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悲有喜,有刚有柔,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文学史上有很多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哈姆莱特等,他们的性格是杂多的,从本质意义上看,深深地矛盾和斗争正是人物魅力所在。正如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奥赛罗等人物形象难以说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因为从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的忧郁与延宕中可以听见他内心世界的挣扎,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颤动,才能产生各种不尽相同、常读常新的强烈审美体验。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的一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因而往往被称为艺术典型。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所寻找的道路正是通向个性丰富性的道路,但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追求人物个性的丰富性。(摘编自王琪《高中语文教学中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教学研究》,有翻减)【材料二】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这是她真实的社会欲求,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在探望宝玉时,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使人们看到人物心灵深处。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怨:欲得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如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冒着雨去探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表演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后来宝玉要走了,千般叮嘱宝玉要小心,不要摔了,联系上面的描写,表现她的无心,当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的竹梢蕉叶之上,清寒透幕,想到自己没有父母兄长,又不觉滴下泪来,感到伤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人的性格都是由两极性的元素,如善与恶、刚与柔、粗与细等,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的B.性格二重组合结构,有一组或多组两极性的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在一起,使人的性格具有了动态性。C.薛宝钗在探望宝玉时“不觉的就红了脸”与第四十五回林黛玉“羞的脸飞红”,都是因为她们说的话不小心流露出了心疼宝玉的情感。D.《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的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两个人的性格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他们呈现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也是一致的。B.因为人的性格是由两极相反的元素排列组合而成的,所以,性格是复杂和分裂的。C.宝钗、黛玉等这些二重组合性格的艺术典型,可以使人产生常读常新的审美体验。D.个性丰富的文学形象往往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作家应该摒弃性格单一的文学形象。(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冷酷的周朴园面对曾经的恋人,面对自己的儿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那么一丝温情。B.《水浒》里的林冲,是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也是嫉恶如仇、极富正义的人。C.《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悲惨的命运面前,既有温顺软弱的一面D.在京剧里,红脸的关羽忠义、耿直、英勇,白脸的曹操奸诈、多疑(4)薛宝钗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宝钗成为富有魅力的艺术典型的原因。(5)西方有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请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鸡肋徐懋庸曹操的大军屯扎在斜谷界口,已经一个多月了。在中军帐里,曹操心乱得很。这一天的下午,又开了军事会议。部下的文武们,却没有提出一点新的理由。曹操左手托着前额,很少说话,叫大家散会。军事会议散了之后,曹操的心更烦乱了。环境很静,外面除了时而传入一阵阵的刁斗之声,脑筋却非常兴奋。他烦躁地在帐中踱来踱去,不断地用右手叩着头皮。偶然间,正在上下地挣扎跳动。他忽然于此得到启示,明白了那烦扰他的问题“唉!”他长叹了一声,“能够作出‘东临碣石’的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能够作出‘月明星稀’的那个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于是他回忆了一生的经历,他认为自己在五十六岁以前所做的事情,是没有一件可以后悔的。他从小是有志气的人,但并不是那种一味追求权势的英雄,他有治国安民的理想。虽然在战争中多次遭遇生命的危险,整个的生活充满了生气……然而,随着事业的成功,事情就起了变化。他又想起当年跟他起兵的那一批干部,是多么可爱啊!他们不论文武,也大抵不是单纯追求权势的人,想得出于国计民生有效有利的主意,他们能够开诚布公,言无不尽,有建议,现在围绕在自己左右的是些什么人呢?曹操忽然忿怒起来,他想杀尽这些人。