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职业高级中学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部分职业高级中学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一、学校发展的整体背景与基本情况1(一)发展背景1(二)基本情况3(三)办学成效3二、项目建设的总体架构与主要内容4(一)指导思想4(二)总体目标4(三)特色建设4(四)重点任务9(五)保障措施10(六)实施步骤12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按照《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豫政〔2008〕6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豫政〔2010〕1号)精神,按照《“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计划》要求,我校特制定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如下:一、学校发展的整体背景与基本情况(一)发展背景新安职高创建于1982年,校址几经变迁,从新安铁门五七干校旧址到85年迁址洛新开发区。当时校园面积只有20亩,十几名教师,几十名学生,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但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职高教师们硬是靠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使办学规模,招生人数逐年上升。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学校曾一校三院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鼓励教职员工集资建校,尽最大努力尽量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了“教育强县”战略,借“两基”验收之东风,99年提出在新城建设新职高。征地257亩,建成集“职教、培训、成教”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于当年破土动工,2000年学校就局部搬迁,2001年举校搬迁。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全县人民的支持下,职高终于克服了“招生难、巩固难”的局面,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在全国职业教育普遍滑坡的情况下,招生规模自2000年到2010年一路攀升,目前有学历教育在校生7033人,103个专业班,教职员工470人,学校分七个专业部:机电技术部、生物技术部、艺术部、信息技术部、培训就业部、国贸服装部、综合部,涵盖三大产业共18个专业。主要有: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园林艺术、动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国际贸易、临床医学与护理、工艺美术、电脑艺术、文秘与办公自动化、音乐、政法、铁路电气化、汽车驾驶,其中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4个专业为省重点专业。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就业率不断提高,达98%以上。学校发展似春日的幼苗,不断吐露出生机,散发出活力,一天天的壮大,一天天的崛起。(二)基本情况1、学校规模:新安职高占地257亩,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教职员工470人,103个专业班,学历教育在校生7033人。学校分七个专业部:机电技术部、生物技术部、艺术部、信息技术部、培训就业部、国贸服装部、综合部。2、专业设置: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园林艺术、动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国际贸易、临床医学与护理、工艺美术、电脑艺术、文秘与办公自动化、音乐、政法、铁路电气化、汽车驾驶,其中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数控技术4个专业为省重点专业。3、办学模式: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的不同愿望。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办学模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种行业技术培训;开办新通驾校;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就业基地。4、办学条件:学校办学设施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手段先进,骨干专业实训基地不断加强。目前,学校拥有校园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学生电视台、多媒体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机制实训室、机械陈列室、电焊实习车间、数控软件机房、钳工实训室、车工实训室、电子电工实训室、电子流水生产线、PCB制作中心、微机室、服装实训室、服装展室、旅游实训室、钢琴室、舞蹈室、美术画室、美术展室、国贸实训室、动科实训室、园艺实训室、汽车驾驶训练基地等。同时按照“一专业一室一基地”的建设目标,设立了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金土地高科技示范园——园艺专业实训基地、春天牧业有限公司——动科专业实训基地、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龙潭峡景区——旅游专业实训基地、日升制衣有限公司——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洛新产业集聚区——机电专业实训基地、青要山——美术专业实习基地等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不断完善,既要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要,又使学生真正做到重理论、更重实践,重实践、更重创新。5、成绩荣誉:三年来,共培养合格毕业生5624人,毕业生双证率为96%;驾驶员培训5370人,其它各类培训14105人,总计:25099余人。目前,已有320余名毕业生成为新安电力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据统计,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有不少人成功自主创业,有的已成为当地知名企业。如今在新安周边涌现出一批新安职高学子的创业群体。学校相继荣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单位、国家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教育部“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计算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教学研究先进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园林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省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省劳动就业培训基地、省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会实验学校、省学校管理与心理学会理事单位。新安职高的办学业绩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省内外多所职业学校,乃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教育代表团到我校参观访问;《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采访报道;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教育部教育规划办常务副主任曾天山、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教科文卫司领导、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副厅长崔炳建、李敏先后到我校视察,对学校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门类齐全的专业设置、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赞誉。(三)办学成效学校在“十一五”期间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万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据市教育局统计,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前三名,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河南省职业指导与就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生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中得以充分体现:计算机专业被县教育局确定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计算机技能比赛中,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大奖,其中2009、2010年囊括了全国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河南赛区全部奖项,并有10名同学代表河南赛区到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其中王东、刘浩杰同学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李羊羊、王菲、毛哲等5名同学荣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何鲁丽、顾秀莲等的亲切接见。