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5(福建专用)2024年福建中考生物稳中有变,预测题型和题量仍然是25(单选题)+9(非选择题),非选择题26题仍将是判断题,34题仍将是探究题。但相对往年按照省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命题,今年kn调整为按照课程标准命题,故在知识点考查方面,可考查范围更广泛,之前考试指导意见没有考查的知识点,今年很有可能在单选题进行考查。在能力和态度要求方面,更侧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考查。预测试卷命制意图是侧重考查学生能力素养,部分试题情境新颖意在让学生好好读题,从中提取信息用于解决问题。以下试题为本卷亮点。单选题1题、13题、23题考查新课标考点,7题、22题与高中生物衔接。非选择题32题考查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相关考点,情景新颖。能力要求较高;33题考查遗传图谱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叶芽的结构中,能发育成茎的是A.生长点 B.芽轴 C.幼叶 D.叶原基【答案】B【分析】叶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叶原基、芽原基、幼叶,如图:【详解】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生命的起点是A.卵细胞 B.受精卵 C.胎儿 D.婴儿【答案】B【分析】多细胞生物大多进行有性生殖,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一般是受精卵。【详解】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和父亲产生的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并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发育成胎儿,胎儿发育成熟分娩而出形成婴儿。因此,青春靓丽的你,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会飞的蝙蝠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的判断依据是A.胎生、哺乳 B.体表覆羽 C.用肺呼吸 D.体温恒定【答案】A【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其中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详解】A.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此,可判断蝙蝠属于哺乳动物,A正确。B.体表覆羽属于鸟类的特点,B错误。C.鸟类和哺乳类都能用肺呼吸,因此,用肺呼吸不能作为判断蝙蝠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的最主要依据,C错误。D.鸟类和哺乳动物都能保持恒定的体温,都属于恒温动物,D错误。故选A。4.潮湿墙面容易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与这些黑色斑点结构最相似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 B.酵母菌 C.螺旋菌 D.噬菌体【答案】B【分析】微生物繁殖和生长需要的条件包括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量的水分,充足的营养物质。温暖、潮湿的环境微生物繁殖得较快。【详解】不注意防潮,墙面容易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现许多黑色斑点,所属的生物类群是霉菌,霉菌属于真菌;乳酸菌、螺旋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可见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巴厘”是广东有名的菠萝品种。若想要保持“巴厘”的优良性状,不宜采用的种植方法是A.扦插 B.组织培养 C.嫁接 D.播种【答案】D【分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详解】播种属于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容易出现变异,若想保持“巴厘”的风味,不宜采用;组织培养、嫁接、扦插都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不容易出现变异,能保持该物种的原有性状,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目的是防止震破A.外耳道 B.鼓膜 C.听小骨 D.半规管【答案】B【分析】巨大的声音能量很大,会对人的耳膜造成伤害,如果耳膜两边有较大的压强差,耳膜会受到严重伤害。【详解】A.外耳道是声波进入的耳的通道,A不符合题意。B.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B符合题意。C.听小骨的作用是传导振动,C不符合题意。D.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小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清水代替了生理盐水,观察时发现很多细胞破裂,推测原因之一是口腔上皮细胞缺少A.细胞膜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壁【答案】D【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详解】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作用,细胞吸水涨破,故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滴加与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因此,小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清水代替了生理盐水,观察时发现很多细胞破裂,推测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缺少细胞壁,而不是细胞膜、线粒体或叶绿体。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8.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造成“南橘北枳”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B.沙漠中生物种类很少,主要是受水分的影响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答案】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详解】A.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口感品质。因此,南橘北枳,影响此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A正确。B.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故B正确。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水温变暖鸭先感受到,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故C错误。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几个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C。9.在不同生物实验中选对材料和器具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以下四组实验选择中正确的是A.用镊子在口腔侧壁上刮取上皮细胞B.用放大镜观察小麦幼苗上的成熟区C.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D.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测二氧化碳【答案】B【分析】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观察生物细微结构通常使用的仪器是显微镜,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洋葱内表皮装片等。【详解】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滴→刮→涂→盖→染,其中刮是指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以便刮取上皮细胞,故A错误。B.放大镜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通常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用放大镜观察小麦幼苗上的成熟区,故B正确。C.放大镜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通常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用放大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故C错误。D.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会复燃,验证的是氧气,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关于古诗词中出现的植物及类群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单子叶植物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苔藓植物C.“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被子植物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藻类植物【答案】C【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详解】A.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其中子叶一片,转运营养物质,A正确。B.青苔属于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B正确。C.