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地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易错点剖析与强化训练专题五CONTENT易错解析Thepartone强化训练Theparttwo易错解析ChinesecompanieswillnolongerremaininthehardstageandtheyarealsopromotingacultureChinesecompanieswillnolongerremaininthehardstageandtheyarealsowanglingyanaculture01Thepartone易错点0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五种表现形式造就地表起伏不平)(2024·广西·高考真题)
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上溪群地层岩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 B.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2.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
)A.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B.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C.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D.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CD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可知,溪群地层岩石先是砂砾沉积,形成沉积物,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该岩石,其形成过程是沉积作用一成岩作用一变质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一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可知,上溪群地层区中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在寒武一奥陶纪为海洋环境,推测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地层出露形成陆地,D正确;太古宙、元古宙、寒武纪早期均早于奥陶纪,演化为陆地环境不会有寒武一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ABC错误。故选D。错因分析不理解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①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②岩浆活动: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③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防错技巧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是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岩石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五大连池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变化汶川地震后形成堰塞湖防错技巧边界类型显著地形实例生长边界←→
陆地内部张裂:裂谷东非大裂谷海洋内部张裂:海岭大西洋中脊消亡边界↓↑
碰撞边界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山脉和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大洋板块→←大洋板块洋中岛弧、海沟新西兰南、北二岛俯冲边界大陆板块→←大洋板块海岸山脉、陆缘岛弧、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易错点0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五种作用形式让地表趋于平缓)(2024·甘肃·高考真题)科考队考察某冰川时,发现一块巨石覆于小块冰体上。巨石整体颜色偏浅,质地均匀,棱角分明,无纹理和层理,矿物晶体清晰可辨。下图示意该现象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图中覆于小块冰体上的巨石来自(
)A.侧坡上部,岩体风化后崩落
B.冰川上游,冰川搬运后堆积C.冰川基底,冰川发育时顶出
D.冰川内部,冰川融化后出露解析:崩坍或崩落形成的巨石,没有经过磨蚀作用,往往会棱角分明、无擦痕;该巨石位于侧坡底部、冰川边缘小块冰体上,且棱角分明,无纹理和层理,矿物晶体清晰可辨,说明无明显擦痕,很可能是来自侧坡上部,岩体风化后崩落,A正确;冰川搬运堆积物经过磨蚀作用,往往有擦痕,因此该巨石来源于冰川无关,BCD错误。故选A。A错因分析不熟悉外力作用的形式和作用结果冰蚀作用:挖蚀与磨蚀;堆积作用:冰碛物结构疏松,堆积杂乱,无层理,度极差。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防错技巧外力作用①风化作用Ⅰ.物理风化:a.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温差风化;b.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冰劈作用;c.岩石卸载(释重)——层裂;d.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Ⅱ.化学风化: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水解作用;d.碳酸盐化作用;e.氧化作用。Ⅲ.生物风化:A.生物物理风化:a.植物根劈;b.动物钻洞、挖土。B.生物化学风化:a.遗体腐烂分解,形成有机酸和气体,腐蚀岩石;遗体在还原环境中,形成腐殖质,促进岩石分解;b.植物生长(选择吸收元素、分泌酸溶液腐蚀岩石);c.微生物分泌酸类。②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③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④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防错技巧防错技巧易错点03看懂地质构造图(三种判读方法)(2024·北京·高考真题)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
