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套教材参考答案
产业经济学(第四版)复习思考题答案全书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
同时,从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特别是产业经济学与现实经
济的紧密联系看,产业经济学又明显属于应用经济学。
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
什么特点?
答:(1)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
品或劳务)的企业的集合。产业内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
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是: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
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将
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产
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它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
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将产业
分为幼小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淘汰产业。
3.结合一个事例,说明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答: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对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产业组织现象和产业
政策进行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例如,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
但中国的钢铁产业企业规模小且分散,2005年中国钢铁全产业企业
多达6686家,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
能的30%左右。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产业资源配置损失和浪
费现象严重,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难以产生。针对这一现象,学习
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我国钢铁产业规模
经济性差的深层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政策建议。
4.简述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国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产业组织理论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一个产业
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产业
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包括产业结构优化
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
(3)产业政策理论研究产业政策本身的制定、实施、修正和效
果的科学性,研究根据特定产业的现状,如何制定科学的产业组织政
策和产业结构政策,在产业内形成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
竞争格局,在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4)反垄断研究政府如何立法,并通过有效地执法,限制垄断
企业滥用其垄断力量。政府管制主要研究政府如何对电信、电力、运
输、自来水和管道燃气供应等垄断性产业的价格、市场准入、产品与
服务质量、投资等方面的管制。
5.简述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理论渊源及其形成与发展过程。
答:(1)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
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2)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一一
行为一一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斯蒂格勒等芝加哥大学学者形成了有别
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
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工
(3)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第,在克拉克、库兹涅茨、
列昂惕夫、赫尔希曼、钱纳里等一大批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产
业结构优化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
6.产业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答: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
法、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的方法法。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法、博弈论
研究法、计量经济分析法等。
第二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联系在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
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区别在于,如果企业增加产量
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
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规模经济通常按照不断下降的平
均成本函数来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
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答: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
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可以用平均成本和边
际成本的判定系数(FC=KC)来描述规模经济性:当FO1时,平
MC
均成木大于边际成木,则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
成本曲线下降;当FC<1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则存在规模不
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如果FC=1,平均
成本等于边际成本,规模收益不变,在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平均成
本曲线呈水平线。
3.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实例。
答:理解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
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如果企业增
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范围经济通常是以
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
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度量范围经济。令TC(Qx,Q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x单位的产
品X和Q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
用下式表示:
TC(Qx,Qy)<TC(QX,O)+TC(O,Qy)
范围经济的一个经典实例。就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
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
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
(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
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
(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以上既有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前三条),
它们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交易方面的因素来自于生产和交易两
条途径成本的降低。
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还包括:(1)生产技
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3)
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5.简述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和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
要方法。
答:(1)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
由于生产和经销技术的差异以及市场规模和地点的差异,造成规模经
济和范围经济在不同的工业、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的差异。
(2)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方法:量本利比较法、工程分析
法和适者生存法。
量本利比较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的产量、成本和
利润状况,以单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的多少为基准确定企业适度规模
的方法。
工程分析法又叫技术定额法,它是一种在假设不同产量的基础
上,根据基本的设备参数、工艺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等工程
技术,以确定平均成本曲线,然后通过比较不同产量的平均成本曲线,
以确定适度规模的方法。
适者生存法的基本假设是,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
高的企业,所以,这是一种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通过纵向对比
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
6.简述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关系以及多元化在一体化中的地位。
答:(1)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关系。一体化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水
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其中混合一体化就是多元化。
囚此,多元化是一体化的一种。
(2)多元化在一体化中的地位。一体化是企业扩大规模,形成
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多元化属于一体化战略。在三种一体化
战略中,企业的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战略主要是为了充分实现规
模经济,而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混合一体化)主要是为了充分实现范
围经济。同时,多元化战略(混合一体化)是企业一体化战略的较高
形式,通常要求企业在完成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战略的基础上,
才能实行混合一体化或多元化战略。
7.范围经济对多元化存在什么制约关系?