松树属于裸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没有果皮,不能形成果实,C错误。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反映的是春天来了,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湖水变绿,反映的是生物影响环境,D正确。故选C。11.如图是高粱籽粒结构示意图,其中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据图可知A.高粱籽粒只是种子B.①是胚芽,④是胚根C.胚由结构②③④组成D.高粱籽粒中子叶只有一片【答案】D【分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题图中,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详解】A.该高粱籽粒是由果皮和种子构成,因此,高粱的籽粒属于果实,A错误。B.由图可知,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B错误。C.胚由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构成,C错误。D.高粱的籽粒中子叶只有一片,是单子叶植物,D正确。故选D。12.下列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耕地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部呼吸作用B.春季早播覆盖地膜——降低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C.移栽树木花卉时,根部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D.北方人会采用地窖储存蔬菜、水果——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答案】B【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2)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本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要使植物体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就要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3)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详解】A.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空气的含量,利于根的呼吸,利于农作物的生长,A正确。B.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利于种子萌发,B错误。C.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C正确。D.地窖内储存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浓度较高,氧气少,能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故选B。13.基因组测序研究在媒体里热闹地反复出现,让这样一些数字为普通公众所熟悉:人与果蝇共享60%的遗传信息,与老鼠的相似度是80%,与黑猩猩的相似度约为98.5%,两个人之间的基因最多相差1.5%,所以黑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令人惊讶。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黑猩猩将来可能成为人类D.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答案】D【分析】(1)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2)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方法。【详解】A.题文没有提及类人猿,则不能得出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同时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等)与人类的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A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文内容,不能得出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同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森林古猿的一支,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进化为古人类,古人类在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成为现代人;另一支仍旧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为黑猩猩等现代类人猿,可见人类不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B不符合题意。C.题文只是描述了黑猩猩与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别,不能得出黑猩猩将来可能成为人类,同时基于目前的科学理解和观察,黑猩猩在未来演化成人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甚至是不可能的,C不符合题意。D.由题意可知,人与果蝇共享60%的遗传信息,与老鼠的相似度是80%,与黑猩猩的相似度约为98.5%,这说明说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D符合题意。故选D。14.我国“复兴号”是世界铁路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高铁的驾驶员需要每隔30秒踩一次脚踏板,若超时未踩,则驾驶室内会有铃声提醒驾驶员即刻作出反应,对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D.该反射的效应器包括肌肉【答案】C【分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详解】AB.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超时未踩,则驾驶室内会有铃声提醒驾驶员即刻作出反应属于条件反射,AB不符合题意。C.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符合题意。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超时未踩,则驾驶室内会有铃声提醒驾驶员即刻作出反应,该反射的效应器包括肌肉,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继“食盐补碘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清除碘缺乏病目标后,我国又启动了一项涉及千家万户营养健康的“酱油补铁工程”。“补铁”和“补碘”分别可用于预防A.夜盲症、佝偻病 B.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C.脚气病、侏儒症 D.呆小症、糖尿病【答案】B【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详解】A.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佝偻病是由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故A错误。B.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补铁”)可用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主要是由碘缺乏造成的,适量补充含碘物质(“补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故B正确。C.补充维生素B1会预防脚气病,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组成的,故C错误。D.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故D错误。故选B。16.兰花螳螂这种“会走路的花”——首次在云南宁洱被发现。被誉为“昆虫皇后”的兰花螳螂不具有的特征是A.体表有角质层 B.身体分节C.足和触角分节 D.有蜕皮现象【答案】A【分析】兰花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详解】A.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扁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A错误。B.节肢动物身体都分节,B正确。C.节肢动物足和触角都分节,C正确。D.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的生长,因此昆虫需要定期蜕皮,D正确。故选A。17.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不当的是A.香肠——真空法 B.牛奶——防腐剂C.木耳——脱水法 D.咸菜——盐腌法【答案】B【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详解】A.香肠采用的是真空包装法,其原理是隔绝空气,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故A正确。B.防腐剂能对人体产生危害,食用过多影响身体健康,牛奶多使用巴氏消毒法,故B错误。C.保存木耳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木耳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故C正确。D.咸菜运用的是腌制法,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来延长的保质期,故D正确。故选B。18.抓握哑铃能够锻炼臂力。如图为抓握哑铃时完成的一个动作(箭头表示运动方向),对于该动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的是肱三头肌B.②在该动作中处于舒张状态C.关节在该动作中起支点作用D.