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纲解读备考指南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命题重点:资源问题、灾害问题及聚落分布特征与山区交通建设等都是人类关注的热点内容。考查形式:选择题、综合题出现的频率相当,往往以图文资料为载体,结合时事热点命题。难度系数在0.6~0.7,分值在10分左右。热点探究:“一路一带”沿岸、自然灾害事件等。自然灾害旱涝、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1.识记: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2.理解: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3.应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考点一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核心知识再现]一、认识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类(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2)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特征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某些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数量的有限性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各种矿产资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利用的发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社会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主要生产方式或标志狩猎、采集种植、养殖蒸汽机的使用数量对人类的影响不大较大很大,并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较大含义和标准已变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利用方式简单、单一较少多样化利用率低中等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较大,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很大,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高分素养提升](2016·长春模拟)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1)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2)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长;虽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增长,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低,所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消费比重上升,煤炭与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天然气,但它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第(2)题,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特点。答案(1)D(2)D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如下图所示:[真题考向探究]考向风能的分布及应用(2014·四川文综,6)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完成(1)~(2)题。(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分析,风功率密度等级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南部风功率密度等级最低。根据材料,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也就是这个方向来的风最多,所以,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故选A。第(2)题,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风力发电站目前应选择风能资源丰富,容易开发,距我国陆上经济发达区近的海域进行开发。四地中只有②地最近,且位于大陆架浅海区,所以最合理的是②地,故选B。答案(1)A(2)B考点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核心知识再现]1.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滥垦草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渍化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重视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高分素养提升](2017·河北五校联盟质量检测)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A.由南向北逐渐加重B.从自然条件看,大致与水资源分布状况相吻合C.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D.大致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2)以下地区水贫困状况及主导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贵州—低—喀斯特地貌广布B.河南—低—工业节水措施推广C.新疆—高—夏季高温蒸发量大D.海南岛—高—面积较小且起伏较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大致与水资源分布状况相吻合。第(2)题,贵州水贫困程度高,故A错;河南水贫困程度低与农业节水推广有关,故B错;新疆水贫困程度高与降水少有关,故C错;海南岛水贫困程度高与陆地面积小,地形起伏大,贮水空间小有关。答案(1)B(2)D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分析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海水资源开发背景分析1.(2015·课标Ⅰ,7~9)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右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解析第(1)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第(3)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答案(1)B(2)A(3)A考向二淡水资源不足原因及解决措施2.(经典高考题)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由图2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15℃,年降水量超过2000mm,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第(2)题,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时需说清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南京、盐城一模)页岩油气是指以页岩层系(沉积岩)中所含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页岩油气的开发正成为搅动世界市场的力量。完成1~2题。1.近年来,美国对页岩油气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开发成本不断降低,这主要得益于()A.政治因素 B.市场因素C.技术因素 D.环境因素2.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说明了自然资源()A.数量的有限性 B.分布的规律性C.潜力的无限性 D.资源的联系性解析第1题,页岩油气属于新能源,所谓新能源,就是在现阶段技术不完全成熟,尚未大规模普及的能源。影响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技术。第2题,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开发,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故选C。答案1.C2.C(2016·南京、盐城二模)图1、图2分别是1998~2010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A.秦皇岛 B.保定C.衡水 D.邯郸4.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①生长期内降水量少②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④锋面雨带停留时间较短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3题,生长期平均耗水量与平均降水量差值最大的地区最缺水,C正确。秦皇岛耗水量是420,降水量是125,差值是295。保定耗水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55~365。衡水耗水量是470~48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65~375。邯郸耗水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110,差值是350~365。差值最大的是衡水,C正确。第4题,图示为我国华北地区,冬季降水少,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A正确。华北平原距海并不远,锋面雨带7、8月停留在华北地区,并不是小麦的生长期,③④错。答案3.C4.A(2017·江苏徐州模拟)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该自然资源是()A.太阳能 B.风能C.森林 D.水资源6.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下垫面 D.人类活动解析第5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为水资源。第6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答案5.D6.B(2017·锦州模拟)下表是“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7~8题。