答:(1)企业应具有进入新产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企业实行多
元化战略进入新的产业领域,要求有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以
符合新市场的需要。同时:在原有产业中积累的管理经验在新产业中
未必全部适用,这要求企业掌握与新产业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知
识;
(2)企业应具有协调不同产业的业务的能力。由于新产业的业
务与原有产业的业务存在较大差别,这会增加新老业务间协调的难
度。这要求企业培养协调不同产业的业务的能力,在新的经营格局下
协调好各种业务关系;
(3)实行多元化战略取得的长期收益应大于由此带来的各种成
本。企业的跨产业经营必然会减少在原有产业的资源配置,削弱在原
有产业的竞争力和赢利能力,产生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成本。这要求
企业在制定多元化战略时•,应从长期的角度对实行多元化战略取得的
长期收益和由此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行权衡:以取得较好的长期经济效
益。
第三章市场集中度
1.简述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答: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
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
义不同。
一般集中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
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
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
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需要指出的是,
一般集中度并不必然与市场集中度相关,也就是说,较高的一般集中
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性的缺失。
2.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
的集中程度。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词,那么产业集中度就
是市场集中度。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使用相同原材
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
不同于市场集中度。不过“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
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
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3.试使用多种集中度指标计算某产业集中度。
答:举例如下:
CRCRHERelativeVariancHKo.HK,HK
分企业份额2
34Eeoflog55
布
A40,30,15,58595.2851.35.84.5624.443.723.509
214
R39,29,1494,1,1,1,8291.2851.576852.0916.434.123.759
1,1778
C45,30,15,109010.3651.23.891.3433.693.233.077
0546
D40,60,25,59510.3151.22.817.6543.593.263.175
044
4.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
答: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划分高集中度产业、
中集中度产业、低集中度产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大型民用
客机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
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
5.试列举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市场集中度的某一产业,说明产
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少数贸易不发
达国家,很多国家的市场集中度不仅取决于本国的市场容量以及影响
企业规模的其他因素是导致各国产业集中度出现一定差异的根本原
因,例如技术原因或者基本条件(包括市场规模、规模经济、稀缺资
源、市场增长速度等、政府政策包括反垄断法、专利执照关税配额、
并购政策、管制政策等、企业战略包括兼并、限制性行为、产品差异
化等),还取决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条件等因素。
6.以某一产业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集中度的变动
趋势及主要原因。
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
另一方面允许民营、外资企业进入,两方面合力导致许多产业经历了
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一些行业集
中度逐渐回升,例如钢铁、汽车等制造业;也有一些产业集中度维持
在较低水平,例如种植业、零售业等。当然,我国还有一些产业处于
开放进程中,产业集中度在逐步下降,如石油开采、冶炼业。
第四章进入与退出壁垒
1.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
答:进入壁垒是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原有
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
素。进入壁垒按其成因的不同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
垒或进入阻挠。
2.为什么在位企业赚取经济利润是衡量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
答: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
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如果一个产业不存在经济利润,那就
不可能有新企业进入这一产业,讨论这一产业的进入壁垒问题没有多
少实际意义。
3.在位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答:在位企业要成功进行进入阻挠,除了投资成本满足必需的条
件之外,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在位企业的这种投资能
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
(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
能被进入者观察到。
(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原有企业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通
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的预期,从
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
(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4.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
答:退出壁垒包括以下六种: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
战略性退出壁垒、信息壁垒、感情和管理壁垒、政府和社会壁垒。
5.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
关系。
答: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
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的成因不同。
(I)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
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主要
包括: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
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
(2)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
置的进入壁垒。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
的分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根据原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
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影
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
信念的进入阻挠。
6.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答:进入壁垒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绝对的自由
进入也可能导致过度进入,因此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是复杂的。企业
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
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
如果进入壁垒过高,则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行业内企
业不能够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
7.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答:进入壁垒是对准备进入产业的潜在企业而言的,而退出壁垒
则是对产业内准备退出产业的现有企业而言的。但从进入壁垒和退出
壁垒的要素看,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表现在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重
复性和关联性。
第五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1.简述博弈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答: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或收益、
结果和
均衡。参与人是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参与人的目的是选择行动,实现
自身收益最大化。行动是参与人的决策变量或招式。信息是参与人在
博弈前和博弈中所能了解和观察到的知识,包括博弈规则和参与人的
特征、行动。策略是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贝J(何时,选择何行动);是
完整的相机行动方案。当参与人同时行动时,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他
人行动的信息,那么,策略选,就变成简单的行动选择。此时,策略
与行动相同,无需区分。如果行动有先后顺序,那么参与人的策略与
行动将不同。支付或收益是一个特定策略组合下,参与人所得之效用。
结果是博弈分析者所要揭示的东西,是分析者从行动、支付和其它变
量的取值中所挑选出来的一他所感兴趣的一要素的集合。均衡是参与
人互为最优的策略组合。
2.简述产业组织理论三个经典博弈模型中企业行为的策略性特
征。
答:企业所采取的、影响竞争对手预期从而影响其行动的行为都
是策略性的。古诺模型中企业的产量次策具有策略性特征,因为古诺
模型虽然是静态博弈,但企业在决策产量计划的过程中是动态化思考
的:每家企业都知道自己的产量会影响对手产量,而对手也知道这一
点;于是每家企业都利用这一点来调整自己的产量计划,使对手的产
量计划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伯川德模型中企业的价格决策也
有策略性特征。在企业构思定价计划的动态思考过程中,每家企业都
知道自己的定价会影响对手定价,而对手也知道这一点;每家企业都
利用这一点来调整自己的定价。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中领导者的产量决
策具有策略性。领导者知道自己的定产行为会被追随者追随,追随者
能观察到领导者的产量并依之进行决策。领导者利用这种先动优势调
整自己的产量,使对手的产量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
3.策略性行为的含义,以及其研究的市场基础与方法分别是什
么?
