走。偏又是房东,出出进进逃不开这一副倒装对联,这不要了她的命吗?小汪借来毛笔,写了同样的一副红对联来,要帮老乡更换一下,不料房东老大爷不干。小汪耐心解释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个顺序是铁定的,上下联倒过来,绝对不可以!房东老大爷心服口服,换,换,换!这是一种先天设定的强烈意识,是人类共有的一种“通病”。即使是目不识丁、不知美学为何物的人,也同样会有。机要室报务员是个小战士,第一次和汪可逾相遇,老远老远,小汪便送出了她特有的微笑,轻声轻语道一声:“你好!”区区小事,回她一个“你好”,各走各的路不就得了?可对报务员来讲,这无异于一场意外遭遇战,一时不知道如何来应对她的问好。因为依着农村的习俗,彼此见面总是问“吃了没有”。有位仁兄,出了名的爱耍贫嘴。与汪参谋相遇,他有意要逗一逗她。小汪礼貌地向他问了声:“你好!”“你是指哪一方面?”他当即反问。小汪愣住了,从不会有人这样反问,只好回答说:“各方面的。”对方故意显出十分犯难的样子:“啊哟!那就复杂了,虽是个人问题,很多方面和国内国际形势都有紧密关联,几句话怕讲不清楚。”汪参谋竟是如此执着,照例向别人送出她特有的那种春天般的微笑,推广着仅仅属于她一个人的这种民风习俗。不过,她从不曾领受过九旅战友们任何一个人的一声问好。(选自《牵风记》,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竞的一番话,让汪可逾“显得忧虑重重”,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条件是不适合留在作战部队的,担心有可能真的被“甩掉”。B.一定要让老乡将已经贴上门的颠倒了上下联的春联纠正过来,虽然执拗得有些可笑,但这也恰恰表明了汪可逾是一个完美主义者。C.“不分男女长幼,一概不许人坐她的床单”,虽有洁癖,但并不“嫌弃别人不卫生”,塑造了一个讲求原则又善解人意的女性形象。D.“不过,她从不曾领受过九旅战友们任何一个人的一声问好”,写出了汪可逾虽然真诚尊重他人,却遭到战友们的嘲讽,甚至刁难。7.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准得杀一口猪来欢迎你”,从侧面写出了汪可逾才华出众,也表现了齐竞对再次见到她的欢喜以及对其发自内心的欣赏。B.选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很精彩,如写汪可逾开门关门时的动作,用“举”“按”“推”“蹬”等词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战士形象。C.选文并没有刻意描写烽烟四起的激烈的战争场面,而重在从日常琐事中去不断发掘人性美与诗意美,这正是作者匠心之所在。D.选文通过齐竞对汪可愈称呼的变化,从“小汪同志”到“小汪”再到日记里的“她”,刻画了一个感情细腻又外向粗犷的首长形象。8.请结合文本,说说你对选文标题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徐怀中说:“战争的底色就是个人的生命,每一个人随时都在经受生死考验的时候,这种心情是不一样的,我应该把战争中最精华的部分——人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你能从选文中读出人物怎样的精神状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将与秦攻韩,朱己谓魏王曰:“秦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同知也。今大王与秦伐韩而益近秦,臣甚或之,而王弗识也,则不明矣。群臣知之而莫以此谏,则不忠矣。今夫韩氏以一女子承一弱主,内有大乱,外安能支强秦、魏之兵?韩亡秦尽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今负强秦之祸也王以为利乎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且便事;便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而以与赵兵决胜于邯郸之郊,秦又不敢。伐楚,所行者甚远,而所攻者甚难,秦又弗为也。若道河外,以与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也。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矣。从林军以至于今,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拔;又长驱梁北,所亡乎秦者,大县数百,名都数十。秦乃在河西,晋国[注]之去大梁也尚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而有郑地,无河山以蘭之,无周、韩以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百此矣。异日者,从之不成矣,楚、魏疑而韩不可得而约也。今韩受兵三年矣,秦挠之以讲,韩知亡,犹弗听,投质于赵。以臣之观之,则楚、赵必与之攻矣。此何也?则皆知秦非尽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内之民,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乎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魏之质,以存韩为务,因求故地于韩,韩必效之。如此,则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然而无与强秦邻之祸。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节选自《战国策·魏策》)【注】晋国:这里指魏国的旧都安邑。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韩亡秦尽/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今负强秦之祸也/王以为利乎/B.韩亡秦尽/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今负强/秦之祸也/王以为利乎/C.韩亡/秦尽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今负强秦之祸也/王以为利乎/D.韩亡/秦尽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今负强/秦之祸也/王以为利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戚,文中表示与自己血缘最亲近的父母,现在主要指向婚姻关系,二者意思不同。