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供需趋向偏松整体风险可控_第1页
生猪养殖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供需趋向偏松整体风险可控_第2页
生猪养殖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供需趋向偏松整体风险可控_第3页
生猪养殖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供需趋向偏松整体风险可控_第4页
生猪养殖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供需趋向偏松整体风险可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用风险展望|生猪养殖行业生猪养殖行业信用风险展望生猪养殖行业信用风险展望生猪养殖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供需趋向偏松,整体风险可控目录行业政策 2供需格局 3盈利能力 5债务压力及信用质量 62024年,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修订,行业政策持续发力于优化调控机制、加强质量安全等方面;生猪市场价格有所波动,二季度以来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盈利得以修复;行业整体向提质降本方向发展,扩产节奏较为谨慎,预计2025年生猪供需趋向偏松,供给呈增长趋势,行业企业的经营政策和盈利目标将较为稳健,盈利变动较为温和;未来的债务压力情况仍主要受猪价波动、市场情况、融资环境、成本控制和管理层决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龙头企业仍具有较强的融资优势;预计2025年行业内企业的信用水平将保持平稳,整体信用风险可控。行业政策:2024年,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修订,行业政策持续发力于优化调控机制、加强质量安全等方面。供需格局:2024年一季度生猪价格整体处于低位,进入5月以来,供应压力缓解,猪价持续上涨,此后,市场供应增加,加之预期偏弱,10月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回落;预计2025年生猪供需趋向偏松,供给呈增长趋势,但产能扩张仍较为谨慎,整体风险可控。盈利能力:2024年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状况自二季度以来有所改善,盈利得以修复;行业整体向提质降本方向发展,扩产节奏较为谨慎,预计2025年行业企业的经营政策和盈利目标将较为稳健,盈利变动较为温和。债务压力:行业企业未来的债务压力情况仍主要受猪价波动、市场情况、融资环境、成本控制和管理层决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龙头企业仍具有较强的融资优势,预计2025年行业内企业的信用水平将保持平稳,整体信用风险可控。分析师杜碧商部分析师dubihong@客户服务电话服:4008-84-4008:research@2024年12月17日行业政策2024年,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修订,行业政策持续发力于优化调控机制、加强质量安全等方面。2024年以来,生猪养殖行业各项政策仍围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精神展开。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稳产保供工作不断推进,基础产能调控是防止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促进整体产业平稳发展的核心手段。202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以下简称“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的通知,该方案是后续期间政策保障市场有序运行及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引。相较于此前实行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2021年9月印发),本次修订主要变化是“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绿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修订体现出了对行业发展新变化的适应性,包括供给方面的规模化、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等,同时这些变化带来的政策优化也对生猪养殖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大型猪企。在此指引下,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做出了相应调整,产能调控及其机制优化仍是生猪养殖行业政策的主要发力点。表12024年以来生猪养殖行业主要政策时间政策相关内容2024.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2024.2.5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统筹运用监督抽查、例行监测、风险预警和现场检查等手段,实施全程信息化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024.2.272024年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畜禽屠宰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24.3.1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总体要求:按照“长期调母猪,短期调肥猪”的调控策略,构建完善上下联动、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调控机制。精准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十四五”后期,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3,900万头左右。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等公开资料,大公国际整理202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多个角度为推动行业发展保驾护航。除产能调控外,《意见》提出,“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疫病防控是养殖企业的生命线,也仍是保障生猪等重要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重要方面,过往几个猪周期走向一定程度上均受到疫病因素的干扰。《意见》同时提出,“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饲料在生猪养殖成本中的占比较大,目前主要养殖企业之间的成本竞争逐渐加剧,豆粕、玉米的价格明显作用于养殖成本,猪企可能随原粮市场行情变化调整饲料配方,饲料成本的下降将有助于扩大养殖企业的盈利空间。此外,《意见》提出,“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进一步地,农业农村部针对饲料质量安全、屠宰质量安全提出有关监管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年内收储、放储工作。供需格局2024年一季度生猪价格整体处于低位,进入5月以来,供应压力缓解,猪价持续上涨,此后,市场供应增加,加之预期偏弱,10月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回落;预计2025年生猪供需趋向偏松,供给呈增长趋势,但产能扩张仍较为谨慎,整体风险可控。生猪养殖受其生产特性影响存在一定周期性。但近年来,随着行业的整体发展,周期表现并不完全遵循阶段性规律,而是往往受某些特定因素或市场情绪影响更为突出。行情的反复变化也促使生猪养殖企业增强生产环节柔性,对应提高抗风险能力,这其中头部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2024年一季度生猪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延续2023年低位走势;进入5月以来,随着前期产能去化的实现,供应压力缓解,猪价持续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20.85元/公斤,同比上涨21.2%。此后,市场供应增加,加之预期偏弱,10月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回落,12月第1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6.9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1%。图1外三元生猪全国市场价(单位:元/千克)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供给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10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73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4%,产能正常,处于绿色区域),环比上升0.3%,同比下降3.2%。