答:策略性行为是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
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如策
略性定价、企业边界调整、研发等。企业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是通过
影响它们共同的市场环境实现的。市场环境包括顾客、竞争对手的信
念,现存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数乱竞争对手的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它
包含但比市场结构范畴更宽泛。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是策略性行为研
究的市场基础,博弈论引入使策略性行为研究达到一个新层次。博弈
论有助于在动态框架下研究企业策略性行为。
4.什么是掠夺性定价?
答:掠夺性定价是指企业(可以是在位企业,也可以是新进入企
业)将价格
削减至对手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即使蒙受短期损失;
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就会提价以弥补掠夺期损失。从性质上看,掠夺
性定价是一种不公平的低价行为,是以排挤对手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它牺牲了短期利润。
5.简述克瑞普斯和威尔逊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掠夺性定价将不是一个可置信的威胁,
这就是有限次重复进入下的连锁店悖论。克瑞普斯和威尔逊模型是一
个不完全信息下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克瑞普斯和威
尔逊试图通过引入不完全信息,考察有限次重复进入下掠夺性定价可
置信性问题,从而解决有限次重复进入下的连锁店悖论。克瑞普斯和
威尔逊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若在位企业打击比容纳的收益更大,且进
入者对在位企业的收益具有不完全信息,那么,掠夺性定价就成为博
弈的均衡战略。
第六章企业并购行为
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区别是什么?
答:(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
(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
企业之间的并购。
(3)混合并购是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
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2.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五次并购浪潮有四个特点:
(1)规模极大,大公司“强强联合工
(2)跨国并购占了很大的比重。
(3)横向与纵向并购剥离并存。
(4)并购的支付手段不是现金,而主要采取股票的形式。
3.举一横向并购的具体案例,并说明促使该并购发生的原因?
答:优酷十豆并购案C在并购中的战略导向是追求高质量的收购
对象,力求高水平的投资回报,因此是典型的资本型扩张,目的是获
得规模经济效应。
4.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主要动因有哪些?
答:(1)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
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
(2)纵向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减少交易费用,消除纵向价格扭曲,
实现有效的纵向资源配置,实现市场封锁。
(3)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充分利用资产,还可以使企业降低经
营风险。
5.简述三种并购的福利效应。
答:(1)一方面,横向并购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产
品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横向并购形成卖方
集中,提高了卖方市场势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导致福利损失。
(2)企业间通过实施纵向并购可以在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同时得
到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达到进入某一行'业的目的,完成
企业的产业扩张。
(3)混合并购对竞争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某些影响可能改
善资源配置,而另一些影响可能造成行业垄断,增加福利损失。
6.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中,哪一个最容易导致垄
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
答:优势企、也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也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
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
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
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
断利润。
第七章企业创新行为
L什么是企业创新?
