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家国同规-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
第二讲 家国同规-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
第二讲 家国同规-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
第二讲 家国同规-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
第二讲 家国同规-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家国同规——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北斗导航定时空●

真题考点定位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古代法律与教化甘肃卷·T3·孝文帝修正律法山东卷·T16·棚民案①山东卷·T1·法家尚法存礼②湖南卷·T1·儒、墨、道、法思想的传播③广东卷·T4·北宋儒学的复兴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古代变法与改革山东卷·T2·春秋变革礼制

①浙江卷·T28·商鞅变法②广东卷·T20·孝文帝重建洛阳古代户籍、赋税与社会救济①浙江1月卷·T5·汉唐人口②浙江1月卷·T16·明朝黄册人口①湖南卷·T17·唐均田制、两税法②浙江1月·T4·貌阅之法③浙江1月·T5·一条鞭法①湖南卷·T2·汉武帝的以农为本②浙江卷·T28·北魏至唐前期田制的变化③广东卷·T17·明代白银货币化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①新课标卷·T4·宋元明史书涉宋金关系信重研究②湖北卷·T1·凤凰咀遗址“蛋壳陶杯”推断文明交流③湖北卷·T16·西汉西部版图变迁④甘肃卷·T4·唐朝李素家族⑤甘肃卷·T17·辽夏金职官制度①新课标卷·T14·中华文明的发展②湖北卷·T3·唐代民族关系③湖南卷·T5·明对朝、日关系④浙江1月·T3·西域①浙江卷·T6·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②广东卷·T5·清代广州的中外交流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命题分析1.从命题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所涉及,多以文字或图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要求学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史实间的比较,形成对历史问题的论证和探讨。2.从命题内容上看,户籍治理、赋税制度改革、王安石变法属于重点命题范围,蕴含了关注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以礼乐、服饰等为切入点考查礼仪教化对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凸显对人性的关怀。3.复习备考时,关注民生治理和规范社会秩序仍将是高考命题的核心内容,应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着重从民族交融、文化认同、乡村治理、边疆开发、国家统一等角度进行分析。●

基础体系构建●

综合线索梳理线索一户籍与赋役编制户籍、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核心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逐渐从以人头税为主转向以财产税为主,封建国家对居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线索二民族与对外关系(1)民族关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秦朝开始,中国历朝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秦汉、隋唐、元明清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2)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汉朝开通丝绸之路,以和平交往为主,唐宋时期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明清时期逐渐由开放走向封闭。线索三法治与教化救助自西汉起历代王朝采用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制度中,形成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不同时代都重视教化与救助并举。线索四变法与改革变法改革是中国古代王朝优化国家治理的主要途径。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历史产生了重大作用。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创新硬核聚焦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把握“一个主题”“两个核心”和“三个阶段”(1)“一个主题”:中国古代德治与法治的发展及两者关系的演变(2)“两个核心”:政治事功(法治)与伦理劝导(德治)(3)“三个阶段”:①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儒法)之争;②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礼法结合;③宋元至明清:礼法融合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把握“四次改革”“两大类型”“一个根本原因”(1)“四次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2)“两大类型”:社会转型的改革、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3)“一个根本原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的户籍、赋税制度把握“一个根本目的”“五个趋势”(1)“一个根本目的”:户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征发赋役(2)“五个趋势”:赋役制度的发展趋势:以人丁为主→以土地财产为主;农民必须服徭役→纳绢代役;以实物为主→以货币为主;由不定时→基本定时;由繁杂多项→简化单一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把握“一个主流”“四种方式”“四个概念”(1)“一个主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2)“四种方式”:政治隶属、经济往来、民族冲突、文化交融(3)“四个概念”:西域都护、都护府、羁縻政策和“改土归流”鸿蒙操作掌核心导向一古代户籍和赋税制度●

核心价值引领户籍、赋税制度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社会,国家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赋税制度的合理公正也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的重要内容。统编新教材主要涉及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逐渐完善历程、特点,赋役制度的变革与土地制度、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高考重视从社会基层治理、贸易、货币与赋税的相互依赖等热点角度对中外赋税制度加以考查。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1)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2)演变●

