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西华县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周口市西华县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周口市西华县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周口市西华县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周口市西华县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22周口市西华县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分析】结合选项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故选:A.2.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三角形的中线 C.三角形的高 D.三角形的中位线【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解答.【解答】解:因为在三角形中,它的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位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故选:C.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 B.5,6,11 C.5,6,7 D.5,5,10【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4+3<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5+6=11,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5+6>7,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5+5=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4.点P(3,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3,2) B.(﹣3,2) C.(﹣3,﹣2) D.(3,﹣2)【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P(3,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2).故选:D.5.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 B.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C.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n﹣3)条对角线 D.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相等【分析】由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多边形的有关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A、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n﹣3)条对角线,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各边的距离相等,故D符合题意.故选:D.6.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分析】判断出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又因为∠C=90°,所以DE=CD,所以△ABD的面积=AB•DE=×15×4=30.故选:B.7.如图所示,将矩形纸片先沿虚线AB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CD向下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展开图是()A. B. C. D.【分析】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即可很直观地呈现出来,也可仔细观察图形特点,利用对称性与排除法求解.【解答】解:因为第三个图形是三角形,所以将第三个图形展开,可得,即可排除答案A,因为再展开可知两个短边正对着,所以选择答案D,排除B与C.故选:D.8.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8,DO=3,平移距离为4,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18 B.24 C.26 D.3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E,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BC≌△DEF,所以DE=AB=8,BE=4,S△ABC=S△DEF,所以OE=DE﹣DO=8﹣3=5,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S△OEC=S梯形ABEO=×(5+8)×4=26,故选:C.9.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和△DCE全等时,t的值为()A.1 B.7 C.1或2 D.1或7【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题意得出BP=2t=2和AP=16﹣2t=2即可求得.【解答】解:因为AB=CD,若∠ABP=∠DCE=90°,BP=CE=2,根据SAS证得△ABP≌△DCE,由题意得:BP=2t=2,所以t=1,因为AB=CD,若∠BAP=∠DCE=90°,AP=CE=2,根据SAS证得△BAP≌△DCE,由题意得:AP=16﹣2t=2,解得t=7.所以,当t的值为1或7秒时.△ABP和△DCE全等.故选:D.10.如图,在△ABC中,∠ABC=60°,AB=4,BC=8,点E在BA的延长线上,点D在BC边上,且ED=EC.若AE=6,则BD的长等于()A.2 B. C.1 D.3【分析】过点E作EF⊥BC于F.先在Rt△BEF中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BF=BE=5,于是CF=BC﹣BF=3,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DC=2CF=6,然后根据BD=BC﹣DC即可求解.【解答】解:过点E作EF⊥BC于F.在Rt△BEF中,因为∠BFE=90°,∠B=60°,所以∠BEF=30°,因为AB=4,AE=6,所以BF=BE=(AB+AE)=×(4+6)=5,因为BC=8,所以CF=BC﹣BF=8﹣5=3.因为ED=EC,EF⊥BC于F,所以DC=2CF=6,所以BD=BC﹣DC=8﹣6=2.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我们得到“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直接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得到“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2.取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木板,顶住三条中线的交点,木板会(填“会”或“不会”)保持平衡.【解答】解:因为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重心,所以这块三角形木板的重心是这个平衡点.故答案为:会.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4)、B(5,4),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则P点坐标为(1,0).【解答】解:如图所示:P点即为所求点,P(1,0).故答案为:(1,0).14.如图,在△ABC中,点D在BC边上,∠EDF分别交AC,AB于点E,F,且∠EDF=∠B,∠BFD=30°,∠C=55°,则∠DEC=95°.【分析】根据各角之间的关系,可得出∠CDE=∠BFD,再在△CDE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DEC的度数.【解答】解:因为∠B+∠BFD+∠BDF=180°,∠BDF+∠EDF+∠CDE=180°,∠EDF=∠B,所以∠CDE=∠BFD=30°.在△CDE中,∠CDE=30°,∠C=55°,所以∠DEC=180°﹣∠CDE﹣∠C=180°﹣30°﹣55°=95°.故答案为:95°.15.如图,过边长为3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接PQ交AC边于D,则DE的长为.【分析】过P作PF∥BC交AC于F,得出等边三角形APF,推出AP=PF=QC,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EF=AE,证△PFD≌△QCD,推出FD=CD,推出DE=AC即可.