答:企业创新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多个方面c就
技术创新而言,是指企业在一系列外在制度安排框架与约束下,为获
取超额利润、提高竞争力,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并投入市场应用的行
为集合。
2.简要评价创新的需求拉动说与供给推动说。
答:“需求拉动说”主张企业创新的驱动力在于市场需求,市场
需求决定着创新的潜在利润,进而决定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供给
推动说”主张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科学进步的推动,实验室的研究及
其发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需求拉动创新理论将创新看成是经
济中内生的变量,创新行为是追求利润的企业的微观决策行为,该理
论暗示需求的扩张会自发引致创新,一定程度忽略了创新必需的基础
科技知识的储备;而供给推动说将创新看成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外生
变量,强调科技发展水平对创新的决定作用,一定程度轻视了创新的
自发特征。事实上,创新同时取决于市场需求特征与技术供给特征,
因此,考虑创新战略或研究创新行为时,需求拉动与供给推动都是需
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结合图形解释阿罗关于垄断不利于激励的思想。
答:如下图所示,竞争市场中,创新收益最大化的创新收益夕,
为puvc';垄断市场中,采纳创新后的垄断利润为夕〃PC,,垄断
企业采纳创新后利润增加了尸,一几显然,P'一户小于尸’,因止匕
竞争条件下的创新激励大于垄断条件下的创新激励。
4.为什么存在最优专利期限?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专利最优期
限?
答:一方血,创新激励所关系到的长期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动
态效率要求专利的期限长度应该是足够长的,这样才能满足充分激励
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垄断权利所关系的社会福利水平损失的静态效
率要求专利的期限应该是足够短的,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社会福利
的损失。这个基本的权衡问题,导致存在一个最优专利期限。
影响专利最优期限的因素包括:一是产品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
格弹性越大,最优专利期限越短。二是创新容易程度。创新越容易,
均衡条件下一定研发支出增加导致的成本下降程度越高,最优专利期
限越短。
5.企业的创新行为受哪些因素制约?
答:企业创新行为受到诸多因素制约。(1)制度因素。良好的知
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2)创新体系支撑程
度。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集
群创新体系等都会影响并制约企业的创新行为;(3)企业自身因素。
企业的创新人才水平,企业技术创新前期知识存量的积累,企业所处
行业特征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动机与创新行为。
第八章.市场绩效
1.何为市场绩效?
答: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
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
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
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
2.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答: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
②勒纳指数,即价格一成本加成。价格一成本加成是将价格P和
边际成本"C的差额作为。的分子而得的。
③托宾夕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通过已经公开发行并售
出的股票和债券来衡量)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是衡量
市场绩效的一个指标。
3.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企业
能否通过某种市场行为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
答: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在市场上赢得更大利润和更高市场占有
率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性的活动,包括价格行为和产品差别化、广告、
研究与开发等非价格行为。本节分析垄断者的定价行为及其福利损
失,比较垄断企业与竞争性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剖析垄断企
业的广告行为与社会福利目标的偏差,并简要阐述进入威胁与进入壁
垒对垄断者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影响。
4.关于市场绩效决定因素的争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主要有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SCP分析范式假
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的度量,并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
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由于存在这种单向的决定关系,
可以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市场绩效。
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在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高额利润是
源于大企业的高效率,而并非像哈佛学派所说的那样是来自垄断势
力,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
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德姆塞茨指出,集中度与利涧率的正相关很
可能并不反映高集中产业内主要企业相互勾结提高价格的行为,倒是
更能反映高集中产业内主要大企业的更高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因为如
果市场集中和大企业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协调定价和价格上
升的结果,那么按照这种逻辑,产业寡头垄断定价行为能获得利益,即
它们的利润率也应该同该产业内的小企业或该产业中不同规模企业
的利润率相关。德姆塞茨通过比较不同集中水平、规模的企、也,发现
最小资产规模的企业利润率并没有随不同产业集中程度的上升而提
高,这表明,高度集中导致企业垄断、勾结定价,从而获得垄断利润的
假定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芝加哥学派认为,哈佛学派所依据的垄断竞争理论错误地将规模
的扩大等同于垄断,殊不知规模扩大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他们的可竞
争市场理论认为,厂商规模的大小是由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和生产技
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成本的
降低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要市场当中不存在人为的进入和退出
障碍限制,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一一不论是仅有一个垄断者还是有许多
活跃的厂商,就总是面临着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因此原有企
业之间的定价和产量选择总是处于一种“无显著超额利润的均衡约束
状态下”。由此,芝加哥学派主张: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需求和
技术水平进步的结果,大企业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
不是资源分配无效率的结果。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来作
为判断一个企'也是否是垄断企业的标准,政府应该加以干预和管制的
是那些市场绩效不好的垄断企业。
第九章产业关联
1.怎样认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答: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C从逻
辑上可以证明,经济主体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可以使所有市场在一组价
格的调节下,实现供给和需求完全相等,即存在一组价格(也称为均
衡价格),使所有市场都实现了均衡,这就是一般均衡。瓦尔拉斯是
用联立方程组来描述一般均衡状态的,方程组的解就是均衡价格体
系。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说是通过一些假定而对乩尔拉斯一
般均衡模型所做的简化。简化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用产业代替瓦尔
拉斯模型中的企业和消费者;假定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假定各产业
的生产活动互不影响;假定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用一个年
度的数据来计算消耗系数。通过这些方面的简化工作,一般均衡理论
在实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列昂节夫的简化工作,使他的投入
产出分析完全排除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一一价格对市场
的调节作用。这一点可以看作是为了一般均衡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证分
析而付出的代价。因此有人说,列昂节夫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一般均衡
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实证分析。
2.简述投入产出表中“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经济含义。
答:一个产业的产出品可以作为其它产业和本产业的投入物,还
有一部分作为满足社会的最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积累需求以及出
口国外。在本期生产的而又在本期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了的产品量,故
也被称为中间产品。这些消耗量数字实质上反映的是产业间的物质技
术联系,数字的大小是由产业的工艺技术结构决定的。最终产品是本
期生产的而在本期不再加工的,可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在
各个用途上的分配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
3.消耗系数能否反映产业中的科学技术水平?
答: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消耗量。一般
来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产品生产过程对于其他产业产品的消耗越
低,消耗系数就越小,也就是说,消耗系数与技术水平成反比。
4.如何计算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它们的经济含义是什
么?
答: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产业增加一个单位最终
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
越大,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也越大。感应度系数表明其它产
