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二单元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二单元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二单元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二单元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评估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2题14分)二十四节气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诗意生活,传达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为培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关注传统文化”主题活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0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让我们一起感受节令的美好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立春过后,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rán)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到了秋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四季风物均听节气甲(派遣/调遣):它引导着草木生长、杨柳堆烟,它演示了新麦登场、流萤点点,它(yùnyù)出柿红谷黄、露重霜寒,。自“立春”始,至“大寒”终,周而复始,物候流转,不曾停歇。

节气乙(彰显/显示)着中国人的民俗风尚与精神气质,节气蕴藏着古老的智慧和磅礴的力量。细细品读节气,你的心胸会开阔,你的生命也会澄澈丰盈。邂逅节气之美,感受传统文化,我们要做二十四节气的保护者和传承者,让其持续焕发蓬勃生机。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①(piānrán)

②(yùnyù)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顺应(yìng) 销声匿迹(nì)B.顺应(yīng) 销声匿迹(mì)C.顺应(yìng) 销声匿迹(mì)D.顺应(yīng) 销声匿迹(nì)(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甲:

乙:

(4)下列标点依次填入□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B.,。 C.、。 D.,!(5)根据文中画线句,续写出空白横线上的句子。(2分)它引导着草木生长、杨柳堆烟,它演示了新麦登场、流萤点点,它(yùnyù)出柿红谷黄、露重霜寒, 。

2.(原创)下面是蔚县剪纸作品《龙行天下福临门》,请仔细观察,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1)请从中选择一种你喜欢的中国元素,说说其表达的寓意。(2分)

(2)有同学依据这幅剪纸作品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龙行天下济沧海。请帮他选择合适的下联。()(2分)A.中华崛起巨龙腾 B.龙睛一点梦翱翔C.福至人间泽万家 D.莺歌燕舞庆升平第二部分(3~20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默写(共6分)3.(2024张家口宣化期中)诗文中的“美”无处不在,值得我们中华儿女细心品味。小冀准备在班会上分享诗文里的“美”,请你帮他补充完整。(6分)游祖国山川湖海之美,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似乎看见女子“①,在城阙兮”(《子衿》)的徘徊惆怅;我们似乎听到劳役者“②,胡为乎泥中”(《式微》)的痛心之声;耳畔似乎响起“③,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之语;眼前似乎展现出鱼“佁然不动,④,⑤”(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动静相宜的模样;脑海中似乎浮现出“⑥,白露为霜”(《诗经·蒹葭》)般芦苇茂盛、露转为霜的美景。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4~6题。(共6分)【甲】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乙】滞雨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4.“争”“滞”二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5.“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赏析其效果。(2分)

6.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秋”,其中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班级开展“大好河山,寄情山水”专题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共13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①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②。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③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其能追予之践履④耶?(节选自《石涧记》)注:①亘:横贯。②阃(kǔn)奥:室内深邃之处。③胡床:也称“交床”“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④践履:踪迹,行迹。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石渠之事既穷:

(2)民又桥焉:

(3)达于两涯:

(4)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10.有人认为,柳宗元在永州写的诗文,轻松中也透着一丝悲凉。请你结合上述其中一篇文言文,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二、现代文阅读(一)(2024河北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共8分)学习了生物学,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玉米”的资料。资料一:【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珍珠米”“棒子”。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根系强大。秆高,粗壮。叶宽大,带状披针形。异花授粉。果穗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外被数张苞叶。籽粒大,扁长形或方圆形。喜温暖,喜光。需肥、水多,较耐旱、耐瘠。中国主要产区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籽粒除供食用或作饲料外,工业用途极广,可制淀粉、葡萄糖、乙醇等。秆、叶可青饲或作青贮原料,苞叶可作编织工艺品的原料。(摘录自《辞海》)资料二:到了玉米开花的季节,雄花开花会稍微早于雌花开花。雄穗在开花的5天到8天时间里,能产生2000万粒以上花粉粒。玉米的花粉很小很轻,有点微风,成熟的花粉撒落,就会给长在同一株植株上或周边其他植株上的雌蕊授粉(传粉)。随后,玉米须变暗并开始变干,籽粒呈白色水泡状,里面有清澈透明的液体,这时籽粒的含水量高达85%。接着玉米须变干,玉米籽粒内的物质呈糨糊状,淀粉和营养物质迅速积累,并且顶部开始凹陷。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籽粒的水分下降到55%。最后,成熟的玉米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黑色层的作用是阻止干物质和养分从植株移动到籽粒。到了收获的季节,剥去玉米的苞叶,我们就能看到金黄的玉米了。

