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观题突破四(分值:85分)学生用书P2391.(13分)(2024·湖南雅礼中学二模)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有效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以CO2为原料制备甲烷、戊烷、甲醇等能源物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CO2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Ⅰ.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ΔH1=156.9kJ·mol1Ⅱ.副反应:CO2(g)+H2(g)CO(g)+H2O(g)ΔH2=+41.1kJ·mol1(1)已知:Ⅲ.2H2(g)+O2(g)2H2O(g)ΔH3=395.6kJ·mol1Ⅳ.CH4(g)+2O2(g)CO2(g)+2H2O(g)ΔH4=。
(2)CO2加氢合成甲烷时,通常控制温度为500℃左右,其可能的原因为(填字母)。
A.反应速率快B.平衡转化率高C.催化剂活性高D.主反应催化剂选择性好(3)500℃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2和12molH2,初始压强为p,20min时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O)=5mol·L1,体系压强为34p,则0~20min内v(CH4)=mol·L1·min1,平衡时CH4选择性=(CH4选择性=CH4平衡浓度CO2转化浓度×100%,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以CO2催化加氢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制取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3OH(g)C3H6(g)+3H2O(g)。该反应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a所示,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Rlnk=EaT+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5)某种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如图,八面体中心为M金属离子,顶角均为NH3配体,四面体中心为硼原子,顶角均为氢原子。若其摩尔质量为188g·mol1,则M元素为(填元素符号)。在该化合物中,M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答案:(1)634.3kJ·mol1(2)ACD(3)0.166.7%1.67(4)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或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5)Fe3d6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Ⅲ×2―反应Ⅰ=反应Ⅳ,则ΔH4=2×ΔH3ΔH1=(395.6×2+156.9)kJ·mol1=634.3kJ·mol1。(2)CO2加氢合成甲烷时,也有副产物发生,主反应是放热反应,副反应是吸热反应,通常控制温度为500℃左右,此时催化剂的活性高,反应速率快,由于有副反应发生,因此应是主反应催化剂选择性好,而温度高,对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对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3)500℃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2和12molH2,初始压强为p,20min时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O)=5mol·L1,体系压强为34p,设参加反应Ⅰ的二氧化碳为xmol,参加反应Ⅱ的二氧化碳为ymol,建立三段式CO2(g)+4H2(g)CH4(g)+2H2O(g)起始量/mol 4 12 0 0转化量/mol x 4x x 2x平衡量/mol 4x 124x x 2xCO2(g)+H2(g)CO(g)+H2O(g)起始量/mol 4x 124x 0 2x转化量/mol y y y y平衡量/mol 4xy 124xy y 2x+y则有2x+y=5,根据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得到16-2x16=34pp,解得x=2,y=1,则0~20min内v(CH4)=ΔcΔt=2mol1L×20min=0.1mol·L1·min1,平衡时CH4选择性=21+2×100%≈66.7%,c(CO2)=1mol·L1,c(H2)=3mol·L1,c(CO)=1mol·L1,(4)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斜率降低,说明活化能降低,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或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5)由图可知,黑球代表M(NH3)6,位于顶角和面心,个数为8×18+6×12=4,白球代表BH4,位于体内,个数为8,则黑球∶白球=4∶8=1∶2,则化学式为M(NH3)6(BH4)2,摩尔质量为188g·mol1,则M的摩尔质量为(18817×615×2)g·mol1=56g·mol1,则M元素为Fe;M(NH3)6(BH4)2中,NH3为分子,不带电荷,BH4-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Fe为+2价,2.(13分)(2024·湖南雅礼中学一模)一种利用太阳能催化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原理及各步反应以气体分压(单位为kPa)表示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1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分步示意图图2第Ⅰ、Ⅱ步反应lgKpT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铁酸镍(NiFe2O4)中铁显+3价,写出基态Fe3+价层电子排布式:。