“阿瞒,”曹操对着烛光下的影子自呼小名道,“你本是一世之雄也他悲哀忿怒得想不下去了,倏地从榻上跳了起来。他觉得在帐中待不下去了,想出去走走,以清醒自己的头脑。于是拿起一把钢斧,披上一件罩袍,走出帐去。全军已经休息了,大营昏暗静肃,但夏侯惇的帐中,许多人影在晃动,似乎很忙乱。他就走了进去。“啊,大王……”夏侯惇惊异地叫道。“元让,你们在干什么?”“在收拾行装哪!”“为什么收拾行装?”曹操诧异地问。“大王不是传令准备退兵了吗?”夏侯惇也诧异地问。“谁说的?”曹操带着怒意了。“禀大王,”夏侯惇惶恐地说,“傍晚我请示口令的时候,杨主簿听了,来对我说,丢了又可惜的东西。他说大王传下此令,早晚必要退兵“胡说!”曹操勃然变色道,“又是杨修那小子造谣生事吗?可恶!通知他明天来见我。”他紧握着钢斧,大踏步走回自己帐中去了。杨修进了大帐,意外地看到高级文武官员都已齐集在那里,他原来以为是魏王要同他单独谈话的。魏王尚未升帐,大家只冷冷地答了礼,他便坐下。他感到情况有点严重。但是他自恃家世的高贵,而这次的过失也不算太大,只要随机应变,他故作镇静,而且还做出微露骄傲的样子魏王升帐了。大家参拜已毕,肃然归座。杨修抬眼去望曹操,恰好曹操炯炯的目光直逼着他。“杨修,你为什么说要退兵了?”“根据大王的口令。”“我的什么口令?”“夏侯将军昨晚传达大王的口令是‘鸡肋’。臣以为,鸡肋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东西,用兵的人发生了这样的心理“呵呵。”曹操冷笑了一声,“你倒是一个猜谜的老手,又在猜谜了。”“臣知罪了。在大王还没有下退兵的明令的时候,我就劝夏侯将军做退兵的准备,这是我的错误。可是,臣想是猜得不错的。”“嘿!众位,你们看他多么自以为是!”曹操对着大家说,“以人心之复杂,“这回你却猜错了!”“啊大王……”“这‘鸡肋’,我是指你和你一类的人的。”“大王……”杨修委屈地叫了一声。“你自以为了不起,很聪明,又仗着是杨家的儿子,目空一切。可是你,究竟有什么真才实学?你唯一的本领,你还有什么本领?你想出过一条治国安民的良策没有?”“唉……”杨修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现在的人们,大抵自恃聪明,但目的只在升官发财。方法呢,去猜测别人的心意,不顾世间的实情。只在你我的心意中间用功夫,似乎都受了这一番话的打击,脸色一红杨修见曹操泛论到大家,便知机似的连忙说:“大王明谕,实开茅塞。臣彻底认识错误了。臣承认对于大王,今后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不!”曹操厉声说,“你还不是鸡肋,比鸡肋都不如。你是一条毒虫!”“大王……”杨修失色了。“这样的人,是容不得的。我容忍他已经太久了,希望他改悔,这回竟对军国大事都捣起乱来了。”他用目光扫射了全场一遍,问道,众官有什么意见?”“杨修罪重如山,大王明断。”全场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曹操对瘫痪着的杨修注视了一下,沉吟了一会,然后把右手一挥,将首级挂于辕门之外。(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杨修的“自作聪明”来自对曹操心理性格的熟悉,也因为他有一贯以来的优越感。B.曹操年纪已大,精力不足,在军事会议上迟迟不能做出决断C.曹操本来就希望杀掉身边不成器的下属,因而杨修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机缘巧合。D.由于杨修向来恃才傲物,与群臣关系冷淡,所以在关键时刻也无人愿意替他说情。(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如曹操的今昔对比、夏侯惇和杨修的对比等,夏侯惇的直率衬托出了杨修的精明。B.小说节奏有张有弛,前半段较为舒缓,后半段则通过曹操和杨修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扣人心弦。C.小说整体语言明快晓达,又在几处借用、化用曹操相关的古诗文,这种文白夹杂符合人物身份经历D.小说以曹操斜谷屯兵的史实为依托展开想象,既与时代背景相连,又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逻辑(3)小说以“鸡肋”为题,具有丰富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杨修之死”的叙述主要侧重于回顾杨修以往引发曹操疑忌的几件事,而本文则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曹操巡营前的心理描写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谅毅者,辨士也,大王可试使之。”谅毅亲受命而往。至秦,献书秦王曰:“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敞邑寡君亦窃嘉之。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无罪,愿大王无绝其欢,愿得请之。”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谅毅对曰:“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请奉而西行之,无所敢疑。”于是秦王乃见谅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赵能杀此二人,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谅毅曰:“赵豹、平原君,寡君之母弟也大王以孝冶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只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凰不翔;刳胎焚夭,敞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敬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请融之,勿使与政事,受其币而厚遇之。(摘编自《战国策•赵策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B.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C.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D.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意为遏制,作动词。在此文中用法与《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中“制”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B.