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该产业生产发生变化的程度。根据列昂节夫逆
矩阵来计算这两个系数。
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该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
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该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
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5.何谓生产诱发系数?如何计算该系数?
答:生产诱发系数是指该产业的各种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额
除以相应的最终需求项目的合计所得的商,用于测算各产业部门的各
最终需求项目(如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作用程度。
某最终需求项目对某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二某最终需求项目对该
产业的生产诱发额/‘各产业某最终需求项目的合计数额
第十章产业结构的演进
1.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
构的变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技术创新、人口规模、经济体制、
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
变过程中的基本制约因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
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
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包括地理位
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
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
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
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
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
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
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
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2,简述不同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特征。
答:(1)不同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同产品结构特征、生
产组织特征。比如,重工业化是工业结构演进中的一个阶段,无论是
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会由以原材料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为
中心的结构演进,即进入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它表明工业体
系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生产高级复杂、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阶段
过渡,意味着工业结构H趋高级化。
(2)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序列更替性,不同
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主导产业也不同,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
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
作用就会弱化、消失,进而被新的主导产业群所替代。
3.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答:(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
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
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
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劳动
力转移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
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由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人均国
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
来说就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
(2)库兹涅茨定理。第一,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即比较劳
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减少,农
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减少,是任何国家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的普遍现象。
第二,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上升是普遍现象。但劳动
力相对比重的变化,由于不同的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且存在差异,
综合起来看是微增或没有大的变化。
第三,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劳
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3)霍夫曼定理
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资
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后人称其为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霍夫曼把工业化的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霍夫
曼比例为5(±1),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霍夫曼比例为
2.5(±1),工业化有了相当发展的阶段;
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表明资本资料工业开始处于主体地
位,是实现重工化的重要标志;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
曼比例小于1O
(4)钱纳里标准结构
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根据不同的经济发
展阶段,有一个标准结构与之对应。钱纳里标准结构为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5)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主导产业转换次序: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看,主导产业转换引
致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从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开始,按顺序依次向以
轻工业为主的结构、以基础工业作为重心的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以高
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结构、以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为主的结构演进的
规律性。
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群,既
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相互作用。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群的选择不是
随机的,前一主导产业群为后一主导产业群奠定发展的基础。
4.简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
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
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置、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
资源瓶颈。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企
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
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
理技术,改变“三高一低”现状;(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
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
5.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产业
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
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
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
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
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
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6.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基准有哪些?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综观经济学家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合理的产业结构应符合
以下主要判别基准:(1)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
源;(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顺畅进行;(3)产
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4)有利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向高度
化、现代化推进;(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准: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本意涵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
状态跃迁,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探寻产业结构高度
化的基准:
(1)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
(2)劳动生产率的产业间差异
(3)综合考虑产业间比例关系与劳动生产率
(4)多指标综合评分
7.试述如何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我国传统产业?
