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知识清单-教师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知识清单-教师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知识清单-教师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知识清单-教师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知识清单-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7.1力(教师版)

知识点1:力与力的作用效果

L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用字母F表示。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是N。

匆.迟垣屣

对力的三点认识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拉、推、提、压等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就会受到这

施力物体与

种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成对出现

力可以离开一对作用力总是与两个物体有关(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单独

物体而单独一个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果离开物体就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即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存在

力的存在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定无力

否与是否接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钢珠),所以力的存在与是否接触无关

触无关

1.力的作用效果

现象现象分析

力的作用使撑杆发生了形变

41

力的作用使足球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1遏夕4

像:户

ft一,

力的作用使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4M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温馨提示

(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运动速度的变化、运动方向的变化、运动速度和方向同时发生

变化。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可以发生变化,也可以不发生变化。

(3)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2: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作用力的同时,这人物体也受到来自对•方的作用力;游

泳时,人向后划水,水同时向前推人(如图)。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

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以下特点: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温馨提示

鸡蛋碰石头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因为石头比鸡蛋坚硬,所以在相

等的力的作用卜,石头身发无损,鸡蛋却粉身碎骨(如图)。

(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3)性质相同。如小孩推墙时,对墙的作用力是弹力,则墙对小孩的反作用力也一定

时弹力,绝不会是其他性质的力。

区的三要素

知识点3:

在物理学中,把力的人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这三个因素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1.力的三要素中有一个因素变化,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发生变化。例如:在开门时,手推

门的部位(即作用点)不同时,推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人拉车前进时,拉力的方向不同,

拉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将钢尺压弯时,压力的大小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也不同。

2.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它们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3.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表述一个力必须把这个力的三要素都指明。

4.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时,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4:

1.力的示意图:为形象、直观的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

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

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样描述力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2.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并要弄清画的是哪些力。

(2)“三定”

定点在受力物体上找出所画力的作用点,要注意作用点的位置

定方向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正确的画出力的方向(有时要标注角度)

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画这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小,

定长度

线段应越长

(3)“三标”

标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力的符

在箭头的旁边标上所画力的符号

标力的大

有时需要在箭头的旁边标上力的大小

温馨提示

(1)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的一端,不nJ随意画在线段的其他部位:

(2)力的作用点要面在受力物体上,不要画在受力物体外面,更不要画在施力物体上,物体只

受一个力作用时,一般作用点选择在受力接触面处,问一物体受多个力的情况卜,选择作用由时

一般将物体视为一个点,认为作用于物体的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点:

(3)要注意分析物体一共受几个力,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分析如何。

7.2弹力(教师版)

1.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

2.弹力;

清单3.弹轻测力计

知识点1: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

1.形变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2.弹性形变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力撤去后,物体乂恢复原状,这样的形变叫弹性

形变。

(2)物体在外力消失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3.塑形形变

(1)也有一些物体发生了形变,当力撤去后,可以恢复原状,我们把这样的形变叫塑

性形变。如面团、橡皮泥等受力后发生的形变就是塑性形变。

(2)物体形变后可以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塑性。

知识点2:

L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而产生弹力,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

3.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

的物体。

4.大小:与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大小相等。

5.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接触部位相互挤压或拉伸。

6.弹力的形式: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都是推力。

追量提示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牛.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

力;静止在墙角小球与地面之间有弹力,与竖直墙壁之间只接触但没有发牛.弹性形变,所以小球

与墙壁之间不存在弹力。

知识点3: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及其构造

(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称为测力计。有握力计、拉力计、弹簧测力计等。(如图所

示)

(3)当外力使弹性钢片或弹簧发生形变时,通过杠杆等传动装置带动指针转动,根据

指针停在刻度盘上的位置,即可读出外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

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结构主要有一根弹簧

测力原理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也可表达为:在弹簧的

(弹簧的性

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小,弹簧C勺伸长量越小

质)

(1)首先看清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分度值,以便读数时快速准确:

使用方法(3)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发有,需要校零:

(4)使用前,最好轻轻拉几次它的挂钩,可.以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5)使用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确保测量准确。