必备知识贯通战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编户齐民”。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唐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是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概况秦汉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还征收财产税隋唐隋朝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宋朝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地域性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同时人身束缚导致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中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彼此之间界线分明世袭性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政府通过户籍管理对人口活动进行控制和制约。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2)影响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仅是国家对百姓进行经济和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分裂势力,减少了封建割据战争的发生,为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政治环境,在客观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到废除。(2)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3)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5)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3.认识(1)从总体趋势看,税制改革大都朝着税制的公平、简化方向进行。(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3)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4)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5)随着王朝兴衰,赋税制度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到“民力殚残”,直至王朝崩解。●

典题实达素养1.(2024·浙江1月卷)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西汉末年爆发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州牧割据。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部分时期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政局长期动荡,北方战乱不断,导致人口减少或增长缓慢,B项正确;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产工具、技术继续发展,而非停滞不前,排除A项;北方人口因战乱南迁而非外迁,排除C项;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继续发展,“南北经济衰退”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B项。2.(2024·浙江1月卷)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监察御史核查前朝黄册,发现存在户口数据造假的现象,反映了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C项正确;监察御史奏请“停造无益之黄册”,但材料未表明清朝后续反应,即是否真的停造黄册,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明末黄册造假现象,但不确定是不是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但未体现是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导向二古代中国的法治、教化和救助●

核心价值引领法律与教化及社会救助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法律与教化是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统编新教材主要阐述了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儒家伦理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等。从当前依法治国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热点角度,高考会依托命题考查古代法律演变历程、制定目的、特点及作用等。扶危救困是中华传统美德,亦是传统国策,传承至今,意义非凡。1.古代中国的法治●

必备知识贯通时间特征表现夏商周“刑”“礼”并立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但这一时期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时间特征表现春秋战国至秦朝成文法及法治阶段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36年)和晋国赵鞅“铸刑鼎”(前513年)为标志,刑法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制转变。秦代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为“令”,也具有法律效力两汉至隋唐律令儒家化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即律令儒家化。唐朝,《唐律疏议》完成了“礼教”与“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时间特征表现宋元明清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自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国法律制度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如何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的结合。案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结合2.古代中国的教化时间表现西周建立起以宗法关系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汉代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逐渐影响了社会教化魏晋南北朝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目的主要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唐朝《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时间表现宋元南宋后,程朱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明清宣讲“圣谕”,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3.古代中国的社会救助时间表现先秦墨子“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秦汉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鸠杖隋唐既重官方储备,也提倡民间积储。隋官仓、义仓。唐朝开始政府收容孤老宋元宗族救助,如义田、义学等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如善堂、善会等1.“天理、人情、国法”相结合的中华法系(1)礼法结合的三个阶段①汉朝“引礼入法”:法律儒家化的发端。逐渐确立儒家思想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地位,使汉朝法律开始沿着儒家化的方向发展。②三国两晋南北朝“纳礼入律”:法律儒家化的完善。统治者开始直接任命儒臣来立法,从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③唐朝“礼法合一”:法律儒家化的完成。唐朝确立以儒家主张的纲常礼教作为法律的指导原则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据。(2)特点①以刑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律始终以刑法为主,民法、诉讼法、行政法诸法合一,民刑不分。②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儒家思想对古代法律影响深刻,礼法并用。③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④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治其实质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需要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被滥用。2.中国古代教化(1)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和方法途径和方法阐释强调示范,树立榜样我国古代实施社会教化基本上采用的是儒家提出的这一办法,即所谓“上行下效”设官教民设官教民是“政教合一”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实施教化的又一条途径依靠族规乡约以化民成俗在中国古代有一条非常有效的施教途径,就是依靠乡里、宗族与家庭的力量来施行社会教化途径和方法阐释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1)我国古代曾经保留下来许多通俗道德教育读本。(2)它们既不属于家庭教育范畴,也不是学校教育的课本,但却在整个社会教化中起过十分巨大的作用注重学风与世风的密切关系(1)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学校教育对整个社会教化的建设作用,即学风与世风关系密切。(2)与学校教育直接有关的取士考试制度,更加直接地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成为影响世风的一个重要手段(2)特点①教化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其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②教化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了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③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古代教化的重要方法。制度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④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助之。(3)演变趋势①由以民间性自治组织为主演变为以政府主导为主。②以地缘性乡约组织为主,宗族性乡约组织为辅。③社会基层的自治组织演变为里甲、保甲等基层管理组织。④宣讲内容由劝善惩恶、治安防御的道德教化演变为宣讲“圣谕”,与法律逐步趋于合流。⑤乡约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活动逐步趋于规范。(4)作用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②有利于维护家庭、宗族内部的团结、稳定和发展。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社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⑤有利于儒家思想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传承和发展。3.中国古代防灾和社会保障措施(1)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国家急务。(2)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3)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济措施。赈济的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4.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三大渠道●