该动作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答案】B【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如图中,①肱三头肌,②肱二头肌。【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表示的是肱三头肌,A正确。B.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由图示可以看出,①是肱三头肌,②是肱二头肌;如图完成屈肘动作时,②肱二头肌收缩,①肱三头肌舒张,B错误。C.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因此,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杠杆、支点和动力,C正确。D.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因此,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得调节,D正确。故选B。19.下列动物行为中,不是用于传递信息的是A.猴子发出叫声 B.蝶蛾类释放性外激素 C.夏天狗吐舌头 D.蜜蜂跳圆圈舞【答案】C【分析】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详解】ABD.猴子发出叫声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蝶蛾类释放性外激素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蜜蜂跳圆圈舞是通过动作传递信息,ABD不符合题意。C.夏天狗吐出舌头是为了散热,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C符合题意。故选C。20.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B.昆虫和鸟类都要经历变态发育C.毛毛虫是菜粉蝶的幼虫时期D.鸟类受精卵的细胞核位于胚盘内【答案】B【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详解】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不符合题意。B.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鸟类不经历变态发育,B符合题意。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C不符合题意。D.鸟卵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故鸟类受精卵的细胞核位于胚盘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B.生物的变异都是由环境引起的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D.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答案】A【分析】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A.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A正确。BD.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D错误。C.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C错误。故选A。22.超雄综合征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其两条Y染色体最可能来自A.全部来自母亲 B.母亲和父亲各一条C.全部来自父亲 D.祖父和外祖父各一条【答案】C【分析】人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雌性是XX,雄性是XY,而超雌性或超雄性分别多了一条X、Y。【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比正常男性多了1条Y染色体,所以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该患者多出的1条Y染色体必定来自父亲,应该是父亲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条Y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个细胞导致的。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23.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B.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D.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等方面的知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详解】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依图所示,甲最有可能是水生的,故A符合题意。B.依图所示,乙和丙是由甲进化而来,丁和戊是由丙进化而来,因此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故B不符合题意。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丁是由丙进化而来,因此丁的结构比丙复杂,故C不符合题意。D.依图所示,乙和丙是由甲进化而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4.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培育出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这里运用的是A.杂交技术 B.发酵技术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答案】D【分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详解】A.杂交技术是用不同品种杂交获得杂交品种后,在杂交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B.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生产食品,酒精等等的技术,B不符合题意。C.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克隆新个体的基因与原来个体的基因基本完全相同,C不符合题意。D.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培育出抗虫棉主要运用了转基因技术,D符合题意故选D。25.人们常用泡菜坛(图1)腌制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有些杂菌如亚硝化细菌却会导致泡菜亚硝酸盐增加,对人体可能有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研究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坛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B.前3天乳酸菌的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上升C.发酵第3天食用最佳,此时可获取较多乳酸菌D.由图2曲线可知,发酵第8~10天酸性较强【答案】D【分析】泡菜制作的原理: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发酵时应该保证无氧环境。分析曲线图: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过多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因此取食泡菜应该选取亚硝酸盐含量低时取食。【详解】A.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创造无氧条件,A不符合题意。B.泡菜亚硝酸盐增加是由于有些杂菌导致,其含量的高低与乳酸菌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C.分析图2,可发现第3天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不适合食用,C不符合题意。D.根据题图,第8~10天乳酸菌含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乳酸菌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导致溶液酸性增强,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共9小题,共50分。(“[]”内填序号或字母,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26.(4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资料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267科、1028属、2466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5目、103科、475种,昆虫大约有两万种以上。资料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600米以上,分布有旗状树。旗状树的形态特征为背风一侧树枝密集,叶子茂密,而迎风一侧枝条极少或不生长。(1)资料一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2)资料一中划线部分所列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种。