(2)若第Ⅰ步反应生成1molH2,吸收QkJ热量,则第Ⅰ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图2可知lgKp(Ⅰ)斜率更大,受温度影响更大。则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CH4(g)+H2O(g)CO(g)+3H2(g)的ΔH(填“>”“<”或“=”)0。
(4)已知上述制氢过程中存在副反应:CO(g)+H2O(g)CO2(g)+H2(g)。将n(H2O)∶n(CH4)=3∶1的混合气体投入温度为T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强为100kPa,若只发生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和上述副反应两个过程,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40kPa,CO2分压为10kPa,则H2O的平衡转化率为,此时温度T(填“>”“<”或“=”)1000℃。
(5)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H2O和催化剂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v正=k正p(CO)·p(H2O),v逆=k逆p(CO2)·p(H2),其中v正、v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已知降低温度时,k正k逆增大。调整CO和H2O初始投料比,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A、B、C、D四点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在C点所示投料比下,当CO转化率达到40%时,v正v逆=答案:(1)3d5(2)CH4(g)+NiFe2O4(s)CO(g)+2H2(g)+2FeO(s)+NiO(s)ΔH=+2QkJ·mol1(3)>(4)40%>(5)B>A>C>D9解析:(1)铁原子序数为26,则基态Fe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2)第Ⅰ步反应为甲烷和铁酸镍(NiFe2O4)反应生成FeO、NiO、一氧化碳和氢气,若第Ⅰ步反应生成1molH2,吸收QkJ热量,则第Ⅰ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NiFe2O4(s)CO(g)+2H2(g)+2FeO(s)+NiO(s)ΔH=+2QkJ·mol1。(3)由图可知,第Ⅱ步反应为H2O(g)+NiO(s)+2FeO(s)NiFe2O4(s)+H2(g),反应Ⅰ+反应Ⅱ得:CH4(g)+H2O(g)CO(g)+3H2(g),则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Kp=Kp(Ⅰ)×Kp(Ⅱ),由图可知,lgKp(Ⅰ)斜率更大,受温度影响更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故Kp也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焓变ΔH>0。(4)将n(H2O)∶n(CH4)=3∶1的混合气体投入温度为T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强为100kPa,则水、甲烷的初始压强分别为75kPa、25kPa;副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不会改变压强,重整反应CH4(g)+H2O(g)CO(g)+3H2(g)为气体分子数增加2的反应,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40kPa,容器内增大的压强为消耗甲烷压强的2倍,则反应中甲烷消耗的分压为140-1002kPa=20kPa,CH4(g)+H2O(g)CO(g)+3H2(g)起始(kPa) 25 75 0 0转化(kPa) 20 20 20 60CO2分压为10kPa,则副反应CO(g)+H2O(g)CO2(g)+H2(g)中CO(g)、H2O(g)、CO2(g)、H2(g)转化的分压均为10kPa,则H2O的平衡转化率为20+1075×100%=40%;由三段式可知,此时重整反应的Kp=(60+10)3×(20-10)(25-20)×(75-20-10)(kPa)2≈15244(kPa)2,由图2可知,1000℃时,Kp(Ⅰ)=103(kPa)2,Kp(Ⅱ)=10,Kp=Kp(Ⅰ)×Kp(Ⅱ)=10(5)已知降低温度时,k正、k逆均减小,k正k逆增大,k正的减小速率小于k逆,则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小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增加CO的投料会降低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会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所以温度:A>C>D;投料比相同,温度越高,CO的平衡转化率越低,所以温度:B>A;故温度排序B>A>C>D;据图信息计算平衡常数:设C点初始投料n(CO)=1.0mol,则n(H2O)=1.0mol,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消耗n(CO)=1.0mol×50%=0.5mol,有三段式:CO(g)+H2O(g)CO2(g)+H2(g)起始(mol) 1.0 1.0 0 0改变(mol) 0.5 0.5 0.5 0.5平衡(mol) 0.5 0.5 0.5 0.5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k正p(CO)·p(H2O)=v逆=k逆p(CO2)·p(H2),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压强平衡常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平衡常数,Kp=0.5×0.50.5×0.5=1=p(CO2)·p(H2)p(CO)·p(H2O)=k正k逆;在C点所示投料比下,当CO转化率为40%时,消耗n(CO)=1.0mol×40%=0.4mol,剩余n(CO)=1.0mol×(140%)=0.3.