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重点笔记_第1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笔记_第2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笔记_第3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笔记_第4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史学史》重点笔记第一章:导论1.1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研究对象:中国史学史是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历史学家、历史作品以及历史观念的发展历程。它探讨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们如何记录、解释和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并且分析这些活动背后的动机和社会背景。意义:通过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根源,为现代史学提供宝贵的借鉴。1.2史学史的分期与特点分期时间范围主要特征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221年历史意识初步形成,史官制度建立,《尚书》《春秋》等经典文献出现。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司马迁创立纪传体通史,班固发展断代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史书编纂模式。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地方史志编纂活跃,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成为重要代表作。隋唐五代公元581年至960年官方修史机构完善,刘知几提出史学评论,《通典》开创政书先河。1.3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文本分析法:对古代文献进行细致解读,包括文字内容、写作手法及表达形式。比较研究法:将不同时期或地区的史学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揭示演变规律。社会历史背景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局势等因素,全面解析史学发展的动因。跨学科综合研究:引入哲学、文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视野。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史学萌芽2.1史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早期史官的角色:在中国古代,史官不仅负责记载国家大事,还承担着祭祀、占卜等功能,他们被视为沟通人神之间的重要桥梁。随着社会的进步,史官逐渐专业化,开始专注于记录历史事实,而非仅限于宗教仪式。周朝的史官体系:到了西周时期,史官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组织架构。根据职责不同,可分为“大史”、“小史”、“内史”等职位,各自分管不同的事务,确保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和连续性。2.2《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文献《尚书》: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集,收录了自尧舜以来历代帝王的重要文告和讲话。它的语言风格古朴凝重,内容涵盖政治决策、道德教化等方面,对于后世影响深远。《春秋》:由孔子修订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鲁国二百四十二年间发生的主要事件,隐含着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伦理准则。2.3先秦诸子对历史观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主张从正面的角度看待历史变迁,倡导统治者应遵循天道行事,重视人民利益。法家观点:注重现实效果,提倡以法治国,认为历史经验可以为当下的治理提供参考,但不应过分拘泥于传统。道家视角:提倡顺应自然法则,反对人为干预过多,鼓励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寻找自然和谐之道。第三章:两汉时期史学的确立3.1司马迁与《史记》:纪传体通史的创立司马迁其人: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愿,立志撰写一部能够“成一家之言”的巨著,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鸿篇巨制。《史记》的特点纪传体结构:采用人物为中心的叙述方式,将历史人物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个层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复杂的历史关系。广泛取材:除了官方档案外,还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资料,使得史料更加丰富多样。客观公正的态度:尽管个人遭遇不幸,但司马迁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在书中尽量做到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很高的学术价值。3.2班固与《汉书》:断代史的发展班固生平:班固(公元32年—92年),东汉著名学者,与其妹班昭共同完成了《汉书》,该书详细记录了西汉一代的历史,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书。《汉书》的内容创新补充新资料:相较于《史记》,《汉书》增加了许多新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关于西汉末年的记载更为详尽。改进编排方式:采用了更为严谨的编年体例,使得时间线索更加清晰,方便后人查阅。强化制度描述:特别关注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建设,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3.3两汉其他重要史家及著作王充:东汉时期的思想家,著有《论衡》,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书,但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历史哲学的讨论,挑战了一些传统的观点,促进了史学思想的多样化。袁康:撰写了《越绝书》,这是一部关于吴越两国历史的专著,填补了南方地区历史记录的空白,展现了地方史志的独特魅力。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发展4.1政治分裂下的地方史志编纂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分裂与动荡。这一时期的史学呈现出地域性和多样性特点,各政权纷纷重视本地历史的记录和整理。东晋十六国:在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小国林立,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积极编修本族或本国的历史。南朝宋齐梁陈:南方汉族政权则致力于恢复和发展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重视对先秦及汉代文献的研究,并开始大规模编纂地方志书。4.2范晔与《后汉书》范晔简介: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是南朝宋的一位杰出学者。他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的传统,完成了《后汉书》这部重要著作。《后汉书》的内容: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十纪、八十列传以及十志。它不仅详细记载了东汉一朝的历史,还特别关注了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编撰特点:创新体例:引入“合传”形式,将性质相近的人物合并叙述,增强了文本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丰富史料:除了官方档案外,还引用了大量的私人笔记、民间传说等材料,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严谨态度:范晔注重考证,力求做到事实准确无误,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4.3陈寿与《三国志》陈寿生平: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以严谨的态度编写了《三国志》,成为研究三国时期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三国志》的特点简洁明了:相比其他同时期的作品,《三国志》文字精炼,叙事清晰,避免了冗长拖沓的问题。