(摘编自《玉米的一生》)资料三:一个基因可以关联农业未来,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优良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生物育种研究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应用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我们团队针对黄淮海、西南山区玉米品种在抗病、品质、产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选育了20多个玉米新品种,创制出大量热带玉米新种质,供国内选育出的品种占西南玉米片区种植面积50%以上。(摘编自2023年7月31日《中国教育报》)11.分层概括“资料一”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的空格内。(3分)12.“资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解释“资料一”中的哪一句话?(2分)

13.下列对资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资料一”介绍了玉米的知识,内容简明扼要,语言精练,条理清晰。B.“资料一”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内容,“资料二”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C.“资料二”和“资料三”都使用了数字,使内容更加真实可信,确切具体。D.“资料三”中的育种研究实现了从“田间”到“实验室”的应用转化。(二)(2024保定月考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共14分)《读城》序言写道:“作家,是人文城市的知己。”郁达夫在福州西湖畔与榕城相遇、相知。围绕这一内容,同学们开展了学习活动。福州的西湖①郁达夫②①天气热得不可耐,而又不至于热死的时候,我们老会有一种半麻木的入梦的失神状态。与此相反,于烈日行天的中午,若突然走进一处阴凉的树林;或如烧似煮地热了一天,向晚微风吹尽热气,使你得在月明星淡的天盖下静躺着细看天河,这时也会起一种如梦似的失神状态,陶然泰然。这两种情怀,前一种有不快的意识潜伏在心头,而后一种当然是涅槃的境地。②在福州,一交首夏,到白露为止,差不多每日都可以使你体味到这两种至味。福州原也并不比别处热,但是一年到头,有四五个月,天天都如此,因而刚从外地来的人,总觉得福州比别处热。福州热的时间虽长一点,白天在太阳底下走路的苦楚虽觉得难熬一点,但福州的夏夜,实在是富有异趣,实在使人留恋。③假使要写福州夏夜记事,那开始就得这么说:太阳平西了,天上的群星放了光,地上的亚当夏娃的子女,成群结队,都走向西去,就因为在福州的城西,也有一个西湖,是夏夜乘凉的唯一的好地方。没到福州之前,我并不知道福州也有一个西湖。到了福州,住上年余,去各处走走,觉得西湖在福州的重要,却也不减似杭州,尤其在夏天。④杭州的西湖,若是一个理想的粉本③,那么可以说颐和园得了她的紧凑,而福州的西湖,独得了她的疏散。一湖湖水,处在城西。水中间有一堆小山,山旁边有几条堤、几条桥与许多楼阁和亭台。远一点,是附廓的乡村;再远一点,是四周连绵不断的山。