辨士:指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含有贬义。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辨士为方略者C.书币: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指书写礼单,第二个泛指修好通聘的书札、礼单和礼品。在文中取第二个意思。D.便:适宜。与《论语•季氏》中孔子所说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攻占了魏国土地,其余诸侯国不仅不谴责秦国的侵略行径,反而向秦王朝贺B.秦王仗着国势强盛,要求赵王杀害亲兄弟来获得自己的欢心,秦王能堂而皇之地提出这种违背人伦的要求C.赵国策士谅毅能言善辩又善于随机应变,在面见秦王的时候,他答应处处听秦王的话,他又能处处维护赵国的利益,不为秦王所左右。D.谅毅的巧妙应对使得赵国在秦王的刁难和国力的碾压形势下获得了一定的外交胜利,说明在国力比拼之外,策士也对时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②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5)秦王最终放弃杀害赵王兄弟的要求,谅毅功不可没,不愧“辨士”之称。请概括分析谅毅是如何说服秦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汪藻①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②。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注】①汪藻:徽宗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写此同时,官场失意。②闲却:空闲。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会饮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由室外之景写到室内之人,其中“搔首”二字与“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表达的情感相同。B.“梅影横窗瘦”句以梅花点明时节,以“梅瘦”自喻愁情满怀、品格高洁,为抒发归隐之志铺垫。C.“霜天”正是推杯换盏的时候,下阕以“好个霜天”作为上阕写景的收束,又引出下文的抒情。D.下阕“闲却传杯手”句说酒兴减弱,“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句则告知读者酒兴阑珊的原因。(2)南宋吴曾将“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句改为“晓鸦啼后,归梦浓于酒”。纪昀评曰:“凭虚撰一事实(三)名篇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论述秦灭亡原因的句子:“。”(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论语•里仁》)(3)《五代史•伶官传序》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红楼梦》是一首诗,一首酝酿、积累了数千年,而由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大师最终写就的①(填二字词语)而凄怨的诗篇。随着诗篇末尾②(填二字词语)般的残缺与悲剧的落幕,天地似为之易色,草木亦为之同悲,一个经历了繁华与苦难、坎坷与艰辛的伟大心灵发出了余韵悠悠的沉重叹息。在《红楼梦》中,作者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才华与诗情画意,以杜宇啼血般的笔调和③(填成语)的辞句,精心结撰了一个艺术世界,在这里,息和遗传基因,流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节奏旋律和精神气韵。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再一次感受和审视黛玉形象时,黛玉美丽多情,黛玉富于诗人气质与才情,黛玉敏感善良,也不仅仅是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某种本质与规律的典型,而是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化厚重负荷的一个永恒的诗性象征和一种富于典型意义的审美境界。从这一形象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许多文士淡淡的背影。(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为了合乎逻辑和语段和谐,请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8月初,一场时间跨度长达半年、以宋朝为生活背景的大型沉浸式“宋潮国风体验活动”在古镇启动。从融合古今的文创产品、宋式街头游艺,到小食香饮子、当垆卖酒,。打卡宋潮市集,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宋人的生活情趣令人向往,我在网上看到这项活动,特意跟朋友一起来体验。”游客陈先生说。“千年古县城文化底蕴深厚,我们通过创新宋韵消费新场景,把握青春脉动,打造文旅消费新标杆。比如,宋潮市集就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消费。投壶、占卜等很受年轻人喜爱。”古镇所在区负责人说。。古镇所在区积极谋划高能级文化项目和品牌活动,培育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打通文化软实力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通道。目前,以宋韵文化为创新驱动力,开发古镇夜游、主题公园夜游、文化场馆夜游等夜间文旅业态古镇附近的村落,也在深入挖掘宋韵遗存,加快农旅融合,但“网红村”要实现“长红”,须不断更迭产品,该街道将加强宋韵文化保护、挖掘、提升工作,打造宋韵文化乡村体验场景,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既能“活化”宋韵,再现宋韵包涵的历史文化;又能拉动消费。(1)仿照示例,解释文中加点的网络新词。示例:真香,这一网络新词来源于某电视真人秀节目,是指一个人下定决心不去或去做一件事情打卡:(2)总分结构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言语表达策略,它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相应的总起句或总结句(每处不超过20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老子)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孔子)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俯不怍于人,二乐也,三乐也。