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真题训练】(学生版)_第1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真题训练】(学生版)_第2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真题训练】(学生版)_第3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真题训练】(学生版)_第4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真题训练】(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真题训练

2021年中考扬现一轮愆句

一、选择题

1.(2020•随州)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

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A.水中的倒影;B.树荫下的光斑;C.雨后的彩虹:D.海市屋楼的奇景

2.(2020•襄阳)人们看到的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D.东津大桥水中“倒影”

3.(2020•孝感)下列有关光现象对应的解释与应用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湖中有趣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变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远视眼的矫正,可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4.(2020•长沙)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天文爱好者用墨水成像、

小孔成像、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食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B.太阳在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太阳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D.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虚像

5.(2020・湘西)成语“立竿见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竹竿之所以能在太阳底下形成影子,

是因为()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6.(2020•湘潭)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7.(2020•扬州)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口环食现象是由于()

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

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

8.(2020・宿迁)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rNI

9.(2020•南京)图是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凸面镜扩大视野;海市蜃楼;

手影;D.自行车的尾灯

11.(2020•沈阳)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

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

在海面上空观察到的海市蜃楼;

利用太阳灶可以烧水、煮饭;

c.阳光下道路中央护栏的影了;

厂厂

D.■♦J通过圆形鱼缸看到水中放大的鱼

12.(2020•赤峰)2020年6月21R,在我国部分地区观看到天文奇观日环食。与日环食形成原因

相同的光现象是()

用放大镜看字;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13.(2020•通辽)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

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雨后彩虹

14.(2020•达州)莲花湖是达城的后花园,在初夏的阳光下,鸟语花香,湖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

面下游弋;树荫下的地面上有无数的圆形光斑;巴山大剧院传出优美的歌声。此情景中从物理学的

角度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我们看见水面下的鱼儿,是鱼儿的实像;

C.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漫反射形成的;

D.排练中的小花正在靠近剧院中的大镜子,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15.(2020・泸州)2020年6月21日下午,泸州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各图

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O

H环食

16.(2020•凉山)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是发生

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17.(2020•鄂州)以下描述中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关的是()

A.形影相随;B.海市蜃楼;C.对镜贴花黄;D.水中捞月一场空

18.(2020•福建)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观察到“日环食二日环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19.(2020•天津)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B.“一叶障目”一光折射;

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20.(2020・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

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B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21.(2020•本溪)下列成语描述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2.(2020•营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3.(2020•大连)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B.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

C.三棱镜将白光分解为七色光D.放大镜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24.(2020•呼和浩特)自然界有许多奇妙的景观。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

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会形成月食现象,例如我们曾经观赏到的著名的“红月亮''就是月食

25.(2020•十堰)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26.(2020•荆州)下列汉语成语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海市蜃楼B.井底之蛙C.镜花水月D.五光十色

27.(2020•宜昌)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A.墙上手影“孔雀”B.水中“折笔”

28.(2020•衡阳)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29.(2020•绥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l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30.(2020•朝阳)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雨后的夜晚,迎看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31.(2020・大连)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32.(2020•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

B.日环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30。;

D.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33.(2020•陕西)小明用电视机在家里收看“空中课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C.看电视时,小明佩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小明看到电视屏幕上老师讲课的画面是因为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

34.(2019•绵阳中学自主招生)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

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

度为mo

35.(2020•呼和浩特)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选

填“增大”或"减小”);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的.

36.(2020•江西)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

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形成的虚像。

37.(2020•天津)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I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

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8.(2020•荆门)小蒋同学上学前走向穿衣镜整理校服,她在不断靠近镜子的过程中,所成

(选填"实''或"虚”)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眼睛近视的同学为了能看

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需要佩戴镜片为(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

39.(2020•鄂州)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m。若小明身高

170cm,当他以O.lm/s的速度缓慢向立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选填“大于小于"

或蹲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0.(2020•朝阳)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填

“发出的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

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L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m/s的速度

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1.(2020•赤峰)如图1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P点,

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

“不动”)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小华自制了如图2所示的可折转光屏,利用它可以验证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图1图2

三、作图题

42.(2020•襄阳)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反射光线。

43.(2020•安顺)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44.(2020•恩施)有一工作间,人在B处要想看到外间A处的花盆,需要在某处安装一块平面镜。

请把平面镜C画到合适的位置,并完成由B看到A的光路(只需在图中画出一条光的完整路径)

45.(2020•宿迁)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46.(2020・无锡)请在图中画出木棒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7.(2020•赤峰)请在图1中画出烛焰上的发光点S经平面镜MN所成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

M

图1

48.(2020•十堰)如图,空气中某点光源S发出的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

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保留作图痕迹)

49.(2020•湘潭)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水中的折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试用带箭头的直

线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0.(2020•营口)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凹透镜,尸是它的焦点,光线。经回透镜折射后,再经平

面镜反射,以图示的角度射到竖直放置的屏幕上。请在图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完成光路图并标出

经平面镜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

四、实验探究题

51.(2020•福建)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

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23456

入射角/•15°30°45°60°70°80°

反射角r15°30。45°60°70°80°

(1)让人射光贴着纸板EF沿A。射向平面镜上的。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

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记录如上表。比较/•和L可•以得出:光反

射时,反射角人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

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8。射到。点,光沿图中的04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

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52.(21)20•长沙)如图甲是小英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该实验应在亮度较的环境中进行;

⑵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赠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蜡

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53.(2020•天门)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器材:光具座、刻度尺、一张大白

纸、记号笔、两支相同的蜡烛、无色透明薄玻璃板、茶色透明薄玻璃板、光屏,

(1)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一透明薄玻璃板:

(2)实验选用器材有两种组合:•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刻度尺和白纸,白

纸既要记录玻璃板的位置,也要记录—:另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光具座。

这两种组合中光屏的作用是:

(3)用光具座完成本实验比较方便,因为其上的刻度值便于比较—关系;

(4)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

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窕方法是一^<填字母)

A.转换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

54.(2020•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

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

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

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

烛A到镜面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55.(2020•广安)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I)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

(3)拿走光屏,将崎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崎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

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cm,此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56.(2020•本溪)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他在水平桌面上铺张白纸,将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

个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

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

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

或‘不动”);

(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

(5)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

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像。

57.(2020・淮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o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

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与Ai、B2与A2、B3与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B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

题24图

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