(1)我国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产业组织规模偏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水平不高,创
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优秀人才
资源缺乏。能源消超高、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善。更新改造资金不足,
用于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
(2)政策建议:
①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是市场的主题,也
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体。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建
立起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创新机制,进而成为科技投入、科研开发和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
②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更新、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尽快改变传统工业以中低档加工为主的现状,
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加快高技术提
升传统产业的主要途径,而软件产业是信息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维持
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用软件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从整体
上促进我省产业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发展。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装
备工业,以数控机床、重要基础件为重点,增强重大装备的开发能力,
推进机电一体化。
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断推进技术创新。通过规范和明确政
府部门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服务方面的职能,推动技术
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完善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人
才和企业家来我国创业,带动产业发展。二要留住现有人才,做到人
尽其才,人尽其用。三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技术人员
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四要加强职业技
术教育,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技工的业务能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技
工队伍。
⑤努力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
新体系的同时.,不能忽略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应努力构
建一种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从而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8.如何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
用?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
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
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
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
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
高点的战略选择。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
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
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
业发展制高点,这从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
约。
(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的客
观需要。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将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作
用,并显著提高生产力。
9.如何看待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
响?
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更是技术水平提
升对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表现。现代网络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
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交易效率,有助于制造业、服务业的优化升级。现
代通信手段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
“助推器”的作用,网上购物、网上销售等现代销售手段的应用,为
越来越多的厂商带来了便利和效益,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
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制造业、服务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
结构的层次。
(2)有助于提高厂商的组织化程度。厂商可以系统地得到生产
与市场的信息,生产的产前、产中与产后将有机的联成一个整体,也
有利于厂商从个体经营走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当厂商的权益受到
侵犯时,可由组织代理个人与交易对方谈判,从而切实维护厂商的
利益。
(3)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通过网络几乎可以获得任何需要
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交流也更加方便。通过网络还可以购买
商品和服务,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也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
第十一章.产业布局
1.简述古典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答:占典区位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它们的核心思想是交通成本是决定农业或工业区位的重要变量。杜能
认为不同运输成本等参数决定着农作物的种植区间,从而决定农业布
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运输费用以及其他生产费用的最小化是工
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其中运输费用是工业布局的重要决定力量。它们
没有考虑市场因素,因此被称为古典区位理论。
2.简要叙述正六边形市场区形成机制,
答:在均质无差异平原地带,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上升,使单
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以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
形,通过自由竞争,零利润均衡下,圆形市场被挤压使得平原上所有
居民消费需求均被覆盖,最后形成正六边形产业市场区。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与传统产业相比有何不同?
答:传统产业布局中,交通运输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起着比较
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中,高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高校与科
研院所的区位条件影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也受良好的自然与人
文环境影响。而且,传统产业集聚在空间上负面效应容易显现,而高
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不容易显现。
4.产业集聚可能带来哪些优势?是否有合理的规模界限?
答:产业集聚的优势主要有:(1)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主要体
现在劳动力市场优势、专业化服务提供优势、知识溢出效应等;(2)
稳定高效的分工合作,主要基于产业集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企业间关
系、地方化网络和根植性特征(3)节约交易费用,集群网络内企业
可以采用介于科层指令与市场交易之间的交易模式,既保证交易的灵
活性又保证交易的稳定性;(4)获取竞争优势,产.业集聚往往能较好
地整合多方资源,提升企业适应性与应变能力。
产业集聚存在合理的规模界限。因为集聚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
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如要素价格上升、环境质量下降等。在一定
地域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水平下,当集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集聚
所带来的优越性和效益就会消失,甚至走向反面。
5.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应当贯彻产业布局理论的哪些要求?
答:(1)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地区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形成的
比较优势决定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2)突出生
态效率的原则,就是在不损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进
行产业集聚布局;(3)追求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不同产业对区位因
素的要求和不同区位所具备的区位因素优势,分层次有序布局相关产
业;(4)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注重技术、知
识、信息和文化等新型区位因素的培育,保持和提升相关产业在本区
域集聚布局的吸引力。
第十二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为什么说实现有效竞争是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答: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
争,,。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
高的经济效率。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产业组
织合理化,在总体上保证整个产业既能实现规模经济,又不失竞争活
力,处于有效竞争状态,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率。
2.简述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答:对于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应注意三个原则:(1)有效竞争
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2)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
竞争;(3)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
3•为什么中国产业组织政策要转向竞争政策优先?
