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000-2017 林木种质资源采集技术规程  _第1页
DB37T 3000-2017 林木种质资源采集技术规程  _第2页
DB37T 3000-2017 林木种质资源采集技术规程  _第3页
DB37T 3000-2017 林木种质资源采集技术规程  _第4页
DB37T 3000-2017 林木种质资源采集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DB37DB37/T3000—2017林木种质资源采集技术规程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7/T3000—2017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解孝满、丁平、王磊、鲁仪增、刘丹、董昕、吴府胜、仝伯强、刘涛。1DB37/T3000—2017本标准规定了林木种质资源的采集原则、采集准备、种质材料采集及采集后处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的采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16619林木采种技术3术语和定义3.1林木种质foresttreegermplasm林木在繁衍过程中,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3.2林木种、种以下分类单位及各个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当前或未来可能用于树种改良或营林生产的林木个体或群体的总称。3.3用来繁育林木个体或群体的植物材料。3.4林木种质资源的计量单位。指同一批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具体指种源、家系、单株(无性系)等。4采集原则2DB37/T3000—20175采集准备主要包括植株、营养繁殖材料(根、茎、枝、叶、芽等)、种实、花粉等。6.2采集时间3DB37/T3000—20176.3.3.1采集根时,应从生长健壮的幼龄植株或壮龄母株采集,粗度一般在0.4cm~2.0cm。采集时应离开树干适当距离挖半圆形的沟掘取侧根。6.3.3.2采集茎时,应采集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幼龄植株的茎干。6.3.3.3采集枝条时,应采集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发育充实、芽体饱满,1~2年生的枝条或新梢;需要采集嫩枝材料的,应采集当年发育良好、尚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新梢。6.3.3.4采集叶片时,应从生长健壮的母株采集。大树采摘向阳外缘叶片,摘树冠三分之一处的叶片。6.3.3.5采取芽时,应从优良母株生长良好的1年生营养枝上采集,要求枝条健壮、芽体饱满。6.3.3.6采取的营养繁殖材料应立即采取临时保湿措施,防止失水。6.3.4花粉采集采用采摘花枝直接收集或室内水培收集花粉。选择处在树冠顶端或外围的花枝,花枝上的花朵为花蕾或含苞待放状态。从花朵中摘下花药,在室内自然风干1d~2d或置于白炽灯下烘干,待花药开裂后花粉散出进行收集。也可将新鲜花粉直接从花药中取出。6.4采集标签采集的每份种质材料,应附带采集标签,采集标签的内容及形式按附录A执行。采集标签由采集人在采集现场填写,每份种质附带两张采集标签,分别附在包装容器内外。6.5信息采集每份种质材料都对应一份林木种质资源采集记录表,对采集种质材料的母株及采集地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拍摄母株、种质材料及相关生境图像。林木种质资源采集记录表的内容及形式按附录B执行。林木种质资源采集记录表的编号应同采集标签一致。7标本采集7.1采集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种质材料的同时,应采集标本,并现场填写标本采集记录,标本采集记录的内容及形式见附录C。7.2标本采集按照常规的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方法进行。采集的标本应附带挂号标签,挂号标签的内容及形式见附录D。7.3标本应该包含一段长25cm~30cm带叶、花或果的枝。同一地点在同一时间内采的同一种标本,一般要采集2~3份,编同一号;不同地点、时间采集的同种植物,应分别编不同的号。应对每份标本进行编号,号码写在挂号标签和标本采集记录上,二者必须一致。每份标本都应拴上挂号标签。现场采集的标本应放进采集箱(或塑料袋内)。7.4标本采集后应及时整理、压制、整形、换纸、消毒、装帧,并根据需要进行鉴定。鉴定签的内容及形式见附录E。8林木种质材料后处理8.1种实处理8.1.1种实调制4DB37/T3000—20178.1.2种实保存调制出的种实质量应达到GB7908的要求后保存。根据不同种实的特性和保存时间长短采取常温保存或低温设施保存。8.2植株处理春季采集植株时间应与栽植时间相衔接,及时栽植,如不能及时栽植,应进行假植保存。8.3营养繁殖材料处理8.3.1采集的营养繁殖材料能立即用于繁殖的,可用保湿材料包裹置于低温阴凉处,也可采取砂藏或土埋临时保存,注意保持好湿度控制防止水分过干或过湿。新梢宜现采剪现使用。8.3.2采集的营养繁殖材料不立即用于繁殖的,应分类包装置于0~5℃低温环境中保存,也可采取砂藏或土埋短时保存。适用于蜡封的种质材料要及时蜡封后包装保存。8.3.3用于组织培养的种质材料,应及时清洁消毒处理,进行保鲜及冷冻保存。8.4花粉处理8.4.1经过自然风干或烘干收集的花粉直接装入玻璃管备用。收集的新鲜花粉置于28℃的人工气候箱干燥4h~8h。8.4.2经过处理的花粉应根据需要进行低温保存或超低温保存。9技术档案9.1档案内容包括各种表格、数据、图片等信息材料以及采集的标本。9.2建档要求记录准确、资料完整、原件保存、分类编码、归卷建卡、建立制度、方便查阅,并达到永久保存的5采集地点采集日期6DB37/T3000—2017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单位:采集人:编号: 属种照片编号:植物种类:常绿针叶乔木O落叶针叶乔木O常绿阔叶乔木O落叶阔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散生竹类○丛生竹类○藤类○其它○引进品种(树种)O来源种质归类:国家濒危树种(I级○Ⅱ级○)主要造林树种○有开发利用潜力树种〇我国特有树种O其他树种○(此项可多选)采集地点:县(市)区(镇)乡村林场小地名(或基地、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园等)采集地种群面积(公顷):种群数量(株):1-10O11-50O51-100O101-1000○>1000O人为活动:频繁O不频繁O土壤类型:目的树种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O散生○零星分布O生长周期:结实年龄花期种子(果实)成熟期采种期 病虫害情况:有O(严重O轻度O主要种类)无○7DB37/T3000—2017(资料性附录)生境:山顶山坡山沟村野滩地盐碱地涝洼地浅水冠幅:EW米S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