()(3)资料二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4)造成的旗状树主要非生物因素的是阳光。()【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有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详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的种类丰富多样。资料一中的划线部分描述的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种类数很多,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题干说法错误。(2)由分析可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因此,资料一中划线部分所列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种,题干说法正确。(3)资料二中,旗状树的迎风一侧和背风一侧的枝条形态不一样,是受到风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题干说法错误。(4)旗状树的形成是不同方向的风造成的,因此,造成的旗状树主要非生物因素的是风,题干说法错误。27.(5分)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分享了湿地保护和发展经验。海珠湿地河网交错,河流内鱼儿畅游,基塘内群虾拥挤,沟堑中螃蟹相逐,天空中白鹭成群。图甲是海珠湿地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食物网的某条食物链中的三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图甲中还缺少了和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等。(2)图甲的食物网中,鹭与鱼的关系为。(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请分析图乙中乙对应的生物是(4)图甲中的食物网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5)经过长期的保护和治理,海珠的生物成分越来越复杂,例如,昆虫从42种增加到了738种,这使得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填“变强”或“变弱”)。【答案】(1)分解者(2)竞争和捕食(3)蟹(4)水生植物→剑水蚤→虾→鱼→鹭(5)变强【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1)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2)图甲的食物网中,鹭捕食鱼,属于捕食关系;鹭和鱼都捕食虾,属于竞争关系。所以,鹭与鱼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图乙的食物链为丙→乙→甲,对应图甲中的食物链为水生植物→蟹→鹭。因此,图乙中乙对应的生物是蟹。(4)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中的食物网中有:水生植物→剑水蚤→虾→鱼→鹭、水生植物→剑水蚤→虾→鹭、水生植物→剑水蚤→蟹→鹭、水生植物→蟹→鹭等共计4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水生植物→剑水蚤→虾→鱼→鹭。(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海珠的生物成分越来越复杂,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变强。28.(5分)下图是小华绘制的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结构层次共同部分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细胞生理活动;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组织;甲、乙、丙……表示不同类型的器官。请回答:(1)受精卵要成为生物体,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图中能体现分化的是[]过程。(2)一般而言,细胞1与受精卵相比,染色体数目和形态,这是因为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而保证了遗传物质在细胞前后代之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小华选取部分生物材料:人的血液、猪的小肠、蚕豆叶和胡萝卜根,其中不属于“甲、乙、丙……”这一层次的是。(4)若图中生物体是代表我们自己,该图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答案】(1)②(2)一致/相同先复制,再分成相同的两份,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表达合理即可)(3)人的血液(4)系统【分析】(1)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因此,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2)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组织;甲、乙、丙……表示不同类型的器官。【详解】(1)受精卵要成为生物体,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即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②代表细胞分化。(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形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因此一般而言,细胞1与受精卵相比,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这是因为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成相同的两份,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在细胞前后代之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小华选取部分生物材料:人的血液、猪的小肠、蚕豆种子和胡萝卜根,其中人的血液属于组织,猪的小肠、蚕豆种子和胡萝卜根都是器官,因此人的血液不属于“甲、乙、丙……”这一层次。(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若生物体代表我们自己,则该图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29.(6分)某校的兴趣学习小组在新远方农场里种南瓜。(1)移栽南瓜幼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运送到茎和叶的。(2)同学们发现,南瓜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图1),只有(选填“甲”或“乙”)花才能结出南瓜。(3)搭棚上架能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使南瓜接受更充分的,促进光合作用。(4)图2是南瓜植株两天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曲线中段(用字母表示)的变化表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图2曲线表明最终南瓜植株生长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答案】(1)成熟区导管(2)甲(3)光照(4)B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花的类型分为单性花和两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详解】(1)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移栽南瓜幼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成熟区,保持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送到茎和叶的。(2)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而在花的结构中只有雌蕊的子房才能够接出果实和种子,故而雄花没有雌蕊,也就没有子房,故而结不出果实。甲是雌花,乙是雄花,因此图1中甲花才能结出南瓜。(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搭棚上架能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使南瓜接受更充分的光照,促进光合作用。(4)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的有机物。图2是南瓜植株两天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曲线中,BC段的变化表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曲线表明最终南瓜植株生长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30.(6分)海尔·2023青岛马拉松比赛在五广场开跑,其中a~h表示生理过程,①~③表示体内部分器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比赛开始前、妈妈为翔翔准备了鸡蛋、牛奶、面包等食物作为早餐。鸡蛋、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先经过(填器官名称)中消化液的消化。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经[e]过程进入血液。(2)比赛过程中翔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翔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进行过程a时膈肌处于状态,氧气进入血液,再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运输,依次经过IV中心脏的[]腔,最终送达到组织细胞。(3)比赛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可通过图中[]过程排出体外。【答案】(1)胃氨基酸吸收(2)收缩B、D(3)c、f、h【分析】图中①肺、②肾脏、③皮肤、a吸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呼气、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e吸收、f排尿、g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h排汗、Ⅰ小肠绒毛、Ⅱ肾单位、Ⅲ肺泡、Ⅳ心脏、1主动脉、2肺动脉、3上下腔静脉、4肺静脉、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详解】(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鸡蛋、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先后经过胃和小肠中消化液的消化,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经e吸收过程进入血液。