客观公正:陈寿尽量保持中立立场,对于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既不夸大也不贬低,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补充缺失: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珍贵信息,弥补了前人记录中的不足之处。史家代表作特点范晔《后汉书》引入“合传”形式,丰富史料,严谨考证陈寿《三国志》简洁明了,客观公正,补充缺失第五章:隋唐五代的史学繁荣5.1隋唐盛世中的官方修史机构唐代修史制度:唐朝建立了完善的官修史书体系,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史官,确保了史书的质量和权威性。集体合作模式: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一本书的撰写工作,使得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反映出当时最高的学术水准。严格审核机制:所有完成的手稿都需要经过多轮审查,确保没有错误或偏见,最后由皇帝亲自批准出版发行。5.2刘知几与《史通》:史学评论的开端刘知几其人: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注于史学理论探讨的学者。他的代表作《史通》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史学批评专著”。《史通》的主要观点强调史德:认为史学家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歪曲事实。提倡直笔:主张如实记录历史事件,即使面对权贵也要敢于直言,不畏强权。重视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收集、鉴别和使用史料的方法,为后来的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5.3杜佑与《通典》:政书的兴起杜佑简介: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唐朝宰相兼史学家。他花费三十年时间编写了《通典》,这是一部系统总结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通典》的价值全面覆盖:涵盖了礼仪、音乐、刑法等多个领域,几乎涉及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用性强:书中不仅描述了各种制度的形式,还分析了它们的实际运作情况,对于研究古代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开创先河:作为最早的政书之一,《通典》为后世同类书籍的创作提供了范例,影响深远。第六章:宋元时期的史学变革6.1新儒学思想对史学的影响理学的兴起:宋代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别,他们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强调“天理”和“人性”的关系。这种哲学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史学观念。道德评判标准:新儒家认为历史不仅是对过去事实的简单记录,更应该体现正确的道德导向。因此,在编写历史时,他们往往会对历史人物进行严格的道德评价。重视教化功能:史学家们希望通过历史故事来传播伦理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例如,《资治通鉴》就是一部旨在为帝王提供治国经验的历史著作。6.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的典范司马光其人: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特点时间跨度广: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历时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主要阶段。资料来源广泛:除了传统的正史之外,还吸收了大量的野史、小说等非正式文献,使得内容更加丰富。语言优美流畅:文笔简练,叙述生动,不仅适合专业研究,也便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6.3宋元史家对历史编纂法的贡献郑樵:南宋学者,著有《通志》,尝试打破传统史书按朝代划分的局限,采用更为灵活的分类方式,如“二十略”,为后来的通史写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马端临:元代史学家,编撰了《文献通考》,该书进一步拓展了《通典》的范围,加入了更多关于经济、文化等内容的探讨,成为中国古代政书的经典之作。第七章:明清实学思潮下的史学7.1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动与史学反思社会背景: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经历了改朝换代、民族融合和社会变革。这些变化促使当时的学者们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政治动荡的影响:明朝灭亡后,清朝建立初期的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了大量关于前朝兴衰的研究和讨论。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为了维护汉文化的正统地位,许多文人开始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研究历史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7.2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史学思想黄宗羲(1610年-1695年)《明夷待访录》:在这部著作中,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批评了专制统治的危害,主张限制皇权,扩大民权。重视实证研究:他提倡以事实为基础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空谈理论,注重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汲取教训。顾炎武(1613年-1682年)经世致用的理念:顾炎武强调学问应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因此他在史学研究中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指导实际操作的知识。广博的学术视野:他的研究范围广泛,不仅限于传统史书,还包括地理、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体现了跨学科的研究特点。7.3乾嘉考据学派与史料考证考据学派简介:乾嘉时期是清朝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出现了许多致力于史料考证的学者,形成了所谓的“乾嘉考据学派”。代表人物王鸣盛:著有《十七史商榷》,对历代正史进行了详尽的校勘和评论。钱大昕:编撰了《廿二史考异》,专门探讨了古籍中的文字差异和版本问题。赵翼:撰写《廿二史札记》,记录了他对古代文献的独特见解。学者代表作主要贡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提出民主思想,重视实证研究顾炎武经世致用理念强调实用知识,跨学科研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校勘和评论历代正史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探讨古籍的文字差异和版本问题赵翼《廿二史札记》对古代文献的独特见解第八章:清代中期的史学成就8.1章学诚与《文史通义》:史学理论的深化章学诚(1738年-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文史通义》是一部全面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重要著作。《文史通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哲学:章学诚认为历史不仅是过去事件的记录,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形式。他提出“史意”概念,即历史背后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史法论:他详细论述了如何正确地选择史料、组织内容以及表达观点,强调史学家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8.2各类专史和地方史志的丰富专史的发展:清代中期,随着学术分工日益细化,出现了许多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史学作品,如经济史、法律史、科技史等。经济史方面:如《食货志》这类书籍深入探讨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历程。法律史方面:一些学者开始系统整理历代律法条文,分析其演变规律,例如《历代刑法考》。