(15分)(2024·湖南卷)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N2为载气,用TiO2作催化剂生产CH2CHCN的流程如下。已知:①进料混合气进入两釜的流量恒定,两釜中反应温度恒定;②反应釜Ⅰ中发生的反应为ⅰ:HOCH2CH2COOC2H5(g)CH2CHCOOC2H5(g)+H2O(g)ΔH1③反应釜Ⅱ中发生的反应为ⅱ:CH2CHCOOC2H5(g)+NH3(g)CH2CHCONH2(g)+C2H5OH(g)ΔH2ⅲ:CH2CHCONH2(g)CH2CHCN(g)+H2O(g)ΔH3④在此生产条件下,酯类物质可能发生水解。回答下列问题。(1)总反应HOCH2CH2COOC2H5(g)+NH3(g)CH2CHCN(g)+C2H5OH(g)+2H2O(g)ΔH=(用含ΔH1、ΔH2和ΔH3的代数式表示)。
(2)进料混合气中n(HOCH2CH2COOC2H5)∶n(C2H5OH)=1∶2,出料中四种物质(CH2CHCOOC2H5、CH2CHCN、C2H5OH、H2O)的流量(单位时间内出料口流出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①表示CH2CHCN的曲线是(填“a”“b”或“c”)。
②反应釜Ⅰ中加入C2H5OH的作用是
。
③出料中没有检测到CH2CHCONH2的原因是
。
④反应11h后,a、b、c曲线对应物质的流量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
(3)催化剂TiO2再生时会释放CO2,可用氨水吸收获得NH4HCO3。现将一定量的NH4HCO3固体(含0.72g水)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入CO2和NH3,其中CO2的分压为100kPa,在27℃下进行干燥。为保证NH4HCO3不分解,NH3的分压应不低于kPa[已知p(H2O)=2.5×102kPa·mol1×n(H2O),NH4HCO3分解的平衡常数Kp=4×104(kPa)3]。
(4)以CH2CHCN为原料,稀硫酸为电解液,Sn作阴极,用电解的方法可制得Sn(CH2CH2CN)4,其阴极反应式为。
答案:(1)ΔH1+ΔH2+ΔH3(2)①c②降低HOCH2CH2COOC2H5的分压,有利于反应ⅰ正向移动,同时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以使酯的水解程度降低,从而提高CH2CHCOOC2H5的产率③CH2CHCONH2在反应釜Ⅱ的温度下可彻底分解④反应时间过长,催化剂中毒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产物减少(3)40(4)Sn+4CH2CHCN+4e+4H+Sn(CH2CH2CN)4解析:工业上以N2为载气,用TiO2作催化剂,由HOCH2CH2COOC2H5和C2H5OH为进料气体生产CH2CHCN,在反应釜Ⅰ中发生反应ⅰ:HOCH2CH2COOC2H5(g)CH2CHCOOC2H5(g)+H2O(g),加入NH3后,在反应釜Ⅱ中发生反应ⅱ:CH2CHCOOC2H5(g)+NH3(g)CH2CHCONH2(g)+C2H5OH(g),反应ⅲ:CH2CHCONH2(g)CH2CHCN(g)+H2O(g),故产物的混合气体中有CH2CHCN、C2H5OH、未反应完的CH2CHCOOC2H5和水。(1)根据盖斯定律,总反应HOCH2CH2COOC2H5(g)+NH3(g)CH2CHCN(g)+C2H5OH(g)+2H2O(g)可以由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得到,故ΔH=ΔH1+ΔH2+ΔH3。(2)①根据总反应HOCH2CH2COOC2H5(g)+NH3(g)CH2CHCN(g)+C2H5OH(g)+2H2O(g),设进料混合气中n(HOCH2CH2COOC2H5)=1mol,n(C2H5OH)=2mol,出料气中CH2CHCOOC2H5含量很少,则生成CH2CHCN(g)、C2H5OH(g)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生成H2O(g)的物质的量约为2mol,故出料气中C2H5OH(g)的物质的量共约3mol,出料气中CH2CHCN、C2H5OH、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3∶2,因此曲线c表示CH2CHCN的曲线。②已知进料混合气进入两釜的流量恒定,反应釜Ⅰ中发生反应ⅰ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加入C2H5OH降低HOCH2CH2COOC2H5的分压有利于反应ⅰ正向移动,同时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以使酯的水解程度降低从而提高CH2CHCOOC2H5的产率。③丙烯酰胺(CH2CHCONH2)的分解温度为160~170℃,出料中没有检测到CH2CHCONH2的原因是CH2CHCONH2在反应釜Ⅱ的温度下可彻底分解。④反应11h后,a、b、c曲线对应物质的流量逐渐降低的原因是反应时间过长,催化剂中毒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产物减少。(3)0.72g水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故p(H2O)=2.5×102kPa·mol1×n(H2O)=10kPa,NH4H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s)NH3(g)+CO2(g)+H2O(g),故NH4HCO3分解的平衡常数Kp=p(NH3)·p(CO2)·p(H2O)=4×104(kPa)3,解得p(NH3)=40kPa,故为保证NH4HCO3不分解,NH3的分压应不低于40kPa。