(2)图中a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氧气进入肺泡后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肺静脉流回B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最终送达到组织细胞。(3)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翔翔在比赛过程中体内会产生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在组织细胞处产生,可通过图中c呼气、f排尿、h排汗过程排出体外。31.(5分)读材料回答资料一2019年1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介绍了辽宁多地曾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①发生疫情的养殖场为疫点,距离疫点3公里以内为疫区,将疫点内生猪全部捕杀,就地深埋;②对病猪的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③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车辆和相关的设施进行消毒。资料二2019年5月26日传来好消息,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8月疫苗研发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资料三人类有肤色之别,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不同人种肤色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但是长期晒太阳的非黑色人种,肤色也会变黑。(1)资料一中①描述的防治措施属于。(2)如果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将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的疫苗属于,注射后刺激淋巴细胞后猪体内产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作,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3)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这种肤色变异是(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1)控制传染源(2)抗原抗体特异性(3)不可遗传【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1)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疫点内的生猪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因此,资料一中①描述的防治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2)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病原体(抗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故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后,猪体内产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作抗体,这是出生以后产生的免疫,故从免疫的类型来看,这类免疫免疫是特异性免疫。(3)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32.(7分)甲图是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原始生命生活在中,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写出一点)。(2)多肉植物是如今广受欢迎的一类植物,它们通常具有根、茎、叶三种器官,在一定的时候也能开花、结果。你认为多肉植物应属于甲图中的[]。(3)标号⑩代表的动物大多数成体用呼吸,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该进化树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类群是。(4)如乙图所示,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未受到破坏的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甲图中①②③类动物化石。若甲地层中发现的是③类动物化石,那乙地层中应该是[①]类动物化石。【答案】(1)原始海洋能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能遗传和变异等(2)⑥(3)肺皮肤爬行动物(4)哺乳动物【分析】(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⑨苔藓植物;藻类植物→④蕨类植物→种子植物(⑤裸子植物和⑥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⑦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⑧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②原始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③古代鱼类→⑩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①哺乳类。(2)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1)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后来在高温、雷电、紫外线的作用下,在原始大气中产生了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随着雨水一起汇入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有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形成了具有生命现象的复杂的有机物,即原始生命。因此,原始生命生活在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⑨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④蕨类植物,④蕨类植物进化成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⑤裸子植物和⑥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三种器官,在一定的时候也能开花、结果。所以,多肉植物应属于甲图中的[⑥]被子植物。(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所以,标号⑩代表的动物(两栖类)大多数成体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功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所以,该进化树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类群是爬行类。(4)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甲图中的①是哺乳动物,②是节肢动物,③是鱼类。所以,若甲地层中发现的是③类动物化石,那么乙地层中应该是[①]哺乳类动物化石。33.(5分)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液内出现许多长而薄,看起来像镰刀状的红细胞,且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仅及正常人的一半。控制这一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用R和r表示。如图是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从图中可知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2)已知6号个体携带此病的致病基因,则8号个体患此病的基因组成和几率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行业的智能配送系统
- 《演唱会策划书》课件
- 2024标准打井作业协议格式下载
- 2024版医疗设备研发与购买合同
- 江苏海洋大学《离散数学(全英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人文学院《复变函数与矢量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首付款及贷款利率调整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车辆租赁服务合同标的协议8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租赁物质量保证协议3篇
- 《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篇)
- 浙江省金华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传媒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2024年《工会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1网络改变世界课件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三起点)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中医诊疗规范
- 工业互联网平台 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 第2部分:石化化工行业 编制说明
-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