答:(1)中国长期实行产业扶持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严重影响
市场竞争、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2)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应确
立竞争政策优先和基础性地位;(3)具体政策:深化市场化改革,强
化竞争政策执法,建立竞争效应评估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4.垄断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经济垄断也称市场垄断,
主要是价格合谋、滥用支配地位等。自然垄断是在特殊行业由于规模
经济等因素造成的一家企业经营的格局。行政垄断主要是政府运用行
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
5.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行为有哪些?
答: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主要禁止三种典型垄断行为:(1)禁止垄
断协议:限制竞争协议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以协议、决议
或者其它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2)企业并购控制:企业并
购会导致促进合谋或企业市场势力提高。(3)禁止滥用市场支配
地位: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实施的各种排斥竞争对手的限制竞争行为。
第十三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
L如何理解公用事业,它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公用事业(publicutilities)是一个产业集合,它是由以一定
的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向现代社会提供普遍需要的产品(包括服务)
的公用产业所组成的群体。而这些产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被称为公用企
业。公用事业的范围很广,既包括电信、电力、铁路、航空、邮政等
全国性的公用事业,也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交、污水和垃
圾处理,甚至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区域性的城市公用事业。尽管这
些公用产业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服务对象,但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基础性。公用事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生产部门进
行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基础性条件;二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价格构
成了其它部门产品的成本,其性能和价格的变化,必然对其他部门产
生连锁反应。
2.垄断性。公用事业具有显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特点,因此,
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看,公用事业存在成本弱增性(subadditivity),表
现为在特定的业务范围内,由一家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比两家或
两家以上的企业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具有自
然垄断性。
3.网络性。公用事业通常具有生产、输送、销售等业务垂直一体
化的特点,其中,网络输送业务是核心业务,许多产品只有通过物理
网络才能进入消费领域「这使公用事业需要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
并实行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实现网络的有效协调和高效运行。
4.外部性。作为基础设施产业,公用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相互促进
这些产业的自身发展,而且为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从而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但除正外部性外,公用事业的某些活动也
会产生负外部性。因此,政府管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鼓励企业
采取能产生正外部性的行为,防止企业采取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
5.公益性。公用事业所提供的许多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一般
不是为特定对象服务,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且在使用和服务过
程中一般不能独占或排他性消费,具有明显的公用性。
2.如何理解公用事业的成本弱增性?
答:成本弱增性所要讨论的是,由一家企业提供整个产业的产量
成本较低还是这家企业与另外的企一业共同亮供相同产量的成本较低。
在图14—2中,AG和AC2在产量为Q*点处相交,Q*点决定了
成本弱增的范围,当产量小于Q*时,由单个企业生产成本最低,所
以,在此范围内成本函数是弱增的。值得注意的是,成本弱增性是描
述自然垄断经济特征的最好方法,尽管在产量Q'与Q*之间存在规模
不经济,但从社会效率看,由一个企业生产效率最高。由此可见,规
模经济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决定刍然垄断的是成本弱增性。
根据自然垄断的成本弱增性程度,我们还可以将自然垄断分为
“强自然垄断''和"弱自然垄断
3.结合一个具体事例讨论公用事业的管制需求。
答:以电信产业为例,由于自然垄断性问题而产生的对政府管制
的需求:(1)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维护社会分配效率。电信企业
处于垄断地位,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它就可能会制定出大大高
于成本的价格,以取得垄断利润,扭曲分配效率;(2)防止破坏性竞
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和供应稳定。如果不存在政府管制,在信息不
完全的情况下,许多电信服务企业就会盲目地进入电信产业,进行重
复投资,过度竞争;(3)制约垄断企业的不止当竞争行为。电信产业
也可能存在少数电信服务企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采取合谋行为,
共同获取垄断利润的可能性。为制约垄断企业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
为,这也需要实行政府管制;(4)解决公用事业的外部性问题。向人
口稀少的地区提供通信产品和服务是一种类型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
政府管制,就难以取得这类正外部性。
4.简述价格管制的政策目标。
答: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和维护企业发展潜力,
构成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二维政策目标体系C(I)自然垄断性业务领