我校参加教育部“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共荣获一等奖17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58名,优秀奖54名。园艺专业荣获省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服装、电子、钳工专业荣获省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音乐专业学生张琳在2008年河南省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声乐成绩居全省第一名。旅游专业学生在洛阳“龙门杯”大赛中,囊括全部奖项。美术专业学生刘迪在省“祖国颂”中学生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10年洛阳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中,我校共派出12个专业、100名学生参赛,共有91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4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27人,电子、种植专业包揽了洛阳市全部一等奖。学校通过面向需求办学、坚持特色培养、打造发展潜能、依靠社会评价的办学实践,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工作在技术操作、技术应用、现场管理、产品营销、社会服务等不同的职业岗位,并且都表现特别优秀。二、项目建设的总体架构与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豫政〔2008〕6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豫政〔2010〕1号)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规范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协调发展,凝炼品牌,着力提高育人效益,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二)总体目标以全国职教发展规划为指针,以特色建设为导向,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安全稳定为保障,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提升发展品质,打造发展品牌,争创全国职教名校,办智慧职业教育。逐步完成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教学体系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完善各专业实训基地,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性、开放性、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加大从行业企业聘任高技能兼职教师比例,充分发挥行业作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充分发挥发展示范、改革示范、管理示范的作用,带动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步伐,将学校建成一所省内领先、全国一流、国际有名的中等职业学校。(三)特色建设1、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新安职高现任领导班子由13位同志组成,包括:校长、党支部副书记付小平,党支部书记王振忠,副校长张书凡、张传胜、侯喜章、沈永华、崔哲、李毅、刘冬梅、符留宇、马伟宗、王文中,工会主席狄军超。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学校领导班子群体结构合理,平均年龄42岁,副高级职称8人,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班子配合协作有力,全体成员团结、勤政、廉洁,工作投入,自觉奉献,勤奋努力,作风扎实,在学校教职员工中具有较高的群众威信。校长付小平和党支部书记王振忠同志,均具有教育行政部门长期的教育、管理工作经历和成熟经验;他们具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先进办学理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领导力、执行力、学习力和创造力;思想作风求实,工作作风务实,实际工作扎实,工作魄力强,活动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信任程度高;他们个人模范表率作用好,勤政、廉正、公正,在学校教职员工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和人格魅力。校长付小平同志,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第八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新安职高校长,兼任政治教学工作。付小平同志具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理念的传播;具有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组织、管理与活动能力;善于进行沟通协调,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学识丰富,视野宽阔,具有成熟的管理经验,研究成果颇丰,涉猎领域宽泛;要求个人严格,勤政廉洁自律,群众威信高,具有人格魅力。2、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学校为了满足社会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研究,开设有: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园林艺术、动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国际贸易、临床医学与护理、工艺美术、电脑艺术、文秘与办公自动化、音乐、政法、铁路电气化、汽车驾驶18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数控技术4个专业为省重点专业。为拓宽办学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接收优质教育,学校先后与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上海宝山职业技术学校、北京电子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印刷学院郑州电脑艺术中专、天津物资贸易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借力发展;同时站在时代需求前沿,握手世界,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汇思人力资源公司联合进行“订单培养”,走特色就业之路。3、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健康发展。思想决定管理,方向决定思路,理念决定方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校紧紧围绕为新安经济建设培养、培训高素质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办学方向,形成了符合我校校情、教情的“三风”、“校魂”,对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人格至上,诚信为本的校风;新、先、实、精的教风;尽善、臻美、乐学、进取的学风;锤炼出了:依法治校,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思想和“进步就是成功,赏识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都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职高精神;提炼出了“我进步校发展,我发展校辉煌,我辉煌校腾飞”的校魂;并升华出“徳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校训。在学校升格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新形势下,又进一步确立了我校的办学理想:即让每一个学生竖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立,让每一个学生走向自强,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收获幸福。聚焦重点,凝聚特色,突出个性,叫响品牌,打造全国名校,办社会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我校的办学目标:打造“省内领先,国家一流,国际有名”的职业学校。汇聚品牌成特色,促进管理上档次。在确立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教学工作的重心地位和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民主办学、依法办学的良好发展氛围。——注重管理创新,提升学校管理档次。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倡导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轻言放弃一个学生,挽救一个流失生就是挽救一个未来,保住一个在校生就是保住一个希望,多一个高中生就少一个贫困户,家庭就多一份喜悦,社会就多一分安定,几个高中生可以带动一个村镇脱贫致富,一代高中生必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正是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在教学中,适当降低标高,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低起点,小步骤,循序渐进,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希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是重视学科和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作好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英语口语竞赛,演讲比赛,微机、电子、机制、种植、服装等专业技能竞赛,服装和美术作品展,音乐专业特长展示,电脑艺术设计作品展。