B.韩氏,文中指桓惠王的母亲韩太后,现代有时在人物的姓后加“氏”,二者用法相同。C.从,文中是合纵的意思,这与《史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的用法相同。D.讲,文中是和解、和平谈判的意思,这与现代汉语“讲和”一词中的“讲”的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魏打算与秦结盟攻打韩国的情况下,朱己向魏王进谏,详细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能够洞察魏王的心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B.在朱己看来,秦并非无事之国,若成功灭韩必将再生事端攻打魏国,因为对秦国来说,魏比楚、赵更容易下手,也更有利可图。C.在此之前,秦国曾经对魏国发动了十次进攻,不但五次进入国中,边城尽取,而且侵占了韩国几百个大县和几十座有名的都邑。D.朱己认为,三年来韩国受秦兵之苦,明知有亡国的危险却不妥协,楚、赵一定会与之联合抗秦,当前是魏王施展抱负的好时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群臣知之而莫以此谏,则不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秦乃在河西,晋国之去大梁也尚千里,而祸若是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朱己的分析,放弃“与秦攻韩”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楼早秋①白居易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②资。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注】①本诗约作于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②伏腊:伏祭和腊祭,借指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虽受南方炎热之苦,但所幸秋天及时到来,早晚都送来凉意。B.诗人邀请贵客一同登楼赏景,希望能将眼前如画的江山写成好诗。C.蘋叶因风而动,白露凝于枝头,动静相衬,勾勒出清新雅致之景。D.本诗触景生怀,诗境平易,结构清晰,语言浅近通俗,质朴无华。16.本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诗《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抒写了游子思乡怀人,归程无尽、归期不定的深沉感伤。(2)杜甫《客至》中“,”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之清幽、景致之清新秀美,还透露出主人闲静而略带寂寞的心绪。(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也阐述过类似的道理,即“,”是不可取的。三、语言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日前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科研人员饲养小白鼠时,如果饲养在小笼子里,它会顺着小笼子的边缘跑。后来,将小白鼠养在更大的笼子里时,发现小白鼠还是地按以前在小笼子里的轨迹跑。王汉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小白鼠效应”。其实,科学研究中的“小白鼠效应”并不少见。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应该随之调整,。据统计,近20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成果占比已超过1/3。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仍然只盯着单一学科的“一亩三分地”,不愿走出“舒适区”,忽视交叉学科,就势必导致“小白鼠效应”。这尽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产生,但也不利于创新成果的培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202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这对于增强学术界和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对交叉学科的认同度,为交叉学科提供更好的发展通道和平台,具有重要意义。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几次到成都,总不免要去杜甫草堂。第一次是自己想去,。我对杜甫草堂有些失望。我希望能看到一点遗迹。既名草堂,。我知道唐代的草堂是不可能保存到今天的,但是以意为之,得其仿佛,重盖几间,总还是可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茅屋在哪里呢?没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大概在一个什么环境里?杜甫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都无从想象。现在是一群相当高大轩敞,颇为阔气的建筑。我觉得草堂最好按照杜诗所描绘的样子改建。可以补种杜诗屡次提到的四松,桤木。待客的器皿也可用大邑青瓷,——我想现在都还能买到吧。纪念馆里有不少时贤字画。。字宜选用唐人写经、褚遂良、薛稷、欧阳询、怀素诸人体。现在挂的,画多是大红大绿的大写意,字多剑拔弩张的将军体,与杜甫、与草堂都不谐调。现在那里实际上是一个供人游览的公园。有人一边走,一边提了一架录音机,放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我仿佛看见杜甫躲在竹丛里苦笑。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先后出现“我希望”“我觉得”“我仿佛看见”等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有评论家认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语言“雅致简洁”。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今世界充满着变局,生活常在一夜之间被改写。