(4)Sn(CH2CH2CN)4是有机化合物,在水中不电离,以CH2CHCN为原料,稀硫酸为电解液,Sn作阴极,用电解的方法可制得Sn(CH2CH2CN)4,故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n+4CH2CHCN+4e+4H+Sn(CH2CH2CN)4。4.(15分)(2024·湖南衡阳三模)CO、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CO、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已知:反应1:CO(g)+12O2(g)CO2(g)ΔH1=283.0kJ·mol1反应2:N2(g)+O2(g)2NO(g)ΔH2=+180.0kJ·mol1反应3:2CO(g)+2NO(g)N2(g)+2CO2(g)ΔH3反应4:2H2(g)+2NO(g)N2(g)+2H2O(g)ΔH4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ΔH3=kJ·mol1,已知反应3的ΔS=200J·mol1·K1,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为(取整数)K。
(2)已知反应4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图。①ΔH4(填“>”或“<”)0。
②该反应历程的决速步骤为。
③可提高该反应中N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填两条)。
(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g)和NO(g),保持总压为p0kPa,发生反应4。当n(H2)n(NO)=1时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以及T①能表示此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NO的浓度不变C.2v正(NO)=v逆(N2)②表示n(H2)n(NO)=1时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曲线是(填“Ⅰ”③a、d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比较为Ka(填“>”“<”或“=”)Kd。
④b点对应条件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p=kPa1(Kp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1)746.03729(2)①<②过程4③降温、加压(或其他合理答案:)(3)①AB②Ⅰ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NO(g)的平衡转化率越小③>④0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2×反应1)反应2可得:2CO(g)+2NO(g)N2(g)+2CO2(g)ΔH3=(283.0×2180.0)kJ·mol1=746.0kJ·mol1;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满足ΔHTΔS<0,T<ΔHΔS=-746.0-0.2K=3(2)①因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是放热反应,ΔH4<0;②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则是决速步骤,所以答案是过程4;③可提高该反应中N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降温、加压(或其他合理答案)。(3)①因为压强不变,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小,由质量守恒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变量,当密度保持不变时达平衡,A正确;平衡之前,NO的浓度是变量,当NO浓度不变时达平衡,B正确;当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反应达平衡,即v正(NO)=2v逆(N2)达平衡,C错误。故选AB。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所以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曲线是Ⅰ。③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并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a点温度低,d点温度高,所以Ka>Kd。④b点n(H2)n(NO)=4,NO的平衡转化率是80%,设开始投入氢气4mol,则NO为12H2(g)+2NO(g)N2(g)+2H2O(g)开始/mol 4 1 0 0转化/mol 0.8 0.8 0.4 0.8平衡/mol 3.2 0.2 0.4 0.8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3.2+0.2+0.4+0.8)mol=4.6mol,Kp=p(5.(15分)(2024·全国甲卷)甲烷转化为多碳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一种将甲烷溴化再偶联为丙烯(C3H6)的研究所获得的部分数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如下热化学方程式:CH4(g)+Br2(g)CH3Br(g)+HBr(g)ΔH1=29kJ·mol13CH3Br(g)C3H6(g)+3HBr(g)ΔH2=+20kJ·mol1计算反应3CH4(g)+3Br2(g)C3H6(g)+6HBr(g)的ΔH=kJ·mol1。
(2)CH4与Br2反应生成CH3Br,部分CH3Br会进一步溴化。将8mmolCH4和8mmolBr2通入密闭容器,平衡时,n(CH4)、n(CH3Br)与温度的关系见下图(假设反应后的含碳物质只有CH4、CH3Br和CH2Br2)。(ⅰ)图中CH3Br的曲线是(填“a”或“b”)。
(ⅱ)560℃时,CH4的转化率α=,n(HBr)=mmol。
(ⅲ)560℃时,反应CH3Br(g)+Br2(g)CH2Br2(g)+HBr(g)的平衡常数K=。