⑤杭州湖上的山,高低远近,相差不多;虽很悦目,一经久视,终觉变化太少,奇趣毫无。而福州西湖近侧,要说低岗浅阜,有城内的屏山(北)与乌石山(南),城外的大梦山、祭酒山(西),似断若连,似连实断。远处东望鼓山连峰,自莲花山一路东驰,直到海云生处。夕阳西照,明月东升,这一排东头的青峰,真若在掌股之间;山上的树木危岩,以及树林里的禅房僧舍,都看得清清楚楚;【甲】与西湖的距离,并不迫近眉睫,也不远在千里,如硬纸写黄庭④,恰到好处的样子。⑥福州的西湖因为面积小,所以景点没有杭州那么有名。但开化寺前的茶店,是看晚霞与旭日的好地方。西面一堤,过环桥,就可以走上澄澜堂去,绕一个圈是可以直绕到北岸的窑角诸娘的家里,这些地方,仍旧是千余年前的西湖的旧景。立在环桥上面,北望诸山腰里的人家,南瞻乌石山头的大石,俯听桥洞下男男女女的行舟,清风不断,水波也时常散作鳞纹,以地点来讲,这桥上当是西湖最好的立脚地。桥头是许世英立“击楫”碑⑤的地方,此时此景,恰也正配。⑦福州西湖的游船,设备倒也相当地富丽,但因为湖面太小一点,使人鼓不起“击楫”的勇气,又因为湖水不清,码头太少,四岸没有可以上去游玩的别墅与丛林,所以船家与坐船的人,并没有杭州那么多。【乙】可是年年端午,西湖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总是人多如鲫,挤得寸步难移;八月半的晚上,当然也是一样。⑧对于福州的西湖,我初来时觉得她太渺小,现在习熟了,却又觉她楚楚可怜。《西湖志》附录里曾载:湖上有一位少女,被人买去做妾;后因不容于大妇,被发配厮养卒以终。少女多才,赋诗若干以自哀。“为问生身亲父母,卖儿还剩几多钱?”以及“嫁得伧父双脚健,报人夫婿早登科”等名句,就是她所作。我觉得这位可怜的少女就是福州西湖的化身;反过来说,把西湖当作她的象征,也未始不可。(有删改)注:①本文为1936年抗战初期,郁达夫在福州工作时所写。②郁达夫:现代作家、革命烈士。他积极参加反帝抗日组织,从事救国宣传活动。③粉本:雕塑的画稿。④黄庭:指王羲之《黄庭经》帖。⑤“击揖”碑:1915年,北洋政府被迫签订《二十一条》,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愤而立碑。“击楫”典故出自晋祖逖渡江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世以此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14.以下是小冀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所做的评价式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段中,作者先以典雅诗意的语言营造唯美氛围,再以质朴、口语化的语言贴近读者。B.结尾处引用《西湖志》,既以人喻湖,强化福州西湖特征,又以湖喻人,增添人文底蕴。C.作者笔下的福州西湖,如同充满诗情禅意的写意山水画,有着淡淡的色调,疏朗的意境。D.本文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于一体,在写景记游之外,增加了丰富内涵。15.请结合第⑥段内容,将小州的概括式批注补充完整。(3分)第⑥段中,作者以(1)的写法,先写西面一堤,再过环桥,走上澄澜堂,然后绕到北岸的窑角诸娘的家里,人在景中,景随人动。接着采用定点观察的写法,立足(2),转换观察角度,写出了多样化的景物特征,具体表现为:(3)。