多少事闯进我们的视野,多少人轮转在我们身边。面对变化和未知,有人产生了怀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寻真理;有人选择了相信,他们重拾自我,走近他人,用相信共同撬动向往的明天。你认为怎样的选择更能够获得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D3.B4.①首先引入论题,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②接着列举一些地方的有益尝试的案例,指出文化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③然后进一步阐述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④最后总结,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5.①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②创新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开发出适配不同目标人群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4)此题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求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说明本段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
(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这……”错误,原因概括不全,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大提升,青少年儿童在多渠道和多样态的文化涵育中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并主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可见还有“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素。
故答案为:C。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显现垂直化、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错。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演艺作品层出不穷”不能推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显现垂直化、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最多只能说明青少年儿童版块是这样,范围扩大化。
故答案为: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强调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A.强调要先保证百姓的物质生活,再进行教化。不适合做材料一的论据。
B.强调用教育感化的方式治理百姓。适合做材料一的论据。
C.强调孝顺对于个人,公平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适合做材料一的论据。
D.“刑、政”不符合本文的“文化”内涵,本文的“文化”更多指向的是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部分。不适合做材料一的论据。
故答案为: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第一段通过习总书记的话“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引入论题,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材料一第二段总括了“为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些地方因地制宜,进行了有益尝试”,然后列举了福州的“三坊七巷”、广州的永庆坊、潮州的牌坊街等一些地方的有益尝试的案例,指出文化“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材料一第三段进一步阐述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总括“文化力量在乡村治理中也大有可为”,再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为确立乡村治理的文化内核指明了方向”;然后分析指出“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然后列举一些地方的做法;材料一最后一段总结,“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寓文化于治理之中,进一步贴近群众,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必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首先引入论题,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②接着列举一些地方的有益尝试的案例,指出文化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③然后进一步阐述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④最后总结,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为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些地方因地制宜,进行了有益尝试。