易混对比

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

弹簧的伸长量不是指弹簧被拉长后的长度,而是指受到刀的作用后,弹簧形变的长度,即“伸长

了”的长度:若弹簧的原长为Lo,受力后弹簧的长度为L,则弹簧的伸长量为AL=L-Lo。与拉力

成正比的是弹簧的伸长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实验探究探究“弹簧的伸长跟受到拉力的关系”

【提出问题】弹簧受到拉力时会伸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小,弹簧伸长就会越长。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将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测出其长度。

(2)分别将1个、2个、一6个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的挂钩上,并记下对应的伸长量,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次数1234567

钩码的拉力/N00.511.522.53

伸长量/cm0123456

【分析论证】

通过对比表中钩码的拉力以及弹簧弹簧伸长量可以发现: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

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交流与评估】

(1)弹簧下所挂钩码数量要合适,如果钩码的拉士超过其弹性限度就会将弹簧损坏。

(2)不要将弹簧的长度和伸长混为一谈。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伸长量和拉力的比值是一

个定值。

【常考方向】

(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2)根据弹簧测力士的原理。结合表中数据,计算某种情况下的拉力大小或弹簧伸长

量的总长度;

(3)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图像;

(4)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

(5)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一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

7.3重力(教师版)

知识点1重力及其大小

1.重力

(1)定义:由于一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G表示。

(2)施力物体:地球。

遢饕提示

对重力的理解

<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个分力:

<3)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飞行的小鸟、枝头上的水果都受重力作用。同一物体被抛出后在空

中运动时所受的重力与其静止时所受的重力相等:

(4)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在吸引地球。

2.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6初8。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

单位是kg;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温饕提示

(1)物体所受重力强它的质量成正比,但nJ•以说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2)地球上不同位置,g的取值并不一定是个定值。在地球赤道附近g值最小,越靠近两极g越

小:

(3)g的值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不同,如在月球上g产("6)g%

3.重力的测量

重力大小可以用弹簧则力计来测量。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知识点2:

1.重心

(1)重力在物体上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的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2)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如正方体(氏

方体)的重心为对角线的交点,球体的重心为球心(如图)。

粗细均匀的棹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方彩薄木板的重心在两

条对角线的交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3)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如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环的重心在环所形成的

圆的圆心上。重心的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如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圆铁饼偏离圆

心的地方去掉•小块,则铁饼的重心就会发生变化。

—知・・・识・・・・拓・・・展・・・・

不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1.悬挂法:如图所示,先在A点把薄板悬挂起来,薄板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司一

竖直线上,所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竖直线AB上。然后在D点把薄板悬挂起来,同理知,

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D点的数值线DE上,AB和DE的交点就是薄板重心0的位置。

2.支持法:如图所示,把薄木板放在手指上,仔细调节支撑点的位置,使薄木板在手指上平衡,

这时就可知道薄木板的重心就在支点的上方。

2.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地球的水平面,指向地心的方向.如图所示。

易混对比

“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

“垂直向下”指压力的方向垂直受力面向下,如图甲图和乙图压力F的方向,图甲中受力面为水

平面,压力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图乙中受力面(接触面)为斜面,压力方向为垂直于斜面

向下。

“竖直向下”可理解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如图甲利图乙中重力c的方向:当物体放4:水平

面时,图甲中的物体所受重力水平面所受压力方向相同,但重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压力作用

点在水平面上,二者是不同的两个力。

3.重垂线的应用

人们在一根线下吊一个重物,做成重锤线。重锤线可以显示重力的方向一竖直向下。利

用重锤线可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相框是否挂正,如图所示。

重锤线与桌面垂直表示桌面水平重锤线与影墙平衡表示墙壁不歪斜

知识点3: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质量重力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山丁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mG

大小、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单位千克(kg)牛顿(N)

区别

与地理位置的关

无关有关

公式m=PVG=mg

测量工具天平弹簧测力计

联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g=9.8N/kg)

遍.饕提示

g=9.8N/kg的意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2.8N。

实验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清单

实验探究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提出问题】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小,重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呢?