(孟子)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悲有喜,有刚有柔,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文学史上有很多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哈姆莱特等,他们的性格是杂多的,从本质意义上看,深深地矛盾和斗争正是人物魅力所在。正如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奥赛罗等人物形象难以说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因为从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的忧郁与延宕中可以听见他内心世界的挣扎,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颤动,才能产生各种不尽相同、常读常新的强烈审美体验。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的一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因而往往被称为艺术典型。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所寻找的道路正是通向个性丰富性的道路,但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追求人物个性的丰富性。(摘编自王琪《高中语文教学中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教学研究》,有翻减)【材料二】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这是她真实的社会欲求,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在探望宝玉时,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使人们看到人物心灵深处。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怨:欲得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如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冒着雨去探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表演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后来宝玉要走了,千般叮嘱宝玉要小心,不要摔了,联系上面的描写,表现她的无心,当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的竹梢蕉叶之上,清寒透幕,想到自己没有父母兄长,又不觉滴下泪来,感到伤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任何人的性格都是由两极性的元素,如善与恶、刚与柔、粗与细等,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的B.性格二重组合结构,有一组或多组两极性的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在一起,使人的性格具有了动态性。C.薛宝钗在探望宝玉时“不觉的就红了脸”与第四十五回林黛玉“羞的脸飞红”,都是因为她们说的话不小心流露出了心疼宝玉的情感。D.《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的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如果两个人的性格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他们呈现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也是一致的。B.因为人的性格是由两极相反的元素排列组合而成的,所以,性格是复杂和分裂的。C.宝钗、黛玉等这些二重组合性格的艺术典型,可以使人产生常读常新的审美体验。D.个性丰富的文学形象往往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作家应该摒弃性格单一的文学形象。(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DA.冷酷的周朴园面对曾经的恋人,面对自己的儿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那么一丝温情。B.《水浒》里的林冲,是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也是嫉恶如仇、极富正义的人。C.《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悲惨的命运面前,既有温顺软弱的一面D.在京剧里,红脸的关羽忠义、耿直、英勇,白脸的曹操奸诈、多疑(4)薛宝钗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宝钗成为富有魅力的艺术典型的原因。(5)西方有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请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都是因为她们说的话不小心流露出了心疼宝玉的情感”错误,林黛玉说的话“戴上那个。故选C。(2)A.“那么他们呈现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也是一致的”错误,依据原文“性格的二重组合,而是‘杂多归一’,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可知,所以即使两个人的性格元素完全相同。B.“分裂”错,原文认为两极性的元素杂多归一。C.正确。D.“作家应该摒弃性格单一的文学形象”一句过度推断,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也与材料一倒数第一段第一句“一些”的表述不符。故选C。(3)D.选项中的人物忠奸分明,是脸谱化的,不复杂。故选D。