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2.2.1 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2.2.1 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2.2.1 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2.2.1 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2.2.1 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下册2.2.1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新版)冀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设计意图本节课《物质运输的载体》旨在通过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血液的组成及其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血液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血液循环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血液样本,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质运输的载体;2)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血液成分及其功能,推理血液循环过程的能力;3)社会责任:使学生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理解血液疾病的危害,提高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的成分与作用。

②血液在物质运输中的重要作用,如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运输。

2.教学难点

①血小板的功能及其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②血液循环过程中物质的交换与运输机制,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的关系及其协同工作原理。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互动白板

-生物显微镜

-血液样本模型

2.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生物学科在线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

-生物学科教学视频

-血液循环动画演示

4.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

-实验操作

-案例分析

-互动问答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吗?”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血液循环系统基本组成,如心脏、血管和血液。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各自的功能。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血液样本和模型,解释血液在物质运输中的具体作用,如氧气的携带和废物的排除。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血液的各成分在物质运输中的角色,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模拟血液的运输过程。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互动平台完成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匹配练习,以及血液循环的小测验。

-教师指导:在学生活动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在物质运输中的重要性。

-回答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带走清晰的知识点。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血液循环图,并标注血液成分及其功能,加深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理解。

-强调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要求,确保学生明确作业的重要性。知识点梳理1.血液的组成

-血浆:占血液的55%,主要由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组成,负责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分为不同类型,主要负责免疫防御功能,抵抗病原体。

-血小板:体积最小,主要负责止血和凝血过程。

2.血液的功能

-运输功能: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同时也将代谢废物带走。

-调节功能:通过血液中的激素、电解质等物质,调节体温、血压等生理活动。

-防御功能: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3.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泵,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

-毛细血管:最细的血管,壁薄,允许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4.物质运输过程

-氧气运输:血红蛋白在肺部结合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组织。

-营养物质运输: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

-废物运输: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通过血液运送到排泄器官。

5.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血液从心脏泵出,流向全身各组织,再返回心脏。

-肺循环:血液从心脏流向肺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再返回心脏。

6.血液的特性

-血液的pH值:正常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保持微碱性。

-血液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防止细胞肿胀或收缩。

7.血液疾病

-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

-白血病:白细胞异常增殖,影响正常免疫功能。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8.血液保护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维护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

-预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板书设计1.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①血浆:占55%,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②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③白细胞和血小板:免疫防御和止血凝血

2.血液循环系统

①心脏:动力泵,推动血液循环

②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

③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的场所

3.物质运输过程

①氧气运输:血红蛋白结合氧气,输送到全身

②营养物质运输:消化吸收后,通过血液输送

③废物运输: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送到排泄器官

4.血液循环途径

①体循环:心脏→全身组织→心脏

②肺循环:心脏→肺部→心脏

5.血液的特性与保护

①pH值:7.35-7.45,微碱性

②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③血液保护: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完成了关于《物质运输的载体》这一节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活动,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掌握,但在血液循环的具体过程上,一些学生仍然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可能在讲解血液循环途径时,我没有使用足够直观的教具或动画来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1.设计反思活动

为了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堂课前进行一次简短的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血液组成、功能和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程度。此外,我还会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以便我发现他们可能存在的误区。

2.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在血液循环途径理解上的困难,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使用互动白板和血液循环动画,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血液在体内的流动过程。

-设计一个简单的血液循环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

-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如心脏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以增强学生对血液循环重要性的认识。

-在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