在上述专业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再次是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强化学生技能培训,我校电子、机制、医学等专业已开发出校本教材,在专业实践中非常实用。——加强经费管理,实现内涵发展。在办学经费筹措、使用、管理、监督方面,学校坚持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河南省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较好地处理了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的关系,加大了教学建设投入,突出了教学质量管理,保证了教育教学要求,其管理制度先进,运作状态良好,使用率较高。同时,学校对经费投入管理严格,校内监察室严格监控,通过监督与评价机制,保证经费良性运行。——完善考核制度,提升管理品位。在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方面,学校建立完善了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评价、考核、激励制度齐备,导向鲜明、效果明显。近年来建立的监控与评价制度主要有《新安职高教学质量评估实施细则》,《新安职高工作规范制度汇编》等。同时,强化对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包括多种管理制度:阶段性教学秩序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学校已经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序,效果显著。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健全,管理队伍结构优、素质高、理念先进,其管理方法科学、高效,手段先进、措施有力。4、创新求实的教学改革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等不同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了以社会需求引入办学实践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径。在教学管理上,倡导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轻言放弃每一个学生,我们坚信:多一个职高生就少一个贫困户,家庭就多一份希望,社会就多一份安定;一个职高生可以撑起一个家庭,几个职高生可以致富一个村镇,一代职高生必将成为推动县域发展的生力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快课程改革步伐,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模块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适当降低标高,低起点、小步骤、密台阶、中标高、高规范、严要求,让每一个学生树起自信、学会自立、走向自强、享受成功、收获幸福。积极搭建应用型的教学平台,加大教育开放力度,开展集团化教学和联合办学,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力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凸显专业特色,使专业设置由最初的4个发展到18个;根据产业链和岗位群的需要,科学构建专业群,将18个专业整合成7个专业群。强化龙头专业,优化骨干专业,使龙头专业的地位更加凸显,骨干专业的特色更加鲜明;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工学结合型校本教材,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了特色课程体系,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教师们通过课堂练兵、实验室里磨炼、参加实践操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同时还引进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参与教学和管理,优化了师资结构,开发了教学资源;学校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校本教材研究,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落实学生双证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建立教师提高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三年来,职高教师共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100余篇,荣获各类荣誉共计1705项,学术及教研氛围空前浓郁。学校被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教学研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学校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科研化进程,不断探索德育新途径、新方法,打造“五五制”德育教育模式。开展了德育“五项”教育,即赏识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养成教育、创业教育。积极践行“五色”教育,即红色——理想信念教育,黄色——成功成才教育,蓝色——文明行为教育,绿色——保护环境教育,白色——奉献精神教育。在全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使多数学生“从我不行中看到我能行、从渺茫中看到希望、从进步走向成功”;开展学生文明自律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优化公寓管理机制,打造生活教育特色。开展特色寝室文化创建活动,使文明行为成为自律意识和自觉行动,拓展教育空间,增强教育力、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贡献意识、科学意识、创业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搞好生涯设计和职业规划,使学生能够择业、立业、创业、成业。运用礼仪、礼节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提升就业力和创业力。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电视台、“校园之声”广播站、《心声》文学社、《职高论坛》等校内宣传载体及优秀刊物《二十一世纪新概念》、《绿色·环境·人文》、《国旗下的演讲》、《教学论文集》、《生活教育丛书》、《管理文化丛书》等,以“人文化”的管理理念、“德育为先”的人才观,砥砺师生心灵;利用校“威风锣鼓”艺术团、花样跳绳艺术团、英语情景剧表演艺术团、军乐团、合唱队、舞蹈队、篮球队、朗诵队、礼仪模特队、武术表演队、播音与主持表演队及各专业社团组织,培养了学生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使具有不同爱好和天赋的学生能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各展其才。每年的新生军训、每周一次晨会、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一次升旗仪式,都成了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6、零距离的培养模式我校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培训模式,以此为切入点,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一是开展现场教学,把专业课教学搬到生产现场,实行对接式的教学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学的实用,学以致用。二是推行“1+2”或“2+1”培养模式,与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上海宝山职业学校、北京电子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印刷学院郑州电脑艺术中专、天津物资贸易学校开展联合办学,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与诺基亚、摩托罗拉、苏州格瑞特等公司合作,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就业基地,着力打造豫西最大人力资源培训和就业平台;三是推行“双证”制度,与省信息产业厅、洛阳市劳动局合作,对我校计算机、电子、机制、化工、服装等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保证学生修完专业课程,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考核要求。四是实施多元化培训模式,开展订单培养、阳光工程、乡村医生、下岗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雨露计划”、特种行业技术等培训。三年来,共招收订单培养学生1100余人,分别安排到苏州日立显示器、帝艾斯光电、东芝电器等世界500强企业;依托我校的专业优势,与县农业局合作举办“阳光工程”培训58期8327人次,有95%以上的农民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为新农村建设和民生改善做出了贡献;依托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优势,与安监局合作开展电工、焊工、制冷、高架等特种行业技术培训,三年来共培训3590人次,为电力集团、国泰钢厂、万基铝业公司、海绵钛厂、洛阳铝矿等县域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特种技术人才;依托我校医学专业优势,与县卫生局合作,开展4期“乡村医生专业知识培训”,共培训1292人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与县总工会合作,开展下岗再就业培训,三年来共培训470人次,2009年5月,学校被总工会授予“县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与县扶贫办合作,开展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培训,共培训426人次,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知识和技术支持。