(4)材料一提到“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的一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而材料二中说“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但是另一方面,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是一个有自己真实的社会欲求和少女情怀的艺术典型。材料一中提到“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以及这种拼搏引起的不安、痛苦等复杂情感,而材料二中说“于是两种欲求便在心灵深处发生冲突,作为一个少女,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使宝钗的人物形象极富魅力。(5)材料一说“‘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刚有柔。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难以界定好坏,魔鬼和仙子正是性格中两极相反的元素。所以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它说明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材料一说“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具有整体性,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通过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这句话的局限性所在。答案:(1)C(2)C(3)D(4)①艺术典型是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有自己真实的社会欲求和少女情怀的艺术典型。②性格深处的不安、挣扎。《红楼梦》写出了宝钗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5)①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它说明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魔鬼和仙子正是性格中两极相反的元素。②这句话的局限性在于它只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其实两极性元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在一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鸡肋徐懋庸曹操的大军屯扎在斜谷界口,已经一个多月了。在中军帐里,曹操心乱得很。这一天的下午,又开了军事会议。部下的文武们,却没有提出一点新的理由。曹操左手托着前额,很少说话,叫大家散会。军事会议散了之后,曹操的心更烦乱了。环境很静,外面除了时而传入一阵阵的刁斗之声,脑筋却非常兴奋。他烦躁地在帐中踱来踱去,不断地用右手叩着头皮。偶然间,正在上下地挣扎跳动。他忽然于此得到启示,明白了那烦扰他的问题“唉!”他长叹了一声,“能够作出‘东临碣石’的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能够作出‘月明星稀’的那个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于是他回忆了一生的经历,他认为自己在五十六岁以前所做的事情,是没有一件可以后悔的。他从小是有志气的人,但并不是那种一味追求权势的英雄,他有治国安民的理想。虽然在战争中多次遭遇生命的危险,整个的生活充满了生气……然而,随着事业的成功,事情就起了变化。他又想起当年跟他起兵的那一批干部,是多么可爱啊!他们不论文武,也大抵不是单纯追求权势的人,想得出于国计民生有效有利的主意,他们能够开诚布公,言无不尽,有建议,现在围绕在自己左右的是些什么人呢?曹操忽然忿怒起来,他想杀尽这些人。“阿瞒,”曹操对着烛光下的影子自呼小名道,“你本是一世之雄也他悲哀忿怒得想不下去了,倏地从榻上跳了起来。他觉得在帐中待不下去了,想出去走走,以清醒自己的头脑。于是拿起一把钢斧,披上一件罩袍,走出帐去。全军已经休息了,大营昏暗静肃,但夏侯惇的帐中,许多人影在晃动,似乎很忙乱。他就走了进去。“啊,大王……”夏侯惇惊异地叫道。“元让,你们在干什么?”“在收拾行装哪!”“为什么收拾行装?”曹操诧异地问。“大王不是传令准备退兵了吗?”夏侯惇也诧异地问。“谁说的?”曹操带着怒意了。“禀大王,”夏侯惇惶恐地说,“傍晚我请示口令的时候,杨主簿听了,来对我说,丢了又可惜的东西。他说大王传下此令,早晚必要退兵“胡说!”曹操勃然变色道,“又是杨修那小子造谣生事吗?可恶!通知他明天来见我。”他紧握着钢斧,大踏步走回自己帐中去了。杨修进了大帐,意外地看到高级文武官员都已齐集在那里,他原来以为是魏王要同他单独谈话的。魏王尚未升帐,大家只冷冷地答了礼,他便坐下。他感到情况有点严重。但是他自恃家世的高贵,而这次的过失也不算太大,只要随机应变,他故作镇静,而且还做出微露骄傲的样子魏王升帐了。大家参拜已毕,肃然归座。杨修抬眼去望曹操,恰好曹操炯炯的目光直逼着他。“杨修,你为什么说要退兵了?”“根据大王的口令。”“我的什么口令?”“夏侯将军昨晚传达大王的口令是‘鸡肋’。臣以为,鸡肋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东西,用兵的人发生了这样的心理“呵呵。”曹操冷笑了一声,“你倒是一个猜谜的老手,又在猜谜了。”“臣知罪了。在大王还没有下退兵的明令的时候,我就劝夏侯将军做退兵的准备,这是我的错误。可是,臣想是猜得不错的。”“嘿!众位,你们看他多么自以为是!”曹操对着大家说,“以人心之复杂,“这回你却猜错了!”“啊大王……”“这‘鸡肋’,我是指你和你一类的人的。”“大王……”杨修委屈地叫了一声。“你自以为了不起,很聪明,又仗着是杨家的儿子,目空一切。可是你,究竟有什么真才实学?你唯一的本领,你还有什么本领?你想出过一条治国安民的良策没有?”“唉……”杨修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现在的人们,大抵自恃聪明,但目的只在升官发财。方法呢,去猜测别人的心意,不顾世间的实情。只在你我的心意中间用功夫,似乎都受了这一番话的打击,脸色一红杨修见曹操泛论到大家,便知机似的连忙说:“大王明谕,实开茅塞。臣彻底认识错误了。臣承认对于大王,今后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不!”曹操厉声说,“你还不是鸡肋,比鸡肋都不如。你是一条毒虫!”“大王……”杨修失色了。“这样的人,是容不得的。我容忍他已经太久了,希望他改悔,这回竟对军国大事都捣起乱来了。”他用目光扫射了全场一遍,问道,众官有什么意见?”