福州的‘三坊七巷’、广州的永庆坊、潮州的牌坊街等,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化空间,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村史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塑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一些地方深入阐发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优良品德,发挥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功能;一些地方积极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强化新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等等”,这些尝试都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属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探索新路径的方法。由此可概括出: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结合材料二“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是进行青少年儿童文化涵育的重要工具,应通过喜闻乐见、‘儿童友好’的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润”“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并呈现垂直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图书出版、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行业纷纷瞄准青少年儿童的市场蓝海,开发推出适配青少年儿童需求的文化产品”,可概括出:创新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开发出适配不同目标人群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故答案为:①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②创新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开发出适配不同目标人群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答案】6.D7.D8.①大自然的春天:“无论遥看或是近觑,早已是嫩绿一片”,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②爱情的春天:五年之后两人相逢,齐竞“仿佛被一颗子弹击中”,汪可逾“心有灵犀”。③汪可逾带给人春天般的感觉:小说多次写汪可逾的微笑,她的笑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9.①从汪可逾身上,我们看到了青春的色彩,她清纯妩媚光彩照人,热爱生活自然大方,情系家国蓬勃向上,她是真善美的化身。②从齐竞身上,我们看到军人的铁血柔情,他感情热烈而又含蓄内敛,儒雅风趣而又不失威严,善解人意又能把握分寸。③从群像看,无论是首长,还是一般战士,每个人物精神面貌昂扬向上,表现出生命的气象,洋溢着青春的力量。【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4)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却遭到战友们的嘲讽,甚至刁难”错,战士们并没有“嘲讽”她,也没有“刁难”她,只是“有意要逗一逗她”。
故答案为: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外向粗犷”概括不准确,结合“五年前那个儒雅健谈、随口就能吟诵《废琴》的年轻团长一直停驻在她的内心深处,挥之不去”可知,齐竞给人的印象是含蓄内敛的儒雅形象。
故答案为:D。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小说题目是“让春天随后赶来好了”。理解标题含义要由浅入深,本题主要理解“春天”的含义。先看浅层含义,选文有“九旅司令部驻地无论遥看或是近觑,早已是嫩绿一片,让春天随后赶来好了”,可见这里的“春天”指的是大自然的春天。再看深层含义之一,“齐竞绝对不会坦白告知别人,他理想中的‘另一方面’,无非是依小汪体形为标准。一言以蔽之,这次再见到汪可逾,他仿佛被一颗子弹击中了”“而这次会面,对于心有灵犀的汪可逾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五年前那个儒雅健谈、随口就能吟诵《废琴》的年轻团长一直停驻在她的内心深处,挥之不去”,可见这里的“春天”象征着齐竞和汪可逾爱情的春天。最后看深层含义之二,“将近五年过去了,汪可逾保持不变的,唯有她让人无不心生好感的那种标志性的天然微笑”“机要室报务员是个小战士,第一次和汪可逾相遇,老远老远,小汪便送出了她特有的微笑,轻声轻语道一声:‘你好!’”,可见这里的“春天”指汪可逾带给人春天般的感觉。
故答案为:①大自然的春天:“无论遥看或是近觑,早已是嫩绿一片”,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
②爱情的春天:五年之后两人相逢,齐竞“仿佛被一颗子弹击中”,汪可逾“心有灵犀”。③汪可逾带给人春天般的感觉:小说多次写汪可逾的微笑,她的笑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首先找出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谁,比如本文中有汪可逾、齐竞,还有其他战士们;然后分析他们展现出的精神状态。先看汪可逾,她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后来参加抗战,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小说中写她“当年为九团演奏《高山流水》的干瘦的小女生已出落成一名白白净净丰满而又匀称的十七岁女八路”“与那些从北平或是重庆、上海到太行区来的‘老成’的新同志相比,汪参谋丝毫没有改变自己固有的人生姿态,甚而至于也未能改变她日常生活中一些与众不同的做法,小汪依旧是小汪,总也‘老’不起来”,连齐竞都忍不住在日记中写道“何曾料想,五年之后的今天,她又带着自己的古琴前来司令部报到了。九旅司令部驻地无论遥看或是近觑,早已是嫩绿一片,让春天随后赶来好了”,她对人热情大方,“老远老远,小汪便送出了她特有的微笑,轻声轻语道一声:‘你好!’”。从汪可逾身上,我们看到了青春的色彩,她清纯妩媚光彩照人,热爱生活自然大方,情系家国蓬勃向上,她是真善美的化身。