国家储量百分比(%)产量百分比(%)消费量百分比(%)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第7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第8题,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应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7.C8.C(2013·安徽文综,27)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题。9.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解析石油、天然气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埋入地下的动植物有机体经过一定的作用形成的,而动植物有机体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伏尔加河的水能来源于太阳辐射使水汽蒸发而形成的势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二者的能量来源是相同的,均属于太阳能。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管道运输实现的。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镇江模拟)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读“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A.陕、黔、鄂 B.滇、渝、闽C.黔、川、浙 D.皖、赣、桂11.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陕西(陕),四川(川),重庆(渝),云南(滇),贵州(黔),浙江(浙),福建(闽),台湾(台)。第11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说明耕地的紧张程度较低,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答案10.BC11.CD(2017·扬州上学期期中)下表为部分国家与世界人均水资源及利用状况对比表,据表完成12~13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045514387288134412.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A.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低C.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D.人均水资源比澳大利亚少是因为我国河流径流小13.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A.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B.缩减工业生产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加强水资源的高效配置解析第12题,中国总人口远远多于法国,所以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于法国,A错。澳大利亚气候干燥,缺少大江大河,D错。第13题,节水型社会要围绕“节流”做文章,而非“开源”,所以A错。缩减工业规模会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B错。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应提高其利用率;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提高其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第一要务。答案12.BC13.CD三、综合题14.(2017·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域,也是我国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地区之一。“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通水后,显著提升了该地区的供水保证率,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材料二图甲为河北省境内主要水库、“南水北调”线路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图。(1)河北省水库多建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山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2)简述“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对保障京津冀地区水安全的不同作用。(3)简要分析曹妃甸海水淡化厂的区位优势。(4)为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在“节流”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水库”图例和地图中水库的分布,不难得出答案。然后结合地形与北京缺水分析原因,避免漏答要点。第(2)题,对保障京津冀地区水安全的“作用”既要答表象,又要答影响。第(3)题,结合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图作答,合理即可。第(4)题,围绕“节流”,从节水意识、工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回答。答案(1)北西地势起伏大,适合水库修建;地势高,便于自流输水;距离京津等严重缺水地区近,便于就近供水(2)修建水库: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提高了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南水北调:增加了区域水资源总量,缓解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的矛盾。(3)充分利用钢铁厂余热,能源价格低;钢铁厂需水量大,市场需求量大;靠近海洋,海水资源丰富;依托钢铁厂,经济、技术优势明显。(4)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15.(2017·泰兴一中上学期期中)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上海风电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4)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中国风电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及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甲地区位于四川盆地,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主要原因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高寒的环境,开发难度大,且区域的地热、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丰富。第(3)题,读图,上海风电场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因为沿海有夏季风、海陆风等影响,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占地面积大,近海地价低廉。第(4)题,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答案(1)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及东部沿海地区(2)地形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开发难度大;替代能源丰富(3)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沿海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地价低廉。(4)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环境质量。16.(2017·南京质检)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1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为什么?(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根据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根据利用能源的技术分类,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区,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我国的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要联系该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风能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等。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从多方位分析,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等。答案(1)可再生太阳能、风能开发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2)拉萨。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3)地处沿海地带,风力较大;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风速不稳,不利于提供稳定的电力;海洋灾害(如台风等)影响发电;季风风向的变化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等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1.识记:认识自然灾害类型及危害。2.理解:灾害的成因。3.应用:根据背景材料能分析灾害的成因及防御。考点一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核心知识再现]一、自然灾害概况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2.