【解答】解:过P作PF∥BC交AC于F,因为PF∥BC,△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FD=∠QCD,∠APF=∠B=60°,∠AFP=∠ACB=60°,∠A=60°,所以△AP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P=PF=AF,因为PE⊥AC,所以AE=EF,因为AP=PF,AP=CQ,所以PF=CQ,在△PFD和△QCD中,所以△PFD≌△QCD(AAS),所以FD=CD,因为AE=EF,所以EF+FD=AE+CD,所以AE+CD=DE=AC,因为AC=3,所以DE=,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5分。16.(8分)如图,淇淇从点A出发,前进10米后向右转20°,再前进10米后又向右转20°,这样一直下去,直到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为止,他所走的路径构成了一个多边形.(1)淇淇一共走了多少米?说明理由.(2)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析】(1)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所经过的路线正好构成一个外角是20度的正多边形,求得边数,即可求解;(2)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因为所经过的路线正好构成一个外角是20度的正多边形,所以360÷20=18,18×10=180(米).答:淇淇一共走了180米.(2)根据题意,得(18﹣2)×180°=2880°,答: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880°.17.(9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1)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A1B1C1;(2)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要求在直线l上标出点P的位置)(3)连接PA、PC,计算四边形PABC的面积.【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过BC中点D作DP⊥BC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3)根据S四边形PABC=S△ABC+S△APC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过BC中点D作DP⊥BC交直线l于点P,此时PB=PC;(3)S四边形PABC=S△ABC+S△APC=×5×2+×5×1=.18.(9分)如图,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得EF=ED,连接CF.(1)求证:CF∥AB;(2)若∠ABC=50°,且AC平分∠BCF,求∠A的度数.【分析】(1)求出所以△AED≌△CEF,根据全等得出∠A=∠AC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求出∠A=∠AC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在△AED和△CEF中,所以△AED≌△CEF(SAS),所以∠A=∠ACF,所以CF∥AB;(2)解:因为CF∥AB,所以∠A=∠ACF,∠ABC+∠BCF=180°,因为∠ABC=50°,所以∠BCF=130°,因为AC平分∠BCF,所以∠ACB=∠ACF=65°,所以∠A=∠ACF=65°.19.(9分)如图在△ABC中,AB=AC=9,∠BAC=120°,AD是△ABC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求DF的长.【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BAD=∠CAD,再求出∠DAE=∠EAB=3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F=∠BAE=30°,从而得到∠DAE=∠F,再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出AD=DF,然后求出∠B=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因为AB=AC,AD是△ABC的中线,所以AD⊥BC,∠BAD=∠CAD=∠BAC=×120°=60°,因为AE是∠BAD的角平分线,所以∠DAE=∠EAB=∠BAD=×60°=30°,因为DF∥AB,所以∠F=∠BAE=30°,所以∠DAE=∠F=30°,所以AD=DF,因为∠B=90°﹣60°=30°,所以AD=AB=×9=4.5,所以DF=4.5.20.(9分)如图,∠DCE=90°,∠DAC=90°,BE⊥AC于点B,且DC=EC,请证明:AB+AD=BE.【分析】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CD=CE,利用AAS得到三角形ECB与三角形CDA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BC=AD,BE=AC,由AB+BC=AC=BE,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解答】证明:因为∠ECB+∠DCA=90°,∠DCA+∠D=90°,所以∠ECB=∠D,在△ECB和△CDA中,,所以△ECB≌△CDA(AAS),所以BC=AD,BE=AC,所以AD+AB=AB+BC=AC=BE.21.(10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求证:AD垂直平分EF.【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答.【解答】证明:设AD、EF的交点为K,因为AD平分∠BAC,DE⊥AB,DF⊥AC,所以DE=DF.因为DE⊥AB,DF⊥AC,所以∠AED=∠AFD=90°,在Rt△ADE和Rt△ADF中,,所以Rt△ADE≌Rt△ADF(HL),所以AE=AF.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AD是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22.(10分)在等腰△ABC中,AB=AC,点D是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连结AD.(1)如图1,若∠C=60°,点D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点E,连结AE,DE,则∠BDE=30°;(2)若∠C=60°,将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连结BE.①在图2中补全图形;②探究CD与B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若=k,且∠ADE=∠C.试探究BE、BD、A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由AB=AC,∠C=60°,可得∠B=60°,点D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点E,可得DE⊥AB,即可得到答案;(2)①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②由已知得AB=AC,AD=AE,∠BAC=∠EAD=60°,从而可得∠EAB=∠DAC,△EAB≌△DAC(SAS),即可得CD=BE;(3)连接AE,根据已知可证△ABC∽△ADE,∠EAB=∠DAC,AE=AD,从而可得△EAB≌△DAC,CD=BE,又==k,即可得到AC=k(BD+BE).【解答】解:(1)因为AB=AC,∠C=60°,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60°,因为点D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点E,所以DE⊥AB,所以∠BDE=180°﹣60°﹣90°=30°;故答案为:30°;(2)①补全图形如下:②CD=BE,证明如下:因为AB=AC,∠C=60°,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AC,∠BAC=60°,因为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所以AD=AE,∠EAD=60°,所以∠BAC=∠EAD=60°,所以∠BAC﹣∠BAD=∠EAD﹣∠BAD,即∠EAB=∠DAC,在△EAB和△DAC中,,所以△EAB≌△DAC(SAS),所以CD=BE;(3)AC=k(BD+BE),证明如下:连接AE,如图:因为AB=AC,所以∠C=∠ABC,因为∠ADE=∠C,所以∠ABC=∠ADE,因为,所以△ABC∽△ADE,所以∠DAE=∠BAC,=,所以∠DAE﹣∠BAD=∠BAC﹣∠BAD,即∠EAB=∠DAC,因为AB=AC,所以AE=AD,在△EAB和△DAC中,,所以△EAB≌△DAC(SAS),所以CD=BE,所以BC=BD+CD=BD+BE,而==k,所以=k,即AC=k(BD+BE).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