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二章 课时47 城镇化(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二部分 第二章 课时47 城镇化(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二部分 第二章 课时47 城镇化(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二部分 第二章 课时47 城镇化(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二部分 第二章 课时47 城镇化(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47城镇化1.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______地区转变为______地区的过程。(2)城镇化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____________规模扩大。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城镇化意义及表现意义表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____________;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________效率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______处理,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城乡居民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2.世界城镇化进程(1)时间进程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主要特点问题发展新趋势A:____阶段低于30%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大。城镇化水平较____,发展较____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发展水平缓慢提高B:____阶段30%~70%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__________发展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____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加速发展,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C:____阶段超过70%城镇化水平比较____,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_________甚至停滞中心城区再现衰落迹象增速趋缓,出现逆城镇化现象(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化______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______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原因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大小大较小原因起步早,城镇化水平______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______所处阶段______阶段______阶段或______阶段城镇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镇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__________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______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2)社会问题:____________、住房紧张等。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借助__________________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__________________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____________、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1.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2.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及再城镇化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镇,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镇总人口增加人口继续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镇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图解联系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镇化,随后出现逆城镇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镇化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①不利影响②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①不利影响不利影响表现形式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导致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住房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交通问题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位紧张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②有利影响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3)生态城市建设①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2022·全国文综乙)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关键信息点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都是我国的一线城市,城市等级______,规模大。城市总人口=____________人口+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中心城区人口比重=______________人口÷城市总人口。表格信息表明,上海市和北京市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______,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且增加人口远大于中心城区减少的人口,总人口净______,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在__________;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都是增加的,总人口______,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的数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在______。总体来看,四个城市人口向__________________移动。答案1.______2.______3.______考向1通过“城镇化进程”考查“区域认知”(2023·四川省雅安模拟)读“1949~202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是()A.初期—初期—中期—中期B.初期—中期—中期—后期C.初期—中期—后期—逆城镇化D.初期—初期—中期—后期2.影响1992年至1997年间我国城镇化增速的主要原因是()A.户籍政策全面放开B.经济增长速度快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资源环境承载力激增考向2通过“城镇化影响”考查“综合思维”赣州古城千年不涝,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安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治水智慧。读图,完成3~4题。3.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①利用天然地势特点,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②在城内修建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4.单向水窗的作用是()A.沟内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冲开,排出过量雨水B.沟内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关闭,排出过量雨水C.河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关闭,防止河水倒灌D.河水水位低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冲开,防止河水倒灌

课时47城镇化落实·基础知识1.(1)乡村城镇(2)建设用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3)产业结构资源利用集中价值观念2.(1)初期低慢中期快速住房后期高趋缓(2)早晚快高较低后期初期中期基础设施3.(1)垃圾(2)交通拥堵4.(1)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数据管理明确·命题方向真题研析关键信息点拨高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减少增加下降增加下降中心城区以外答案1.A2.D3.B[第1题,城市总人口=中心城区人口+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相当于郊区和卫星城)人口。表格数据显示,上海和北京虽然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但减少的数量远小于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的增加数量,所以城市总人口是增加的;广州和深圳中心城区人口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都是增加的,故总人口增加,排除B、D;选项中是四个城市的共同特点,中心城区人口变化趋势应该一致,可以随意选一个城市分析即可,如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而总人口增加,显然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选A。第2题,四个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中心城区人口增长,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不大,排除A;四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和功能定位本身就不一致,如北京是政治中心,主导产业是非商业性服务业,上海是经济中心,主导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排除B、C;四个城市都是我国的一线城市,等级、规模相近,则与之类似的“其他城市”也应该是等级规模都较高,选D。第3题,四个城市中有两个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说明中心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已经产生城市化问题,需要向外疏导人口和产业,排除A;核心功能是该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能疏解,需要疏解的是非核心功能,排除C;均衡的含义是平均分布,不分条件地把人口均匀地分布到各个地方,中心城区人口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疏散,并不能“均衡”分布,需要在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某些地点建设次中心区域或者中心城区的卫星城,人口在这些地点相对集聚,B对、D错。]考向预测1.A2.B[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发展一般经历初期(城镇化水平低于30%)、中期(城镇化水平30%~70%)、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高于70%)。读图可知,①②时期城镇化水平低于30%,③④时期城镇化水平介于30%~70%之间,故选A。第2题,1992~1997年我国户籍政策并未完全放开,A错误;1992~1997年,我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增速快,促进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B正确;1992~1997年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速关系不大,C错误;城镇化水平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且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会出现激增,D错误,故选B。]3.C4.C[第3题,由材料“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安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及图中信息可知,赣州古城排水系统利用天然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