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思想史练习题(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国经济思想史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重农作为重要国策形成于(B)A.夏B.西周C.商D.春秋2、富民思想最先为哪一学派正式倡导(C)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3、西周财政支出的最高原则为(B)A.专税专用 B.节用原则C.负担平均 D.确定原则4、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的改革(D)A.管仲“相地而征税” B.晋国的“作州兵”C.鲁国“初税亩” D.秦国商鞅变法5、(B)在回答齐桓公关于治国的问题时,响亮地提出了“四民分业定居”论。A、商鞅 B、管仲 C、晏婴 D、李悝6、春秋时期士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管仲所谓的“士”主要指(A)A、武士 B、说客 C、士大夫 D、手工业者7、“正德福利”的思想是(C)提出的。A、管仲 B、单旗 C、晏婴 D、孙书敖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是(C)。A、商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官营企业9、(C)是春秋战国后期逐渐形成的一大学派。TOC\o"1-5"\h\z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10、(C)是孔子经济思想的灵魂。A、财富观 B、货币观 C、义利观 D、经管观11、孟轲的特殊经济思想是(D)。A、财政观 B、价格观 C、社会分工论 D、恒产论12、“兼爱、交利论”属于哪个学派的经济思想(B)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13、(A)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倡导农商并重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4、(C)主张富国强兵,主张国富民贫,独重农业。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5、(B)的思想体系中出现了“放任主义”和“干涉主义”的某种融合。A、《老子》 B、《管子》 C、《庄子》 D、《孟子》16、(D)时期国家在政策思想上出现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演变。A、秦代 B、春秋 C、东汉 D、西汉17、(B)提出六管政策A、桑弘羊B、王莽 C、刘秀 D、司马迁18、汉初为了恢复国民经济,(A)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强化。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商业致富论D、重义轻利19、(C)是中国古代重商理论的倡议者,否定了农业是财富唯一来源的观点。A、范蠡B、白圭C、桑弘羊D、司马迁20、(A)从根本上否定了重农抑商的必要性,赞成农本商末的划分。A、司马迁B、桑弘羊C、晁错D、陆贾21、(A)论证了礼治对于封建社会长治久安的作用这种思想对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产生深远影响。A、贾谊B、孔子C、孟子D、司马迁22、汉宣帝时,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的记录,写成了(A)一书。A、《盐铁论》 B、《经济论》C、《新语》D《汉书》23、(C)提出了“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观点。A、崔塞B、范蠡C、司马迁D、贾思勰24、董仲舒认为解决土地兼并的措施是(B)。A、均田B、限田C、王田D、占田25、(C)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A、《经济论》 B、《四民月令》C、《齐民要术》D、《货殖列传》26、我国首次发行不兑换纸币的朝代是(B)A宋B元C明D清27、下列哪位皇帝继位后确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的原则,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C)A唐太宗李世民B宋太祖赵匡胤C元世祖忽必烈D明太祖朱元璋28、以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标准的赋税方法是(B)A租庸调制B两税法C摊丁入亩 D一条鞭法29、传统的财利观是(A)A讳言财利B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C公赋独立D罢私藏30、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最准确的概括是(A)A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8为了缓和阶级矛盾C为了抵御外敌口为了维护宋朝的统治31、刘晏理财强调“养民”,实际上是为了(C)A调动人的积极性B增加人口C培养税源 D解决民生问题32、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标是(B)A解决财政危机B理财C整顿军队 D富国强兵33、将为富人、富商辩护的思想上升到另一层面,强调“保富”的南宋思想家是(C)A刘晏B李觏C叶适D马瑞临34、刘晏重视商业的突出表现是(A)A刘晏将他的重要财政措施如漕运、常平、盐制等都表现为商业经营B重视商情动态C扩大财政来源D运用商品经济原则来处理国家财政35、均田制的瓦解是在(D)A西汉B东汉C魏晋南北朝D唐代36、两税法的制定者是:(A)A、杨炎 B、陆贽 C、管子 D、叶适37、陆贽提出了(人)的财政治税原则人、量入为出 B、量出为入 C、平均税收D、薄税敛38、杨炎提出了化)的财政学理论人、量入为出B、量出为入C、均税负D、薄税敛39、称提是产生于(B)的经济术语,可以指物价管理,也可以指钱币管理。A、唐B、宋C、明D、清40、( B)最早将中国社会的庶民阶层划分为四个职业等级,即士农工商。A鲍叔牙B管仲C屈原D姜子牙二.判断题1、西周工商业的发展高于商代,这与西周时期大规模的城邑建设有关。(T)2、随着都城建设,统治者对百工十分重视,客观上促进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商业的发展。(T)3、舜时有了耕、作、陶、渔、贩的社会分工。(T)4、西周统治者不重视劳动,未意识到劳动创造财富。(F)5、西周形成抑制工商业的思想。(F)6、“荒政”的举措是西周时期实行的。(T)7、西周纳贡收入为诸侯对王室的纳贡。(F)8、正常情况下,贡赋的种类、时间、数量固定,不随意变更。(T)9、战国时秦推行法家思想体系的治国理家在政治上表现为专制,经济上表现为国家干预主义。(T)10、从汉初到汉武帝初期没有一直奉行“与民休息”政策。(F)11、首先实行“清静无为”方针的是老子。(F)12、在“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汉初实行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措施。(T)13、对于私铸钱币的行为,王莽的政策宽松。(F)14、孔子的儒学思想和他的哲学一样,既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也有唯心主义的倾向。(T)15、孔子把财富和伦理观念严格结合起来。(T)16、孔子赞成儒者和士人直接参加生产。(F)17、孟子有大量的关于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言论。(T)18、韩非继商鞅而力主耕战政策。(T)19、“子母相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货币理论,也是世界最早的货币理论。(T)20、单旗是把重币、大币称为子,把轻币、小币称为母。(F)21、贾谊继承和发展了战国以来的重农理论,提出驱民归农的主张。(T)22、汉高祖刘邦实行了非常坚决的“抑商”政策,重点在于约束和限制商人囤TOC\o"1-5"\h\z积居奇的行为。 (T)23、桑弘羊否定农业是财富唯一来源的观点,提出商业致富论。 (T)24、先秦儒学也主张以礼义治国,主张“以义制利”。 (T)25、“义利”是盐铁会议上辩论的主要内容。 (T)26、晁错以“天人感应”的哲学理论为基础,赋予了“义”以新的内容。(F)TOC\o"1-5"\h\z27、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T)28、王田制的根本缺点在于,原来的地主仍可能在新的纲领下保持相当大量的土地,剩余下来可供分配给无地农民的土地必然不多。(T)29、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由政府颁行的土地制度。(F)30、占田制没有表示要把土地收归国有,只是对民户和官吏的土地使用权行使的范围进行数量上的限制。 (T)31、均田制规定,分得土地即须负担租税,还田即可免去租税。(T)3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古代家庭经济学。 (T)33、贾思勰主张在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方面要实行集约经营。(T)34、唐代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富强的帝国,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方面的各种改革。(T)35、自始自终以发钞作为补助财政的手段,是元朝财政的一个显着特点。(T)36、从11世纪起,一些进步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开始对传统的“讳言财利”的态度提出异议。(T)37、李觏对“讳言财利”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对当时社会上的保守派和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封建正统经济思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T)38、叶适从就“事功”来定“义理”的观点出发,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讳言财利”思想。(T)39、唐代思想家提出公赋独立、罢私藏的主张,表明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顶峰。(F)40、叶适为理财正名,反映了他既重视理财又反对聚敛的态度,其中也包含了正确理财的原则。(T)41、卢世荣特别重视运用商业经营的原则,最突出的是他在垄断海外贸易方面的建议及思想认识。(T)42、正是因为刘晏重视运用商业原则来理财,因此他的财政措施对老百姓“干扰较小”。(T)43、司马光专门为大地主的既得利益辩护,是一种落后保守的思想,与韩愈、李觏为富人辩护的思想存在根本区别。(T)44、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本身没有内在的,固有的价值,货币的价值是在货币流通中形成的。(T)45、宋朝是世界货币史上最早实行纯纸币流通制度的时期。(F)46、称提说在南宋主要指可兑换纸币的理论。(T)47、对货币流通速度认识比较明确而深刻的是沈括。(T)48、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商业处于士农工商的首位。(F)49、至少从西汉王朝开始,“贱商”已是国家明确规定的法律条文。(T)三、指出下列观点的提出者或出处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芮良夫《国语•周语》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史记•货殖列传》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靡者使微。《周礼•地官•司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易传》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人,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礼记•王制》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晏婴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史记•平准书》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单旗义者宜也。《中庸》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运大同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许行《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价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价相若;五谷多寡同,则价相若;屦大小同,则价相若。许行《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之于外。《荀子•性恶》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荀子富国》轻田野之说,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荀子•富国》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杨朱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墨子•兼爱上》义,利也。《墨子•经上》为者疾,食者众,则岁无丰。《墨子•七患》买,刀籴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墨子•经说下》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无伤而农益劝。李悝《汉书•食货志》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强。商鞅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民胜其地者,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商君书•算地》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使守战也。商鞅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商鞅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君书•外内》农、官、商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商鞅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子•五蠹》今夫与人相善也,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善也,无饥馑、疾疚、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非侈则堕也。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而欲索民之疾作而节用,不可得也。《韩非子•显学》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范蠡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管子・八观》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民之不牧者,非吾民也。《管子•权修》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管子•禁藏》若岁凶旱水溢,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管子•乘马》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治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管子•侈靡》国币之九在上,一在下,币重而万物轻。敛万物应之以币,币在下,万物皆在上,万物重什倍。