典题实达素养(2024·甘肃卷)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诏令中提到“务从宽仁”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强调了道德教化而非单纯依靠严刑峻法;“齐之以法,示之以礼”则体现了礼法结合的观念,这些理念体现了儒家的仁政、德治和礼法并用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借鉴南朝经验,排除B项;这些理念并非沿袭鲜卑传统,排除C项;孝文帝修定律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非仅仅为了托古改制,排除D项。故选A项。导向三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核心价值引领民族关系是指民族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往的关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融合,而民族交融是主流。秦汉的统一开启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新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加速了民族交融;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最后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中国古代华夏认同观念加强,民族认同逐渐形成并升华。考试命题重视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秦汉唐宋元明清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及对外贸易发展,为今天“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统编新教材主要讲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等。“一带一路”倡议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是高考备受关注的热点内容之一。高考从核心素养角度考查近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丝路”与“新航路”及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与挑战。1.古代民族关系概况●

必备知识贯通时间民族交融情况春秋战国中原各国与相邻的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秦汉秦朝设典客、典属国,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三次出击匈奴,东汉初,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时间民族交融情况魏晋南北朝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学习汉族典章制度。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隋唐隋唐时期,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负责民族事务。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宋元少数民族政权吸收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元朝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元朝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时间民族交融情况明清明朝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负责管理民族事务。在边疆设立都司、卫、所、土司管理边疆和少数民族。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办事大臣;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选派流官进行管理2.古代对外关系概况日本①秦汉: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东汉光武帝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②隋唐:日本派出遣唐使,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鉴真和空海成为中日佛教交流的代表朝鲜①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②10世纪初,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朝制度,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制,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南洋①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②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定居,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印度半岛从东汉到北朝,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远赴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亚和西亚①唐朝与大食国接触,造纸术由此传入阿拉伯地区。②元代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欧洲①东汉: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一带。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②元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③明清:西学东渐,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教介绍给西方。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1.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平、友好、互利形式具体事例和亲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以后,为密切汉匈关系,昭君出塞。②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形式具体事例会盟、议和①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史称为“长庆会盟”。②1005年初,宋辽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③1044年,夏宋订立和议,西夏对北宋称臣。④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皇帝向金称臣,史称为“绍兴和议”形式具体事例经济文化交流①汉朝:与西域、匈奴进行物种和技术交流,开展互市贸易。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③两宋: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④明朝: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⑤清朝: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迁徙秦汉以来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形式具体事例册封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②清朝顺治皇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通贡指贡品赏赐。如靺鞨族对唐朝的纳贡;宋朝给辽、西夏、金的岁币形式具体事例设置管辖机构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商旅往来,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②唐太宗征服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③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④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行政区域,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⑤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⑥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2.对古代民族交往的正确认识(1)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①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②友好交往是主流,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④民族大交融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2)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和民族交融。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发展,共同反抗压迫。尽管各民族间也有掠夺、迁移、战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友好则是长期的。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民族隔阂主要指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它只是民族关系中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3)实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3.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特点(1)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北方先后出现了辽、金等,西北出现了西夏,西南出现了大理等,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宋元时期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2)民族特色的制度建设:少数民族政权一般都保留了符合本民族历史传统的政治制度,比如辽的南、北面官制度,金的猛安谋克制度等,这些制度丰富了古代中国政治治理的历史选择,体现了政治制度建设的多样性。(3)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都促进了边疆的开发,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原地区渐趋接近,成为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立的经济基础,也为明清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4)统一的历史趋势:五代十国以来,民族交往、交融进一步发展,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元朝的统一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1)条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开明的外交政策;科技发展;杰出人物的作用。(2)途径: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3)特点①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国古代对外政策,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以前。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根本原因),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②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以海路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③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④交往形式以和为主: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对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发达。⑤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典题实达素养1.(2024·湖北卷)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