)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2.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CA1.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①岩石所在岩层为石灰岩,其上覆岩层包括泥岩、砂岩等沉积岩,而安山岩位于侵蚀面之上的地表,故可推测①岩石早于安山岩形成,①错误;②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且被断层错断,说明花岗岩早于断层形成,断层线两侧侵蚀面连续,说明断层发生之后地表受侵蚀形成了侵蚀面,故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C正确;断层两侧石灰岩、泥岩、砂岩等沉积岩层均倾斜,说明岩层受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局部岩层断裂错开形成了断层,且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为逆断层,是水平挤压形成的,故断层是在挤压作用下形成,D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生长于古生代温暖的海水中,①岩石为石灰岩,故A正确;②处石灰岩与①岩石是同一地质年代,为古生代,而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不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中才可能发现化石,C错误;④岩石所在岩层位于①岩石所在岩层之下,新生代处于古生代之后,故④岩石不可能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D错误。故选A。错因分析不会判读地质构造图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上,新的在下,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防错技巧地质剖面图的判读①看问题指向Ⅰ.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Ⅱ.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②具体方法Ⅰ.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向斜:当岩层不完整时,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最科学的依据。Ⅱ.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A.沉积岩层越老,位置越靠下;沉积岩层越新,位置越靠上(越接近地表)。B.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C.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此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D.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近,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地质年龄越小。易错点04分析河流地貌(2024·浙江·高考真题)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1.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A.T1抬升速率最大 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 D.T4下沉幅度最小2.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
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
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AD1.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故选A。2.答案: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阶地没有沉积物,可能是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积物被侵蚀掉,D正确;曲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应形成沉积物,A错误;阶地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这是每一个阶地形成共同具有的现象,不是T2具有不同结构的原因,B错误;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较弱,不会侵蚀搬运砂砾层,C错误。故选D。错因分析不会分析河流地貌成因防错技巧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河道弯曲形成曲流曲流颈部变窄河流切通曲流颈部,裁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防错技巧(1)概念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2)条件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河流袭夺防错技巧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2)形成过程①地壳稳定:河流以侧蚀及沉积为主。②气候变化、地壳抬升等:河流以下蚀为主。③地壳稳定:河流再一次转而以侧蚀及沉积为主。防错技巧流水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类型,由洪积一冲积扇(山前),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和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组成。(1)冲积扇: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2)洪积扇: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早、半干旱地区。