分类eq\b\lc\{(\a\vs4\al\co1(气象灾害:如台风(飓风)、干旱、寒潮、冰雹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洪水、海啸、咸潮、赤潮等))二、洪水和洪灾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直接损失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间接损失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3.洪灾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象因素: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湖因素eq\b\lc\{(\a\vs4\al\co1(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③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④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2)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②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③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三、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灾害成因我国的时空分布危害防治途径干旱长时期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东部地区多发,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改变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等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西南依次变弱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及早防护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每年的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等省区受影响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四、地质灾害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和地下水丰富地区容易发生滑坡。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2)有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以引起泥石流的暴发。[高分素养提升](2015·全国文综Ⅱ,43)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下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答案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自然灾害多发区成因的分析思路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框图表示如下:[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水旱灾害的分布及成因1.(2016·新课标全国Ⅲ,43,10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10分)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河南省位于我国的南北方过渡地带,所以该省的气候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尤其是降水方面,从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的特征作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即可。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考向二泥石流的危害及成因2.(2016·新课标全国Ⅰ,43,10分)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10分)解析古乡沟上游地区沟谷堆积物数量大,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该地冰川量大,夏季消融,同时夏季降水量大,为泥石流的发生提高了动力条件。中游地区狭窄的河谷,坡度大,更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3.(2014·新课标Ⅱ,43)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每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且6月份最多。暴雨是诱发泥石流的重要原因,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所以6月份最多,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地质灾害较少,而8月份东南沿海开始出现台风,所以8月较7月多。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考点二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核心知识再现]1.工程措施(1)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2)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3)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4)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2.非工程措施[高分素养提升](2013·新课标Ⅰ,4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解析洪灾的成因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系特征、居民点位置等方面分析。针对该区域出现洪涝的原因,措施应从居民点转移和修建水库、大坝两个角度分析。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地震做好地震监测,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研究;提高建筑质量,加固房屋等;建立地震应急救灾体系;加强宣传和演练,提高民众的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滑坡、泥石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监测和预报;建设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建设护坡工程;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聚居人口迁出高风险区干旱做好旱情的监测和预报;因地制宜地营造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善耕作制度;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寒潮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海上船只提前返港;事先做好农作物、畜群的防寒工作台风利用气象卫星、雷达等对台风进行监测,加强对台风的预报;制定救灾应急预案;海上渔船尽快回港避风;山区河边、山边住户特别要注意预防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等关联性灾害;对房屋和易吹倒的树木、雨棚等进行加固,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洪涝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涝进行监测,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加强洪泛地区土地管理;建立洪灾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灾害对策;实行防洪保险风暴潮加强对风暴潮的预警和预报工作;完善防灾体系;加强对风暴潮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提高民众的防潮意识;加强防潮工程建设,加固海岸堤防;保护红树林、提高防潮能力[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洪涝灾害的防治1.(2016·新课标全国Ⅱ,43,10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右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10分)解析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四周高,缺少入海河道,因此通过河道整治、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的建设等扩大河道的泄洪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预报、管理、保险、宣传教育等。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2014·福建文综,40B,15分)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第(1)题,当鄱阳湖的水位低于与之相连的长江水位时,长江水倒灌进入鄱阳湖,鄱阳湖的水难以流入长江,因此滨湖地区会积水成涝,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时间为6~9月。其原因包括滨湖地区地势低洼,此季节降水多,河水水位高于湖水水位等。第(2)题,防治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有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退田还湖、调整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灾害的预报等)。答案(1)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考向二风暴潮的成因及防御3.(2015·福建文综,40B,15分)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时间主要是7、8、9、10月,属于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此外风暴潮的形成还与河流流量的大小、天文大潮的叠加有关。