“杨修罪重如山,大王明断。”全场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曹操对瘫痪着的杨修注视了一下,沉吟了一会,然后把右手一挥,将首级挂于辕门之外。(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杨修的“自作聪明”来自对曹操心理性格的熟悉,也因为他有一贯以来的优越感。B.曹操年纪已大,精力不足,在军事会议上迟迟不能做出决断C.曹操本来就希望杀掉身边不成器的下属,因而杨修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机缘巧合。D.由于杨修向来恃才傲物,与群臣关系冷淡,所以在关键时刻也无人愿意替他说情。(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如曹操的今昔对比、夏侯惇和杨修的对比等,夏侯惇的直率衬托出了杨修的精明。B.小说节奏有张有弛,前半段较为舒缓,后半段则通过曹操和杨修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扣人心弦。C.小说整体语言明快晓达,又在几处借用、化用曹操相关的古诗文,这种文白夹杂符合人物身份经历D.小说以曹操斜谷屯兵的史实为依托展开想象,既与时代背景相连,又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逻辑(3)小说以“鸡肋”为题,具有丰富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杨修之死”的叙述主要侧重于回顾杨修以往引发曹操疑忌的几件事,而本文则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曹操巡营前的心理描写【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含义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既要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又要挖掘其深层含义。(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处理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相关内容,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正确。B.“精力不足,在军事会议上迟迟不能做出决断。从“他忽然于此得到启示,正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同这残烛一样了”可知,他心乱的原因在于年纪老迈。C.“杨修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机缘巧合”错误。杨修的死有其必然性。D.“所以在关键时刻也无人愿意替他说情”错误,从文本中并不能看出这层因果关系。故选:A。(2)A.“夏侯惇和杨修的对比”错误。夏侯惇听信了杨修的说法,引发了曹操的不满,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并不在于和杨修构成对比。故选:A。(3)由“大王不是说了‘鸡肋’两个字么我回来传达下去”“夏侯将军昨晚传达大王的口令是‘鸡肋’”可知,“鸡肋”指曹操颁发的口令;由“他忽然于此得到启示,明白了那烦扰他的问题,‘能够作出‘东临碣石’的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颓然地躺到榻上去”可知,又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由“他又想起当年跟他起兵的那一批干部,是多么可爱啊,现在围绕在自己左右的是些什么人呢,他想杀尽这些人”“这‘鸡肋’,比鸡肋都不如!”可知,怀念以前的下属。(4)由“他忽然于此得到启示,明白了那烦扰他的问题,能够作出‘月明星稀’的那个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他回忆了一生的经历,是没有一件可以后悔的……但是?曹操忽然忿怒起来,倏地从榻上跳了起来,想出去走走,以清醒自己的头脑”等处可知,这段心理描写展现了曹操的内心世界。由“他忽然于此得到启示,明白了那烦扰他的问题,能够作出‘月明星稀’的那个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他又想起当年跟他起兵的那一批干部!……但是?曹操忽然忿怒起来,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曹操最后决定杀死杨修不仅仅因为杨修本人。由“他又想起当年跟他起兵的那一批干部,是多么可爱啊,现在围绕在自己左右的是些什么人呢,他想杀尽这些人”可知,现实寓意增强,但求迎合上级甚至阳奉阴违的现象。答案:(1)A(2)A(3)①指曹操颁发的口令;②体现了曹操既不满意自己丧失了往日的激情,又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③曹操不满身边如杨修等阿谀奉承的部下,怀念以前的下属。(4)①展现曹操的内心世界,使曹操的形象从单纯的“多疑”变得更为丰满立体。②情节的发展更充分,曹操最后决定杀死杨修不仅仅因为杨修本人。③现实寓意增强,讽喻了社会中存在的不求务实,也展现了人在权势下的异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谅毅者,辨士也,大王可试使之。”谅毅亲受命而往。至秦,献书秦王曰:“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敞邑寡君亦窃嘉之。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无罪,愿大王无绝其欢,愿得请之。”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谅毅对曰:“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请奉而西行之,无所敢疑。”于是秦王乃见谅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赵能杀此二人,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谅毅曰:“赵豹、平原君,寡君之母弟也大王以孝冶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只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凰不翔;刳胎焚夭,敞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敬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请融之,勿使与政事,受其币而厚遇之。