【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可能和质量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1)认清弹簧测力十的量程和分度值。

(2)如图所示,分别把1只、2只、3只…6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弹簧测力

计每一次的示数,并填在表中。

【分析论证】

物体重力跟质量的比值

钩码数量/只质量m/kg物体重力G/N

N/kg

10.050.5010.0

20.100.979.7

30.151.479.8

40.201.949.7

50.252.459.8

60.302.959.8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G=mgo

【交流与评估】

(1)实验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还要检查指钥是否指零。

(2)拉力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

(3)多次实验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从而分析归纳出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8.1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版)

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上关于运动和力的观点

(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1)揭示了“力”的本质,说明了“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是错误的。力不

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或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不变:而物体受非

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没有特例,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沐。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

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当物

体所受力是平衡力时,其合力为零,其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效果。

(3)“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可以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如

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如图3

甲);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图乙)。

知识点2: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也就是说静止的物体由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

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对惯性的认识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走物体固有的属性,与外界

惯性的普遍性

条件、受力与否、受力大小、所处状态等均无关

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惯性大小是由物体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与受到的力、

运动状态无关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

惯性与力的区别不是力。我们只能说“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而可以说“受到惯

性的作用”或“受到惯性力”

知识点3: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生活中会见到很多与惯性有关的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有的对

我们有害,我们应想办法防止;有的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

(1)惯性的应用:调高、助跑跳远、拍打灰尘、甩落伞上的雨滴等都利用了惯性。

(2)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员由于惯性而被撞伤,驾驶员

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车辆行驶中要保持车距、限制车速、禁止超载等。

实验探究

【实蛤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休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直尺、毛巾、棉布、木块。

【实验原理】(1)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2)当物体不受

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步骤】一、实检装置如图。

毛巾表面

木板表面

二、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

到小车停下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

三、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让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

到小车停下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

四、让小车在长木板上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到小车停下

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

五、让小车在长木板上从B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到小车停下

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

六、实验表格(参考数据)

实验步骤运动表面开始位置斜面底端到停止位置距离/cm

1毛巾A

2棉布A

3木板A

4木板B

七、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速度戒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推理结论】如果木板绝对光滑,小车所受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戒小,小车将以恒定

不变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由此可以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8.2二力平衡(教师版)

知识点1力的合成

1.•个力如果它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

力。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温馨提示

(1)合力是为了表示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而引入的,它并不是存在于物体受到的这几个力之外的

力。

(2)研究合力时要用到等效替代法。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

方向相同。记作:

F=F.+F20

(2)同一直线上相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方向

和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记作F:|F「F21。

知识点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平衡力

(1)若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就把这几个力为平衡力,这几个力的

合力为零。牛顿第一定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可以理解为“物体受到了平衡力”的作

用。

(2)悬挂着的电灯能保持静止,是因为电灯受到重力和灯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图甲);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向前的牵引力和地面、空气对它向后

的阻力,这时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乙)。桌面上的书保持静止,书受到的重力和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丙)。

知识点3二力平衡及其应用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同体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等值两个力大小相等

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

注意

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共线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

匆•迟投展

二力平衡的判断

(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只要两个力”同体、等值、反向、共线”,那么,这两个力就是

一对平衡力。

(2)根据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变化判断。如果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受到一对力的作用而运动状态保

持不变,那么这一对力就是平衡力:反之,就不是平衡力。

知识点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5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

物体所处的状态运动状态

动方向

不受力(受平衡力)(合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

力为零)状态

相同速度增大,并做直线运动

相反速度减小,仍做直线运动

合力不为零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

不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表面光滑的桌子(带滑轮)、小车等质量的吊盘(带两根细线)、破码若干。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左、右挂钩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

轮,下端各栓一等质量的吊盘,吊盘内各放一个等质量的联码,观察小车是否静止。

(2)向其中的一个吊盘里加班码,观察小车是否还能静止。

(3)保持两盘内的幅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件、F?不在一条直线

上,观察小车的情况。

(4)若将右侧的吊盘也挂在左侧,观察小车运动情况。

(5)另取一个相同的小车,将一个吊盘挂在左边的小车的左侧,将另一个吊盘挂在右

边小车的右侧,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论】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注意事项】