冲(洪)积扇组成物质的颗粒从扇顶至扇缘由粗到细(砾石、粉砂、黏土)依次发育在山前位置(即河流的出山口处,大多是河流上游)。原因: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防错技巧(3)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河漫滩平原一般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形成过程:①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②河流改道或者继续下蚀,河漫滩被废弃(不再接受堆积);③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季节性地接受堆积;④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4)河流中下游:常形成冲积平原(例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5)江心洲:长江口崇明岛、湘江橘子洲,一般位于河流的中下游。(6)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当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极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强化训练ChinesecompanieswillnolongerremaininthehardstageandtheyarealsopromotingacultureChinesecompanieswillnolongerremaininthehardstageandtheyarealsowanglingyanaculture02Theparttwo招摇山又名“猫儿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因山顶巨大花岗岩外形酷似卧伏的猫而得名。猫儿山在寒武纪崛起成山,经剥蚀夷平后,在加里东运动时火山活动剧烈,再次隆起,发育成古老的山地。下图为猫儿山地质构造剖面图示。1.猫儿山首次形成的山地为()A.背斜山 B.断层山 C.向斜山 D.活火山2.猫儿山被外力剥蚀夷平阶段()A.内力作用对地形影响大 B.周边湖泊水体堆积物少C.侵蚀速率大于抬升速率 D.河流侵蚀作用逐渐变强AC3.推测“猫儿山”山地的形成过程()A.外力堆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活动→外力侵蚀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外力堆积→岩浆活动→外力侵蚀C.岩浆活动→外力侵蚀→外力堆积→岩浆活动→外力堆积D.岩浆活动→外力堆积→外力侵蚀→岩浆活动→外力堆积招摇山又名“猫儿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因山顶巨大花岗岩外形酷似卧伏的猫而得名。猫儿山在寒武纪崛起成山,经剥蚀夷平后,在加里东运动时火山活动剧烈,再次隆起,发育成古老的山地。下图为猫儿山地质构造剖面图示。A1.答案:A解析:结合图示岩层构造状况可知,猫儿山的最初形态应是水平沉积岩层受外力挤压抬升先形成褶皱山系,后经地下岩浆活动,花岗岩侵入沉积岩层并抬升,在外力作用下上层沉积岩被侵蚀,最终花岗岩裸露地面。因此,花岗岩猫儿山最初地表形态应为褶皱部分的背斜山。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猫儿山首次崛起受外力侵蚀被夷平,被外力剥蚀夷平阶段说明抬升速度低于剥蚀速度,应是外力作用大于内力作用,A错误,C正确;因山地被外力剥蚀,周边湖泊水体中堆积物质应较多,B错误;猫儿山在被外力剥蚀夷平过程中,山地海拔逐渐降低,河流源头与基准面相对高度降低,河流的下蚀作用逐渐减弱,侧蚀作用逐渐增强,D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猫儿山的最初形态应是水平沉积岩层受内力挤压抬升形成的褶皱山,后经地下岩浆活动,花岗岩侵入沉积岩层并抬升,在外力作用下,上层沉积岩被侵蚀,最终花岗岩裸露地面进一步接受外力侵蚀而形成酷似卧伏猫状的山体。综上所述,“猫儿山”山地的形成过程为外力堆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活动→外力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库车坳陷东段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和南天山造山带南缘,发育多条只在内部断裂而未出露地表的隐伏断层,其中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图(地层a~e由新到老)示意库车坳陷东段局部出露地层分布状况,其中南天山造山带南侧地势起伏较小。完成下面小题。4.从地质构造看,南天山南侧()A.隐伏断层晚于地层e B.以冲积扇平原为主
C.遭受东西方向挤压力 D.形成东西走向向斜5.图中四地点开发方向正确的是()A.甲地发展温泉热旅游业 B.乙地发展石油开采业C.丙地建设防护林体系 D.丁地发展绿洲种植业AB6.该地隐伏断层形成的原因是()A.形成于地下深处没有切穿至地表
B.断层被侵位岩体所占据C.切穿基岩的断层被新沉积物覆盖
D.断裂难以穿过致密岩层库车坳陷东段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和南天山造山带南缘,发育多条只在内部断裂而未出露地表的隐伏断层,其中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图(地层a~e由新到老)示意库车坳陷东段局部出露地层分布状况,其中南天山造山带南侧地势起伏较小。完成下面小题。C4.答案:A解析:隐伏断层切断了包括所在的地层界线,说明先有地层e,再有隐伏断层,断层晚于地层e,A正确;冲积平原与地质构造无关,B错误;地层呈东西走向,为南北挤压,且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CD错误。故选A。5.答案:B解析:该地水资源不足,且断层没有到达甲地,无法开展温泉旅游业,A错误;乙地位于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顶部,且上覆盖岩层,避免油气资源散失,可以开采油气资源,B正确;丙地位于山麓地带,受山地溶水等影响,适合发展绿洲农业,而防护林体系位于绿洲边缘,因此丙地不适合建设防护林体系,C错误;丁位于库车坳陷边缘,距离山前绿洲较远,适合构建防护林体系,而不适合发展绿洲农业,D错误。故选B。6.答案:C解析:隐伏断层并未露出地表,且隐伏断层穿越了各个新老地层,不能说明隐伏断层形成于深处,A错误;图中断层线完整,没有被其他岩石侵入占据,B错误;由于断层切断了a,但仍形成隐伏断层,因为其上覆盖了新的沉积物,使其成为隐伏断层,C正确;该地沉积岩位于大陆内部,沉积岩组成非致密性岩石,D错误。