(摘编自《战国策•赵策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B.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C.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D.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制:意为遏制,作动词。在此文中用法与《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中“制”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B.辨士:指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含有贬义。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辨士为方略者C.书币: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指书写礼单,第二个泛指修好通聘的书札、礼单和礼品。在文中取第二个意思。D.便:适宜。与《论语•季氏》中孔子所说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秦国攻占了魏国土地,其余诸侯国不仅不谴责秦国的侵略行径,反而向秦王朝贺B.秦王仗着国势强盛,要求赵王杀害亲兄弟来获得自己的欢心,秦王能堂而皇之地提出这种违背人伦的要求C.赵国策士谅毅能言善辩又善于随机应变,在面见秦王的时候,他答应处处听秦王的话,他又能处处维护赵国的利益,不为秦王所左右。D.谅毅的巧妙应对使得赵国在秦王的刁难和国力的碾压形势下获得了一定的外交胜利,说明在国力比拼之外,策士也对时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②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5)秦王最终放弃杀害赵王兄弟的要求,谅毅功不可没,不愧“辨士”之称。请概括分析谅毅是如何说服秦王【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解答】(1)句意:大王兄弟友爱之情天下闻名,凡有合体的衣服和合口的食物、泾阳君的、泾阳君两人的车马。“于天下”是“闻”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车马”泛指交通工具,二者不可断开。故选B。(2)B.“辨士……含有贬义”说法错误,“辨士”并不含贬义,他能代表赵国出使,没有对他的贬损态度,妄作妖言”句意为:各位能言巧辩的人为淮南王出谋划策。故选B。(3)C.“在面见秦王的时候,他答应处处听秦王的话”分析错误,小大皆听吾言。若不从吾言。’谅毅对曰:‘下臣之来,岂敢有难,请奉而西行之,此时谅毅所见到的只是秦王的使者。故选C。(4)①“通”,得到接见,派出的人,恰当的人选,一定是派出的使臣不是恰当的人选。②“广”,形容词作动词;“窃”;“嘉”;“宁”。译文:大王拓展疆域得到宁邑,敝国大王也私下为大王高兴。(5)首先从文中“赵豹、平原君,犹大王之有叶阳,敝邑之君,无乃伤叶阳君,此处谅毅将赵豹、泾阳君相类比,让其以爱护兄弟的心理。其次,谅毅指出了让别人杀害兄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而凤皇不翔,而麒麟不至’”,指出杀害赵王兄弟会让优秀人才畏惧不前。最后,谅毅也做出了妥协让步。“敝邑之君,以恶大国,勿使与政事。接受贬黜赵豹,以此来安抚秦王的情绪。答案:(1)B(2)B(3)C(4)①使臣三次前往都没有得到接见的原因,一定是派出的使臣不是恰当的人选。②大王拓展疆域得到宁邑,诸侯都来祝贺,不敢安闲地坐在朝堂上。(5)①换位思考:让秦王以爱护兄弟的心理,来理解赵王的兄弟之情。③妥协让步:接受贬黜赵豹。参考译文:秦国进攻魏国,诸侯都前去朝贺,(使者)往返了三次都没有得到接见,对身边的人说“凭借秦国的强大,可以遏制齐。诸侯都去祝贺,秦王却唯独不接见,该怎么办呢”赵王身边的人说“使者三次前往,一定是派出的使臣无能的缘故,他能言善辩。”谅毅亲自接受了赵王的命令。到了秦国之后,诸侯都来祝贺,不敢安闲地坐在朝堂上,都没能得到大王召见,希望大王不要断绝两国的友好,希望能够得到指教,大事小事都要听我的。如果不听从我的话。”谅毅回答说:“我这次来,怎么敢有反对意见,请允许我们奉命行事。”于是秦王接见了谅毅、玩弄我,我也就算了,我就将率各国人马到邯郸城来讨个公道,就如同叶阳君和泾阳君是大王的兄弟一样,凡有合体的衣服和合口的食物、泾阳君的、泾阳君两人的车马。我听说:‘打翻鸟巢,凤凰就不会飞来,麒麟就不会出现,敝国君主心里畏惧肯定不敢不执行、泾阳君的心吧”秦王说:“好。”谅毅说:“敝国的君主对兄弟们教导无方,现在决定罢免他们,让贵国称心如意,非常高兴,很好地接待了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汪藻①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②。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注】①汪藻:徽宗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写此同时,官场失意。②闲却:空闲。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会饮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上阕由室外之景写到室内之人,其中“搔首”二字与“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表达的情感相同。B.“梅影横窗瘦”句以梅花点明时节,以“梅瘦”自喻愁情满怀、品格高洁,为抒发归隐之志铺垫。C.“霜天”正是推杯换盏的时候,下阕以“好个霜天”作为上阕写景的收束,又引出下文的抒情。D.下阕“闲却传杯手”句说酒兴减弱,“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句则告知读者酒兴阑珊的原因。(2)南宋吴曾将“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句改为“晓鸦啼后,归梦浓于酒”。纪昀评曰:“凭虚撰一事实【分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题目,几乎涵盖了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解答】(1)A.“‘搔首’二字与‘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表达的情感相同”理解错误。从全词看,但这种不平静更多来自个人“正被迫迁谪;而杜诗侧重表达“家国之思”。故选:A。