(1)用小车而不用木块进行实验,能够有效地减小摩擦力,更方便观察小车的运动情

况;

(2)实验前,滑轮要加一点润滑油,桌面要光滑,尽量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3)通过观察小车是否静止在桌面上来判断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在向已处于平衡的吊盘中加跌码时,所加的法码质量可以太小,避免因摩擦而使

小车可以向质量大的硅码一端运动,造成理解上的麻烦。

8.3摩擦力(教师版)

知识点1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

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不平;

(2)两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两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压力产生。

3.摩擦力作用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方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知识拓展

一•・•・•■•・♦■・・•・

可以把摩擦力只看作一种阻力,有时它可以是动力。如传送带运送物体时,物体就是依靠传送带对它的摩擦

力才能运动的。在刚开始,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内,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一旦物体

在水平传送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就没有了相-V*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也就没有了摩擦力。整II

个过程中,传送带也是靠着与皮带轮间的摩擦力转动的。

4.摩擦力的方向与作用点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遍登提示.

相对运动方向的理解

“相对运动方向”不是“运动方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前进时,物体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相对运动方向向

前),物体受到地面对它向后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向后);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

运动的趋势,地面给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有利T人向前运动。

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无论哪种情况,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

向相反。

(2)作用点:实际上,摩擦力是作用在这个物体接触面上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可以把

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可以把这个点等效在接触面上,也可以取在物体的重心上。

知识点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问时,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温馨提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等因素无关。

知识点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例:(1)自行车把手上的花纹、鞋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底的花纹:(2)自行车刹车时用力

法大压力:(3)变滑动为滚动捏闸;(3)自行车车轮被刹死后,

车向前滑行

例:(1)用光滑材质做滑梯斜面;

(1)使接触面边光滑;(2)减小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2)握杠杆可以太紧;(3)应用滚

(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

法动轴承;(4)磁悬浮列车:(5)加

分离

润滑油

知识点]摩擦力的分类

种类定义示例

V

尸।——j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滑

滑动摩擦力

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在粗糙地面上滑动的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滚动摩擦力-i)0

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沿水平方向运动的d、车车耗:受到滚动摩掇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要发生而未发生相对运动时,

静摩擦力1

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两个力共同作用在F可一物优;上,使物体俣持

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平衡

实验探究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滑冰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当穿着滑冰鞋飞快的滑行时,你有没有想过,为

什么可以在冰面上自由的滑行,而在水平地面或水泥地面上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人越重,

滑行时越费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实验原理】(1)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这样就测出了摩擦力大小。

【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如图。

一、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读数.

即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数据计入表格;

二、改变放在木块上为钩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重复步骤一进行试验;

三、把棉布、毛巾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复上述试验。

四、实验表格

试验次数接触面压力大小弹簧测力计读数小

1木块与长木板无钩码

2木块与长木板有钩码

3木块与棉布无钩码

4木块与毛巾无钩码

五、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1)摩演力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2)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小;(3)摩擦力大小跟

接触面大小无关;(4)摩擦力大小跟运动速度无关。

9.1压强(教师版)

知识点1: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N)o

2.产生条件:两个物体必须接触,而且有挤压的作用。

(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紧靠墙角的小球,由于墙与小球接触但无挤压作用,它们之

间没有形变,因此不存在压力(如图)。

F-10N

G=10N

(2)人靠墙站立时,由千墙与人方间有挤压作用.因此它们方间存在压力(如图所示)。

3.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4.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作用点等效作用在接触面中心。

5.性质: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挤压对方使物体表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属

丁弹力。

6.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A对斜面的压力A受到的重力

施力物体物体地球

区别受力物体支持物(斜面)物体

性质弹力引力

产生原因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地球的吸引

大小—G=mg

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

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

作用点受压物体表面重心

示意图V

只有物体处于•水平面且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物体对水平

联系

面压力的大小、方向才跟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但压力不是重力

・温・一・馨・・・•■提・■・・・示・・・・

压力与物重大小关系

物体受重力作用,可能对接触面产生压力,但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放置在水平池面

上的物体,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G(如图1所示);