(3)少量I2可提高生成CH3Br的选择性。500℃时,分别在有I2和无I2的条件下,将8mmolCH4和8mmolBr2通入密闭容器,溴代甲烷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见下图。(ⅰ)在11~19s之间,有I2和无I2时CH3Br的生成速率之比v(有I(ⅱ)从图中找出I2提高了CH3Br选择性的证据:
。
(ⅲ)研究表明,I2参与反应的可能机理如下:①I2(g)·I(g)+·I(g)②·I(g)+CH2Br2(g)IBr(g)+·CH2Br(g)③·CH2Br(g)+HBr(g)CH3Br(g)+·Br(g)④·Br(g)+CH4(g)HBr(g)+·CH3(g)⑤·CH3(g)+IBr(g)CH3Br(g)+·I(g)⑥·I(g)+·I(g)I2(g)根据上述机理,分析I2提高CH3Br选择性的原因:
。
答案:(1)67(2)(ⅰ)a(ⅱ)80%7.8(ⅲ)10.92(3)(ⅰ)32(或3∶2)(ⅱ)5s以后有I2催化的CH2Br2的含量逐渐降低,有I2催化的CH3Br的含量陡然上升(ⅲ)I2的投入消耗了部分CH2Br2,使得消耗的CH2Br2发生反应生成了CH3解析:(1)将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命名为①,将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命名为②。根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①乘以3再加上方程式②,即①×3+②,得热化学方程式3CH4(g)+3Br2(g)C3H6(g)+6HBr(g)的ΔH=29kJ·mol1×3+20kJ·mol1=67kJ·mol1。(2)(ⅰ)根据CH4(g)+Br2(g)CH3Br(g)+HBr(g)为放热反应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4(g)的含量增多,CH3Br(g)的含量减少,故CH3Br的曲线为a。(ⅱ)560℃时反应达平衡,剩余的CH4(g)的物质的量为1.6mmol,其转化率α=8mmol-1.6mmol8mmol×100%=80%;若只发生一步反应,则生成6.4mmolCH3Br,但此时剩余CH3Br的物质的量为5.0mmol,说明还有1.4mmolCH3Br发生反应生成CH2Br2,则此时生成的HBr的物质的量n=6.4(ⅲ)由(ⅱ)分析知,平衡时,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H3Br)=5.0mmol,n(Br2)=0.2mmol,n(CH2Br2)=1.4mmol,n(HBr)=7.8mmol,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H2(3)(ⅰ)11~19s时,有I2的生成速率v=3.2V-2.6V8mol·L1·s1=0.075Vmmol·L1·s1,无I2的生成速率v=2.2V-1.8V8(ⅱ)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5s以后有I2催化的CH2Br2的含量逐渐降低,有I2催化的CH3Br的含量陡然上升,因此,可以利用此变化判断I2提高了CH3Br的选择性。(ⅲ)根据反应机理可知,I2的投入消耗了部分CH2Br2,同时也消耗了部分HBr,使得消耗的CH2Br2发生反应生成了CH3Br,提高了CH3Br的选择性。6.(14分)(2024·湖南长沙一中二模)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是生物质制氢的重要方法,有关反应如下:ⅰ.C2H5OH(g)+3H2O(g)2CO2(g)+6H2(g)ΔH=+171kJ·mol1(主反应)ⅱ.C2H5OH(g)CO(g)+CH4(g)+H2(g)ΔH=+54kJ·mol1ⅲ.CH4(g)+2H2O(g)CO2(g)+4H2(g)ΔH=+165kJ·mol1ⅳ.CO(g)+H2O(g)CO2(g)+H2(g)ΔH(1)反应ⅳ的ΔH=kJ·mol1。
(2)科研人员研究了以Ni/Al2O3为催化剂的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Ni/Al2O3能改变重整反应的历程,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B.使用适宜的催化剂提高H2的选择性,从而提高H2的平衡产率C.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有完整答案
- 2024-2025安全管理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下载答案可打印
- 2024-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典优】
- 2025重庆市住宅租赁合同官方版
- 2025农业用地租赁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马拉松比赛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房屋租赁合同与房产相关
- 2025新款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畜禽规模化养殖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呼吸制氧合作协议书
- 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政府绩效评估 课件 蔡立辉 第1-5章 导论 -政府绩效评估程序
- 食堂负责人岗位职责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煤矿电机行业供需状况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考而析得失思而明未来-考后分析班会-主题班会 课件
- 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异常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胃肠外科快速康复护理
- 2024年辽宁高级茶评员高频核心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