地方史志的繁荣:由于朝廷鼓励地方官府编写地方志,这一时期的方志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编纂特点:地方志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地理描述,而是涵盖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成为了解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8.3民族关系史与边疆史地研究民族关系史:清朝作为由满洲族建立的政权,非常重视处理好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因此,在史学领域,有关民族交流、融合的研究逐渐增多。满汉文化交流:许多作品探讨了满汉两族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其对各自文化产生的影响。其他少数民族:对于蒙古、藏、回等民族的历史也有较为系统的记载,促进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形成。边疆史地研究: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威胁,清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相应的史学研究也随之兴起。地图绘制:精确的地图对于边疆治理至关重要,当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测绘专家,制作了详细的边疆地图。边疆政策:研究边疆地区的历史沿革、行政设置等内容,为制定合理的边疆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九章: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史学转型9.1西方学术思想的冲击与回应西学东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随之涌入。这对中国传统的史学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激发了新的思考。新式教育体系:西方的教育模式引入中国,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科得以建立,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史学家。翻译引进:大量的西方历史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角。9.2梁启超的新史学观念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史学家。他倡导“新史学”,主张打破传统史学的局限,构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历史观。批判旧史学:梁启超指出,传统史学过于注重帝王将相的事迹,忽视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提倡平民史观:他认为历史应该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应该更多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经历和感受。强调史学的社会功能:梁启超认为历史研究不仅仅是学术活动,还应当承担起启蒙民众、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9.3傅斯年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1896年-1950年):字孟真,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科学化研究方法:傅斯年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历史研究,主张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考证等多种途径获取第一手资料。跨学科合作:在他的领导下,“史语所”汇聚了来自不同学科的顶尖人才,开展了多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项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史学的发展。第十章: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10.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史学的影响背景介绍:20世纪初,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这一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中。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它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方式。实践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历史,有助于揭示封建制度的本质,解释农民起义的原因,以及探讨资本主义萌芽的过程等重要问题。10.2范文澜、郭沫若等人的贡献范文澜(1893年-1969年)《中国通史简编》:这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历史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规律。研究特点:注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他也关注文化思想领域的演变,揭示其与政治经济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郭沫若(1892年-1978年)《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该书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奴隶制—封建制”的社会发展模式。学术创新:他将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研究成果融入到历史研究中,开创了考古学与历史学交叉融合的新局面。10.3社会史论战与唯物史观的确立社会史论战: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社会史论战。这场争论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也为中国史学界带来了新的活力。主要参与者:陶希圣、吕振羽等人参与其中,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社会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影响: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界的主导地位,为后来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者代表作主要贡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系统阐述社会发展规律,注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提出“奴隶制—封建制”发展模式,开创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第十一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学发展(1949-1978)11.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史学任务初期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面临着清理旧时代残余思想、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历史观的任务。批判封建主义思想:针对以往历史书籍中存在的尊君抑民、男尊女卑等落后观念进行批判,树立正确的人民主体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近现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的宣传,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11.2重大历史事件对史学研究的影响抗美援朝战争:这一时期,为了配合国家的政治需要,史学家们积极研究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鼓舞士气。红色经典创作:涌现出一批反映革命斗争历程的小说、戏剧作品,如《红岩》《青春之歌》等,它们既具有文学价值,也成为重要的历史教材。英雄模范人物宣传:通过媒体平台广泛报道战斗英雄的事迹,如邱少云、黄继光等,激励人们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关于农业合作化、工业现代化等方面的历史研究,试图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农村调查报告:一些学者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记录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