第(2)题,风暴潮的防御措施可以从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答案(1)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即可)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江苏版第四次全国大联考)下图为海河流域局部图。要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采取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②加固沿海大堤③人工降水④修建入海新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修建水库,调节海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加固沿海大堤,主要解决海水入侵问题;人工降水主要是针对降水季节变化不均而采取的措施;修建入海新河,有利于汛期海河水的下泄,有利于改善洪涝灾害,故选B。答案B(2014·江苏学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下图为“地震发生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2.图中地质构造为()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凹陷3.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A.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B.通过电梯及时转移C.跳楼逃生D.有序撤到空旷地带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地震导致岩层断裂,形成地质构造为断层,C对。第3题,地震发生时,应有序撤到空旷地带,D对。答案2.C3.D(2016·江苏泰州二模)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的含义是()A.滑坡、降雨量、崩塌 B.崩塌、滑坡、降雨量C.降雨量、滑坡、崩塌 D.降雨量、崩塌、滑坡5.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解析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地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甚至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降水充沛,由图中曲线及降雨量坐标数值可知a曲线应为降雨量。由材料可知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而梧州市多为丘陵地形,海拔较低且地形坡度不会很大,可知滑坡的频次应高于崩塌,则b、c曲线分别应为滑坡和崩塌,故选C。第5题,由图可知,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时间上(季节性)和空间上(不同海拔不同坡度多发的地质灾害种类不一样)都呈现不均衡性;由图可知,地质灾害集中于降雨量大的季节,可推知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但并非所有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故选B。答案4.C5.B读下图,回答6~7题。6.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解析第6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第7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非工程措施。答案6.A7.B2010年10月~2011年2月我国华北大部及江淮北部等地区遭遇旱情。下图为“2011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9.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解析第8题,根据图例可以找出图中干旱最严重的省区。第9题,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是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答案8.D9.A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2017·苏锡常镇四市一调)下图C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道弯曲,支流多B.洪涝集中春季和夏季C.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D.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解析C是长江中游河段,荆江河段多弯曲河道,支流较多,遇多雨季时易发生洪水,A正确;长江中游的洪涝集中夏秋季,B错误;长江上游的绿化工程,主要是防止上游的水土流失,减少中游河湖的淤积,减少洪灾发生,C错误;清淤河道,加固堤坝,能加快泄洪速度,减轻洪涝,D正确。所以答案选AD。答案AD11.(2016·徐连宿三模)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C.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加剧缺水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解析污染浪费是人为原因,A错。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是因为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B对。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加剧缺水,C对。该地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错。答案BC(2017·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2015年第22号台风“彩虹”10月4日在广东省湛江市沿海登陆。下图为中央气象台3日20时发布的未来24小时大风预报图。读图,回答12~13题。12.预报图显示()A.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动B.黄岩岛多为偏南风C.海口市风力逐渐增强D.西沙群岛最大风力7~8级13.台风“彩虹”带来的主要影响有()A.诱发地质灾害 B.加剧环境污染C.加重淡水短缺 D.影响渔业生产解析第12题,预报图不能显示台风移动方向,排除A。台风已经登陆湛江,海口未来风力会减弱,排除C。此时台风中心位于湛江沿海地区,根据气压判断风向,可知此时黄岩岛为偏南风。根据图例可读出,西沙群岛最大风力7~8级。第13题,台风能带来大量降水,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台风风力大,渔船不能出海,影响渔业生产。答案12.BD13.AD三、综合题14.(2016·南京六校联考)读下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回答问题。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解析江苏省是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需要众多引排工程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答案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15.(2017·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尼泊尔自然环境南北差异显著,水能资源丰富。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地震造成当地建筑物损毁严重,并引发珠峰雪崩。材料二下图为尼泊尔地理位置与震中示意图和尼泊尔地形略图。(1)本次地震造成建筑物损毁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Q地________等气象灾害多发,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基条件、建筑物质量、次生灾害等因素有关。第(2)题,Q地处(印度洋)夏季风的迎风坡(喜马拉雅山脉),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易发生旱害。答案(1)震级大;房屋建筑质量差;山区地势起伏大,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雪崩等次生灾害多(2)旱涝夏季风不稳定16.夏季风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夏季风的前沿就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位置。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图中材料,指出1986年江淮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2)针对该种自然灾害应采取什么工程性的措施加以防御?解析第(1)题,江淮地区即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范围,大致纬度在30°N至35°N之间;图中显示从6月16日至8月1日期间,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基本在江淮地区,说明雨带位于此位置,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是工程性措施,按此范围回答即可。答案(1)洪涝灾害。锋面雨带从6月16日到8月1日始终徘徊在江淮地区,且8月上旬之后,雨带又迅速退回到江淮地区,雨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2)修筑堤防,疏浚河道;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在重点保护地区附近修建分洪工程(或滞洪、蓄洪工程)。第三节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1.识记:聚落的概念;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2.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山地对交通的影响。3.应用: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河流地貎、山地对聚落与交通的影响。考点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核心知识再现]1.聚落(1)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2)类型: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表现:地形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2)地形对我国村落的影响区域北方平原地区南方丘陵山区规模较大较小形态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多较少[高分素养提升]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包括农村和城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合作交流,完成问题。