《管子•山国轨》市者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管子•乘马》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以物则物轻。《管子•轻重甲》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管子•问第》贫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农,不农则不地着,不地着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晁错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晁错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晁错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史记•货殖列传》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史记•平准书》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盐铁论•通有》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盐铁论•力耕》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难,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日均输。《盐铁论•本议》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汉书•贾谊传》今驱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汉书•食货志上》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王符《潜夫论-务本第二》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司马迁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司马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盐铁论•本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董仲舒《汉书・食货志上》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鲁褒《钱神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陆贽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刘晏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王安石《陆川先生文集》理财与聚敛异,今之言理财者,聚敛而已矣。非独今之言理财者也,自周衰而其义失,以为取诸民而供上用,故谓之理财。叶适夫商贾之事,曲折难行。其买也先期而与钱,其卖也后期而取直。多方相济,委曲相通,倍称之息,由此而得。《苏东坡集•奏议集》然则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富人为天子养小民,又供上用,虽厚取赢以自封殖,计其勤劳亦略相当矣。叶适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杨炎传)昔在神农,日中为市,致民聚货,以有易无。然轻重之数无所主宰,故后世圣人造币以权之。《李觏集•富国策第八》四、简述题1、简述四民分业定居论的内容和意义2、简述桑弘羊的商业致富论3、简述孔子财政观的主要内容4、简述孟子的井田思想5、简述富民思想的渊源6、简述农战思想的主要内容7、简述王田制的主要内容8、简述孟子的社会分工思想9、简述均田制的主要内容10、简述唐代均田制的特点11、简述租佣调制的内容12、简述叶适的保富论五、论述题1、试述西周到宋元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关于农业和商业关系思想的演变。2、试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主要内容。3、试述儒家和墨家经济思想的区别。4、试述司马迁对商人治生思想的总结。简答1、管仲提出的“士农工商”分业定居论,其具体主张是:“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l6ng],其事易……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夫是,故士之子恒为士……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呢。"(《国语齐语》)意义:第一,同一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易于相互交流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即“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第二,同业者聚集一处,易于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即“相语以利,相示以时,相陈以知时贾”;第三,同行汇集,易于形成专业气氛,减少职业的不稳定性;第四,同行聚居,易于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技术教育环境。2、桑弘羊否定农业是创造财富唯一来源的观点,提出商业致富论。他说:“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盐铁论力耕》)桑弘羊不仅否定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本源的观点,而且否定劳动可以致富。他从商品流通的必要性为商业辩护,还从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工去说明商品流通的重要性。桑弘羊对于对外贸易的作用也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提倡外贸。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换取更多商品进口,使得“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盐铁论力耕》)。他虽然指出“富国何必用本农”,但仍承认农业是“本”,并不否定农业生产,其重商的目的是“农商交易,以利本末”。3、孔子的财政思想,以义利观作指导,贯穿着所谓“仁政”思想。他的财政思想可归结为三点:第一,在财政收入方面,主张对老百姓不要搜刮太甚,“敛从其薄”;在财政支出方面,提倡节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提倡节用,反对聚敛。第二,培养财源的思想。孔子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国家的财政收入必须建立在人民富足的基础上,在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上这是正确的观点,虽然他的目的是君足。第三,主张什一税。在财政税率上,他主张什一之税。从有若的话中可看出这点:“哀公问于有若(孔子弟子)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彻”是十分之一的税率。4、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祭祀用的田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5、富民思想首先为儒家所正式倡导,但富民思想在中国至少可追溯到西周时代。(1)富民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民本思想,富民思想既是民本思想的“派生物”,也是民本思想在经济关系上的体现。(2)富民思想的社会基础是西周统治者在推翻殷商统治后面临的百业待兴、危机四伏的局面。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己的长期统治,西周统治者“以德和民”、“敬德保民”,施行“德治”,促进了富民思想的产生。(3)富民思想的经济基础在于当时生产方式落后,正处于真正的自然经济阶段,统治者不能不高度重视生产活动,尤其是周代统治者在知道被剥削阶级的劳动在为他们创造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财富上的意义之后,为了扩大剥削,提出了富民思想。