年内能繁育母猪从2024年5月开始环比回升,除8月环比略有下降外,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对应2025年市场供给增长趋势。2024年年内产能增幅有限,相较于2023年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产能去化较为明显。由于前期行业波动较为剧烈,主要上市猪企虽然2024年三季报盈利修复,但受限于现金流及负债压力,以及考虑前期供给市场的消化空间,预计产能扩张仍较为谨慎,供给偏松但大幅增产的动力不足。出栏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生猪累计出栏量为52,030万头,同比下降3.2%;猪肉产量4,240万吨,同比下降1.4%。出栏量通常易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其变动与市场需求关系较为密切,受市场情绪影响较为明显。存栏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9月底生猪存栏42,694万头,同比下降3.5%。图22023年以来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情况(单位:万头)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除各养殖主体外,进口及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对市场供给形成一定补充,但整体体量不大。2024年1~10月累计进口猪肉88.88万吨,同比下降34.9%,对国内市场供给补充有限。此外,防疫和运输等因素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出栏造成影响,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猪肉消费受到人口、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与宏观经济关系较为密切。2024年1~11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23亿元,同比增长3.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为50,169亿元,同比增长5.7%。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1~10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26,421万头,同比下降2.6%,整体猪肉消费表现不及上年同期,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比较大,牛羊禽肉与猪肉消费形成一定替代关系。但除季节性消费需求特征外,在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及餐饮偏好等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内我国猪肉消费需求仍将维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四季度是猪肉传统消费旺季,主要是进入冬季,叠加腌腊、灌肠等需求。此外,元旦及春节等节日备货需求提升,对猪肉消费产生刺激作用,但市场整体对季节性需求表现的预期信心有所分化,预期易偏弱。综上,预计2025年生猪供需趋向偏松,但整体风险可控。盈利能力2024年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状况自二季度以来有所改善,盈利得以修复;行业整体向提质降本方向发展,扩产节奏较为谨慎,预计2025年行业企业的经营政策和盈利目标将较为稳健,盈利变动较为温和。规模化养殖企业在育种、防疫、成本等各方面均具有优势,近年来生猪散养户在不断退出,养殖规模化比例不断提升,大型养殖企业对行业波动的影响逐步凸显。大公国际共选取10家生猪养殖企业作为样本数据,主要为生猪养殖行业的头部企业。从样本企业2024年1~9月的出栏量情况来看,各家出栏增速不一,部分公司销售量有不同幅度的回落,多数企业对扩产保持谨慎态度,行业在提质降本方面投入更多关注,出栏计划受市场情况和各公司当前的养殖效益影响存在不同安排。表22023年及2024年1~9月样本生猪养殖企业出栏量情况(单位:万头)企业2023年2024年1~9月牧原股份6,3825,014温氏股份2,6262,156新希望1,7681,242正邦科技548248*ST傲农586177ST天邦712450大北农605428唐人神371279天康生物282214金新农3389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大公国际整理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10月份猪粮比价为7.92,环比下降3.6%,同比增长40.4%;散养生猪每头净利润334元,环比下降23.0%,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净利润434元,环比下降25.3%,同比则大幅增长。2024年1月,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净利润为-30元,2月以来开始盈利。整体来看,2024年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状况自二季度以来有所改善,盈利得以修复。饲料成本是影响养殖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粮食价格及疫病防治等仍对养殖企业成本控制提出挑战,规模化养殖程度提升的背景下,养殖成本控制要求企业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扩展成本下降空间。根据公开资料,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表示2024年10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3.3元/kg;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股份”)表示初步规划2025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为6.5元/斤以下。在各家猪企出栏量增长以及相应的成本控制背景下,企业阶段性亏损有望进一步修复。伴随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盈利优势将更为突出。盈利情况看来,生猪养殖行业的收益大幅波动,表现为受猪价波动较大影响,毛利率亦大幅波动。随着行业产能布局的更新,加上行业整体向提质降本方向发展,扩产节奏较为谨慎,猪肉价格进入2025年下半年可能调整上行,但产能超调的可能性偏小,预计2025年行业企业的经营政策和盈利目标将较为稳健,盈利变动较为温和。表3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部分代表性生猪养殖企业关键财务数据指标(单位:亿元、%)企业时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生产性生物资产经营性净现金流牧原股份2021年788.9076.1116.7461.3073.51162.952022年1,248.26149.3017.5054.3673.35230.112023年1,108.61-41.703.1162.1193.1598.932024年1~9月967.75112.1317.2758.38102.54291.78温氏股份2021年649.54-131.44-8.3264.1047.647.662022年837.0858.1515.5456.2558.91110.752023年899.02-63.710.8461.4148.9175.942024年1~9月753.8466.9016.3354.8648.49127.90新希望2021年1,262.62-90.911.6064.9889.125.012022年1,415.08-17.606.6468.0275.7792.382023年1,417.03-6.822.7572.2850.50139.042024年1~9月772.092.925.6770.8537.7982.74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债务压力及信用质量行业企业未来的债务压力情况仍主要受猪价波动、市场情况、融资环境、成本控制和管理层决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龙头企业仍具有较强的融资优势,预计2025年行业内企业的信用水平将保持平稳,整体信用风险可控。负债方面来看,2023年受猪价影响,行业整体经营低迷,对应债务压力有所增加。前期高速产能扩张及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带来的债务压力仍待经营效益逐步显现后化解。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猪价的变动,行业企业经营好转,盈利改善,经营现金回流缓解了债务压力。预计2025年,行业企业负债水平下降的可能性较小,若猪价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且企业成本控制措施有效,则资产负债率存在下降空间。根据Wind,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存续债项主要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