(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下游,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2)图中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答案(1)上游是山区,地势较低处气温较高、地形更平坦、取水更方便;下游地势低洼,地势较高处可避免洪涝灾害。(2)B地;因为B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且水源充足;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聚落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2.图示法突破河流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1.(2014·江苏地理,1~2)《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解析第(1)题,“土地平旷”说明土地平坦开阔,而山间峡谷则两侧陡峭,中间窄狭,故A项错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是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由此看出是缘溪而上,而山前平原是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故B项错误。结合“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土地平旷”可推断出该地应为周高中低的山间盆地。故C项正确。平缓高原虽也具有平坦开阔,但与“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相符,故D项错误。第(2)题,题目材料中有桃林,又有桑竹,既出现了温带水果,也出现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常见的桑竹,体现出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分异规律,而这种变化是主人公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故选A。《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东晋,东晋时期江南农业虽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也较多,但当时灌溉系统和农业科技依然非常落后,但文中也未提到与农业技术相关的内容,故B、C项错误。由“缘溪行”可知该地水量不大且落差较小,由此可知该地水力资源不丰富,故D项错误。答案(1)C(2)A2.(2013·广东文综,41,4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局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解析由城市的形态成条带状结合西宁位于湟水谷地中,说明城市沿河谷延伸,沿河流延伸,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答案地形河流考向二聚落的分布特点3.(2013·北京文综,41)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读下图,回答问题。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解析两幅图都是卫星航拍的遥感图像,注意从图中提取地形起伏、交通线与河网分布等显性信息,还要根据地理位置提取区域的气候、土壤等隐性信息。另外还要注意图中聚落的大小和密度。根据题干要求,任选其一作答,要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区域。另外要审清试题设问要求,要回答两个问题: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甲地地处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岭,中部为渭河平原;乙地地处长江三角洲。聚落分布特点要从宏观(什么地方多,什么地方少)、微观(具体分布)两方面回答。农业区位条件要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综合分析。答案甲区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考点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核心知识再现]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交通线路选线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提示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1)地形对线网密度、线路走向的影响影响平原、缓丘山地线网密度大小线路走向弯曲程度低,总长度小弯曲程度高,总长度大(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地形交通线路原因连线原则布局形态平原地区稠密网状地形对交通建设限制较少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丘陵山区稀疏呈“之”字形地形起伏大,交通建设限制因素较多[高分素养提升]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线示意图”,回答(1)~(2)题。(1)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恶劣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D.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2)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河流 B.气候 C.资源 D.地形解析第(1)题,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社会经济条件不是主要原因。第(2)题,图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的差异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答案(1)D(2)D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成昆铁路沿地形大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2.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时的常见误区误区一:认为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条件主要是自然条件。其实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很多,应主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具体见下图所示:误区二: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认识错误。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但随着现代科技进步,交通运输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成为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误区三:对三大区位因素的地位理解不深刻。“为什么修”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它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哪里修”要考虑自然因素,在线路选择时,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等;“能不能修”要考虑技术因素,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真题考向探究]考向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2014·课标卷Ⅰ,4、6)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1)~(2)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聚落C.耕地 D.地形(2)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解析第(1)题,图中铁路线附近无河流的分布,A项错误,铁路线未经过城镇耕地也很少分布,B、C项错误。读图可知,铁路线大致与1000米等高线平行,所经地区地势平坦,D项符合题意。第(2)题,该地区地处盆地,地形平坦,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沙漠广布,水成为制约因素,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B项正确。答案(1)D(2)B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下图为某国略图。影响该国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城市解析根据图中短促的水系可知,该地有高大的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铁路走向与山脉延伸方向大体一致。答案B2.(经典高考题)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蜀道不再难”得益于()A.环境变迁 B.人口增多C.科技进步 D.民族团结解析科技进步可以克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限制。答案C(2013·海南地理,11~12)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3~4题。3.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4.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解析第3题,紧临河岸容易受到洪水灾害,A错。接近坡地中部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B错。靠近坡地上部生产、生活取水不便,C错。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又要取水方便的地方,D对。第4题,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的主要条件是有更多的土地,所以川地面积是主导因素,C对。河流水量不能解决粮食问题,土壤肥力靠自然条件,A、B错。