再看齐竞,在汪可逾眼里,他十分儒雅,“五年前那个儒雅健谈、随口就能吟诵《废琴》的年轻团长一直停驻在她的内心深处,挥之不去”;他很细心,也善解人意,五年前他之所以不带汪可逾,是因为“我发现你有夜盲症,又是平板脚。当晚部队的任务是七十公里强行军,要带你走的确也不现实”,五年后他对汪可逾的感情很热烈,也很含蓄,“齐竞绝对不会坦白告知别人,他理想中的‘另一方面’,无非是依小汪体形为标准。一言以蔽之,这次再见到汪可逾,他仿佛被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在日记中写道“何曾料想,五年之后的今天,她又带着自己的古琴前来司令部报到了。九旅司令部驻地无论遥看或是近觑,早已是嫩绿一片,让春天随后赶来好了”;他接待汪可逾的表现即亲切又不失首长的威严,“齐竞抢前一步,帮汪可逾从肩上取下古琴:‘我们又见面了!小汪同志!你连介绍信都不必带,只管去大军区文工团报到好了,他们准得杀一口猪来欢迎你。可你还是到九旅来了,我们引为自豪。’”。从齐竞身上,我们看到军人的铁血柔情,他感情热烈而又含蓄内敛,儒雅风趣而又不失威严,善解人意又能把握分寸。最后看其他人物,“有位仁兄,出了名的爱耍贫嘴。与汪参谋相遇,他有意要逗一逗她……对方故意显出十分犯难的样子:‘啊哟!那就复杂了,虽是个人问题,很多方面和国内国际形势都有紧密关联,几句话怕讲不清楚。’”,幽默风趣的对答,彰显出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激情。总之,从群像看,无论是首长,还是一般战士,每个人物精神面貌昂扬向上,表现出生命的气象,洋溢着青春的力量。
故答案为:①从汪可逾身上,我们看到了青春的色彩,她清纯妩媚光彩照人,热爱生活自然大方,情系家国蓬勃向上,她是真善美的化身。②从齐竞身上,我们看到军人的铁血柔情,他感情热烈而又含蓄内敛,儒雅风趣而又不失威严,善解人意又能把握分寸。③从群像看,无论是首长,还是一般战士,每个人物精神面貌昂扬向上,表现出生命的气象,洋溢着青春的力量。【答案】10.C11.B12.A13.①大臣们了解情况但没有人就这件事进谏,是对您不忠诚。②秦国只是在黄河以西,安邑离大梁还有千里之遥,对我们造成的损害就如此之大。14.①魏国很容易就能从韩国得到原先失去的土地。②魏国不会成为秦国接下来攻击的目标。③有利于整个天下的安定。【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参考译文】魏国将要同秦国一同去攻打韩国,朱己对魏王说:“秦国有虎狼一样的心肠,贪暴好利不守信用,假如有利可图,就不管父母兄弟,像禽兽一般。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现在大王同秦国讨伐韩国,这就更加接近秦国,臣下很不理解。而大王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不明智了。大臣们了解情况但没有人就这件事进谏,是对您不忠诚。现在韩国靠一个女子辅佐一个幼主,国内出现大的混乱,对外又怎能抵抗强大的秦、魏军队?韩国灭亡了,秦国全部占有了原属于郑国的土地,就将与大梁为邻了,大王认为能安全吗?大王想要收回原来失去的土地,而今却遭受强秦的祸患,大王认为这样有利吗?秦国绝非不爱滋事的国家,韩国灭亡以后,必定将会再生事端。再生事端一定索取容易占领和有利可图之地,索取容易占领和有利可图之地,一定不会进攻楚国和赵国。这是为什么呢?越过高山大河,秦国一定不会去做。如果取道河内,在邯郸的郊外同赵国军队决一胜负,秦国又不敢。去进攻楚国,要走的路太远,要进攻的目标又太难,秦国不会去做。假如取道河外,在陈地郊外同楚军决战,秦国又不敢。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出兵的时候,除了魏国再没有可以进攻的了。从林乡之战一直到现在,秦国十次进攻魏国,五次攻入国中,边境的城邑都被攻破;秦军又长驱直入魏国北部,被秦国侵占的地方,大的县邑有数百个,有名的都邑数十个。秦国只是在黄河以西,安邑离大梁还有千里之遥,对我们造成的损害就如此之大。更何况让秦国没有韩国的阻隔而据有郑地,失去了河山的遮挡,失去了周、韩的阻隔,距离大梁只有百里的路程,祸患一定超过这百倍了。等到他日,即使想合纵也不能成功了,楚国、魏国就会互相猜疑而韩国更不可能来缔结盟约。现在韩国遭受兵祸已有三年,秦国想使它屈服求和,韩国知道要被灭亡了,依然不听命,给赵国送去人质。以臣下看来,楚国、赵国一定会同韩国一道攻击秦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都知道秦国的贪欲无休无止,不全部消灭天下的军队,而使海内的百姓臣服,一定不会罢休。困此臣下愿意用合纵的力量来侍奉大王,大王赶快接受楚、赵的盟约,而挟持韩国、魏国的人质,把保存韩国作为急务,凭这些向韩国索要原来失去的土地,韩国一宠会献上这些土地。像这样,士兵、百姓不付辛劳就得到了原来失去的土地,这个功绩要比同秦国一起讨伐韩国大得多,而且能避免同强秦为邻的祸患。再说能够保存韩国、安定魏国而对天下有利,这也是大王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国灭亡了,秦国全部占有了原属于郑国的土地,就将与大梁为邻了,大王认为能安全吗?大王想要收回原来失去的土地,而今却遭受强秦的祸患,大王认为这样有利吗?“秦尽有郑地”是由“韩亡”这一假设推导的结果,“韩亡”之后当断开,排除AB;“得故地”是动宾结构,后面应断开;“强秦之祸”是“负”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D。
故答案为:C。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韩氏,文中指桓惠王的母亲韩太后”“二者用法相同”错。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国名均系以氏,根据语境,此处“韩氏”即韩国,而非桓惠王之母,这与现代所说的“×氏”不是一回事。
C.“从”是通假字,通“纵”;“蚤”也是通假字,通“早”;二者用法相同。句意:等到他日,即使想合纵也不能成功了。/明日不能不早点来向项王谢罪。
D.两个“讲”都是“和解、和平谈判”。句意:秦国想使它屈服求和。/彼此和解,不再打仗或争执。
故答案为: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错。文中并未提及魏王的态度,无法断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故答案为: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莫”,没有人;“以此谏”,就这件事进谏;“则”,表判断,是。
②“河西”,黄河以西;“去”,距离;“祸若是”,损害就如此之大。