故选C。研究表明,晋陕黄河峡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I为幼年期,宽谷广泛发育,河谷宽浅;阶段Ⅱ和阶段Ⅲ是壮年期,峡谷和阶地显著发育。晋陕黄河峡谷幼年和壮年期地貌叠加,宽谷和峡谷嵌套。晋陕黄河峡谷下游主要为壮年期地貌景观,而上游幼年期地貌更明显。图示意晋陕黄河峡谷的宽谷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晋陕黄河峡谷幼年期河谷宽浅的原因可能是河流()A.流速比较慢 B.径流量大 C.曲流欠发育 D.含沙量小8.与幼年期相比,壮年期晋陕黄河峡谷()A.河床淤高 B.河谷加深 C.高差变小 D.地壳下沉9.推测晋陕黄河峡谷上、下游较低阶地的地层年龄差异及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上()A.上游老、下游新侧向侵蚀 B.上游新、下游老搬运堆积C.上游老、下游新下切侵蚀 D.上游新、下游老溯源侵蚀ABD7.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晋陕黄河峡谷幼年期宽谷广泛发育,河谷宽浅,说明所处地区地势落差不大,河流流速较慢,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曲流容易发育,A正确,C错误;同一河段,流量大时,流速较快,下蚀作用较强,容易形成深而窄的河谷,B错误;河流含沙量较小时,河道不易淤积,不易形成宽浅的河谷,D错误。故选A。8.答案:B解析:壮年期,峡谷和阶地显著发育,说明该区域地壳抬升,高差变大,河流流速加快,下切侵蚀增强,河床变低,河谷加深,B正确,ACD错误。故选B。9.答案:D解析:地壳抬升,落差增大,河水下切侵蚀作用加剧,形成峡谷,下游主要为壮年期地貌景观峡谷和阶地,而上游幼年期地貌宽谷更明显,说明上游下切侵蚀作用弱,下游下切侵蚀作用强;由材料分析可知,晋陕黄河峡谷下游除下切侵蚀作用外还存在着向北的溯源侵蚀,导致下游较低阶地的地层年龄较老,上游较低阶地的地层年龄较新,D正确,ABC错误。故选D。普若岗日冰原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是仅次于南北极的世界第三大冰川。下图为普若岗日冰原及局部冰川边界变化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海拔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丙、甲、丁 D.乙、甲、丙、丁11.与N区域相比,M区域冰川边界退缩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 B.太阳辐射 C.全球变暖 D.地形坡度12.在1975—2021年间,M区域冰川面积变化对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地面辐射增强 B.自然带数量增加 C.风化作用减弱 D.河流含沙量减少ADA10.答案:A解析:普若岗日冰原是世界上高原冰川的典型代表,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平顶冰川构成,表面平坦,呈西北—东南方向条形分布,从海拔6600—6800米的冰原中心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50多条舌状冰川(简称冰舌)。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一西北—东南走向的冰舌,甲、乙两地位于西北方,靠近冰原中部,海拔较丙丁高;其中甲更靠近冰原中部,故甲地海拔高于乙地;丁地更靠近冰川冰原,海拔最低,故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海拔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甲、乙、丙、丁,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答案:D解析:从图文材料可知,M区域和N区域都位于青藏高原,人迹罕至,人类活动影响小,A错误;M、N两区域跨纬度不大,两地太阳辐射差异不大,再加上地势高,增温不明显,B错误;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影响范围大,对M、N区域影响大致相当,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M区域地势陡峭,冰川难以被保留,退缩较大;N区域地势相对较缓,冰川能够被保留,退缩较慢,D正确。故选D。12.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川的面积大幅度减少,随着冰川面积的减小,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地面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 THEBOX朝外年轻力中心
-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学
- 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两地教育局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放弃工伤协议书范本
- 《督查工作》课件
- 课件教学高中
- 《疫功能异常》课件
- 《酒店促销策略》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培训课件
- 第三单元第1课 标志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苏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卷 3套(含答案)
- 肿瘤物理消融治疗新进展
- 专题10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的最值模型之胡不归模型(原卷版)
- 赛力斯招聘在线测评题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突破阅读三回答问题人教PEP
-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学设计
- 行政管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曲阜师范大学
- 03“探界者”钟扬(同步教案)-2024-2025学年中职高二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安徽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