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市阳光工程培训先进单位”,并先后被确定为省乡村医生轮训基地、省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省特种行业技术培训基地。为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学校于2006年成功开办新通驾校,面向社会各界,服务农村发展,推出“汽车驾驶+维修技术+就业”的特色培训,为社会培养合格驾驶、维修技术人才,推荐安置就业,实现创业梦想。三年来,新安职高新通驾校共培训各类驾驶人员5370人,一直在驾培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实现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并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四)重点任务1、改革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性与开放性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2、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探索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突出教学方式灵活性,逐步推进学生自主选课、选教师、选上课时间和进程。探讨实践环节的课程化管理,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确定实训内容和实施办法以及考试考核办法。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任教,进行实践课教学,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控办法。改革考试方法,推行考教分离。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教育、教学、管理需求,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质量。3、改革办学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加强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行订单培养、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多元办学模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加大教育开放力度,整合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其他职业学校资源,开展集团化教学,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力发展;借助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带动相关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4、创新教育内容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培训模式,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根据产业链和岗位群的需要,科学构建专业群,重点建设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管理、机制(数控)4个专业,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精品专业。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工学结合型校本教材,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了特色课程体系,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5、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教职工聘用制度、中层领导优化组合制度、教师职称晋升评定制度、教职工量化考核等制度。优化师资结构,开发教学资源,引进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6、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招生和考试制度、严格的学籍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7、改革评价模式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推进学生双证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规范、完善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五)保障措施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等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9】63号)安排,为保障河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顺利进行,提出如下措施:1、政策机制保障——支持新安职高跨区域招生,保障生源数量和质量。——支持新安职高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设置专业。——加大对新安职高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对贫困生的学费实行减免。——支持新安职高各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由学校协调、联络,政府制订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支持新安职高开展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由学校协调、联络,政府制订相应政策予以保障。——支持新安职高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加大骨干专业校企合作力度,真正实现合作共建,互利双赢。——支持新安职高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稳步推进“双证书”制度。——支持在新安职高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改革试点,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新安职高与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吸纳社会资金,统筹办学资源。——支持新安职高参与或牵头开展集团化办学,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为周边县、市学校发展、经济发展起示范、引领、带动。——支持新安职高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管理者参与学校建设、教学和管理的关键环节。——支持新安职高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以及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通过新安职高示范性的改革试验,为洛阳市其它中职学校形成专业教学标准和管理规范提供推广成果,扩大辐射范围。2、资金投入保障——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投资的比例要求,河南省在中央财政投资的基础上,同比例投入资金,用于新安职高示范性建设计划项目,并采取措施保证列入年度预算。——各级政府、地方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调动行业、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办学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建设计划项目运行良好。3、组织管理保障——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成立新安职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成立新安职高国家中等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协和学院《物联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现代学院《社会热点分析与评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餐车出售转让合同范例
- 修补材料合同范例
- 健身房预售合同范例
- 身份证过期办理委托书
- 申请维修资金的委托书
- 工厂劳动合同三年最简单三个步骤
- 家政护工合同范例
- 汽车油漆合同范例
- GB/T 13098-2006工业用环氧乙烷
- GB/T 12970.2-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2部分:软铜绞线
- 《扁鹊治病》教学课件
- 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管理及无痛病房
- 2022年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 实习企业鉴定考核表
- 精编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绿皮书俞敏洪编着带中文翻译真正完全版资料
-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技术概述课件
- 家教最新收费退费处理办法
- 《我的心儿怦怦跳》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