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

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蛋壳陶杯”“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但是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了“蛋壳陶杯”,说明两个地区有了一定的联系,C项正确;新石器时期,国家尚未出现,排除A项;受生产力水平影响,新石器时代南北地区不可能贸易往来较为频繁,排除B项;据材料主要可以推知湖北襄阳凤凰咀和龙山文化之间存在交流,无法得出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排除D项。故选C项。2.(2024·甘肃卷)据碑志记载,李素,波斯人,唐天宝年间,其祖奉命出使中国,获赐李姓;其父李志,任广州别驾;李素与其子李景亮,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先后任翰林待诏。从李素家族的经历可以看出,唐代(

)A.兼容并蓄促进文化认同 B.民族迁徙改变政治格局C.使节往来增进文明互鉴 D.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李素家族原为波斯人,其祖奉命出使中国后获赐李姓,李素与其子李景亮在唐朝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并担任官职。这一经历体现了唐代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促进了文化认同,A项正确;材料中李素家族的经历未体现民族迁徙改变政治格局,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李素家族在唐朝的融入和发展,而非使节往来,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李素家族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不能体现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3.(2024·新课标卷)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书名基本内容成书时间《宋史》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元朝后期《三朝北盟会编》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南宋中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而成的编年史南宋后期《宋史纪事本末》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明朝后期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答案】

B【解析】南宋初年与金朝的关系经历了战和交织的复杂过程,《三朝北盟会编》是宋代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和细致的叙述,以揭示自“海上之盟”到“靖康之祸”的原委终始,《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且成书时间相对较早,更接近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B项正确;《宋史》篇幅浩繁,且元朝后期成书,成书时间距离南宋初年较远,可能受到元朝政治立场的影响,因此不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排除A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宋代李心传撰写的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是南宋后期的作品,虽然也是根据南宋高宗朝的国史和文集编成的,但是成书时间比《三朝北盟会编》晚,可能受到后来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排除C项;《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陈邦瞻创作的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宋史纪事本末》作为《宋史》的缩写本,在写作过程中,虽然也参考了许多其他《宋史》中所没有的资料,但基本上还是以《宋史》为蓝本,许多观点明显还是沿袭《宋史》而来,且《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后期的作品,成书时间最晚,排除D项。故选B项。4.(2024·甘肃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辽朝设南、北面官,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北面官掌治契丹与诣部,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汉人。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南面包括汉人与渤海人居住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北面为契丹及其属部居住的地区。北面官本质上是部落领袖的私人扈从,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摘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材料二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李元昊仿宋里置书令,设十六司,官制渐备。毅宗李谅祚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增设昂聂、昂星、谟个、阿泥等本族官号。——摘编自《宋史·夏国传》等材料三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勤封食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金史·百官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辽代职官制度的发展历程。(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辽夏金职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及其意义。【答案】

(1)发展历程:辽太祖南北面官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划分管理;辽太宗时期,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辽世宗时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2)共同特点:双轨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保持民族特色;借鉴汉制,强化君主权威。意义: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族的先进文明,巩固政治统治;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适应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具体国情调整统治政策,进行制度创新,为之后的少数民族统治提供了经验,也对后世的治理提供了借鉴。【解析】

(1)发展历程:根据材料“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得出辽太祖南北面官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划分管理;根据材料“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得出辽太宗时期,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根据材料“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得出辽世宗时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2)共同特点:根据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结合材料“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材料三“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可知双轨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保持民族特色;借鉴汉制,强化君主权威。意义:根据所学,从巩固统治、民族交融交流、封建化进程、对后世等几个方面回答。如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族的先进文明,巩固政治统治;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适应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具体国情调整统治政策,进行制度创新,为之后的少数民族统治提供了经验,也对后世的治理提供了借鉴。5.(2024·湖北卷)[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材料一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答案】

(1)变化: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开始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机构: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2)原因: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中原王朝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疆的农业优势。【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中的西汉形势图和所学可知,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和开始对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机构: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2)原因:据材料一“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可知,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根据材料一“西域为匈奴所控制”“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可知,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根据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可知,中原王朝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二“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可知,新疆的农业优势。导向四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核心价值引领“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重大改革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给当今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