故答案为:①大臣们了解情况但没有人就这件事进谏,是对您不忠诚。②秦国只是在黄河以西,安邑离大梁还有千里之遥,对我们造成的损害就如此之大。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魏之质,以存韩为务,因求故地于韩,韩必效之”,可概括出魏国很容易就能从韩国得到原先失去的土地。结合“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矣”,可概括出:魏国不会成为秦国接下来攻击的目标。结合“如此,则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然而无与强秦邻之祸。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可概括出:有利于整个天下的安定。
故答案为:①魏国很容易就能从韩国得到原先失去的土地。②魏国不会成为秦国接下来攻击的目标。③有利于整个天下的安定。【答案】15.B16.①节候变化与江楼秋景令诗人产生轻松愉悦之情。②被贬江州,人生失意,令诗人生出归隐之念。③不满现实处境,想辞官归隐,物质生活又有赖官俸,令诗人在出处两难中纠结。【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邀请贵客一同登楼赏景”错。“楼阁宜佳客”意为登楼赏景应有“佳客”,面对美好江山应赋好诗,属于诗人的期待,是应然,而非已然。“邀请贵客一同登楼赏景”,误将心理活动当做事实情况。
故答案为:B。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前两句写南国,即被贬之地江州虽然气候炎热,但所幸秋天到来很及时,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令人备觉舒适。“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三四句写江州美景,早晨起来,雨过天晴,湖光天色相映,美不胜收;傍晚天气更加凉爽,晚风送来阵阵竹叶的清新气息;“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五六句写诗人看到江山美景,想要邀请朋友登楼赋诗;“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七八句写清风吹拂,蘋叶浮动,白露凝于木兰枝头。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江楼秋景都令诗人产生轻松愉悦之情。“欲作云泉计”,“云泉”,白云清泉,此处借指归隐。结合注释①可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仕途不顺,人生失意,而江州景色美丽,遂使诗人生出归隐之念。“须营伏腊资”,意思是想要辞官归隐,但生活所需还得仰赖官俸。表现出现实与愿望的纠结:不满现实处境,想辞官归隐,物质生活又有赖官俸,令诗人在出处两难中纠结。因而诗人最后说“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匡庐”一般指庐山,也是借指归隐之地,“一步地”指距离隐居理想只有一步之遥;而“官满更何之”则写出内心的矛盾,不知道在这里任职期满之后是归隐呢还是继续为官呢。进一步写出内心的纠结。
故答案为:①节候变化与江楼秋景令诗人产生轻松愉悦之情。②被贬江州,人生失意,令诗人生出归隐之念。③不满现实处境,想辞官归隐,物质生活又有赖官俸,令诗人在出处两难中纠结。17.【答案】(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漫”“鸥”“臆”等。故答案为:(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答案】18.一如既往(按部就班);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势在必行(势不可挡)19.这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创新成果的产生。【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是说换了大笼子,小白鼠还是按以前在小笼子里的轨迹跑,可填“一如既往”或“按部就班”。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第二空,此处是说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应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做出调整,可填“与时俱进”或“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第三空,此处是说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形势是必然的,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可填“势在必行”或“势不可挡”。势在必行:不能躲开或回避;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故答案为:一如既往(按部就班);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势在必行(势不可挡)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不合逻辑,两个分句之间并无转折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故而将“尽管……但……”改为“既……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大堂企业年会租赁协议
- 电子厂操作员聘用合同范例
- 智能广告监理服务承诺书范本
- 酿酒师聘用合同酿酒行业专用
- 建筑设计公司资金周转
-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用算盘表示数》
- 《电喷雾质谱》课件
- 2024年销售岗位工作总结
- 胆囊结石术前的护理
- 《焊接工艺》课件
- 护理品管圈误区及关键
- 半导体封装过程wirebond中wireloop的研究及其优化
- 15m钢栈桥施工方案
- FZ∕T 97040-2021 分丝整经机
- 应聘人员面试登记表(应聘者填写)
- T∕CAAA 005-2018 青贮饲料 全株玉米
- s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
- 拨叉831006设计说明书
- 10KV高压线防护施工方案——杉木杆
- 对标管理办法(共7页)
- R语言入门教程(超经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