林木多少也不能解决粮食问题,D错。答案3.D4.C(2015·江苏学考)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下图为“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景观图”。读图回答5~6题。5.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6.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A.缓解噪声污染 B.提高通行效率C.减少洪涝灾害 D.增加科技含量解析第5题,影响山区道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6题,建设大桥,发展交通是为了便于居民出行,提高通行效率。答案5.A6.B7.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②处距离河流较近,地势平坦且不受洪水影响,是聚落的最佳分布地。答案B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8~9题。8.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9.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9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答案8.A9.C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2017·江苏盐城月考)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该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解析聚落三面临河,选择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主要是考虑该地高于洪水位,河流进入汛期,可以起到防御洪水的目的,B、C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本题选AD。答案AD11.某铁路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下图所示区域,现有①②③三种线路方案,结合图示信息,判断关于这三种线路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线工程量较③线大B.③线地质条件较①线好C.①线对文物保护不利,不宜选择该线D.③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施工方便,为最合理线路解析①线工程量小,但经过大片古建筑群,不利于文物保护;②线经过小丘陵,工程量较大,但符合长远发展要求;③线从地质构造看,大面积带状泉水露出地表,说明地下有断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不适合修建铁路,故③线最不可取。答案AC1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A.河流 B.气候C.植被 D.地形解析图中聚落多沿河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为河流沉积地貌,地形平坦,河流又可以为聚落提供淡水和运输功能。答案AD13.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1000)”,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A.穿越河流 B.临近港湾C.穿越城区 D.坡度太大解析图中铁路穿越城区,对城区环境造成污染,与等高线垂直,工程量大。答案CD三、综合题14.(2017·徐州丰县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假,针对河流对聚落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绘制了简图(如下图)。(1)A、B、D聚落的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聚落位于高原山地上,多分布在河流的哪个位置?简述其原因。(3)假如B聚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试述其发育的条件。答案(1)A聚落属于条带状聚落,B聚落属团状聚落,D聚落属环状聚落C聚落比较分散、孤立(2)河谷地带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温高,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3)位于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陆上运输。15.(2017·江西临川一中月考)读某国家部分领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与40°S南侧相比,描述北侧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与40°S南侧相比,北侧聚落多;等级高。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降水、河流、土壤、地形、资源分布状况、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历史等。答案特点:北侧聚落多(密度大);等级高(规模大)。原因:北侧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开阔;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等。16.(2017·镇江实验高中上学期期中)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避开________。(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3)—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____。解析在山区修建交通线应当尽量避开陡坡,以减小工程量;优先考虑地势起伏较小的河谷地带。公路和铁路相比,公路的工程量较小,同时还可以联系较多的聚落。答案(1)呈“之”字形分布陡坡(2)等高线坡度小,工程量小(3)公路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纲解读备考指南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人口增长模式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命题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是常考点.重点关注各种人口统计图分析和最新的人口政策调整及其影响.考查形式: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分值一般在8~12分,难度系数0.7左右。热点探究:二孩政策、延迟退休、人口红利。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数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核心知识再现]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温馨提示】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表现出持续性、增长性、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的特征。(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较高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及其特点:为什么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带来什么影响?提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改善,寿命延长,死亡率首先开始下降,故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死亡率的下降打破了人口“高位静止”的均衡状态,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主题1人口增长[高分素养提升]1.(2016·天津文综,5)读下图,回答下题。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年至2000年降低较快。答案D2.(2017·青岛市联考)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③人口政策的实施④资源十分匮乏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时期出生率由大到小的演变顺序即可得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规律联系。答案(1)D(2)B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2)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①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eq\b\lc\{(\a\vs4\al\co1(>0:人口数量增多,=0:人口数量不变,<0:人口数量减少))③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人口迁移率⇒eq\b\lc\{(\a\vs4\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事件的案例
- 2025年张家界a2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怒江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年新版
- 2025年安康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上饶c1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2025年巢湖货运上岗证考试
- 2024年二手车交易风险提示书3篇
- 2024年太阳能电池片产业海外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 新工厂规划书
- 《CTA知识交流》课件
- 嵌入式工程师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报告
- 2024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
- 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供应链风险管理报告
- 诉讼案件的总结汇报
- 《科技节主题班会》课件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手术配合课件
- 污泥处理工施工详细注意事项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