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发展过程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1)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见_________(2)佛教:在中国盛行,汲取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3)儒学:自身起先汲取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唐时期(1)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___(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2.反佛教斗争(1)概况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2)影响:佛教文化遭遇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复兴儒学(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挑战。

(2)概况:唐中期__________________领先提出。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动身,用儒家的__________________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文学艺术文艺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被誉为“________”和“_________”艺术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草、行、楷等书体均已完备。东晋_______,世称“书圣”________气概雄浑的颜体和______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出名绘画东晋______________提出“以形写神”,《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唐朝的_________被尊为“画圣”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______________,是著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三、科技领域时期、人物主要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_______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_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建筑隋朝李春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世界现存最早的有准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__________火药唐朝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始用于斗争,_________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天文唐朝____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医药唐高宗时期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唐朝孙思邈___________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四、中外文化沟通1.佛教的传播:请为下列中外佛教文化沟通使者进行正确连线:中亚、天竺高僧 西行天竺取经,成为佛学大师东晋的法显 长安求法,带走佛经和诗文集唐朝玄奘法师 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日本空海法师 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唐朝高僧鉴真 经西域至天竺,收集大批梵文经典2.其他的沟通(1)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________向唐朝派遣了很多使节和留学生,其文化深受唐朝的影响。

(3)唐朝后期,西亚商人在广州、____________等港口城市定居。

【基础巩固组】题组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儒学受到冲击 B.佛教思想盛行C.道教有新发展 D.佛教取代儒学2.唐朝时期,儒家学者提倡三教合一,统治者却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由此可以推知 ()A.儒家主流思想地位的丢失 B.儒家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C.推行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 D.唐朝社会经济的高度旺盛题组二文学艺术3.下图刻画了竹林七贤在生活中的形象,也体现出他们在生活上主见 ()A.敬重权威 B.避世修行C.崇尚自然 D.严谨求实4.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宏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 B.酷爱和平的看法C.对农业生产的关切 D.爱国忧民的情怀题组三科技5.下图是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唐朝印刷品《金刚经》卷首佛像画。佛像画面精致,在当时采纳的印刷技术是 ()A.泥活字印刷术 B.木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 D.金属活字印刷术6.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他是 ()A.贾思勰 B.裴秀 C.孙思邈 D.祖冲之7.假如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物和果树栽培方法,最好查阅 ()A.《九章算术》 B.《尚书》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题组四中外文化沟通8.唐朝时期,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蓬勃发展,反映了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高度旺盛 B.吸纳、交融C.世界领先 D.影响巨大9.唐朝时派遣唐使、僧侣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本国封建化过程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大食【素养提升组】一、选择题1.图一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二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D.多种文化沟通融合推动艺术创新2.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敬重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3.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仿照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 ()A.三教融合趋势起先出现 B.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C.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 D.佛教为当时主要宗教4.唐代有的学者抛弃了汉儒的注疏之学,由注意章句转向强调经义;有的学者主见“以己意解经”;有的学者提出了“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这些现象 ()A.背离先秦孔孟之道 B.导致儒佛道三教并行C.表明唯物思想出现 D.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非常严峻,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意规范和法度。这一改变反映了 ()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C.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汉字书写体系起先成熟6.《齐民要术·卷六》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的饲养方法,汲取了拓跋氏的牧业阅历,叙述了兽医术及酥、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可见《齐民要术》 ()A.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 B.是对当时生产技术的全面汇合C.反映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介绍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7.“医圣”张仲景提倡医学应“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南朝数学家祖冲之称其探讨成果“可经世务,悉万物”。从中看出中国古代科技 ()A.为社会生产须要服务 B.注意理论的抽象概括C.具有好用性强的特点 D.目的在探究万物之理二、非选择题8.文明因多样而沟通,因沟通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沟通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材料一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旺盛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沟通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溢着蓬勃向上的活力。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沟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国家频繁往来,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探讨天竺等地区的珍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人民教化出版社《中国历史》(1)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学问,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沟通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依据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唐文化的特点。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必备学问·落实一、1.“贵儒”和“尊道”儒、佛、道“三教合归儒”2.(1)①范缜3.(1)正统地位(2)韩愈天命论和封建纲常二、诗仙诗圣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顾恺之吴道子敦煌莫高窟三、圆周率《齐民要术》赵州桥《金刚经》火箭僧一行《唐本草》《千金方》四、1.2.(2)日本、新罗(3)泉州知能素养·进阶【基础巩固组】1.B诗句描述了南朝时期寺庙林立的景象,反映了佛教思想的盛行,故选B。2.B唐朝时期儒学家大力提倡三教合一,而统治者却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维持各种思想并存、自由的局面。上述现象反映了魏晋以来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故选B。3.C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见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这一相识也确定了他们崇尚自然的生活看法。故选C。4.D据材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可知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故D正确。5.C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故选C。6.D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在数学上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第七位,故选D。7.D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北朝时期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阅历,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故选D。8.B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体现出其吸纳外来文化的特征,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体现其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特征,故选B。9.B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僧侣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的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故B正确。【素养提升组】1.D“羽化升天”反映出道家的影响,“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反映出佛教的影响,体现出多种文化沟通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画像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解除A;材料画像属于宗教画,与注意写意的文人画无关,解除B;材料画像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是没有体现出其主流地位,解除C。2.C“中国佛教僧人要敬重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C正确,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解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解除B。3.B由材料“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主动与名士沟通”看出玄学和佛学的融合,说明佛教文化日益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思想的融合,解除A;材料体现不出佛教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冲击,解除C;由材料看不出佛教是主要的宗教,只能看出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解除D。4.D“以己意解经”以及“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已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带有思辨色调,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故选D。5.C唐朝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书法注意规范和法度明显与唐朝政局稳定有关,故C正确;书法审美与材料中政治因素不符合,故A错误;材料反映政治改变影响文化走向,不是文化的多样性,故B错误;汉字书写体系的成熟是在魏晋时期,故D错误。6.C《齐民要术·卷六》汇总了北魏以前的家畜饲养方法,汲取了拓跋氏的牧业阅历,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故选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齐民要术》建立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解除A;B中“生产技术的全面汇合”范围太广,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齐民要术》介绍的生产技术最先进,解除D。7.C依据“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保身长全”“可经世务,悉万物”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好用性强的特点,故选C;“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保身长全”与社会生产须要无关,解除A;材料反映中国古代科技重好用性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不注意理论的抽象概括,解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解除。8.【解析】第(1)题材料二列举出了三个事例,依据题目要求只要选取其中一个即可,要找到自己熟识的内容进行阐述。第(2)题依据材料一“与少数民族和外国沟通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和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沟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可以总结出唐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