若在物体上方加一个竖宜向下的力FM则地面受到的压力F.:=G+F小(如图2所示):

若有一个外力F外(Fn<G)竖直向上提升物体,地面所受到的压力F产G-F外(如图3所示):

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所受压力等于物体重力G的分力,此时F4G(如图4所示)。

有的情况下,接触面所受压力与接触物体的重力无关,兰一个水平外力把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

静止时二墙壁所受压力F质F外(如图5所示),与物重无关。

盛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图所示,体重相同的人,徒步在雪地里行走的人留下的痕迹更深,这说明:压力一定

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想一想:体重不同的两个人同相同的雪橇在雪

地里运动,谁在雪地里留下的痕迹更深呢?

知识点3: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公式:〃F-压力,单位为N;S-受力面积,单位nAp-压强(单位Pa)。

S

4.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

温馨提示

(1)〃=£为压强的定义式,运用于所有状态下的压强的计算。

S

(2)根据公式〃=二F及其变形公式F=pS、S=F—可以进行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的计算.

SP

<3)公式中的“S”为受力面积,是指两个物体实际的接触面积。常见面积单位换算关系为:

lm'=10'cm2=10''mm2o

(4)公式中的“F”为压力,不是重力,但受力面枳为水平面且物体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支持

力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知识点4:增大和减小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L增大压强

(1)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强:①给压路机装上质量很大的碾子;②利用重锤钉钉

子;③刹车时用力握住车闸。

(2)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①刀斧、切屑工具的刀片都会磨的很薄;②图钉(如

图甲)、针、锯齿的尖端加工得很尖。

(3)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砍柴时,斧头磨得很锋利,同时家加大力量。

图甲:图钉尖很尖图乙:铁轨下铺设枕木图丙:书包带很宽

2.减小压强

(1)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空心砖。

(2)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①高楼大厦的地基很宽;②载重汽车有很宽大的轮

子;③快轨下铺设枕木(如图乙所示);④滑雪时穿上滑雪板。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学生背书包上学时尽量少装物品,并选用背带较

宽的书包(如图内)。

实聆探光: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清单

I实验探究扇席嘉^

【实验目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根据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形变的大小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装置】

甲乙丙

【实验步骤】i.照图中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型料被压下的

深度;

2.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祛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3.再把小桌翻过来,如图丙,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实验表格】

次数实验条件实验现象

压力情况受力面积形变大小

1小桌真腿

2小桌+钩码真腿

3小桌+钩码桌面

【实验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大小一定时,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9.2液体压强(教师版)

|液体压强的特点

知识点1:

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2.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

3.液体由于流动而在内部互相挤压,因此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的大小

知识点2:

1.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计算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时,可以设想在液面下深度为h处有一个水平放置

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项。

设平面的面积为S,如图所示:

(1)液柱的体积:V=Sh,

(2)液柱的质量:m=PV=pSh;

(3)液柱对水平面的压力:F=G=mg=PShg;

(4)水平面受到的液柱的压强:巨=理工人

SS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pgh。由于液体内部同•深度向各方向的压

强都相等,所以我们只要算出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也就知道了这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

2.液体压强公式

(1)公式:P=Pgh

(2)公式中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

字母物理量单位

P压强Pa

P液体的密度kg/m'

g常量N/kg

h液体的深度m

应用公式p=pgh时,各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应统一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P的单位用

kg/m\h的单位用m,计算出的压强p的单位才是Pa。

3.对液体压强公式的四点理解

(1)由公式p=Pgh可知,在g值不变的情况下,液体压强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与质

量、体积无关.

(2)液体深度是指液体中被研究的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数值距离。如图所示,A、B、

C、D、E各点的深度分别为:30cm、40cm、50cm、40cm、20cm。

(3)公式p=Pgh适用于静止、均一的液体,不适用于流动的液体。

(4)均质、实心、竖直的柱状固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棱柱体等)对水平

面的压强p=PHigh是求固体压强的已知特殊情况,而液体压强公式p=Pgh适用于计算任

何静止、均一的液体产生为压强。

【归纳总结】公式?与p=Pgh的区别与联系

压强公式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