6、商鞅的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农战论。“农”指发展农业生产,“战”指对其他诸侯国进行兼并战争。商鞅主张以农战为基本国策,动员国家的一切力量进行农战,并对这种政策作了多方面的说明和论证。商鞅重农,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富国的唯一途径,但他把农看作是为战服务的,把农战政策看作是实现国富兵强的唯一政策。农战的基本原则是“作壹而得官爵”。任何人要取得官爵必须先当农民,由农民而为军士,由兵士而立军功,由军功而得官爵,有了官爵就可免除劳役,享受廪食。如不为农为兵,就得以高价获得粮食,而且还得负担劳役。利出一孔,作壹于农。7、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四月提出了“王田制”。其具体的内容是:“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汉书•王莽传》)王田制的要点包括:(1)土地收归国有,称为“王田”,禁止私人自由买卖土地;(2)一家男丁不满八口而占有土地超过九百亩者,应将超额土地分与宗族乡邻;(3)原无田地的农民,由国家授予土地,其标准按一夫一妇受田百亩计算。8、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此天下之通义也。孟轲认识到了分工的必要性。孟轲不仅充分肯定农业与手工业之间的社会分工,而且充分肯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9、第一,关于授田的规定。北魏将土地分为露田、麻田、桑田及宅地四种,每种土地的分配规定有所不同。第二,还田的规定。“老免”与“身没”是还田的基本规定。对于露田与麻田,必须按照前述规定还田。桑田(或榆田)“皆为世业,终身不还”。第三,授田与还田的特殊规定。第四,官吏的公田规定。10、唐朝的均田制,与前代相比,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明确取消了奴婢、部曲的受田。第二、除寡妻妾以外,一般妇女不再受田。第三、和尚、道士、尼姑、女冠都可以受田,反映了南北朝以来寺院经济的发展。第四、各级官吏普遍授给大量的土地,职位愈高受田愈多。第五、唐代均田制放宽了对受田买卖的限制。它为土地兼并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助长了官僚地主、豪商巨贾以及僧侣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势头。同时也为均田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11、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氐缶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皆书印焉。凡丁岁役二旬(有闰之年加二日),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12、“然则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富人为天子养小民,又供上用,虽厚取赢以自封殖,计其勤劳亦略相当矣。”他在高度肯定富人有功于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即使“乃其豪暴过甚兼取无已者,吏当教戒之;不可教戒,随事而治之,使之自改则止矣”,也绝对不能给以打击。叶适还阐述了具体“保富”的方式:(1)积极鼓励富人商贾从事贸易贷放经营。(2)他主张在政治上使富人能得到参加政权的机会。论述1、西周统治者非常重视和强调农业生产,把重农作为基本国策。但重农的同时绝不轻商,肯定农、工、商、虞都是社会所必需的,说明西周还没有抑制工商的思想。荀子说:“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荀子富国》)荀于是古代中国真正的重农主义者,肯定农业是财富创造的直接而唯一的根源。为增加国民财富,荀子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商业。春秋战国以来对待工商业的态度,在荀子这里才起了显着变化,形成一种重农抑工商的新趋势。但是,荀子不根本否定工商的社会职能。商鞅重农,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富国的唯一途径,但他把农看作是为战服务的,把农战政策看作是实现国富兵强的唯一政策。在提倡重农的同时,又主张对工商业加以禁限、打击,他提出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包括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加重商人所负担的徭役等。主张对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征收更重的税,主张“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君粟外内》),“重关市之赋”(《商君书垦令》)。为维护农业,商鞅还提出了事本禁末、重农抑商的农商本末关系论。韩非重农抑商思想和李悝、商鞅一脉相承,但却更深刻。他明确地把“末”解释为工商业,进一步明确农和工商是本末的关系,针对它们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重农抑工商的主张。《管子》的经济思想还具有全面性,既重视农业在创造财富中的的基础地位,同时又看到林、矿、工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和商业对创造财富的促进作用,在农商关系方面,重农而不轻商。汉初为了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地主阶级政权,重农抑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强化。桑弘羊是中国古代重商理论的倡议者。桑弘羊否定农业是创造财富唯一来源的观点,提出商业致富论。东汉时期的王符对于以往的农本商末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农、工、商各有其本末,并非凡农皆本,凡工商皆末。唐、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思想家在逐渐否定和批判传统“讳言财利”思想的基础上,纷纷重视商业经济,并出现了许多崇富的观点主张。2、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土地所有权的国有以及国家所有权的主导地位构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总体特征,尽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一系列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私有得到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家算法课件
- 《基因转移技术》课件
- 《世纪婚礼》课件
-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环境经济学绪论》课件
- 《广汽本田销售》课件
- 气站送气工合同协议书
- 《塑性加工原理》课件
- 《监理课程绪论》课件
- 《城市总体布局》课件
- 2024年度短视频内容创作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拼多多店铺托管经营合同2篇
- 2023年北京肿瘤医院(含社会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能源管理总结报告
- 2024年时事政治试题库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原卷+答案)
- 【初中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旅行社分店加盟协议书(2篇)
- 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及燃气安全管理专题培训
- 个人和企业间资金拆借合同
- 2025届陕西省四校联考物理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