16.请你从画横线的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17.小冀质疑:文章题目是《福州的西湖》,但前两段似乎与福州西湖无关,这是多余的吗?请你为他答疑解惑。(3分)

18.小冀不理解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此时此景,恰也正配”。请联系文末注释和历史知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整本书阅读(2024石家庄赵县期中)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共9分)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19.上面文字摘录自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著作《经典常谈》,联系原著,说说《经典常谈》这本书的主要功用。(6分)

20.你喜欢《经典常谈》中的哪一篇?为什么?(3分)附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第三部分(21题5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湖水对青山说:“我给你照了一张相,不知你是否满意?”“满意,很满意——”青山说,“谢谢你!还得谢谢白云,我从不知道,和白云在一起,我是如此地美丽。我很喜欢这张合影。”记忆中,你一定也有喜欢的合影,你的合影是否也如青山白云的合影一般美丽?是否还藏着难忘的故事?请以《合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详解答案】1.(1)①翩然②孕育(2)A解析:“应”的正确读音应为“yìng”;“匿”的正确读音应为“nì”。(3)甲:调遣乙:彰显(4)A解析:第一个空,依据“认识自然”和“顺应自然”可知,两个词语属于并列关系。所以,应用顿号。第二个空,依据“让我们一起感受节令的美好吧”可知,这里表达出作者对二十四节气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赞扬。所以,应用叹号。(5)示例:它铺陈开梅花朵朵、风雪漫天2.(1)示例一:五条鱼儿跃起,寓意五福临门。示例二:鱼上方有龙的形象,寓意鱼跃龙门。(选择一种元素,答出寓意即可)(2)C解析:根据对联的要求:①字数相等;②语义相关;③词性一致;④仄起平收。上联“龙行天下济沧海”和C项“福至人间泽万家”符合对联的要求。3.①挑兮达兮②微君之躬③无为在歧路④俶尔远逝⑤往来翕忽⑥蒹葭苍苍4.示例一:“争”字写出了诗人此次出行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然而回归之心急切,表现出诗人力争按时归乡的急迫心情。示例二:“滞”字写出了夜的漫长、雨的缠绵,体现了诗人因雨夜滞留长安而无奈、凝重的心情。5.诗人赋予秋风以人的情态,埋怨无情的秋风不愿等自己,率先回了洛阳,抒写自己归期延后的无奈、苦闷和怅惘。6.相同,都抒发了秋季羁旅在外,思念家乡,归期未定的无奈、苦闷之情。7.(1)已经(2)架桥(3)边,边际(4)排列8.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9.(1)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水平铺在石头上,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声像有人在弹琴。10.示例:甲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寂寥,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但表面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的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所以说“轻松中也透着一丝悲凉”。参考译文:【乙】(游览、修整)石渠的事情已经结束,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下去到土山的北坡,老百姓又架了一座桥。桥下的水流很大,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分之一。横贯的石头作为水的底部,宽达到水的两岸,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厅堂,有的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水平铺在石头上,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声像有人在弹琴。(我)撩起衣襟,赤着脚涉水而过,折断竹子,扫除陈叶,除去腐朽的树木,清出一块可排列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交织的流水、激撞的水声,都在交椅的下面了;而翠鸟羽毛般的树木、龙鳞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了。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踪迹来此吗?11.习性(中国主要)产区用途12.异花授粉。13.D解析:结合“资料三”中“生物育种研究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应用转化”可知,“从‘田间’到‘实验室’”错误。14.A解析:A项有误,由首段中“天气热得不可耐,而又不至于热死的时候……使你得在月明星淡的天盖下静躺着细看天河,这时也会起一种如梦似的失神状态,陶然泰然”等可知,作者是先以质朴、口语化的语言贴近读者,再以典雅诗意的语言营造唯美氛围。15.(1)移步换景(2)环桥之上(3)山水美景和市井悠闲人家16.示例一:甲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与西湖的距离比作“硬纸写黄庭”,生动形象地写出福州西湖山水一色和谐共处的美景,表达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示例二: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比作鲫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端午时西湖人与人互相拥挤、热闹的场景。17.不多余。前两段写了两种如梦似的失神状态,一种是在炎热中突然走进阴凉处的不快,一种是在夏夜乘凉时的陶然泰然,为下文写福州西湖的夏夜作铺垫,突出福州夏夜的异趣和令人留恋。18.许世英立“击楫”碑,是为了表达对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愤慨,以及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而此时作者身处抗战初期,福州西湖的游船虽设备富丽,但湖面小、湖水不清、码头少、四岸没有别墅与丛林,人也鼓不起“击楫”的勇气。作者希望人们能像祖逖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因此,“此时此景,恰也正配”。19.①读《经典常谈》可以帮助当代中学生了解民族的传统,让中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中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豪感,找到自己在自然和社会之间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②《经典常谈》中蕴含着智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定力。③《经典常谈》讲述了古代伟大人物的精彩故事,令学生深受启发,可以借鉴古人的品行,学习古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激发自身的力量和勇气,从中领悟并进行探索,找到自己的出路。20.示例一:我喜欢《<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因为它介绍了历史。示例二:我喜欢《<战国策>第八》,因为它介绍了战国时期的说客。示例三:我喜欢《<诗经>第四》,因为它介绍了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示例四:我喜欢《<说文解字>第一》,因为它介绍了汉字文化。21.【写作指导】题干要求以《合影》为题目,进行写作。结合材料可知,需要抓取关键词“合影”“美丽”,顺着这两个词,回望有关于合影前后的难忘故事,把故事叙写出来,很适合使用“倒叙”写法,如:“看着桌上那张合影,我陷入了沉思……”合影的主体,可以是人与人,如毕业照、全家福等。也可以是人与物,如与“枯树上长成的嫩苗”“刚出生的小兔子”等,符合“美好”意境的都可以叙写。立意上,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