(2)“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对于此刻被贬谪的词人来说,因此“乱鸦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这聒噪声在星沉月明之时会显得更加刺耳,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一个“乱”字感情强烈。而“晓鸦啼后,归梦浓于酒”,想要归去的念头比酒还要浓烈,属于直抒胸臆,没有其他含义,却不能突出对官场的厌恶。答案:(1)A(2)“乱鸦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正因为官场互相倾轧。末二句是对“闲却传杯手”的回答,突出了对官场的厌恶,变直抒胸臆为梦后心境,却不能突出对官场的厌恶。白话译文: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江流澄静,北斗星斜挂在山头,心绪不宁,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梅影。如此寒冷的霜天,可现在。你知道吗,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诗歌鉴赏:冬夜,地下江静无声。词人睡不着,且搔首且静思?好在接到调令、传杯应酬了,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山顶与星斗相连,江流澄静。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写的是静的环境,床上不能成眠,想有所排遣,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静中见动。“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多是宴会中进行。此处“闲却传杯会了,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末二句,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鸦前冠以”乱“,聒噪之甚。(三)名篇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论述秦灭亡原因的句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3)《五代史•伶官传序》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解答】故答案为:(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重点字:异)(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省)(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红楼梦》是一首诗,一首酝酿、积累了数千年,而由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大师最终写就的①瑰丽(填二字词语)而凄怨的诗篇。随着诗篇末尾②宿命(填二字词语)般的残缺与悲剧的落幕,天地似为之易色,草木亦为之同悲,一个经历了繁华与苦难、坎坷与艰辛的伟大心灵发出了余韵悠悠的沉重叹息。在《红楼梦》中,作者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才华与诗情画意,以杜宇啼血般的笔调和③珠圆玉润(填成语)的辞句,精心结撰了一个艺术世界,在这里,息和遗传基因,流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节奏旋律和精神气韵。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再一次感受和审视黛玉形象时,黛玉美丽多情,黛玉富于诗人气质与才情,黛玉敏感善良,也不仅仅是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某种本质与规律的典型,而是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化厚重负荷的一个永恒的诗性象征和一种富于典型意义的审美境界。从这一形象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许多文士淡淡的背影。(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为了合乎逻辑和语段和谐,请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语境和词语的含义。(2)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化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短句变长句的原则,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及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修辞手法,再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其表达效果。【解答】(1)第一处,语境强调《红楼梦》的文辞如诗般很是华丽,故可填“瑰丽”,语境强调作品末尾落幕时人物残缺与悲剧的命运,故可填“宿命”,语境强调作者在创作《红楼梦》时对辞句的润色,像玉石那样滑润。故可填“珠圆玉润”。(2)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黛玉美丽多情,黛玉富于诗人气质与才情,但她已然不单纯是这样一位少女形象了”改为长单句时,再把其他内容作为修饰成分填充在句中即可,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敏感善良。(3)文中画横线句子把“天地”“草木”赋予人性化的特点,用“易色”“同悲”来描绘,不仅写出了《红楼梦》的大结局带来的伤感与悲叹。答案:(1)瑰丽宿命(2)黛玉已然不单纯是一位美丽多情、敏感善良。(3)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天地”“草木”拟人化,以及阅读者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的强烈感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8月初,一场时间跨度长达半年、以宋朝为生活背景的大型沉浸式“宋潮国风体验活动”在古镇启动。从融合古今的文创产品、宋式街头游艺,到小食香饮子、当垆卖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