域通常由一家企'也垄断经营,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机制,它就有
可能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从而扭曲社会分配效率。这就需要政府对公
用事业的价格实行管制,以促进社会分配效率。(2)政府通过采取一
定的管制政策措施,建立一种类似于竞争机制的体制,以刺激企业优
化生产要素组合,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
努力实现最大生产效率。(3)政府在制定公用事.业管制价格时,要考
虑到使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积累、不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能力。
这三维政策目标体系是政府制定公用事业管制价格的主要依据,
也是进行价格管制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
5.简述制定进入管制政策的基本思路。
答:公用事业是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并存的产业,政府
根据这些产业的具体业务领域的情况分别制定进入管制政策。对于竞
争性业务领域,适宜采取放开竞争政策,但这些业务领域毕竟也存在
一定的规模经济性,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
争,政府也应该适当控制进入壁垒,以保持能维护规模经济的市场竞
争。对于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由于存在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因此,
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业务领域应严格控制,逐步放松进入壁垒,以保
证有效竞争。
6.为什么说联网管制是公用事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
答:新企业进入公用事业后,与产业内原有主导性企业之间的竞
争效果关键性地决定于企业之间的联网条件。已经建立了庞大网络的
主导性企业完全有能力通过拒绝与其他竞争企业联网而排斥竞争者,
或者,通过制定尽可能高的联网成本价格而使竞争者望而却步。因此,
联网条件的决定权不能掌握在主导性企业手中,而应当纳入政府管制
的范围。由此,联网管制是公用事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
7.如何看待企业内部业务间的交叉补贴行为?
答:首先,在被管制的公用事业中,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
为是普遍存在的。其次,交叉补贴行为有其不利的一面。垄断企业会
采取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战略行为,以在竞争性业务领域取得竞争优
势,击败竞争对手。因此,这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交叉补贴还
可能使接受垄断性服务的消费者承担过高的价格,而使接受竞争性服
务的消费者享受过低的价格,由此造成的消费者之间收入再分配效应
扭曲了社会分配效率。最后,交叉补贴行为有其合理的一面。例如,
有关电力和通信企业对不同地理位置的业务实行内部业务间交叉补
贴行为,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和普遍服务。
8.如何评价管制的有效性?
答:公用事业的管制是有成本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收益。
对管制成本与收益分析,是权衡政府管制的利弊得失,分析公用事业
管制政策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如果管制成本小于消费者剩余增量与生
产者剩余增量之和,则管制增加了社会福利,那么,管制的社会成本
是负的,即管制是有效的;如果相反,一产业通过管制获得垄断,管
制的社会成本就是正的,即管制是无效的C也就是说,只有当管制成
本小于消费者剩余增量与生产者剩余增量之和时,采取某项管制才是
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
9.试公用事业的放松管制趋势。
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用事业的放松管制已成为一种世界
潮流,而科技进步则对放松管制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国公用事
业现行管制体制存在一系列低效率问题,客观上也要求中国放松管
制。
(1)尽管世界各国在公用事业管制体制改革的时间、具体改革
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其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放松管制,实行
开放与竞争政策
(2)科学技术会引起公用事业设备的革新、运作方式的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等等,从而引起公用事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大大缩小了自然垄断的范围。
(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用事业是一个改革相对滞后的领域。
传统管制体制的不少弊端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垄断问题还比较严重。
因此,中国要从根本上消除公用事业的低效率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放
松管制,在公用事业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制体制,尽可能
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以提高断性产业的经济效率。
第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某人行隧道防水工程施工工法
- 《旅游政策法规》课件
- 开题报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 开题报告:新疆兵团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教学成效与质量监测研究
-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零中学高考数学试题命题揭秘与专题练析
- 2024年度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道路安全维护合同版
- 2024年度借款协议0223版示例
- 2024年城市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合同
- 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10 东南亚和南亚(梯级进阶练)(解析版)
-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 跨学科视角下中学物理实践活动设计
- 设计师助理工作合同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
- 医院临床试验用医疗器械使用记录表
- 2024-2030年中国微风发电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大学生创业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北工业大学
- 24《司马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佳木斯大学
- 2024年全国营养师技能大赛河南省赛考试题库(附答案)
- 陕2023TJ077 住宅厨房、卫生间装配式L型构件排气道系统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